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豬鏈球菌病治療方法
豬鏈球菌病是由多種不同的鏈球菌引起的不同症狀的總稱,主要由豬2型鏈球回菌引起,流行無答明顯的季節性,但在7~10月份易大面積發生。多發生在哺乳仔豬和育成豬,體溫升至41~43℃,食慾減少至廢絕,便秘,有的後期拉稀,咳嗽,呼吸困難。有的出現多發性關節炎,關節腫大。有的出現神經症狀,共濟失調,興奮、轉圈。有的倒地側卧,四肢劃動,叫聲嘶啞,最後因衰竭死亡。
預防可接種鏈球菌滅活菌苗或弱毒菌苗。治療時可肌肉注射青黴素類抗生素,對體溫升高者,可注射安乃近注射液或安痛定注射液,每日2次,至體溫正常,或採用青黴素+慶大黴素、復方磺胺-5-甲氧嘧啶治療。可選用當地流行的血清型菌株作為制苗菌株制備疫苗,在仔豬出生42小時後注射。
❷ 豬口蹄疫的最好的治療方法是什麼
什麼是豬口蹄疫?事實上,豬口蹄疫又叫五號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和極易接觸性傳播的傳染病,主要侵害偶蹄動物,豬口蹄疫病的傳染性極強、傳播迅速、發病急、感染和發病率很高。
那麼,豬口蹄疫都有什麼特點?事實上,豬口蹄疫流行時間及特點:豬口蹄疫多發生於秋末、冬季和早春,尤以冬、春季流行達到高峰,但在大型豬場及生豬集中養殖密集區,一年四季均可發生;畜產品、飼料、草場、飲水和水源、交通工具、飼養工具都可成為傳染源,病豬是最危險的傳染源,空氣也是重要的傳播媒介;豬口蹄疫常呈跳躍式流行,主要發生於集中飼養的豬場、城郊豬場及交通沿線。
豬口蹄疫的症狀有哪些?事實上,豬口蹄疫的症狀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種症狀是水泡和潰瘍。很多豬口蹄疫的豬都會出現水泡和潰瘍的情況。
第二種症狀是精神不振。事實上,豬口蹄疫潛伏期一般為2-7天,病初體溫升高至40-41度,精神不振,常卧地不起,少吃或者不吃。
第五,對於不吃食的病豬由於嘴部有水泡,飲食會增加疼痛感,這時可以飼喂濕拌料,增加適口性,還可以在飼料里加入少許的食鹽,豬喜歡鹹食,加了鹽可以增加胃口。
第六,對於蹄殼脫落的病豬應在傷口撒敷「結晶磺胺粉」,對一些不能行動的患豬,應人工給水、給食。
總而言之,以上就是治療豬口蹄疫的方法。
❸ 副豬嗜血桿菌的有效治療方法
豬副嗜血桿菌病是由豬副嗜血桿菌引起的以仔豬多發性漿膜炎、關節炎、腦膜炎為特徵的傳染性內疾病容。病原有15個血清型,我國流行的主要血清型有4、5、12、13和14型。
副豬嗜血桿菌通常只感染豬,主要在斷奶後和保育階段發病,常見於5~8周齡的豬,發病率一般在10%~15%,嚴重時病死率可達50%。主要臨床症狀為發熱、食慾不振和厭食,可見到呼吸困難,關節腫脹、跛行、不願活動以及死亡。
防治本病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療和免疫接種,還要配合優良的管理措施,實行統一日齡斷奶以及嚴格的全進全出制,不要將不同日齡的豬或不同來源的豬混群飼養,實行早期斷奶。
❹ 豬口蹄疫治療方法
豬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表現為蹄冠、趾間、蹄踵皮膚發生水泡和爛斑,部分豬口腔黏膜和鼻
盤也有同樣病變。治宜抗病毒、局部消炎。
流行特點
豬對口蹄疫病毒特別具有易感性,有時牛、羊等偶蹄獸不發病,豬還能發病,不同年齡的豬易感程度
不完全相同,一般是越年幼的仔豬發病率越高,病情越重,死亡率越高;豬口蹄疫多發生於秋末、冬
季和早春,尤以春季達到高峰,但在大型豬場及生豬集中的倉庫,一年四季均可發生;本病常呈跳躍
式流行,主要發生於集中飼養的豬場、倉庫,城郊豬場及交通沿線;畜產品、人、動物、運輸工具等
都是本病的傳播媒介。
臨診症狀
以蹄部水皰為特徵,體溫升高,全身症狀明顯,蹄冠、蹄叉、蹄踵發紅、形成水皰和潰爛、有繼發感
染時,蹄殼可能脫落;病豬跛行,喜卧;病豬鼻、口腔、齒齦、舌、乳房(主要是哺乳母豬)也可
見到水皰和爛斑;仔豬可因腸炎和心肌炎死亡。
防治措施
由於口蹄疫傳播迅速、難於防治、補救措施少,被稱為畜牧業的「頭號殺手」。
預防:
1、使用碘制劑的消毒葯1:100全群消毒,每天消毒兩次;
2、使用生石灰給養殖場周圍消毒;
3、對於沒發病的豬群及時隔離;
4、處於潛在感染的豬群使用口蹄一針靈做緊急預防。
治療:
若剛起水泡,水泡沒有破裂,只需用(天行健動物葯業)口蹄一針靈注射一次,水泡即可干癟消失。
若口鼻、蹄子周圍的水泡已破潰,流血,甚至蹄殼已脫落,需用口蹄一針靈注射兩次,水泡破潰處可
結痂。每瓶100kg體重配合核酸肽連續注射2天。
發生口蹄疫的重疫區:
1.
盡早注射(口蹄一針靈),越早越好,病毒控制在潛伏期,提高豬群免疫力.
2.
已感染豬群(口蹄一針靈)注射兩天,4-5天結痂脫落後完全恢復正常,可解除隔離。
3.
對感染後恢復的弱仔群體,每天加強消毒,五天後注射(口蹄一針靈)再加強一針,防止再次感
口蹄一針靈治療豬口蹄疫後的表現
1、剛得口蹄疫,水泡還沒有破潰的,用上口蹄一針靈,水泡第二天變癟,消退,口蹄疫疫情得到控制
!
2、水泡已經破潰者,用上口蹄一針靈後:
第24小時,破潰處變干,豬疼痛感減輕,豬全身哆嗦顫抖現象消失,精神狀態改善;
第48小時,破潰處不再流血、化膿,開始結痂,部分豬晃晃悠悠能站起來去喝水吃料;
第72小時,大部分的豬站起來喝水吃料,破潰處結痂,疫情得到控制。
口蹄疫的綜合防控
1、剛出生的仔豬、沒有斷奶的小豬口蹄一針靈注射1-2ml凈化體內口蹄疫病毒,保護率達98%
2、懷孕的母豬、剛配種的母豬、種公豬都可使用口蹄一針靈做緊急預防和緊急治療
3、同一圈豬,有的豬得了口蹄疫,有的沒有得,已經發病的按照治療量做緊急治療,沒得病的全群做
緊急預防。
4、豬發生口蹄疫疫情,高燒不退,咳嗽喘氣的使用口蹄一針靈+綠健先鋒做綜合治療。
5、當地已經發生口蹄疫,本場還沒有發生,使用口蹄一針靈全群做緊急預防
6、豬場得了口蹄疫,如何有效預防心肌炎的發生,口蹄一針靈能夠有效防止心肌炎的繼發。
❺ 豬藍耳病的治療方法
一、臨床症狀
豬藍耳病主要侵襲繁殖和呼吸系統,主要表現為母豬繁殖障礙、仔豬斷奶前高死亡率、育成豬的呼吸道疾病三大症狀。
經產和初產母豬多表現為高熱(40-41℃)、精神沉鬱、厭食、呼吸困難,少數母豬(1-5%)耳朵、乳頭、外陰、腹部、尾部發紺,以耳尖最為常見。出現這些症狀後,大量懷孕母豬流產或早產,產下木乃伊、死胎和病弱仔豬,死產率可達80-100%。早產母豬分娩不順,少奶或無奶。
仔豬特別是吃奶豬,死亡率很高,可達80%以上。臨床症狀與日齡有關,早產的仔豬出生時或數天內死亡。大多數新生仔豬出現呼吸困難(腹式呼吸)、肌肉震顫、後軀麻痹、共濟失調、打噴嚏、嗜睡、精神沉鬱、食慾不振。斷奶仔豬感染後大多出現呼吸困難、咳嗽、肺炎症狀,有些下痢、關節炎、皮膚有斑點。
育肥豬體溫可升高至41℃左右,食慾明顯減少或廢絕,多數全身發紅,呼吸加快,咳嗽明顯,個別病豬流少量黏鼻液。無繼發感染的病豬死亡率較低。
種公豬發病時症狀輕微,持續時間短,但精液品質下降,死精增多。
二、防疫措施
(一)豬藍耳病發生場(戶)的綜合防疫措施
1、無害化處理病死豬屍體。養豬場(戶)要及時通過深埋、焚燒等無害化方法處理死胎、死豬,嚴格控制病豬的流動,防止疫情擴散蔓延。
2、開展緊急免疫工作。從省畜牧獸醫局動物疫病檢測實驗室看,藍耳病疫情中常同時伴有豬瘟發生,有藍耳病存在的地方豬瘟免疫抗體合格率明顯下降。因此,要加強豬瘟的免疫工作,規模飼養場戶要按照免疫程序及時接種疫苗。接種疫苗時要保證質量,可適當增加劑量,注意接種消毒,防止免疫失敗或人為傳播疫源。另外,根據各場實際,積極做好口蹄疫、豬氣喘病、豬偽狂犬病等的免疫工作。規模飼養場建議使用豬藍耳病疫苗對全部母豬和公豬進行免疫,基礎免疫進行2次,間隔3周,以後每隔5個月免疫1次。
3、積極做好對症治療。目前尚無特效的治療方法,可用下列方法減少損失。母豬分娩前20天連用數天水楊酸鈉或阿司匹林等抗炎性葯物,以減少流產。母豬分娩前後各一周喂服氟甲碸黴素或支原凈+金黴素,以減少細菌性繼發感染。對發病母豬,應推遲一個泌乳期配種。對初生仔豬可補給電解質、葡萄糖,對仔豬斷奶前後、轉群等,按預防量適當在飼料中添加氟苯尼考、阿莫西林、金黴素、土黴素等抗菌葯物,及時淘汰、無害化處理無治療價值的病仔豬。對年齡較大的發病豬,可用安乃近和相應的抗菌葯物治療,防止繼發感染。
4.加強養豬場(戶)的飼養管理。加強環境消毒,實行帶體消毒,保持飼養用具的清潔,減少飼養密度,通風、降溫,改善豬舍環境。調整日糧,對病豬飼喂高能量飼料、青綠飼料,提高維生素含量5-10%(其中維生素E可提高100%,生物素可提高50%),礦物質5-10%(Fe、Ca、I、Se、Mn),注意氨基酸平衡。
5.防止豬群流動。發病期間停止豬只出售,停止從外地購豬,隔離治療病豬,場內健康豬群應努力做到停止或少移動,減少疫病傳播機會。
(二)豬藍耳病未發生地區的綜合防疫措施
1、疫苗免疫。用豬藍耳病疫苗對全部母豬和公豬進行免疫,基礎免疫進行2次,間隔3周,以後每隔5個月免疫1次。
2、種源控制。嚴禁到豬藍耳病疫區購買種豬或商品豬,規模飼養場應堅持自繁自養,慎重引種。
3、加強飼養管理。及時清除並無害化處理豬的糞、尿,嚴格消毒制度,每2周全場大消毒一次,每周一至二次帶豬消毒。豬場盡量做到全進全出,改善豬舍環境。
4、加強豬瘟、口蹄疫等的免疫工作。定期開展免疫抗體監測,根據免疫抗體消長規律和免疫程序及時免疫。
參考資料:http://www.nhnw.com/njzx/viewarticle.asp?id=2648
❻ 豬五號病,豬五號病的治療方法
這種病是五號病,也是口蹄疫病,得了口蹄疫的病豬都是不吃料,發高燒,蹄部有專水皰,嚴屬重的會流膿。有的會在口鼻乳房等部位起水皰。這種病傳染快,小豬死亡率非常高。
治療方法
1、血清治療方法
(1)若剛起水泡,水泡沒有破裂,只需用口蹄一針靈注射一次,水泡即可干癟消失。若口鼻、蹄子周圍的水泡已破潰,流血,甚至蹄殼已脫落,需用口蹄一針靈注射兩次,同時防止心肌炎的繼發。水泡破潰處可結痂。結痂脫落後完全恢復正常。
(2)針對疫區沒發病的豬群緊急接種疫苗,發病的採用血清抗體做緊急治療,能夠直接中和口蹄疫病毒。大群中沒發病的豬使用口蹄一針靈做緊急預防,凈化體內口蹄疫病毒,防止病毒的感染,提高機體免疫力。
2、中葯治療方法
(1)冰冰片5g 硼砂5g 黃連5g 明礬5g 兒茶5g 用法:患部以消毒水洗凈後,研末撒布。
(2)貫眾散貫眾15g 桔梗12g 山豆根15g 連翹12g 大黃12g 赤芍9g生地9g 花粉9g 荊芥9g 木通9g 甘草9g 綠豆粉30g 用法:共研末加蜂蜜100g為引,開水沖服,每日一劑,連用2-3劑。
❼ 豬常見病的防止與治療方案
豬廠常見病
一、氣喘病
臨症
間歇性咳嗽和喘氣,流鼻涕,可視黏膜發紺;食慾無明顯的變化,生長受阻。
體溫一般正常,如發生繼發感染則體溫升高,病情復雜。
二、接觸性傳染性胸膜肺炎
臨症
高熱,41.5℃以上;咳嗽,張口呼吸,後期呼吸困難,犬坐;有時見口鼻流淡紅色泡沫樣分泌物;鼻、耳、腿、體側皮膚發紫;臨死前口鼻腔流出血樣泡沫樣分泌物;個別豬嘔吐,少數豬伴有下痢;有的關節腫脹;跛行。
三、豬傳染性萎縮性萎鼻炎
臨症
鼻炎、噴嚏,呼吸不暢;粘性、膿性、帶血的鼻液;流淚,「半月形」淚斑。
鼻、顏面變形;歪曲,變短或上翹。(顏面部變形多發生在小豬,30~40Kg豬症狀輕微或無,大豬多為無症狀的帶菌者)
四、鏈球菌病
臨症
敗血型:突然發病,高熱稽留,嗜睡,精神沉鬱,呼吸急促;漿液、粘液性鼻液,便秘或腹瀉,糞便帶血,尿黃或發生血尿;眼結膜潮紅、充血,流淚,離心端皮膚發紫;共濟失調,磨牙、空嚼。
腦膜炎型:多見於哺乳仔豬,體溫高,便秘;共濟失調、轉圈,角工反張,抽搐,卧地不起,四肢劃動,口吐白沫;最後衰竭或麻痹死亡,死亡率較高。
淋巴結膿腫型:多見於頜下、咽部、耳下及頸部淋巴結發炎、腫脹,單側或雙側,發炎淋巴結可成熟化膿,破潰流出膿汁,以後全身症狀好轉,形成疤痕癒合。
關節炎型:主要是四肢關節腫脹,跛行,或惡化或好轉。
五、仔豬副傷寒
臨症
多發於斷奶後仔豬;高熱,嗜睡,呼吸困難;離心端皮膚呈深紅色或紫紅色。
頑固性下痢,糞便灰白色、黃綠色,惡嗅;收腹上吊,弓背尖叫,被毛粗亂。
六、仔豬黃痢
臨症
水樣稀糞,黃色或灰黃色,內含凝乳小片和小氣泡。
病豬口渴,吃乳減少,脫水、消瘦、昏迷、衰竭。
七、仔豬白痢
臨症
仔豬突然拉稀,同窩相繼發生,排白色、灰白色、腥臭、糊狀或漿狀糞便。
仔豬精神不振,畏寒,脫水,吃奶減少或不吃,有時見有吐奶。
一般病豬的病情較輕,及時治療能痊癒,但多因反復發作而形成僵豬,嚴重時,患豬糞便失禁,1周左右死亡。
八、水腫病
臨症
眼瞼、頭、頸部甚至全身水腫。
體溫一般無變化,呼吸、心跳加快、,肌肉震顫,盲目行走,轉圈,共濟失調,痙攣或驚厥,尖叫,口吐白沫,倒地搐動,四肢劃動,最後四肢麻痹,不能站立,休克性死亡。
九、仔豬紅痢
臨症
發病急劇,仔豬出生後1天內就可發病,排淺紅和紅褐色糞便。
病豬迅速脫水、消瘦、衰竭,有的病豬嘔吐、尖叫,出現不由自主的運動。
絕大多數在幾天內死亡,若病程在7天以上,則呈現間歇性或持續性腹瀉,病豬生長停滯,逐漸消瘦、衰竭或死亡。
十、豬痢疾
臨症
不同程度的腹瀉,先軟後稀,最後拉水樣糞,內混粘液或帶血。嚴重時糞便呈紅色糊狀,內含大量粘液、血塊及膿性分泌物。
體溫升高,40~41℃,精神不振,厭食,消瘦脫水,弓背收腹,被毛粗亂無光,後期排糞失禁,衰竭,或痊癒或死亡。
十一、鉤端螺旋體
臨症
發熱(39~40℃),大便密結,干硬呈顆粒狀,小便濃茶樣,幼豬拉血紅蛋白尿(淺紅)或血尿。
病豬頭部和頸部發生水腫,故名位「腫頭病」或「大頭瘟」,結膜炎,可視粘膜黃染。
妊娠母豬流產,哺乳母豬發熱、無乳。
十二、布氏桿菌病
臨症
妊娠母豬流產,產後胎衣不下,乳房腫脹,陰道流出粘性、膿性分泌物。
公豬睾丸和附睾炎,睾丸顯著腫脹,後期萎縮,失去配種能力。
少數病例關節炎,多發於後肢關節,腫大,囊內液增多,有時關節強硬。
頜下、頸、腹股溝和咽部淋巴結常發生腫脹。
❽ 誰有好的豬藍耳病治療方法或者方案
給你一個經典豬藍耳病的治療方法
一.保護易感豬群
A.復方花青素1000克內+牛磺酸1500克/T,拌料飼喂容15-20天。
B.緊急接種PRRS滅活苗。
C.復方花青素1000克+牛磺酸2000克/T,飲水15-20天。
D.0.5%過氧乙酸對豬群進行帶豬消毒。
E.加強豬群的環境衛生。
二.治療感染豬群
A.柴胡10ML+利巴韋林2ML+恩諾沙星10ML注射,50公斤/體重用量,一天兩次。(用於退熱,適用於發熱在41.5°C以上的豬群)無效反彈的豬群建議淘汰。
B.復方花青素5克+阿司匹林1克+牛磺酸5克/500ML水喂服,一天兩次。無效反彈的豬群建議淘汰掉。
C.緊急加強接種PRRS滅活苗,使用建議量的2倍接種,間隔7-9天後再接種一次。
D.0.2%過氧乙酸對豬群進行帶豬消毒。
E.加強豬群的環境衛生。
三.豬群保健凈化
A.豬群經過20天左右開始逐漸恢復,但恢復後建議給豬群接種一次豬瘟疫苗,按常規量接種。
B.建議繼續使用復方花青素1000克+磺胺六甲氧+800克+TMP300克/T,拌料飼喂9-10天.進行葯物保健。
C.加強豬群消毒和欄舍衛生干凈,做好定時驅蟲和不用霉變飼料工作
❾ 豬口蹄疫怎樣治療
本病是口蹄疫病毒所引起的偶蹄動物的烈性傳染病,傳播快,發病率高,主要危害牛、豬、羊等,是世界上危害最嚴重的家畜傳染病之一。病的潛伏期為1~2天。
發病豬一般體溫不高或稍高(40~41℃),主要症狀是跛行,蹄部初期蹄冠、趾間紅腫,不久逐漸出現米粒大、蠶豆大充滿灰白色或灰黃色液體的水皰,水皰破裂後表面出血,形成暗紅色糜爛。如無細菌感染,一周左右痊癒。如有繼發感染,嚴重者侵害蹄葉、蹄殼脫落,患肢不能著地,常卧地不起。療程稍長者也可見到口腔及面上有水皰和糜爛。哺乳母豬乳頭的皮膚常見有水皰、爛斑,吃奶仔豬,通常呈急性胃腸炎和心肌炎而突然死亡,死亡率可達60%~80%。
剖檢除口腔、蹄部的水皰和爛斑外,在咽喉、氣管、支氣管和胃黏膜有時可出現圓形爛斑和潰瘍,上蓋有黑棕色痂塊。心肌病變具有重要的診斷意義,心包膜有彌散性及點狀出血,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黃色斑點或條紋,好似老虎身上的斑紋,所以稱為「虎斑心」。此項病變尤以突然死亡的仔豬明顯。
本病易與水皰病、豬水皰疹、水皰性口炎混淆,單從症狀與病理變化,不能做出判斷,只有從自然感染家畜的情況和水皰液接種小動物的觀察結果才能予以鑒別。
[防治措施]
(1)當豬場有疑似口蹄疫發生時,除及時進行診斷外,應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疫情。同時在疫場(或疫區)嚴格實施封鎖、隔離、消毒、治療等綜合性措施。在最後一頭病豬痊癒後15天,經過全面大消毒,方可解除「封鎖」。
(2)對豬場的健康豬,應立即注射口蹄疫滅活疫苗(不能用弱毒疫苗),每豬5毫升,頸部皮下注射。注射後14天產生免疫力,免疫期為2個月。
❿ 土辦法治療豬咳嗽
一般情況下,若有豬咳嗽,人最容易想到的就是用注射器給豬打針,但打過以後,有很多時候都是原來咳嗽的豬還照樣咳嗽,甚至咳嗽的更厲害,這時候養豬人就會想是不是劑量用的不夠,於是,加大劑量再打一次。結果是越打越嚴重,豬的壽命也越短,當然也有好多情況下,完全是因為打針把豬打死的。因此,有些專家並不主張給豬打針。
我們知道,豬的免疫力高低是受很多因素影響的,比如溫度、濕度、斷奶等,其中精神因素對豬免疫力狀況影響最大。目前,有專家已經提出進行福利養豬,就是主張要人類關愛豬,讓豬健康快樂地生活,而不是動不動就被打針,打針會給豬帶來很大的精神應激。因此我們就要想辦法盡量減少給豬打針,當豬生病的時候我們盡量通過食療的方法去避免打針。
針對豬咳嗽這種常見病,德國馬普所的專家經過長期的實驗研究指出可以將本來用於注射的葯物青黴素和氨基比林加入適量的水裝在小的噴霧器中每隔半小時在豬圈上方噴一次,這樣一天下來就會有立桿見影的效果。下面簡單介紹一下這樣做的原理
首先我們知道如上所述打針本身對豬是一個大的應激可能會造成豬幾天精神上的恐懼,免疫力也隨之大大降低。其次,我們大部分養豬人都知道,豬咳嗽是屬於豬的呼吸道黏膜性疾病,打針後針劑通過血管很難到達黏膜發揮作用,而通過噴霧豬自然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