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治療方法 > 眩暈症治療方法

眩暈症治療方法

發布時間:2021-02-10 08:18:29

1. 治療眩暈症最有效的方法是什麼

眩暈是由於平衡器官病變或功能紊亂所導致的一種異常的旋轉運動感覺,並通常伴有平衡功能的喪失。
患者可感到自己在圍繞著周圍環境運動,或者感到周圍環境在圍繞自己轉動,同時伴有步態不穩,不能直線行走,行走時持續偏向一側及眼球震顫等。眩暈是常見的臨床症狀,可見於多種疾病。
美尼爾氏病
多發生於中年職工,其病理改變為膜迷路積水,主要表現為發作性眩暈,波動性聽力減退及耳鳴。表現為發作突然,並伴有惡心和嘔吐;聽力減退和耳鳴通常累及一側;一次發作持續數分鍾至數小時。
前庭神經元炎
多發生於上呼吸道感染後,表現為突起眩暈,惡心,嘔吐,無耳鳴及聽力損害。眩暈症狀持續數周,然後逐漸緩解。
急性化膿性迷路炎
多為中耳乳突炎的並發症。眩暈驟起,伴惡心嘔吐,有自發性眼震和劇烈耳鳴,1~2日內患耳聽力完全喪失。
中樞性眩暈
椎?基底動脈系統的短暫腦缺血發作,表現為發作性眩暈,伴構音障礙、吞咽困難、復視、共濟失調等,症狀在24小時內完全緩解。累及腦干、小腦的病變均可產生眩暈,但其眩暈持續時間較久,聽力障礙不重,並有腦干、小腦受損的其他神經系統體征。
此外,頭顱骨折、復視、腦炎、癔病、癲癇、多發性硬化、暈動病、血液病等均可有眩暈的症狀表現。
西醫葯治療
美尼爾氏病的急性發作期應卧床休息。
東莨菪鹼0?6毫克口服或肌注,每4~6小時1次,可以減輕胃腸道症狀;倍他司汀4~8毫克,每日3次,可以改善內耳血液循環,解除迷路積水;美克洛嗪25毫克,每日3~4次,可抑制前庭系統,減輕症狀;安定2~5毫克口服,每6~8小時1次,可以解除焦慮。
如發作次數頻繁,症狀嚴重,經葯物治療無效者可考慮手術破壞迷路或切斷前庭神經。
其他類型的眩暈在進行病因治療同時,應進行對症治療、卧床休息,或選用茶苯海明(暈海寧)50~100毫克口服,每4~6小時1次,或鹽酸敏克靜25毫克口服,每日3次。
中醫葯治療
肝陽上亢:眩暈伴面紅目赤,口苦易怒,重者肢麻震顫,眩暈欲仆,頭痛,語言不利,惡心嘔吐,舌紅苔黃,脈弦數。治宜平肝潛陽。
痰濁中阻:眩暈伴頭重昏蒙,胸悶乏力,納呆,或時吐痰涎,苔濁膩,脈滑。治宜祛痰健脾。
瘀血內阻:眩暈伴頭痛,痛有定處,心悸煩悶,疲倦乏力,唇舌紫暗或舌有瘀斑,脈弦澀或細澀。治宜活血祛瘀生新。
氣血虧虛:眩暈在活動後加重,神疲氣短,面色無華,納差,舌質淡胖,脈細或虛大。治宜益氣養血健脾。

2. 眩暈症的治療方法是什麼

眩暈症是來一個寬泛的源范疇,主要表現為視物旋轉、不敢睜眼甚至伴有惡心、嘔吐、面色蒼白、出冷汗的現象。眩暈症的原因非常多,包括周圍性眩暈和中樞性眩暈,周圍性眩暈主要見於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美尼爾氏病以及前庭神經元炎等。中樞性眩暈主要見於後循環缺血,當然還有心因性眩暈,所以眩暈症的具體治療方法需要根據患者具體的病因而治療。如果是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可以採取手法復位。如果是美尼爾氏綜合征,可以採取限制水和鹽攝入的方法治療。如果是後循環缺血導致的眩暈,按照腦血管病的治療來規律治療,所以如果女性朋友出現眩暈,一定要就診於神經內科進行病因的查找,找到病因以後才能規律治療,自身也不要緊張,保持樂觀,配合治療。

3. 眩暈症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眩暈症發作時的特徵是常常會感到天旋地轉的暈甚至惡心、嘔吐、冒冷汗專等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屬患者應盡快到醫院就診,經確診後可以適當給以擴血管葯物、抗血小板聚集葯物以及抗凝葯物等進行治療。
前庭神經鎮靜葯:異丙嗪(非那根)、地西泮(安定)等。
防止嘔吐制劑:阿托品、山莨菪鹼。

4. 眩暈症怎麼治療

眩暈,通常也叫頭旋眼花,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的症狀。輕者如坐舟車,發作的時間短暫,平卧閉目片刻即安;重者即覺天旋地轉,不能站立,有時惡心,甚至暈倒。 在古代醫書中,眩暈有多種名稱,如頭眩、掉眩、眩冒、目眩、癲眩等。在現代醫學中,眩暈多見於高血壓、動脈硬化、貧血、神經官能症、耳源性疾病、頸椎病等患者。祖國醫學認為,眩暈可由風、痰、濕、虛引起,故有「無風不作眩」、「無痰不作眩」、「無虛不作眩」的說法。在臨床上,根據患者眩暈的類型可對其進行辨證施治: 1.風火上擾型眩暈:此種類型的眩暈多因患者平素陽盛火旺或虛陽上亢,或因惱怒郁悶,氣郁化火,耗傷肝陰,引起風陽內動、風火上擾而發病。 風火上擾型眩暈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頭暈漲痛,煩躁易怒,面赤耳鳴,多夢少寐,口乾口苦,舌紅苔黃,脈弦數。 治療此種類型的眩暈宜清火息風、平肝潛陽,可選用天麻鉤藤飲加減。其方葯組成為:天麻、鉤藤、梔子、黃芩、石決明、川牛膝、杜仲、夜交藤、夏枯草、龍膽草。每日一劑,用水煎服。中老年人若眩暈較重,應警惕是否為中風的前兆,並應對病情進行監測。 2.痰濁中阻型眩暈:此種類型的眩暈多由於患者飲食不節,損傷脾胃,脾失健運,使水谷運化失常,濕聚而生痰,痰阻中焦使清陽不升、濁陰不降而發病。 痰濁中阻型眩暈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頭暈頭重,胸膈滿悶,惡心嘔吐,不思飲食,肢體沉重,舌苔白膩,脈濡滑。 治療此種類型的眩暈宜祛痰化濕,可選用半夏白術天麻湯。其方葯組成為:半夏、白術、天麻、橘紅、茯苓、甘草、生薑、大棗。每日一劑,用水煎服。若患者出現痰郁化熱的症狀,如頭目漲痛,口苦心煩,苔黃膩,脈滑數時,應使用清熱化痰的葯物,可選用溫膽湯(半夏、陳皮、茯苓、枳實、竹茹、生薑、大棗、甘草)加黃連、黃芩。每日一劑,用水煎服。 3.陰虛陽亢型眩暈:此種類型的眩暈多因患者平素腎陰不足,或熱病久病傷陰,導致陰津不足,水不涵木,以至肝陽上亢而發病。 陰虛陽亢型眩暈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頭暈目澀,心煩失眠,多夢,面赤,耳鳴,盜汗,手足心熱,口乾,舌紅少苔,脈細數或細弦。 治療此種類型的眩暈宜滋陰平肝,可選用杞菊地黃丸加減。其方葯組成為:熟地、山茱萸、山葯、澤瀉、丹皮、茯苓、枸杞子、菊花、白芍。每日一劑,用水煎服。 4.心脾血虛型眩暈:此類眩暈患者多因思慮太過,傷及心脾,耗損氣血,或因大病、大失血之後,引起氣血不足而發病。 心脾血虛型眩暈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頭暈眼花,勞累後加重,心悸神疲,氣短乏力,失眠,納少,面色無華,唇舌色淡,脈細弱。 治療此種類型的眩暈宜補氣血、益心脾,可選用歸脾丸,每次服9克,每日服兩次。其方葯組成為:白術、茯神、黃芪、人參、炙甘草、木香、當歸、遠志、龍眼肉、酸棗仁,生薑,大棗。 5.中氣不足型眩暈:此種類型的眩暈多由於患者過度勞累,元氣受傷,或由於平素脾胃虛弱,中氣不足而發病。正如《靈樞·口問》中所說的「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頭為之苦傾,目為之眩。」 中氣不足型眩暈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頭暈乏力,氣短喜卧,勞累後加重,倦怠懶言,自汗,面色蒼白無華,納呆便溏,舌淡苔白,脈細弱。 治療此種類型的眩暈宜補中益氣,可選用補中益氣湯加減。其方葯組成為:黃芪、人參、甘草、白術、當歸、陳皮、升麻、柴胡。每日一劑,用水煎服。 6.腎精虧虛型眩暈:此種類型的眩暈多由於患者先天腎氣不足或年老後腎氣衰弱,或因房事過度,腎精虧耗而發病。正如《靈樞·海論》中所說的「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酸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卧。」 腎精虧虛型眩暈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頭暈耳鳴,精神萎靡,記憶力減退,腰膝酸軟,眼花,遺精,陽痿,舌瘦淡紅,脈沉細。 治療此種類型的眩暈宜補腎填精,可選用左歸丸,每次服9克,每日服兩次。其方葯組成為:熟地、山葯、枸杞子、山茱萸、牛膝、菟絲子、鹿角膠、龜板膠。若患者出現腎陽虛的症狀,如形寒肢冷,小便清長,舌淡,脈沉微等,可用左歸丸加附子、肉桂、當歸、杜仲。 總之,眩暈一症,屬虛症者多,實症者少,患者在治療前應及時排除神經系統病變。再者,頭部外傷往往會有眩暈的後遺症,在對這樣的患者進行治療時應以活血化瘀為主。另外,眩暈患者在治療期間,要注意飲食調理,宜食清淡、新鮮的食物,忌食肥甘辛辣之品;居室環境要安靜、舒適,室內的光線要柔和,同時,要保持良好的心態,保證充足的睡眠。

5. 眩暈症有什麼好的治療方法嗎

中醫中葯怎樣治療眩暈症

眩是指視物昏花或眼前發黑;暈是指自感身體或外界景物旋轉擺動,站立不穩。二者常同時發生,故統稱為眩暈。輕度眩暈者閉目即止。重度眩暈者如坐車舟,或伴有惡心嘔吐、心慌出汗、甚至肢體偏斜欲倒等症狀。
眩暈是中老年人常見的一種症狀。它可由現代醫學中的多種疾病引起。如美尼爾氏綜合症、內耳前庭及迷路感染、內耳前庭神經炎、高血壓病、低血壓病、貧血、白細胞減少症、腦動脈硬化症、神經官能症等。
祖國醫學認為,眩暈可由風、痰、虛引起,故有「無風不作眩」、「無痰不作眩」、「無虛不作眩」的說法。
1.無風不作眩(由肝氣不調引起的眩暈症)。中醫認為,肝為風木之臟,主動主升。憂郁惱怒,可致肝氣不調,氣郁化火,肝陽上亢,肝風內動,上擾清竅,發為眩暈。此型眩暈症的臨床表現為頭暈目眩,頭脹或痛,心煩易怒,失眠多夢,耳鳴口苦,面色紅赤,血壓偏高等。此症多因情志刺激而誘發。治療此症應以平肝熄風為主。方葯可用鎮肝熄風湯加減:取杭芍15克,玄參15克,龍骨20克,牡蠣20克,代赭石15克,龜板10克,天麻10克,鉤藤15克,夏枯草15克,夜交藤15克,牛膝10克。將上葯水煎2次,將葯液混勻。每日一劑,早晚分服。
2.無痰不作眩(由痰阻引起的眩暈症)。飲食失節,過食肥甘,會使脾胃運化失常而聚濕生痰,痰濁中阻,蒙蔽清陽,發為眩暈。此型眩暈症的臨床表現為頭重昏蒙,胸悶惡心,時嘔痰涎,不思飲食。治療此症應以化濕祛痰為主。方葯可用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取半夏10克,白術15克,茯苓20克,橘紅10克,天麻10克,牡蠣30克,澤瀉15克,竹茹10克。將上葯水煎2次,將葯液混勻。每日一劑,早晚分服。
3.無虛不作眩(由氣血虧虛引起的眩暈症)。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思慮勞倦或飲食不節,可損傷脾胃,或因脾胃素虛,皆能導致氣血不足,氣虛清陽不升,血虛使腦失濡養,發為眩暈。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生髓。腦為髓海。房勞過度,或有遺精滑泄之疾,或年老體衰,腎精耗傷,腦髓不足,也為眩暈之因。氣血虧虛型眩暈者,動則加劇,勞則即發,面色萎黃或蒼白,唇甲無華,心慌氣短,食少身倦。治療此症應以補益心脾,培補氣血為主。方葯可用歸脾湯:取黃芪20克,黨參20克,白術10克,茯神15克,當歸15克,炒酸棗仁15克,遠志10克,龍眼肉15克,木香10克,甘草10克,大棗10枚。將上葯水煎2次,將葯液混勻。每日一劑,早晚分服。若腎精耗傷引致的眩暈,可伴有腰膝酸軟,神疲健忘,遺精耳鳴,記憶減退等。方葯可用補腎定眩湯:取枸杞子30克,菊花15克,熟地15克,山葯30克,菟絲子15克,女貞子15克,肉蓯蓉20克,山萸肉15克,杜仲10克。將上葯水煎2次,將葯液混勻。每日一劑,早晚分服。
一旦發生眩暈症,可根據以上幾種類型進行辨證選方治療,定會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應用中葯治療的同時,還要採取正確的康復保健措施。這樣有利於緩解眩暈症狀,防止眩暈症復發,並能控制病情的進一步發展。常用的防治眩暈症的保健措施如下:
一、要進行飲食調養。眩暈症病人的飲食應以富有營養和新鮮清淡為原則。要多食蛋類、瘦肉、青菜及水果。忌食肥甘辛辣之物,如肥肉、油炸物、酒類、辣椒等。營養豐富的食物,可補充身體之虛,使氣血旺盛,腦髓充實。對因貧血、白細胞減少症或慢性消耗性疾病所引起的眩暈症,尤應以營養調理為主。肥甘辛辣之品,能生痰助火,會使眩暈加重。因此,患高血壓病、腦動脈硬化症的人應當慎用肥甘辛辣之物。在眩暈症的急性發作期,應適當控制水和鹽的攝入量。現代醫學認為,這樣可減輕內耳迷路和前庭神經核的水腫,從而使眩暈症狀緩解或減輕發作。
二、要進行精神調養。眩暈症病人的精神調養也是不容忽視的。憂郁惱怒等精神刺激可致肝陽上亢或肝風內動,而誘發眩暈。因此,眩暈病人應胸懷寬廣,精神樂觀,心情舒暢,情緒穩定,這對預防眩暈症發作和減輕發作次數十分重要。
三、要注意休息起居。過度疲勞或睡眠不足為眩暈症的誘發因素之一。不論眩暈發作時或發作後都應注意休息。在眩暈症急性發作期應卧床休息。如椎底動脈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暈,站立時症狀會加重,卧床時症狀可減輕。卧床休息還能防止因暈倒而造成的身體傷害。眩暈症病人保證充足的睡眠甚為重要。在充足睡眠後,其症狀可減輕或消失。再者,眩暈症病人應盡量避免頭頸左右前後的轉動。如有內耳病變,可因頭位的改變影響前庭系統的功能而誘發眩暈。頸椎病患者頸部轉動或仰俯時,可使椎動脈受壓而影響腦部血液循環,使腦供血不足而誘發眩暈。聲光的刺激也可加重眩暈,故居室宜安靜,光線要暗淡。

6. 眩暈症有什麼好的治療方法

中醫中葯怎樣治療眩暈症

眩是指視物昏花或眼前發黑;暈是指自感身體或外界景物旋轉擺動,站立不穩。二者常同時發生,故統稱為眩暈。輕度眩暈者閉目即止。重度眩暈者如坐車舟,或伴有惡心嘔吐、心慌出汗、甚至肢體偏斜欲倒等症狀。
眩暈是中老年人常見的一種症狀。它可由現代醫學中的多種疾病引起。如美尼爾氏綜合症、內耳前庭及迷路感染、內耳前庭神經炎、高血壓病、低血壓病、貧血、白細胞減少症、腦動脈硬化症、神經官能症等。
祖國醫學認為,眩暈可由風、痰、虛引起,故有「無風不作眩」、「無痰不作眩」、「無虛不作眩」的說法。
1.無風不作眩(由肝氣不調引起的眩暈症)。中醫認為,肝為風木之臟,主動主升。憂郁惱怒,可致肝氣不調,氣郁化火,肝陽上亢,肝風內動,上擾清竅,發為眩暈。此型眩暈症的臨床表現為頭暈目眩,頭脹或痛,心煩易怒,失眠多夢,耳鳴口苦,面色紅赤,血壓偏高等。此症多因情志刺激而誘發。治療此症應以平肝熄風為主。方葯可用鎮肝熄風湯加減:取杭芍15克,玄參15克,龍骨20克,牡蠣20克,代赭石15克,龜板10克,天麻10克,鉤藤15克,夏枯草15克,夜交藤15克,牛膝10克。將上葯水煎2次,將葯液混勻。每日一劑,早晚分服。
2.無痰不作眩(由痰阻引起的眩暈症)。飲食失節,過食肥甘,會使脾胃運化失常而聚濕生痰,痰濁中阻,蒙蔽清陽,發為眩暈。此型眩暈症的臨床表現為頭重昏蒙,胸悶惡心,時嘔痰涎,不思飲食。治療此症應以化濕祛痰為主。方葯可用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取半夏10克,白術15克,茯苓20克,橘紅10克,天麻10克,牡蠣30克,澤瀉15克,竹茹10克。將上葯水煎2次,將葯液混勻。每日一劑,早晚分服。
3.無虛不作眩(由氣血虧虛引起的眩暈症)。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思慮勞倦或飲食不節,可損傷脾胃,或因脾胃素虛,皆能導致氣血不足,氣虛清陽不升,血虛使腦失濡養,發為眩暈。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生髓。腦為髓海。房勞過度,或有遺精滑泄之疾,或年老體衰,腎精耗傷,腦髓不足,也為眩暈之因。氣血虧虛型眩暈者,動則加劇,勞則即發,面色萎黃或蒼白,唇甲無華,心慌氣短,食少身倦。治療此症應以補益心脾,培補氣血為主。方葯可用歸脾湯:取黃芪20克,黨參20克,白術10克,茯神15克,當歸15克,炒酸棗仁15克,遠志10克,龍眼肉15克,木香10克,甘草10克,大棗10枚。將上葯水煎2次,將葯液混勻。每日一劑,早晚分服。若腎精耗傷引致的眩暈,可伴有腰膝酸軟,神疲健忘,遺精耳鳴,記憶減退等。方葯可用補腎定眩湯:取枸杞子30克,菊花15克,熟地15克,山葯30克,菟絲子15克,女貞子15克,肉蓯蓉20克,山萸肉15克,杜仲10克。將上葯水煎2次,將葯液混勻。每日一劑,早晚分服。
一旦發生眩暈症,可根據以上幾種類型進行辨證選方治療,定會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應用中葯治療的同時,還要採取正確的康復保健措施。這樣有利於緩解眩暈症狀,防止眩暈症復發,並能控制病情的進一步發展。常用的防治眩暈症的保健措施如下:
一、要進行飲食調養。眩暈症病人的飲食應以富有營養和新鮮清淡為原則。要多食蛋類、瘦肉、青菜及水果。忌食肥甘辛辣之物,如肥肉、油炸物、酒類、辣椒等。營養豐富的食物,可補充身體之虛,使氣血旺盛,腦髓充實。對因貧血、白細胞減少症或慢性消耗性疾病所引起的眩暈症,尤應以營養調理為主。肥甘辛辣之品,能生痰助火,會使眩暈加重。因此,患高血壓病、腦動脈硬化症的人應當慎用肥甘辛辣之物。在眩暈症的急性發作期,應適當控制水和鹽的攝入量。現代醫學認為,這樣可減輕內耳迷路和前庭神經核的水腫,從而使眩暈症狀緩解或減輕發作。
二、要進行精神調養。眩暈症病人的精神調養也是不容忽視的。憂郁惱怒等精神刺激可致肝陽上亢或肝風內動,而誘發眩暈。因此,眩暈病人應胸懷寬廣,精神樂觀,心情舒暢,情緒穩定,這對預防眩暈症發作和減輕發作次數十分重要。
三、要注意休息起居。過度疲勞或睡眠不足為眩暈症的誘發因素之一。不論眩暈發作時或發作後都應注意休息。在眩暈症急性發作期應卧床休息。如椎底動脈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暈,站立時症狀會加重,卧床時症狀可減輕。卧床休息還能防止因暈倒而造成的身體傷害。眩暈症病人保證充足的睡眠甚為重要。在充足睡眠後,其症狀可減輕或消失。再者,眩暈症病人應盡量避免頭頸左右前後的轉動。如有內耳病變,可因頭位的改變影響前庭系統的功能而誘發眩暈。頸椎病患者頸部轉動或仰俯時,可使椎動脈受壓而影響腦部血液循環,使腦供血不足而誘發眩暈。聲光的刺激也可加重眩暈,故居室宜安靜,光線要暗淡

7. 眩暈症怎麼治療

眩暈為復一種常見疾病,可分為兩大制類。①真性眩暈:為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圍物體旋轉、搖擺、浮動感,伴有惡心、嘔吐、
耳鳴、平衡失調、眼震等症。主要病症有:美尼爾氏病、迷路炎、前庭神經炎、位置性眩暈、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聽神經瘤、小腦病變、第四腦室及腦干腫瘤或佔位性病變等,②假性眩暈:俗稱頭暈、頭昏、沉悶,無旋轉,常由供血不足、高、低血壓、心血管病、失眠、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更年期綜合症、頸椎病及某些真性眩暈遺留症等原因引起。
眩暈由於其病因復雜、病程長、反復發作或為持續性,為臨床常見之慢性疑難症。隨著現代醫學的不斷發展,出現了一些葯品,如氟桂利嗪、眩暈停、敏使朗及大量的擴管葯、鈣離子陰滯劑,雖解除了許多患者的疾患,但多數臨床醫生及患者,仍感到見效慢、療效差、服葯時間長、費用高、治療面單一,與該病相關的體症不能兼顧治療,尤其對美尼爾氏綜合症反復發作很難控制。現代手術治療方法不斷創新,但其危害性、副作用、費用高仍是易見的。中醫中葯在該病治療方面,具有很大優勢,採用整體辨證、綜合調治,只要臨床配方用葯得當,治癒率應是很高的。

8. 眩暈症的治療偏方

眩暈症的治療偏方
一、龍眼雞子粥
食材:龍眼肉50克、雞蛋1隻、棗30枚,適量粳米。
做法:將龍眼肉、雞蛋、棗與適量粳米同煮常服,用於氣血不足之眩暈患者。
二、甘菊粳米粥
材料:15到30g甘菊新鮮嫩芽,粳米60g,適量冰糖。
做法:取甘菊新鮮嫩芽15~30克,洗凈,與粳米60克、冰糖適量煮粥,早晚餐服用,每日1次,連服7日。適用於高血壓、肝火亢盛之眩暈。
三、車前粳米粥
材料:車前子15g,粳米60g,玉米粉適量。
做法:車前子15克(布包)煎水去渣,入粳米60克煮粥,玉米粉適量用冷水溶和,調入粥內煮熟吃,每日1劑,常吃。適用高血壓痰濕壅盛之眩暈。
四、籬欄葯膳
材料:中草葯籬欄25克,帶殼雞蛋一個,大米50克,適量油、鹽、味精。
做法:用中草葯籬欄25克,帶殼雞蛋一個,大米50克,煮成稀粥,可加適量油、鹽、味精調味。煮熟後,去籬欄渣和蛋殼,一天分2次食用葯粥和雞蛋,一般連續食用3天,頭暈頭痛症狀即有明顯好轉。此葯粥不僅香甜可口,可治療頭暈頭痛,還具有輔助降壓作用。
五、鴨蛋赤豆
材料:鴨蛋一個、赤豆20粒。
做法:將鴨蛋和赤豆一起攪勻蒸熟,早晨空腹服,每日一次,連用7天有效。
六、枯草湯治頭暈
材料:夏枯草25克,生白芍15克,生杜仲25克,黃芩10克。
用法:先煎前3味葯,放入3茶盅水,熬30分鍾,從火上拿下來,稍停再加入黃芩,煎5分鍾即成,每天早晚各服1次。服後即能感覺頭輕眼亮,沒有其他副作用。
結語:眩暈症的發作是非常令人難受的,影響著患者的心情以及生活等等。高血壓以及其他的心腦血管都是會導致眩暈症的產生,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治療眩暈症的偏方,中葯治 根秘方佳威 前面英文 B F T 後面數字 3 3 5 大家可以嘗試一下,但若是含有葯物,必須咨詢醫生後服用。

閱讀全文

與眩暈症治療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萬博動物醫院在線電話 瀏覽:380
臨淄愛佳寵物醫院 瀏覽:582
蘇泊爾養生壺怎麼樣打開 瀏覽:104
肝轉移的治療方法 瀏覽:845
養生壺如何做現磨咖啡 瀏覽:787
中醫治療失眠能根治嗎 瀏覽:391
望京附近看婦科好的醫院 瀏覽:773
治療葯物依賴的醫院 瀏覽:100
閔行區中醫院地址 瀏覽:543
治療頑固性失眠的葯物 瀏覽:489
石龍人民醫院體檢 瀏覽:507
盛京醫院婦科哪個醫生好 瀏覽:613
甘肅省人民醫院燒傷科 瀏覽:724
老年痴呆嚴重送康復醫院好嗎 瀏覽:185
治療糖尿病陽痿的中葯方 瀏覽:565
汕頭潮陽哪裡有寵物醫院 瀏覽:984
醫院婦科治療儀 瀏覽:758
興義博愛醫院婦科 瀏覽:749
湖北武漢兒童醫院電話 瀏覽:190
最好的傳染病醫院 瀏覽: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