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作業治療的常用方法有
(1)物理治療:包括運動療法和物理因子療法。運動療法是通過手法操作、體操或藉助器械等主動和被動運動的方式來恢復患者已經喪失了的或減弱了的運動功能。物理因子療法是運用除力學因素以外的電、聲、光、磁、水、冷、熱等各種物理因子治療疾病,促進患者康復。
(2)作業治療:是針對病、傷龍者的功能障礙,從日常生活活動、手工操作勞動或文體活動中,選出一些針對性強、有助於逐步恢復、改善功能和提高技巧的治療方法。
(3)言語治療:針對各種原因引起的聽力及語言障礙的患者進行評定和訓練,盡量恢復或改善其聽、說等言語交流能力。
(4)心理治療:通過觀察、談話、實驗和心理測驗法(智力、人格、神經心理等)對患者心理、精神、情緒和行為異常進行診斷後,採用精神支持療法、心理咨詢、暗示療法、催眠療法、行為療法、鬆弛療法、音樂療法等對患者進行治療。
(5)康復工程:是應用現代丁程學的原理和方法,恢復、代償或重建患者功能的科學。包括康復評定設備的研製、功能恢復訓練器械的研製、功能代償性用品(如:假肢、矯形器、輪椅、助行器、自助具等)的研製、功能重建性用品(如人工喉等)的研製、康復工程材料(如人工關節等)的研製、裝飾性假器官(如人工眼)的研製等。
(6)康復護理:是康復滬士在康復過程中為克服殘疾考的身心功能障礙而進行的護礎活動。包括預防、早期識別、指導患者自主做日常生活活動、幫助患者進行功能恢復訓練等,把獨立生活、提高生活質量作為康復護理的整個日標。
(7)中國傳統康復療法:祖國醫學中的推拿、針灸、個葯、體台鍛煉(如太極拳等)都有助於促進功能障礙性疚病的恢復。
『貳』 孩子腦癱的治療方法方案有哪些
你好,腦癱是小兒時期常見的中樞神經障礙綜合征,腦癱的早期症狀包括腦,累及四回肢,常伴有智力缺陷腦癱患答者這身體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與常人不一樣的地方,這是肌張力低下的症狀,通常在幼兒一個月時即可見到。如果持續4個月以上,則可診斷為重症腦損傷,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統疾病。意見建議:兒腦癱是最常見的新生兒疾病之一。據統計,平均10000名新生兒就有2-2.5名幼兒患有該病。小兒腦癱主要表現為肌肉運動障礙、姿勢失調,治療計劃應以最大限度地改善患兒功能並提高其生活質量為目標,盡可能減少繼發性關節畸形和軟組織攣縮,盡量推遲或避免手術治療。常用的治療方法包括:物理治療.作業治療.矯形器的應用.言語治療.心理行為治療.家庭訓練計劃.葯物治療.手術治療。
『叄』 發育障礙的作業治療原則有哪些
發育障礙的作業治療是:①直接影響障礙兒;②影響雙親家庭以及社區;③與其他的關聯職種和相關機構的合作或者會診這三個內容隨著障礙兒的治療經過的變化而進行互相轉換
(一)直接影響障礙兒
以發育期(嬰兒期)的小孩作為治療對象的作業療法,要在考慮各個年齡階段(從新生兒期到青年期)發育情況的基礎上,從急性期到恢復期,再到自立期,這個恢復過程中設定作業目標
而且在實施作業療法的時候,必須考慮以下三點:
(1)明確患者的問題所在,通過進行各種評價了解患者進行作業療法後的變化不僅僅是標准化的特定的檢查,還要注意觀察患者在日常中的玩耍和生活情況
(2)根據評價的結果,制定並實施合適的治療計劃根據患者的情況,在各種治療理論和治療手法當中,選擇最適合患者的方法
(3)為了更好地進行作業療法,要實踐職業倫理和職場管理(記錄報告等)
(二)影響雙親家庭以及社區
小兒作業療法的對象是發育期的兒童,具有與成人不一樣的情況小兒作業療法最重要的一點是母子關系家屬關系以及與社區的關系雖然這些關系隨患者的年齡和障礙情況有所不同,但是對患者自身的成長和發育來說,環境都起著很大的作用在這種情況下,與其作業治療師單方面進行作業治療,不如與監護人和其他相關職種的人員一起合作,朝著同一個目標進行努力
(三)與其他的關聯職種和相關機構的合作或者會診
與成人康復一樣,小兒康復的理念也是團隊合作(TeamWork)從障礙發生開始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除了與醫學康復專業人員相關之外,還與教育社會以及職業康復人員緊密相連因此,作業治療師的職責不光是進行作業治療,還有與其他職種進行合作和相談的職能在這個職能中,作業治療師不是對障礙兒進行直接介入,而是對其他的職種進行作業療法專業知識的指導,或者是相談,間接地幫助患者進行訓練和指導
隨著社區服務的擴大,作業治療師這個職能也越來越重要,特別是在與福利機構以及教育設施相關人員之間的合作咨詢和指導方面
『肆』 兒童腦癱康復治療方法有哪些
康復不是一件小事的,建議是到專業的地方進行,成都有家,成華區東站好的,顧連康-復
『伍』 心血管疾病Ⅱ期的康復作業治療方法是什麼
此期作業治療的目的是保持適當的體力活動,逐步適應家庭活動,等待病情的穩定性完全建立,恢復正常的活動功能作業治療包括室內外散步家庭衛生廚房活動園藝活動附近購物等一般活動不需監護,但此期活動不能有氣喘和疲勞,出現任何不適均暫緩活動
(一)逐漸改善日常活動能力
此期的作業治療分為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①室內坐位活動,緩慢上下樓梯,避免任何疲勞,盡可能避免會客②個人衛生沒有限制,但要避免洗澡水過熱,避免周圍環境過冷或過熱③可洗碗,理菜,鋪床,提2kg左右的重物,短時間園藝工作④打撲克下棋看電視閱讀針織縫紉短時間乘車⑤需避免的活動:提舉超過2kg的重物過度彎腰情緒沮喪過度興奮應激
第二階段:①可外出理發②洗小件衣服或使用洗衣機,晾曬衣服,坐位熨小件衣服,使用縫紉機,撣塵,擦桌子,梳頭,簡單烹調,提4kg左右的重物③進行輕微的台上活動④性生活,在上下二層樓或步行1km無任何不適時,恢復性生活,但要採取相對比較放鬆的方式,性生活之前可服用或備用硝酸甘油類葯物⑤連續步行1km,每次10~15分鍾,1次/日⑥避免長時間活動,燙發之類的高溫環境,提舉超過4kg的重物,避免參與涉及經濟或法律問題的活動
第三階段:①可長時間熨燙衣服,鋪床,提4.5kg左右的重物②輕度園藝工作,家中練習打撞球,室內放鬆性游泳,坐短距離公交,短距離開車,探親訪友③連續步行1km,10~15分鍾/次,1~2次/日④避免提舉超重的物體和活動時間過長
第四階段:①與他人一起外出購物,正常烹飪,提5kg左右重物②小型油畫製作或木工製作,家庭小修理,室外打掃③連續步行,每次20~25分鍾,2次/日④避免提舉超重物體,使用電動工具,如電鋸電鑽
第五階段:①獨立外出購物(手推車搬運重物),短時間吸塵或拖地,提5.5kg重物
②家庭修理性活動,釣魚,保齡球類活動③連續步行25~30分鍾,1次/日④避免提舉超重物體和過強等長收縮運動
第六階段:①清洗浴缸窗戶,提9kg左右重物(如沒有任何不適)②平靜的跳舞,外出野炊,去影院劇場③步行列為日常生活活動,每次30分鍾,2次/日④避免劇烈運動,如舉重鋸木攀高,以及競技性活動,如各種比賽此期的治療提倡小量重復多次活動,肢體活動交替,適當間隔休息注意主觀用力水平不可過高,主觀勞累計分一般低於13
注意事項:包括循序漸進,禁止過分用力,活動時不可有氣喘和疲勞此期活動強度為40%~50%HRmax,活動時主觀勞累程度不超過13~15,一般活動無須醫務監測在進行較大強度活動時,可採用遠程心電圖監護系統監測,或由有經驗的治療師觀察多次康復治療過程,以確立安全性無並發症的患者可在家屬幫助下逐步過渡到無監護活動冠心病患者可以參考Ⅱ期康復程序(表13-4-3)所有上肢超過頭頂的活動均為高強度運動,應該避免或減少
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參照表13-4-4進行作業活動,注意訓練時要保持一定的活動量應根據患者的心功能狀態安排合適的日常活動量(表13-4-5)每周需要門診隨訪一次,有任何不適均應暫停運動,及時就診
表13-4-3冠心病Ⅱ期康復程序
表13-4-4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活動安排和教育
表13-4-5依據心臟功能分級的日常生活安排原則
(二)重返就業崗位
患者心肌梗死或心臟手術8~10周後可重新就業,開始工作每周安排3天,隔天休息比每天工作好患者就業成功與否,取決於其工作努力的程度和他在娛樂家庭和社會需求中的作用重新就業還需考慮就業場所交通工具心理因素和心臟功能狀態等諸多因素,如果患者的體力容量與該項特定工作的能量需求相差很多時,特別是處於在競爭性工作環境中,患者必須變更工作工作的改變有時十分困難,如有的患者無其他專業能力(如文化水平低),只能從事某種體力性工作,但在可能條件下,即使只是簡單地變更一下工作方式,有時也可以使患者恢復其崗位工作從事搬運勞動時,分別舉起兩個25kg的重物,就比一次舉起一個50kg的重物要好些;舉一個重物到平胸的水平就比舉過頭頂好些總之,要盡一切可能,使患者的體力工作容量適當地超過該項工作最大用力時的能量需求,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患者安全地重返工作崗位
(三)採用能量保護技術
日常生活和工作時應採用能量節約策略,減少不必要的體力消耗例如,制定合理的工作生活計劃和程序,減少不必要的動作,工具的適當使用可盡可能提高體能和工作效率(詳細內容參見Ⅲ期康復)
(四)健康教育
此期健康教育是Ⅰ期基礎上的繼續(表13-4-6)
(五)動態追蹤
患者恢復正常活動後仍需定期自我評價「SABRES」的效果,如睡眠呼吸是否適度,對自身狀況的敏感程度,休息與用力之間是否平衡,活動量是否合適,成敗與否對自尊的影響從患者發病到完成作業治療計劃,治療師應定期與患者保持聯系,這不僅有利於患者評估和自我監督,而且有利於醫院醫師社區了解患者在家庭和社會中的各種活動在治療師的指導和教育下,患者學會如何恢復健康的功能,從而減少對葯物和手術的需求
表13-4-6心血管疾病康復中對患者的宣傳教育方案
『陸』 手部康復作業治療的原則是什麼
康復,有著「恢復健康」的意思由受傷當日或手術後的第一天起,康復的程序就隨專之開始了
作業屬治療原則包括:①促進組織癒合及功能恢復;②輔助就業進行職業重建;③日常生活自理,重返社會而其中的組織癒合及功能恢復兩個步驟的成功與否,是整個康復過程的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