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胃竇炎的有什麼好的治療方法
您好 !很多人問胃炎經常復發怎麼辦?中葯認為中葯調理效果最好。中葯茶療方面,德埔常渭堢茶可以幫助您調理改善的。
導致胃炎的原因有哪些,胃不舒服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兩種:
(1)生理性泛酸。當精神緊張、過度疲勞、情緒不佳時,大腦皮質功能紊亂,不能很好地管轄胃酸分泌的神經,促使胃酸分泌增多;飲食不當,如過甜、過咸、過辣、過酸、過冷、過燙的食物都可刺激胃酸分泌增加;而某些粗糧、紅薯、馬鈴薯等含多量澱粉、糖、酸等,會刺激胃產生大量胃酸,況且不易消化的食物,剩餘的糖分在胃腸道里發酵,也要誘發泛酸。(2)病理性泛酸。慢性胃炎、胃或十二指腸潰瘍病等,可促使胃酸增多,常常出現泛酸。
生理性泛酸不需要特殊治療,只要消除誘發的因素即可解決。病理性泛酸除了要尋找病因外,可服用制酸的葯物。
如果服葯後仍不見效,建議你還是積極做胃部檢查確定病情.
胃痛可能有若干因素,但大多數是由胃酸反流引起的。也就是原本待在胃內的液體逆流入食道。這些消化液中含有氫氯酸(鹽酸),這是工業上用來清潔金屬的腐蝕性物質。盡管胃有保護膜,以免受胃酸侵蝕,然而.食道卻缺乏此保護層。因此,當胃酸逆流人食道時,會引起灼熱,有時嚴重到你以為是心臟病發作。
引起胃痛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大吃大喝,但這並不是唯一原因。有些人並未暴飲暴食,但也患胃痛。其實,胃痙攣就和食物沒有一點關系,它絕大多數起因於精神原因,生氣、精神緊張、壓力過大等都可能引起胃絞痛。不論什麼原因,大家都希望盡快平息痛楚,下面是一些有益的建議,如果你能認真採納,相信對你的胃會大有裨益。
家庭治療措施:
●勿暴飲暴食
當胃內食物過多時,胃酸會被迫進入食道。胃內食物愈多,被擠入食道的胃 酸愈多。胃痛的原因可能許多,但對那些偶爾患胃痛的人,多半是因為吃太多且吃太快。
●勿平躺
當你覺得不舒服時,可能想躺下來休息,切勿!保持直立狀態,使胃酸較容易待在胃內。當你不得已要躺下來時,例如睡覺,最好將頭部勢高10—15厘米左右,可利用石塊支撐床腳或放在床墊下,加高枕頭的效果不好。如此使睡眠時略呈傾斜狀,以避免胃痛復發。
●服用葯物
葯房裡賣的制酸劑,對偶爾發和胃痛的人,可以快速地緩解不適。葯房裡賣的各式幫助消化的成葯,大多是安全又有效。專家經常推薦的制酸劑,大多是氫氧化鎂及氫氧化鋁的混合物。前者易引起便秘,後者會產生下痢,兩者結合,恰好中和彼此的副作用。雖然混合這兩種成分鮮少副作用,但連續服用超過一個半月,並不妥當。因為制酸劑的效果很強,以致於可能掩蓋更嚴重的問題。專家認為,液態的制酸劑雖不如片劑形式方便,但通常比較有效。
●勿睡前吃晚餐
千萬勿在睡前2小時內吃晚餐。飽腹加上地心引力,將促進胃酸反流入食道。
●消除生活壓力
壓力是胃痛的一大禍首。學習一些鬆弛身心的方法,可以使體內失去平衡的化學作用,再度恢復平衡。
●減肥
腰部若脂肪堆積過量,將壓迫胃,結果使胃液向食道流。另外,松開腰帶能紆解胃灼熱,可以改穿吊帶褲。
●注意某些葯物
有一些醫生開的葯方可能會加重胃灼熱,包括一些興奮劑及鎮定劑。如果你正患胃灼熱,且正服用某種醫生葯方,應請醫生評估是否妥當。
▲烏賊骨90克,貝母30克,甘草30克。將三味葯共研成粉即可。每日口服3次,每次4克。本方適用於胃痛、吐酸水、吐血等。
▲蒲公英120克(炒焦),紅糖27克。將兩味共研成粉末即成。每日3次,每次9克。本方適用於胃熱痛。
▲肉豆蔻6克,砂仁6克,廣木香3克,公丁香3克。將上述的葯共研細末即成。每日服兩次(早晚飯前服),每次服2克(加入紅糖6克)。本方適用於遇寒必犯的胃痛。
▲陳皮9克,元胡20克。將二葯用醋炒,研成粉末即成。每日3次,每次服2克。本方主治胃痛及胃酸過多症。
▲甘草12克,陳皮20克。將二味研末。每日服兩次,每次服2克。本方主治胃痛。
2. 胃竇炎如何治療
胃竇炎的治療一般應採用飲食控制、鎮靜、抗酸、解痙、止痛等措施,主要是對症治療。對情緒緊張者,可用小劑量鎮靜劑。對噯氣、惡心及胃排空障礙者,可選用胃復安10毫克每日2~3次,也可選用嗎丁林20毫克每日2~3次,或西沙必利10毫克,每日2~3次。針對胃竇粘膜炎性病變,可選用麥滋林-S0.67
胃竇炎
克,每日3次,連服6~8周。若患者上腹痛伴反酸,可加用泰胃美400毫克,每日1次,連服1個月。或法莫替丁20毫克,每晚1次,連服1月。如慢性胃竇炎的病理診斷有幽門螺桿菌感染,可選用德諾2片,每日3次,連服4~6周,或服用阿莫西林500毫克,每日3次,連服4周。
胃竇炎的飲食治療原則是調整胃的各項功能,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吃飯時要細嚼慢咽,使食物與消化液充分混合。飲食宜清淡,少刺激性,晚餐勿過飽,待食物消化後再睡覺。否則,會增加胃部不適感。在平時飲食中盡量做到清淡、少油膩、少脂肪過高的食物,如肥肉、奶油、油煎食物能延緩胃的排空,易增加腹部飽滿感。應減少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洋蔥、咖喱、胡椒粉、芥末粉、濃咖啡等均不利於胃粘膜炎症的恢復,不應食用。對胃酸分泌減少者,如萎縮性胃炎,可給予濃肉湯、雞湯等味道鮮美的食物,以刺激胃酸分泌,促進食慾,對高酸性胃炎(胃酸分泌過多者)應禁用肉湯、雞湯以及過多的鮮味食品。可將肉類煮熟去湯後再烹制。食物要做得細、碎、軟、爛。烹調的方法多採用蒸、煮、燴、燉與煨等。要注意食用具有營養的食物,多吃些高蛋白食物及高維生素食物,保證機體的各種營養素充足,防止貧血和營養不良,對貧血和營養不良者,應在飲食中增加富含蛋白質和血紅素鐵的食物,如瘦肉、雞、魚、肝、腰等內臟。高維生素的食物帶有深色的新鮮蔬菜及水果,如綠葉蔬菜、西紅柿、茄子、紅棗等。要注意食用酸鹼平衡,當胃酸分泌過多時,可喝牛奶、豆漿、吃饅頭或麵包以中和胃酸,當胃酸分泌減少時,可用濃的肉湯、雞湯、帶酸味的水果或果汁,以刺激胃液的分泌,幫助消化,要避免引起腹部脹氣和含纖維較多的食物,如豆類、豆製品、蔗糖、芹菜、韭菜等。當患有萎縮性胃炎時,宜飲酸奶,因酸奶中的磷脂類物質會緊緊地吸附在胃壁上,對胃粘膜起保護作用,使已受傷的胃粘膜得到修復,酸奶中特有的成份乳糖分解代謝所產生的乳酸和葡萄糖醛酸能增加胃內的酸度,抑制有害菌分解蛋白質產生毒素,同時使胃免遭毒素的侵蝕,有利於胃炎的治療和恢復。
對螺旋桿菌引起胃竇炎應進行葯物治療。當口服抗菌素治療某些炎症性疾病時,應同時飲用酸奶,即補充了營養,又避免了抗菌素對人體產生的副作用,因為酸奶中含有大量的活性桿菌,可以使抗菌素葯物引起的腸道菌群失調現象重新獲得平衡,同時保護了胃粘膜。平時一定要把握進餐量,不能因喜好的食物而多吃,一定要少吃多餐,以增進營養,減輕胃部負擔為原則,同時要禁忌煙酒。
3. 胃竇炎怎麼治療
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1983年澳大利亞學者Marshall和Warren從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竇粘液層及上皮細胞中首次分離出HP。此後眾多學者對慢性胃炎患者進行了大量實驗研究,在
60%~90%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中培養出HP,繼而發現HP的感染程度與胃粘膜的炎症程度呈正相關關系。故1986年,世界胃腸病學會第八屆會議上提出了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重要原因之一。HP致病機理可能主要是通過破壞胃粘膜屏障,使H+反向彌散,最終引起胃粘膜的炎症。
由於慢性淺表性胃炎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因此主要為症狀性治療。可根據不同的病情採用:①保護胃粘膜葯物:硫糖鋁、胃膜素、猴頭菌片、麥滋林—S等;②減少胃酸分泌的葯物:如抗膽鹼能葯物阿托品、普魯本辛、654-2等,H2受體阻滯劑甲氰咪肌、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還有前列素E!、洛賽克等;③膠態鉗制劑:德諾等;④促進胃腸蠕動葯物:胃復安、嗎叮啉等,還有新研製成的西沙比利。一般治療安排4—6周,一種葯物治療無效時,可選用或加用另一種葯,聯合用葯不宜在同類葯中選擇。還可以中葯治療,可根據患者的臨床症狀及特點,結合病因、病理,進行辨證分型施治。
一般可採用雷尼替丁十慶大黴素口服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效果好,副作用少,復發率低。具體的方法是:
(1)雷尼替丁:每次2片,每天一次,睡前口服,連服2周3;
(2)慶大黴素片:每次2片,每天3次,連服3周。若個別病人服用慶大黴素後上腹不適,可改為卡那黴素,每次0.5克,每日2次口服。
若患者上腹疼痛明顯,可加服654—2或心痛定,疼痛緩解後停用;上腹飽脹明顯者,可先服3天乳酶生(每次1.5一3.0克,每天3次),再服雷尼替丁十慶大黴素;伴有消化不良時,第1周配伍多酶片;遇症狀嚴重,惡心、嘔吐,不能進食的病人,先靜脈滴注慶大黴素,肌注胃復安,待嘔吐停止能進食後再行口服慶大黴素十雷尼替丁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
淺表性胃炎是最常見的慢性胃部炎症,是指炎症累及胃粘膜的淺層,但也可累及深層。淺表性胃炎可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炎性細胞浸潤僅限於胃粘膜的上1/3者為輕度,炎性細胞超過粘膜的1/3,但不超過全層的2/3者為中度;炎症細胞浸潤達全層者為重度。淺表性胃炎在胃鏡下的表現有:粘膜充血、水腫、呈花斑狀紅白相間的改變,且以紅為主,或呈麻疹樣表現,有灰白或黃白色分泌物附著,有時粘膜上可有局限性糜爛和出血點。胃小凹之間的固有膜內有炎性細胞浸潤為特徵,炎症細胞主要是漿細胞、淋巴細胞,偶有嗜酸細胞。固有膜常見水腫、充血、甚至灶性出血。胃腺體正常。沒有破壞或腺體減少,有時可見糜爛,即固有膜壞死(病變不涉及粘膜肌)。表層上皮細胞變扁平,其排列常不規則。
慢性淺表性胃炎缺乏特異性症狀,症狀的輕重與胃粘膜的病變程度並非一致。大多數病人常無症狀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狀如上腹隱痛、食慾減退、餐後飽脹、反酸等。個別病人伴粘膜糜爛者上腹痛較明顯,並可有出血。
有些患者常感到上腹飽脹不適、噯氣,經多所醫院及多次胃鏡檢查均診斷為「淺表性胃炎」,長期服用多種中西葯並無顯著療效,醫葯費卻花了不少。類似的病人並不少見。其實在這類患者中有不少人伴有失眠、焦慮、煩躁、心慌、疑病等神經精神症狀,有些病人總是疑慮自己患有胃癌而到處求醫,反復要求做胃鏡檢查。
4. 胃竇炎應該怎麼治療
你好,胃病的出現與平時的飲食生活有很大的關系,應該治療與調內整相結合,逐漸地改善恢容復。指導意見: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合理的治療,避免自行用葯帶來的不便,防止耽誤病情,同時注意多休息,避免受涼熬夜勞累等,清淡宜消化飲食,養成良好的習慣,祝您早日康復。
5. 胃竇炎怎麼治療
這位患者你好,你咨詢的情況是胃竇炎怎麼治療?你這是和普通胃炎的治療,相同的方法。
6. 治療胃竇炎的偏方
偏的方法有的,但實用還需要實踐得出來,所謂實踐出真知,長期的飲食結構不版合理權,日常生活規律差,讓外邪入侵,體內寒氣逐漸累積,暴飲暴食,經常性的熬夜,這些會引起體內陰陽失去平衡,膽囊收縮功能下降,膽汁分泌減少,食物在腸胃停留過久,部分膽汁逆行返流入胃,膽汁中的膽鹽與胃酸作用,對胃竇黏膜屏障產生破壞,形成胃竇不舒服伴腸胃不適現象。根在膽,抽空到鄉下農村刨些帶根的樹榮苦菜,回來煮水熬湯喝,平時吃東西清淡些少油,少吃生冷油膩辛辣之物,晚上不要熬夜,多休息,少勞累,勞逸結合。
7. 胃竇炎該怎麼辦
1)病因治療:祛除致病因素是胃竇炎的治療首先需要考慮的因素。故應避免精神緊張,戒煙,適量限制飲酒,盡量不服用對胃有刺激的葯物,禁用能損傷胃粘膜的非甾體炎葯如阿期匹林、消炎痛,保泰松等。
2)戒酒及戒煙亦為治療的一部分:飲酒能促進胃酸分泌和破壞胃粘膜屏障,對病變不利。吸煙能延遲病灶的癒合。煙葉中所含物質(尼古丁)能降低幽門括約肌張力,促進膽汁返流也具抑制胰泌素分泌HCO3-的作用;長期吸煙還能加強迷走神經張力,促進胃酸分泌。
3)飲食療法:飲食要定時,進食不宜太快,避免過飽過飢,一般不必嚴格食譜,但應避免粗糙、過冷過熱和刺激性大的食物如香料、濃茶、咖啡等。急性活動期症狀嚴重的患者可給流質或軟食,進食次數不必過多,一般患者及症狀緩解後可從軟食逐步過度到正常飲食。慢性胃竇炎患者飲食宜清淡,有規律、定時定量,避免過酸、過辣、生冷及粗糙食物。
4)葯物治療:疼痛發作時可用阿托品、普魯本辛、顛茄合劑、哌吡氮平等,雖可短時間緩解疼痛症狀,但研究發現長期服用消炎葯易刺激胃黏膜,削弱黏膜的防禦和修復功能,是造成胃胃竇炎的直接原因之一。因此利用葯物治療胃竇炎有效果差、愈後易復發的特點。
5)手術治療:急性胃竇炎伴重度異型增生在目前多認為系癌前病變,有人主張應考慮手術治療;但傳統手術治療,創口大、身體損耗大、術後恢復期長,給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和沉重的經濟負擔。
8. 誰知道胃竇炎的治療方法!
胃竇炎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診斷需依賴胃鏡及病理檢查。治療上應消除病因、注意飲食,可選擇葯物治療,中西醫結合治療等,具體需要結合您的實際病情確定完善准確的治療方案。
胃竇炎的病因與治療
胃可分為四個部分:賁門部、胃底部、胃體部和胃竇部。胃的入口為賁門,出口為幽門。胃竇指的是幽門與胃角切跡平面之間的部分。胃竇炎好發於30歲以上的男性,表現為上腹部飽脹,隱痛或劇痛,常呈周期性發作,可伴有噯氣、反酸、嘔吐、納差、消瘦等,慢性胃竇炎還可表現為厭食,持續性腹痛,失血性貧血等。胃竇炎病變多局限於粘膜肌層,亦可蔓延至肌層和漿膜層。胃竇粘膜表現為水腫、充血,炎性細胞浸潤和纖維組織增生,其中以粘膜下層最為明顯。此外,當有粘膜糜爛,腺體萎縮與腸腺增生,胃竇炎很少單獨存在,常與消化性潰瘍或胃癌同時存在,因為胃竇炎與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癌關系密切,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本症與精神因素關系密切,情緒波動或恐懼緊張時,可使症狀加劇。副交感神經系統興奮時也易發作。有些胃竇炎患者,上腹疼症狀與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相似,慢性胃竇炎容易誤診為胃竇癌,需做胃鏡檢查來區別。
胃竇炎的治療一般應採用飲食控制、鎮靜、抗酸、解痙、止痛等措施,主要是對症治療。對情緒緊張者,可用小劑量鎮靜劑。對噯氣、惡心及胃排空障礙者,可選用胃復安10毫克每日2~3次,也可選用嗎丁林20毫克每日2~3次,或西沙必利10毫克,每日2~3次。針對胃竇粘膜炎性病變,可選用麥滋林-S 0.67克,每日3次,連服6~8周。若患者上腹痛伴反酸,可加用泰胃美400毫克,每日1次,連服1個月。或法莫替丁20毫克,每晚1次,連服1月。如慢性胃竇炎的病理診斷有幽門螺桿菌感染,可選用德諾2片,每日3次,連服4~6周,或服用阿莫西林500毫克,每日3次,連服4周
平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注意飲食和生活調理。避免長期攝入粗糙、刺激性食物;避免過熱飲料及過咸飲食;做到飲食有節,定時定量,防止暴飲暴食。2、避免刺激。不用或盡量少用對胃刺激性強的葯物,如皮質激素類、非甾體抗炎葯和鉀、鐵、碘等葯物;並要戒酒戒煙。3、樂觀豁達。方便的話,你可以找個時間過來詳細檢查具體治療。
參考資料:http://www.hapin.cn/propage/tradesort/detailInfo.asp?id=74987&asccity=
回答者:一直注視著你 - 魔導師 十一級 3-27 12:54
評價已經被關閉 目前有 0 個人評價
好
50% (0) 不好
50% (0)
其他回答共 1 條
再補充一點(網上查到的):"齲齒和牙周病,發病率相當高,主要與個人的衛生習慣、遺傳和日常牙齒保護有很大關系。因為牙周炎、牙周膿腫等的分泌液中有大量幽門螺桿菌,這些桿菌隨唾液及食物進入胃內,當機體抵抗力低下時,就會引發胃炎、胃潰瘍甚至胃癌等。經常患牙髓炎、牙周炎等牙病的人,其心臟病的發病率也增高。引起如關節炎、腎炎、神經痛等疾病。個人應該每隔半年到牙醫那裡作一次預防性的檢查和治療。"
.
要看是怎麼疼,我的胃就是餓時不疼,吃了東西疼,而且是在胃的上部疼,火辣的疼,且是隱隱疼,又不太疼,是屬於慢性淺表性胃炎。是胃酸分泌多導致於。本身分泌胃酸是為了殺死病菌(有胃炎病毒,幽門螺旋桿菌),但也會傷到自己的胃。若是治標,就吃點緩解胃酸的葯,比如胃舒平之類。我就是典型的慢性淺表胃炎。2005年1月左右我的胃突然一開始激烈的疼。(其實就是急性腸胃炎),但沒吃對葯,就是亂吃胃葯,一直拖到2005年5月,就由急性胃炎托成慢性胃炎(比急性胃炎難治)。後來去省級大醫院(昆醫附一院)看病,醫生說我拖的時間長,要確診最好是照胃鏡,我照了之後確診是慢性淺表性胃竇炎,叫我吃胃復春,吃到2006年3月,還是沒好徹底。2006年3月14日又去照了一次,還是老樣子,於是醫生說叫我改吃麥滋林,吃到覺得好就不用吃了。現在覺得還是有些效果,比原來好點,決定繼續吃。希望我的經驗對你有啟發。病要早治,胃疼說明你的免疫系統已經抵擋不了病毒,就需要葯品來幫助你殺死病毒,早吃對葯早好。我就是原來吃飯不按時,愛吃辣的,有時吃的東西不幹凈,平時不怎麼喝酒,偶爾喝點.得胃病要注意不要吃刺激胃粘膜的葯,比如阿斯匹林等。平時少吃刺激性東西(辣子,姜,蒜,濃茶,咖啡等),難消化的東西,多吃蔬菜水果,按時吃飯。順便說一下吃麥滋林也能治潰瘍,要直介面服,不要喝水,雖然是日本葯,但效果好,洋為中用,身體好了,參能和外國人競爭
9. 胃竇炎中醫治療方法
患了慢性胃炎不要害怕,不要有任何的思想負擔,這個不是癌症,只要做好平時的保健保養,這是一個完全能夠治癒的疾病,我就我的慢性胃炎的保健跟大家一起共享。我每天都喝常胃寶茶,內調,養胃,保護胃黏膜,確實很管用,還有一些生活中要注意的事項跟大家說說:
第一個保健方法是,需要注意飲食的衛生,有人說病從口入,這就是要嚴格的要求飲食的衛生,如果飲食不衛生,一些細菌會直接使胃子的粘膜發炎,時間如果比較長久,就形成慢性胃炎,所以一定要注意。
不能吃刺激性的飲食,比如說酒精或者是辣椒,芥菜等,其中的酒精辣椒素可以直接的刺激胃液的分泌,導致胃子的酸鹼平衡嚴重的失調。長此以往,這樣就會出現慢性胃炎。
另一個保健的方法是保持情緒的樂觀開朗,因為低落的情緒會使胃子的血管收縮,出現胃子的血液循環量減少,不利於已有的慢性胃炎的康復,反而會使原有的胃炎症狀加重。
食譜舉例
早餐:小米湯、稀藕粉
加餐:杏仁霜
午餐:爛米粥、蒸蛋羹
加餐:藕粉
晚餐:白米糊
加餐:杏仁霜
少渣半流食期
流質飲食順利過渡後,可改為低脂少渣半流飲食,仍應少量多餐,可每天5~7餐,開始時食物用量每餐不超過300毫升為宜,以後逐漸加量。最好不用高脂肪、高糖及強烈刺激性的食品。禁食生冷食物。可選的食物有:雞肉末、魚肉、瘦豬肉末、蝦仁、雞蛋、脫脂奶、豆腐、胡蘿卜、土豆、冬瓜、西葫蘆、菜花、粥、龍須面、小面片、發糕、饅頭等。
食譜舉例
早餐:蒸蛋羹、白米粥、肉鬆、發糕
加餐:藕粉
午餐:清蒸魚、土豆泥、蓮子粥、饅頭
加餐:杏仁霜
晚餐:雞蛋龍須面、素燴口磨豆腐、素炒胡蘿卜絲
加餐:脫脂奶
半流食期
食用量可根據患者情況而定。以上恢復期的食譜只是供參考,患者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如果病情不斷好轉,可及時過渡到半流食。
食譜舉例
早餐:脫脂奶、蒸蛋羹、蛋糕
加餐:藕粉
午餐:西紅柿雞蛋小面片、汆肉丸冬瓜
加餐:脫脂奶
晚餐:小米粥、饅頭、清蒸武昌魚、素炒西葫蘆
加餐:杏仁霜
10. 有胃竇炎的治療方案啊
治療胃竇炎不能單靠一種方法,而應該採取消除誘因、對症治療和中葯治療等綜合措施。應及早使用德埔腸謂寶茶,清除腸胃內多餘的毒素,內部調理,一步到「胃」。
(1)消除誘因:最常見的胃竇炎的誘因是不良的生活和飲食習慣。如飲食過快、少咀嚼,喜吃過冷、過熱的飲食,吃得太飽,進食時間無規律,經常吃有刺激性的酸、辣食物或飲用過濃的茶、咖啡等飲料。過度緊張,過度疲勞或無規律的生活方式,均可造成胃運動和胃酸分泌失調,導致粘膜營養障礙、抵抗力減弱而形成胃竇炎。經常地酗酒和過度地吸煙均可刺激胃粘膜導致胃竇炎。要治好胃竇炎,就必須消除以上這些誘因。
(2)對症治療:部分輕型的淺表性胃竇炎患者不需葯物治療,只要注意防止上述的誘因,胃竇炎便可不治而愈。 中、重度的胃竇炎患者一定要堅持長期服葯。對胃竇炎一般採用鎮靜、解痙、抗酸、止痛等對症治療。情緒緊張者,可用小量鎮靜劑;有暖氣、惡心和腹脹者(即胃排空障礙),用胃復安10毫克,每日2—3次口服,也可選用嗎丁啉20毫克,每日2—3次口服。服用胃復安應注意其副作用(椎體外系的反應)的發生。亦可選用麥滋林-S 0.67克,每日3次,連服6—8周。如有腹痛伴返酸者,可加用泰胃美400毫克,每晚1次,連服1個月。
(3)中葯治療:中醫把胃竇炎分成虛寒型、氣滯型和陰虛型三種。虛寒型者發病常與冷暖有關,遇冷或進冷食時發作,遇暖或進暖食時緩解。常用的方葯為:白術9克、香附:9克、陳皮6克、砂仁1.5克、吳茱英1.5克。如寒甚加肉桂6克,久病氣虛加黨參9克、黃芪9克。氣滯型指症狀較嚴重者,如中上腹部劇烈疼痛,常伴返酸、暖氣、嘔吐等症狀.可用琉肝和胃、理氣止痛的葯物,處方為:白芍9克、柴胡9克、香附9克、鬱金9克、延胡索9克、川楝子9克、枳殼9克返酸甚者加烏賊骨9克;疼痛嚴重時加孔香;克、沒葯3克。陰虛型指久病體虛,常伴明顯厭食等,多見於萎縮性胃炎者。應用滋補胃陰的葯物,如黨參9克、北沙參9克、玉竹9克、麥冬9克、天花粉9克、知母6克、烏梅6克、石斛9克等。缺酸者可酌加用五味子、木瓜、生白芍等。中葯治療可以替代西葯治療有困難者,也可以中西葯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