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民醫院 > 李時珍中醫院

李時珍中醫院

發布時間:2021-02-10 01:48:06

A. 中國當代中醫名人志有沒有叫李遠 佳的是湖北蘄春縣李時珍醫院的老中醫。

去除色斑最重要的是選擇適合自己的祛斑方式,根據自身色斑形成的具體原因來判斷自己需要哪種祛斑方式和祛斑產品。


除了選擇使用適合自己的祛斑方式之外,在日常生活中還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保證良好的作息時間,不要熬夜;

  1. 避免皮膚長時間曝曬在陽光下:外出時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選擇有防曬和美白功效的防護保養品。合理適當的運動,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
  2. 避免食用色素含量高的食物或者飲料:如:醬油炒飯、可樂、巧克力、可可等。常年與電腦打交道的人最好塗些隔離霜,用完電腦後應立即洗臉。妊娠期前後做適當保養和護理,能夠減少妊娠斑的出現。
  3. 充足的睡眠:熬夜是皮膚的一大殺手,經常熬夜的人特別容易出現肌膚問題,不僅臉部暗淡無光,就連黑眼圈眼袋也會找上門,肌膚不能及時排毒,積累的色素也會沉著,久而久之就容易長斑。每天我們要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讓你的肌膚在夜間深呼吸吧.
  4. 良好的生活習慣:好的生活習慣能夠有效地預防和減少因為後天因素出現的色斑,維護水嫩肌膚。臉蛋需要呵護,注意一些很簡單的細節,堅持下去,就一定能夠擁有一張光潔嫩白的臉。

B. 蘄春縣李時珍中醫葯研究所是真的嗎

剛才我在蘄春縣政府網查到了,是虛假的,千萬不要上當,身體健康應該去正規醫院治療,不要相信網上的騙子

C. 湖北蘄春縣李時珍中醫研究所門診賣那葯是真是假的

是大騙子騙了我三千多元錢,一點效果都沒有,還吃壞了,請大家注意不要受騙了,他還會說治療不好全額退款的,全是假的是騙人的,

D. 湖北蘄春李時珍中醫院有個叫李葉的醫師嗎

假的,蘄春縣政府已經辟謠

E. 李時珍簡介

李時珍 Li Shi Zhen
(1518年-1593年)
字東璧,號瀕湖,身高約合現今1.63米,湖北蘄州(今湖北省蘄春縣蘄州鎮)人,漢族,生於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於神宗萬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其父李言聞是當地名醫。李時珍繼承家學,尤其重視本草,並富有實踐精神,肯於向勞動人民群眾學習。李時珍三十八歲時,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醫所事務。三年後,又被推薦上京任太醫院判。太醫院是專為宮廷服務的醫療機構,當時被一些庸醫弄得烏煙瘴氣。李時珍再此只任職了一年,便辭職回鄉。李時珍曾參考歷代有關醫葯及其學術書籍八百餘種,結合自身經驗和調查研究,歷時二十七年編成《本草綱目》一書,是我國明以前葯物學的總結性巨著。在國內外均有很高的評價,已有幾種文字的譯本或節譯本。另著有《瀕湖脈學》、《奇經八脈考》等書。
李家世代業醫,祖父是「鈴醫」。父親李言聞,號月池,是當地名醫。那時,民間醫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紳的欺侮。因此,父親決定讓二兒子李時珍讀書應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頭地。李時珍自小體弱多病,然而性格剛直純真,對空洞乏味的八股文不屑於學。自十四歲中了秀才後的九年中,其三次到武昌考舉人均名落孫山。於是,他放棄了科舉做官的打算,專心學醫,於是向父親求說並表明決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望父全兒志,至死不怕難。」李月池在冷酷的事實面前終於醒悟了,同意兒子的要求,並精心地教他。不幾年,李時珍果然成了一名很有名望的醫生。
《本草綱目》共五十二卷,分十六部、六十類。經二十七年(1578年)著成。共收載歷代諸家本草所載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種,其中植物葯1094種。礦物、動物及其他葯798種,有374種為李氏所新增。每種葯首先以正名為綱,附釋名為目;其次是集解、辨疑、正誤,詳述產狀;再次是氣味、主治、附方,說明體用。內容極其豐富,是我國葯物學的寶貴遺產,對後世葯物學的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本草綱目》的故事於行醫的十幾年中,李時珍閱讀了大量古醫籍,又經過臨床實踐發現古代的本草書籍 「品數既繁,名稱多雜。或一物析為二三,或二物混為一品」(《明外史本傳》)。特別是其中的許多毒性葯品,竟被認為可以「久服延年」,而遺禍無窮。於是,他決心要重新編纂一部本草書籍。從三十一歲那年,他就開始醞釀此事,為了「窮搜博採」,李時珍讀了大量參考書。家藏的書讀完了,就利用行醫的機會,向本鄉豪門大戶借。後來,進了武昌楚王府和北京太醫院,讀的書就更多,簡直成了「書迷」。他自述「長耽嗜典籍,若啖蔗飴」(《本草綱目》原序)。顧景星在《李時珍傳》里,也贊他「讀書十年,不出戶庭,博學無所弗瞡」。他不但讀了八百餘種萬余卷的醫書,還看過不少歷史、地理和文學名著及敦煌的經史巨作連數位前代偉大詩人的全集也都仔細鑽研過。
他還從中摘錄了大量有關醫葯學的詩句。而這些詩句也確實給了他許多真實有用的醫葯學知識,幫助他糾正了前人在醫葯學上的許多謬誤。如古代醫書中,常常出現「鶩與鳧」。它們指的是什麼?是否有區別?歷代葯物學家眾說紛紜,爭論不休。李時珍摘引屈原《離騷》中的「將與雞鶩爭食乎」,「將泛乎若水中之鳧乎」兩句,指出詩人把「鶩」與「鳧」對舉並稱,就是它們不是同一種禽鳥的明證。他又根據詩中對它們不同生活環境的描繪,證明「鶩」是家鴨,「鳧」是野鴨子,葯性不同。屈原的詩賦,竟成了李時珍考證葯物名實的雄辯依據。 在編寫《本草綱目》的過程中,最使李時珍頭痛的就是由於葯名的混雜,使葯物的形狀和生長的情況十分的不明。過去的本草書,雖然作了反復的解釋,但是由於有些作者沒有深入實際進行調查研究,而是在書本上抄來抄去在「紙上猜度」,所以越解釋越糊塗,而且矛盾倍出,使人莫衷一是。例如葯物遠志,南北朝著名醫葯學家陶弘景說它是小草,象麻黃,但顏色青,開白花,宋代馬志卻認為它像大青,並責備陶弘景根本不認識遠志。又如狗脊一葯,有的說它像萆薢,有的說它像拔葜,有的又說它像貫眾,說法極不一致。類似此情況很多,李時珍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擱下筆來。這些難題該怎樣解決呢?
在他父親的啟示下,李時珍認識到,「讀萬卷書」固然需要,但「行萬里路」更不可少。於是,他既「搜羅百氏」,又「采訪四方」,深入實際進行調查。 李時珍穿上草鞋,背起葯筐,在徒弟龐憲、兒子建元的伴隨下,遠涉深山曠野,遍訪名醫宿儒,搜求民間驗方,觀察和收集葯物標本。
他首先在家鄉蘄州一帶采訪。後來,他多次出外采訪。除湖廣外,還到過江西、江蘇、安徽好多地方。均州的太和山也到過。盛產葯材的江西廬山和南京的攝山、茅山、牛首山,估計也有他的足跡。後人為此寫了「遠窮僻壤之產,險探麓之華」的詩句,反映他遠途跋涉,四方采訪的生活。 李時珍每到一地,就虛心地向各式各樣的人物請求。其中有采葯的,有種田的,捕魚的,砍柴的,打獵的。熱情地幫助他了解各種各樣的葯物。比如芸苔,是治病常用的葯。但究竟是什麼樣的?《神農本草經》說不明白,各家注釋也搞不清楚。李時珍問一個種菜的老人,在他指點下,又察了實物,才知道芸苔,實際上就是油菜。這種植物,頭一年下種,第二年開花,種子可以榨油,於是,這種葯物,便在他的《本草綱目》中一清二楚地註解出來了。
不論是在四處采訪中,還是在自己的葯圃里,李時珍都非常注意觀察葯物的形態和生長情況。
蘄蛇,即蘄州產的白花蛇。這種葯有醫治風痹、驚搐、癬癩等功用。李時珍早就研究它。但開始,只從蛇販子那裡觀察。內行人提醒他,那是從江南興國州山裡捕來的,不是真的蘄蛇。那麼真正蘄蛇的樣子又是怎麼樣的呢?他請教一位捕蛇的人。那人告訴他,蘄蛇牙尖有劇毒。人被咬傷,要立即截肢,否則就中毒死亡。在治療上述諸病有特效,因之非常貴重。州官逼著群眾冒著生命危險去捉,以便向皇帝進貢。蘄州那麼大,其實只有城北龍峰山上才有真正的蘄蛇。李時珍追根究底,要親眼觀察蘄蛇,於是請捕蛇人帶他上了龍峰山上。那裡有個狻猊洞,洞周圍怪石嶙峋,灌木叢生。纏繞在灌木上的石南藤,舉目皆是。蘄蛇喜歡吃石南藤的花葉,所以生活在這一帶。李時珍置危險於度外,到處尋找。在捕蛇人的幫助下,終於親眼看見了蘄蛇,並看到了捕蛇、制蛇的全過程。由於這樣深入實際調查過,後來他在《本草綱目》寫到白花蛇時,就得心應手,說得簡明准確。說蘄蛇的形態是:「龍頭虎口,黑質白花、脅有二十四個方勝文,腹有念珠斑,口有四長牙,尾上有一佛指甲,長一二分,腸形如連珠」;說蘄蛇的捕捉和製作過程是:「多在石南藤上食其花葉,人以此尋獲。先撒沙土一把,則蟠而不動,以叉取之。用繩懸起,刀破腹以去腸物,則反尾洗滌其腹,蓋護創爾,乃以竹支定,屈曲盤起,扎縛炕干。」同時,也搞清了蘄蛇與外地白花蛇的不同地方:「出蘄地者,雖乾枯而眼光不陷,他處者則否矣。」這樣清楚地敘述蘄蛇各種情況,當然是得力於實地調查的細致。 李時珍了解葯物,並不滿足於走馬看花式的調查,而是一一采視,對著實物進行比較核對。這樣弄清了不少似是而非、含混不清的葯物。用他的話來說,就是「一一采視,頗得其真」,「羅列諸品,反復諦視」。
當時,太和山五龍宮產的「榔梅」,被道士們說成是吃了「可以長生不老的仙果」。他們每年採摘回來,進貢皇帝。官府嚴禁其他人採摘。李時珍不信道士們的鬼話,要親自采來試試,看看它究竟有什麼攻效。於是,他不顧道士們的反對,竟冒險采了一個。經研究,發現它的功效跟普通的桃子、杏子一樣,能生津止渴而已,是一種變了形的榆樹的果實,並沒有什麼特殊攻效。 鯪鯉,即今天說的穿山甲,是過去比較常用的中葯。陶弘景說它能水陸兩棲,白天爬上岩來,張開鱗甲,裝出死了的樣子,引誘螞蟻進入甲內,再閉上鱗甲,潛入水中,然後開甲讓螞蟻浮出,再吞食。為了了解陶弘景的說法是否對頭,李時珍親自上山去觀察。並在樵夫、獵人的幫助下,捉到了一隻穿山甲。從它的胃裡剖出了一升左右的螞蟻,證實穿山甲動物食蟻這點,陶弘景是說對了。不過,從觀察中,他發現穿山甲食蟻時,是搔開蟻穴,進行舐食,而不是誘蟻入甲,下水吞食,李時珍肯定了陶弘景對的一面,糾正了其錯誤之處。
就這樣,李時珍經過長期的實地調查,搞清了葯物的許多疑難問題,於萬曆戊寅年(公元1578年)完成了《本草綱目》編寫工作。全書約有200萬字,52卷,載葯1892種,新增葯物374種,載方10000多個,附圖1000多幅,成了我國葯物學的空前巨著。其中糾正前人錯誤甚多,在動植物分類學等許多方面有突出成就,並對其他有關的學科(生物學、化學、礦物學,地質學,天文學等等)也做出貢獻。達爾文稱贊它是「中國古代的網路全書」。

F. 歷史上對李時珍的評價 李時珍醫術有多厲害

人物介紹
李時珍 李時珍,字東璧,號瀕湖,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州(今湖北省蘄春縣蘄州鎮)人,漢族,生於明武宗正德十三年農歷五月二十六日(儒略歷1518年7月3日,合新歷7月13日),卒於神宗萬曆二十二年(公元1593年)。好讀醫書,醫家《本草》,自神農所傳止三百六十五種,梁陶弘景所增亦如之,唐蘇恭增一百一十四種,宋劉翰又增一百二十種,至掌禹錫、唐慎微輩,先後增補合一千五百五十八種,時稱大備。然品類既煩,名稱多雜,或一物而析為二三,或二物而混為一品,時珍病之。乃窮搜博採,芟煩補闕,歷三十年,閱書八百餘家,稿三易而成書,曰《本草綱目》。增葯三百七十四種,厘為一十六部,合成五十二卷。首標正名為綱,余各附釋為目,次以集解詳其出產、形色,又次以氣味、主治附方。書成,將上之朝,時珍遽卒。未幾,神宗詔修國史,購四方書籍。其子建元以父遺表及是書來獻,天子嘉之,命刊行天下,自是士大夫家有其書。時珍官楚王府奉祠正,子建中,四川蓬溪知縣。

貢獻
本草綱目
湖北蘄州人氏李月池、李時珍父子系 明朝名醫,名揚遐邇。李時珍因直面 評點包鄉紳《本草書》之謬誤,而結 怨鄉紳。楚王子患怪疾遍訪四方名醫 均未奏效,經李時珍診治而愈。李時珍不要功名利祿,但求重修《本草》 ,被安置於太醫院內,但修書奏章卻 被皇上駁回。於是,他便辭職返歸故 里,依舊修書不輟。其間,雖遭包鄉 紳譏諷與刁難,卻獲百姓支持。為考 察葯物,李時珍帶徒弟龐憲,踏遍千 山萬壑,詳征博採。後又遇魏郎中, 三人同心同德,備嘗艱辛,詳細記述 各類葯草。一次,所錄筆記被惡道士 搶去付之一炬,老魏為搶救筆記跌死 於山崖。李時珍受此挫折,未曾氣餒 ,繼續修書。後故友田恆幫助他刻印 《本草綱目》。李時珍嘔心瀝血三十 寒暑,年已老邁,方成此書。此時, 包鄉紳欲包攬刻印,為李時珍堅拒。 田恆為刻此書,卻被問罪入獄。《本 草綱目》洋洋五十二大卷,至李時珍 離世後,始得以流傳民間。
李時珍造像(蔣兆和繪制)在李時珍任職太醫院前後的一段時期,經長時間准備之後,李時珍開始了《本草綱目》的寫作。在編寫過程中,他腳穿草鞋,身背葯簍,帶著學生和兒子建元,翻山越嶺,訪醫采葯,足跡遍及河南、河北、江蘇、安徽、江西、湖北等廣大地區,以及牛首山、攝山(古稱攝山,今棲霞山)、茅山、太和山等大山名川,走了上萬里路,傾聽了千萬人的意見,參閱各種書籍800多種,歷時27年,終於在他61歲那年(1578年)寫成。

《本草綱目》凡16部、52卷,約190萬字。全書收納諸家本草所收葯物1518種,在前人基礎上增收葯物374種,合1892種,其中植物1195種;共輯錄古代葯學家和民間單方11096則;書前附葯物形態圖1100餘幅。這部偉大的著作,吸收了歷代本草著作的精華,盡可能的糾正了以前的錯誤,補充了不足,並有很多重要發現和突破。是到16世紀為止中國最系統、最完整、最科學的一部醫葯學著作。
折疊瀕湖脈學
李時珍感其時代的中醫脈學存有缺憾甚至謬誤繁多,便依其父李月池所著《四診發明》及歷史上其他多家脈論精華,於1564年(明·嘉靖43年)編著成《脈訣》,即《瀕湖脈學》。
《瀕湖脈學》為李時珍晚年所著,以號命書,是為「瀕湖脈學」。《瀕湖脈學》擷取明以前脈學之精華,載有二十七種脈,書中對於其中同類異脈的鑒別要點及脈象主病,均編成歌訣.便於記誦。本書說理透徹,形象生動,易學易記,適合中醫基層醫務工作者和脈學愛好者閱讀參考。
該書語言簡明,論脈清澈,不但把臨床復雜脈象總結歸納成基本的27種脈象,而且還把主要內容,即脈象、相類脈鑒別、脈象主病,皆以韻文歌括形式撰述,便宜誦記,因此上其書流傳深廣,歷來受醫家推崇。
《瀕湖脈學》對中醫基礎理論研究和臨床實踐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實為中醫典墳之作,是李時珍對中醫學的巨大貢獻。
故事典籍
死人診活
一天,李時珍和大徒弟王廣和來到湖口,見一群人正抬著棺材送葬,而棺材裡直往外流血。李時珍上前一看,見流出的血不是淤血而是鮮血,於是趕忙攔住人群,讓抬棺材的人停下來,眾人聽了,面面相覷,不敢相信。李時珍看出了大家的心思,反復勸說,終於使主人答應開棺。先是進行了一番按摩,然後又在其心窩處扎了一針,不一會兒,就見棺內的婦人輕輕哼了一聲,醒了。不久之後,這名婦女又順利產下一個兒子,原來這名婦女是因難產而陷入假死
雨湖傳說
李時珍出生那天,他的父親李言聞正在雨湖上打魚。平常運氣還不錯,這一次卻連下幾網都一無所獲,李言聞很喪氣。最後一網拉起來感覺沉甸甸的,心中暗喜,以為是條大魚,原來是一塊大石頭。李言聞嘆道:石頭呀石頭,我與你無冤無仇,今日為何捉弄我?叫我愁上加愁。石頭突然也說話了:石頭呀石頭,前來賀喜不用愁。先生娘子快落月,不知先生有何求?原來這石頭就是雨湖神。李言聞急忙趕回家,正好李時珍生下地,於是給他起名叫「石珍」。當晚李言聞又做了一個夢,夢見仙人鐵拐李前來道喜說:「時珍時珍,百病能診。做我高徒,傳我名聲。」
活人診死
李時珍還可以「活人斷其死」的。一天,有家葯店老闆的兒子大吃大喝後,縱身翻越櫃台,請李時珍診脈,李時珍告訴他,小兄弟,你活不了三個時辰了,請趕快回家去。眾人都不信,那個葯店老闆的兒子更是大罵不止。果不其然,不到三個時辰,這個人便死掉了。原來是此人吃飯過飽,縱身一跳,腸子斷了,內臟受損。
如此之事,不可不知
有人說,北方有一種葯物,名叫曼陀羅花,吃了以後會使人手舞足蹈,嚴重的還會麻醉。李時珍為了尋找曼陀羅花,離開了家鄉,來到北方。終於發現了獨莖直上高有四、五尺,葉像茄子葉,花像牽牛花,早開夜合的曼陀羅花,為了掌握曼陀羅花的性能,親自嘗試,並記下了「割瘡灸火,宜先服此,則不覺苦也」。證實了單獨使用大豆是不可能起解毒作用的,如果再加上一味甘草,就有良好的效果。
善對
李時珍自幼聰穎善對,還沒上學就跟著父親認熟了好多字。剛入學時,私塾先生望著被樹木環抱的遠山,出了上聯:「遠聲隔林靜。」李時珍當時雖然只有八歲,但見朝霞分外明媚,過往旅客早已登程,便脫口對道:「明霞對客飛。」有位葯鋪主人,膝下有一個女兒,聰慧而美貌,為了給女兒選擇一個才華出眾的男子結為伴侶,決定用葯名作上聯徵婚:「玉葉金花一條根。」許多求婚者望聯興嘆。其中有一位姓馬的青年為人忠厚,只是略欠文采,他不得不求李時珍幫忙。李時珍少年助人為樂,脫口對道:「冬蟲夏草九重皮。」鋪主見馬公子比較英俊,又交給他一副上聯,限一天對上。這上聯是:「水蓮花半枝蓮見花照水蓮。」馬公子只得二請李時珍對出下聯:「珍珠母一粒珠玉碗捧珍珠。」鋪主看後非常高興,隨即再出上聯「白頭翁牽牛耕熟地」,限半天對出。馬公子無奈三求李時珍。李時珍為了成全這樁婚事,稍假思索,用「天仙子相思配紅娘」作下聯。鋪主十分滿意,當即答應訂婚。
巧辨葯性真偽
李時珍20歲那年,蘄州發生了一場嚴重的水災。洪水剛過,瘟疫開始蔓延。
這天,李時珍正在診病,突然一幫人鬧鬧嚷嚷地拉著一個江湖郎中涌進診所。為首的年輕人憤憤地告訴李時珍,他爹吃了這江湖郎中開的葯,病沒見好,反倒重了。他去找他算賬,郎中硬說葯方沒錯。讓李時珍給看看。說完把煎葯的葯罐遞了過來,李時珍抓起葯渣,仔細聞過,又放在嘴裡嚼嚼,告訴他這是古醫書上的錯誤,《日華本草》的記載把漏藍子和虎掌混為一談。眾人慨嘆了一陣,只得把江湖郎中給放了。
不久,又有一位醫生為一名精神病人開葯,用了一味叫防葵的葯,病人服葯後很快就死了。還有一個身體虛弱的人,吃了醫生開的一味叫黃精的補葯,也莫名其妙地送了性命。原來,幾種古葯書上,都把防葵和狼毒、黃精和鉤吻說成是同一葯物,而狼毒、鉤吻毒性都很大。毫無疑問,古醫葯書籍蘊含著豐富的知識和寶貴的經驗,但也確實存在著一些漏誤。若不及早訂正,醫葯界以它們為憑,以訛傳訛,輕者耽誤治病,重者害人性命。[10]
嘗遍百草
李時珍紀念幣
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34歲的李時珍著手按計劃重修本草。由於准備充分,開頭還比較順利,但寫著寫著,問題就來了:所謂本草,是古代葯物學的代稱。它包括花草果木、鳥獸魚蟲和鉛錫硫汞等眾多植物、動物和礦物葯。由於其中絕大多數是植物,可以說是以植物為本,所以人們又將葯物直稱為「本草」。東漢《神農本草經》成書,到李時珍誕生前的400餘年間,歷代本草學家都有不少專著問世,但卻從未有一部能概括這一時期葯物學新進展的總結性著作。李時珍意識到了它的分量,卻仍未料到,葯物是那樣的多種多樣,對它們的性狀、習性和生長情形,很難全部心中有數。比如,白花蛇,同竹子、艾葉,本是蘄州的三大特產,可以主治風痹、驚搐、癩癬等疾病,是一味貴生葯品。李時珍曾跟著捕蛇人親自上山,捕捉到一條白花蛇,仔細一看,果然和書上講的一模一樣。
與婆婆治病
李時珍一路考察,一路為父老鄉親們治病,深受人們尊敬與依賴。有位老婆婆,患習慣性便秘達30年之久,雖多方治療,終不見效。李時珍運用從民間學來的偏方,以適量的牽牛子配成葯,很快就治好了她的病。還有個婦女鼻腔出血,一晝夜都止不住,怎麼治也不見效。李時珍用大蒜切片敷貼患者足心,不大工夫血就不流了。這個方子,也是他從民間採得的。
驗證動物葯性
蘄蛇,即蘄州產的白花蛇,這種葯有醫治風痹、驚搐、癬癩等功用,李時珍早就有研究,但開始只從蛇販子那裡觀察。內行人提醒他,那是從江南興國州(今陽新縣)山裡捕來的,不是真的蘄蛇。為了找到真正的蘄蛇,他請教一位捕蛇的人,人家告訴他,蘄蛇牙尖有劇毒,人被咬傷,要立即截肢,否則就中毒死亡。在治療上對諸病有特效,因之非常貴重。州官逼著群眾冒著生命危險去捉,以便向皇帝進貢。蘄州那麼大,其實只有城北龍峰山上才有真正的蘄蛇。李時珍追根究底,要親眼觀察蘄蛇,於是請捕蛇人帶他上了龍峰山上。
龍峰山有個狻猊(Suānní)洞,洞周圍怪石嶙峋,灌木叢生,纏繞在灌木上的石南藤。蘄蛇喜歡吃石南藤的花葉,在捕蛇人的幫助下,終於親眼看見了蘄蛇,並看到了捕蛇、制蛇的全過程。《本草綱目》寫到白花蛇時,說得簡明准確。
鯪鯉,即穿山甲,是常用的中葯。陶弘景說它能水陸兩棲,白天爬上岩來,張開鱗甲,裝出死了的樣子,引誘螞蟻進入甲內,再閉上鱗甲,潛入水中,然後開甲讓螞蟻浮出,再吞食。為了了解陶弘景的說法是否對頭,李時珍親自上山去觀察。並在樵夫、獵人的幫助下,捉到了一隻穿山甲。從它的胃裡剖出了一升左右的螞蟻,證實穿山甲動物這點,陶弘景是說對了。不過,從觀察中,他發現穿山甲食蟻時,是搔開蟻穴,進行舐食,而不是誘蟻入甲,下水吞食,李時珍肯定了陶弘景對的一面,也糾正了其錯誤之處。
人物評價
編輯
明代著名文學家王世貞《本草綱目·序》:性理之精蘊,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籍,臣民之重寶。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之為《神農本草經》:集本草者無過於此。
英國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本草綱目》):中國古代網路全書。
英國著名中國科技史專家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寫道:16世紀中國有兩大天然葯物學著作,一是世紀初的《本草品匯精要》,一是世紀末的《本草綱目》,兩者都非常偉大

G. 據說李國勇是李時珍第十七代傳人,能治各種疑難雜症,是真的還是假的呢傳說中的醫術高明到底是真的還是

李國勇,中國明朝葯聖、醫學巨著《本草綱目》作者李時珍第十七代嫡傳掌門嫡孫,李氏醫學第二十二代傳人,中國當代著名中醫家。
李國勇 1969年重陽之日生於中醫世家,五歲起隨父學醫,七歲起隨父懸壺濟世,歷經近四十多年的研學求證,將佛、道、醫、儒、武的哲學、醫學思維融會貫通。
李國勇將中西醫、針灸、推拿、氣功及各種民間療法集大成,獨創六維望診全息診療法。他利用陰陽、四柱、五行、八卦度量個人時空及生命健康軌跡,針對人體九大系統疾病,採用全息辨證論證施治方式,建立專人、專病、專方的獨特診療方案和醫治方法。
迄今為止,成功治癒包括德國前總理施羅德在內的三十餘國首腦政要、名人顯貴,四十個國家的問診病人,以及國內數以萬計各類疑難雜症求醫者及危重患者。
李國勇著書並出版的《本醫綱目》, 是集醫學之大成的系列著作,已經面世的《本醫綱目之望診篇》,是中國傳統醫學的本源宗旨,書中融中西醫學智慧,把相學、經絡及解剖圖示等相互印證,通過望形色、望經絡、望藏象,層次遞進,達到望人知病、望病知因、望因知法的至高醫學境界。
作為李氏家族《本草綱目》姊妹篇,《本醫綱目》是李氏子孫中醫診斷學的必修之課目,將望診透視及修煉方法完整歸納出來,倡導凡醫者皆可通過望診修煉之法達至「望、聞、問、切」中用望診醫病的這一最高境界。
2001年李國勇因研製「李氏化石散」 (對治癒癌症有效率達99 %),被21世紀自然醫學大會組織委員會授予「自然醫學傑出人才」稱號。其所研製的四種中成葯:李氏百補散、李氏養生丹、李氏醒神丹、李氏化石散,獲得聯合國世界和平基金會頒發的21世紀自然醫學優秀成果獎。
作為李時珍國際中醫葯產業管理集團董事局主席和中華民族文化藝術院李時珍文化傳承學院院長,李國勇積極投身中醫文化的公益事業,正在國內幾個省區策劃和運作中醫葯產業基地和產業園,立志將中醫葯文化國內國際普傳,福澤天下。
Li Guoyong, is the seventeenth generation of famous Chinese Sage of Medicine in Ming Dynasty ---Li Shizhen, the author of 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 (《本草綱目》) a great book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China. Li Guoyong is chief of the sect of the twenty-second generation of Li's medicine and a famous contemporary TCM master.
Li Guoyong was born on the day of Chongyang in 1969 in a famil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 studied medicine with his father at the age of five and practiced and helped people with his father at the age of seven. After nearly 40 years of research, professional TCM experience and verification, he integrated the philosophical and medical thinking of Buddhism, Taoism, TCM, Confucianism and Martial arts perfectly together.
Li Guoyong integrates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acupuncture, massage, Qigong and various folk therapies to create a Six-dimensional Holographic Diagnosis Therapy. He uses Yin and Yang, four pillars, five elements and eight diagrams to measure indivial space-time and life and health trajectory. He uses holographic dialectical demonstration to treat nine major systemic diseases of the human body, and establishes a uniqu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lan and treatment method for specialized personnel, specialized disease, specialized prescription.
So far, Li Guoyong has successfully cured tens of thousands of patients and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in China and interrogated patients in 40 countries and more than 30 heads of state and dignitaries, including former German Chancellor Gerhard Schroeder.
《The Outl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本醫綱目》
Li Guoyong's The Outl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a series of works which collect the great achievements of medicine. The Inspection of the Outl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hich has been published, is the original purpo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t combines the wisdom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and corroborates the Physiognomy, meridian and anatomical illustration, and achieves the goal of knowing the cause of disease and disease by looking at the shape, meridian, visible image and progressive levels,consequently, to reach the supreme medical realm of inspecting people to know their disease, the cause of disease and the medical regulations.

As a sister book of the Li family's 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 The Outl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a compulsory course in diagno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Li's descendants. It sums up the perspective of visitation and the methods of practice, and advocates that all doctors can reach the highest level of "seeing, hearing, asking and touching" by inspecting and practicing.
In 2001, Li Guoyong was awarded the title of "Outstanding Talents of Natural Medicine" by the Organizing Committee of the 21st Century Natural Medicine Congress for hi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Li Shi Stone Dissolving Powder" (99% of the effective rate for curing cancer).

Four kinds of Chinese patent medicines have been developed: Li's Baibu Tonic Powerder, Li's Yangsheng Dan, Li's Xingshen Dan and Li Shi Stone Dissolving Powder.
He was awarded th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Award of Natural Medicine in the 21st Century by the United Nations World Peace Foundation.
As Chairman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of Li Shizhen Interna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stry Management Group and President of Li Shizhen College of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Culture and Art, Li Guoyong has actively devoted himself to the public welfare undertakings of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He is planning and operating Chinese medicine instry bases and instrial parks in several provinces and regions in China. He is determined to popularize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both domestic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and to make the world in benefits of health and happiness.

H. 蘄春縣李時珍中醫院現在副主任是誰

李時珍他兒子

I. 湖北黃岡李時珍中醫院的補腎葯是真的嗎

現在網路上的那些所謂的微信老中醫之類的,九成以上都是騙人的,不要信。要不要我教你幾個辨別騙子的辦法?

閱讀全文

與李時珍中醫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萬博動物醫院在線電話 瀏覽:380
臨淄愛佳寵物醫院 瀏覽:582
蘇泊爾養生壺怎麼樣打開 瀏覽:104
肝轉移的治療方法 瀏覽:845
養生壺如何做現磨咖啡 瀏覽:787
中醫治療失眠能根治嗎 瀏覽:391
望京附近看婦科好的醫院 瀏覽:773
治療葯物依賴的醫院 瀏覽:100
閔行區中醫院地址 瀏覽:543
治療頑固性失眠的葯物 瀏覽:489
石龍人民醫院體檢 瀏覽:507
盛京醫院婦科哪個醫生好 瀏覽:613
甘肅省人民醫院燒傷科 瀏覽:724
老年痴呆嚴重送康復醫院好嗎 瀏覽:185
治療糖尿病陽痿的中葯方 瀏覽:565
汕頭潮陽哪裡有寵物醫院 瀏覽:984
醫院婦科治療儀 瀏覽:758
興義博愛醫院婦科 瀏覽:749
湖北武漢兒童醫院電話 瀏覽:190
最好的傳染病醫院 瀏覽: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