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現在醫保卡在醫院門診檢查可以報銷嗎
醫保卡在醫院門診檢查可以報銷。
人社廳、省財政廳發布《湖南省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普通門診統籌管理暫行辦法》(簡稱《暫行辦法》),對普通門診統籌進行規范管理。門診統籌不需要居民額外繳費,重點保障參保居民的門診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
門診統籌資金支付范圍:
一、村衛生室提供的與其功能相適應的基本醫療服務;
二、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按照分級診療服務功能定位提供的、符合基本醫療保險「三個目錄」范圍的門診醫療服務;
三、一般診療費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范圍的部分;
四、參保居民與家庭醫生服務團隊簽約的基礎服務包基本醫療服務;
五、經省人社廳研究納入支付范圍的其他費用。
參保居民在定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生的門診醫療費用,只需支付按政策規定的個人負擔部分;應由門診統籌資金支付的部分,由城鄉居民醫保經辦機構與定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定期結算。
(1)城鎮居民醫保在三甲醫院看門診能報銷嗎擴展閱讀
報銷比例
一、正常情況下,患病需要住院時,拿上醫保卡、病歷本到自己的定點醫院,即可用醫保卡結算。也就是自費部分自己交,報銷部分醫保中心和醫院結算。
二、如果由自己的定點醫院轉到二級或三級醫院的,用醫保卡結算,同上。
三、病情危急,在非自己的定點醫院住院搶救的,5日內到市醫保中心辦理急診搶救病種認定,認定屬於急診搶救病種後,即可用醫保卡在搶救醫院結算。
四、轉外地治療的,經醫院、醫保中心同意,辦理轉診手續。外地發生費用先個人自費結算,診治結束後,備齊資料經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報銷。
五、做了特殊規定病種(癌症、尿毒症、器官移植)認定的,住院時同上用醫保卡結算。門診治療拿葯時,仍然使用醫保卡,先個人自費結算,自己結算的票據本年度內經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報銷。
六、有一種特殊情況,就是需要做白內障超聲乳化人工晶體置入的,自選一家有能力的醫院(不一定是自己的定點醫院)。不用住院,直接門診手術,仍然使用醫保卡,先個人自費結算,診治結束後,經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報銷。
報銷說明
1、使用特殊醫用材料或使用單價在1000元以上的一次性醫用材料,以及進行人工器官的安裝和置換,由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按國產普及型價格支付90%;
2、慢性腎功能衰竭在門診做透析,器官移植後在門診用抗排斥葯,惡性腫瘤在門診化療、放療、介入治療或核素治療的基本醫療費用,由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支付90%。
3、門診特殊檢查治療費用由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支付80%,個人自付20%;
4、連續繳費與報銷比例掛鉤,參保人連續參保2年後,報銷比例增加到71%,連續參保4年後,報銷比例增加到72%,以此類推。
⑵ 居民有醫保,門診可以報銷嗎
居民醫保門診是可以報銷的。
規定如下:
1、在職職工,到醫院的門診、急診看病後,1800元以上的醫療費用才可以報銷,報銷的比例是50%。
2、70周歲以下的退休人員,1300元以上的費用可以報銷,報銷的比例是70%;70周歲以上的退休人員,1300元以上的費用可以報銷報銷的比例是80%。
但是以下情況醫保不予支付:
1、在非定點醫療結構就診或非定點零售葯店購葯的(急診除外);
2、因酗酒、自殺、自殘等原因進行治療的;
3、因交通事故、醫療事故或其他責任事故造成傷害的;
4、因本人打架斗毆、吸毒或其他違法行為造成自身傷害的;
5、以及根據國家或當地規定應當由個人自付的情況。
拓展資料:
醫保指社會醫療保險。社會醫療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法規,為向保障范圍內的勞動者提供患病時基本醫療需求保障而建立的社會保險制度。
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由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構成。職工個人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全部計入個人賬戶;用人單位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劃入個人賬戶,一部分建立統籌基金。
醫保特點:
具有「低水平,廣覆蓋」的特點,繳費以低水平的絕大多數單位和個人能承受的費用為准,廣泛覆蓋城鎮所有單位和職工,不同性質單位的職工都能享有基本醫療保險的權利。
參保人員完成繳費年限後可以終身享受。其次基本醫療保險具有「雙方負擔,統賬結合」的特點;以「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為原則。
優勢:
按統一標准享受待遇。同樣的准入條件,收費標准相同,享受的待遇也相同,不存在高低差別。員工門診費用可從個人賬戶中扣除,扣完以後由員工自行付費。
員工住院費用按比例報銷:1萬元費用三級醫院報銷86%;1萬至2萬元費用三級醫院報銷88%;2萬至4萬元費用三級醫院報銷92%。如果員工連續幾年不生病個人賬戶資金可以累計滾存。
缺陷:
每一次住院有一個基本起付線的免賠額,分別為:一級醫院500元,二級醫院750元,三級醫院1000元,這些費用需要員工自行承擔。甲類葯和乙類葯按比例報銷,進口葯不予報銷,超過4萬元保障額度就得自行付錢。
⑶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門診能報銷嗎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報銷了新農合不可以報銷,只能報銷一個。
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是社會醫療保險的組成部分,採取以政府為主導,以居民個人(家庭)繳費為主,政府適度補助為輔的籌資方式,按照繳費標准和待遇水平相一致的原則,為城鎮居民提供醫療需求的醫療保險制度。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支付比例:
基金支付比例按不
同級別醫療機構確定,一級(含社區)、二級、三級醫療機構基金支付比例為75%、60%、50%。城鎮居民連續參保繳費滿2年後,可分別提高到80%、65%、55%。(換句話說就是住越小的醫院,報得越多些)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基本保額:
一個自然年度內,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的最高支付限額為每人每年1.6萬元。如果是由於慢性腎功能衰竭(門診透析治療)、惡性腫瘤(門診放、化療)、器官移直抗排異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再生障礙性貧血(簡稱「門診大病」)患者,年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可提高到每人2萬元。
「新農合」,全稱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是指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願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
新農合是由我國農民自己創造的互助共濟的醫療保障制度,在保障農民獲得基本衛生服務、緩解農民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新農合報銷范圍,大致包括門診補償、住院補償以及大病補償三部分。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報銷范圍為:參加人員在統籌期內因病在定點醫院住院診治所產生的葯費、檢查費、化驗費、手術費、治療費、護理費等符合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報銷范圍的部分(即有效醫葯費用)。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支付設立起付標准和最高支付限額。醫院年起付標准以下的住院費用由個人自付。同一統籌期內達到起付標準的,住院兩次及兩次以上所產生的住院費用可累計報銷。超過起付標準的住院費用實行分段計算,累加報銷,每人每年累計報銷有最高限額。
⑷ 城鎮醫保去三甲醫院能報銷多少
國家規定可以報銷70%左右 只限國產葯
⑸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門診看病報銷嗎
一、門診報銷:城鎮居民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診發生政策范圍內的費用,按50%比例報銷。單次最高報銷40元,一個年度內報銷限額160元。其中男滿60周歲和女滿55周歲以上的最高報銷限額240元。
二、醫保補報:按照規定,就醫時請主動出示醫保卡或身份證(18周歲以下參保人員持戶口本),門診費用不存在補報。
三、居民醫保:在參加居民醫保後將不再發放醫保卡,在定點醫療機構就醫時,持身份證(18周歲以下參保人員持戶口本)享受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居民醫保連續交納四年,不可以置換為一年職工醫保。
⑹ 居民醫三甲醫院保門診檢查費用及葯費可以報銷嗎
不好意思,居民醫保只能報銷住院期間所花費用的部分比例,還要扣減掉門檻費,自費葯!
但商業保險可以滿足住院前7天內的門診檢查和葯費的報銷!
⑺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看門診可以報銷嗎
一、門診報銷:城鎮居抄民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診發生政策范圍內的費用,按50%比例報銷。單次最高報銷40元,一個年度內報銷限額160元。其中男滿60周歲和女滿55周歲以上的最高報銷限額240元。
二、醫保補報:按照規定,就醫時請主動出示醫保卡或身份證(18周歲以下參保人員持戶口本),門診費用不存在補報。
三、居民醫保:在參加居民醫保後將不再發放醫保卡,在定點醫療機構就醫時,持身份證(18周歲以下參保人員持戶口本)享受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居民醫保連續交納四年,不可以置換為一年職工醫保。
⑻ 在三甲醫院門診檢查費醫保報銷嗎,
門診抄費用也是報銷的。
醫保卡使用范圍
一、門診、急診費用
1、在職職工,到醫院的門診、急診看病後,1800元以上的醫療費用才可以報銷,報銷的比例是50%。
2、70周歲以下的退休人員,1300元以上的費用可以報銷,報銷的比例是70%。
3、70周歲以上的退休人員,1300元以上的費用可以報銷報銷的比例是80%。
二、住院的費用
一個年度內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住院費用)最高支付額目前是7萬元。
1、住院報銷的標准與參保人員所住的醫院級別有關,如住的是三級醫院,從起付標准到3萬元的費用,職工支付15%,也就是報銷85%;
2、3萬元到4萬元的費用,職工支付10%,報銷90%;
3、超過4萬元到最高支付限額部分的費用,則95%都可以報銷,職工只要支付5%。
4、退休人員個人支付的比例是在職(就是上述的)職工的60%,但起付標准以下的,都由個人支付。
三、定點醫院和定點零售葯店
定點醫院和定點零售葯店報銷范圍:參保人員要到自己選擇的4家個人就醫的定點醫療機構(急診除外),或是定點中醫、專科(包括口腔醫院、婦產醫院、腫瘤,醫院等)和11家A類醫療機構看病才能報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