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治療方法 > 癤治療方法

癤治療方法

發布時間:2021-02-10 05:52:51

1. 治療癤有幾種方法

1.西醫葯治療

<1>早期可用熱敷或理療,以促進炎症消散。也可外敷魚石脂軟膏,成膿未潰時可在頂部點塗石炭酸,或採用針挑、切開排膿,膿頭排出即可癒合。

<2>抗生素治療:一般無需應用抗生素。對有全身症狀或復發性癤病,需用慶大黴素、卡那黴素、紅黴素等抗生素。

2.中醫葯治療

<1>內治法

1.熱毒壅滯:周身散發,發無定處,局部紅腫熱痛,伴見小便黃,大便干結,舌偏紅、苔薄黃根微膩,脈弦滑或微數。

治法:清熱解毒,消癤。

方葯:金銀花30克、連翹15克、蒲公英30克、地丁20克、黃芩10克、黃連10克、山梔10克、生地10克、赤芍15克、酒軍4克、蘆根15克。

2.暑熱郁阻(暑癤):發於夏暑之季,輕者以頭面及上半身多發,重者遍身可見。少則幾個,多則數十個,成簇生狀,破後流膿水,局部潮紅脹痛。重者伴見頭痛、發熱、周身困重,心胸煩悶,舌偏紅苔白膩或黃膩,脈滑或滑數。

治法:清暑化濕,消癤。

方葯:藿香10克、佩蘭10克、金銀花30克、連翹15克,淡竹葉10克、滑石(包)15克、蒼術10克、蒲公英30克、地丁30克、黃芩10克、龍膽草10克。

高熱者;加生石膏30克(先煎)、魚腥草30克。大便秘結者,加生大黃6克。

3.中成葯治療:初期可用防風通聖丸、連翹敗毒丸、三黃丸、清解片。紅腫疼痛者,用六應丸、六神丸。

<2>外治法

1.初期:外敷金黃散、千捶膏。或用仙人掌搗爛外敷。

2.潰膿期:外敷太乙膏摻九一丹,膿盡可改用生肌玉紅膏。

2. 癰治療方法有哪些

(1)西醫葯治療。

①早期局部可行50%硫酸鎂濕熱敷治療。

②炎症范圍擴大,中央已形成壞死組織,全身症狀逐漸加重者,應採用十字或雙十字切開術,要深達筋膜,切斷皮下纖維小梁,節除壞死組織,充分引流排膿。

③抗生素治療:輕症,可口服復方新諾明或泰利必妥,或萬古黴素。重症,肌注或靜滴青黴素類葯物。滅滴靈對厭氧菌效果較好。

④卧床休息,疼痛發燒者,可給予解熱鎮痛劑。

(2)中醫葯治療。

①熱毒蘊結(初期):皮膚鮮紅、灼熱疼痛,漸成高腫堅硬,伴見惡寒發熱,頭痛泛惡,舌紅苔黃膩,脈洪數。輕者可無伴見症狀。治宜清熱解毒消腫。

方葯:金銀花20克,連翹、赤芍各15克,黃芩、山梔、荊芥、黃柏、夏枯草各10克,生石膏(先煎)、蒲公英、蘆根各30克。

服上述方劑的同時,取煎後葯渣用布包,濕敷癰腫部位。

②熱毒壅滯(成膿期):結塊局部疼痛加劇,痛如雞啄,腫勢高突,可伴見發熱,口乾苦,舌紅苔黃,脈滑數。治宜清熱解毒、透膿。

方葯:丹參、生石膏(先煎)各20克,黃連、山梔、當歸尾、川芎、皂刺、炮甲片、黃芩、連翹各10克,蒲公英、金銀花各30克。

③余邪留滯(潰膿期):潰出黃白稠厚膿液,可夾雜有紫色血塊,局部腫痛及全身症狀亦逐漸消失。如膿瘡口周圍堅硬,膿水稀少,多為瘡口過小,應擴瘡排膿。治宜清熱解毒、退腫。

中成葯:六應丸或銀黃片。體虛弱者,可配合服八珍丸。

②外治法:初期外敷金黃散、玉露散。潰膿期取九一丹或八二丹葯線引流,膿未盡時外蓋金黃膏,膿盡時用生肌散或白玉膏外蓋。如瘡口過小,應擴瘡排膿後再用葯。

3. 癤有哪些治療方法

1.薄貼法

(1)金黃膏外敷局部,每日換葯1次。適用於本病初起。

(2)拔毒膏外敷局部,每日或隔日換葯1次。適用於本病膿已成者。

2.熱敷法

銀花15克,連翹10克,公英15克,水煎取汁,用毛巾浸葯汁,乘熱敷局部,可促進消散。用於本病膿尚未成者。

3.外敷法

新鮮野菊花或蒲公英、馬齒覽、七葉一枝花等,取適量,洗凈,加食鹽少許,搗爛,敷患處,每日1-2次。適用於本病初起膿未成者。

4.摻葯法

生肌散摻瘡口上,外以太乙膏或生肌白玉膏敷蓋。適用於本病膿成已潰破者。

4. 熱癤怎麼治療啊最好的方法是什麼啊

您好;
癤是單個毛囊及其周圍的急性化膿性感染。中醫將熱癤歸人「溫毒」范疇專,又稱屬暑癤;有頭癤又稱石癤,無頭癤又稱軟癤。病因為夏秋季節氣候炎熱,或在日光下曝曬,感受暑毒而成;或由暑濕鬱蒸肌膚,汗泄不暢,致生痤痹,復經搔抓、破傷染毒而成

5. 治療癰有幾種方法

1.西醫葯治療

<1>早期局部可行50%硫酸鎂濕熱敷治療。

<2>炎症范圍擴大,中央已形成壞死組織,全身症狀逐漸加重者,應採用十字或雙十字切開術,要深達筋膜,切斷皮下纖維小梁,節除壞死組織,充分引流排膿。

<3>抗生素治療:輕症,可口服復方新諾明或泰利必妥,或萬古黴素。重症,肌注或靜滴青黴素類葯物。滅滴靈對厭氧菌效果較好。

<4>卧床休息,疼痛發燒者,可給予解熱鎮痛劑。

2.中醫葯治療

<1>內治法

熱毒蘊結(初期):皮膚鮮紅、灼熱疼痛,漸成高腫堅硬,伴見惡寒發熱,頭痛泛惡,舌紅苔黃膩,脈洪數。輕者可無伴見症狀。

治法:清熱解毒消腫。輕者宜疏風清熱,活血化瘀。

方葯:金銀花20克、連翹15克、黃連10克、赤芍15克、黃芩10克、山梔10克、荊芥10克、生石膏(先煎)30克、黃柏10克、蒲公英30克、夏枯草10克、蘆根30克。

服上述方劑的同時,取煎後葯渣用布包,濕敷癰腫部位。

熱毒壅滯(成膿期):結塊局部疼痛加劇,痛如雞啄,腫勢高突,可伴見發熱,口乾苦,舌紅苔黃,脈滑數

治法:清熱解毒,透膿。

方葯:金銀花30克、連翹10克、黃芩10克、丹參20克、生石膏(先煎)20克、黃連10克、山梔10克、當歸尾10克、川芎10克、皂刺10克、炮甲片10克、蒲公英30克。

余邪留滯(潰膿期):潰出黃白稠厚膿液,可夾雜有紫色血塊,局部腫痛及全身症狀亦逐漸消失。如膿瘡口周圍堅硬,膿水稀少,多為瘡口過小,應擴瘡排膿。

治法:清熱解毒,退腫。

方葯:內服中成葯六應丸或銀黃片。體虛弱者,可配合服八珍丸。

<2>外治法

中醫治療癰以外治法為主,根據全身症狀配合服用中葯。

初期:外敷金黃散、玉露散。

潰膿期:取九一丹或八二丹葯線引流,膿未盡時外蓋金黃膏,膿盡時用生肌散或白玉膏外蓋。如瘡口過小,應擴瘡排膿後再用葯。

6. 治療火癤子有什麼辦法

網路配圖,清淡飲食

癤腫初期和發展期,忌海鮮品和煙灑。如海蝦、梭子蟹、帶色、鮑魚、牡蠣、海米、蛤蜊等多屬發物,吃後可使癤腫症狀加重。不利於炎症消退,故應忌食。

煙酒可引起血管痙攣,影響血液循環、助濕生熱等作用,可加重癤腫的局部和全身症狀,故應忌用。

7. 癤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1)西醫葯治療。

①早期可用熱敷或理療,以促進炎症消散。也可外敷魚石脂軟膏,成膿未潰時可在頂部點塗石炭酸,或採用針挑、切開排膿,膿頭排出即可癒合。

②抗生素治療:一般無需應用抗生素。對有全身症狀或復發性癤病,需用慶大黴素、卡那黴素、紅黴素等抗生素。

(2)中醫葯治療。

①熱毒壅滯:周身散發,發無定處,局部紅腫熱痛,伴見小便黃,大便干結,舌偏紅、苔薄黃根微膩,脈弦滑或微數。治宜清熱解毒、消癤。

方葯:金銀花、蒲公英各30克,地丁20克,黃芩、黃連、山梔、生地各10克,赤芍、連翹、蘆根各15克,酒軍4克。

②暑熱郁阻(暑癤):發於夏暑之季,輕者以頭面及上半身多發,重者遍身可見。少則幾個,多則數十個,成簇生狀,破後流膿水,局部潮紅脹痛。重者伴見頭痛、發熱、周身困重,心胸煩悶,舌偏紅苔白膩或黃膩,脈滑或滑數。治宜清暑化濕、消癤。

方葯:藿香、佩蘭、淡竹葉、蒼術、黃芩、龍膽草各10克,連翹、滑石(包)各15克,蒲公英、地丁、金銀花各30克。

高熱者加生石膏(先煎)、魚腥草各30克。大便秘結者,加生大黃6克。

②中成葯治療:初期可用防風通聖丸、連翹敗毒丸、三黃丸、清解片。紅腫疼痛者用六應丸、六神丸。

③外治法:初期可外敷金黃散、千捶膏,或用仙人掌搗爛外敷。潰膿期可外敷太乙膏摻九一丹,膿盡可改用生肌玉紅膏。

8. 毛囊炎的治療方法

毛囊炎為毛囊口化膿性感染,可分為表淺型和深型。?我們來聽聽全球醫院網專家的介紹。毛囊炎的治療方法介紹如下:1、免疫療法:慢性反復發作的患者,可用癤病菌苗注射,每周皮下注射一次,開始劑量為0.5毫升,第二次為1毫升,第三次為1.5毫升,以後每次為2毫升。一般注射後無不良反應,如有發熱等不適,不要再增加劑量,必要時可減量或停用。2、全身療法:在皮損廣泛而有明顯膿頭時,應給廣譜抗生素治療。如有條件可送膿液培養,並作葯敏試驗,這樣對選擇更有效的葯物有重要的指導意義。3、局部療法:皮損發作時局部忌用水洗,避免撓抓,皮損部位應將毛發剪短,局部可搽殺菌、止癢的葯物。外搽膚力康。引起毛囊炎的病原菌主要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偶有表皮葡萄球菌、鏈球菌、假單孢菌屬和類大腸桿菌。毛發的牽拉、摩擦、搔抓引起的損傷,皮膚的浸漬,局部蜜封包紮及應用皮質激素等是引起毛囊炎的誘因。毛囊炎初發時常為散在性,形狀如同米粒大小,呈鮮紅色或深紅色毛囊性丘疹,其中心貫穿毛發,周緣有炎性紅暈,隨後迅速變成膿包,但不互相融合。膿包破裂或拔去其中毛發時可排出少量膿液和血漿,但局部炎症逐漸消退後有些患者會留疤痕。關於毛囊炎的治療,建議大家到正規的,專業的醫院進行詳細檢查。

9. 如何治療癤

癤是毛囊和皮脂腺的化膿性炎症,多個癤聚集在一起便成癰。

初期皮膚回發炎、疼痛,有扁答平的小結節,隨著病史延長,逐漸發紅、增大且有水腫現象。發病組織出現壞死、溶解和軟化現象,並很快破潰流膿汁。癤病嚴重時體溫升高,食慾減退。
治療方法

(1)急性期要看病灶大小,用0.5%普魯卡因溶液,每毫升溶液2000~5000單位的青黴素,在病灶周圍進行封閉注射。

(2)靜脈注射10%氯化鈉120~170毫升,每天一次,連用4天左右,可提高抗病能力。

(3)10%白降汞膏70克,水楊酸1.4克,混合成軟膏,塗在癤潰破後長期不斂口的潰瘍面上。

(4)皮膚清洗消毒,用黃柏、姜黃、大黃、白芷各170克,陳皮,厚朴、南星、蒼術、甘草各70克,天花粉350克,共研為細末,加醋調制,外敷患部。

(5)二花70克,菊花72克,紫花地丁53克,蒲公英55克,連翹52克,天葵53克,共煎汁,加180克黃酒,一次灌服。

(6)長期不愈,范圍逐漸擴大,可用樟腦4克,精製硫磺11克,石炭酸4克,凡士林53克,調製成軟膏,外塗患部。

閱讀全文

與癤治療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萬博動物醫院在線電話 瀏覽:380
臨淄愛佳寵物醫院 瀏覽:582
蘇泊爾養生壺怎麼樣打開 瀏覽:104
肝轉移的治療方法 瀏覽:845
養生壺如何做現磨咖啡 瀏覽:787
中醫治療失眠能根治嗎 瀏覽:391
望京附近看婦科好的醫院 瀏覽:773
治療葯物依賴的醫院 瀏覽:100
閔行區中醫院地址 瀏覽:543
治療頑固性失眠的葯物 瀏覽:489
石龍人民醫院體檢 瀏覽:507
盛京醫院婦科哪個醫生好 瀏覽:613
甘肅省人民醫院燒傷科 瀏覽:724
老年痴呆嚴重送康復醫院好嗎 瀏覽:185
治療糖尿病陽痿的中葯方 瀏覽:565
汕頭潮陽哪裡有寵物醫院 瀏覽:984
醫院婦科治療儀 瀏覽:758
興義博愛醫院婦科 瀏覽:749
湖北武漢兒童醫院電話 瀏覽:190
最好的傳染病醫院 瀏覽: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