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醫院為什麼有三甲,三乙,二甲,二乙哪種最好
這裡面最好的醫院是三甲,其次就是三乙、二甲、二乙,但是所有醫院中最好的等級是三特
一、最好的醫院我國是按照醫院分級管理標准進行分級的,這個標準是根據醫院的,大小,科研方向,醫院的學術能力,醫療設備條件等因素進行評定,將這些醫院分為三級十等。每一級都有甲乙丙這三個等級,三級最高,甲級最好,乙級次之,而三級醫院,又增設了特等級別,所以我國醫院中最好的綜合醫院是三級特等。但這些分級醫院都是綜合性實力強的醫院,還有一些醫院的綜合實力可能不強,他的分級也就不高,但這些醫院在某一領域特別突出。
我們平時在選擇醫院的話,最基本的要求最好都是三甲,因為三甲醫院並不少,而且只要去看過病的都可以感覺出來,三甲和三甲之間的差距也是非常大。像一般城市的三甲醫院,實力水平也就一般,但一些省會城市的大醫院就非常的不同,這些三甲醫院都真的算是全國聞名。像我所在的城市就有4家三甲醫院,三甲醫院並不特殊。 挑就挑最好的,而且三甲醫院和普通醫院的花費相差不大,該多花的還是要多花。
Ⅱ 三甲醫院和二甲醫院的區別
二甲醫院和三甲醫院的區別有:
1、床位數不一致。
二甲醫院住院床位總數100張至499張,三甲醫院住院床位總數500張以上。
2、人員配置不一致。
二甲醫院每床至少配備0.88名衛生技術人員,每床至少配備0.4名護士,至少有3名具有副主任醫師以上職稱的醫師,各專業科室至少有1名具有主治醫師以上職稱的醫師。
三甲醫院每床至少配備1.03名衛生技術人員,每床至少配備0.4名護士,各專業科室的主任應具有副主任醫師以上職稱,臨床營養師不少於2人,工程技術人員(技師、助理工程師及以上人員)占衛生技術人員總數的比例不低於1%。
3,科室設置不一致。
二甲醫院的臨床科室:至少有急診科、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膚科、麻醉科、傳染科、預防保健科,其中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可合並建科,皮膚科可並入內科或外科,附近已有傳染病醫院的,根據當地《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可不設傳染科;
二甲醫院的醫技科室:至少設有葯劑科、檢驗科、放射科、手術室、病理科、血庫(可與檢驗科合設)、理療科、消毒供應室、病案室。
三甲醫院的臨床科室:設急診科、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中醫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皮膚科、麻醉科、康復科、預防保健科;
三甲醫院的醫技科室:至少設有葯劑科、檢驗科、放射科、手術室、病理科、輸血科、核醫學科、理療科(可與康復科合設)、消毒供應室、病案室、營養部和相應的臨床功能檢查室。
4、設施配置不一致。
二甲醫院每床建築面積不少於45平方米;病房每床凈使用面積不少於5平方米;日平均每診人次占門診建築面積不少於3平方米。
三甲醫院每床建築面積不少於60平方米;病房每床凈使用面積不少於6平方米;日平均每門診人次占門診建築面積不少於4平方米。
5、承擔醫療任務不同。
二級醫院:是向多個社區提供綜合醫療衛生服務和承擔一定教學、科研任務的地區性醫院。
三級醫院:是向幾個地區提供高水平專科性醫療衛生服務和執行高等教育、科研任務的區域性以上的醫院。企事業單位及集體、個體舉辦的醫院的級別,可比照劃定。
Ⅲ 三級甲等醫院與二級乙等醫院的區別
設施不抄同。
二級醫院,地域范圍自襲然比一級要大,如縣級醫院等等,對一級醫院有技術指導的任務,且接受其轉診。它的優勢在於臨床與醫技科室設有的專門的五官科、皮膚科、麻醉科、葯劑科、檢驗科、放射科與手術室等等,具體情況以當地標准為主。人員方面必須配備3名副主任醫師,各科室需有1名具主治醫師(大多學歷要求為本科),且住院床位總數應達到100張以上。
三級醫院,則多以大城市為坐標,醫療技術更勝一籌,同樣的,對二級醫院具有技術指導的任務,接受二級醫院的轉診。臨床與醫技科室則增加有中醫科、康復科、核醫學科等科室。住院床位需在500張以上。
Ⅳ 我想問下,二級醫院和三甲醫院代表什麼意思
三級醫院的基本標準是:具有501張以上病床的規模的醫院可以申報三級。三級醫院專一般是指屬省一級醫院,以及市一級的重點醫院。三級醫院又根據技術力量,設備條件、人員結構、科研水平等劃分為甲、乙、丙三等。當然三級甲等醫院應該是三級醫院中實力最強的了。
醫院「級」的劃分是按病床數來的:100張以下,也就是鄉鎮衛生院為一級醫院;501百張以上,定為三級,原則上省級及每個市一至兩所;500張以下,一百張以上評為二級。除這三個等級以外還有特級醫院,這專指那些規模特大的醫院如部級醫院等。至於「等」的劃分如前所述:甲、乙、丙三等的劃分是按技術水平、醫療條件、管理水平等的差別而定。
Ⅳ 二甲醫院和三甲醫院有何區別
二甲醫院和三甲醫院的區別主要在於床位數不同、人員配置不同、服務范圍和功能不同。
一、床位數不同
1、二甲醫院:住院床位總數100張至499張。
2、三甲醫院:住院床位總數500張以上。
二、人員配置不同
1、二甲醫院:每床至少配備0.88名衛生技術人員;每床至少配備0.4名護士;至少有3名具有副主任醫師以上職稱的醫師。各專業科室至少有1名具有主治醫師以上職稱的醫師。
2、三甲醫院:每床至少配備1.03名衛生技術人員;每床至少配備0.4名護士;各專業科室的主任應具有副主任醫師以上職稱;臨床營養師不少於2人;工程技術人員(技師、助理工程師及以上人員)占衛生技術人員總數的比例不低於1%。
三、服務范圍和功能不同
1、二甲醫院:是跨幾個社區提供醫療衛生服務的地區性醫院,是地區性醫療預防的技術中心。其主要功能是參與指導對高危人群的監測,接受一級轉診,對一級醫院進行業務技術指導,並能進行一定程度的教學和科研。
2、三甲醫院:是跨地區、省、市以及向全國范圍提供醫療衛生服務的醫院,是具有全面醫療、教學、科研能力的醫療預防技術中心。其主要功能是提供專科(包括特殊專科)的醫療服務,解決危重疑難病症,接受二級轉診,對下級醫院進行業務技術指導和培訓人才。
Ⅵ 二甲醫院和三甲醫院有何區別
三甲醫院比二甲醫院的級別更更高,醫療技術相對來說也成熟一點。
Ⅶ 二甲醫院和三甲醫院有什麼不一樣
等級醫院管理將醫院分成一、二、三、特級四級。其中一級等級最低,特級等級最高。一級醫院沒有甲、乙、丙三等;二、三級中有甲、乙、丙三等。
三甲和二甲醫院主要從床位數、執業人員要求、教學要求、設備設施管理、承擔醫療任務都有很大不同,就跟5星級賓館和3星級賓館,大學跟中學一個道理。三甲醫院人員技術水平相對更高,設備設施更強,相對收費也高一些。
Ⅷ 二甲醫院和三甲醫院有什麼區別
二甲醫院和三甲醫院的區別有:
1、床位數不一致。
二甲醫院住院床位總數張至499張,三甲醫院住院床位總數500張以上。
2、人員配置不一致。
二甲醫院每床至少配備0.88名衛生技術人員,每床至少配備0.4名護士,至少有3名具有副主任醫師以上職稱的醫師,各專業科室至少有1名具有主治醫師以上職稱的醫師。
三甲醫院每床至少配備1.03名衛生技術人員,每床至少配備0.4名護士,各專業科室的主任應具有副主任醫師以上職稱,臨床營養師不少於2人,工程技術人員(技師、助理工程師及以上人員)占衛生技術人員總數的比例不低於1%。
3,科室設置不一致。
二甲醫院的臨床科室:至少有急診科、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膚科、麻醉科、傳染科、預防保健科,其中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可合並建科,皮膚科可並入內科或外科,附近已有傳染病醫院的,根據當地《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可不設傳染科;
二甲醫院的醫技科室:至少設有葯劑科、檢驗科、放射科、手術室、病理科、血庫(可與檢驗科合設)、理療科、消毒供應室、病案室。
三甲醫院的臨床科室:設急診科、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中醫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皮膚科、麻醉科、康復科、預防保健科;
三甲醫院的醫技科室:至少設有葯劑科、檢驗科、放射科、手術室、病理科、輸血科、核醫學科、理療科(可與康復科合設)、消毒供應室、病案室、營養部和相應的臨床功能檢查室。
4、設施配置不一致。
二甲醫院每床建築面積不少於45平方米;病房每床凈使用面積不少於5平方米;日平均每診人次占門診建築面積不少於3平方米。
三甲醫院每床建築面積不少於60平方米;病房每床凈使用面積不少於6平方米;日平均每門診人次占門診建築面積不少於4平方米。
5、承擔醫療任務不同。
二級醫院:是向多個社區提供綜合醫療衛生服務和承擔一定教學、科研任務的地區性醫院。
三級醫院:是向幾個地區提供高水平專科性醫療衛生服務和執行高等教育、科研任務的區域性以上的醫院。企事業單位及集體、個體舉辦的醫院的級別,可比照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