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康復治療的四大原則是
一、提倡早診早治:
嬰幼兒的腦組織處於生長發育旺盛時期,腦機能的代償性強,可塑性大,如果能在這個時期從外界給予功能訓練和刺激性治療,就可能使損傷的腦組織在不斷的發育過程中,得到最大程度的代償,年齡越小,運動機能恢復的可能性越大。早期治療,因異常姿勢尚未固定,而容易調節和糾正,可防止患兒肢體攣縮、畸形等繼發性損傷。因此,當前世界各國都提倡早期診斷與早期治療。
二、康復治療與日常生活密切結合
由於腦癱兒的大腦尚處於發育過程中,許多功能尚未像成人一樣健全,因此,小兒腦癱的康復治療還有一個「致能」或「再致能」的問題。在對腦癱患兒進行功能訓練的同時,要結合相關的日常生活動作進行,比如移動能力的訓練,力求運動姿勢的正常並獲得移動手段,即使藉助支具、輪椅等輔助具,使患兒掌握穿衣、脫衣、洗漱、入廁、進食、入浴、學習、游戲等日常生活的能力,掌握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的使用功能,為將來參與社會做好准備。
三、腦癱治療必須有針對性
小兒腦癱治療方式多種多樣,康復治療主要包括:理療、針灸、按摩、肢體鍛煉、器械訓練等。手術治療的方法及術式也有多種,如:周圍神經手術、矯形外科手術、功能性選擇性脊神經後根切斷術(functionality seI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FSPR)、中樞性核團選擇性毀損術、脊神經後根毀損術和脊椎鏡手術等。但不論哪一種方法,都必須有針對性的進行。以發病率最高的痙攣型腦癱治療為例,適宜選用FSPR術:該術式通過對脊髓神經後根的處理,全面調整患者的肌肉張力,使痙攣肌肉的肌張力盡量接近正常狀態。腦癱患者的肌肉痙攣並非局限於單個肌肉,往往表現為多個肌肉或肌群痙攣,而該手術就可以達到全面調整肌張力的作用,且可以長期、穩定、徹底地解決患者肌肉痙攣的痛苦,為其運動功能最大限度的恢復提供了前提條件。FSPR手術就是密切結合患者肢體痙攣程度,經過儀器測定,尋找出這類「禍根」,然後有選擇地將其切斷,徹底解除肢體的痙攣狀態,降低過高的肌張力。這種治療模式與現在國外最先進的模式一致,保證了手術效果,降低了手術風險,提高了手術療效,也避免痙攣復發,改善運動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和工作能力,實現了腦癱患兒回歸社會的目的,有效的提高了其生活質量與生活能力。另外要記得一點,而目前醫術界公認的較科學合理的治療方法是「康復—手術—再康復」,就是說手術治療與康復治療必須相互結合方能保證最佳人治療效果。
四、綜合性康復:
即從腦癱患兒身心兩方面著手,既改善其功能障礙和能力障礙,也要改善其不利條件,調整社會家庭環境,促使其全面康復。
我們仍舊以痙攣型腦癱患兒為例,介紹一下針對性的康復訓練:
1、剪刀步態的康復訓練:應讓患兒取仰卧位,採用牽拉手法被動屈曲腦癱患兒雙腿,做髖關節屈伸動作:採用搖髖法、分髖法對內收肌群進行牽伸,降低張力,保持片刻,反復操作。
2、下肢屈膝的康復訓練:患兒採用仰卧、俯卧位壓膝整足法,或直腿抬高的方法,牽拉攣縮的肌腱,緩解痙攣的肌肉。
3、膝反張的康復訓練:將患兒的患手膝跪位支撐在床墊上,患側膝關節做屈伸訓練,為配合協調運動,兩膝交替屈伸進行訓練,隨著症狀的好轉,變為仰卧位或站立位進行,嚴重者下肢矯正或手術矯正。
4、尖足,足內、外翻的康復訓練:讓患兒面對牆壁站立,然後緩慢前趴,直到跟腱處感覺牽拉為止,還可把雙腳尖轉向外側做相同的動作。
❷ 康復治療到底是做什麼的
康復治療是康復醫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是使病、傷、殘者康復的重要手段,常與版葯物治療、手術療法等權臨床治療綜合進行。主要包括:物理療法、作業療法、言語療法、心理療法、康復工程和傳統康復(針灸,推拿等)療法。是使人們能夠盡可能地恢復日常生活、學習、工作和勞動,以及社會生活的能力,融入社會,改善生活質量。康復幫患者進行訓練!
❸ 康復治療包括什麼
您好復,我就是學康復的,制康復治療主要分為幾大部分,其中在臨床常用的是運動療法、作業療法和言語療法。運動療法指的是利用一些研究家比如BOBATH的理論進行肢體功能訓練,幫助病人活動肢體;作業療法是一種具有創造性的療法,有康復治療師進行動作設計指導患者進行有目的的多元訓練,期間會用到多種工具譬如小木釘、磨砂板、平衡板……言語治療顧名思義就是恢復患者的語言功能,因為現在做康復的主要都是腦中風的病人,所以都會伴隨著語言不利。
推拿只是康復治療中的輔助技能,做康復確實挺累的,尤其是趕上比較胖的病人,還有不配合的病人,但做康復師是個很有成就感的事兒。
❹ 康復治療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是指綜合地、協調地應用醫學的、教育的、社會的、職業的各種方法,使病、傷、殘者(包括先天性殘)已經喪失的功能盡快地、能盡最大可能地得到恢復和重建;
使他們在體格上、精神上、社會上和經濟上的能力得到盡可能的恢復,使他們重新走向生活,重新走向工作,重新走向社會(WHO)。康復不僅針對疾病而且著眼於整個人、從生理上、心理上,社會上及經濟能力進行全面康復。
(4)康復治療不包括擴展閱讀:
康復治療的目的:
提高殘疾人生活素質,恢復獨立生活、學習和工作的能力,使殘疾人能在家庭和社會過有意義的生活。為達到全面康復,不僅涉及醫學科學技術,而且涉及社會學、心理學、工程學等方面的技術和方法。旨在加速人體傷病後的恢復進程,預防和減輕其後遺功能障礙程度,盡最大可能使病傷殘者參與重返社會。
在只進行個體治療而無法解決出院後所面臨的回歸社會時所遇到的各種問題的情況下,就需要採取康復治療。康復治療的對象包括許多種疾病,大體可分為身體性殘障和精神性殘障。
產生身體性殘障的疾病主要包括出現單側麻痹或吞咽障礙的腦血管障礙(腦卒中)、頭部外傷、腦腫瘤等;出現雙側麻痹或四肢麻痹的脊髓外傷、腫瘤等;骨關節障礙中的慢性風濕性關節炎、變形性脊椎病、變形性關節病、骨折、肩周炎、腰痛症等;
外傷或血管障礙導致四肢切斷;神經系統難治性疾病包括帕金森氏病、脊髓小腦變性病、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等、格林-巴利綜合征等各種發多性神經炎;兒童的疾病包括腦癱、脊椎裂、肌營養不良症、唐氏綜合征等。
❺ 全面康復包括哪些內容
1、醫療康復:
應用醫學的方法和手段,幫助病傷殘者實現全面康復的目標,包括葯物、手術、物理等治療方法。醫學康復是全面康復的基礎和出發點,是實現康復目標的根本保證。
醫學康復涉及醫學的各個領域,要動員各級各醫療康復機構,開展康復服務,尤其是社區康復;還要發揮我國傳統醫療優勢,如針灸、中葯、按摩等用於康復治療。康復治療應在傷病發生後盡早開始,不應作為治療終結的後續療法,早期康復可降低殘障發生。
2、康復工程:
用工程的方法和手段使傷殘者康復,促使其功能恢復,重建或代償,是康復工程在康復醫學中的主要任務。對由於腦血管意外,以及意外損傷造成的肢體傷殘者,藉助工程手段是主要的,有時甚至是唯一的康復方法。
例如對各種原因造成的截肢的患者,他們肢體功能的恢復和代償將主要依靠工程的方法來實現。因此,康復工程在康復醫學中占的重要地位,起著不可代替的作用。
3、教育康復:
內容上分為兩種情況,對肢體功能障礙者,進行普通教育,如九年義務教育及中高等教育;對盲、聾啞、精神障礙者,進行特殊教育,如盲聾啞學校。
4、職業康復:
協助殘疾人妥善選擇能夠充分發揮其潛能的最適職業,並幫助殘疾人切實適應和勝任工作,取得獨立的經濟能力,並貢獻於社會。通過康復的手段,幫助身體障礙者或傷病者就業或再就業,促進他們參與或重新參與社會。
5、社會康復:
維護殘疾人的權利和尊嚴,幫助殘疾人解決各種困難,改善生和福利條件,接納殘疾人參加到全面的社會生活中。包括建立無障礙環境、改善經濟環境、改善法律環境。社會康復是實現醫學康復、教育康復、職業康復的最終目標和保證。
(5)康復治療不包括擴展閱讀:
康復治療的目的:
提高殘疾人生活素質,恢復獨立生活、學習和工作的能力,使殘疾人能在家庭和社會過有意義的生活。為達到全面康復,不僅涉及醫學科學技術,而且涉及社會學、心理學、工程學等方面的技術和方法。旨在加速人體傷病後的恢復進程,預防和減輕其後遺功能障礙程度,盡最大可能使病傷殘者參與重返社會。
在只進行個體治療而無法解決出院後所面臨的回歸社會時所遇到的各種問題的情況下,就需要採取康復治療。康復治療的對象包括許多種疾病,大體可分為身體性殘障和精神性殘障。
產生身體性殘障的疾病主要包括出現單側麻痹或吞咽障礙的腦血管障礙(腦卒中)、頭部外傷、腦腫瘤等;出現雙側麻痹或四肢麻痹的脊髓外傷、腫瘤等;骨關節障礙中的慢性風濕性關節炎、變形性脊椎病、變形性關節病、骨折、肩周炎、腰痛症等;
外傷或血管障礙導致四肢切斷;神經系統難治性疾病包括帕金森氏病、脊髓小腦變性病、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等、格林-巴利綜合征等各種發多性神經炎;兒童的疾病包括腦癱、脊椎裂、肌營養不良症、唐氏綜合征等。
❻ 中國人壽意外保險理賠包括康復治療嗎
一般的意外險不包括康復治療,但也可以說給予了康復治療費——傷殘保險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