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酒精依賴症的治療
對於戒酒治療需要從多方面入手,葯物方面對於震顫、抽搐、焦慮不安等症狀有一定的改善,但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對酒精依賴的問題。
1.酒精依賴患者,長期飲酒導致營養不良、維生素缺乏等,需要補充維生素B族和C。
2.醫生和家人需要盡早幫助患者調整不配合治療的心理。
3.如果症狀比較明顯,需要先小劑量的用一些抗精神疾病的葯物。
4.長期飲酒的患者已經成為一種成癮性腦疾病,單純的心理疏導已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患者的心癮沒有辦法根除。外科手術戒酒是一個新的方法,早在2000年國外就採用,手術是將喝酒者大腦內特定部位—病理性快樂中樞,進行毀損後,消除「心癮」,能使喝酒者從酒癮痛苦環境解脫出來。
手術有兩種術式,射頻毀損和腦深部電刺激術治療。手術戒酒的理論根據:酒精成癮的主要神經解剖位置位於腦腹側被蓋區(VTA)。伏隔核(NAC)、蒼白球腹內側核、藍斑核等神經結構組成的多巴胺代謝通路。酒精應用一定時間後,大腦特定結構發生改變,並使多巴胺介質釋放增加,從而強化酒精的行為反應,並產生獎賞效應。採用高精度可控毀損特定靶點,改變中腦多巴胺代謝通路中多巴胺介質的含量,從而達到消除對酒精依賴。大腦邊緣系統是大腦情緒環路重要結構,阻斷大腦邊緣系統可以消除喝酒者焦慮、煩躁、失眠、情感異常等精神症狀。手術方法是在戒酒者顱骨鑽兩個小孔,通過立體導航定位和電生理定位技術,精確定位出戒酒者大腦內酒精依賴部位,即病理性快樂中樞,然後用特製射頻針予以溫控毀損,同時將其情緒環路沖動神經阻斷,戒酒者不但能消除心癮,還能消除酒精戒斷的一系列症狀。戒酒手術屬於微創手術,手術損傷小,安全性高,不影響智力和腦功能,手術有嚴格的適應證:
(1)喝酒者酒精成癮時間在2年以上;
(2)至少經過2次正規系統戒酒治療,戒酒效果不理想,仍有復喝;
(3)要求喝酒者本人及家屬完全自願接受手術戒酒治療;
(4)要求喝酒者身體健康,如有嚴重疾病或傳染性疾病(如乙肝等),則不能手術。
2. 我老公得了酒精依賴症該怎麼治療
這位知友,酒精依懶症是長期酗酒造成的。
如何治療,主要就是要首先做到戒酒。對於戒酒治療需要從多方面入手,葯物方面對於震顫、抽搐、焦慮不安等症狀有一定的改善,但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對酒精依賴的問題。
1.酒精依賴患者,長期飲酒導致營養不良、維生素缺乏等,需要補充維生素B族和C。
2.醫生和家人需要盡早幫助患者調整不配合治療的心理。
3.如果症狀比較明顯,需要先小劑量的用一些抗精神疾病的葯物。
4.長期飲酒的患者已經成為一種成癮性腦疾病,單純的心理疏導已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患者的心癮沒有辦法根除。外科手術戒酒是一個新的方法,早在2000年國外就採用,手術是將喝酒者大腦內特定部位—病理性快樂中樞,進行毀損後,消除「心癮」,能使喝酒者從酒癮痛苦環境解脫出來。
手術有兩種術式,射頻毀損和腦深部電刺激術治療。手術戒酒的理論根據:酒精成癮的主要神經解剖位置位於腦腹側被蓋區(VTA)。伏隔核(NAC)、蒼白球腹內側核、藍斑核等神經結構組成的多巴胺代謝通路。酒精應用一定時間後,大腦特定結構發生改變,並使多巴胺介質釋放增加,從而強化酒精的行為反應,並產生獎賞效應。採用高精度可控毀損特定靶點,改變中腦多巴胺代謝通路中多巴胺介質的含量,從而達到消除對酒精依賴。大腦邊緣系統是大腦情緒環路重要結構,阻斷大腦邊緣系統可以消除喝酒者焦慮、煩躁、失眠、情感異常等精神症狀。手術方法是在戒酒者顱骨鑽兩個小孔,通過立體導航定位和電生理定位技術,精確定位出戒酒者大腦內酒精依賴部位,即病理性快樂中樞,然後用特製射頻針予以溫控毀損,同時將其情緒環路沖動神經阻斷,戒酒者不但能消除心癮,還能消除酒精戒斷的一系列症狀。戒酒手術屬於微創手術,手術損傷小,安全性高,不影響智力和腦功能,手術有嚴格的適應證:
(1)喝酒者酒精成癮時間在2年以上;
(2)至少經過2次正規系統戒酒治療,戒酒效果不理想,仍有復喝;
(3)要求喝酒者本人及家屬完全自願接受手術戒酒治療;
(4)要求喝酒者身體健康,如有嚴重疾病或傳染性疾病(如乙肝等),則不能手術。
3. 長期酗酒酒精依賴症能治好嗎
2011-7-26 9:10:15 長期酗酒可以導致酗酒者在言行、舉止、人格特徵、精神等方面均可發生改變,酗酒者大多憂慮、苦悶、孤獨、多疑、個性不健全、怕羞、依賴性強、被動、缺乏積極的進取精神,克服困難的能力差,責任感和紀律性欠缺,有反社會傾向,厭惡社交,自私自利,為我獨尊,他們自己都認為,別人總是對不起自己,最後發展為多疑,極強的虛榮心,生活邋遢、懶散、愛嘮叨等。可能是人格上的缺陷,使他們成為生活中的失敗者,常常醉酒尋求安慰,逃避現實社會,最終被社會所拋棄。酒精依賴危害我們的身體,影響正常的生活習慣。 問題1:酗酒到底是不是一種疾病,能治好嗎? 首先肯定的是酗酒是一種精神類疾病,叫「酒精依賴綜合征」,現代醫學稱「慢性酒精中毒性腦疾病」。既然是一種病,它是能夠治療好的,只是時間相對較長、易反復。 問題2:目前針對戒酒有特效葯嗎? 由於酗酒是一種慢性腦疾病,世界各國的醫學工作者均在不斷的研究,但目前還沒有研製出特效葯。西葯方面有戒酒硫(酒畏)、戒酒發泡錠、昂丹司瓊、阿克普羅塞特、環丙甲羥二氫嗎啡酮等,此類葯物是利用其惡心、嘔吐的葯效,形成惡性條件反射,使酒依賴者放棄飲酒,但單用往往效果差、副作用明顯。 問題3:目前的戒酒方法中,哪種效果最好,復飲率最低? 目前國內外仍採取綜合性的治療方法,相比較而言,戒酒的方式仍以兩種方式為主:一是服相關戒酒葯物在家服用,自己(或)在家人的幫助下戒酒。二是住院綜合性的康復治療,前者由於戒酒時戒斷反應及其它合並症的干擾及服葯的依從性差,而往往最終復飲而失敗,但對輕者,戒酒動機較強的效果好!也是可行的。但後者由於在住院的環境中,從醫療手段上可以減輕或消除戒斷反應的干擾,服葯的依從性強,再加上住院時採取的群體性心理療法、感動療法,可以大大提高療效。後者在我們的臨床觀察和隨訪中,是戒酒效果最好,復飲率最低的方法,對頑固性的戒酒動機差的酗酒者,此方法也許是唯一有效的方法! 問題4:酒依賴症的病因清楚嗎? 通過國內外的專家多年研究,病因仍不十分清楚,但最新的研究是:酒依賴是一種慢性復發性、漸進性腦疾病。俄羅期聖彼得堡心理科研究所的研究人員介紹,很多嗜酒者體內的乙醇脫氫酶異常活躍,在這種異常作用下,嗜酒者的體內會生成一種與嗎啡相類似的化合物,使貪杯者在生理和心理上對酒精產生依賴性。戒酒一年半至兩年,嗜酒者體內的乙醇脫氫酶依然十分活躍。故此,目前的科研工作中試圖用阻斷或降低酶的活性來降低酗酒者復飲。 問題5:酒精依賴者有什麼樣的特徵? 判斷一個人是否為酒依賴者,有兩項標准可供參考:一項是對酒的渴望以及將飲酒作為生命的中心,有非飲酒不可的心理,有時為了得到酒,可不擇手段,甚至不顧後果;另一項是減少飲酒量或不飲酒可出現軀體和(或)精神的戒斷症狀。輕者只感受不適,重者可威脅生命,具體的有以下特徵: ①將飲酒看成生活中最重要或非常重要的事,知道喝酒有害健康,或已有酗酒造成身體傷害及繼續喝酒; ②經常獨自飲酒,自斟自飲,有戒酒意願但無法做到; ③以酒當葯,用來解除情緒困擾,放棄自身重要學業、職業、先喝酒再工作; ④花許多時間和金錢去找酒喝; ⑤有藏酒行為,晨起飲酒,酒量越來越大,酒後常忘事; ⑥經常因飲酒與家人尤其是配偶爭吵; ⑦停止喝酒或減少酒量就會發生顫抖,抽搐或幻視、幻覺。 「酒精依賴症脫癮與康復」是我院完成並用於臨床的課題。本院專家們經過反復篩選論證,採用「統體康復」療法,形成了完整、有效,具有中醫特色的戒酒康復治療體系。在康復過程中,讓酗酒者真正認識到酗酒的危害,從內心中產生對酒的厭惡。同時,增強戒酒者的心理承受及認知能力,從而真正意義上去擺脫心癮,達到完全戒酒脫癮。我院根據患者的酒精依賴程度不同和身體各組織器官受損狀況,以及患者酒齡的長短,採取了不同類型的分型治療,進行因人而宜,個體化的治療,以中醫中葯治療,心理治療,行為治療,社會康復治療等多重治療方法。
4. 酒精依賴症治療
根據您的描述,診斷酒依賴可能性比較大.因為突然戒酒,會出現震顫,惡心等戒斷症狀版,嚴重者可以出現癲權癇發作及譫妄等嚴重戒斷反應.所以不建議在家自己戒酒.如果住院治療,建議到我院(北京大學第六醫院)臨床心理科治療.我們是全國最好的戒酒病房之一,病房是開放病房.除了處理急性期的戒斷症狀,我們後期還有很多心理康復治療,如患者健康教育,團體心理治療,嗜酒者互戒協會等等.我們醫院專門做戒酒治療的有三個大夫,分別是李冰大夫,黃劍大夫,和孫偉大夫.如果有需要,歡迎給我們三個人電話咨詢.北大六院
孫偉
回復專家: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心理咨詢-孫偉主治醫師
5. 如何治療酒精依賴症
戒酒是需要一個過程的,不能盲目戒酒,這樣適得其反,如果想無痛苦戒酒,那麼就需要正確的方法。
1、個人強制治療:主要靠個人意志戒酒。要想成功戒除酒疾,此法需患者有極強意志力,而且患者本人願意配合戒酒,前提是飲酒史一般不超過三年,每日酒精攝入量<200ml(但借酒消愁,精神郁悶,有嚴重並發症,已出現酒中毒性精神障礙者靠此法多無效)。
2、住院封閉治療:多採用長期封閉住院治療,醫護人員強制控制。但缺點是:出院後即飲,治療費用高,易新形成精神障礙。
3、西葯治療:醫生多採用戒酒硫、鎮靜安眠葯物等進行輔助治療。但是需要提醒的是:由於西葯副作用大,使用時必須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而且患者自身應該主動配合,否則會耽誤酒依賴的治療,更易形成葯物依賴。
4、所謂「戒酒偏方」:網上經常出現以下戒酒偏方(1)麻雀屎泡酒(2)黃鱔魚泡酒(3)臘月鼠頭研末(4)葛花泡酒。但在我們接診過程中,許多患者在嘗試以後,沒有任何戒酒效果,所以提醒朋友們少走彎路。
醉酒後要及時解酒,戒酒我們要健康戒酒,戒酒方法戒酒的好方法我們要選好,怎麼戒酒?如何戒酒?最好去戒酒醫院。不要輕信戒酒偏方,戒酒的好方法要選好。
醉酒後好的水果解酒法:
1,鮮橙解酒:鮮橙(鮮橘亦可)3~5個,榨汁飲服,或食服。
2,杮子解酒法:飲酒醉後,取幾只鮮杮子,去皮食用,可以解酒。
3,生梨解酒法:吃幾個梨或將梨去皮切片,浸入涼開水中10分鍾,吃梨飲水,可解酒。
4,生梨解酒:吃梨或擠梨汁飲服。對酩酊醉者,如果用上述方法仍不能使其解酒醒轉,可用干凈雞毛一支輕輕摩擦其喉嚨或用手捏其喉嚨,使其嘔吐殘留在胃中的酒液,可使醉狀緩解。若仍無效果,則應就醫診治。
5,楊桃解酒法:醋漬楊桃1個,加水煎服,可用於解酒。
6,甘蔗解酒甘蔗1根,去皮,榨汁服。
7,橄欖(青果)解酒橄欖10枚,取肉煎服
6. 酒精依賴症如何治療
病情分析:抄你好朋友:酒精依賴症又叫慢性酒精中毒,是長期過量飲酒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嚴重中毒,表現為對酒的渴求和經常需要飲酒的強迫性體驗,停止飲酒後常感心中難受,坐立不安,或出現肢體震顫,惡心,嘔吐,出汗等戒斷症狀,恢復飲酒則這類症狀迅速消失.意見建議:由於長期飲酒,多數合並軀體損害,以心,肝,神經系統為明顯,最常見的是肝硬化,周圍神經病變和癲癇性發作,有的則形成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礙及酒精中毒性腦病.酒依賴治療方法很多,有葯物療法,行為療法,心理療法等.需要去正規的專科醫院進行相應的治療才有可能改善的.
7. 酒精依賴症那裡治療比較好
酒精依賴者往往對自己目前的狀況缺乏正確的認識。所以我覺得非常有必要明白自己的處境以及自己對酒精的渴求以及畸形扭曲到了何等嚴重的程度。首先應該老老實實承認自己就是一個酒徒,酒鬼,酒精依賴者。定位要精準,才有可能對症下葯。要真誠地承認自己對酒精無能為力,自己的生活因為酒精而變得一塌糊塗。認識保持清醒和獲得健康生活之間的必然因果關系。這是跨出戒酒的第一步。是一個重要的先決條件,沒有這個認識,其他的免談。這是一個最最基本的而又無比重要的態度問題,而態度在這里就決定所有的一切。
我們就飲酒模式總結了一些常見的表現: 1.視飲酒為生活中最重要或非常重要的事,在心中占據中心地位,念念不忘。 2.飲酒量較初期飲酒時逐漸增加。 3.飲酒速度增快。 4.經常獨自一個人或者是背著家人偷偷飲酒。 5.以酒當葯,用來解除情緒困擾。 6.有藏酒行為. 7.酒後常常有遺忘表現。 8.無計劃飲酒,常常出現酒後誤事的現象。 9.晨起飲酒,俗稱「睜眼酒」,部分人甚至會在夜間醒來後飲酒。 10.睡前飲酒。 11.喜歡空腹飲酒,飲酒時不吃主食且很少吃菜。 12.在情況允許的時候選擇酒的品牌。 13.因為飲酒與家人爭吵,影響家庭和睦,或因飲酒影響工作。 14.曾經戒過酒,但時間不長又舊病復發,不能控制。 一般來說,如果一個人的飲酒行為出現上述表現中的3條以上,即高度懷疑酒依賴。 經常看到一些患有酒精依賴的人因為飲酒給自身的健康、家庭的和睦以及工作帶來很多不良影響,甚至是在酒後出現一些違法的行為。盡管他們對造成這些後果內疚、後悔,但仍不能徹底停止飲酒,反復戒酒,反復復飲。是他們沒有出息還是沒有毅力呢?都不是,這是因為酒精依賴是一種疾病,而且還是一種不斷惡化的疾病,這種疾病像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一樣,是無法徹底根除的。但卻可以被遏制住。復飲的原因與機體對酒精敏感有關,加上在心理上難以擺脫的強制性飲酒慾望,不管復飲會帶來怎樣的不良後果,單靠自身的毅力是無法將其克服的。 就像其他疾病一樣,會出現一些特徵性的臨床表現。一旦對酒精形成依賴後,在突然停止飲酒或驟然減少飲酒量時會出現很多軀體不適症狀,稱之為戒酒綜合征。為方便起見,有人將戒酒綜合征按照出現的時間和嚴重程度分為3個階段:一期戒酒綜合征:一般於飲酒後6~12小時出現,表現為雙手震顫,重者可累計雙側整個上肢,甚至是軀干,病情嚴重者還可出現伸舌震顫,除此外還常見厭食、失眠、煩躁等症狀。二期戒酒綜合征:出現時間為斷酒後24~72小時,除上述症狀外,常出現幻聽,內容常為辱罵性或迫害性的,可繼發沖動行為,興奮相對較輕。三期戒酒綜合征:震顫譫妄,常發生於末次飲酒72小時之後,此時病人意識不清,震顫明顯並伴有行走不穩,可出現各種生動的幻覺,如看到各種小動物,病人表現緊張、焦慮、恐懼。病人的記憶力明顯受損,部分病人可出現癲癇樣抽搐。即使在發達國家,一旦發生震顫譫妄,經治療者總的死亡率仍可達10%~15%,未經治療者則更高。所以說長期飲酒者不能突然停止飲酒。如果高度懷疑對酒精依賴,應該盡早到專科醫院治療。 形成酒精依賴的人不能控制自己的飲酒行為,也不能控制飲酒量,那麼在戒酒一段時間後能否正常的飲酒呢?就目前所知,從來沒有一個人,僅是數月或數年滴酒不沾,就能夠「正常」喝酒或只在社交場合喝酒。一個人一旦從豪飲發展為失去控制且不顧一切地狂飲,再想走回頭路就不可能了。沒有一個酒精依賴患者是故意為製造麻煩才喝酒的,但不可控制地飲酒必然會帶來麻煩。 很多對酒精依賴的人自認在戒酒一段時期以後,喝幾罐啤酒或幾杯淡葡萄酒沒有問題了。一兩瓶啤酒下肚就會喝醉的人不多。所以也就錯誤地認為自己可以控制每天只喝兩、三瓶啤酒就不再喝了。他們偶爾也確實能夠在幾天或幾個星期內照此辦理。於是就會得出結論:即使喝酒也會「游刃有餘」。但是,他們每次喝的啤酒或葡萄酒會越來越多,要不了多久,就會狂飲如初。 另外一種錯誤的觀念就是以低度的酒來替代高度酒。對於酒精依賴者來說,酒精就是酒精,不管含有酒精的是馬爹尼酒、威士忌加蘇打水、香檳,還是一小杯啤酒,對於他們而言,不管喝一杯什麼樣的酒,都會導致飲酒過度,導致復飲。 所以,對於酒精依賴者而言,在戒酒一段時間後,試圖控制飲「自己的酒量」或只飲用較低濃度的酒,都是危險的。但為了保證徹底戒酒,只能是滴酒不沾。如何能夠做到呢?除了在醫生的指導下完成脫酒治療外,還要接受長期的康復治療,包括對相關心理或精神疾病的治療、防復飲葯物的治療、心理治療以及加入一些自助的康復組織。只要有戒酒的願望和不懈的努力,就會成功。
舍棄陳舊的觀念
在過去嗜酒期間我們從生活當中累積下來一些根深蒂固的想法,即使在我們停止喝酒之後,卻無法像變魔術一般,轉瞬間就消失無蹤。
雖然我們已經遠離了醉生夢死的日子,但是酒癮疾病依舊徘徊不去。所以我們已經發覺到,如果能夠設法去除許多開始又再度萌芽發根的舊觀念,將有助於我們康復的療程。
而這些老舊的思想,也確實一再地重復發生。我們所努力想要達成的目標就是希望能夠從過去陳舊觀念的束縛中,重新獲得一種放鬆而自由的感覺。很多我們過去思考方式的習慣及
其所形成的概念限制了我們的自主權。
當我們以全新眼光仔細檢視時,原來它們只會壓垮我們而一無是處。我們沒必要再繼續緊抓著不放,除非經過確實的檢驗證明有用,而且真正仍然可以發揮效果。
我們現在可以使用非常具體的標准用來衡量一個想法目前的實用和真實性。我們能夠對自己說「那正是我在喝酒時經常有的想法,這種思考模式現在是否有助於我保持清醒?今天這種思想對我而言是否有益?」我們過去很多陳舊的觀念——特別是那些關於酒精、喝酒、醉酒、以及酒依賴方面的想法(或是嗜酒的問題,如果你比較認同此一措辭)——對我們而言不是毫無價值,就是實際上在自我毀滅,去除掉那些想法將會是極大的解脫。
也許舉幾個例子就足以說明我們拋棄這些陳舊而無用的觀念之益處。當我們在十幾歲的青少年時期,對很多人而言,喝酒是一種宣誓證明,用來表示我們已經不再是小孩子,或者我們已經長大成人,而且聰明老練、見過世面或者足夠強大可以違抗父母和其它權威。
在很多人的觀念中喝酒總是與浪漫、性、音樂、功成名就及優越感、奢華享受密不可分。如果學校有傳授任何關於喝酒的事情,通常只是對於健康的危害和可能被吊銷駕照等——其餘的事並不多。
同時有許多人仍然相當確信任何喝酒行為完全都是不道德,直接導致犯罪、痛苦、恥辱和死亡。無論我們對喝酒的感覺曾經是什麼,正面或負面,通常是強烈而又情緒化遠多於理性。或許我們對於喝酒的態度僅僅只是無意識的,不假思索的全盤接收他人的意見。
對於許多人而言,喝酒是社交場合中,必要而無傷大雅的一部分,在某些地方、朋友之間在特定時間內所進行的令人愉快的休閑活動。
其他人也許視喝酒為佐餐必備物品。但現在我們問自己: 如果不喝酒,是不是就實際上無法盡情享受友情或美食?我們喝酒的方式是否
有助於改善自己的社交關系? 這樣是否能提高我們對食物美味的享受能力?對於想喝醉酒的想法,無論是贊成還是反對,其所衍生的反應甚至更加極端。不勝酒力可能被視為只是好玩或者只是丟臉。
基於各種理由,想喝醉酒的想法常令許多人都覺得反感。可是對我們有些人而言,這是一種渴望的狀態,喝醉酒不僅僅只是為了迎合他人的期待,同時我們自己也喜歡這一感覺。但是同時另外還有一個影響因素,就是由於受到社會知名人士的公然輕忽。
有些人完全無法容忍從未喝醉的人,其他人則是鄙視喝得太醉的人。就現今醫療保健所發現的結論,目前對改變這些態度所能發揮的影響力仍然相當有限。當我們第一次聽到「嗜酒者」這個名詞時,我們大多數人都會聯想到是專門指那些年邁、衣衫襤褸、渾身顫抖或是在行乞令人討厭的人,或是在貧民窟里喝醉酒的人。
現在對此問題有充分了解的人都知道這全都是廢話。然而盡管如此,我們過去所殘留的那些模糊不清的概念,在我們剛開始試著保持清醒之際,依舊縈繞在我們心中。
蒙弊了我們的視線,使我們難以察覺到事情的真相。但直到最後,我們總算變得有意願去接受,轉變過去的那些觀念——只是可能——部分也許有點錯誤,或至少不完全能夠再准確的反映我們個人的親身經驗。當我們能夠說服自己,以誠實的態度看待過去的經驗、並仔細聆聽其它不同於我們自己的想法時,我們就可以用開放的胸懷來面對一長串過去我們所未曾詳細檢視過的信息。
例如,我們可以察看科學專業的敘述:酒精不僅是美味解渴的飲料,而且也是一種能夠改變意識形態的葯劑。我們學習到不但可以在飲料中發現到葯劑,同時也存在於食物和各種葯品之中。而且現在幾乎每一天,我們都可以讀到或聽到一些特定的葯劑對於人體所造成多重的危
害(包括對於心臟、血管、胃、肺部、口腔、腦部等等)這是我們從前所未曾懷疑過的狀況。葯理學家以及其他的成癮治療專家,現在都已經認為酒精無論是使用作為飲料、興奮劑、鎮靜葯、補葯或是安定劑,不能完全視之為安全無虞。但就每個單一個案而言,其本身並未必會直接導致身體傷害或精神惡耗。
顯然大部分人都能夠優雅的使用,而不致對自己或他人造成傷害。我們發現,可將喝酒視為醫學上的服用葯物,酒醉就像是服葯過量。濫用葯物能夠直接或間接的導致各種身體健康、精神、家庭、社會、財務、工作上的問題。
我們能夠開始看到酒精對有些人所造成的後果,而不是大部分只想到喝酒給我們帶來什麼。我們也已經發覺到,任何人,只要是有發生過關於喝酒方面任何型態的麻煩,也許就是處於我們稱之為「嗜酒」的狀況。
此一疾病侵襲的對象不分其年齡、信仰、種族、性別、智力、背景、情緒、健康、職業、家庭狀況、體質好壞、飲食習慣、社會或經濟地位或其它一般的個性。問題不在於你喝多少或怎麼喝、何時喝、為什麼喝,而是喝酒如何影響到你的生活——當你喝酒時發生過什麼事。
在我們能夠意識到自己有這個疾病之前,我們必須先走出一個老舊而又令人厭倦的誤區:承認我們自己已經無法控制酒量是一可恥、懦弱的表現(如果我們曾經如此)。
軟弱?事實上我們需要相當大的勇氣才能正視這一殘酷的現實、毫無保留、沒有掩飾、無需借口,同時我們不用再自欺欺人。(雖然似乎不是在自吹自擂,但坦白說我們很多人都幻想自己是世界冠軍)在我們從酒癮疾病康復的過程中,同樣也會因為一些錯誤的想法而蒙上陰影。就好像其他數以百萬計的人,親眼見到一個人因為喝酒而導致死亡,對於這個嗜酒者為何無法以自己的意志力停止喝酒會非常的驚訝。
這是另一個過時的觀念,我們之所以會將這種想法一直銘記在心,主要是因為我們很多人在早年時期接觸到一些典型、超強意志力的案例,或許是有過家族或鄰里中的傳奇人物。經過多年放盪不羈的生活後聲名狼藉,但突然間改弦易轍放棄酒精、女人,到了50歲的時候,洗心革面、重新作人,從此滴酒不沾,成為舉止得體、誠實正直的模範。
這種當我們准備好時也能夠依樣劃葫蘆的幼稚想法,是一項危險的錯覺。我們不是其他任何人。我們就只是我們自己(我們也不是每天喝一大瓶,一直活到90歲的老祖父。)現在我們非常確定的結論是,僅憑個人本身意志力來克服酒癮問題,其效果就像是治療癌症一般。從我們自己的經驗中已經一再重復的證實此事。
我們多數人曾經嘗試獨自解決,不論是希望控制酒量或是停止喝酒,但無論如何努力嘗試我們就是無法得到持久的成功。即使如此,要使我們坦白承認需要幫助仍然很不容易。因為此種作法,看來似乎也是一種懦弱的表現。
沒錯,我們正深陷於另一種迷失當中。但是我們最後終於問自己:如果我們能夠獲取並運用更強大的力量,是否比自己徒然無益的孤軍奮戰會更有智慧,尤其是在我們自己經過一段時間反復證實無法奏效之後? 如果按一下開關,就能開啟燈光,我們不認為持續在黑暗中嘗試摸索是明智之舉。我們無法完全靠自己獲得清醒。這並非我們所學習到可以保持清醒的方式。
同時充分享受清醒的生活也不是一個人獨自可以完成的工作。只要我們能夠考慮少數幾個有別於我們原本陳舊想法的觀點,即使是暫時性的,我們就已經作了一個正確的決定,邁入快樂、健康的新生活。
原本我們深信絕無可能會發生此事,但這種變化此時此刻正出現於我們成千上萬的會員之中。
「優先的事 優先處理」
「優先的事,優先處理」意即不論身處何時、何地,在任何情況下,戒酒對我們而言是最為重要的、生死攸關的大事——如果我們沒有努力維持身體健康,保護自己的性命,我們就無法擁有家庭、事業、朋友。我們必須首先拯救自己的生命,才能珍惜我們所擁有的一切。
保持每一天的清醒,意思就是,我們必須採取任何必要的行動保持滴酒不沾,同時也盡量避免去做任何有可能激發我們飲酒慾望的事。即使有任何的不便,也在所不惜。
「優先的事,優先處理」還包含其它相當重要的意義。在停酒初期,我們作出決定時常遲疑不定、難以抉擇。剛清醒的酒鬼,面對堆積如山的家事不知從何做起;在工作中,不能決定是否要回復電話或撰寫函件;在現實生活的許多層面,我們希望能夠履行從前所有被我們疏忽的責任與義務。但顯然我們無法一次馬上完成全部所有的工作。
所以,「優先的事,優先處理」的原則,能夠幫助我們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不論在是否與嗜酒有關的問題上皆可運用。
另外,我們也可以將這句格言運用於我們清醒後富餘出來的時間上。在計劃每天的活動時,可以依照事情的先後、緩急、輕重來安排次序,避免將行程排得太緊湊。我們要記住,身體健康是我們另一件要優先處理的事。因為如果過度勞累,或是飢餓,對我們酒癮患者都是相當危險的。
在我們嚴重嗜酒的時候,我們整個生活變得非常混亂、無序,常使我們有不穩定和瀕臨絕望的感覺。保持清醒有助於我們重回日常生活正軌、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使我們可以過著比較條理化的日子——這就是,「優先的事,優先處理。」
2、遠離第一杯酒
「如果你不喝第一杯酒,就不會醉。」「一杯太多了,但二十杯也不夠。」
當我們從一般性喝的多發展為嗜酒時,經常的醉酒嚴重干擾了生活和工作,於是我們減少飲酒次數,或試圖把酒量控制在一到兩杯,或從高度酒換成啤酒或葡萄酒,好讓自己不要醉得太厲害。也許我們可以保持一段時間滴酒不沾,然後遇到機會(一些特別慶典、個人困惑或根本沒有特別的事),我們又會開始喝酒,開始我們想只喝一杯吧,由於一杯酒並未導致什麼嚴重後果,我們覺得再喝一杯也是安全的。但事實證明那隻是個陷阱——當我們喝了兩三杯,感覺不錯,然後覺得以我們的酒量再喝一兩杯也不會有什麼問題。結果我們控制不住的喝得太多,回到了原來爛醉如泥的狀況。
專門研究酒依賴問題的醫生告訴我們——正是第一杯酒觸發了潛在的飲酒慾望,進而使我們失控。這種重復的經歷使我們得出結論:試圖控制酒量計劃如何不喝醉是不可能的,而避免那關鍵的一杯酒——「永遠不端第一杯」才能使我們保持長期清醒。
酒依賴是一種對於酒精的成癮行為。酒精作為一種軟性毒品與任何其它成癮物質一樣,我們如果想保持康復狀態,只有遠離第一劑導致我們所成癮的那種麻醉劑。
3、 使用「24小時」計劃
在酗酒的日子裡,我們經常會在非常難受的時候很嚴肅的發誓「再也不喝了。」」我發誓要一年不喝。」,從心裡說,我們真的是不想再喝醉了。當然有些人會有所保留:說這個誓言只是針對於「烈酒」,而不是啤酒。其實啤酒與葡萄酒也會讓我們喝醉,只是需要喝更多的量來達到與白酒一樣的效果。我們喝啤酒與葡萄酒醉酒所受的傷害同我們喝烈酒一樣。
然而,過一段時間,誓言和痛苦的記憶都會被拋之腦後。我們在某個時刻又開始喝酒了。我們的「永遠」總是不能持久。
當然其中一些人確實信守諾言戒了很久,2個月、半年、或者一年,直到時間到了,我們覺得應該可以自由的、控制性的喝酒……我們又復飲了,很快落入原來的麻煩中,同時帶著新的內疚與悔恨。
酒依賴是一種永久的、不可逆的疾病,我們大家的經驗告訴我們,對於保持清醒不要發長期的誓言。更實際、更有效地說法是:「我只是今天不喝酒」。
也許我們昨天喝酒了,但可以決定今天不喝。無論遇到什麼誘惑和憤怒,我們盡我所能努力避免今天喝第一杯酒。
如果飲酒的願望過於強烈,那就把24小時分成更小的單元——至少一小時——我們可以忍受這種暫時的停酒引起的不舒服,那再多一小時!再一小時!再繼續下去。我們今天成功了,我們就有理由相信我們明天也能做到。
「24小時」計劃是很隨意的。我們可以在任何時間重新開始,無論我們在哪兒。在家,在工作時,在醫院的病房,在下午的4:00或早上的3:00,我們可以決定從任何時候開始在未來的24小時或5分鍾內不去沾酒。
我們只是嘗試著過好今天(現在),僅僅為了保持清醒--它的確奏效。一旦這種思維方式成了我們思想中的一部分,我們發現以24小時為一階段的生活對於處理其它的一些事情同樣有效和令人滿意。
4、 採取行動
我們越想要遠離酒精,想喝酒的念頭就越揮之不去。因此簡單地遠離酒(或不去想喝酒)是不夠的。
一旦停酒之後 ,那些空餘出來的時間要如何打發? 我們中大部分人都有正式工作要做,但仍然有許多空出的時間必須打發。所以我們必須培養新的愛好、安排豐富多彩的活動,以填補這些時光,同時也給原本一度沉迷於酒精之中的精力找到適當宣洩的渠道。
可以做的適合於我們並有意義的事有很多。
1.戒酒的初期,可以散步或者快走。尤其是去未曾到過的新地方。去公園或鄉間小道悠閑地漫步,但不是累人的急行軍。
2.閱讀。雖然我們有些人無法定下心來看書, 但是我們真的該好好看一些書籍,以此使自己開闊視野,增加生活的閱歷,同時更加專心。
3.逛博物館或畫廊,有些人選擇攝影也很不錯。
4.游泳、跑步、騎自行車、瑜珈或醫生建議的其它運動。
5.著手處理忽略已久的家庭雜務。整理衣櫃、梳妝台、將文件分門別類歸檔、或是處理我們拖延很久的事務。但我們在做這些事時,不要貪多,量力而行。不要一次清理整個廚房或是整理所有文件, 而是一次清理一個抽屜或一個檔案夾,其它工作改天再做。
6.嘗試培養新的嗜好。選擇不會太昂貴或要求太高、純粹娛樂消遣、沒有競賽壓力卻令人耳目一新、振作精神的活動。例如歌唱、寫作、熱帶魚、木工、籃球、烹飪、賞鳥、業余表演、木雕、園藝、吉他、電影、舞蹈、石雕、盆栽、收藏等。許多人發覺,自己現在真正喜愛的活動竟然是過去從未考慮嘗試的嗜好。
7.重拾往昔樂趣。一件你多年沒有潤色的水彩畫、撞球或圍棋、閱讀札記等,延續這些愛好。但如果覺得已不再適合你,就直接舍棄。
8.去上課。學習日語或是英語?喜愛歷史或數學?想了解考古學或人類學?或者烹飪、電腦操作,那就去參加函授課程、電視大學或成人教育(只為興趣,不一定要有學分證書)。還有很多地方都有每周只要上一天的課程,何不嘗試一下?上課不僅可以開闊視野,更可以拓寬生活領域。萬一你對上課內容感到厭倦,不要猶豫馬上退出。學會放棄對自己無益或是沒有正面、積極、健康意義的活動,我們才能夠鼓起勇氣重新面對,才有機會去領略喝酒之外嶄新的生活層面。
9.自願去做一些有用的服務。許多醫院、兒童服務機構、社會福利團體都非常需要志願者提供各項服務。我們可以有很多選擇,當我們能夠對他人有所貢獻時, 即使只是微不足道的服務 ,我們也會覺得特別受用,甚至在談論參與這些活動的過程及其相關訊息時,我們也會感覺非常有興趣而特別投入。
10.打扮自己。我們大部分人知道很多方式剪個新發型、穿件新衣服、換副眼鏡、甚至更新牙齒,都會有出乎意料、令人愉悅的效果。
11.放鬆地玩!並非我們日常生活中所作的每一件事都一定必須要積極進取、求新求變。我們也需要去做一些純粹只為了興趣的活動,諸如你喜歡的風箏、動物園、喜劇電影、靈魂音樂、偵探小說等等;都不喜歡的話,找其它一些好玩而又與喝酒無關的活動,純粹為了犒賞自己。
5、 改變舊有習慣
在我們酗酒的過程中,固定的時段、熟悉的地點以及習慣的活動。尤其是在疲累、飢餓、寂寞、憤怒或是特別高興的時候,這些看似平常、重復出現的場景,對我們清醒的生活而言都是危險的陷阱。
我們剛開始戒酒時,回顧過去喝酒的習慣對找到克服酒癮的方法很有幫助。我們經常習慣買酒的地方也許是上班途經的某個超市,我們每個人總是有自己最喜愛的喝酒地點。不管是和朋友的飲酒作樂,還是每天固定時間的習慣性小酌,我們都可以從過去喝酒的軌跡中發現自己習慣在什麼時間、哪些日子喝酒。
我們可以調整所有一切與喝酒問題有關聯的生活細節。
嗜酒者互誡協會(Alcohlics Anonymous*)是一個人人同舟共濟的團體,所有成員通過相互交流、相互支持和相互鼓勵而協起手來,解決他們共同存在的問題,並幫助更多的人從嗜酒中毒中解脫出來。
.有戒酒的願望是加入本協會所需具備的唯一條件。加入互誡協會毋需交納任何會費或費用;本會依靠會員的捐款自給自足。
.互誡協會不與任何教派、派系、政見、組織或機構結盟;不希望介入任何紛爭;即不擁護也不反對任何活動。
.我們的主要目的是保持滴酒不沾和頭腦清醒,並幫助其他嗜酒者也達到這一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