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一名新冠肺炎康復者4個多月後二次感染,到底什麼原因呢
一名新冠肺炎康復者4個多月後二次感染,有可能是第一次感染時產生的抗體失去了作用,也可能二次感染的是變異後的病毒。
之前有消息報道,一名男子在三四月份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但是在經過治療後,已經完全康復出院了。後來因為到其他國家去遊玩,又被二次感染了新冠病毒。而且香港大學也證實了,兩次感染的病毒並不一樣,所以這位患者被感染的原因有可能是變異後的病毒,也有可能是經過幾個月之後,男子在第一次感染康復時產生的抗體已經失去了作用。
研究人員在研究中還發現,淋巴結中過多的腫瘤壞死因子,會讓抗體不能夠長時間的延續下去。這說明如果患者本身身體是有某些問題 ,那麼他體內的抗體也有可能會消失,從而不能對新型冠狀病毒進行抵抗,容易發生再次感染。發生二次感染的情況並不多見,結果還需要等研究人員的具體報告。
❷ 新冠肺炎康復患者捐獻血漿後,休息不久就能恢復是真的嗎
是真的,捐贈血漿是不會對身體起到傷害作用的,所以這是可以很快恢復的。血漿的含量大小對人體並無很大影響,而且在新冠肺炎康復患者捐獻血漿之後,醫務人員是會跟蹤觀察捐獻者身體情況的,所以並無大礙。
其實血漿治療法只是適合重症患者,對普通患者倒是沒必要這樣做。捐贈血漿雖然是一種有效方法,但卻不是長久之計。在中國乃至世界與病毒抗爭的時間里,我們一定能夠找出更好地解決辦法。希望春暖花開之時,我們也已經戰勝了病魔,能夠手牽手一起出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❸ 一名新冠肺炎康復者4個多月後二次感染,感染源是什麼
一名新冠肺炎康復者4個多月後二次感染,感染源可能是該男子在國外旅遊時,感染了變異後的病毒,因此第一次產生的抗體失效了。
3、患者如果有其他疾病,可能會非常容易二次感染
新冠患者康復後,如果本身有淋巴腫瘤,那麼抗體在體內維系的時間就會很短。新冠患者康復後,還是要戴好口罩,避免去高風險地區。
❹ 新冠肺炎後遺症是什麼
內容
就目前的治療情況來說,輕微的新冠肺炎患者在治癒之後一般不會有什麼後遺症;比較嚴重的新冠肺炎患者,或者有基礎性疾病的新冠肺炎患者,在疾病治癒之後有可能會出現肺纖維化的情況,在肺部功能強大之後,肺纖維化的情況可以得到緩解。
新冠肺炎患者在痊癒之後還需要做好相應的護理,特別是飲食方面需要健康,不能吃油炸食物,不要抽煙喝酒,避免影響肺部恢復。
如果不能做好護理,肺部不能正常恢復的情況下,患者會出現咳嗽以及胸悶、氣促、呼吸困難等相關後遺症。新冠肺炎能感染中樞神經系統
北京地壇醫院透露:該院一名56歲的新冠肺炎患者許先生康復出院。他是一名新冠肺炎危重型患者,合並腦炎。此病例報道在全球尚屬首例,表現為在臨床階段出現肺炎、腦炎並發症。
此前只發現,新冠肺炎患者可合並重度呼吸窘迫綜合征、心肌損害、凝血功能異常、腎臟損傷、肝臟損害等多臟器損害,尚未發現有中樞神經系統受累的報道。
而中樞神經遭破壞,後續可能會導致如下七種病變:中風、腦膜炎、腦腫瘤、頭痛、癲癇症、精神類疾病(此類疾病包括抑鬱症、和躁鬱症、自閉症, 各種物質上癮等)、神經退行性疾病(此類疾病包括阿茲海默症、帕金森疾病、多發性硬化症、亨廷頓病,漸凍人症等)。
新冠肺炎對肺部的損傷難以避免
主持首例新冠肺炎逝者遺體解剖的劉良教授介紹,新冠肺炎患者出現的症狀不像我們平常的感冒、病毒感染引起的流清鼻涕等症狀,解剖發現這些患者肺部的分泌物是黏稠的,而且在較深的氣道里,如果在早期沒有發現、不去針對性地做處理的話,治療可能會起反作用。
中日友好醫院肺炎防治專家組組長、呼吸4部主任詹慶元介紹,新冠病毒感染主要還是累及肺,重症患者可能在一段時間內會遺留一定的肺部損害修復變化,比如肺纖維化。
新冠肺炎治療過程是否損傷骨頭
2003年非典的治療,採用了鍾南山院士首先提出的「激素療法」,挽救了無數人的性命,但部分通過激素療法生存下來的人有股骨頭、膝蓋骨壞死的後遺症。
17年間隨著醫學和葯學的發展,已經有很多更好的選擇來進行治療,也有更為先進的儀器進行生命維持。WHO 2019新型冠狀病毒治療指南中,明確提出:除非特殊原因,否則請勿在臨床試驗之外常規給予全身性皮質類固醇激素治療病毒性肺炎。對糖皮質激素的使用做出了極大限制。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認可的新冠肺炎的主要臨床用葯是瑞德西韋(remdesivir),治療效果明顯,但安全性要經過時間的檢驗。
❺ 如果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後體內含抗體,還會有再感染的風險嗎
前幾天看了新聞報道,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稱,康復的病人會產生一種抗體。一般來講,有了抗體之後,不太會再感染。
但是從長時間來看,不排除病毒類型變異、或者即使同樣類型的病毒也可能被感染。
除非這種病毒被徹底消滅,否則的話已康復病人還是有可能被感染的。
抗體肯定是有的,不過這個抗體不是特異性抗體,效率不高。
每個漿細胞只對應分泌一種特異性抗體,一種特異性抗體對一種病毒就像一把鑰匙對一把鎖。
這與病毒的變異有關系,一般來說,治癒者體內有抗體,是不會再次感染的!再者病毒遺傳物質RNA變異是需一定條件的!所以,被二次感染的概率很小!
❻ 患有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後會留有後遺症嗎
是否會留下後遺症,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在臨床時肺炎較輕,最後在病好後就能徹底恢復,不會留下後遺症。但是如果病人的病情過重,那麼會導致肺部的纖維化,影響呼吸功能,即使在肺炎完全治癒後,仍然會留下後遺症。
對於病患嚴重的人,新冠肺炎會導致其肺部纖維化。或許許多人不理解,什麼是肺部纖維化?我們做一個簡單的例子:就好比把生雞蛋煮成熟雞蛋,這期間雞蛋就是形成了纖維化。也就是說肺炎會使我們的肺,像雞蛋被煮熟一樣。沒有了其原本的功能,而且這一點是不可逆的。即使在後期肺炎被治癒,肺部纖化仍然會長期存在,它會導致我們產生嚴重的呼吸問題。
但是無論怎樣都請大家相信我們的國家,相信我們的領導,我們一定可以度過此次肺炎的戰役 !
❼ 新冠患者在康復後該如何進行恢復
針對新冠疫情後,康復者應如何進行針對性的康復?應如何讓新冠肺炎患者真正回歸健康?就這一類問題,有不少網友都在發問,那我們看看專家是怎麼說的。
據知情人士講,醫院還為患者們建立了專門的康復群,為了讓患者能夠恢復從前他們還會進行了康復後再評估!醫生們盡職盡責的態度讓我們感嘆,讓我們敬佩,在這里說一句:“可愛的你們,辛苦了。”你們的付出患者記得,中國人民記得,全世界都會銘記。這種能力會伴隨你們一生,願你們一切安好!
❽ 新冠肺炎康復患者,回家後需要心理疏導嗎
新冠肺炎患者康復以後,是否需要做心理輔導呢?這個問題是肯定的,一定要做心理輔導。人類面對未知的恐懼時,會產生各種內心的擔憂和幻想。即使這次疫情過後,康復者的心理也會留下陰影,可能會非常敏感。比如說,一個正常的感冒咳嗽,都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又被傳染了等等。所以,家人給予陪伴和心理輔導是非常有必要的。
1、身體康復了,心理可能留下了陰影
新冠肺炎患者在被傳染後,就需要進行隔離治療。這個過程中,親人不陪伴在身邊,內心的孤獨與恐懼是無法想像的。尤其是面對疫情沒有百分百能夠康復的現狀,患者的思維是不受約束的。
這也就是我們為什麼會看到有患者要逃離醫院,或者不願意進入醫院治療。內心就是太大的壓力或者恐懼,才讓他們無法面對。
奧地利心理學家弗蘭克爾在其著作《活出生命的意義》中說過,“對於忍受苦難的意義,我們一定不能忘記,即使在看似毫無希望的境地,即使面對無可改變的厄運,人們也能找到生命之意義。那時重要的是能夠見證人類潛能之極致,能夠將個人的災難轉化為戰勝苦難的勝利,將個人的厄運轉化為人類之成就。”。
❾ 新冠肺炎的患者康復後,是否體內都會含抗體
前幾天看了新聞報道,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稱,康復的病人會產生一種抗體。一般來講,有了抗體之後,不太會再感染。
但是從長時間來看,不排除病毒類型變異、或者即使同樣類型的病毒也可能被感染。每個漿細胞只對應分泌一種特異性抗體,一種特異性抗體對一種病毒就像一把鑰匙對一把鎖。
而非特異性抗體對冠狀病毒就像錘子對鎖,錘子的大小和患者有關,患者免疫力越強,錘子就越耐久、堅硬,慢慢砸,最終還是能砸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