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北京協和醫院消化科
病情分析:你好對於你的情況,目前治療主要是進行化療,同時進行對症治療
意見建議:
Ⅱ 北京協和醫院哪個專家治療胃病比較好
號難掛·掛到誰是誰··沒專家搶普通號先看吧··可能會讓你做胃鏡·這是要預約才能檢查的·
Ⅲ 北京腸胃那個醫院好
身悶去當地的正規機構吧,北京華壇的胃腸單位醫院不錯。
Ⅳ 請把北京協和醫院消化內科介紹一下
北京協和醫院消化內科作為首批5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之一,北京協和醫院消化內科在醫院的大力支持和精心組織下集全科之力,歷經評估標準的建立、醫院申報、北京市初評、衛生部評估等程序,順利完成了評估工作,成為首批國家臨床重點專科。能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有以下幾方面經驗和優勢與大家分享。
1.優良的歷史傳統與完善的制度建設
北京協和醫院消化內科有著悠久、輝煌的歷史,1933年張孝騫教授創建了消化專業,20世紀70年陳敏章教授創建了消化內鏡中心,繼20世紀60年代成立碩士生培養基地,先後成立博士生培養點(1982)和博士後流動站,2000年以單學科(16醫生)挺進/榮獲教育部重點專科(其中消化領域共5家,其餘4家均為聯合申請)至今,2006年仍然以單學科成功衛冕教育部重點專科;2011年再次成為衛生部重點學科之一。
協和消化內科有完善的科室發展規劃,在臨床工作中嚴格執行醫院ISO9001質量認證。依託醫院綜合平台,在大內科、免疫內科、基本外科、內分泌科、放射科、病理科、核醫學科、超聲科等兄弟科室的大力支持下,使得該科醫療水平、診治能力進一步向前推動。
2.遠見卓識的學科帶頭人與完善和諧的學科梯隊
在學科帶頭人-消化內科主任錢家鳴教授的帶領下,不斷完善與豐富了胃腸病、肝膽胰和內鏡三個亞專科人員以及臨床、科研的內涵,在此基礎上相繼成立了胰腺疾病診治中心、炎症性腸病中心、消化內鏡中心、胃腸動力中心、成人遺傳中心、疑難疾病會診中心、臨床葯理基地、臨床實驗室等;這些中心分別由6名學科骨幹——各自引領消化科亞專業的臨床和科研工作,並形成了老中青三代良好完善的學科梯隊。在消化內科開放和諧的氛圍內,實現資源共享、技術共享,推崇科室整體前進,杜絕技術壟斷和人員壟斷。
消化科共有醫師28人,副教授以上職稱佔50%,護士和技術人員34人,中級以上職稱26.5%。近5年科室人員擔任中華醫學會全國副主委1人,全國常委3人次,地方/省級主委1人,省級副主委1人,擔任中華系列雜志副主委5人次,中華系列雜志編委7人次,其他雜志主編、副主編8人次,其他雜志編委18人次。
3.重視臨床工作與醫療質量
北京協和醫院是全國疑難病診治中心,消化內科尤為重視日常臨床工作和醫療服務質量。目前消化內科東西兩院病區共有床位60張,年出院人數平均700人次,其中疑難危重症比例平均達92.14%,該科先後診治並報道了多例罕見病:包括C1酯酶抑制物缺乏症、腹繭症、變應性血管性肉芽腫、免疫相關胃腸道疾病、肝澱粉樣變、蛋白丟失性腸病、神經內分泌腫瘤、腹膜假黏液瘤、先天性淋巴管發育畸形等。在所謂疑難病中,協和醫院消化內科診治的患者往往更「難」、更「重」。多年來始終堅持每周四下午的專業組查房,上到退休的老教授,下到初進臨床的見習學生,所有人都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臨床病例討論中,有相當部分門診患者亦可以在專業組查房中解決臨床問題,使患者更方便,獲益更多。該科門診工作量也很大,除普通門診、特需門診、夜間門診外,還開設了專病門診:炎症性腸病門診、胃早癌門診、消化心理生理門診、胰膽疾病綜合門診,還有堅持了30年每周四下午的ERCP討論會,實現了「專病專治」,在「廣」的基礎上體現了「精」。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也很重要,病房管理始終堅持主治醫負責制,護士管理也堅持責任制護理,使患者更有安全感和歸屬感;為方便「老」患者就診和隨診,該科堅持這部分患者預約就診,在細節中體現關愛。
4.強調技術創新與推廣
消化科是內科中的「外科」,操作多,風險大。該科除了能開展常規技術:胃腸鏡、EUS、ERCP+EST、內鏡下擴張、靜脈曲張內鏡下治療、消化道動力檢測等,近年來還不斷地開展新技術、新業務,包括膠囊內鏡、雙氣囊小腸鏡、ESD、EUS+FNA、EUS囊腫穿刺引流、自主神經功能檢測、鉻粒素檢測等,均已達到國內、國際領先水平,對疾病認識和診治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幫助。為了響應公立醫院改革和加強先進技術推廣,近5年來培養了117名來自全國各醫院的進修醫生,合格率100%,並承辦了消化系統疾病及消化內鏡高峰論壇5屆及北京協和醫院功能性胃腸病和心理障礙研討會5屆,受訓人員達5000餘人。
5.醫療、科研、教學齊頭並進
在確保醫療質量和安全的基礎上,消化內科在科研和教學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績。該科有自己獨立的臨床實驗室,能開展胃泌素、鉻粒素、肝纖維化三項、D-木糖實驗、幽門螺桿菌銀染檢查等項目,並在學科帶頭人和學科骨乾的帶領下完成了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5年來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項、國家科技支撐十一五項目2項、教育部基金6項、衛生部臨床重點項目1項、衛生部行業基金1項、北京自然科學基金3項、北京市科委基金1項、國際合作項目1項。同時獲得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1次,二等獎2次,北京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次,國家教委科學技術獎1次。並撰寫了論著200餘篇;主編書籍7本,主譯書籍4本,副主編及參編書籍16本。
消化內科歷來重視教學,承擔著醫大八年制、研究生、進修生等教學任務,在歷年的教學評比中均名列前茅;首屆院級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中獲一等獎1人、二等獎1人及最佳科室組織獎;獲第五屆醫科院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中獲一等獎1人,二等獎1人;第四屆北京市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二等獎1人,第五屆北京市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三等獎1人;獲院校級優秀教師3人,北京協和醫學院教學名師獎1人。5年來共培養博士後2人,博士研究生30人,碩士研究生26人,學生畢業後分布在全國各級醫院,繼續傳承著協和的優良傳統,成為各專業的醫療骨幹。
6.積極投身/參與公立醫院改革
北京協和醫院消化科是該領域臨床路徑的起草與定稿的單位,按時、保質完成衛生部下達起草工作。2006年始與平谷縣醫院建立了對口支援,一直有一名副教授協助完成醫療工作,同時協助平谷成功舉辦了消化疾病國際研討會,和以平谷縣醫院為中心的多學科研討會。2007年以衛生部臨床重點課題為引導,在大慶的10個社區進行消化道腫瘤的普及教育和對口支援工作。2008年、2010年派出一位副教授對西藏(3月/年)進行援建工作;2010年派出兩位副教授到內蒙(5月)進行援建工作。消化科在歷次各種重大事件面前,都積極承擔並優質完成任務,僅2010年,無論是在雲南旱災、山西礦難以及玉樹地震的醫療隊/會診均可見到消化科醫生。
昨天的消化科是一支優秀和輝煌的團隊,今天的消化科更是一支能肩負重擔、團結、積極、向上的團隊,在衛生部和醫院優良政策的指導下正大踏步向前發展。
Ⅳ 北京協和醫院教授,副教授,知名專家,主任醫師之間區別
你好,教授、副教授是教學職稱,只有參與教學的醫生才能評為教授、副教授。知名專家是根據醫生名氣而言的。主任醫師是醫生的職稱、級別。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Ⅵ 北京看腸胃好點的醫院
北京看腸胃比較好的醫院:
1、北京協和醫院
集醫療、教學、科研於一體的現代化綜合三級甲等醫院,是國家衛生健康委指定的全國疑難重症診治指導中心,最早承擔高幹保健和外賓醫療任務的醫院之一,也是高等醫學教育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國家級示範基地,臨床醫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國家級核心基地。
以學科齊全、技術力量雄厚、特色專科突出、多學科綜合優勢強大享譽海內外。在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公布的「中國醫院排行榜」中連續十年名列榜首。
2、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
為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和保健為一體的北京市屬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是首都醫科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醫院設有西城院區和通州院區,其中西城院區位於首都核心區,通州院區位於城市副中心。
3、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簡稱「北大醫院」)位於北京老皇城內,是距離中南海最近的醫院,是一所融醫療、教學、科研、預防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是中央保健基地醫院。北大醫院創建於1915年,是我國最早創辦的國立醫院,也是國內首批建立的臨床醫學院之一。
(6)北京協和醫院胃腸專家擴展閱讀:
北京協和醫院成立最早的專科之一,我國現代內科學泰斗張孝騫教授和著名消化病專家陳敏章教授親自領導和培育起來。經歷了幾代人的艱辛努力,消化內科已發展成為在國內外均很有影響的重點學科。
消化內科的亞專業齊全、人才濟濟、臨床和實驗室技術實力雄厚,是一個高水平的消化病學、內鏡學以及疑難重症的診治中心。科內設有高水平的、面向全國的炎症性腸病和胰腺疾病診治中心、消化內鏡培訓中心以及胃腸功能和動力疾病診治中心。
Ⅶ 北京協和醫院腸胃科怎麼樣
北京協和醫院是中國最好的醫院之一,基本上所有科室都是全國頂級的,醫療質量是完全可以新來的
Ⅷ 高分~~~~急~! 請問北京協和醫院哪位醫生胃鏡做的好
姓名 :麥燦榮
性別 :男
科室 :消化內科
醫院 :北京協和醫院
職稱 :主任回醫師 教授
擅長 :消化內鏡答診治技術,熟練地使用電子胃鏡、電子結腸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腹腔鏡等
專家門診:周二、周五 上午 掛號費:14元
特需門診:周二 下午 周三 上午 掛號費:300
Ⅸ 北京協和醫院消化內科專家哪個專家是主攻看胃的,胃疼了十幾年了看不好,求推薦好的專家
你知道為什麼胃疼吧,就是胃粘膜損傷了,不爛不疼,胃有糜爛才胃疼的。在醫學里的名專詞比較好聽屬,如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潰瘍性結腸炎等。誰都爛過嘴,到醫院就不說爛嘴了,就叫口腔潰瘍,這個名字好聽吧。在全國醫院都要做胃鏡的,胃鏡分電子胃鏡、智能膠囊消化道內鏡,其實幾十年前就有胃鏡了,是直觀的叫纖維鏡、什麼叫鏡,就是能看見的叫鏡。即然看見了知道了胃鏡檢查結果了,為什麼又治不好這個病呢,難道大夫不給好好治,不是大夫不想給病人治好病,就是大夫自己得上這個病,也不一定能治好。其實就是治療問題,就是怎麼修復胃粘膜問題,胃粘膜長好了胃病就好了,胃粘膜長不好,永遠不會好。有多少胃病的人,吃吃葯好幾天,過一段時間病又犯了,好好犯犯,一直好不了,西葯全國都是抑制胃酸,用葯是奧美拉唑、泮托拉唑、蘭索拉唑之類的,胃酸下去了,胃就好一點,過幾天胃酸上來了,病又犯了,這是胃病治不愈的根本原因。治胃病要吃中葯,西葯治標不治本。要多吃肉,吃的越好,病才能好的越快。
Ⅹ 北京腸胃科最好的醫院
1、北京協和醫院
北京協和醫院是一所位於北京市東城區,集醫療、科研、教學為一體的大型綜合醫院。它隸屬於中國協和醫科大學(2006年改為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部),是其臨床醫學院,同時也是中國醫學科學院的臨床醫學研究所,是國家衛生健康委指定的全國疑難重症診治指導中心。
2、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
中日友好醫院(簡稱「中日醫院」)位於北京市朝陽區櫻花園東街2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直屬醫院,於1984年10月23日開院。現編制床位1700張(含北區、西區),集醫療、教學、科研、康復和預防保健等多項功能為一體,並承擔中央保健醫療康復任務、國家衛生應急救援隊任務,同時還是國家衛生計生委遠程醫療管理與培訓中心。
3、衛生部北京醫院
北京醫院是一所以幹部醫療保健為中心、老年醫學研究為重點,向社會全面開放的醫、教、研、防全面發展的現代化綜合性醫院,是直屬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的三級甲等醫院,是中央重要的幹部保健基地。
北京醫院的前身是始建1905年的德國醫院,1945年北平市衛生局接管了前德國醫院並更名為「市立北平醫院」。1949年,中央軍委衛生部帶領延安中央醫院和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的醫務人員接管了市立北平醫院,並隨著北京地名的變更改名為「北京醫院」。
4、首都醫科大學
首都醫科大學,簡稱首醫大,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教育部共建院校,是北京市重點高等院校、入選國家「2011計劃」牽頭高校。
國家首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北京市「一帶一路」國家人才培養基地,京港大學聯盟、北京卓越醫學人才培養高校聯盟創始成員。
5、首都醫科大學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始建於1956年,位於北京市東城區美術館後街23、61號,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三級甲等中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