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治療方法 > 心臟病治療方法

心臟病治療方法

發布時間:2021-02-12 12:16:12

1. 心臟病的種類及治療方法有哪些

心臟病的種類很多,常見的有先天性心臟病,心臟瓣膜疾病,冠心病,主動脈夾層,主動脈瘤,心律失常,高血壓等。 心臟病的種類和特徵 心臟病的種類很多,常見的有先天性心臟病,心臟瓣膜疾病,冠心病,主動脈夾層,主動脈瘤,心律失常,高血壓等。 心臟病除常見的心悸、心前區疼痛等人們熟知的症狀外,常常還有一些體表徵兆。注意觀察這些先兆症狀,就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這些體表徵兆包括: ◆呼吸作了一些輕微活動時,或者處於安靜狀態時,出現呼吸短促現象,但不伴咳嗽,咳痰。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左心功能不全的表現。 ◆臉色如果臉色灰白而發紫、表情淡漠,這是心臟病晚期的病危面容。如果臉色呈暗紅色,這是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的特徵。如果呈蒼白色,則有可能是二尖瓣關閉不全的徵象。 ◆鼻子如果鼻子硬梆梆的,這表明心臟脂肪累積太多。如果鼻子尖發腫,表明心臟脂肪可能也在腫大或心臟病變正在擴大。此外,紅鼻子也常預示心臟有病。 ◆皮膚慢性心力衰竭、晚期肺源性心臟病患者的皮膚可呈深褐色或暗紫色,這與機體組織長期缺氧,腎上腺皮質功能下降有關。皮膚粘膜和肢端呈青紫色,說明心臟缺氧,血液中的還原血蛋白增多。 ◆耳朵心臟病人在早期都有不同程度的耳鳴表現,這是因為內耳的微細血管動力異常,病症尚未引起全身反應時,內耳就得到了先兆信號。如果你的耳垂出現一條連貫的皺褶,極有可能是冠狀動脈硬化所致。 ◆頭頸如果由鎖骨上延伸到耳垂方向凸起一條表筋,如小指粗,很可能是右心功能不全。 ◆肩膀天氣明明很好,左肩、左手臂內側卻有陣陣酸痛,這有可能是冠心病。 ◆手腳手指末端或趾端明顯粗大,並且甲面凸起如鼓槌狀,常見於慢性肺原性心臟病或先天性青紫型心臟病患者。 ◆下肢中老年人下肢水腫,往往是心臟功能不全導致靜脈血迴流受阻的表現。此外,如果時常心悸、氣喘,只有蹲位才得以緩解,這是紫鉗性心臟病的特有表現。 冠心病的種類 冠心病有5型,分別有如下臨床症狀: 一,無症狀性心肌缺血型(隱性冠心病): 二,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 三,猝死型: 四,心肌梗塞型: 五,心絞痛型: 學會算「健康加減法」 所謂減法,就是去掉生活中可做可不做的事情。第一個減法,是減少應酬。我把省下來的這些時間用在工作上,就可以早點回家休息了。第二個減法,是減少在高峰時間出門。既不用因為堵車著急上火,也節省了汽油,還少吸了很多汽車尾氣。第三個減法,是少坐電梯。我能爬樓就不坐電梯。堅持了一段時間,不僅體重下來了,而且體力也有改善。 冠心病患者的飲食——低鹽,沒有味道很難吃,所以每次只吃八分飽;低脂,熱量低不扛餓、容易冷,就多穿點來保持體溫;多喝湯,可以少吃一些主食;菜譜保證菜多肉少。 「四捨五入」可護心 有句名言叫「態度決定一切」,這句話非常適合用來解讀心腦血管的保護——良好的心態、情緒直接影響個人的生活行為,情緒差易暴食、少動,也是肥胖及血脂、血壓、血糖增高的危險因素。我自己抗壓的竅門是,有問題多溝通、常反思,充分了解自己的缺點和優點;對有難度的目標有措施、分階段,不過分強求;嚴於律己、寬於待人;遇事冷處理,學會控制不良情緒。 食譜特點是,口味清淡、不吃動物內臟、適量吃肉、八分飽。即所謂的「四捨五入」飲食原則,「四舍」就是捨去過多的脂肪、膽固醇、鹽及酒類;「五入」即適量補充植物性蛋白質,如大豆蛋白;適量補充富含β—胡蘿卜素、維生素C、維生素E的食物;適量攝取富含鈣質的食物,例如牛奶;多攝取富含纖維的食物;多喝水。 能走多快走多快 保護心臟不能太勞累,要抽出一定的時間鍛煉,但工作忙,壓力大,沒有時間鍛煉怎麼辦?所以就要找竅門,對心臟有好處的鍛煉是快走,能為心臟提供充分的氧分,改善心臟功能。 \平時沒有固定的時間快走,就見縫插針,只要工作時要走路,哪怕是走幾步路,也盡量做到「能走多快就走多快」。每周應有不少於三次的快走,最好是在戶外,看看周圍的景色,心情一下子就放開了;而且鍛煉後一定要喝點白開水,可補充出汗帶走的水分,稀釋血液。 每天都吃涼拌菜 談起護心方法,飲食是非常重要的。每天晚飯都會吃涼拌菜,少油、少鹽、維生素含量高,對保護心臟挺有好處。 去年冬天由於工作忙,再加上天氣冷,人也懶了,不愛動,血壓有點上升。我除了吃葯,開始在餐桌上做文章,把新鮮的蔬菜涼拌,像菠菜、小白菜等,稍微焯一下,時間一定要短,加點橄欖油拌一下,清淡爽口。每周至少吃兩次魚,多半是清蒸魚,油脂含量少,味道鮮嫩,而且能保證魚肉中許多多不飽和脂肪酸不被破壞,它們可是護心的能手呢。

2. 如何治療心臟病

【認識心臟】

人體「發動機」

●心臟是一個強壯的、不知疲倦、努力工作的強力泵。心臟之於身體,如同發動機之於汽車。

●如果按一個人心臟平均每分鍾跳70次、壽命70歲計算的話,一個人的一生中,心臟就要跳動近26億次。一旦心臟停止跳動而通過搶救不能復跳,那就意味著,一個人的生命終止了。

●心臟病是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全世界1/3的人口死亡是因心臟病引起的,而我國,每年有幾十萬人死於心臟病。

【早期症狀】

察顏觀色早發現

俗話講,無病早防,防患於未然;有病早治,亡羊補牢未為晚。心臟的防病與治療關鍵是「早」。

那麼如何在早期發現心臟病呢?那就是察顏觀色:心臟病除常見的心悸、心前區疼痛等人們熟知的症狀外,常常還有一些體表徵兆。注意觀察這些先兆症狀,就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這些體表徵兆包括:

◆呼吸作了一些輕微活動時,或者處於安靜狀態時,出現呼吸短促現象,但不伴咳嗽,咳痰。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左心功能不全的表現。

◆臉色如果臉色灰白而發紫、表情淡漠,這是心臟病晚期的病危面容。如果臉色呈暗紅色,這是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的特徵。如果呈蒼白色,則有可能是二尖瓣關閉不全的徵象。

◆鼻子如果鼻子硬梆梆的,這表明心臟脂肪累積太多。如果鼻子尖發腫,表明心臟脂肪可能也在腫大或心臟病變正在擴大。此外,紅鼻子也常預示心臟有病。

◆皮膚慢性心力衰竭、晚期肺源性心臟病患者的皮膚可呈深褐色或暗紫色,這與機體組織長期缺氧,腎上腺皮質功能下降有關。皮膚粘膜和肢端呈青紫色,說明心臟缺氧,血液中的還原血蛋白增多。

◆耳朵心臟病人在早期都有不同程度的耳鳴表現,這是因為內耳的微細血管動力異常,病症尚未引起全身反應時,內耳就得到了先兆信號。如果你的耳垂出現一條連貫的皺褶,極有可能是冠狀動脈硬化所致。

◆頭頸如果由鎖骨上延伸到耳垂方向凸起一條表筋,如小指粗,很可能是右心功能不全。

◆肩膀天氣明明很好,左肩、左手臂內側卻有陣陣酸痛,這有可能是冠心病。

◆手腳手指末端或趾端明顯粗大,並且甲面凸起如鼓槌狀,常見於慢性肺原性心臟病或先天性青紫型心臟病患者。

◆下肢中老年人下肢水腫,往往是心臟功能不全導致靜脈血迴流受阻的表現。此外,如果時常心悸、氣喘,只有蹲位才得以緩解,這是紫鉗性心臟病的特有表現。

重視胸悶與心慌

我發現,不少老年人對自己的一些症狀缺乏認識,而一些年輕人對出現胸悶、心慌等症狀也不是很重視,往往認為沒什麼關系,忍一忍就過去了。正是這些想法延誤了最佳治療時間。有一位40歲左右的高校領導,平時自覺心臟不適,卻不加重視,結果猝死了,英年早逝,非常可惜。如果他及時就診、及時治療,結果就會大不相同。所以說,只要積極治療,心臟病的治癒和緩解還是很樂觀的。

【高發人群】

1.年齡大於45歲的男性、大於55歲的女性。

2.吸煙者。

3.高血壓患者。

4.糖尿病患者。

5.高膽固醇血症患者。

6.有家族遺傳病史者。

7.肥胖者。

8.缺乏運動或工作緊張者。

【生活方式】

雖然年齡、性別、家族遺傳病史等危險因素難以改變,但是如果有效控制其餘危險因素,就能有效預防某些心臟病。在日常生活中學會自我管理,建立良好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對心臟病患者而言,至關重要。

1954年,美國第34任總統艾森豪威爾患了嚴重的心力衰竭。他的私人醫生懷特博士建議他改變某些生活方式,如減肥、戒煙,並堅持鍛煉等。雖然政務繁忙,艾森豪威爾還是接受了醫生的建議並堅持不懈。不久後,居然恢復了全日制工作,活躍在政治舞台上。由此可見,科學的生活方式,不但會預防疾病,還可能減輕疾病程度,病人的生活質量也完全有可能恢復到患病前的水平,甚至比以前更健康。

建議大家注意事項可包括:

控制體重

研究表明:體重增加10%,膽固醇平均增加18.5,冠心病危險增加38%;體重增加20%,冠心病危險增加86%,有糖尿病的高血壓病人比沒有糖尿病的高血壓病人冠心病患病率增加1倍。

戒煙

煙草中的煙鹼可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過量吸煙又可使血壓下降)、心臟耗氧量增加、血管痙攣、血液流動異常以及血小板的粘附性增加。這些不良影響,使30—49歲的吸煙男性的冠心病發病率高出不吸煙者3倍,而且吸煙還是造成心絞痛發作和突然死亡的重要原因。

戒酒

美國科學家的一項實驗證實乙醇對心臟具有毒害作用。過量的乙醇攝入能降低心肌的收縮能力。對於患有心臟病的人來說,酗酒不僅會加重心臟的負擔,甚至會導致心律失常,並影響脂肪代謝,促進動脈硬化的形成。

改善生活環境

污染嚴重及噪音強度較大的地方,可能誘發心臟病。因此改善居住環境,擴大綠化面積,降低噪音,防止各種污染。

避免擁擠

避免到人員擁擠的地方去。無論是病毒性心肌炎、擴張型心肌病,還是冠心病、風心病,都與病毒感染有關,即便是心力衰竭也常常由於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急性加重。因此要注意避免到人員擁擠的地方去,尤其是在感冒流行季節,以免受到感染。

合理飲食

應有合理的飲食安排。高脂血症、不平衡膳食、糖尿病和肥胖都和膳食營養有關,所以,從心臟病的防治角度看營養因素十分重要。原則上應做到「三低」即:低熱量、低脂肪、低膽固醇。

適量運動

積極參加適量的體育運動。維持經常性適當的運動,有利於增強心臟功能,促進身體正常的代謝,尤其對促進脂肪代謝,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有重要作用。對心臟病患者來說,應根據心臟功能及體力情況,從事適當量的體力活動有助於增進血液循環,增強抵抗力,提高全身各臟器機能,防止血栓形成。但也需避免過於劇烈的活動,活動量應逐步增加,以不引起症狀為原則。

規律生活

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生活有規律,心情愉快,避免情緒激動和過度勞累。

【特別提醒】

提醒一:多食素

很多人認為我們人類是食肉動物,因為我們基本上天天吃肉。但是人類進化和人類歷史研究卻證明,人類的身體結構及生理功能更像食草動物。大家一定覺得奇怪,那麼不妨看一下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的比較。

食肉動物和食草動物身體結構的主要差異(表格)

食肉動物 食草動物

肢體有爪 無爪的手或蹄

牙齒銳利 平鈍

腸短 長

飲水方式舔 飲

降體溫方式喘氣(無汗腺)出汗(有汗腺)

獲取維生素方式 自身製造 從食物中得到

一比較就一目瞭然了——人類不像食肉動物而更像食草動物。雖然在長期適應自然的過程中,人類逐漸成為雜食動物,但食草動物的基本特性一直沒有明顯變化而保留至今。但是在近200年來,經濟的發展使人類的食譜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人們開始遠離素食和谷類食品,攝入過多的肉類。與人類進化歷史相比,這種變化太快了,以至與「食草」為特徵的人類基因和生理功能無法適應以肉類食品為主的環境。這種不適應最終導致產生包括現代心臟病在內的許多新的疾病。

流行病學研究證明,「經濟發展→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心血管病流行」是有明顯因果關系的三部曲。最典型的例子是諾魯。諾魯原來是一個貧窮的小島,60年代末發現了稀有礦產,這個國家一夜之間就變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沒想到幾年以後,諾魯出現了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病大流行,50歲以上的人群70%患有糖尿病,成為世界之最,政府和人民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經濟發展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了物質可能。因此,我們必須明確一點,心血管病流行雖然不能說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但卻是人類違背了自然規律而得到的一種懲罰。如被西方國家視為垃圾的西式快餐,富含高熱量、高飽和脂肪酸,現在卻在我國廣泛流行,博得了不少孩子的青睞,長此以往,將嚴重影響健康。我們應該更多地效仿祖先,多吃植物性食物(包括谷類澱粉、蔬菜和水果),少吃動物性食物(魚類除外),尤其要少吃含飽和脂肪和膽固醇多的食物,遠離麥當勞、肯德基類「不健康」食品。

健康飲食標准表

(健康飲食應符合以下要求)

1.每日膽固醇的攝入量不超過300毫克。

2.脂肪的攝入不超過總熱量的30%。

3.少吃或不吃蔗糖、葡萄糖等精糖類食品。

4.多食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水果、新鮮蔬菜、植物油。

5.少吃含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高的食物,如肥肉、蛋黃、動物油、動物內臟等。

6.飲食要高鉀低鈉,鼓勵食用豆製品,飲茶。

7.飲食有規律,不可過飢或過飽。

8.適當攝入纖維素食物(包括谷類澱粉類)以保持大便通暢。

提醒二:適宜運動

心臟發病的重要原因還有一個是缺乏運動。在同一環境里生活的人,經常坐著不動的,患冠心病比經常活動者高出2倍。

運動對心臟有什麼好處呢?運動可以促使心臟的小血管擴大、延長、增多,改善心肌的供氧狀況,改善血液中脂質代謝。運動還有助於改善心肌代謝,提高心肌的工作能力和心臟的代謝功能。此外,還能提高血液的纖維蛋白溶解活性,防止血凝過高,對預防和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很有幫助。

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是防治心臟病的有效手段之一。要保護心臟,我們建議以下一些鍛煉方式:

體育鍛煉表

1.散步:散步可以使心肌收縮力增強,外周血管擴張,具有增強心功能,降低血壓,預防冠心病的效果。對於參加運動時會引起心絞痛的人來說,可以改善病情。每次散步可堅持20分鍾至1小時,每日1~2次,或每日走800~2000米。身體狀況允許者可適當提高步行速度。

2.慢跑:慢跑或原地跑步亦可改善心功能。至於慢跑的路程及原地跑步的時間應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而定,不必強求。

3.太極拳:對於高血壓病、心臟病等都有較好的防治作用。一般而言,體力較好的患者可練老式太極拳,體力較差者可練簡化式太極拳。不能打全套的,可以打半套,體弱和記憶力差的可以只練個別動作,分節練習,不必連貫進行。

體育鍛煉注意事項:

1.任何人,如果在運動結束10分鍾後,心跳次數每分鍾仍在100次以上,則不應再加大運動量,應根據情況適當減少運動量。

2.運動量應從小到大,時間從短到長,循序漸進。

3.進餐與運動至少間隔1小時以上。

4.運動最適宜的溫度是4℃-30℃。

5.運動時若出現頭暈,頭痛,心慌,惡心,嘔吐等不適症狀時,應立刻停止,必要時需就醫。

此外,有一點要提醒大家,不宜清晨鍛煉。根據國外學者測定,上午6時至9時是冠心病和腦出血發作最危險的時刻,發病率要比上午11時高出3倍多。另外,人體在上午時段交感神經活性較高,隨之而來生物電不穩定性增加,易導致心律失常,可能出現室顫,引起猝死。還有,人的動脈壓在上午較高,增加了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的可能性,導致急性冠脈綜合症的發作。所以,大家在進行體育鍛煉時,要避開心血管事件「高峰期」,將時間安排在下午及傍晚進行。

提醒三:心態平和

情緒與健康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無論對什麼年紀的人來說,不良的情緒都是非常不利的。人的情緒一旦緊張、激動,會使得交感神經興奮,兒茶酚胺增加,結果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心肌耗氧量亦明顯增加,加重冠心病、心衰患者的病情。更嚴重的是,這些變化有時會導致致死性的心律失常,引起心臟驟停。

大喜大怒都是忌諱的。中醫學認為,暴喜傷心,心氣渙散,會出現一系列心氣不足的症狀,如心悸、乏力、胸悶氣短、脈結代等症狀。嚴重者則會出現冷汗不止,四肢不溫,脈微欲絕及心悸、胸悶、胸痛等心陽欲脫的症狀。此種變化類似於冠心病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相反,怒則氣逆,氣的運行受阻。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氣滯血瘀的結局是不通,不通則痛。大怒導致的一系列反應,類似於冠心病心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等。由此可見,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對我們每個人都是十分重要。

古人所提倡「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這可說是保養心臟的一個座右銘。要經常與人交往,通過交談、來往,了解社會,了解環境,體會到自己是社會中的一員。老年朋友還可根據自己的愛好,種花、養魚,下棋、書畫,以此陶冶性情。

提醒四:堅持服葯

還要提醒大家的是,心臟有病不能等到發作時才去醫院,平時就要堅持服葯。只有常服葯,才是控制病情的最佳手段。許多冠心病人身邊都備有一盒麝香保心丸,但一半以上的人都不吃,有的還捨不得吃,都要等到心絞痛發作了才吃,有的自認為自己還沒到需服葯的程度。這其實是一個用葯的誤區。麝香保心丸是一種常服才能發揮最大效果的葯物,只有常服才能改善心血管機能,逆轉心臟肥厚,保護心臟功能,降低心絞痛的發生率。

3. 心臟病的治療方法

你爸爸需要先做冠狀動脈造影等檢查,決定治療方案。根據你的描述,可能需要冠狀動脈搭橋術+室壁瘤切除術。以下是冠心病的詳細治療方法,仔細閱讀後應該對你有所幫助。

冠心病的治療以改善冠狀動脈的供血和減輕心肌的耗氧,同時治療和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為原則。冠心病的治療方法包括葯物治療、再灌注治療和心臟移植手術。
冠心病的治療方法之一:葯物治療冠心病
葯物治療是冠心病基礎治療方法,主要是根據病情,在醫師的指導下單用或者聯合應用葯物進行治療。葯物治療可以緩解症狀和穩定病情,某些葯物也可以延緩或減輕冠狀動脈硬化的發展進程,積極控制引起血管硬化的危險因素,可達到既治療又預防的作用。
1、治療冠心病之心絞痛發作時的葯物治療
心絞痛發作時可以服用硝酸甘油或心痛定,以迅速擴張冠脈,增加心肌血液供應,改善心肌缺血的現狀,防止心肌因缺血發生壞死。硝酸甘油:硝酸甘油1片(每片0.3~0.5毫克)嚼碎後舌下含服,1至2分鍾後心絞痛即可緩解,如5分鍾後疼痛仍無緩解可再含服1片。心痛定:可治療和預防心絞痛發作、抗心律失常作用。用法為每次1至2片,每日3次症狀減輕後改為1片。
2、治療冠心病之緩解期葯物治療
冠心病緩解期的治療可以用下列葯物治療:
① 硝酸酯類和中葯合劑等擴張冠脈;
② 應用鈣離子拮抗劑、β—受體組織劑緩解冠脈痙攣、降低心肌耗氧量;
③ 應用ACEI類減低心臟後負荷。
冠心病的治療方法之二:再灌注治療
再灌注治療方法是採取辦法使閉塞的冠狀動脈再通,恢復心肌灌注,挽救缺血心肌,縮小梗死面積,從而改善血液動力學,恢復心臟的血液供應。主要有三種方法。
1、再灌注治療冠心病之溶拴治療
是通過靜脈滴注溶栓葯物,使血栓溶解,達到梗死相關血管再通的目的。
2、再灌注治療冠心病之介入療法
介入治療的基本原理是將球囊導管通過血管穿刺置入狹窄的血管內,在體外將球囊加壓膨脹,撐開狹窄的血管壁,使病變血管恢復暢通。1-2處狹窄且放支架容易可選擇介入治療。
3、再灌注治療冠心病之冠狀動脈搭橋手術(CABG)
冠狀動脈搭橋手術的主要原理是使用自身血管(乳內動脈、橈動脈、胃網膜右動脈、大隱靜脈)在主動脈和病變的冠狀動脈建立旁路(「橋」)使主動脈內的血液跨過血管狹窄的部位直接灌注到狹窄遠端,從而恢復心肌的血液供應。同時將冠心病的合並症如室間隔穿孔、室壁瘤、二尖瓣關閉不全等手術治療。
冠心病的治療方法之三:心臟移植手術
對於以下情況:冠心病發展至晚期,經葯物治療無效;外科手術或介入治療無法矯治、修復、疏導;出現頑固的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反復發作,危及生命,估測1年內死亡風險極高,均應及早施行心臟移植手術。
通過上述對冠心病的治療方法的分析,相信大家對冠心病的治療方法已經有所了解。治療冠心病,應針對病人的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冠心病的治療方法。

4. 治療心臟病的最好方法是什麼

病情分析:1,心臟病飲食要.清淡;不要食入過多的鹽類,有心衰水腫時更要控制鈉鹽的攝入。3.要避免著涼、感冒,版積極治療扁桃腺。1屬心陰虧損型宜滋陰養血,寧心安神。可服天王補心丹、硃砂安神丸。2.屬心氣不足型宜養心益脾,溫陽補氣。可服歸脾丸、柏子養心丸。
意見建議:3.屬心血瘀阻型宜通陽益氣、活血化瘀。可服血府逐瘀丸、冠心蘇合丸、復方丹參片等。注意事項1.不要過度進行體力勞動,但又不能消極靜養。要權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以不增加症狀為度。2.每頓飯都不可以吃得過飽而增加心臟負擔,宜少食多餐。食物宜細軟,易於消化,

5. 心臟病最好的治療方法是什麼

病情分析:
你好,這種情況考慮還是看具體疾病,
指導意見:
目前這個問題我建議及時的保養休息為主,丹參滴丸試試。

6. 心臟病早期症狀和治療方法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根據你描述的情況。考慮是心臟功能異常,早搏引起的可能性專大。建議屬及時到醫院循環內科進行心臟功能檢查,及時明確病因,針對性選擇適當的治療方案。平時注意休息,調節好心態,保持情緒穩定,不要大喜大悲。注意保暖,不要著涼。

7. 心臟病怎麼治

症狀往往是診斷疾病的先導。心臟病亦如此,病人的感覺,也可為醫生提供重要線索。但是,在實際生活中,把某些不相乾的症狀,與心臟病聯系起來,是常有的事情。有不少人以為,心悸就是心臟病。其實,雖有心悸但心臟卻是健康無恙的。因此,把心臟病症狀說清楚,對喚起人們的注意和消除不必要的疑慮是必要的。
疲勞:是各種心臟病常有的症狀。當心臟病使血液循環不暢,新陳代謝廢物(主要是乳酸)即可積聚在組織內,刺激神經末稍,令人產生疲勞感。疲勞可輕可重,輕的可不在意,重的可妨礙工作。但心臟病疲勞沒有特殊性,它與其它疾病所致的疲勞難以區分。
疼痛:心肌炎、心包炎、心律失常的病人均可感到胸部疼痛。最常見的是心絞痛。心絞痛往往以勞累、激動、飽餐為誘因突然發作,疼痛部位多在胸部正中,有壓迫、灼熱或擠壓感,甚至是一種瀕臨死亡的窒息感,有的可放散在左肩、背及左上臂內側。疼痛持續時間短,3—5分鍾消失,最長不超過20分鍾。
氣短:氣短是心臟病常見症狀。最顯著特點是勞力性氣短和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勞力氣短就是氣短與活動有關。心臟病人常說,我上二層樓都心慌、憋氣,受不了;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即夜間睡卧不平,有時從夢中憋醒,端坐且喘息一會兒方可緩解。
紫紺:皮膚、粘膜、耳輪周圍、口唇鼻周、指端發紫。
水腫:全身或下肢水腫,有時還會出現胸腔或腹腔的積水。
心悸:病人常感心悸,尤其在活動以後。但心悸在有其它疾病或沒有病時也可發生,故心悸對診斷心臟病意義不大

心臟病突發急救

首先要了解心臟病發作的症狀有哪些:胸前壓迫樣疼痛並可能放射到雙臂頸及下頜;心跳不規則、呼吸困難;焦慮恐懼;眩暈;惡心嘔吐;大汗;口唇甲床蒼白或紫紺;皮膚蒼白青紫及意識喪失等。

確認是心臟病發作,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同時,進行急救措施。

1.檢查呼吸道:呼吸及循環。如果患者沒有呼吸脈搏及心跳,應開始心肺復甦。

2.保持患者鎮靜、舒適、解開頸、胸、腰部比較緊的衣服。如果患者神志喪失,應把他擺成恢復性體位(支撐患者的頭部並使其處於腹卧位,將靠近你這一側的上臂及膝關節屈曲,輕輕地將頭部後仰以保證呼吸道的通暢)。保持患者溫暖,必要時可用毛毯或衣物蓋信其身體。用涼的濕毛巾敷在其前額上。注意:不要搖晃病人或用冰水潑病人以試圖弄醒他。不要讓他進食及喝水。

3.持續監測其呼吸及脈搏,必要時開始心肺復甦。

【認識心臟】

人體「發動機」

●心臟是一個強壯的、不知疲倦、努力工作的強力泵。心臟之於身體,如同發動機之於汽車。

●如果按一個人心臟平均每分鍾跳70次、壽命70歲計算的話,一個人的一生中,心臟就要跳動近26億次。一旦心臟停止跳動而通過搶救不能復跳,那就意味著,一個人的生命終止了。

●心臟病是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全世界1/3的人口死亡是因心臟病引起的,而我國,每年有幾十萬人死於心臟病。

【早期症狀】

察顏觀色早發現

俗話講,無病早防,防患於未然;有病早治,亡羊補牢未為晚。心臟的防病與治療關鍵是「早」。

那麼如何在早期發現心臟病呢?那就是察顏觀色:心臟病除常見的心悸、心前區疼痛等人們熟知的症狀外,常常還有一些體表徵兆。注意觀察這些先兆症狀,就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這些體表徵兆包括:

◆呼吸作了一些輕微活動時,或者處於安靜狀態時,出現呼吸短促現象,但不伴咳嗽,咳痰。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左心功能不全的表現。

◆臉色如果臉色灰白而發紫、表情淡漠,這是心臟病晚期的病危面容。如果臉色呈暗紅色,這是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的特徵。如果呈蒼白色,則有可能是二尖瓣關閉不全的徵象。

◆鼻子如果鼻子硬梆梆的,這表明心臟脂肪累積太多。如果鼻子尖發腫,表明心臟脂肪可能也在腫大或心臟病變正在擴大。此外,紅鼻子也常預示心臟有病。

◆皮膚慢性心力衰竭、晚期肺源性心臟病患者的皮膚可呈深褐色或暗紫色,這與機體組織長期缺氧,腎上腺皮質功能下降有關。皮膚粘膜和肢端呈青紫色,說明心臟缺氧,血液中的還原血蛋白增多。

◆耳朵心臟病人在早期都有不同程度的耳鳴表現,這是因為內耳的微細血管動力異常,病症尚未引起全身反應時,內耳就得到了先兆信號。如果你的耳垂出現一條連貫的皺褶,極有可能是冠狀動脈硬化所致。

◆頭頸如果由鎖骨上延伸到耳垂方向凸起一條表筋,如小指粗,很可能是右心功能不全。

◆肩膀天氣明明很好,左肩、左手臂內側卻有陣陣酸痛,這有可能是冠心病。

◆手腳手指末端或趾端明顯粗大,並且甲面凸起如鼓槌狀,常見於慢性肺原性心臟病或先天性青紫型心臟病患者。

◆下肢中老年人下肢水腫,往往是心臟功能不全導致靜脈血迴流受阻的表現。此外,如果時常心悸、氣喘,只有蹲位才得以緩解,這是紫鉗性心臟病的特有表現。

重視胸悶與心慌

我發現,不少老年人對自己的一些症狀缺乏認識,而一些年輕人對出現胸悶、心慌等症狀也不是很重視,往往認為沒什麼關系,忍一忍就過去了。正是這些想法延誤了最佳治療時間。有一位40歲左右的高校領導,平時自覺心臟不適,卻不加重視,結果猝死了,英年早逝,非常可惜。如果他及時就診、及時治療,結果就會大不相同。所以說,只要積極治療,心臟病的治癒和緩解還是很樂觀的。

【高發人群】

1.年齡大於45歲的男性、大於55歲的女性。

2.吸煙者。

3.高血壓患者。

4.糖尿病患者。

5.高膽固醇血症患者。

6.有家族遺傳病史者。

7.肥胖者。

8.缺乏運動或工作緊張者。

【生活方式】

雖然年齡、性別、家族遺傳病史等危險因素難以改變,但是如果有效控制其餘危險因素,就能有效預防某些心臟病。在日常生活中學會自我管理,建立良好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對心臟病患者而言,至關重要。

1954年,美國第34任總統艾森豪威爾患了嚴重的心力衰竭。他的私人醫生懷特博士建議他改變某些生活方式,如減肥、戒煙,並堅持鍛煉等。雖然政務繁忙,艾森豪威爾還是接受了醫生的建議並堅持不懈。不久後,居然恢復了全日制工作,活躍在政治舞台上。由此可見,科學的生活方式,不但會預防疾病,還可能減輕疾病程度,病人的生活質量也完全有可能恢復到患病前的水平,甚至比以前更健康。

建議大家注意事項可包括:

控制體重

研究表明:體重增加10%,膽固醇平均增加18.5,冠心病危險增加38%;體重增加20%,冠心病危險增加86%,有糖尿病的高血壓病人比沒有糖尿病的高血壓病人冠心病患病率增加1倍。

戒煙

煙草中的煙鹼可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過量吸煙又可使血壓下降)、心臟耗氧量增加、血管痙攣、血液流動異常以及血小板的粘附性增加。這些不良影響,使30—49歲的吸煙男性的冠心病發病率高出不吸煙者3倍,而且吸煙還是造成心絞痛發作和突然死亡的重要原因。

戒酒

美國科學家的一項實驗證實乙醇對心臟具有毒害作用。過量的乙醇攝入能降低心肌的收縮能力。對於患有心臟病的人來說,酗酒不僅會加重心臟的負擔,甚至會導致心律失常,並影響脂肪代謝,促進動脈硬化的形成。

改善生活環境

污染嚴重及噪音強度較大的地方,可能誘發心臟病。因此改善居住環境,擴大綠化面積,降低噪音,防止各種污染。

避免擁擠

避免到人員擁擠的地方去。無論是病毒性心肌炎、擴張型心肌病,還是冠心病、風心病,都與病毒感染有關,即便是心力衰竭也常常由於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急性加重。因此要注意避免到人員擁擠的地方去,尤其是在感冒流行季節,以免受到感染。

合理飲食

應有合理的飲食安排。高脂血症、不平衡膳食、糖尿病和肥胖都和膳食營養有關,所以,從心臟病的防治角度看營養因素十分重要。原則上應做到「三低」即:低熱量、低脂肪、低膽固醇。

適量運動

積極參加適量的體育運動。維持經常性適當的運動,有利於增強心臟功能,促進身體正常的代謝,尤其對促進脂肪代謝,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有重要作用。對心臟病患者來說,應根據心臟功能及體力情況,從事適當量的體力活動有助於增進血液循環,增強抵抗力,提高全身各臟器機能,防止血栓形成。但也需避免過於劇烈的活動,活動量應逐步增加,以不引起症狀為原則。

規律生活

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生活有規律,心情愉快,避免情緒激動和過度勞累。

【特別提醒】

提醒一:多食素

很多人認為我們人類是食肉動物,因為我們基本上天天吃肉。但是人類進化和人類歷史研究卻證明,人類的身體結構及生理功能更像食草動物。大家一定覺得奇怪,那麼不妨看一下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的比較。

食肉動物和食草動物身體結構的主要差異(表格)

食肉動物 食草動物

肢體有爪 無爪的手或蹄

牙齒銳利 平鈍

腸短 長

飲水方式舔 飲

降體溫方式喘氣(無汗腺)出汗(有汗腺)

獲取維生素方式 自身製造 從食物中得到

一比較就一目瞭然了——人類不像食肉動物而更像食草動物。雖然在長期適應自然的過程中,人類逐漸成為雜食動物,但食草動物的基本特性一直沒有明顯變化而保留至今。但是在近200年來,經濟的發展使人類的食譜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人們開始遠離素食和谷類食品,攝入過多的肉類。與人類進化歷史相比,這種變化太快了,以至與「食草」為特徵的人類基因和生理功能無法適應以肉類食品為主的環境。這種不適應最終導致產生包括現代心臟病在內的許多新的疾病。

流行病學研究證明,「經濟發展→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心血管病流行」是有明顯因果關系的三部曲。最典型的例子是諾魯。諾魯原來是一個貧窮的小島,60年代末發現了稀有礦產,這個國家一夜之間就變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沒想到幾年以後,諾魯出現了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病大流行,50歲以上的人群70%患有糖尿病,成為世界之最,政府和人民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經濟發展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了物質可能。因此,我們必須明確一點,心血管病流行雖然不能說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但卻是人類違背了自然規律而得到的一種懲罰。如被西方國家視為垃圾的西式快餐,富含高熱量、高飽和脂肪酸,現在卻在我國廣泛流行,博得了不少孩子的青睞,長此以往,將嚴重影響健康。我們應該更多地效仿祖先,多吃植物性食物(包括谷類澱粉、蔬菜和水果),少吃動物性食物(魚類除外),尤其要少吃含飽和脂肪和膽固醇多的食物,遠離麥當勞、肯德基類「不健康」食品。

健康飲食標准表

(健康飲食應符合以下要求)

1.每日膽固醇的攝入量不超過300毫克。

2.脂肪的攝入不超過總熱量的30%。

3.少吃或不吃蔗糖、葡萄糖等精糖類食品。

4.多食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水果、新鮮蔬菜、植物油。

5.少吃含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高的食物,如肥肉、蛋黃、動物油、動物內臟等。

6.飲食要高鉀低鈉,鼓勵食用豆製品,飲茶。

7.飲食有規律,不可過飢或過飽。

8.適當攝入纖維素食物(包括谷類澱粉類)以保持大便通暢。

提醒二:適宜運動

心臟發病的重要原因還有一個是缺乏運動。在同一環境里生活的人,經常坐著不動的,患冠心病比經常活動者高出2倍。

運動對心臟有什麼好處呢?運動可以促使心臟的小血管擴大、延長、增多,改善心肌的供氧狀況,改善血液中脂質代謝。運動還有助於改善心肌代謝,提高心肌的工作能力和心臟的代謝功能。此外,還能提高血液的纖維蛋白溶解活性,防止血凝過高,對預防和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很有幫助。

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是防治心臟病的有效手段之一。要保護心臟,我們建議以下一些鍛煉方式:

體育鍛煉表

1.散步:散步可以使心肌收縮力增強,外周血管擴張,具有增強心功能,降低血壓,預防冠心病的效果。對於參加運動時會引起心絞痛的人來說,可以改善病情。每次散步可堅持20分鍾至1小時,每日1~2次,或每日走800~2000米。身體狀況允許者可適當提高步行速度。

2.慢跑:慢跑或原地跑步亦可改善心功能。至於慢跑的路程及原地跑步的時間應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而定,不必強求。

3.太極拳:對於高血壓病、心臟病等都有較好的防治作用。一般而言,體力較好的患者可練老式太極拳,體力較差者可練簡化式太極拳。不能打全套的,可以打半套,體弱和記憶力差的可以只練個別動作,分節練習,不必連貫進行。

體育鍛煉注意事項:

1.任何人,如果在運動結束10分鍾後,心跳次數每分鍾仍在100次以上,則不應再加大運動量,應根據情況適當減少運動量。

2.運動量應從小到大,時間從短到長,循序漸進。

3.進餐與運動至少間隔1小時以上。

4.運動最適宜的溫度是4℃-30℃。

5.運動時若出現頭暈,頭痛,心慌,惡心,嘔吐等不適症狀時,應立刻停止,必要時需就醫。

此外,有一點要提醒大家,不宜清晨鍛煉。根據國外學者測定,上午6時至9時是冠心病和腦出血發作最危險的時刻,發病率要比上午11時高出3倍多。另外,人體在上午時段交感神經活性較高,隨之而來生物電不穩定性增加,易導致心律失常,可能出現室顫,引起猝死。還有,人的動脈壓在上午較高,增加了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的可能性,導致急性冠脈綜合症的發作。所以,大家在進行體育鍛煉時,要避開心血管事件「高峰期」,將時間安排在下午及傍晚進行。

提醒三:心態平和

情緒與健康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無論對什麼年紀的人來說,不良的情緒都是非常不利的。人的情緒一旦緊張、激動,會使得交感神經興奮,兒茶酚胺增加,結果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心肌耗氧量亦明顯增加,加重冠心病、心衰患者的病情。更嚴重的是,這些變化有時會導致致死性的心律失常,引起心臟驟停。

大喜大怒都是忌諱的。中醫學認為,暴喜傷心,心氣渙散,會出現一系列心氣不足的症狀,如心悸、乏力、胸悶氣短、脈結代等症狀。嚴重者則會出現冷汗不止,四肢不溫,脈微欲絕及心悸、胸悶、胸痛等心陽欲脫的症狀。此種變化類似於冠心病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相反,怒則氣逆,氣的運行受阻。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氣滯血瘀的結局是不通,不通則痛。大怒導致的一系列反應,類似於冠心病心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等。由此可見,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對我們每個人都是十分重要。

古人所提倡「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這可說是保養心臟的一個座右銘。要經常與人交往,通過交談、來往,了解社會,了解環境,體會到自己是社會中的一員。老年朋友還可根據自己的愛好,種花、養魚,下棋、書畫,以此陶冶性情。

提醒四:堅持服葯

還要提醒大家的是,心臟有病不能等到發作時才去醫院,平時就要堅持服葯。只有常服葯,才是控制病情的最佳手段。許多冠心病人身邊都備有一盒麝香保心丸,但一半以上的人都不吃,有的還捨不得吃,都要等到心絞痛發作了才吃,有的自認為自己還沒到需服葯的程度。這其實是一個用葯的誤區。麝香保心丸是一種常服才能發揮最大效果的葯物,只有常服才能改善心血管機能,逆轉心臟肥厚,保護心臟功能,降低心絞痛的發生率。

8. 治療心臟病的,方法是什麼

根據患者的心臟病變、年齡、體力等情況,採用動靜結合的辦法,在恢復期盡早版進行適當的體力活動,對改權善心臟功能,促進身體健康有良好的作用。在康復治療中要注意心理康復,解除思想顧慮,加強與疾病作斗爭的信心。恢復工作或學習後要注意勞逸結合,生活規律化。

9. 心臟病怎樣治療

信息來源自:【北京武警二院心臟中心】網上搜索下該醫院,信息還是很全面的。你可以在線咨詢下該醫院的專業醫生。

什麼是DSA心介入修復療法?
1 定義
對於心臟病[1]問題,應用DFA設備,DSA療法,通過導管進入主動脈,採取封堵,射頻,支架,安裝起搏器等手段來修補,修復心臟問題,快速有效的治療心臟病,效果極佳![2]
2 治療病種
DSA心臟介入修復療法治療:
先天性心臟病,肺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心肌病
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心肌梗塞,缺血性心肌病,冠狀動脈硬化
心力衰竭,急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動脈硬化
心律失常,竇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心律不齊,心動過緩,早搏
房顫,陣發性房顫,持續性房顫,永久性房顫,心絞痛
概括的說,DSA介入融通療法治療股骨頭壞死適合於任何一種類型的股骨頭缺血性壞死,但對於壞死已達III期及IV的病人通過介入療法可以減輕疼痛,卻難以改變股骨頭的形態,也達不到治癒的效果。因此,對股骨頭壞死介入療法的最為適應的是股骨頭壞死I及II期的患者。患者朋友們應多了解一下這種方法適用的病情,以便更好的選擇治療方案。
編輯本段二 DSA心臟介入修復療法分類?
1動脈導管未閉介入封堵術
2房間隔缺損封堵術
3動脈導管未閉介入封堵術
4房間隔缺損介入封堵術
5室間隔缺損介入封堵術
6冠狀動脈造影
7經皮冠狀動脈支架成形術
三 DSA心臟介入修復療法詳細介紹
DSA心臟介入修復療法-項目內容
1、射頻消融術
●利用介入技術根治快速性心律失常
【適應人群】
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
【適應症】
房室折返型心動過速、房室結折返型心動過速、心房撲動、房性心動過速、心房顫動、室性早搏、特發性室性心動過速、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動過速
【技術優勢】
1、與葯物治療相比,導管超微射頻消融術可一次性根治,術後不再需要使用抗心律失常葯物;
2、與外科手術比,不需要開胸和全麻,病人無痛苦,操作方法簡便。其特點是創傷小、恢復快,治癒率高,術後24小時就可起床活動,住院時間短(一般術後三天出院),並能迅速根治。
【臨床應用】
射頻消融術之前,快速性心律失常只能用葯物治療,控制效果不佳,甚至出現嚴重的並發症,外科手術治療風險大,適應症范圍小,不能當時檢驗效果。
超微射頻消融術的應用很好的解決了上述問題,相對於葯物治療來說屬於根治方法,能夠給廣大適於做此項手術的患者達到徹底治癒的目的。
【注意事項】
術前需進行心電圖、X線、超聲心動圖等檢查;
術後6小時內止動,防止穿刺部位出血,並需要適當的心電監護。
2、心臟起搏器植入術
●植入永久性心電起搏裝置,改善心動過緩患者心臟功能
【適應人群】
各種原因造成的心動過緩患者
【適應症】適合治療伴有昏厥、黑朦、胸悶、乏力及心功能不全等症狀的緩慢性心律失常。
【技術優勢】
保持房室同步,由心房跟蹤實現頻率適應。手術時間1-2小時,術後7天可出院。
【臨床應用】
心臟過緩是臨床常見病,可由各種原因造成,心動過緩患者可以表現出全身缺血症狀,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甚至危及生命安全。永久起搏器的植入,用人工放電接替生物電對心肌進行刺激,進而使心肌產生收縮,達到改善全身血供的目的。目前技術成熟,應用價值高。
【注意事項】
術後要注意:適當鍛煉、避免過勞;生活規律、情緒穩定;定期到專科醫院檢測;避開特殊環境,防止干擾。[3]
3、動脈導管未閉介入封堵術
●用介入方法取代傳統開胸手術,根治動脈導管未閉患者
【適應人群】
先天性心臟病中的動脈導管未閉患者;有外科手術適應症者;肺動脈高壓患者需做右心導管檢查後方可確認。
【適應症】
先天性心臟病動脈導管未閉等
【技術優勢】
其最大的技術亮點就是通過較細的撓動脈進行動脈導管未閉的介入封堵。術後對於血運影響小,不易形成血栓,避免了感染,無需制動卧床,在極大的程度上減少了患者的痛苦。
【臨床應用】
動脈導管未閉是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之一,在先天性心臟病中佔20%,位於第二位,治療不及時就會發生肺動脈高壓。在傳統方法中需要做開胸手術,風險大,並發症多,介入方法的出現使治療過程變得簡單實用。
【注意事項】
術前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做好術前的相關檢查及准備工作,避免給身體帶來不必要的傷害。
4、房間隔缺損介入封堵術
●利用微創介入方法替代傳統開胸方式封堵先天性房間隔缺損
【適應人群】
卵圓窩型單孔先天性房間隔缺損,缺損周圍均有組織邊緣者
【適應症】
先天性心臟病中的房間隔缺損
【技術優勢】
該技術具有安全性高、避免了體外循環、胸前切口小、手術操作時間短、術中能清楚顯示封堵全過程、位置准確快速等優勢。
【臨床應用】
單發性房間隔缺損是常見先天性心臟病之一,隨著年齡的增長,血液動力學改變後會對氧飽和度產生重大影響,本術式取代了傳統外科手術,具有痛苦小、風險小、恢復快等特點。
【注意事項】
術後應當連續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葯物6個月,並且在術後1、3、6月接受專業隨訪。
5、室間隔缺損介入封堵術
●利用介入技術封堵先天性心臟病中的心室間隔缺損
【適應人群】
先天性心臟病中的心室間隔缺損患者
【適應症】
單發心室膜部間隔缺損、嵴內型心室間隔缺損或心室肌部缺損
【技術優勢】
室間隔缺損介入封堵術對比傳統外科手術的優勢有:創傷小、不開胸,只有米粒般大小創口;只需局麻,手術時間短,患者痛苦少;手術安全性較高,術後恢復快。
【臨床應用】
室間隔缺損是最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之一,發展到最後可以引起多種並發症,患者最終出現心力衰竭,嚴重影響患者生存質量,施治危及生命,本術式取代了傳統外科手術,具有痛苦小、風險小、恢復快等特點,是治療室間隔缺損的理想術式。
【注意事項】
術後應注意休息,避免受涼。出院後1個月、3個月、6個月,1年時復查心臟彩超,以後每5年復查心臟彩超。睡眠時避免左側卧位。出院後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100mg每天一次,持續服3個月。
6、冠狀動脈造影
●經皮穿刺經導管造影劑注入檢查冠狀動脈情況
【適應人群】
疑似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患者
【適應症】
診斷性冠狀動脈造影、指導治療的冠狀動脈造影及用於原因不明的心臟擴大,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患者以明確病因診斷
【技術優勢】
本介入中心首先採用橈動脈穿刺造影(即從腕部穿刺),優點為患者痛苦小,傷口易處理,從腿部穿刺患者需平卧24小時,個別腕部血管條件不適合做穿刺的患者只能從股動脈穿刺。冠狀動脈造影可以明確冠狀動脈有無狹窄、狹窄的部位、程度、范圍等,是診斷冠心病的「金標准」。
【臨床應用】冠狀動脈硬化是威脅人類生命的重要疾患之一,冠狀動脈造影可以早期發現灌裝動脈隱患。
【注意事項】冠脈造影後,為加快造影劑的排出,患者應注意盡量多喝水,飲食清淡。
7、經皮冠狀動脈支架成形術
●用微創技術治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適應人群】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患者
【適應症】
無症狀心肌缺血或輕微心絞痛、心絞痛、心肌梗塞、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等
【技術優勢】
最新的冠心病診療方式,通過使用不同的介入耗材,藉助血管成像設備將造影劑、支架等作用冠狀動脈,最終達到診斷和治療冠心病的目的。相比於以往傳統葯物治療方式而言,該術式具有恢復更快、不損傷正常組織、微創、無副作用、術後無需制動卧床、實時療效評估。
【臨床應用】
冠狀動脈硬化是威脅人類生命的重要疾患之一,是造成猝死的主要疾患,在冠狀動脈狹窄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葯物不能達到控制的目的,必須對病變血管進行干預。傳統外科方式創傷大、恢復慢,急診手術難度大,介入治療具有安全性高、恢復好、適合急診治療等優點,是重要的救命手段。
【注意事項】術後應盡量做到起居有常、保持身心愉快、飲食調攝適當、戒煙少酒、勞逸結合,參加體育鍛煉時要注意量力而行。[4-5]

閱讀全文

與心臟病治療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萬博動物醫院在線電話 瀏覽:380
臨淄愛佳寵物醫院 瀏覽:582
蘇泊爾養生壺怎麼樣打開 瀏覽:104
肝轉移的治療方法 瀏覽:845
養生壺如何做現磨咖啡 瀏覽:787
中醫治療失眠能根治嗎 瀏覽:391
望京附近看婦科好的醫院 瀏覽:773
治療葯物依賴的醫院 瀏覽:100
閔行區中醫院地址 瀏覽:543
治療頑固性失眠的葯物 瀏覽:489
石龍人民醫院體檢 瀏覽:507
盛京醫院婦科哪個醫生好 瀏覽:613
甘肅省人民醫院燒傷科 瀏覽:724
老年痴呆嚴重送康復醫院好嗎 瀏覽:185
治療糖尿病陽痿的中葯方 瀏覽:565
汕頭潮陽哪裡有寵物醫院 瀏覽:984
醫院婦科治療儀 瀏覽:758
興義博愛醫院婦科 瀏覽:749
湖北武漢兒童醫院電話 瀏覽:190
最好的傳染病醫院 瀏覽: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