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失眠已经一个多月了,医生说患了抑郁症,八点多就睡了,晚上到一二点钟就醒了,醒了就睡不着了,
首先,建议你换一家医院重新诊疗一遍,以确定自己是否患上抑郁症,如果确诊患有抑郁症,之后再进行相关治疗。抑郁症属于精神心理疾病,应该到正规医院的精神科进行诊疗,最新的《精神卫生法》明确规定:心理咨询师没有做心理疾病诊断的权利。所以心理咨询师治疗是临床治疗中心理治疗环节的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临床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身体机能的变化作出针对性治疗。所以治疗应该包括两部分临床治疗(主要是临床医生开的抗抑郁药物)和心理咨询(主要改善心理状态)。
其次,对于抑郁症你应该有自己的了解。理性认识疾病,才能够战胜疾病。
最后,任何心理疾病都是可以克服或者缓解的,只要方法合理,毅力持久。建议你看一部电影《美丽心灵》。这是一部改编自同名传记而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电影。影片讲述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但却在博弈论和微分几何学领域潜心研究以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数学家约翰·福布斯·纳什。是一部关于一个真实天才的极富人性的剧情片。故事的原型是数学家小约翰·福布斯·纳什。他早年就做出了惊人的数学发现,开始享有国际声誉。但他出众的直觉受到了精神分裂症的困扰,使他向学术上最高层次进军的辉煌历程发生了巨大改变。面对这个曾经击毁了许多人的挑战,纳什在深爱着的妻子的相助下,毫不畏惧,顽强抗争。经过了几十年的艰难努力,他终于战胜了这个不幸,并于1994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是一个真人真事的传奇故事,今天纳什继续在他的领域中耕耘着。
关于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抑郁症至少有 10 %的患者可出现躁狂发作,此时应诊断为双相障碍。另外我们常说的抑郁症,其实是指临床上的重症抑郁症(major depression),人群中有16%的人在一生的某个时期会受其影响。患抑郁症除了付出严重的感情和社会代价之外,经济代价也是巨大的。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4大疾患,预计到2020年,可能成为仅次于冠心病的第二大疾病。
发病原因
迄今为止,抑郁症病因与发病机制还不明确,也无明显的体征和实验室指标异常, 概括的说是生物、心理、社会(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正因为抑郁症目前病因不明,有关假说很多,比较常见公认的病因假设包括:
(1)遗传因素:大样本人群遗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与患病者血缘关系愈近,患病概率越高。一级亲属患病的概率远高于其他亲属,这与遗传疾病的一般规律相符。
(2)生化因素:儿茶酚胺假说:主要指抑郁症的发生可能与大脑突触间隙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的浓度下降有关;由于很多抗抑郁剂,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或者选择性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等使用后,虽然大脑突触间隙这些神经递质的浓度很快升高,但抗抑郁的效果一般还是需要2周左右才会起效,因此又有了5-HT和NE受体敏感性增高(超敏)的假说;
(3)心理-社会因素:各种重大生活事件突然发生,或长期持续存在会引起强烈或者(和)持久的不愉快的情感体验,导致抑郁症的产生。
疾病分类
按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根据对社会功能损害的程度抑郁症可分为轻性抑郁症或者重症抑郁症;根据有无“幻觉、妄想,或紧张综合征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又分为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和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根据之前(间隔至少2个月前)是否有过另1次抑郁发作,抑郁症又分为首发抑郁症和复发性抑郁症。
临床表现
疾病症状
抑郁症临床症状典型的表现包括三个维度活动的降低: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另外一些患者会以躯体症状表现出为主。
具体可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抑郁悲观,与现实环境不相称。程度较轻的患者感到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凡事缺乏兴趣,感到“心里有压抑感”、“高兴不起来”;程度重的可悲观绝望,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之感,患者常诉说“活着没有意思”、“心里难受”等。更年期和老年抑郁症患者可伴有烦躁不安、心神不宁、浑身燥热、潮红多汗等,而儿童和少年可以表现为易激惹(如不耐烦、为一点小事发怒)。典型的抑郁心境还具有晨重夜轻节律的特点,即情绪低落在早晨较为严重,而傍晚时可有所减轻。
患者本人可能会反馈大脑反应迟钝,或者记忆力、注意力减退,学习或者工作能力下降或者犹豫不决,缺乏动力,什么也不想干,以往可以胜任的工作生活现在感到无法应付;患者不仅开始自我评价降低,有时还会将所有的过错归咎于自己,常产生无用感、无希望感、无助感和无价值感,甚至开始自责自罪,严重时可出现罪恶妄想(反复纠结与自己一些小的过失,认为自己犯了大错,即将受到惩罚)、反复出现消极观念或者行为。
很多患者没有节食时会伴有食欲下降或者亢进、体重减轻或者增加(例如,一个月内体重变化超过5%),几乎每天都有失眠或睡眠过多,还有一些患者会出现性欲减退,女性患者会出现月经的紊乱。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国文化的特点,一些患者的情感症状可能并不明显,突出的会表现为各种身体的不适,以消化道症状较为常见,如食欲减退、腹胀、便秘等,还会有头痛、胸闷等症状,患者常常会纠缠于某一躯体主诉,并容易产生疑病观念,进而发展为疑病、虚无和罪恶妄想,但内科检查却发现没有大的问题,相应的治疗效果也不明显。
疾病危害
处于抑郁状态的患者本人承受着精神甚至躯体的极大痛苦,影响生活治疗,影响患者的家庭或者职业功能,并且抑郁症自杀风险很高,一旦患者疑似有抑郁症,需引起患者及家人的重视,及时去精神卫生机构进行专业诊断和治疗。需要特别指出的抑郁症一经识别最好接受及时、充分彻底的治疗(即急性期治疗获得临床痊愈,并有充分的巩固治疗和维持治疗),否则会导致疾病的慢性化、难治化。
诊断鉴别
与很多内外科疾病不同的是,由于抑郁症目前病因未明,因此临床至今还没有一种或者一系列的检查或者化验可以进行诊断,一些症状评估的量表可有助于医生对抑郁症状严重程度有量化的参考,但并不能作为诊断的依据。
抑郁症目前诊断还是以临床诊断为主,因此诊断需要到正规医院进行专业判断,确诊为抑郁症需要有2位精神科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者均一致诊断为抑郁症才能确诊。目前国内常用的重性抑郁发作诊断标准包括CCMD—3标准和美国精神障碍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诊断标准。
附:CCMD—3抑郁发作诊断标准
抑郁发作以心境低落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某些病例的焦虑与运动性激越很显著。
【症状标准】以心境低落为主,并至少有下列4项:
(1)兴趣丧失、无愉快感;
(2)精力减退或疲乏感;
(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4)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
(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
(6)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
(7)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8)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
(9)性欲减退。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病程标准】
(1)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2周。
(2)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分裂症的诊断。若同时符合分裂症的症状标准,在分裂症状缓解后,满足抑郁发作标准至少2周。
【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抑郁。[2-3]
疾病治疗
诊断一旦确立,即应制订合理的整体治疗方案:在急性期时,首要的是采取有力措施,尽早地减轻患者的痛苦,缓解症状,控制发作;在急性发作期控制症状达到康复后,应长程治疗,包括防止复燃、预防复发,改善预后。
抑郁症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的特点是起效相对较快,疗效比较确定,适合于中度、重度抑郁症患者。抗抑郁药是当前治疗各种抑郁障碍的主要药物,能有效解除抑郁心境及伴随的焦虑、紧张和躯体症状,有效率约60%~80%。
1、目前一线的抗抑郁剂包括SSRI类药物,如帕罗西汀、舍曲林、氟西汀、西酞普兰、氟伏沙明等,俗称“五朵金花”,SSRI类不良反应较少而轻微,尤其是抗胆碱能及心脏的不良反应少。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厌食、便秘、腹泻、口干、震颤、失眠、焦虑及性功能障碍等。
2、SNRI类药物,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SNRI疗效肯定,起效较快,有明显的抗抑郁及抗焦虑作用。对难治性病例亦有效。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口干、出汗、乏力、焦虑、震颤、阳痿和射精障碍,大剂量时部分患者血压可能轻度升高;
3、NaSSAs类(NE和特异性5-HT能抗抑郁药),如米氮平,有良好的抗抑郁、抗焦虑及改善睡眠作用,口服吸收快,起效快,抗胆碱能作用小,有镇静作用,对性功能几乎没有影响,常见不良反应为镇静、倦睡、头晕、疲乏、食欲和体重增加;
4、安非他酮,去甲肾上腺素、 5-羟色胺、多巴胺再摄取的弱抑制剂,对单胺氧化酶没有抑制作用,适用于抑郁症以及双相抑郁,优势为对体重以及性功能影响小。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激动、口干、失眠、头痛或偏头痛,恶心、呕吐,便秘、震颤、多汗。
5、对于一些焦虑明显、伴有睡眠障碍的患者,可以短期使用一些苯二氮卓类(安定类)药物或者一些新型的助眠药物,如唑吡坦、佐匹克隆。对于一些症状严重,甚至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患者,可以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
合适于急性期无消极观念的轻中度抑郁症、以及各类抑郁症急性期症状控制后的巩固和维持治疗,可以与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心理治疗要求患者有一定的理解领悟能力,能够持之以恒,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忍受治疗过程中症状带来的痛苦,其实不是任何人都适合,但若能坚持会增加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有效的预防抑郁症的复燃复发。
物理治疗
包括改良电休克(MECT)治疗以及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
MECT对于有严重消极自杀言行、抑郁性木僵患者MECT治疗应是首选的治疗,对于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可采用MECT治疗。MECT治疗见效快,疗效好。6~10次为一疗程,但电抽搐治疗后仍需用药物维持治疗。 常见副反应包括短期内记忆力减退、头痛、恶心、乏力等。
rTMS治疗是一种新型的物理治疗方式,国内近年来逐渐在精神科开始应用,适合于一些难治性抑郁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合并rTMS),对于一些无消极观念的轻中度抑郁症适用,可以与药物治疗同时进行,但接受过MECT治疗过的患者,至少MECT停用1月后才可接受rTMS治疗。附表是根据不同疾病严重程度临床常用治疗方法的选择。
疾病预后
大部分抑郁症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程迁延,反复发作,所以首次抑郁发作治疗及时彻底至关重要。第一次抑郁发作且经药物治疗临床缓解的患者,药物的维持治疗时间多数学者认为需6月~1年;若为第二次发作,主张维持治疗3~5年;若为第三次发作,应长期维持治疗。维持治疗的药物剂量多数学者认为应与治疗剂量相同,亦有学者认为可略低于治疗剂量,但应嘱患者定期随访。
专家观点
(1) 重症抑郁症诊断解读,防止重症抑郁症诊断的扩大化。抑郁情绪每个人都会有,但并不是有了抑郁情绪就是得了抑郁症。重症抑郁症首先一组症状群,不是单有某个症状就能诊断了;另外抑郁症的一组症状需要在至少在同样的2周内每天的大部分时间内都反复出现才会考虑重症抑郁症的诊断;再有重症抑郁症需要符合一定的严重程度,即社会功能受损,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对于只有几个抑郁症状(不足CCMD-3要求的4个症状)或者抑郁症状出现时间不足2周或者严重程度较轻的情况,临床把这类情况归于亚综合症性抑郁(SSD),也应重视,建议还是去专业精神卫生机构咨询,与医生一起商量讨论应对措施。
(2)接受抑郁症,及时接受正规的治疗。国内研究显示,有92%的抑郁症不寻求治疗,全国地市级以上非专科医院对抑郁症的识别率还不到20%。不少患者内心认为一旦被诊断为抑郁症就像被戴上了精神疾病的帽子,因此抗拒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诊治,其实抑郁症就像心理感冒,不应为患了一场感冒而感到羞耻;也有患者认为自己的很多抑郁症状,比如一些悲观消极的想法仅仅是思想观念的问题,身体的乏力、精力减退等也是生活习惯不健康的原因,希望通过自己调节来纠正抑郁症,但其实这些抑郁症的症状就像患了肺炎,会难以克制的发热、乏力、咳嗽、咳痰一样,是自己难以控制的,也像肺炎并不是仅通过好好休息、多喝开水就能治疗,而是需要及时接受抗感染治疗一样,抑郁症需要及时接受抗抑郁治疗,否则可能酿成不良后果。
(3)消除顾虑,接受抗抑郁剂治疗。很多患者对抗抑郁剂治疗有很多顾虑。常见的顾虑之一为担心药物副反应。不少患者喜欢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或者在网上查阅各种相关内容,但由于一知半解会觉得说明书上写的所有副反应,甚至包括一些罕见反应都有可能一一发生在自己身上。其实很多常见副反应比如胃肠道反应、头痛副反应仅是在治疗初期会有,一般坚持服用几天后会慢慢适应,到了药物开始发挥抗抑郁作用时,各种副反应会减轻消失。而且服用某种药物有一些副反应,并不代表服用另一种药物也会有副反应。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患者抑郁症状本身就以躯体各种不适为主,服药初期会对原有躯体不适更加敏感,并不一定就是药物副反应;
另一个常见顾虑担心服用抗抑郁剂后会成瘾。其实抗抑郁剂是没有成瘾性的,一些患者减药停药后出现一些不适,首先是因为治疗本身不充分,减药停药后出现了症状的复燃或者复发;或者减药停药方法不正确,如一下子剂量减少太多、停药太快,产生了撤药反应。因此减药停药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还有部分患者及家属会理想化的寻找某种完美的治疗:没有任何副反应、一吃就见效、治疗后保证不再复发,在这种期待下很容易受骗上当。
(4)遵医嘱维持治疗,定期随访的重要性。临床上很多患者治疗一两个月后便自行停药了,或者症状减轻后便自行减少药物剂量,这样很容易导致病情反复发作,最后变成慢性或者难治性的抑郁症;还有部分患者治疗2周或者一个月后症状减轻,便偷懒不再去门诊随访,自行购药,其实抑郁症治疗的目标不是症状的减轻而是临床治愈,定期随访可以便于医生判断,及时调整治疗。另外临床还会出现有些患者服用抗抑郁剂后出现躁狂或者轻躁狂的表现,但往往这时患者本人会感觉状态很好,无法觉察出自己的变化,只有定期随访才有助于医生的观察和判断,一旦发现患者转躁,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5)建立治疗联盟,共同抗击抑郁症。抑郁症的成功治疗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家属、亲友对患者的支持鼓励,对治疗的正确认识,及时与医生的沟通,会使治疗更加有效。因为门诊时间毕竟有限,而且在与医生交流时患者可能会选择性的展现自己的某些方面,而家属亲友提供一些对患者观察认识的补充资料,会使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及治疗情况,做出更加正确的判断。
『贰』 精神分列症的治疗-我得了精神分裂症但又想要孩子,想知道到底要吃多久的药才能要孩子,有这样经历的人吗
没有什么是可以剥夺一个人做父亲和母亲的权利的。
你是丈夫还是妻子?你有家族回遗传史吗?
没有证据表明,分答裂症100%遗传,但有遗传的可能。如果你想做父母的愿望非常强烈,并愿意承担风险,我仍然建议你在坚持服药2-3年,甚至是5年以上,没有复发的情况下,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减药-停药。
停药时间一定至少在3个月以上。
同时,在停药前,有些必要的孕前检查就可以做了,千万别因为其他原因导致你受孕时间延长,停药时间延长,而使疾病复发。
『叁』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有那些
出现精神分裂这样的疾病症状还是要到正规的专科医院接受治疗,这一疾病出现有以下的相关症状:
1、妄想
大部分精神分裂症会有不切实际妄想,这属于病理性的歪曲信念。总感觉自己受到一定的威胁,没有任何根据认为他人想要破坏或陷害自己。感觉周围的人和事情与自己有关,认为事事都针对于自己。另外无根据的扩大自己的财富地位以及能力。
2、思维联想上的障碍
和他人谈话或写作内容上缺乏一定的逻辑性,不能围绕谈话中心思想来明确表达出自己的意义,和他人交谈有一定的困难性,让他人感觉到迷糊不解。逻辑推理过程非常离奇古怪,严重的话余量少且言语简单。
3、幻觉
客观现实中不存在某些事物的情况下,却能感知其存在,这是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状。周围根本没人说话,却能听到说话声。听到的内容是争论性或评论性的。
4、情感上的障碍
精神分裂症早期会出现细致的情感缺失,对亲近的人情感比较平淡。表现出来的情感和周围环境不协调,会出现不明原因的自笑,不能和他人进行精神上的沟通。
5、意志行为上的障碍
比较孤僻不合群,做事情时被动退缩,缺乏一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感觉每天无所事事,生慵懒,某些功能减退。另外工作和学习上没有任何兴趣,能力明显下降,社会功能受到损害,同时可出现幼稚和愚蠢的行为。轻者可出现少动、行为上迟缓。严重的话不吃喝、也不说任何话,同时伴有肌张力增高。木讷状态时可突然冲动和精神紧张兴奋。
6、自知力
自知力也就是对自己疾病和表现的认知能力。认为行为上的意识以及怪异想法并不是疾病,不能认识到精神活动有问题,同时也不能认识到病态变化。
『肆』 抑郁症吃精神科药物发胖怎么办
说真的、最好不要吃药
身体上的问题可以不吃药的都尽可能不要吃药、何况心理上的呢!
尽量找个好的心理咨询师、同时自己看书调节《焦虑情绪调节手册》应该有帮助,药物副作用太大了、真的
『伍』 哪些有关于治疗精神疾病方面的书比较好大家推荐几本。
要治疗精神科,得来靠调药能力和看诊自能力。所谓的调药能力,就是懂的用药物,调整副作用很强的药物。精神科医生不止要会调药,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可以调和你的药物的副作用,这很多医生都办不到,而看诊能力,就得和病患面对面的聊天,了解你所有的精神问题,当多次谈话,医生可以了解你现在有什麼问题,所以医生下药才可以更清准。
只有会调药,精神科医生才会有蜂拥而至的病患。精神科门诊,医生懂得调药物,例如:病人失眠、幻听、情绪低落,那麼医生开立药物,可以用一颗来抵销你所有的精神病症状,而且吃起来药物,很明显完全没有副作用,这就是一个好的精神科医生调药的能力。小陈失眠很严重,判随药物有很强烈的副作用,然後在门诊随意更换主治医生。精神科医生和他聊天判断就是药物副作用太强,因此替他开立长效针剂,不但很明显完全没有副作用,而且精神病患拥有很好的绝佳病识感,也可以自由地思考,不像以前一样,吃个很强、很有副作用的药物,这都是调药能力
『陆』 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
去查药物手册。比较多、繁琐,难以缀述。
『柒』 有哪些精神病是可以治愈的
有精神方面的疾病进行积极的治疗,一般来说是可以得到改善的,但是要看具体是属于哪内一方面的精神疾病容,最好还是要到专业的医院去做了相关的检查,根据病情再对症治疗,这样的疾病及早治疗是比较好的,而且要进行一下心理方面的疏通,配合着治疗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捌』 精神分裂症病人如何正确的向医生陈述病情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以幻觉、妄想为主要症状的精神病性心理问题,内患者多缺乏自知容力,无主动求治意愿。并常伴有异常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心理指导:建议你接纳症状的产生,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关注,多了解病情的发病特点和可能的产生原因。在发病期要及时的到精神科专科医院进行诊治,或可以申请家庭心理医生的帮助,通过心理咨询来代替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