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山腫瘤醫院的王敏醫術如何
王敏,女,1964年11月出生,副主任醫師,福建省抗癌協會癌症康復與姑息治療專業回委員會委員。1987年畢業於福答建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1998年在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進修腫瘤婦科,2008年在北京協和醫院進修放射腫瘤學。從事婦科腫瘤放射治療及化療,擅長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的診治,參加中國癌症基金會宮頸癌早診早治項目。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十餘篇。門診時間:星期一上午。
她看得還不錯啊~
❷ 廣州中山大學腫瘤醫院和廣州腫瘤醫院是一個單位的嗎
不是的。廣州中山大學腫瘤醫院是中大的,而廣州腫瘤醫院是廣州醫科大學內附屬醫院。我開頭容也弄不懂,後來是去玉樹堂買蟲草時,營業員說好多腫瘤醫院病人吃他們的蟲草後康復了,就問起這兩者是不是同一個單位,她才跟我解析。之後我才明白了。
❸ 我爸上個月腫瘤破例出血了!在當地醫院只做了止血手術。現在來到中山大學腫瘤醫院!醫生說要開刀切掉它!
病情分析:
首先惡性腫瘤破裂是屬於臨床急症,本身就有生命危險,為了能夠盡可能的挽回希望。
指導意見:
建議你為了百分之三十的希望,付出百分之七十的努力和代價,畢竟病人還很年輕。
❹ 中山大學腫瘤醫院 .......
中山大學腫瘤醫院
Tumor Hospital of Zhongshan University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版瘤醫院權
Cancer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❺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與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有什麼區別
很不錯的,可以排到第3吧。醫科院腫瘤醫院第1,復旦附屬腫瘤第2.然後就是中山這個。
❻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的對外交流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對外交流積極活躍,多年來通過多種形式與國外一流大學或醫療研究機構(M.D.Anderson癌症中心、瑞典Karolinska醫學院)建立長期學術交流和合作夥伴關系,注重優化科研環境及創新機制。高頻度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提高了學科在本領域的知名度,使我中心躋身為我國腫瘤發病機制與靶向葯物治療研究領域國際合作與學術交流的重要基地和窗口之一。
中心自成立以來,為華南乃至全國培養了一批批腫瘤防治專業人才,在教材建設方面亦作出了貢獻:中心萬德森教授主編的《臨床腫瘤學》被列為教育部高等學校「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曾益新教授主編的研究生教材《腫瘤學》獲批衛生部高等學校「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黃文林教授主編了全國研究生規劃教材《分子病毒學》;姜文奇、張曉實教授等主編了國內第一部《腫瘤生物治療學》。2004年中心舉辦全國首屆腫瘤學研究生精品課程;2005年中心在國內率先探索開展腫瘤專科醫師培訓,積極進行在高校附屬醫院中把專科醫師培訓與臨床醫學專業研究生教育工作並軌的探索。
中心正積極籌建亞洲一流的地下放療中心和西大樓,以便為海內外的腫瘤患者提供更完善、更優質的服務。中心確立了建設成為「國內綜合實力最強、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腫瘤學醫教研基地」的壯美藍圖,並緊鑼密鼓地開展相應的管理、信息、基建「三大工程」建設,「誠實、友愛、敬業、創新」,今天的腫瘤防治中心將繼續秉承這一精神,求索於人類征服癌症的夢想征程!
醫師簡介
馬駿醫生簡介
碩士研究生導師.1985年湖南醫學院醫療系畢業獲醫學學士,1990年獲中山醫科大學臨床腫瘤學碩士學位,2000年至2002年美國德州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專科培訓,一直在本中心從事醫療、科研、教學工作,在鼻咽癌及頭頸腫瘤的診斷、臨床治療方面有豐富的經驗。
劉孟忠醫生簡介
社會兼職: 廣東抗癌協會癌症止痛和康復委員會委員
主攻方向和特長: (1) 惡性腫瘤的綜合放射治療,對鼻咽癌等頭頸腫瘤的早期診斷,放化療和原發性肝癌等胸腹部腫瘤的綜合放射治療有一定經驗。 (2) 惡性腫瘤的放射增敏劑研究和臨床應用研究,已參加和負責多種抗癌新葯的臨床試驗。
胡偉漢醫生簡介
畢業於中山醫學院醫療系,在中山大學腫瘤醫院放射治療科從事醫療、科研、教學工作30年,臨床經驗豐富。擅長於各種惡性腫瘤的放射治療,尤其是用現代科學技術對鼻咽癌及鼻腔副鼻竇惡性腫瘤的治療頗有造詣。研究方向包括鼻咽癌合並皮肌炎、放射治療引起眼睛視路功能的損傷、鼻腔癌臨床T 新分期的研究等,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著40餘篇,並承擔多項科研項
鼻咽癌放射治療對視路功能損傷的研究.胡偉漢,黃時洲,吳德正,等.中華放射腫瘤學雜志,1995,4月):150-153.榮獲中山醫科大學96年度中青年科學論文二等獎。
管迅行醫生簡介
1951年出生於印尼,廣州中山醫科大學本科畢業。放療科黨支部副書記,碩士研究生導師。
從中山醫科大學畢業後留校分配在本中心從事放射治療工作近30年,積累了較為豐富的臨床經驗,培養了多名碩士研究生。 本中心實行單病種診療規范及單病種專家負責制以來,本人負責乳腺癌的放射治療,主持編修本科乳腺癌放射治療指引。已接收治療乳癌病例逾七百。主持造血幹細胞移植預處理一一全身照射的研究10多年,本科已擁有水箱,電離室, 「中國模擬人」一非均質等效輻照體模,多通道半導體劑量測量儀等,全身照射所需的先進儀器及一批技術精湛的研究小組成員,接收病例來自含括廣州地區幾乎所有的大醫院,本中心的全身照射技術在省內處於領先地位。
陳凱醫生簡介
1956年12月出生於江蘇省南通市,中山大學腫瘤醫院門診部主任、放療科主任醫師,廣東省醫學會腫瘤學分會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腫瘤學會委常委.
1982年12月畢業於北京中醫葯大學醫療系,獲學士學位,從事臨床醫療工作。1989年研究生畢業,獲醫學碩士學位,後一直從事腫瘤放射治療工作,擅長於惡性的腫瘤放射治療及綜合治療,有較豐富的臨床經驗。曾獲全軍及廣東省科技成果獎10餘項,發表論文20餘篇。1997年與廣州中醫葯大學基礎部合作申請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不同惡性腫瘤熱休克蛋白70基因表達與中醫熱證的關系》獲資助,39770889課題第二負責人。中葯單體對放射性骨髓損傷的防治研究、低劑量全身放療對重症肌無力患者長期療效的觀察獲2002年軍隊醫院基金資助,課題第一負責人。參與申請了《人組織型纖維原激活劑生物反應器的研究》課題,獲2001年廣東省衛生廳基金資助。
盧泰祥醫生簡介
畢業於中山醫科大學,現任腫瘤防治中心副主任、腫瘤醫院副院長、科副主任、放射腫瘤學教研室副主任、主任醫師。廣東醫學雜志評審專家,家庭醫生雜志評審專家,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技術咨詢評審專家,廣州市科學技術局技術咨詢評審專家。
主攻方向和特長與貢獻:
(1)主攻方向:主要從事頭頸腫瘤放射治療的臨床和科學研究。
(2)特長:鼻咽癌的放射治療和頭頸腫瘤的適形調強放射治療。
(3)貢獻:從事放射腫瘤學臨床工作20多年來,主要從事頭頸腫瘤放射治療工作,重點是鼻咽癌的放射治療。曾參與了國家科委的七.五和八.五攻關科研課題,承擔了廣東省鼻咽癌防治的重點實驗室建設和臨床研究課題,有關改進鼻咽癌放射治療技術研究的廣東省重點攻關項目,建立了我科鼻咽癌放射治療的規范。2001年1月在華南地區首次引進了「適形調強放射治療技術」應用臨床,並在我國首次應用這種技術的常規分割方法治療鼻咽癌,取得了良好效果。曾4次分別參加美國和澳大利亞的國際放射腫瘤學學術會議並2次在大會發言,宣讀和討論有關鼻咽癌放射治療和調強適形放射治療新技術的論文。
❼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進修怎麼聯系
一般其醫院官網上有消息
❽ 中山大學腫瘤醫院石顯方
石顯方不是在腫瘤醫院的,而是在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現在是中山六院中醫科的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級別,擅長的領域是中醫治療胃腸病、婦科病、肝膽病、腎病等
❾ 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待遇咋樣呀
腫瘤有的是良性的,也有的是惡性的,發病的原因,以及具體發病的部位等,都內會有較大的差容異,一般良性的生長速度比較慢,也可以長期沒有任何變化,而惡性的生長速度則會比較快的。腫瘤的治療方法包括手術治療以及放療化療的,具體的還需要根據個人的病情選擇的可以到上述醫院進行掛號,也可以到該醫院的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