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甲醫院和三甲醫院有什麼不一樣
等級醫院管理將醫院分成一、二、三、特級四級。其中一級等級最低,特級等級最高。一級醫院沒有甲、乙、丙三等;二、三級中有甲、乙、丙三等。
三甲和二甲醫院主要從床位數、執業人員要求、教學要求、設備設施管理、承擔醫療任務都有很大不同,就跟5星級賓館和3星級賓館,大學跟中學一個道理。三甲醫院人員技術水平相對更高,設備設施更強,相對收費也高一些。
2. 二甲醫院和三甲醫院有何區別
三甲醫院比二甲醫院的級別更更高,醫療技術相對來說也成熟一點。
3. 二甲醫院和三甲醫院有何區別
二甲醫院和三甲醫院的區別主要在於床位數不同、人員配置不同、服務范圍和功能不同。
一、床位數不同
1、二甲醫院:住院床位總數100張至499張。
2、三甲醫院:住院床位總數500張以上。
二、人員配置不同
1、二甲醫院:每床至少配備0.88名衛生技術人員;每床至少配備0.4名護士;至少有3名具有副主任醫師以上職稱的醫師。各專業科室至少有1名具有主治醫師以上職稱的醫師。
2、三甲醫院:每床至少配備1.03名衛生技術人員;每床至少配備0.4名護士;各專業科室的主任應具有副主任醫師以上職稱;臨床營養師不少於2人;工程技術人員(技師、助理工程師及以上人員)占衛生技術人員總數的比例不低於1%。
三、服務范圍和功能不同
1、二甲醫院:是跨幾個社區提供醫療衛生服務的地區性醫院,是地區性醫療預防的技術中心。其主要功能是參與指導對高危人群的監測,接受一級轉診,對一級醫院進行業務技術指導,並能進行一定程度的教學和科研。
2、三甲醫院:是跨地區、省、市以及向全國范圍提供醫療衛生服務的醫院,是具有全面醫療、教學、科研能力的醫療預防技術中心。其主要功能是提供專科(包括特殊專科)的醫療服務,解決危重疑難病症,接受二級轉診,對下級醫院進行業務技術指導和培訓人才。
4. 醫院為什麼有三甲,三乙,二甲,二乙哪種最好
這裡面最好的醫院是三甲,其次就是三乙、二甲、二乙,但是所有醫院中最好的等級是三特
一、最好的醫院我國是按照醫院分級管理標准進行分級的,這個標準是根據醫院的,大小,科研方向,醫院的學術能力,醫療設備條件等因素進行評定,將這些醫院分為三級十等。每一級都有甲乙丙這三個等級,三級最高,甲級最好,乙級次之,而三級醫院,又增設了特等級別,所以我國醫院中最好的綜合醫院是三級特等。但這些分級醫院都是綜合性實力強的醫院,還有一些醫院的綜合實力可能不強,他的分級也就不高,但這些醫院在某一領域特別突出。
我們平時在選擇醫院的話,最基本的要求最好都是三甲,因為三甲醫院並不少,而且只要去看過病的都可以感覺出來,三甲和三甲之間的差距也是非常大。像一般城市的三甲醫院,實力水平也就一般,但一些省會城市的大醫院就非常的不同,這些三甲醫院都真的算是全國聞名。像我所在的城市就有4家三甲醫院,三甲醫院並不特殊。 挑就挑最好的,而且三甲醫院和普通醫院的花費相差不大,該多花的還是要多花。
5. 二甲與三甲醫院
1.值班費 人家三甲醫院,值班費50元,二甲醫院,值班費只有5元. 2.值班次數 人家三甲醫院基本上一周值班一次,二甲醫院,一周要值班二到三次. 3.寫病歷次數 人多好辦事啊,三甲醫院就是人多,所以,一周寫不了幾份病歷,二甲醫院,人少,值班一次下來,就得寫近十份的病歷. 4.住院 三甲醫院床位每天都是滿的,連走廊也是滿的,病人住院都得排著隊等著,一等就是十天半個月的,二甲醫院床位通常不會滿,除了婦產科有時候要住走廊,病人經常留不住,非得往三甲醫院跑,去了才知道,住不進去,只給在急診科等著. 5.輔助檢查 翻開診斷學,那些實驗室檢查和輔助檢查,二甲醫院有三分之二都不能做,到了三甲醫院,才明白書上寫到的那些檢查,都有它的作用. 6.住院費用 病人老說費用貴,到了三甲醫院,才知道,什麼是貴,前幾天一個甲旁亢的病人,才住了兩天,花費已經是近一萬塊了.在我們二甲醫院,基本上不可能發生這樣的事,就是住在重症病房,一天的費用也不過一千左右. 7.三級查房制度 三甲醫院大都是實習生--進修生或輪轉醫生--住院醫生--總住院--主治--副主任--主任,等級比較分明,二甲醫院人少,斷層比較厲害,有的主治就當一把手了,有的副主任還得值一線的班.
6. 醫院的什麼三甲一甲二甲是什麼意思
醫院的三甲一甲二甲分別是指三級醫院中的三級甲等醫院、二級甲等醫院、一級甲等醫院。
三級醫院的床位總數500張以上。
1、科室設置:
(一)臨床科室:設急診科、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中醫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皮膚科、麻醉科、康復科、預防保健科;
(二)醫技科室:至少設有葯劑科、檢驗科、放射科、手術室、病理科、輸血科、核醫學科、理療科(可與康復科合設)、消毒供應室、病案室、營養部和相應的臨床功能檢查室。。
二級醫院的床位:住院床位總數100張至499張。
1、科室設置:
(一)臨床科室:至少有急診科、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膚科、麻醉科、傳染科、預防保健科,其中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可合並建科,皮膚科可並入內科或外科,附近已有傳染病醫院的,根據當地《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可不設傳染科;
(二)醫技科室:至少設有葯劑科、檢驗科、放射科、手術室、病理科、血庫(可與檢驗科合設)、理療科、消毒供應室、病案室。
一級醫院的床位住院床位總數20至99張。
二、 科室設置:
(一)臨床科室:至少設急診室、內科、外科、婦(產)科、預防保健科;
(二)醫技科室:至少設有葯房、化驗室、X光室、消毒供應室。
三、 人員:
(一)每床至少配備0.7名衛生技術人員;
(二)至少有3名醫師、5名護士和相應的葯劑、檢驗、放射等衛生技術人員;
(三)至少有1名具有主治醫師以上職稱的醫師。
(6)三甲醫院二甲醫院擴展閱讀
三級醫院:(病床數在501張以上)是向幾個地區提供高水平專科性醫療衛生服務和執行高等教育、科研任務的區域性以上的醫院。甲等:按千分制,分等評分標准獲得超過900分為甲等。
具體條件如下:
1.醫院應有正式的病房和一定數量的病床設施。以實施住院診療為主,一般設有相應的門診部;
2.應有基本的醫療設備,設立葯劑、檢驗、放射、手術及消毒供應等醫技診療部門;
3.應有能力對住院病人提供合格與合理的診療、護理和基本生活服務;
4.應有相應的、系統的人員編配;
5.應有相應的工作制度與規章制度;
6.應有相應的醫院文化。
7. 三甲醫院和二甲醫院的區別
二甲醫院和三甲醫院的區別有:
1、床位數不一致。
二甲醫院住院床位總數100張至499張,三甲醫院住院床位總數500張以上。
2、人員配置不一致。
二甲醫院每床至少配備0.88名衛生技術人員,每床至少配備0.4名護士,至少有3名具有副主任醫師以上職稱的醫師,各專業科室至少有1名具有主治醫師以上職稱的醫師。
三甲醫院每床至少配備1.03名衛生技術人員,每床至少配備0.4名護士,各專業科室的主任應具有副主任醫師以上職稱,臨床營養師不少於2人,工程技術人員(技師、助理工程師及以上人員)占衛生技術人員總數的比例不低於1%。
3,科室設置不一致。
二甲醫院的臨床科室:至少有急診科、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膚科、麻醉科、傳染科、預防保健科,其中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可合並建科,皮膚科可並入內科或外科,附近已有傳染病醫院的,根據當地《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可不設傳染科;
二甲醫院的醫技科室:至少設有葯劑科、檢驗科、放射科、手術室、病理科、血庫(可與檢驗科合設)、理療科、消毒供應室、病案室。
三甲醫院的臨床科室:設急診科、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中醫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皮膚科、麻醉科、康復科、預防保健科;
三甲醫院的醫技科室:至少設有葯劑科、檢驗科、放射科、手術室、病理科、輸血科、核醫學科、理療科(可與康復科合設)、消毒供應室、病案室、營養部和相應的臨床功能檢查室。
4、設施配置不一致。
二甲醫院每床建築面積不少於45平方米;病房每床凈使用面積不少於5平方米;日平均每診人次占門診建築面積不少於3平方米。
三甲醫院每床建築面積不少於60平方米;病房每床凈使用面積不少於6平方米;日平均每門診人次占門診建築面積不少於4平方米。
5、承擔醫療任務不同。
二級醫院:是向多個社區提供綜合醫療衛生服務和承擔一定教學、科研任務的地區性醫院。
三級醫院:是向幾個地區提供高水平專科性醫療衛生服務和執行高等教育、科研任務的區域性以上的醫院。企事業單位及集體、個體舉辦的醫院的級別,可比照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