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治療方法 > 暈厥的治療和康復

暈厥的治療和康復

發布時間:2021-02-09 02:49:24

『壹』 什麼叫「暈厥」對生命的危險大嗎該如何治療……!謝謝

您好,暈厥的原因較多,可能是一些血管性的,或者是心源性的等等,建議及時到醫院進一步診治。

『貳』 眩暈症治療

頭暈又稱為眩暈,是一種主觀的感覺異常。可分為兩類: 一為旋轉性眩暈,多由前庭神經系統及小腦的功能障礙所致, 以傾倒的感覺為主,感到自身晃動或景物旋轉。二為一般性暈,多由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以頭昏的感覺為主,感到頭重腳輕。
1.旋轉性眩暈 按其病因可分為周圍性眩暈和中樞性眩暈兩類。
(1)周圍性眩暈:是指內耳迷路或前庭神經的病變導致的眩暈症。常見於梅尼埃病<曾譯美尼爾病)、迷路炎、葯物性眩暈(用鏈黴素或慶大黴素等葯後引起的)及前庭神經炎等。
(2)中樞性眩暈:是指腦干、小腦、大腦及脊髓病變引起的眩暈。常見於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顱內腫瘤、顱內感染、多發性硬化、眩暈性癲癇及外傷性眩暈等。
2.一般性眩暈
(1)心源性眩暈:常見於心律失常、心臟功能不全等。
(2)肺源性眩暈:可見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肺功能不全。
(3)眼源性眩暈:常見於屈光不正、眼底動脈硬化、出血及眼肌麻痹等。
(4)血壓性眩暈:高血壓或低血壓均可引起眩暈。
(5)其它:貧血、頸椎病、急性發熱、胃腸炎、內分泌紊亂及神經官能症等均可引起頭暈
1. 貧血 老人如有頭暈、乏力、面色蒼白的表現,應去醫院檢查一下,看是否貧血。老年人如果不注意營養保健,很容易患貧血。此外,消化不良、消化性潰瘍、消化道出血以及慢性炎症疾病的老年患者均可繼發貧血。 2. 血粘度高 高血脂、血小板增多症等均可使血黏度高,血流緩慢,造成腦部供血足,發生容易疲倦、頭暈、乏力等症狀。其中造成高血脂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平時飲食結構的不和理。 3. 腦動脈硬化 患者自覺頭暈,且經常失眠、耳鳴、情緒不穩、健忘、四肢發麻。腦動脈硬化使血管內徑變小,腦內血流下降,產生腦供血、供氧不足,引起頭暈。 4. 頸椎病 常出現頸部發緊、靈活度受限、偶有疼痛、手指發麻、發涼,有沉重感。頸椎增生擠壓頸部椎動脈,造成腦供血不足,是該病引起頭暈的主要原因。 5. 高血壓 高血壓患者除頭暈之外,還常伴隨頭脹、心慌、煩躁、耳鳴、失眠等不適。 6. 心臟病 冠心病早期,有的人可能感覺頭痛、頭暈、四肢無力、精神不易集中等。主要是因心臟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造成供血不足而引起頭暈。 1. 對頭暈最好的解決辦法還是預防。老人應定期作血壓、心音、心律,以及血常規、血脂、血黏度、腦電圖、腦血流圖、頸部x線等檢查,防患於未然
治療頭暈方法
方法一:
雞蛋紅糖治頭暈
豆油適量放鍋內燒熱,將2個雞蛋、30克紅糖(放一點水攪拌)倒入鍋內煎熟,空腹服用,連服10天。為鞏固療效,也可多服幾天。
方法二:
籬欄葯膳治頭暈
用中草葯籬欄25克,帶殼雞蛋一個,大米50克,煮成稀粥,可加適量油、鹽、味精調味。煮熟後,去籬欄渣和蛋殼,一天分2次食用葯粥和雞蛋,一般連續食用3天,頭暈頭痛症狀即有明顯好轉。此葯粥不僅香甜可口,可治療頭暈頭痛,還具有輔助降壓作用。
方法三:
鴨蛋赤豆治頭暈
鴨蛋一個、赤豆20粒,攪勻蒸熟,早晨空腹服,每日一次,連用7天有特效

『叄』 眩暈的治療

眩暈症

眩暈症是最常見的臨床綜合征,隨著人口老齡化,本症發病率日益增高,受到國內外醫務界廣泛重視。Smith(1993)報道眩暈是門診常見症狀的第三位。它涉及多個學科,絕大多數人一生中均經歷此症。據統計,眩暈症占內科門診病人的5%,占耳鼻喉科門診的15%。生活在家中的老人50-60%有眩暈症,占老年門診的81-91%;其中65歲以上老人眩暈發病率女性佔57%,男性佔39%。
什麼是眩暈?
眩暈是目眩和頭暈的總稱,以眼花、視物不清和昏暗發黑為眩;以視物旋轉,或如天旋地轉不能站立為暈,因兩者常同時並見,故稱眩暈。
眩暈的分類:真性眩暈、假性眩暈
1、真性眩暈
是指由於眼、本體覺或前庭系統疾病引起的,有明顯的外物或自身旋轉感。根據受損部位不同,可以分為眼性、本體感覺障礙性和前庭性眩暈。
前庭系統疾病引起的眩暈多數症狀較重,如美尼爾綜合征、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腦干梗塞等,常反復發作。
眼性眩暈可以是生理現象,也可以是病理性的。如在列車上長時間盯住窗外的景色,可以出現眩暈及鐵路性眼震;在高橋上俯視腳下急逝的流水,會感到自身反向移動和眩暈。這些都是視覺和視動刺激誘發的生理性眩暈,脫離環境症狀就會消失。眼睛的疾病,如急性眼肌麻痹可以出現復視和眩暈。
本體感覺障礙引起的眩暈稱為姿勢感覺性眩暈,見於脊髓空洞症、梅毒患者因深感覺障礙和運動失調而引起的眩暈。
2、假性眩暈
是指由於全身系統性疾病引起的眩暈,如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貧血、尿毒症、葯物中毒、內分泌疾病及神經官能症等,幾乎都有輕重不等的頭暈症狀,患者感到「飄飄盪盪」沒有明確的轉動感。
病史和臨床症狀體征
1、眩暈發作前的情況
發病前有無煙酒過度、精神情緒不穩、勞累失眠等因素。
2、眩暈發作情況
(1)夜間還是晨起發病,突然發病還是緩慢發病,
(2)首次發病還是反復發病;
(3)何種情況下發病,體位改變、扭頸,或某種特殊體位發病;
(4)眩暈的形式是旋轉還是非旋轉性的;
(5)強度能否忍受,意識是否清楚;
(6)睜、閉眼時眩暈是減輕還是加重,聲光刺激、變換體位時眩暈是否加重。
3、眩暈伴發症狀
(1)自主神經症狀:血壓變化,出汗,面色蒼白,腹瀉;
(2)耳部症狀:耳聾,耳鳴,耳悶;
(3)眼部症狀:眼前發黑,復視,視物模糊;
(4)頸部症狀:頸項部或肩臂疼痛,上肢麻木,活動受限;
(5)中樞神經系統症狀:頭痛,意識障礙,感覺運動障礙,語言或構音障礙等。
眩暈應該做哪些檢查?
前庭功能檢查:
(1)診室或床旁前庭功能檢查:包括直立傾倒試驗、原地踏步試驗、扭頸試驗等;
(2)眼球震顫
(3)眼震電圖
(4)平衡姿勢圖
聽功能檢查:
影像學檢查:頭顱CT、MRI等以明確有無頭部佔位、缺血性或出血性疾患。
其他內科檢查:包括血壓、心電圖、生化檢查等。
伴眩暈的各種常見全身性疾病
1、腦血管性眩暈:突然發生劇烈旋轉性眩暈,可伴有惡心嘔吐,10-20天後逐漸減輕,多伴有耳鳴、耳聾,而神志清晰。
2、腦腫瘤性眩暈:早期常出現輕度眩暈,可呈搖擺感、不穩感,而旋轉性眩暈少見,常有單側耳鳴、耳聾等症狀,隨著病變發展可出現鄰近腦神經受損的體征,如病側面部麻木及感覺減退、周圍性面癱等。
3、頸源性眩暈:表現為多種形式的眩暈,伴頭昏、晃動、站立不穩、沉浮感等多種感覺。眩暈反復發作,其發生與頭部突然轉動有明顯關系,即多在頸部運動時發生,有時呈現坐起或躺卧時的變位性眩暈。一般發作時間短暫,數秒至數分鍾不等,亦有持續時間較長者。晨起時可發生頸項或後枕部疼痛。部分患者可出現頸神經根壓迫症狀,即手臂發麻、無力,持物不自主墜落。半數以上可伴有耳鳴,62-84%患者有頭痛,多局限在頂枕部,常呈發作性跳痛。
4、眼源性眩暈:非運動錯覺性眩暈,主要表現為不穩感,用眼過度時加重,閉眼休息後減輕。眩暈持續時間較短,睜眼看外界運動的物體時加重,閉眼後緩解或消失。常伴有視力模糊、視力減退或復視。視力、眼底、眼肌功能檢查常有異常,神經系統無異常表現。
5、心血管性眩暈:高血壓病引起的眩暈通過血壓測定可以明確診斷。頸動脈竇綜合征可以導致發作性眩暈或暈厥。發病誘因大多是突然引起頸動脈受壓的因素,如急劇轉頸、低頭、衣領過緊等。
6、內分泌性眩暈:低血糖性眩暈常在飢餓或進食前發作,持續數十分鍾至1小時,進食後症狀緩解或消失,常伴有疲勞感,發作時檢查血糖可發現有低血糖存在。甲狀腺功能紊亂也可以導致眩暈,臨床以平衡障礙為主,對甲狀腺功能的相關檢查可以確診。
7、血液病導致的眩暈:白血病、惡性貧血、血液高凝疾病等均可引起眩暈,通過血液系統檢查可以確診。
8、神經官能性眩暈:病人症狀表現為多樣性,頭暈多系假性眩暈,常伴有頭痛、頭脹、沉重感,或有失眠、心悸、耳鳴、焦慮、多夢、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等多種神經官能症表現,無外物旋轉或自身旋轉、晃動感。對於45歲以上的婦女,還應注意與更年期綜合征鑒別。
眩暈的預防和治療
患有眩暈的病人外出時應由家人陪伴,以防意外事件發生。
1、腦血管性眩暈:夏冬季節由於血液粘稠度增加,容易發生各種腦血管意外,導致腦血管性眩暈的發生。應注意多飲水,不要突然改變體位,如夜晚上廁所時猛起,都容易引發腦血管性眩暈。一旦發生,應盡快到醫院就診,經確診後可以適當給以擴血管葯物、抗血小板聚集葯物(如阿司匹林)、抗凝葯物等。
2、腦腫瘤性眩暈:此類眩暈發病多較緩慢,初期症狀較輕,不易發現。對於逐漸出現的輕度眩暈,若伴有單側耳鳴、耳聾等症狀,或其他鄰近腦神經受損的體征,如病側面部麻木及感覺減退、周圍性面癱等,應盡早到醫院診治,明確診斷,早期手術治療。
3、頸源性眩暈:應注意平時工作學習的體位,在長時間伏案工作後應適當活動頸部。枕頭高度適宜,不能墊枕過高,以導致頸源性眩暈的發生。治療上多採用康復方法,如頸椎頜枕吊帶牽引、推拿手法治療、針灸等,嚴重的需要手術治療。
4、對於其他疾病引起的眩暈,如內分泌 性眩暈、高血壓性眩暈、眼源性眩暈,應積極治療原發病,如控制血壓,治療眼科疾病,在原發病恢復的基礎上,眩暈可以自然緩解。
5、神經官能性眩暈:對於因精神因素導致的眩暈,首先應解除病人的焦慮不安情緒,可適當給以抗焦慮或抗抑鬱葯物,但要避免長時期使用鎮靜葯物,以免增加葯物的耐受性和依賴性。
結語
眩暈症臨床表現復雜多樣,涉及到多種學科,幾十種疾病。患者應積極預防,控制原發病;一旦出現症狀應盡快到醫院診治,以免耽誤病情。

『肆』 我想知道暈厥的原因和治療方法

1
腦性暈厥
是由於腦部血管或主要供應腦部血液的血管發生循環障礙,導致一時的廣泛性腦供血不足所致。常見原因有短暫腦缺血,腦乾性暈厥,多發性大動脈炎等。預防措施為防止腦血管疾病的發生。2.2
心源性暈厥
是由於心臟功能異常,心排血量突然減少引起。發病突然,持續時間較長,病情凶險。發作前一般無前驅症狀,與體位無關。多有氣短,胸悶,紫紺,心律不齊,可有心電圖的異常。常見於急性心梗,嚴重的房室傳導阻滯及原發性心臟病。預防措施為防止心血管疾病的發生。2.3
反射性暈厥
是由於壓力感受器反射弧傳入通路功能上的障礙,通過血管迷走反射引起心率減慢,全身血管擴張和心輸出量減少,腦灌流量急驟下降而發生暈厥。(1)體位性低血壓性:多見於老年人或久病卧床者。原因是體位的突然改變出現暫時性腦缺血,表現為眼前發黑,眼冒金星。預防措施為在站立時緩慢或扶物而起,不宜久蹲。患者平時應服一些補中益氣丸和加強體育鍛煉。(2)頸動脈竇性暈厥:頸動脈竇過敏或頸動脈竇硬化。突然轉頸,吞咽動作,頸部手術可導致發作。預防措施為預防原發病,轉頸
及吞咽時動作應緩慢。(3)排尿性暈厥:突然起床和用力排尿後腹壓急驟下降,以致上身血液迴流腹腔,導致腦缺血引起。預防措施為夜間排尿時取坐位,用力勿過大。(4)劇咳性暈厥:劇咳時,胸腔和腹腔內壓增高,妨礙靜脈血迴流,使心臟輸出血量減少,導致腦部缺血,缺氧。咳嗽時,顱內壓增高,也會引起腦部一過性缺血,從而導致暈厥。預防措施為劇咳時身體盡量放鬆,盡量吸氧。2.4
血液代謝成分改變性暈厥
低血糖和過度換氣綜合征。多見於嚴重飢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血糖患者。(1)低血糖:血糖<2.8mmol/L,便出現頭昏,乏力,出汗,神志恍惚甚至暈厥。預防措施為及時補充食物,防止低血糖的發生。(2)過度換氣綜合征:因任何原因吸氣過度或呼吸急促時,體內二氧化碳排出過多,發生呼吸性鹼中毒,引起腦毛細血管收縮,腦細胞缺血缺氧,患者頭部不適,甚至暈厥。預防措施為及時糾正電解質紊亂。2.5
血管抑制性暈厥
最常見,常以情緒緊張、焦慮、恐懼、站立過久而誘發。常見的有:(1)緊張恐懼性暈厥;(2)葯物過敏性暈厥;(3)體質虛弱性暈厥;(4)天氣悶熱,空氣污染性暈厥;(5)注射葯物疼痛性暈厥。預防措施為避免緊張,增強體質,用葯謹慎。2.6
心因性暈厥
是指在一定精神刺激和緊張的情況下突然暈倒。發作時不伴有血壓、脈搏、出汗的改變。預防措施為加強心理素質,避免強烈的刺激。

『伍』 暈厥怎麼治療

血糖是不是很高,有無並發症,你將患者舌頭拍照片發給我,另外把近十天來的血糖情況發給我。

暈厥是大腦一時性缺血、缺氧引起的短暫的意識喪失。患者有無頸椎病,暈厥須與其他神經系統症狀如昏厥、眩暈、跌倒發作、癲癇的癇性發作等相區別。

昏厥指肌肉無力伴有不能直立將要跌倒的感覺,但意識尚保留,故有時稱「暈厥前狀態」。
眩暈主要是感到自身或周圍事物旋轉。跌倒發作是突然發生的下肢肌張力消失以致跌倒,能即刻起立並繼續行走,多見於椎基底動脈一過性缺血。
暈厥發作幾乎總是直立位置,通常患者有一種難受的感覺預示即將發生昏倒。接著,頭暈和地板或周圍物體隨著搖晃的感覺,並出現精神混亂,打呵欠,眼前暗點,視物模糊,耳鳴,伴或不伴惡心嘔吐,面色蒼白,大量冷汗。一些緩慢發生的病例中允許患者有時間保護不致受傷,另一些則突發無先兆。

病因:
血管神經因素、心律失常、體位性低血壓是暈厥最常見的病因,但暈厥發作可由多種原因引起。還有相當一部分暈厥患者的病因是無法解釋的。
其它因素:
1 腦源性暈厥
由於腦血管病變、痙攣、被擠壓引起一過性廣泛腦供血不足,或延髓心血管中樞病變引起的暈厥稱為腦源性暈厥。
2 血液成分改變引發的暈厥
低血糖:腦儲備糖的能力差,需不斷第通過血液輸送糖和能量物質。若血糖低於2.8mmol/L便出現低糖的一系列症狀如頭昏,乏力,飢餓感,冷汗,神志恍惚,甚至發生暈厥。
貧血:紅細胞攜帶氧供腦。貧血時血中紅細胞數目下降,血氧濃度下降,腦處於缺氧狀態。此時突然站立或用力時,腦需氧量增加,造成進一步缺氧,發生暈厥。

主要臨床表現:
1、暈頒發生於坐位或直立位,且有明顯誘因者,考慮血管抑制性暈厥(單純性暈躍)或體位性低血壓。前者多由於情緒緊張、恐懼、疼痛、疲勞等引起,暈照前常有短時的前驅症狀;後者多發生持久站立或久蹲後突然起立,有某些體質虛弱或服用冬眠靈、降壓葯後,多無前驅症狀。
2、突然轉頭或衣領過緊誘發暈厥,伴有抽搐、心率減慢、血壓輕度下降者,考慮頸動脈竇綜合征。
3、在劇烈咳嗽之後或睡中醒來排尿時發生暈厥,考慮咳嗽或排尿性暈厥。
4、暈厥發生於用力時,考慮重症貧血,主動脈瓣狹窄或原發性肺動脈高壓症。
5、暈厥伴有心律失常、發紺、蒼白、心絞痛者,考慮心源性暈厥。如急性心源性腦缺血綜合征、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陣發性心動過速、心房纖顫、心室纖顫、心臟驟停、心肌梗死等。若反復發生暈厥或癲癇樣抽搐,並有二尖瓣狹窄徵象者,應考慮左房粘液瘤或左心房巨大血栓形成,其暈厥常發生於體位改變時。
6、暈厥伴有肢體麻木、偏癱、偏盲、語言障礙等症狀,考慮一過性腦缺血發作。
7、暈厥有失眠、多夢、健忘、頭痛病史,考慮神經衰弱、慢性鉛中毒性腦病。

『陸』 迷走神經性暈厥如何治療

目前仍缺乏血管迷走性暈厥特效的治療方法和葯物。對於一部分沒有前驅症狀,經常突然出現暈厥摔倒的高危人群,尤其是反復發生外傷或經常暴露在易受傷的環境中的人,預防性治療是需要的。治療的目標是要減少嚴重暈厥事件發生的頻率及減少外傷。血管迷走性暈厥的治療有多種方法,要因人而異。
(一)宣教和改善生活方式
血管迷走性暈厥常由某些因素觸發,有些可能只在特定情況下發作。因此,要做好患者及其家屬的宣教工作,盡量避免這些觸發因素,盡量停用可以引起體位性低血壓的葯物。一旦發生暈厥前驅症狀時,患者要立刻平躺,既可避免外傷也能防止暈厥的發生。有研究報道:反復出現血管迷走性暈厥的患者,在前驅症狀時,進行手臂和腿部的屈伸運動,有助於防止暈厥發生,這可能與骨骼肌泵作用增加靜脈血液迴流有關。增加液體和鈉鹽的攝入,也可能有助於預防暈厥發生。Younoszai和El-Sayed等研究發現,血管迷走性暈厥患者每天至少攝入2L液體和120mmol的鈉(約7g鹽)可以升高血壓,增加血容量,減少暈厥發生的頻率。也有部分臨床醫生,建議站立訓練,類似於「脫敏」療法。讓患者每天靠牆站立10~30min,逐漸適應這種體位性容量變化的影響。但這種治療方法還存在很大爭議,而且長期依從性較差。
(二)葯物和器械治療
1.β受體阻滯劑 β受體阻滯劑用於治療血管迷走性暈厥已經有很多年,可能機制是:降低左室機械感受器的敏感性;阻滯腎上腺素的作用(暈厥前機體出現特徵性的血漿兒茶酚胺水平提高,兒茶酚胺釋放可以矛盾性增加對心動過緩和低血壓的敏感性,激活心臟機械感受器)。雖然β受體阻滯劑在非對照研究中認為是有效的,但在對照研究中,與安慰劑比沒有明顯差異。β受體阻滯劑可能對年齡大於42歲的一小部分病人有效。
2.氟氫可的松 氟氫可的松是人工合成的鹽皮質激素,可以促使水鈉儲留,增加有效循環血容量,增加外用血管a受體的敏感性。在非對照研究中,氟氫可的松對減少血管迷走性暈厥的發生是有效的。一項隨機的對照研究證實,氟氫可的松與阿替洛爾治療血管迷走性暈厥的療效相似。
3.血管收縮葯 在美國,血管收縮葯被允許用於治療體位性低血壓,也能用於治療反復的血管迷走性暈厥。甲氧胺福林是a1受體激動劑,能收縮血管。Ward等隨機雙盲的交叉試驗發現,接受甲氧胺福林(5mg/d,分3次服)治療的患者,與安慰劑組比,暈劂發作頻率減少,生活質量提高。
4.選擇性5-羥色胺重吸收抑制劑 因為5-羥色胺能調節自主神經系統的活性,因此,選擇性5-羥色胺重吸收抑制劑可能會減少暈厥的反復發作。Di Girolamo的隨機對照研究認為帕羅西汀是有效的。
5.永久性心臟起搏器 在直立傾斜試驗中觀察到,大約有1/3的病人在暈厥時有竇性心動過緩或停搏,因此,對於其他治療無效的患者可以植入永久性起搏器,防止暈厥發生。應用頻率應答性雙腔起搏器比較理想,但由於目前缺乏臨床隨機試驗和充分的證據證實,而且植入起搏器有感染、出血、靜脈血栓形成、心包填塞等並發症,因此起搏器不作為首選治療。但是有以下這些情況的患者可以考慮安裝:沒有或者很少有前驅症狀;其他治療無效;暈厥時有明顯的竇性心動過緩或停搏。對於這些患者,心臟起搏器可能延長從前驅症狀到意識喪失之間的時間,從而讓患者能採取措施(例如:平躺)來防止暈厥發生。
6.其他治療 還有一些葯物如:東莨菪鹼、丙吡胺、依那普利、茶鹼、麻黃素等也認為有效,但還需進一步證實。對於那些容易受情緒刺激誘發的患者,進行心理治療可能有效。血管迷走性暈厥的治療如表70-2所示。
表70-2 血管迷走性暈厥的治療
治療方法
用法和劑量 副作用
增加液體攝入約2L/d 依從性差,尿頻
增加鈉鹽攝入120mmol/d 浮腫,胃腸道不適
手臂和腿部的屈伸 不能用於無前驅症狀的患者
每天站立10~30min 依從性差
甲氧胺福林(升壓葯)2.5~10mg/d,分3次服 惡心,頭皮瘙癢,高血壓
氟氫可的松0.1~0.2mg/d 肥胖,低血鉀,頭痛
β受體阻滯劑如美托洛爾,50mg/d,1~2次服 乏力,心動過緩
選擇性5-羥色胺重吸收抑制劑如帕羅西汀(20mg/d),依他普侖(10mg/d) 惡心,腹瀉,失眠,精神興奮
永久性心臟起搏器頻率應答性DDD起搏器 有創,感染出血,血栓,昂貴

『柒』 眩暈的治療方法

病情來分析:您可能是由源於機體血液循環不良,體內血液流通的速度較慢,從而引起腦供血不足,出現眩暈的症狀。建議:目前治療眩暈常用的方法有按摩、推拿、針灸、理療、葯物及外科手術等。您需要去當地正規的醫院就診,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式治療。

『捌』 暈厥症 能治療好嗎該注意什麼呢

2.1
腦性暈厥
是由於腦部血管或主要供應腦部血液的血管發生循環障礙,導致一時的廣泛性腦供血不足所致。常見原因有短暫腦缺血,腦乾性暈厥,多發性大動脈炎等。預防措施為防止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2.2
心源性暈厥
是由於心臟功能異常,心排血量突然減少引起。發病突然,持續時間較長,病情凶險。發作前一般無前驅症狀,與體位無關。多有氣短,胸悶,紫紺,心律不齊,可有心電圖的異常。常見於急性心梗,嚴重的房室傳導阻滯及原發性心臟病。預防措施為防止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2.3
反射性暈厥
是由於壓力感受器反射弧傳入通路功能上的障礙,通過血管迷走反射引起心率減慢,全身血管擴張和心輸出量減少,腦灌流量急驟下降而發生暈厥。(1)體位性低血壓性:多見於老年人或久病卧床者。原因是體位的突然改變出現暫時性腦缺血,表現為眼前發黑,眼冒金星。預防措施為在站立時緩慢或扶物而起,不宜久蹲。患者平時應服一些補中益氣丸和加強體育鍛煉。(2)頸動脈竇性暈厥:頸動脈竇過敏或頸動脈竇硬化。突然轉頸,吞咽動作,頸部手術可導致發作。預防措施為預防原發病,轉頸
及吞咽時動作應緩慢。(3)排尿性暈厥:突然起床和用力排尿後腹壓急驟下降,以致上身血液迴流腹腔,導致腦缺血引起。預防措施為夜間排尿時取坐位,用力勿過大。(4)劇咳性暈厥:劇咳時,胸腔和腹腔內壓增高,妨礙靜脈血迴流,使心臟輸出血量減少,導致腦部缺血,缺氧。咳嗽時,顱內壓增高,也會引起腦部一過性缺血,從而導致暈厥。預防措施為劇咳時身體盡量放鬆,盡量吸氧。
2.4
血液代謝成分改變性暈厥
低血糖和過度換氣綜合征。多見於嚴重飢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血糖患者。(1)低血糖:血糖<2.8mmol/L,便出現頭昏,乏力,出汗,神志恍惚甚至暈厥。預防措施為及時補充食物,防止低血糖的發生。(2)過度換氣綜合征:因任何原因吸氣過度或呼吸急促時,體內二氧化碳排出過多,發生呼吸性鹼中毒,引起腦毛細血管收縮,腦細胞缺血缺氧,患者頭部不適,甚至暈厥。預防措施為及時糾正電解質紊亂。
2.5
血管抑制性暈厥
最常見,常以情緒緊張、焦慮、恐懼、站立過久而誘發。常見的有:(1)緊張恐懼性暈厥;(2)葯物過敏性暈厥;(3)體質虛弱性暈厥;(4)天氣悶熱,空氣污染性暈厥;(5)注射葯物疼痛性暈厥。預防措施為避免緊張,增強體質,用葯謹慎。
2.6
心因性暈厥
是指在一定精神刺激和緊張的情況下突然暈倒。發作時不伴有血壓、脈搏、出汗的改變。預防措施為加強心理素質,避免強烈的刺激。

『玖』 突然昏厥是什麼原因,怎麼治療

昏厥

概述
昏厥是一種突發性、短暫性、一過性的意識喪失而昏倒,系因一時性,廣泛性腦缺血、缺氧引起,並在短時間內自然恢復。

病因
一、心源物昏厥。由於心律失常,心肌梗塞等原因引起心搏出量急驟降低所致。特別常見於房室傳導阻滯,室性陣發性心動過速等。
二、反射性昏厥。這是一種常見的昏厥。(1)由於迷走神經張力增高。(2)體位性暈厥,多在卧位轉成直立時發生。(3)頸動脈竇過敏性昏厥。
三、排尿性昏厥。在排尿時或排尿後突然發生,多見於男性,尤易於夜間起床排尿或蹩尿過長時出現。
四、腦源性昏厥。由於顱內外腦血管病變或血管運動中樞本身受損引致的昏厥。
五、其它昏厥。常見於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或伴有肺氣腫者。失血失水性昏厥,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急性大量失血失水,有效循環量急驟減低所致,高山適應浪和低血糖性昏厥,系由於吸入空氣中氧含量和血糖含量不夠所致。

症狀
單純性昏厥常有悲哀、恐懼、焦慮、暈針、見血、創傷、劇痛、悶熱、疲勞等刺激因素;心源性昏厥多見於運動過度或用葯不當;直立性低血壓性昏厥多發生於從卧位轉為立位時,頸動脈竇過敏性昏厥多發生於頭位突然轉動等;心源性昏厥一般起病突然,時間長短不一;腦源性昏厥一般起病較緩慢,時間長短不一。一般突然意識喪失、摔倒、面色蒼白、四肢發涼,無抽搐,無外傷及舌咬傷和尿失禁。

檢查
一、激發試驗:
1、頸動脈竇刺激和頸動脈壓迫試驗。
2、雙眼壓迫法:檢查者以拇指和食指壓迫患者雙眼球,陽性者在10~15秒時可出現昏厥。體弱,高度近視和嚴重心臟病者禁用。
3、吹張法:患者平卧或坐位,常規心電圖及/或腦電圖檢查後,囑患者深吸氣後緊閉口鼻,立即屏氣,亦可使勁排氣,15秒鍾後再作心電圖及/或腦電圖復查,出現各種心律紊亂或腦電波為陽性。部分患者可出現昏厥或抽搐。上述試驗陽性者有助診斷,但陰性者不能除外昏厥。
二、心電圖.

治療
昏厥發作能迅速好轉,便可因突然倒地而致外傷,故重點在於病因治療和預防發作。
(一)昏厥發作時的處理。使病人立即低頭平卧位,解開衣領和褲帶,片刻後常可自行清醒。如意識恢復較慢,血壓過低,心動過緩者可試行針刺人中諸穴,一次肌注苯鉀酸鈉咖啡因0.25克或阿托品0.5毫克。必要時吸氧等。如仍屬無效時,應注意排除其它各類嚴重器質性昏厥的可能性。
(二)病因治療。如病因已查明,應盡早進行病因治療,這是根治昏厥的最有效措施,如有明確誘因者盡量避免之。

http://act1.health.sohu.com/mc/jibing3.php?diseaseid=310

『拾』 經常暈厥怎麼辦

在臨床上經常會遇到暈厥病人。因其發病急驟、病因復雜,若不能及時、正確地鑒別和積極有效地救治,就會延誤搶救時機,甚至危及生命。
你說的應該是下邊的第二種情況吧!
血管迷走性暈厥此類暈厥多見於體弱患者,以年輕女性最為多見。可由恐懼、焦慮、急性感染、創傷、劇痛引起,常出現在站立位或坐位時,在高溫、通風不良、疲乏、飢餓等情況下更易發生。其典型表現為起病前有短暫頭昏,注意力不集中,面色蒼白,惡心,上腹部不適,出冷汗,心慌,無力,視力模糊,聽力改變等前驅症狀。如果這時能及時發現或引起警覺而立即平卧,症狀可緩解或消失,否則將很快出現意識喪失並跌倒在地。暈厥可持續數秒或數分鍾,伴面色蒼白,出冷汗,血壓下降,脈搏弱而慢,醒後無力,頭昏。重者可有遺忘,精神恍惚,持續1~2天方能康復。預防血管迷走性暈厥,應當避免各種誘因,特別是在午間和晚6~7時這兩個時間段內防止高度緊張。若出現前驅症狀應立即平卧,千萬別硬撐。
體位性暈厥主要因低血壓引起。通常發生在體位改變,如從平卧狀態突然變換成站立位時,由於動作過急、過猛,使腦部血液供應難以跟上需要,造成短暫腦缺血而致暈厥。體位性低血壓性暈厥多見於老年人,血容量不足和空腹時。暈厥突然發生,常伴血壓下降,面色蒼白,心率稍增快,脈搏細弱,平卧或暈厥倒地後症狀可迅速緩解。一旦暈厥發生,應迅速讓病人平卧並取頭低足高位,以促進血壓恢復。重者可給予葡萄糖靜脈注射,若因血容量低需注意補足血容量,必要時可給予適量升壓葯。
低血糖性暈厥飢餓時或糖尿病患者易發生低血糖,重者可誘發暈厥。其早期症狀主要為乏力,面色潮紅,出冷汗,有飢餓感,進而出現意識不清和暈厥。這種暈厥起病緩慢,恢復亦緩慢,血糖低於正常。一旦發生低血糖性暈厥,應立即平卧,口服或靜脈注射高滲葡萄糖液。
心源性暈厥常見於風心病、冠心病及嚴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患者。由於心臟排血受阻,心肌缺血或心輸出量減少,導致腦缺血而引起暈厥發生。此類暈厥常急驟起病,突然發作,伴紫紺、呼吸困難,心臟可有短暫停搏,脈率緩慢。一旦發生心源性暈厥,除讓患者立即平卧外,還應給予吸氧,心電監護,及時對症處理可降低死亡率。
精神性暈厥多由過度焦慮或癔病發作引起過度換氣,血氧降低而導致意識喪失。發作初期患者可有心前區壓迫感,氣悶,頭暈,四肢麻木,發冷,手足抽搐,意識模糊等。精神性暈厥發作與體位無關,平卧也不能緩解,沒有面色蒼白。一旦發作可給予鎮靜劑,患者安靜後暈厥即可緩解,如果葯物治療無效可用針刺人中或湧泉穴,使患者蘇醒。

你說的應該是第二種情況吧!

閱讀全文

與暈厥的治療和康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萬博動物醫院在線電話 瀏覽:380
臨淄愛佳寵物醫院 瀏覽:582
蘇泊爾養生壺怎麼樣打開 瀏覽:104
肝轉移的治療方法 瀏覽:845
養生壺如何做現磨咖啡 瀏覽:787
中醫治療失眠能根治嗎 瀏覽:391
望京附近看婦科好的醫院 瀏覽:773
治療葯物依賴的醫院 瀏覽:100
閔行區中醫院地址 瀏覽:543
治療頑固性失眠的葯物 瀏覽:489
石龍人民醫院體檢 瀏覽:507
盛京醫院婦科哪個醫生好 瀏覽:613
甘肅省人民醫院燒傷科 瀏覽:724
老年痴呆嚴重送康復醫院好嗎 瀏覽:185
治療糖尿病陽痿的中葯方 瀏覽:565
汕頭潮陽哪裡有寵物醫院 瀏覽:984
醫院婦科治療儀 瀏覽:758
興義博愛醫院婦科 瀏覽:749
湖北武漢兒童醫院電話 瀏覽:190
最好的傳染病醫院 瀏覽: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