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甲狀腺疾病分幾種並哪些症狀如何治療
常見的有甲狀腺腫大,俗稱「痄腮」容易治癒。原因是缺碘引起的。症狀是咀嚼和吞咽困難,發燒等症狀,如不及時治療可能引起心肌炎和腦炎。
甲亢也是常見的疾病:
外觀表現為脖頸腫大和眼球突出---
自身感受是亢奮,易疲勞,心動過速,排尿多。
以下是相關資料:
臨床上甲亢患者主要表現為:心慌、心動過速、怕熱、多汗、食慾亢進、消瘦、體重下降、疲乏無力及情緒易激動、性情急躁、失眠、思想不集中、眼球突出、手舌顫抖、甲狀腺腫或腫大、女性可有月經失調甚至閉經,男性可有陽痿或乳房發育等。
甲狀腺腫大呈對稱性,也有的患者是非對稱性腫大,甲狀腺腫或腫大會隨著吞咽上下移動,也有一部分甲亢患者有甲狀腺結節。甲亢時引起的眼部改變,一類是良性突眼,患者眼球突出,眼睛凝視或呈現驚恐眼神;另一種是惡性突眼,可以由良性突眼轉變而成,惡性突眼患者常有怕光、流淚、復視、視力減退、眼部腫痛、刺痛、有異物感等,由於眼球高度突出,使眼睛不能閉合,結膜、角膜外露而引起充血、水腫、角膜潰爛等,甚至失明。也有的甲亢患者沒有眼部症狀或症狀不明顯。上述均是典型甲亢的臨床表現,但是並非每位甲亢患所有的臨床症狀都有,不同類型的甲亢,臨床表現也不同。
甲亢病因包括彌漫性毒性甲狀腺腫(也稱Graves病),炎性甲亢(亞急性甲狀腺炎、無痛性甲狀腺炎、產後甲狀腺炎和橋本甲亢)、葯物致甲亢(左甲狀腺素鈉和碘致甲亢)、hCG相關性甲亢(妊娠嘔吐性暫時性甲亢)、和垂體TSH瘤甲亢。
臨床上80%以上甲亢是Graves病引起的,Graves病是甲狀腺自身免疫病,患者的淋巴細胞產生了刺激甲狀腺的免疫球蛋白-TSI,臨床上我們測定的TSI為促甲狀腺素受體抗體:TRAb。
Graves病的病因目前並不清楚,可能和發熱、睡眠不足、精神壓力大等因素有關,但臨床上絕大多數患者並不能找到發病的病因。Graves病常常合並其他自身免疫病,如白癜風、脫發、1型糖尿病等。
甲亢可以引起肝臟損害嗎?
甲亢
甲亢可以引起肝臟的損害,主要見於較重的甲亢病人。引起肝臟損害的原因是:①肝臟相對缺氧:這是因為甲亢時氧消耗增多,致使肝臟相對供氧不足。②分解代謝亢進:甲亢時分解代謝明顯增加,造成肝糖原耗損增加,各種營養物質如氨基酸、維生素消耗過多。③心力衰竭
:可見於甲亢病人。由於心力衰竭的存在,致使肝靜脈淤血及肝小葉中央壞死。④並發感染和休克。
甲亢病人發生肝臟腫大的病例並不少見,但肝臟腫大的程度一般較輕。一般沒有黃疸,但甲亢極為嚴重時可以合並黃疸。不過也有例外,個別甲亢病人,甲亢病情並不太重,也合並了黃疸。這種情況可能由於肝臟本身已有潛在的病變,甲亢只是加重原有肝病的一個因素。
化驗檢查可以發現有的甲亢病人肝功能異常。肝功能異常指標中最常見的是血清谷丙轉氨酶增高,少數有血清白蛋白降低,發生黃疸者血清膽紅素明顯增高。有的甲亢病人雖然未出現黃疸,但化驗檢查發現血清膽紅素輕度增高,說明有濡性黃疸存在
2. 甲狀腺腫大症狀與治療
甲狀腺腫大又稱單純性甲狀腺腫,單純性甲狀腺腫是甲狀腺功能正常的甲狀腺腫,是以缺碘、致甲狀腺腫物質或相關酶缺陷等原因所致的代償性甲狀腺腫大,不伴有明顯的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減退,故又稱非毒性甲狀腺腫,其特點是散發於非地方性甲狀腺腫流行區,且不伴有腫瘤和炎症,病程初期甲狀腺多為彌漫性腫大,以後可發展為多結節性腫大。
臨床表現
1.甲狀腺腫大或頸部腫塊
甲狀腺腫大是非毒性甲狀腺腫特徵性的臨床表現,患者常主訴頸部變粗或衣領發緊。甲狀腺位於頸前部,一旦腫大容易被患者本人或家人發現,有時甲狀腺腫可向下沿伸進入胸腔,這可能是由於胸廓內負壓和腫瘤重量下墜所致;偶見甲狀腺腫發生於迷走甲狀腺組織。
病程早期為彌漫性甲狀腺腫大,查體可見腫大甲狀腺表面光滑,質軟,隨吞咽上下活動,無震顫及血管雜音,隨著病程的發展,逐漸出現甲狀腺結節性腫大,一般為不對稱性、多結節性多個結節可聚集在一起,表現為頸部腫塊。結節大小不等、質地不等、位置不一。甲狀腺腫一般無疼痛,如有結節內出血則可出現疼痛。如體檢發現甲狀腺結節質硬活動度欠佳,應警惕惡變可能。
2.壓迫症狀
壓迫症狀是非毒性甲狀腺腫最重要的臨床表現,壓迫症狀在病程的晚期出現,但胸骨後甲狀腺腫早期即可出現壓迫症狀。
(1)壓迫氣管 輕度氣管受壓通常無症狀,受壓較重可引起喘鳴、呼吸困難、咳嗽。胸骨後甲狀腺腫引起的喘鳴和呼吸困難常在夜間發生,可隨體位改變而發生(如患者上肢上舉)。
(2)壓迫食管 食管位置較靠後,一般不易受壓,如甲狀腺腫向後生長並包繞食管,可壓迫食管引起吞咽不暢或困難。
(3)壓迫喉返神經 單純性甲狀腺腫很少壓迫喉返神經,除非合並甲狀腺惡性腫瘤,腫瘤浸潤單側喉返神經可引起聲帶麻痹、聲音嘶啞,雙側喉返神經受累還可引起呼吸困難。出現喉返神經受壓症狀時,要高度警惕惡變可能。
(4)壓迫血管 巨大甲狀腺腫,尤其是胸骨後甲狀腺腫可壓迫頸靜脈、鎖骨下靜脈甚至上腔靜脈,引起面部水腫,頸部和上胸部淺靜脈擴張
(5)壓迫膈神經 胸骨後甲狀腺腫可壓迫膈神經,引起呃逆,膈膨升。膈神經受壓較少見。
(6)壓迫頸交感神經鏈 胸骨後甲狀腺腫可壓迫頸交感神經鏈,引起Horners綜合征。
對於多數單純性甲狀腺腫患者,不論是彌漫性還是結節性,可以不需任何特殊治療。
1.治療指征
下列情況需要治療:
(1)有局部症狀,從頸部不適到嚴重壓迫症狀。
(2)影響美觀。
(3)甲狀腺腫進展較快。
(4)胸骨後甲狀腺腫。
(5)結節性甲狀腺腫不能排除惡變者。
(6)伴甲狀腺功能異常者(包括臨床甲亢)。
2.治療原則
單純性甲狀腺腫患者臨床表現輕重不一,差異較大,因此,治療方案應個體化。因為單純性甲狀腺腫的甲狀腺功能是正常的,不需要治療除非患者有美容要求或有壓迫甚至懷疑腫瘤的情況下,採取放射碘碘131治療或手術治療。
3.不治療、臨床隨訪
許多單純性甲狀腺腫患者甲狀腺腫生長緩慢,局部無症狀,甲狀腺功能正常,可不予特殊治療,臨床密切隨訪,定期體檢、B超檢查。另外,要定期檢測血清TSH水平,以及早發現亞臨床甲亢或甲減。如有明顯的致甲狀腺腫因素存在,應予去除。
4.TSH抑制治療
部分單純性甲狀腺腫的發病機制與TSH的刺激有關,用外源性甲狀腺激素可以抑制內源性TSH的分泌,從而防治甲狀腺腫的生長,TSH抑制治療已被廣泛應用於單純性甲狀腺腫的治療。
TSH抑制治療前,應檢測血清TSH水平,若血清TSH水平正常,則可進行TSH抑制治療,若血清TSH<0.1mU/L,則提示有亞臨床甲亢,不應行TSH抑制治療。TSH抑制治療時應檢測血清TSH水平或甲狀腺攝I率(RAIU),一般認為血清TSH<0.1mU/L或RAIU<5%為完全抑制,高於這水平為部分抑制。一般認為,血清TSH水平抑制到正常范圍的下限水平即可。對於TSH抑制性治療的有效性是一個有爭論的問題,治療時需要將TSH抑制到正常值以下,並注意長期抑制TSH治療可能造成心臟和骨骼的副作用。
5.放射性碘131治療
放射性碘131在毒性甲狀腺腫的治療中已廣泛應用,在非毒性甲狀腺腫的治療中尚未廣泛應用。近年來情況有所改變,碘131治療單純性甲狀腺腫已被越來越多的重視。近10年來,有多篇文獻報告採用一次性大劑量I治療單純性甲狀腺腫取得了較好的療效,可使80%~100%的患者的甲狀腺體積縮小40%~60%。
6.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可以迅速解除局部壓迫症狀,因此,手術治療單純性甲狀腺腫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
7.穿刺抽吸或注射無水酒精
對於囊性結節可行穿刺抽吸或注射無水酒精,能起到使結節退縮的療效。
3. 甲狀腺發炎的症狀以及治療方法
甲狀腺炎症分為橋本氏甲狀腺炎和亞急性甲狀腺炎。亞急性甲狀腺炎的患者最近可回能感冒過,會出答現脖子痛,低燒,而橋本氏甲狀腺炎一般沒有
明顯的臨床症狀。
具體採用什麼治療方法是需要根據您的病情而定的,您目前應該到專科醫院做檢查確診您的病情,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祝您早日康復!
4. 甲狀腺癌的早期症狀和常見的治療方法
你好抄,甲狀腺癌即甲狀腺組織襲的癌變。甲狀腺癌一般分為分化型甲狀腺癌包括甲狀腺乳頭狀(微小)癌和甲狀腺濾泡狀癌,低分化型甲狀腺癌如髓樣癌和未分化型甲狀腺癌,還有一些少見的惡性腫瘤,如甲狀腺淋巴瘤,甲狀腺轉移癌及甲狀腺鱗癌等。其中分化型甲狀腺癌發展緩慢,病人可發現頸部有逐漸增大的無痛性腫塊,被自己或體檢無意中發現,或在B超等檢查時發現。在病變晚期,可出現不同程度的聲音嘶啞、發音困難、吞咽困難和呼吸困難。體檢癌腫多質硬,表面或可光滑,邊界或可清楚。如果癌腫局限在甲狀腺體內,則可隨吞咽上下活動;若已侵犯氣管或鄰近組織,則較為固定。建議醫院就診,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