❶ 北京兒童醫院感統協調掛哪科
應該是神經內科,也有可能需要掛耳鼻喉科,
❷ 孩子感統失調,去醫院太貴了,有沒有好的
孩子幾歲了呀。可以了解一下金色雨林,
❸ 13歲的孩子患有感統失調怎麼辦
從小不愛寫字,學習吃力,拍球 跳繩等運動不會,手腳沒勁,愛發脾氣,喜歡看動畫片,自理能力差,記憶力還好,在北京兒童醫院確診感統失調,後來在吉林兒童醫院康復一年
❹ 感統失調掛什麼科
要是去醫院的話肯定就是兒科,但是感統失調基本上可以不用葯物啊,你看一下看一下感統訓練館,他們算是這方面行家,全納優童或是中教全納都是可以的。具體你再網路一下
❺ 我兒子9歲了,是多動症或感統失調,由於上學,想在家給他治療,
其實我建議,要治標先治本!
你孩子感統失調,看到舉出來的表現症狀,很有可能是心理上缺乏安全感和缺乏親情造成的。一些所謂的「專業感統治療」都不如父母(本人身邊就有許多所謂的:感統專業老師和醫師)
做為家長,應該在孩子放寒暑假和節假日的時候盡量帶孩子多到外面去旅遊,多接觸社會和人事物,增強孩子的適應能力和溝通能力,樹立孩子的自信心,增強語言表達能力。
做為家長,現在不要去計較孩子的學習,首先要讓孩子在心理上得到修正。不要在孩子面前強調「有病」「要治療」等字眼,讓孩子覺得很嚴重,從而造成更大的思想負擔!!!
孩子健康了(身體健康、心理健康)才能走得更遠,不要計較於一時的「不耽誤學習」,而要將目光放得長遠。孩子才上2年級,糾正一些心理毛病和習慣還來得及,多陪孩子,多讓孩子與外界接觸,形成樂觀向上、開朗的性格,多結識朋友。。。。。。才是最好的治療!
希望你的兒子健康!平安!
註:我的孩子小時候也有這些類似症狀,表現在「無欲無求」「不表達」「膽子小」。後來我和老公放棄了自己的很多時間和部份事業,只要有機會就帶孩子出門玩,剛開始孩子的變化不是很大,但是慢慢的,就越來越好,現在成了大家表揚的健康孩子,在同齡孩子中也是很不錯。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關鍵在父母!http://user.qzone.qq.com/330356459/infocenter?ptlang=2052
❻ 我的孩子在兒童醫院做過檢測,說是感統失調,請問哪裡能調整感統失調呢
你可以去深圳傑奧天才,那裡的感統訓練是很專業的,我的孩子在回那邊訓練的效果很答好,進步很大,你可以看看,他們在南山和寶安都有分部,並且今年在福田那邊又開了一個新的分部,他們可以根據你的地方來選擇上課地點,教師都很有教育素質的。
❼ 孩子7周歲帶他看醫生,感統失調,該怎麼辦
「感統失調」這個詞,相信媽媽們並不陌生。
很大一部分剖宮產的媽媽,尤其擔心孩子會不會「感統失調」。一旦孩子出現學習能力差、平衡感和運動不協調,甚至是孩子有比較多的暴力行為時,媽媽們就很容易把孩子往「感統失調」這方面去想。
今天我們來說說「感統失調」的那點事兒,希望幫父母們對「感統失調」和「感統訓練」有更多了解。
什麼叫「感覺統合」?
感覺統合的意思就是說,人體把各個器官的感覺信息反饋到大腦,大腦再做出相應的指令,傳達到各個器官來執行操作。
金色雨林老師認為感覺統合失調是,信息收集上來以後,在下發指令的時候出現了偏差,某些指令沒有得到有效實施。主要有視覺失調、聽覺失調、觸覺失調、本體失調,前庭失調!
據統計,人群中10-30%的人在不同程度上有感覺統合失調的情況發生。
主要原因包括,媽媽孕期不當用葯、寶寶養育過程中缺鐵、缺鋅,剖宮產分娩也是重要原因之一,還有就是養育不當,該爬沒爬,該翻身沒翻身,直接造成感統失調。
金色雨林老師認為感統失調的孩子,智力都很正常,只是大腦和身體各部分的協調出現了障礙,使得許多優秀的方面表現不出來。通常孩子在12歲之前通過訓練很容易糾正感統失調的現象,超過12歲就容易定型,不易改變。這就是為什麼有的孩子小時候很聰明,但長大後卻很一般了。
感統失調並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病症。
「感統失調」的原因
1.孕期
(1)先兆流產引起中樞神經系統不健全,造成孩子發育遲緩;
(2)懷孕期間妊娠反應嚴重,造成孕婦營養吸收能力差,進而造成胎兒營養不良或早產;
(3)懷孕期間孕婦主動或被動吸煙,大量飲酒,飲濃茶、咖啡,會造成臍帶的毛細血管萎縮,使孩子出生後在不同階段出現不同程度的感統失調;
(4)胎位不正所產生固有平衡失常。
2.喂養
(1)母親看護不當造成幼兒觸覺刺激缺乏及活動不足;
(2)孩子出生後家長擁抱少,孩子靜坐比較多,過分限制孩子的活動范圍;
(3)過分溺愛孩子,不讓孩子哭,造成孩子心肺功能減弱,口腔肌肉缺乏鍛煉;
(4)不注重孩子適齡基本能力的訓練,缺乏運動、缺乏游戲;
(5)缺少夥伴,群體生活不足,造成語言發育遲緩。
3.教育
(1)小家庭和都市化生活,大人對幼兒過度保護;劇烈競爭的教育方式造成兒童心理緊張而引起的感覺統合不足;
(2)過早地進行認知教育,對孩子要求過高、限制過多,人為切斷孩子身心的有效統合、聯結;
(3)不尊重幼兒的基本權利,不注重個性培養,素質教育;
(4)電視、游戲機成為孩子的主要玩具,孩子交流、活動過少;
(5)生活環境過於封閉,孩子聽得少、說的少,孩子的堅持性和等待性差,遇到事情的變通能力差;
(6)物質上過於寬松精神上有些苛刻,對孩子的情感愛撫不夠,使孩子肌膚飢渴。
1.前庭平衡功能失常
表現為好動不安,走路易跌倒,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專心,愛做小動作,容易違反課堂紀律,容易與人沖突,調皮任性,愛挑剔,很難與其他人同樂,也很難與別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慮別人的需要,還可能出現語言發展遲緩、語言表達困難、說話遲。
2.視覺感不良
表現是無法流利地閱讀,經常出現跳讀或漏讀,多字少字。寫字偏旁部首顛倒,甚至不識字,學了就忘,不會做計算,常抄錯題抄漏題等。
3.觸覺過分敏感
表現為緊張孤僻不合群,害怕陌生的壞境,咬指甲愛哭,愛玩弄生殖器,過分依戀父母,容易產生分離焦慮,或過分緊張愛惹別人,偏食或暴飲暴食脾氣暴躁。
4.聽覺感不良
表現為對別人的話聽而不聞,丟三落四,經常忘記老師說的話和布置的作業等。
5.本體感失調
表現為缺乏自信,消極退縮手腳笨拙,語言表現能力極差。
6.動作協調不良
表現為平衡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經常出現摔傷,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樣會翻滾、汽車跳繩和排球。手工能力差、精細動作差等。
特別提示:
比如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也許只是對所接觸的、所學的不感興趣;比如孩子對大人的話充耳不聞,也許只是因為孩子過於投入在自己的探索世界裡,這一點,男孩子們尤其容易明顯。針對這些家長可以去專業的機構去做測評
文章來源,http://www.jinseyulin.cn/good/556_gantong111601.html,
❽ 我的孩子在兒童醫院做檢查,說是感統失調,請問深圳
現在市面上有好多打著專業旗號的感統機構,至於靠不靠譜就不得而知了,你還是帶娃先去試聽比較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