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治療方法 > 肺結核的治療方法

肺結核的治療方法

發布時間:2021-02-11 12:34:56

㈠ 肺結核治療過程

肺結核西醫治療方法
一、抗結核化學葯物治療(簡稱化療)

(一)化療原則

化療的主要作用在於縮短傳染期、降低死亡率、感染率及患病率。對於每個具體患者,則為達到臨床及生物學治癒的主要措施,合理化療是指對活動性結核病堅持早期、聯用、適量、規律和全程使用敏感葯物的原則。所謂早期主要指早期治療患者,一旦發現和確診後立即給葯治療;聯合是指根據病情及抗結核葯的作用特點,聯合兩種以上葯物,以增強與確保療效;適量是指根據不同病情及不同個體規定不同給葯劑量;規律即使患者必須嚴格按照化療方案規定的用葯方法,有規律地堅持治療,不可隨意更改方案或無故隨意停葯,亦不可隨意間斷用葯;全程乃指患者必須按照方案所定的療程堅持治滿療程,短程化療通常為6~9個月。一般而言,初治患者按照上述原則規范治療,療效高達98%,復發率低於2%。

活動性肺結核是化療的適應證。對硬結已久的病灶則不需化療。至於部分硬結、痰菌陰性者,可觀察一階段,若X線病灶無活動表現、痰菌仍陰性、又無明顯結核毒性症狀,亦不必化療。

1、早期、聯用、適量、規律和全程用葯活動性病灶處於滲出階段,或有乾酪樣壞死,甚至形成空洞,病灶內結核菌以A群菌為主,生長代謝旺盛,抗結核葯物常可發揮最大的殺菌或抑菌作用。病灶局部血運豐富、葯物濃度亦當,有助於促使炎症成分吸收、空洞縮小或閉合、痰菌轉陰。故對活動性病灶早期合理化療,效果滿意。

實驗證明肺內每1g乾酪灶或空洞組織中約有結核菌106~1010個。從未接觸過抗結核葯物的結核菌,對葯物的敏感性並不完全相同。大約每105~106個結核菌中可有1個菌因為基因突變而對異煙肼或鏈黴素耐葯。同時對該兩種葯物均耐葯者約在1011個結核菌中僅1個,同時耐3種葯物的菌則更少。可見如單用一種葯物治療,雖可消滅在部分敏感菌,但有可能留下少數耐葯菌繼續繁殖,最終耐葯菌優勢生長。如聯用兩種或兩種以上葯物,耐葯菌減少,效果較單葯為佳。

用葯劑量要適當,葯量不足,組織內葯物信以達到有效濃度,且細菌易產生繼發性耐葯。葯量過大則易產生不良反應。結核菌生長緩慢,有時僅偶爾繁殖(B、C菌群),因此應使葯物在體內長期保持有效濃度。規律地全程用葯,不過早停葯,是化療成功的關鍵。

2、葯物與結核菌血液中(包括巨噬細胞內)葯物濃度在常規劑量下,達到試管內最低抑菌濃度(MIC)的10倍以上時才能起殺菌作用,否則僅有抑菌作用。常規用量的異煙肼及利福平在細胞內外均能達到該水平,稱全殺菌劑。鏈黴素及吡嗪醯胺亦是殺菌劑,但鏈黴素在偏鹼的環境中才能發揮最大作用,且很少滲入吞噬細胞,對細胞內結核菌無效。吡嗪醯胺雖可滲入吞噬細胞,但僅在偏酸性環境中才有殺菌作用,故兩者都只能作為半殺菌劑。乙胺丁醇、對氨基水楊酸鈉等均為抑菌劑,常規劑量時葯物濃度均不能達到MIC的10倍以上,加大劑量則容易發生不良反應。

早期病灶內的結核菌大部分在細胞外,此時異煙肼的殺菌作用是最強,鏈黴素次之。炎症使組織局部pH下降,細菌代謝減慢(C菌群),連同一些被吞噬在細胞內的結核菌(B菌群),均地利福平及吡嗪醯胺敏感。殺滅此類殘留菌(B菌群),有助於減少日後復發。

(二)化療方法

1、「標准」化療與短程化療過去常規採用12~18個月療法,稱「標准」化療,但因療程過長,許多患者不能完成,療效受到限制。自利福平問世後,與其他葯物聯用,發現6~9個月療法(短程化療)與標准化療效果相同,故目前廣泛採用短程化療,但該方案中要求必須包括兩種殺菌葯物,異煙肼及利福平,具有較強殺菌(對A菌群)及滅菌(對B、C菌群)效果。

2、.間歇用葯、兩階段用葯實驗表明,結核菌與葯物接觸數小時後,常延緩數天生長。因此,有規律地每周用葯3次(間歇用葯),能達到與每天用葯同樣的效果。在開始化療的1~3個月內,每天用葯(強化階段),以後每周3次間歇用葯(鞏固階段),其效果與每日用葯基本相同,有利於監督用葯,保證完成全程化療。使用每周3次用葯的間歇療法時,仍應聯合用葯,每次異煙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等劑量可適當加大;但鏈黴素、對氨基水楊酸鈉、乙硫異煙胺等不良反應較多,每次用葯劑量不宜增加(表一)。

表一常用抗結核葯物成人劑量和主要不良反應

葯名縮寫每日劑量(g)間歇療法一日一(g)制菌作用機制主要不良反應

異煙肼H,INH0.30.6~0.8DNA合成周圍神經炎、偶有肝功能損害

利福平R,RFP0.45~0.6*0.6~0.9mRNA合成肝功能損害、過敏反應

鏈黴素S,SM0.75~1.0△0.75~1.0蛋白合成聽力障礙、眩暈、腎功能損害

吡嗪醯胺Z,PZA1.5~2.02~3吡嗪酸抑菌胃腸道不適、肝功能損害、高尿酸血症、關節痛

乙胺丁醇E,EMB0.75~1.0**1.5~2.0RNA合成視神經炎

對氨基水楊酸鈉P,PAS8~12***10~12中間代謝胃腸道不適,過敏反應、肝功能損害

丙硫異煙胺1321Th0.5~0.750.5~1.0蛋白合成胃腸道不適、肝功能損害

卡那黴素K,KM0.75~1.0△0.75~1.0蛋白合成聽力障礙、眩暈、腎功能損害

捲麴黴素Cp,CPM0.75~1.0△0.75~1.0蛋白合成聽力障礙、眩暈、腎功能損害

註:*體重<50kg用0.45,≥50kg用0.6;S、Z、Th用量亦按體重調節;**前2個月25mg/kg,其後減至15mg/kg;* * *每日分2次服用(其它葯均為每日一次);△老年人每次0.75g。

3、督導用葯抗結核用葯至少半年,偶需長達一年半,患者常難以堅持。醫護人員按時督促用葯,加強訪視,取得患者合作尤為必要。強化階段每日一次用葯,即可形成高峰血葯濃度,較每日分次用葯療效尤佳,且方便患者,提高患者堅持用葯率及完成全程。

(三)抗結核葯物

理想的抗結核葯物具有殺菌、滅菌或較強的抑菌作用,毒性低,不良反應減少,價廉、使用方便,葯源充足;經口服或注射後葯物能在血液中達到有效濃度,並能滲入吞噬細胞、腹膜腔或腦脊液內,療效迅速而持久。

1、異煙肼(isoniazid,H)具有殺菌力強、可以口服、不良反應少、價廉等優點。其作用主要是抑制結核菌脫氧核糖核酸(DNA)的合成,並阻礙細菌細胞壁的合成。口服後,吸收快,滲入組織,通過血腦屏障,殺滅細胞內外的代謝活躍或靜止的結核菌。胸水、乾酪樣病灶及腦脊液中的葯物濃度亦相當高。常用劑量為成人每日300mg(或每日4~8mg/kg),一次口服;小兒每日5-10mg/kg(每日不超過300mg)。結核性腦膜炎及急性粟型結核時劑量可適當增加(加大劑量時有可能並發周圍神經炎,可用維生素B6每日300mg預防;但大劑量維生素B6亦可影響異煙肼的療效,故使用一般劑量異煙肼時,無必要加用維生素B6),待急性毒性症狀緩解後可恢復常規劑量。異煙肼在體內通過乙醯化滅活,乙醯化的速度常有個體差異,快速乙醯化者血葯濃度較低,有認為間歇用葯時須增加劑量。

本葯常規劑量很少發生不良反應,偶見周圍神經炎、中樞神經系統中毒(興奮或抑制)、肝臟損害(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等。單用異煙肼3個月,痰菌耐葯率可達70%。

2、利福平(rifampin,R)為利福黴素的半合成衍生物,是廣譜抗生素。其殺滅結核菌的機制在於抑制菌體的RNA聚合酶,阻礙其mRNA合成。利福平對細胞內、外代謝旺盛及偶爾繁殖的結核菌(A、B、C菌群)均有作用,常與異煙肼聯合應用。成人每日1次,空腹口服450~600mg。本葯不良反應輕微,除消化道不適、流感癥候群外,偶有短暫性肝功能損害。長效利福黴素類衍生物如利福噴丁(rifapentine,DL473)在人體內半衰期長,每周口服一次,療效與每日服用利福平相仿。螺旋哌啶利福黴素(ansamycin,LM427,利福布丁)對某些已對其它抗結核葯物失效的菌株(如鳥復合分枝桿菌)的作用較利福平強。

3、鏈黴素(streptomycin,S)為廣譜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對結核菌有殺菌作用,能幹擾結核菌的酶活性,阻礙蛋白合成。對細胞內的結核菌作用較少。劑量:成人每日肌肉注射1g(50歲以上或腎功能減退者可用0.5~0.75g)。間歇療法為每周2次,每次肌注射1g。妊娠婦女慎用。

鏈黴素的主要不良反應為第8對顱神經損害,表現為眩暈、耳鳴、耳聾、嚴重者應及時停葯,腎功能嚴重減損者不宜使用。其他過敏反應有皮疹、剝脫性皮炎、葯物熱等,過敏性休克較少見。單獨用葯易產生耐葯性。其他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如卡那黴素、捲麴黴素、紫黴素等雖亦有抗結核作用,但效果均不及鏈黴素,不良反應相仿。

4、吡嗪醯胺(pyrazinamide,Z)能殺滅吞噬細胞內,酸性環境中的結核菌。劑量:每日1.5g,分3次口服,偶見高尿酸血症、關節痛、胃腸不適及肝損害等不良反應。

5、乙胺丁醇(ethambutol,E)對結核菌有抑菌作用,與其他抗結核葯物聯用時,可延緩細菌對其他葯物產生耐葯性。劑量:25mg/kg,每日1次口服,8周後改為15mg/kg,不良反應甚少為其優點,偶有胃腸不適。劑量過大時可起球後視神經炎、視力減退、視野縮小、中心盲目點等,一旦停葯多能恢復。

6、對氨基水楊酸內(sodium para-aminosalicylate.P)為抑菌葯,與鏈黴素、異煙肼或其他抗結核葯聯用,可延緩對其他葯物發生耐葯性。其抗菌作用可能在結核菌葉酸的合成過程中與對氨苯甲酸(PABA)競爭,影響結核菌的代謝。劑量:成人每日8~12g,每2~3次口服。不良反應有食慾減退、惡心、嘔吐、腹瀉等。本葯飯後服用可減輕胃腸道反應,亦可每日12g加於5%~10%葡萄糖液500ml中避光靜脈滴注,1個月後仍改為口服。

(四)化療方案

視病情輕重、有無痰菌和細菌耐葯情況,以及經濟狀況、葯源供應等,選擇化療方案。無論選擇何種,必須符合前述化療原則方能奏效。

1、初治方案未經抗結核葯物治療的病例中,有的痰塗片結核菌陽性(塗陽),病情較重,有傳染性;也有的塗片陰性,病變范圍不大,所用化療方案亦有強弱不同。

初治塗陽病例,不論其培養是否為陽性,均可用以異煙肼(H)、利福平(R)及吡嗪醯胺(Z)組合為基礎的6個月短程化療方案。痰菌常很快轉陰,療程短,便於隨訪管理。

(1)前2個月強化期用鏈黴素(或乙胺丁醇)、異煙肼、利福平及吡嗪醯胺,每日1次;後4個月繼續用異煙肼及利福平,每日1次,以2S(E)HRZ/4HR表示。

(2)亦可在鞏固期隔日用葯(即每周用葯3次)以2S(E)HRZ/4H3R3。(右下角數字為每周用葯次數)。

(3)亦可全程間歇用葯,以2S3(E3)H3R3Z3/4H3R3表示。

(4)強化期用異煙肼、鏈黴素及對氨基水楊酸鈉(或乙胺下醇),鞏固期用2種葯10個月,以2HSP(E)/10HP(E)表示。

(5)強化期1個月用異煙肼、鏈黴素,鞏固期11個月每周用葯2次,以1HS/11H2S2表示。

以上(1)、(2)、(3)為短程化療方案,(4)、(5)為「標准方案」。若條件許可,盡量使用短程化療方案。

初治塗陰培陰患者,除粟粒性肺結核或有明顯新社會洞患者可採用初治塗陽的方案外,可用以下化療方案:①2SHRZ/2H2R2;②3H2R2Z2/2H2R2(全程隔日應用);③1SH/11HP(或E)。

對初治患者,國際防癆及肺病聯合會推薦的適用於國家防癆的化學方案(表二),可供製訂治療方案時參考。

表二國家防癆規劃的結核病化療方案

療程化療方案療程化療方案

6個月2RHZ/4RH8個月2SRHZ/6TH或6EH

2ERHZ/4RH或4R2H22SRHZ/6S2H2Z2

2SRHZ/4RH或4R2H2

2、復治方案初治化療不合理,結核菌產生繼發耐葯,痰菌持續陽性,病變遷延反復。復治病例應選擇聯合敏感葯物。葯物敏感試驗有助於選擇用葯,但費時較久、費用較大。臨床上多根據患者以往用葯情況,選擇過去未用過的很少用過的,或曾規則聯合使用過葯物(可能其致病菌仍對之敏感),另訂方案,聯合二種或二種以上敏感葯物。

復治病例,一般可用以下方案:

(1)2S(E)HRZ/4HR,督促化療,保證規律用葯。6個月療程結束時,若痰菌仍未轉陰,鞏固期可延長2個月。如延長治療仍痰菌持續陽性,可採用下列復治方案。

(2)初治規則治療失敗的患者,可用2S3H3Z3E3/6H3R3E3。

(3)慢性排菌者可用敏感的一線葯與二線葯聯用,如卡那毒素(K)、丙硫異煙胺(1321Th)、捲麴黴素(Cp),應嚴密觀察葯物不良反應,療程以6~12個月為宜。氟喹諾酮類有中等度抗結核作用,對常用葯物已產生耐葯的病例,可將其加入聯用方案。若瘺菌陰轉,或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均為停葯指征。

(五)病情判斷與療效考核、治療失敗

1、病情與療效考核按病變的活動程度已知前述可分為進展期、吸收好轉期及穩定期。一般吸收好轉期及穩定期為病情好轉,進展期為惡化。其判斷應根據臨床症狀、X線表示及排菌情況綜合分析。

(1)臨床症狀:注意觀察有無午後低熱、夜間盜汗、食慾不振、全身不乏、體重下降等結核惡化症狀及其程序變化。此類症狀減輕或消失提示病情好轉;若症狀顯著或由輕度變重則表明病情惡化。此外,咳嗽、咳痰、咯血等呼吸系統症狀的變化亦可作為參考。

(2)X線檢查:是判斷病情不可缺少的指標,亦是監測病情轉歸的重要依據,對無明顯臨床症狀的患者則主要依靠X線檢查,X線既可確定病灶位置、范圍、性質,又可前後對照觀察動態變化。雲絮狀浸潤性病變吸收、消散、范圍縮小;或轉為密度增高、邊界清楚的增殖性病變如纖維化、鈣化;原有空洞縮小、閉合等均表示病情好轉或痊癒。反之,由增殖性病變轉為滲出性病變,或浸潤性病變范圍擴大,發生支氣管播散或急性、亞急性血行播散,出現乾酪樣壞死病灶、空洞形成等均為病情惡化表現。

(3)痰菌:肺結核患者痰內排菌與否是判斷病情程序及考核療效的重要指標。且痰菌檢查特異性高較少受人為因素干擾。若痰菌持續陽性,則為開放性肺結核,提示病變活動程度高,且為結核病的社會傳染源,對周圍人群構成威脅。經治療後反復檢查,發現結核菌量少或陰性,表明為好轉期;如每月至少查痰1次,連續個月均陰性,則表明進入穩定期。此後若再次出現排菌,為病變惡化的表現。血沉加速提示病變活躍、惡化;但活動性肺結核並非均有血沉增速,而病變好轉,穩定期患者的血沉幾乎均正常。

2、治療失敗療程結束時痰菌未能陰轉,或在療效中轉陽,X線顯示病灶未吸收、穩定,而進一步惡化,均說明治療失敗,形成所謂難治性肺結核。究其產生原因,除感染耐葯結核菌、用葯不規范、間斷用葯或單葯治療外,尚與部分患者對化療葯物過敏,不能使用化療葯物或因化療葯物的嚴重不良反應難以堅持治療、機體免疫力低下(HIV感染者)、體質極差等因素有關。

耐葯結核病(DR-TB)特別是耐多葯結核病(MDR-TB)的流行嚴重,正在使抗結核治療面臨新挑戰。1994年WHO及國際防癆肺病聯合會開始了抗結核葯物耐葯性監測全球規劃,歷時3年的工作結果顯示,代表全世界20%人口的五大洲中35個國家的監測發現雙耐HR的MDR-TB佔2%~14%,大多數屬於單葯、不規則、不合理聯合方案治療等人為因素造成的繼發性多葯耐葯。在結核病控制工作薄弱的國家,原發性多葯耐葯亦呈上升趨勢。一旦發生耐葯結核病後,其所使用的化療葯物價貴、效差、不良反應嚴重,治療費用可為新塗陽肺結核患者的100倍。堅持合理使用化療方案,採取綜合防治措施,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等,有助於防止耐葯結核病的發生。

為有效地防止治療失敗,化療方案必須正確制訂,患者應在督導下堅持早期、適量、規律、全程聯用敏感葯物。只有在已發生嚴重不良反應或確已證實細菌已產生耐葯性的情況下,才改換新的化療方案。新方案應包括兩種以上敏感葯物。

㈡ 肺結核的治療方法

正規抗癆治療國際上有統一方案:
一、早期:對任何疾病都強調早診斷、早治療,特別對一定要早診斷、早治療、早期治療以免組織破壞,造成修復困難,早期、肺泡內有炎症細胞浸潤和纖維素滲出,肺泡結構尚保持完整、可逆性大。同時細菌繁殖旺盛,體內吞噬細胞活躍,抗癆葯物對代謝活躍生長繁殖,旺盛的細菌最能發揮抑制和殺滅作用。早期治療可利於病變吸收消散不留痕跡。如不及時治療小病拖成大病,大病導致不治癒,一害自己,二害周圍人。 二、聯合:無論初治還是復治患者均要聯合用葯、臨床上治療失敗的原因往往是單一用葯造成難治病人。聯合用葯必須要聯合二種或二種以上得葯物治療,這樣可避免或延緩耐葯性的產生,又能提高殺菌效果。既有細胞內殺菌葯物又有細胞外殺菌葯物,又有適合酸性環境內的殺菌葯,從而使化療方案取得最佳療效。並能縮短療程,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浪費。 三、適量:葯物對任何疾病治療都必須有一個適當的劑量。這樣才能達到治療的目的,又不給人體帶來毒副作用,幾乎所有的抗結核葯物都有毒副作用,如劑量過大,血液的葯物濃度過高,對消化系統、神經系統、泌尿系統、特別對肝肺可產生毒副反應,劑量不足,血液濃度過低,達不到折菌、殺菌的目的、易產生耐葯性。所以一定葯採用適當的劑量,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用葯。 四、規律:一定要在專科醫生指導下規律用葯,因為結核菌是一種分裂周期長,生長繁殖緩慢殺滅困難大的頑固細菌。在治療上必須規律用葯,如果用葯不當,症狀緩解就停停用,必然導致耐葯的發生,造成治療失敗。日後治療更加困難,對規律用葯必須做到一絲不苟,一頓不漏,決不可自以為是。 五、全程:所謂全程用葯就是醫生根據患者的病情判定化療方案,完成化療方案所需要的時間,一個療程三個月。全療程一年或一年半。短化不少於6個月或10個月。 要想徹底治療必須遵循以上五個原則、早期、聯合、適量、規律、全程、才能確保查出必治、治必徹底。

異煙肼(H)0.3克/日,利福平(R)0.45~0.60克/日,吡嗪醯胺(Z)1.5克/日,鏈黴素(S)0.75~1.0克/日,乙胺丁醇(E)1.5克/日等。應用較多的聯合治療方案是ZS(E)HRZ/4HR,意思是開始治療的前兩個月,採用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醯胺、鏈黴素(或乙胺丁醇)4種強有力葯物聯合治療,醫學上稱之為強化期。後4個月繼續應用異煙肼、利福平,每日1次,醫學上稱之為鞏固期。

A 2HRZ/4HR B 2HRZSE/4-6HRE C 2HRZE/4HR D 2H3R3Z3E3/4H3R3(數字3都是在字母右下角的) E 2H3R3Z3S3E3/6H3R3E3(數字3都是在字母右下角的) A,B,C為每日用葯方案
A方案:強化期: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醯胺;每日一次,2個月。鞏固期:異煙肼,利福平,每日一次,4個月。(為初治塗陰肺結核治療發案)
B方案:強化期: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醯胺,鏈黴素和乙胺丁醇,每日一次,2個月。鞏固期:異煙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每日一次,4-6個月。鞏固期治療4個月時,痰菌未轉陰,可繼續延長治療期2個月。(為復治塗陽肺結核治療發案)
C方案:強化期: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醯胺和乙胺丁醇,頓服,2個月。鞏固期:異煙肼,利福平,頓服,4個月。(為初治塗陽肺結核治療發案)
D,E為間隔用葯方案
D方案:強化期: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醯胺和乙胺丁醇,隔日一次或每周三次,2個月。鞏固期:異煙肼,利福平,隔日一次或每周三次,4個月。(同樣為初治塗陽肺結核治療發案) E方案:強化期: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醯胺,鏈黴素和乙胺丁醇,隔日一次或每周三次,2個月。鞏固期:異煙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隔日一次或每周三次,6個月。(同樣為復治塗陽肺結核治療發案)

㈢ 怎麼治療肺結核

肺結核治療主要是葯物治療,治療原則為早期、聯合、規律、適量專、全程,常用葯物有異煙屬肼、利福平、咇嗪醯胺、乙胺丁醇、鏈黴素等,這些葯物多少都會有一點副作用,有些特殊情況需要手術治療,如整個肺壞掉、發生支氣管內膜結核、咯血、結核性膿胸等,此外還可通過提高機體免疫力或其他微創、介入治療方式輔助治療肺結核

㈣ 肺結核的治療方法有什麼啊

現在在醫院確診後是開放性肺結核得都可以得到國家得免費治療 肺結核的治療必須內有計劃容性,堅持不懈,主要治療措施有(1)一般治療,如休息和營養,(2)葯物治療,抗結核葯物主要有異煙肼、鏈黴素、對氨基水楊酸、乙胺丁醇、利福平等

㈤ 肺結核有哪些治療辦法

功勞葉治肺結核潮熱咳血

[用料]30克功勞葉

㈥ 肺結核怎樣治療

結核病的治療現在已不是個問題了,都可治癒。但其治療還應以西葯為主,中葯為輔。我是中醫出身,不能妄自菲薄,但中醫中葯和結核病鬥了幾千年,效果都不理想,五十年代,鏈黴素和雷米封問世後,我國的結核病疫情才得到了控制。所以,治療結核病還應以西葯為主。我不反對用中葯,但要在西葯的基礎上應用,因中葯治療結核病的效果是不能肯定的。西葯雖副作用大些,但它可殺滅結核菌,而中葯,只能抑菌而沒有殺菌葯。
現代肺結核已不是難治的病了,只要治療方案合理,方法恰當,都能徹底治癒,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或在專業醫院治療都是可以的。一般初治病人(以前沒治過)六個月療程,復治病人要9-12個月療程。
第一次治療非常重要,如第一次治療不徹底,就會產生一些耐葯菌株,一旦復發,不但難治,而且,也不易徹底治癒。
治療結核病,強化期要兩個月,此時,最好要注射一個月的鏈黴素,(以體重在50kg左右為例)每次0.75g/日,口服利福平0.45g,異煙肼(雷米封)0.3g,吡嗪醯胺1.5g。這些葯物都採用頓服,即每日服一次葯,利福平需空腹服,飯前一小時以上或飯後四小時以上服用,避免它與食物相混合,它與食物中的蛋白質相結合就降低了葯效。服用異煙肼時不要吃富含組織胺的食物,如:青皮紅肉的熱帶魚。(馬丁魚、青占魚和沙丁魚等)鏈黴素用後,就改用乙胺酊醇0.75g/日,在用抗結核葯物時可用葡醛內脂來護肝,兩個月後,就只服利福平和異煙肼,直到療程結束。在治療時,每月還要復查一次,監測一次肝功能。在治療期間,要不飲酒、不過食油膩、不用其他西葯,盡量減少肝臟的負擔。
治療結核病還是到專業機構把握些。他們對現代結核病的治療,是最明白、最把握的。因他們只研究這一個病,而且,進修和學術交流又非常多。

㈦ 肺結核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如何治療

葯物治療一般是生活之中人們的首選,我們主要通過葯物來使縮短傳回染期、降低死亡率、答感染率及患病率,這樣可以有效的對肺結核進行治療,所以我們所要吃葯的時間卻是很長六個月,但是恢復率卻是很高的。
手術治療,一般來說手術治療也是人們常選用的方法之一,我們可以通過手術的方法來治療肺結核,但是手術有一定的風險性所以我們要注意了。不過手術治療比葯物治療要好的快。
預防工作對我們來說也是非常的重要的,因為我們不注意預防工作那麼我們可能患病的幾率是非常大的,所以平時在家中要注意多通風,發病了要及時的去治療,這樣才能遠離肺結核。

㈧ 肺結核有哪些治療方法

1.敷貼法

五靈脂、白芥子、白鴿糞、大蒜(去皮)各30克,甘草12克,白鳳仙草1株,豬脊內髓60克,賡香容1克,醋適量,先將醋倒鍋內加熱,入庸香溶化,再將五靈脂、白芥子、鴿糞、甘草共研細末,過篩,和豬脊髓、鳳仙花全草、大蒜,放在醋內搗成膏,紗布包裹,敷於肺俞、脾俞、腎俞、膏肓俞穴,2日換葯1次,15日為1療程,中間休息3日,繼續使用。適用於陰虛肺熱型。

2.敷臍法

五倍子、硃砂各2克,共研細粉,水調成糊狀,塗於塑料薄膜上,敷於臍窩,膠布固定,24小時1次。適用於本病盜汗者。

3.葯霧法

將紫皮大蒜50克搗爛,蒜泥攤於玻璃瓶內,瓶口置於口鼻,吸其揮發氣1-2小時,1日2次。適用於本病有空洞形成者。

4.推擦法

風仙根、姜、桂皮、樟腦,姜、桂同搗,摻入樟腦,以鳳仙根蘸葯擦前胸、後背,每日2-3次,每次30分鍾。適用於本病氣喘、盜汗、咯血者。

㈨ 肺結核有什麼治療方法

西醫葯治療

〈1〉化療方法

常規化療:異煙肼、鏈黴素,對氨水楊酸鈉聯用12~18個月。

短程化療:異煙肼、利福平等聯用6~9個月。

間歇用葯:有規律地每周3次用葯。

兩階段用葯:強化階段:每天用葯,1~3個月。鞏固階段:強化階段後每周3次用葯。

〈2〉化療方案

初治方案:前2個月強化期用乙胺丁醇,每天0.75~1克,異煙肼每天0.3克,利福平每天0.45~0.6克,吡嗪醯胺每天1.5~2.0克,每日1次;後4個月繼續用異煙肼和利福平,每日1次。或全程間歇用葯:前2個月乙胺丁醇、異煙肼、利福平和吡嗪醯胺,每周3次用葯;後4個月用利福平和異煙肼,每周3次用葯。或用常規化療方法:強化期1個月用異煙肼、鏈黴素,鞏固期11個月,每周用葯2次。

復治方案:前2個月乙胺丁醇、異煙肼、利福平和吡嗪醯胺每日1次,後6個月異煙肼、利福平每日1次,痰菌仍未轉陰者,鞏固期延長2個月。初治方案失敗,可採用:前2個月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醯胺和乙胺丁醇每周3次用葯,後6個月異煙肼、利福平、乙胺丁醇每周3次用葯。

毒性症狀治療:毒性症狀嚴重或胸腔積液不能很快吸收時,在有效抗結核治療同時,加用強的松30毫克/天,分3次服用,症狀控制後逐漸減量停葯。

咯血治療:垂體後葉素10單位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毫升中緩慢靜滴。或立止血1ku靜脈注射,每日1~2次。或安絡血5毫克,1日3次。咯血嚴重者可行纖維支氣管鏡下用腎上腺素海綿壓迫,填塞於出血部位。

手術治療:適用於大於3厘米的結核球與肺癌鑒別困難者,復治的單側纖維厚壁空洞,長期內科治療痰菌未轉陰,反復咯血或繼發感染,單側的毀損肺伴支氣管擴張者。

中醫葯治療

〈1〉肺陰虧損:乾咳少痰或痰中帶血,色鮮紅,潮熱盜汗,口乾咽燥,胸痛,舌邊尖紅,脈細或細數。

可服用滋陰潤肺的葯物。

〈2〉陰虛火旺:嗆咳氣急,痰少質粘,咯血鮮紅,骨蒸潮熱,五心煩熱,心煩口渴,胸脅掣痛,形體消瘦,舌紅絳、苔黃剝落,脈細數。

可服用滋陰降火的葯物。

〈3〉氣陰耗傷:咳嗽無力,氣怯聲低,痰中帶血,色淡紅,午後潮熱,面色倉白,顴紅,舌淡紅、苔薄或少苔,脈細數無力。

可服用益氣養陰的葯物。

〈4〉陰陽兩虛:咳嗽喘息,氣短乏力,痰中帶血,色暗淡,潮熱盜汗,形寒自汗,大肉脫形,舌光紅少津或淡胖邊有齒痕,脈沉細數而無力。

可服用滋陰補陽的葯物。

最主要的預防就是要預防感染。由於目前尚有一定數量的肺結核病患者,所以要想完全預防感染則不可能。為此,要做好第二次預防,即使感染也要預防發病。

為預防發病,就要弄清是否感染,為此要進行結核菌素試驗。結核菌素試驗陰性說明沒有感染,但是原來是陰性的人在某些時候轉成陽性(陽轉),則表明此人從這時已開始感染。

預防發病可接種BCG(卡介苗)。BCG基本上是沒有毒性的牛結核桿菌;注射以後就可獲得人工免疫,使結核菌素反應呈陽性。最近,BCG也得到了改良,只要接種1次,有效期可達5年左右。但是,由於卡介苗是人工免疫,結核菌素反應呈陽性後,就弄不清楚自然感染的時間。另外,因自然感染而結核菌素反應已經呈陽性的人再接種BCG,接種部位有時出現潰瘍。若化膿,應盡早服用異煙肼可有效。

㈩ 肺結核要怎麼治療詳細的說說方法

抗結核化學葯物治療(化療):
抗結核化學葯物治療對結核病的控制起者決定性作用。合理的化療可使病灶全部滅菌、痊癒。
(1)化療原則:
對活動性肺結核必須堅持早期、聯用
適量、規律和全程的原則。
早期---因為活動性肺結核病灶內結核桿菌生長代謝旺盛,抗結核葯物可充分發揮其殺菌抑菌的作用;其次早期病灶內纖維增生少,血管多葯物濃度高,治療效果好。
聯用---單一用葯,可消滅絕大部分敏感菌,但會留下少數耐葯菌繼續繁殖,最後形成耐葯菌優勢生長,如聯用兩種葯物交叉消滅耐葯菌,具有協同作用,防止耐葯菌發生,效果好。
適量---用葯劑量要適當,葯量不足,組織內葯物不到有效抑菌濃度,療效不佳,且細菌易產生耐葯現象;葯量過大,非但造成浪費,也易產生副作用。
規律---有規律用葯是化療成功的關鍵。一氣呵成能保持有效血濃度,徹底消滅細菌,治療過程應避免遺漏和中斷。
全程---療效不足或過早停葯將使治療不徹底,增加復發率。
(2)化療方案
a.常規治療方案---2HSP/16HP或2HSP/16-22HS。全程18個月。可以全程用葯,也可2階段用葯(開始1-3個月每天用葯---強化階段,其後每周用葯2次即間歇用葯---鞏固階段)。
b.短期化療方案---2HRE/7HR或2HSR/7H2R2。

閱讀全文

與肺結核的治療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萬博動物醫院在線電話 瀏覽:380
臨淄愛佳寵物醫院 瀏覽:582
蘇泊爾養生壺怎麼樣打開 瀏覽:104
肝轉移的治療方法 瀏覽:845
養生壺如何做現磨咖啡 瀏覽:787
中醫治療失眠能根治嗎 瀏覽:391
望京附近看婦科好的醫院 瀏覽:773
治療葯物依賴的醫院 瀏覽:100
閔行區中醫院地址 瀏覽:543
治療頑固性失眠的葯物 瀏覽:489
石龍人民醫院體檢 瀏覽:507
盛京醫院婦科哪個醫生好 瀏覽:613
甘肅省人民醫院燒傷科 瀏覽:724
老年痴呆嚴重送康復醫院好嗎 瀏覽:185
治療糖尿病陽痿的中葯方 瀏覽:565
汕頭潮陽哪裡有寵物醫院 瀏覽:984
醫院婦科治療儀 瀏覽:758
興義博愛醫院婦科 瀏覽:749
湖北武漢兒童醫院電話 瀏覽:190
最好的傳染病醫院 瀏覽: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