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醫甲狀腺治療
甲狀腺疾病的種類是比較多的,包括甲狀腺功能異常、各種甲狀腺炎、良性甲狀腺專腫瘤、惡性甲狀腺屬腫瘤等。中醫治療甲狀腺疾病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根據病因不同,所採取的治療方法也是不一樣的。對於甲狀腺功能異常和各種甲狀腺炎,中醫大多採取的是清熱解毒、調理甲狀腺功能的葯物治療。對於甲狀腺腫瘤,大多採取消瘀散結的葯物治療。
B. 甲狀腺腫大中醫治療
你好,甲狀腺腫大多數還是考慮一個,甲亢導致的,或者是甲減引起的,再一個就是一個單純性的甲狀腺腫,所以說我建議你這個情況首先要明確一下,你的甲狀腺功能具體是什麼樣子?然後啊,再看一下你的甲狀腺彩超,再決定下一步的治療,中葯,可以對這個疾病起到一個輔助治療作用。
C. 中醫如何治療甲狀腺疾病
只能抄說,中醫理論治不了疾病。中醫大夫也不會治療甲狀腺疾病。但中醫很賊,不會讓你發現他是根據西醫方法在治療,順便給你開很多中葯,讓你以為中西葯結合才能治好你的甲狀腺疾病。
想試試中醫是否能診斷出你是否有甲狀腺疾病、怎麼治療,你可以去看中醫,你不要說你甲狀腺不好,只需要對他說你有什麼難受症狀,看他怎麼檢查。注意,如果他根據你的症狀描述診斷為甲狀腺疾病,你要要求做B超檢查(中醫一般開始時只用手摸脖子,告訴你結節很大了,不治不行),看看結節到底多大。然後,他開了中葯和西葯的話,你可以只吃中葯,吃一段時間再去做過B超,看看甲狀腺結節變小了、變少了沒有。若是結節變少變小,那就算我白說,你盡管信中醫中葯。如果結節沒有變化或還長大了,你就吃西葯,吃完一個療程再去做個B超,看看結果。你就能清楚中醫中葯是咋回事了。
D. 甲狀腺功能低下的中醫中葯治療
中醫病理甲低、甲減屬於中醫學「虛勞」、「水腫」、「五遲」等病的范疇。患者呈陽虛氣耗之象,多有非性水腫之症,主要臨床表現有面色蒼白或萎黃、神疲無力,表情淡漠、形寒肢冷、毛發、浮腫、頭暈、嗜睡、納差、腹脹等,部分患者有貧血、女性則月經紊亂,嚴重者出現危證占液性水腫昏迷。
中醫學認為甲低、甲減的發生常與以下因素有關:
1.情志刺激:由於精神刺激,導致肝氣郁結,肝鬱致脾虛,則運化失常,內生濕痰.
2.飲食不當:由於飲食不當,損傷脾胃,中氣不足,運化失常,飲食水谷不得運化,痰飲內生;痰濕壅盛,阻礙氣機,損傷脾陽。脾為後天之本,脾陽虛弱,日久則腎火滋養,以致脾腎雙虧,則見食慾不振、畏寒肢冷、嗜睡懶動、全身浮腫等症狀。
3.外邪侵襲:多見風熱毒邪,從口鼻入侵,毒邪結聚於頸前,則見咽部及頸前腫、痛;若過用寒涼之物,內傷陽氣,雖頸部熱毒祛除,疼痛消失,但可見發音低沉、怕冷,甚至浮腫等症。
4.手術創作或葯物中毒:由於施行甲狀腺切除手術或服用某些有毒葯物(如治療甲亢的西葯),損傷人體正氣,致使臟腑失養,機能衰退,可表現一系列虛損證侯。 放射性碘131核素治療甲亢唯一的副作用就是甲低(主要指永久性甲低、甲減)。
甲低、甲減多因先天不足,或後天失養,以致脾腎陽虛;或因手術、葯物損傷,機體陽氣受損,致脾腎陽氣虧虛而發病。中醫認為腎藏元陰元陽,為水火之臟,主藏精,為人體生長,發育、生殖之源,生命活動之根,故為先天之本,脾主運化,與胃共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和輸布,為氣血生化之源,故稱為後天之本,脾之健運有賴於腎陽之溫煦,而腎氣充沛,又靠脾胃化生氣血之初養。兩者轉相滋養,相互為用,共同維持機體的生命活動。
病機關鍵為脾腎陽虛,但在病理發展過程中脾腎之間的陽氣虛弱有所側重。
(一)飲食因素
飲食不節,仇飽失常或過食生冷,寒積胃脘,損傷脾陽,化源匱乏,而致本病。
(二)體質因素
先天不足或後天失養,水谷精微不能輸布五臟,脾腎虧虛而發病。
(三)失治或誤治
久病未醫或新疾誤醫,用葯不當,苦寒太過,吐瀉失度,損傷脾胃陽氣。
(四)煩勞過度
過度勞累,房事不節,縱情縱欲,損傷腎陽,命門火衰而致本病。.
本病主要病機是腎陽氣虧虛,臟腑功能衰弱。脾為後天之本,脾氣不足,則化源匱乏,五臟之精華失卻充養。腎失所藏,腎虛陽衰,脾失溫煦,脾陽更虛,運化失司,水濕內停,形成脾腎陽虛之證,腎虛水泛,水氣凌心,出現心陽虛衰證,陽氣不足,水谷精微不能稟陽氣而化生氣血,終至氣血雙虧,陰陽兩虛。 [編輯本段]中醫治療甲狀腺疾病多因肝鬱火伏,以致激動肝火,或情志內傷,肝氣郁結而引發。其發病機理與經、孕、產、乳等生理功能失調及體質因素等一定關系,體內陰陽乘戾,氣滯痰凝,壅結頸前功盡棄基本病變,若遷延日久,引起血脈瘀阻則由氣、痰、瘀三者合而交結為患。本病初起多實,病久則由實轉虛或虛實夾雜。
1、痰熱互結,氣血雍滯
由於肝氣久郁化火,灼液成痰,痰熱互結,壅塞中焦,氣機失暢,血脈不行,久則痰瘀互結,凝於頸部,發為癭腫。
2、脾虛濕停,痰水凝聚
由於患者平素腎陽虛,體內多痰多濕,陽虛剛內寒,水濕之邪停留體內,無以溫化,則寒痰水濕互結,凝聚不散,聚於頸下,成為癭腫。
中醫治療優勢中醫治療中葯或西葯治療各有優勢,採取中西醫結合為主的綜合性治療措施,已成為近年來臨床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從眾多的中西醫治療措施中可以看出,中西醫結合治療甲狀腺炎、甲減、甲低等甲狀腺疾病總的趨勢,是採用西葯替代療法補充甲狀腺素,結合中醫辯證施治促進甲狀腺功能的恢復。不僅為廣大患者所接受,而且被眾多病例證實,其療效明顯優於單純的西葯治療。
不僅大大減少了甲狀腺素葯物的用量,減少了西葯的副作用的發生,同時,中葯可以較好地改善患者的臨床症狀,尤其是可根治甲狀腺炎、甲減、甲低等甲狀腺疾病,為患者找到了希望。而對甲狀腺炎、甲減、甲低等甲狀腺疾病的危象患者,更應採取中西醫結合的方法積極搶救治療,以提高療效,降低死亡率。
以往採用單純西葯治療,多為終生替代療法;採用純中葯治療、中西醫結合治療,臨床症狀改善甚至消失,對西葯逐漸減量直到停用西葯,繼以中葯鞏固療效,復查甲功在正常范圍之內,則可將中葯減量停葯。總之,採用純中葯、中西醫結合治療甲狀腺炎、甲減、甲低等甲狀腺疾病是目前的一種理想的治療方法,是徹底根治甲狀腺炎、甲減、甲低等甲狀腺疾病的希望所在。[
E. 甲狀腺結節中醫如何治療
這里的醫生醫術挺厲害的,感覺治病都葯到病除,也不會亂開葯亂收費
F. 中醫怎麼調理甲狀腺炎
醫治療亞甲炎有以下幾點優勢:第一,中葯沒有激素的撤退性反復;第二,中葯抗病毒明顯優於西葯;第三,中葯可以整體調治。服用激素的患者也可以加服中葯,中葯本身可以增效減副,幫助減少激素的用量,並用來預防在激素減少過程中病情反復。
中醫辨證主要分為以下四型
1.熱毒雍盛證:起病急,癭腫質韌、觸痛明顯、口乾畏熱、舌紅、苔薄黃脈浮數。治法:疏風清熱,解毒消腫。方選銀翹散合無味消毒飲加減。蒲公英、板藍根、射干、銀花、連翹、牛蒡子、元胡、大青葉、地丁、桔梗、芍葯、牛膝等。
2.氣鬱火旺證:癭腫、疼痛減輕,心急汗出,心煩少寐,頭暈乏力,舌紅苔少脈弦數。治法:行氣解郁,瀉火消腫。方選丹梔逍遙散加減。丹皮、梔子、當歸、白芍、柴胡、鬱金、薄荷、延胡索、川楝子、茯苓、白術、青皮、香附、荔枝核等。
3.氣郁痰阻證:癭腫、疼痛明顯減輕或消失,脅肋不舒,納差,體倦乏力,舌質淡紅,苔薄白或薄膩,脈弦滑。治法:理氣解郁,化痰散結。方選:柴胡疏肝散合二陳湯加減。柴胡、芍葯、枳殼、香附、佛手、貝母、生牡蠣、玄參、陳皮、薏苡仁、白術、茯苓、甘草等。
4.氣陰兩虛證:癭腫、疼痛消失,肢體困重,眼瞼、面頰虛腫,大便秘結,舌質紅有齒痕,苔少,脈細弱或細數。治法:健脾益氣,養陰生津。方選:生脈散合四君子湯加減。黃芪、黨參、麥冬、五味子、白術、茯苓、當歸、浙貝母、甘草等。
其他方法:靜脈使用中成葯:辨證使用喜炎平、雙黃連等。針灸治療,耳穴貼敷,中葯外敷甲狀腺部位。飲食調理:飲食清淡,合並甲狀腺功能亢進者,進食高熱量、高蛋白,富於糖類,含B族維生素及富含營養的食物。忌煎炸、生冷、肥厚食物。忌飲酒、咖啡、濃茶,以減少環境和食物中對病人的不良刺激,多飲水。生活調理:增強機體抵抗力,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及咽炎,注意休息,避免情緒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