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豬口蹄疫怎麼治療
病因
該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獸的一種急性傳染病。口蹄疫病回毒屬於口蹄疫病毒屬,答目前所知有7個主型、65個亞型,由於各型之間抗原性不同,彼此不能互相免疫,使診斷和防治工作復雜化。除綿羊、山羊發病外,牛、豬、駱及野生偶蹄獸也能發病,人也具有易感性。病畜和帶毒動物為傳染源,主要經消化道感染,也可經受傷的皮膚、黏膜及呼吸系統傳播。在新疫區呈流行性,發病率達100%;而在老疫區,則發病率較低。常呈現一定的季節性。
症狀
該病以口腔和蹄部皮膚發生水皰和潰爛為特徵。患畜體溫升高,精神不振,食慾低下。如單純在口腔發病,則一般1~2周可痊癒;而當患及蹄部時,則2~3周方能痊癒。成年羊死亡率為1%~2%;幼畜常表現為惡性口蹄疫,死亡率達5%~10%,主要表現為胃腸炎和心肌炎。
防治
該病一般不允許治療,要就地撲殺。
無病地區嚴禁從有病地區引進動物及其產品、飼料、生物製品等。來自無病地區的動物及其產品,也應進行檢疫。發生疫情時,立即上報。按國家有關規定,嚴格實行劃區封鎖,緊急預防接種,搞好消毒工作。口蹄疫流行的地區和劃定的封鎖區應禁止人、畜及畜產品流動。
② 豬口蹄疫准快的治療方法是什麼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動物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口蹄疫病毒現有7個血清主型,每個主型又有惹干個亞型。雖然不同血清型病毒感染動物所表現的臨床症狀基本一致,但是個血清型之間無交互免疫力。發病的主要特徵為口腔黏膜、蹄部、皮膚出現水皰,繼而發生潰瘍。由於口蹄疫病毒寄生於廣泛,傳染性強,爆發後傳播迅速,如不採取有效措施,能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加之病毒的血清型較多,使防治工作更加復雜。因此,口蹄疫已成為世界各國重視的疫病之一。
【臨床症狀】潛伏期為1-4天,人工感染時潛伏期更短,病豬表現精神不振、體溫升高、厭食、流延,特徵性症狀是鼻盤、唇邊、蹄冠母豬有明顯水皰,水皰破潰後露出暗紅色、邊緣整齊的糜爛面,嚴重時蹄殼脫落,蹄痛跛行體重更大的豬,尤其是育肥豬。母豬蹄痛時不能站立,跪在地面爬行。妊娠豬流產。如無細菌繼發感染,則經過1-2周病變損傷處結痂癒合,若蹄部嚴重病損,則需要3周以上才能癒合。哺乳仔豬患病時水皰症狀不明顯,主要表現胃腸炎和心肌炎,卧地不能吃奶,常常於哺乳時急性死亡。
口蹄疫治療方案:
香港天宇五號特攻(為預防心肌炎每100公斤添加3—5毫克地塞米松或腎上腺素注射液)+
天宇核酸肽400斤/瓶(如果體溫超過40℃可加適量純中葯注射液退燒,如柴胡注射液),一般一次即可,嚴重者連用兩次,1次/天,如有繼發感染天宇核酸肽應連用3~4天。
1、如有拉稀症狀可用氟苯尼考或痢菌凈等抗生素肌注配合治療,大群可於料中添加白頭翁散/黃連解毒散
+
硫酸粘桿菌素適量,連用5~7天。
2、如有呼吸道症狀可用替米考星或林可黴素等抗生素肌注配合治療,大群可於料中添加麻杏石甘散/麻黃桂枝散
+
利高黴素適量,連用5~7天。
③ 豬口蹄疫的最佳治療方法
口蹄疫用血清制劑-口蹄靈為什麼可以治療豬口蹄疫?
1、作用迅速,用葯後12小時能明顯降低死亡率,迅速恢復採食量,保護期可達14天左右;
2、抗體效價高,最高可達豬口蹄疫抗體1024IU;
3、提高機體的抵抗力,能有效降低其他疾病的發生,傳染病高發期(如口蹄疫),能起到理想的預防治療效果;
4、可解毒、鎮痛,清除氧化物,清除氧自由基對粘膜的損害,刺激細胞表面活性物質的分泌;
5、採用先進的生物滅活技術,配合0.1微米過濾,杜絕所攜外源病原;
6、同種動物血清來源,使用安全,不易產生過敏反應。
◆理由1.已感豬群口蹄疫病毒控制率可達95%以上:
若蹄部剛起水泡,水泡沒有破裂,只需用口蹄靈200斤/支+頭孢先鋒配合治療注射一次,水泡即可干癟消失。若口鼻、蹄子周圍的水泡已破潰,流血,甚至蹄殼已脫落,需用口蹄靈200斤/支+頭孢先鋒配合治療注射兩次,同時防止心肌炎的繼發。水泡破潰處可結痂。結痂脫落後完全恢復正常。
◆理由2.對心肌炎型口蹄疫控制率可達80%:
口蹄靈+國浩核酸肽(美國進口頭孢噻呋鈉)+雙黃蓮/小柴胡,肌肉注射,連用三天。在治療口蹄疫病時,根據病情搭配強心葯及10%葡萄糖靜脈補液使用,同時,在豬場發病時,對所有沒有發病的仔豬,包括哺乳仔豬用刀豆素配合黃芪多糖拌料用於緊急治療,可以有效地降低仔豬發病死亡!
◆理由3.用於緊急預防與緊急治療,提高了仔豬成活率:
對母豬、懷孕母豬進行預防接種口蹄疫抗體-口蹄靈後,經檢測其血清抗體病度較高,其所產仔豬的母源抗體可維持35天至60天。新生仔豬的緊急預防,只需一針豬群保護率達到98%以上,其自身產生的抗體滴度可維持14天左右。
④ 豬口蹄疫的最好的治療方法是什麼
什麼是豬口蹄疫?事實上,豬口蹄疫又叫五號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和極易接觸性傳播的傳染病,主要侵害偶蹄動物,豬口蹄疫病的傳染性極強、傳播迅速、發病急、感染和發病率很高。
那麼,豬口蹄疫都有什麼特點?事實上,豬口蹄疫流行時間及特點:豬口蹄疫多發生於秋末、冬季和早春,尤以冬、春季流行達到高峰,但在大型豬場及生豬集中養殖密集區,一年四季均可發生;畜產品、飼料、草場、飲水和水源、交通工具、飼養工具都可成為傳染源,病豬是最危險的傳染源,空氣也是重要的傳播媒介;豬口蹄疫常呈跳躍式流行,主要發生於集中飼養的豬場、城郊豬場及交通沿線。
豬口蹄疫的症狀有哪些?事實上,豬口蹄疫的症狀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種症狀是水泡和潰瘍。很多豬口蹄疫的豬都會出現水泡和潰瘍的情況。
第二種症狀是精神不振。事實上,豬口蹄疫潛伏期一般為2-7天,病初體溫升高至40-41度,精神不振,常卧地不起,少吃或者不吃。
第五,對於不吃食的病豬由於嘴部有水泡,飲食會增加疼痛感,這時可以飼喂濕拌料,增加適口性,還可以在飼料里加入少許的食鹽,豬喜歡鹹食,加了鹽可以增加胃口。
第六,對於蹄殼脫落的病豬應在傷口撒敷「結晶磺胺粉」,對一些不能行動的患豬,應人工給水、給食。
總而言之,以上就是治療豬口蹄疫的方法。
⑤ 豬口蹄疫治療方法
豬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表現為蹄冠、趾間、蹄踵皮膚發生水泡和爛斑,部分豬口腔黏膜和鼻
盤也有同樣病變。治宜抗病毒、局部消炎。
流行特點
豬對口蹄疫病毒特別具有易感性,有時牛、羊等偶蹄獸不發病,豬還能發病,不同年齡的豬易感程度
不完全相同,一般是越年幼的仔豬發病率越高,病情越重,死亡率越高;豬口蹄疫多發生於秋末、冬
季和早春,尤以春季達到高峰,但在大型豬場及生豬集中的倉庫,一年四季均可發生;本病常呈跳躍
式流行,主要發生於集中飼養的豬場、倉庫,城郊豬場及交通沿線;畜產品、人、動物、運輸工具等
都是本病的傳播媒介。
臨診症狀
以蹄部水皰為特徵,體溫升高,全身症狀明顯,蹄冠、蹄叉、蹄踵發紅、形成水皰和潰爛、有繼發感
染時,蹄殼可能脫落;病豬跛行,喜卧;病豬鼻、口腔、齒齦、舌、乳房(主要是哺乳母豬)也可
見到水皰和爛斑;仔豬可因腸炎和心肌炎死亡。
防治措施
由於口蹄疫傳播迅速、難於防治、補救措施少,被稱為畜牧業的「頭號殺手」。
預防:
1、使用碘制劑的消毒葯1:100全群消毒,每天消毒兩次;
2、使用生石灰給養殖場周圍消毒;
3、對於沒發病的豬群及時隔離;
4、處於潛在感染的豬群使用口蹄一針靈做緊急預防。
治療:
若剛起水泡,水泡沒有破裂,只需用(天行健動物葯業)口蹄一針靈注射一次,水泡即可干癟消失。
若口鼻、蹄子周圍的水泡已破潰,流血,甚至蹄殼已脫落,需用口蹄一針靈注射兩次,水泡破潰處可
結痂。每瓶100kg體重配合核酸肽連續注射2天。
發生口蹄疫的重疫區:
1.
盡早注射(口蹄一針靈),越早越好,病毒控制在潛伏期,提高豬群免疫力.
2.
已感染豬群(口蹄一針靈)注射兩天,4-5天結痂脫落後完全恢復正常,可解除隔離。
3.
對感染後恢復的弱仔群體,每天加強消毒,五天後注射(口蹄一針靈)再加強一針,防止再次感
口蹄一針靈治療豬口蹄疫後的表現
1、剛得口蹄疫,水泡還沒有破潰的,用上口蹄一針靈,水泡第二天變癟,消退,口蹄疫疫情得到控制
!
2、水泡已經破潰者,用上口蹄一針靈後:
第24小時,破潰處變干,豬疼痛感減輕,豬全身哆嗦顫抖現象消失,精神狀態改善;
第48小時,破潰處不再流血、化膿,開始結痂,部分豬晃晃悠悠能站起來去喝水吃料;
第72小時,大部分的豬站起來喝水吃料,破潰處結痂,疫情得到控制。
口蹄疫的綜合防控
1、剛出生的仔豬、沒有斷奶的小豬口蹄一針靈注射1-2ml凈化體內口蹄疫病毒,保護率達98%
2、懷孕的母豬、剛配種的母豬、種公豬都可使用口蹄一針靈做緊急預防和緊急治療
3、同一圈豬,有的豬得了口蹄疫,有的沒有得,已經發病的按照治療量做緊急治療,沒得病的全群做
緊急預防。
4、豬發生口蹄疫疫情,高燒不退,咳嗽喘氣的使用口蹄一針靈+綠健先鋒做綜合治療。
5、當地已經發生口蹄疫,本場還沒有發生,使用口蹄一針靈全群做緊急預防
6、豬場得了口蹄疫,如何有效預防心肌炎的發生,口蹄一針靈能夠有效防止心肌炎的繼發。
⑥ 豬口蹄疫最佳治療方法
點面結來合,全群控制,重點治療自護理,治療控制口蹄疫快捷、有效、成本低。
◆1.小豬治療方案:
小豬發現口蹄疫,盡量減小應激,避免打針。用口蹄靈(國浩高科)口服1毫升,同時用黃芪多糖+葡萄糖兌500斤水用於飲水。不驅趕豬群,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哺乳仔豬用刀豆素+黃芪多糖用濕拌料用於緊急治療,可以有效地降低仔豬發病死亡!
◆2.大豬治療方案:
第一步、物理隔離
及時發現隔離肢蹄損傷豬,單圈濕料飼養、單獨治療。一方面保證保證病豬有足夠的採食和飲水,促進恢復,另一方面減少健康豬感染。
第二步、全群用葯
若蹄部剛起水泡,水泡沒有破裂,只需用口蹄靈200斤/支+頭孢先鋒配合治療注射一次,水泡即可干癟消失。若口鼻、蹄子周圍的水泡已破潰,流血,甚至蹄殼已脫落,需用口蹄靈200斤/支+頭孢先鋒配合治療注射兩次,同時防止心肌炎的繼發。水泡破潰處可結痂。結痂脫落後完全恢復正常。
⑦ 豬得了口蹄疫怎麼治療效果好
(1)發現口蹄疫的緊急處理措施
口蹄疫因其發病率高、傳播快,因此在防制上,應本著「早、快、嚴、小」的原則,須做到以下幾點:
①發現疫情應立即向上級和有關部門報告,並迅速採取病料送有關單位確診、定型。
②嚴格封鎖疫點,人、畜產品及用具等都不能出入,以防止疫情擴散蔓延。
③對疫區內所有易感豬進行普查,將病豬和可疑病豬立即隔離。同時對病豬的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場所、用具等,用2%燒鹼或1%~2%甲醛溶液進行徹底消毒。
④為防止疫情繼續蔓延擴大,對疫區和疫區外的受威脅的易感豬群,立即用與當地流行的病毒型相同的口蹄疫弱毒疫苗進行緊急預防注射。先注射疫區外圍的豬群,後注射疫區內的豬群。
⑤病死豬應焚燒或深埋。
(2)治療
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時,還要做好治療工作,口蹄疫發生後,一般經10~14天可以自愈,但為使病豬早日痊癒,縮短病程,特別是為了防止繼發感染,應在嚴格隔離的條件下,給以治療。
①加強護理
給病豬以柔軟的墊料和多飲清潔的水,確保舍內乾燥衛生,對採食困難的病豬,應喂以糊狀食物。
②對症療法
口腔用10%鹽水、食醋或0.1%高錳酸鉀溶液沖洗,潰爛面上可用1%~3%硫酸銅、1%~2%明礬或用5%來蘇兒溶液洗滌,然後用木焦油凡士林(1∶1)、碘甘油或青黴素軟膏塗抹,以綳帶包紮。乳房病變:先用肥皂水或2%~3%硼酸水洗凈,而後塗以青黴素軟膏或磺胺軟膏等。惡性口蹄疫除局部治療外,可用強心劑和補液,如安鈉咖、葡萄糖生理鹽水等,可收到良好效果。
最後應強調的是疫區解除封鎖的時間,應是在最後一頭病豬痊癒、死亡或急宰後14天,並經過全面消毒,報有關部門同意後,才能解除封鎖。
⑧ 豬口蹄疫的防治方法,怎麼防治豬口蹄疫
本病是豬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動物的烈性傳染病。傳播快,發病率高,主要危害豬、牛、羊等偶蹄動物,是世界上危害最嚴重的家畜傳染病之一。本病的潛伏期為1~2天。
【臨床症狀】病初體溫上升至40~42℃,食慾減少,精神不振,隨著病程的發展,在硬地上行走時表現明顯的跛行,相繼在蹄冠、蹄叉、鼻盤、唇、齒齦、舌面、乳頭等部位出現米粒大、蠶豆大或更大的充滿灰白色或灰黃色液體的水皰,水皰破裂後表面出血,形成暗紅色糜爛。如無細菌感染,一周左右結痂痊癒。如有繼發細菌感染,則病變向深層組織擴散形成潰瘍,嚴重時造成蹄殼脫落。當口腔出現病灶時可影響豬的咀嚼,導致食慾減退。本病一般呈良性經過,大豬很少發生死亡。但初生仔豬和哺乳仔豬,常呈急性腸炎和心肌炎而突然死亡,死亡率可達60%~80%。【病理變化】病死豬屍體消瘦,鼻盤、唇內黏膜、齒齦舌面上發生大小不一的圓形水皰和糜爛病灶。個別豬局部感染化膿,有膿樣滲出物。心肌病變具有重要診斷意義,心包膜有彌散性及點狀出血,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黃色斑點或條紋,好似老虎身上的斑紋,所以稱為「虎斑心」,此病變尤以突然死亡的仔豬明顯。
本病易與水皰病、豬水皰疹、水皰性口炎混淆,單從症狀與病理變化,不能做出判斷,只有從自然感染的家畜的情況和水皰液接種小動物的觀察結果才能予以鑒別。【防控措施】(1)預防豬口蹄疫的預防接種可用滅活苗或豬用弱毒苗。現在生產的豬O型口蹄疫,BEI(二乙烯亞脂)滅活油佐劑苗,免疫保護期為6個月。(2)緊急防制措施①當豬場有疑似口蹄疫發生時,除及時進行診斷外,應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疫情。
②一旦暴發口蹄疫,應迅速對疫點進行嚴格封鎖、隔離、消毒。對確診口蹄疫病例,嚴格按照動物防疫標准規程,將患病豬群全部銷毀。在最後一頭豬痊癒後15天,經過全面大消毒,方可解除「封鎖」。解除封鎖前,嚴禁從外地購入豬只。
③對豬場的健康豬,應立即注射口蹄疫滅活疫苗(不能用弱毒苗),每頭豬5毫升,頸部皮下注射。注射後14天產生免疫力,免疫期為2個月。
⑨ 豬口蹄疫的治療方法
對已經發生肢蹄病的豬,沒有特效的治療方法,只有根據發病原因,標本兼治。
1.
風濕
是由潮濕、寒冷、運動不足等誘因引起的。病豬表現為突然發病,患部肌肉或關節疼痛,走路跛行,弓背彎腰,運步小心,運動一段時間後跛行可減輕,不願走動,體溫36℃~39.5℃,呼吸、脈搏稍增,食慾減退。可採取的方法有:①使豬避免受風、寒、潮濕侵襲。②
2.5%醋酸可的松5~10毫升肌肉注射或用醋酸波尼松龍3~5毫升關節注射。③用鎮跛消痛寧5~10毫升、普魯卡因青黴素按豬體重5萬單位/千克混合肌肉注射,或用阿斯匹林3~5克內服,每日2次,連用7天。
2.
挫傷
是肢蹄受到打擊、斗咬、沖撞、跌倒等鈍性挫傷,局部皮膚無傷口。輕度的,病初腫脹不明顯,以後腫脹堅實明顯,體溫升高,有時疼痛跛行,嚴重的受傷部位迅速腫脹,疼痛劇烈。當發生組織炎和壞死時,感覺消失,運動障礙。治療方法:將患部剪毛後消毒,用生理鹽水沖洗患部,再用魚石脂軟膏塗於患部或塗布龍膽紫。
3.
蹄裂
是指生豬蹄殼開裂,或裂縫有輕微出血,蹄尖著地,疼痛跋行,不願走動,其他症狀輕微,但生長受阻,繁殖能力下降。治療方法:可用0.1%的硫酸鋅塗抹,並每日1~2次在蹄殼塗抹魚肝油或魚石脂,可滋潤蹄部,並促進癒合。若有炎症可先清除病蹄中的化膿組織或異物,然後進行局部消毒,用青黴素按豬體重5萬單位/千克,鏈黴素50毫克,混合用氯化鈉注射液20毫升溶解後,肌肉注射,每日2次,連注3天。
4.鏈球菌和葡萄球菌病:用青黴素按豬體重每千克5萬單位,鏈黴素50毫克,混合用氯化鈉注射液20ml毫升溶解後,肌肉注射,每日2次,連注3天。也可用磺胺甲嗪或磺胺-6-甲氧嘧啶,按豬體重每千克首次量0.l克,維持量70毫克,肌肉注射,每日1次.連注3日。肌注磺胺-5-甲,每次10毫升,每天2次,連用2-3天;或用撒痛風8毫升+青黴素320萬單位,每天1次,連用2-3天。在關節腫病例較多時,應在飼料中添加磺胺或阿莫西林類葯物預防。
⑩ 豬口蹄疫怎樣治療
本病是口蹄疫病毒所引起的偶蹄動物的烈性傳染病,傳播快,發病率高,主要危害牛、豬、羊等,是世界上危害最嚴重的家畜傳染病之一。病的潛伏期為1~2天。
發病豬一般體溫不高或稍高(40~41℃),主要症狀是跛行,蹄部初期蹄冠、趾間紅腫,不久逐漸出現米粒大、蠶豆大充滿灰白色或灰黃色液體的水皰,水皰破裂後表面出血,形成暗紅色糜爛。如無細菌感染,一周左右痊癒。如有繼發感染,嚴重者侵害蹄葉、蹄殼脫落,患肢不能著地,常卧地不起。療程稍長者也可見到口腔及面上有水皰和糜爛。哺乳母豬乳頭的皮膚常見有水皰、爛斑,吃奶仔豬,通常呈急性胃腸炎和心肌炎而突然死亡,死亡率可達60%~80%。
剖檢除口腔、蹄部的水皰和爛斑外,在咽喉、氣管、支氣管和胃黏膜有時可出現圓形爛斑和潰瘍,上蓋有黑棕色痂塊。心肌病變具有重要的診斷意義,心包膜有彌散性及點狀出血,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黃色斑點或條紋,好似老虎身上的斑紋,所以稱為「虎斑心」。此項病變尤以突然死亡的仔豬明顯。
本病易與水皰病、豬水皰疹、水皰性口炎混淆,單從症狀與病理變化,不能做出判斷,只有從自然感染家畜的情況和水皰液接種小動物的觀察結果才能予以鑒別。
[防治措施]
(1)當豬場有疑似口蹄疫發生時,除及時進行診斷外,應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疫情。同時在疫場(或疫區)嚴格實施封鎖、隔離、消毒、治療等綜合性措施。在最後一頭病豬痊癒後15天,經過全面大消毒,方可解除「封鎖」。
(2)對豬場的健康豬,應立即注射口蹄疫滅活疫苗(不能用弱毒疫苗),每豬5毫升,頸部皮下注射。注射後14天產生免疫力,免疫期為2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