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癔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症。这是一类由精神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躯体症状,意识范围缩小,选择性遗忘或情感爆发等精神症状;但不能查出相应的器质性损害作为其病理基础。那么呢? 癔症的治疗方法: 心理治疗:暗示疗法。暗示疗法是消除癔症性躯体障碍的有效措施,特别适用于急性起病的患者。可分为觉醒时暗示和催眠暗示两种。患者迫切要求治疗者,在觉醒状态下,通过语言暗示,或配合适当理疗、针刺或按摩,即可取得良好效果。病程较长,病因不甚明确的病例,往往需要借助药物或语言催眠疗法,消除患者的心理阻力,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催眠疗法。除用于增强暗示感受性,消除癔症的躯体症状外,尚可用以治疗癔症的遗忘症、多重人格、缄默症、木僵状态、以及情绪受到伤害或压抑的患者。在催眠状态下,可使被遗忘的创伤性体验重现,受到压抑的情绪获得释放,从而达到消除症状的目的。 在催眠或觉醒状态下,引导患者倾诉其内心苦闷,使受到伤害或压抑的情结向外宣泄的治疗方法,称为疏泄疗法。对情绪障碍突出的癔症患者可收到良好效果。 解释性心理疗法。主要目的在于引导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致病的精神因素,认识疾病的性质,帮助患者分析个性存在的缺陷,以及克服个性缺陷的途径和方法。适用于除癔症性情神病发病期之外的各型癔症。 分析性心理疗法。分析性心理疗法着重探寻患者的无意识动机,引导患者认识无意识动机对健康的影响,并加以消除。主要运用于癔症性遗忘,多重人格和各种躯体障碍。可采取精神分析技术或领悟疗法。 药物和物理疗法:药物治疗癔症性朦胧状态、精神病状态或痉挛发作时,很难接受正规的精神治疗。 物理治疗:针刺或电兴奋治疗对癔症性瘫痪、耳聋、失明、失音或肢体抽动等功能障碍,都可有良好效果。儿童癔症的治疗方法 儿童的精神健康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因为儿童的身心发育尚不完善,这个时期发生精神障碍可能影响其一生。因此儿童期的精神障碍的治疗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下面主要介绍一下儿童癔症的治疗方法。 儿童癔症的原因 患儿常在精神因素影响下发病,如突发的负性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或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儿童时期心理发育不完善也容易导致癔症发作。儿童心理具有天真幼稚,情绪不稳、反复无常,易受环境影响,易受暗示等特点,一旦家庭抚养教育不当,或父母对子女过分娇纵溺爱或过分关心保护易使患儿养成以自我为中心,受不了挫折和委屈等的弱点;同时癔症性格表现为情感丰富,有表现色彩,富于幻想。 儿童癔症的治疗方法 以综合性治疗为原则,包括心理治疗、环境治疗、暗示治疗和药物治疗等。 1、心理治疗: 与患儿建立信任关系,通过谈话消除其紧张、不安情绪,并鼓励患儿说出存在的问题和内心矛盾,共同寻找问题症结,再帮助患儿了解疾病原因,讲明该病可以治愈,使其建立治病的信心,克服不适当的性格特征和情绪反应,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2、集体心理治疗。选择病情、年龄、文化程度相近似的患儿组成小组,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如系统讲解、小组座谈、集体游戏等方式,发挥互相鼓励和暗示的作用,提高医疗效果。 3、暗示疗法:最常用言语暗示,即告诉患儿经过治疗会取得良好效果,并配合针灸、注射用水肌内注射或10%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电兴奋治疗等。暗示疗法适用于急性发作而且暗示性较强的患儿。4、药物治疗:对情感暴发或某些痉挛发作患儿一般不宜使用暗示疗法,可给予安定5~10mg或奋乃静5mg肌内注射。必要时给予小剂量安定或利眠宁短期应用。须强调,儿童癔症不宜长期用药,且10岁以下患儿一般不使用药物,以免增加暗示作用而巩固病情。 5、对可能诱发集体发作的病例,应将首发患儿隔离开来,减少社会强儿童癔症的化,及时解除其躯体不适,分散注意力,稳定其情绪。然后及时通过讲解和引导消除其他儿童的紧张情绪。 6、其他治疗:对癔症痉挛发作、嗜睡状态、木僵状态者可采用人中、合谷、百会、内关、涌泉等穴位的针刺治疗。对癔症性瘫痪、挛缩、失语等亦可采用直流感应电兴奋方法治疗。 在儿童癔症患者接受专业治疗的同时,家庭的调养及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应多了解孩子的性格、身体及兴趣爱好等,主动帮助孩子,尽量减少一些不良的暗示行为,帮孩子培养健康的人格。另外由于癔症发作的原因及表现不同,在治疗上也有所区别。
⑵ 癔症患者有哪些食疗方法
一、癔症食疗方(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1 小麦红枣桂圆粥
制法:把小麦淘净,加热水回浸发,倒入锅里答,煮熟,取汁水,加入糯米、去核的红枣和切碎的桂圆肉,用旺火烧沸,用小火煮成粥,加白糖。药用:每天早、晚分食。
说明:清热除烦、利尿止渴;对癔症、失眠症疗效显著。
2 代赭石党参汤
代赭石(先煎)40克,党参、生地黄各15克,旋覆花(包)、远志、柏子仁、延胡索、炙甘草各10克,酸枣仁20克,大枣30克,生姜3片。
配料:小麦100克,糯米100克,红枣10枚,桂圆肉20克,白糖适量。
做法和疗程:水煎,分早、中、晚口服,每天1剂,5剂为1疗程。
3 甘百栀地汤
处方组成:炙甘草9克、浮小麦30克、肥大枣7枚、炙百合12克、生地黄15克、首乌藤18克、鸡子黄2个(分冲)、栀子6克、淡豆豉12克、莲子芯3克、郁金12克、菖蒲9克,
做法与疗效:水煎服。本方治疗癔症性下肢瘫痪,不应见瘫治瘫,而应以治癔症为主。故应清心解郁,滋涵肝肾。方用栀子、莲子芯清心肝之火;甘草、麦冬、大枣、百合、地黄滋肝肾之阴液,配合妥切,疗效甚佳。
⑶ 癔病怎么治
你好,根据您的描述,对癔症尽快完善相关必要检查以确定其无器质性损害,治疗应以心理治疗为主。比如说心理暗示治疗、或者是脱敏治疗,让有癔病的人倾诉与发病有关的精神因素,然后对患者进行放松训练等等。
⑷ 治疗癔症的方法有哪些
1.精神治疗:复同神经衰弱。制
2.暗示治疗:常能取得戏剧性效果。可配合针灸、理疗、电刺激、静脉注射剂等方法。配合语言强化进行功能恢复训练。顽固者,可在催眠状态下进行暗示。经多种治疗无效的不言、失音、耳聋等,可选2.5%阿米妥纳20ml缓慢静注,直到朦胧状态时进行交谈促其答话。
3.对癔病性精神发作、激情状态、痉挛发作、或有自杀意念者,一般不做暗示治疗,应按急诊处理,可肌注氯丙嗪50~75毫克,或安定10~20毫克。对意识障碍者可针刺人中、少商、内关、合谷、涌泉等。
⑸ 癔症心理治疗方法
首先,要正确对待癔症患者,癔病是神经症而非精神病,癔症患者并无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一旦诱因消失,患者会霍然而愈。
第二,要注意缓解紧张情绪,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轻松的环境,因为紧张情绪是蕴酿癔症的温床。
第三,要加强对患者意志品质的训练,注意培养她们开阔的心胸和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
第四,要设法消除患者的心理创伤,以“要言妙道”的方式加以开导,指导患者正确对待人生。对待自己的性格缺陷。
第五,采用暗示疗法,“假药”妙用,当癔症患者突然出现种种丧失功能的症状时,可请有权威的医生开点安慰剂,却告诉患者是可以药到病除的灵丹妙药,以达到使症状减轻和消失的结果。
第六,当癔症患者发病时,首先要控制其言行,让患者镇静下来,以免发生意外,严重时要立即送医院。
⑹ 怎样防冶癔病
癔病是一种心因性疾病,也就是说是在心理因素或精神刺激下发病的,发作后不是哭笑无常、胡言乱语,就是手舞足蹈、又唱又跳,也有的突然倒地,憋气或喘气急促,手指抽搐,甚至双目紧闭、全身僵直,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往往令人惊慌,疑为重病。其实这类病人没有什么器质性病变,大都是因精神刺激引起,历时短暂,适当休息与精神安慰后即可缓解。
癔病的产生有明显的心理原因,一般呈发作性。发病时哭闹无常,异乎寻常,过一段时间则烟消云散,恢复正常。在不发病时,精神功能并无缺陷,患者的主要性格特征是易受他人和自己暗示,感情不成熟,往往表现感情用事,富于幻想、心胸狭窄。情感很丰富,但并不深刻,易哭易笑,易嗔易悲,很容易转变,并且好幻想,好想入非非。
心因性疾病还需要拂去心理性致病因素。欲望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满足则会被压抑成潜意识。一个医生要对病人异常行为进行个人史、家庭史及周围环境的分析,也就是要注意到行为的发生与发展。掌握了病人的全面病情后,采用催眠术,在梦中又能出现潜意识所压抑的事情。这种治疗方法及暗示治疗等心理治疗方法为采用心理学治疗癔病开辟了一个新领域。
癔病是功能性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影响很大。因此要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原因,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医务人员及病人家属、朋友和周围的同志都应帮助患者正确对待和处理问题,提高患者正确对待生活、对待问题的能力。因此,一个人不仅要体格健壮还要精神健康,这对癔病患者是十分重要的。
当遇到有人癔病发作时,不要惊慌,要让病人安静休息,不可围观、取笑,尤其要回避引起病人发作的精神因素。应尽可能给病人以关怀、温暖、转移病人的注意力,以减轻其症状,一般说,经过十几分钟到几小时发作会自行停止,无需特殊处理。比较重的也可采用一些治疗,如针刺人中、合谷、内关等穴位,哭闹、烦躁的可给镇静剂安定、利眠宁、氯丙嗪等,必要时可注射葡萄糖酸钙。
⑺ 怎样防治癔病
一个医生要对患者异常行为进行个人史、家庭史及周围环境的分析,内也就是要注意到行为的容发生与发展。掌握了患者的全面病情后,采用催眠术,在梦中又能出现潜意识所压抑的事情。这种治疗方法及暗示治疗等心理治疗方法为采用心理学治疗癔病开辟了一个新领域。
癔病是功能性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影响很大。因此要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原因,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医务人员及病人家属、朋友和周围的同志都应帮助患者正确对待和处理问题,提高患者正确对待生活、对待问题的能力。因此,一个人不仅要体格健壮还要精神健康,这对癔病患者是十分重要的。
当遇到有人癔病发作时,不要惊慌,要让患者安静休息,不可围观、取笑,尤其要回避引起患者发作的精神因素。应尽可能给患者以关怀、温暖,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以减轻其症状,一般说,经过十几分钟到几小时发作会自行停止,无需特殊处理。比较重的也可采用一些治疗,如针刺人中、合谷、内关等穴位,哭闹、烦躁的可给镇静剂,如安定、利眠宁、氯丙嗪等,必要时可注射葡萄糖酸钙。
⑻ 癔症治疗方法有哪些 三种治疗方法有效治疗癔症
他家这里在本地很有名气的,还是亲自来看看比较好,好能明确了解自己
⑼ 癔症的自我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癔症是一种很难治的病,如果只进行一些药物治疗绝对不能很好地治愈癔症,癔症在治疗的过程中还少不了患者的自我调节等手段。那么,如何战胜癔症这种精神疾病呢?一、勤读书 精神病专家认为刻苦学习,勤于用脑,有助于纠正心理不成熟缺陷。读书使人理智,有利于改变癔症性格缺陷者的情感高度不稳定、情感战胜理智的缺陷二、多反省 专家认为情感丰富不稳定、热情而肤浅、心理不稳定、心理不成熟等心理缺陷,常使癔症患者在人生道路上动荡不安,遇到心理矛盾和压力,常可诱发多种身心疾病,甚至导致癔症大发作。而克服心理动荡不稳定,培育良好人格品质的较好方法是自我反省。 精神病专家认为重点是回顾检查自己的心理缺陷给个人和集体带来的危害,以及采取正确的纠正方法后所带来的益处。可以由其好友或其信得过的领导负责审阅批改他们的书面记录,并给予启迪性评语建议,对他们微小的进步都要加以鼓励、肯定,以强化心理训练效果。三、提高认知 精神病专家认为癔症患者常以女性多见,她们为人聪明、活泼,接受能力较强,但是心理发育不成熟,天真幼稚,幻想丰富,自我中心。对自己心理缺陷有所察觉不是认识肤浅,不会自行克服纠正。提高认知能力和自知力是重点的纠正措施。四、多运动 精神病专家认为体育心理学研究证明,各项体育运动都需要较高的自我控制能力、坚定的信心、勇敢果断和坚忍刚毅的意志品质等心理素质作为基础。因此,有针对性地进行运动锻炼,是纠正心理缺陷、培养健全人格的有效心理训练方法。
⑽ 如何治疗癔症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症。这是一类由精神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躯体症状,意识范围缩小,选择性遗忘或情感爆发等精神症状;但不能查出相应的器质性损害作为其病理基础。
病因
精神因素,特别是精神紧张、恐惧是引发癔症的重要因素。这在战斗中发生的急性癔症性反应特别明显。
而童年期的创伤性经历,如遭受精神虐待,躯体或性的摧残,则是成年后发生转换性和分离性癔症的重要原田之一。精神因素是否引起病症,或引发何种类型癔症与患者的生理心理素质有关。情绪不稳定、易接受暗示、常自我催眠、文化水平低、迷信观念重、青春期或更年期的女性,较一般人更易发生癔症。
具有情感反应强烈、表情夸张,寻求别人经常注意和自我中心等表演怪人格特征的人在受到挫折、出现心理冲突或接受暗示后容易产生癔症。但这类人格特征并非发生癔症的必要条件。有一些不属于这类人格的人在强烈的精神因素影响下,同样可以发生癔症反应。
癔症的遗传学研究结果颇不一致,有的研究认为癔症存在遗传因素影响,而有的研究结果又认为遗传的影响甚小,有人认为是一种多因素遗传形式。
症状
临床表现:癔症的临床表现甚为复杂、多样,一般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癔症性精神障碍。
又称分离性障碍。主要表现为发作性意识范围狭窄、具有发泄特点的急剧情感爆发,选择性遗忘或自我身份识别障碍。癔症的这一类型起病时精神因素通常很明显。尽管患者本人否认,但旁人看来疾病的发作常有利于患者摆脱困境、发泄被压抑的情绪、获取别人同情,或得到支持和补偿。反复发作者,往往通过回忆和联想与既往创伤经历有关的事件或情境即可发病。按照临床特点,这一类型又可区分为以下类别。
1、癔症性朦胧状态。
2、情感爆发。
3、癔症性神游症。
4、癔症性假性痴呆。
5、恍惚状态和附体状态。
6、癔症性木僵。
7、癔症性遗忘症。
8、多重人格。
9、癔症性精神病。
二、癔症性躯体障碍。
包括运动障碍、感觉障碍等转换性症状和躯体、内脏障碍等躯体化症状。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和实验室检查,都不能发现内脏器官和神经系统有相应的器质性损害;其神经症状也不符合神经解剖生理特点。
1.运动障碍:可表现为动作增多、减少或异常。
2.感觉障碍:可表现为躯体感觉过敏、缺失或异常,或特殊感觉障碍。
3.躯体化障碍:患者长期存在反复出现的、经常变化的多种躯体症状,可涉及身体任何部位和系统,但以胃肠道症状(如腹痛、恶心、呕吐、胀气)、皮肤感觉异常(如痒、烧灼感、府木感、蚁走感)、泌尿生殖系统症状最常见。虽经过医生多次检查,未见器质性病变,但患者仍到处求医,不接受医生劝告。病程呈慢性波动,患者以女性为多。
三、癔病的特殊表现形式:
1.癔症的集体发病。
2.赔偿神经症。
3.职业神经症。
检查
癔症性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可见于多种神经精神疾病和躯体疾病。大量随访观察结果表明,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如癫痫、多发性硬化、肝豆状核变性、颅内占位病变等;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人格障碍等;躯体疾病,如血卟啉病、肝昏迷前期、破伤风等,均有误诊为癔症者。其原因在于癔症的症状缺乏足够的特异性。临床医生仅凭患者的症状①由心因诱发;③找不到器质性病征:③可接受语言暗示影响,使作出癔症的诊断,并不十分可靠。正确的临床诊断应建立在充分排除能出现癔症症状的各种神经精神疾病和躯体疾病的基础之上。这不仅要求临床医生要认真了解患有无有关这类器质性疾病的病史,还要仔细观察有无器质性疾病的体征或可疑线索,然后进一步采取较可靠的现代检查方法,如电子计算机脑断层扫描、核磁共振等技术加以证实。在某些器质性疾病早期,器质性损害的证据不易发现,则需进行足够长时间的临床随访,才能最后确定诊断。在随访过程中,治疗取得显著效果,使症状完全消除,有助于肯定诊断。
在临床上需要特别鉴别的常见疾病有;癫痫。癫痫患者可同时合并有癔症表现,癫痫发作和癔症发作并存。此时,应注意不要采取二者择一的排除法,以免漏诊。
癔症的症状可见于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如果有后二者的症状存在,应首先考虑后二者的诊断。
治疗
一、心理治疗:是治疗癔症的基本子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暗示疗法:
是消除癔症性躯体障碍的有效措施,特别适用于急性起病的患者。可分为觉醒时暗示和催眠暗示两种。患者迫切要求治疗者,在觉醒状态下,通过语言暗示,或配合适当理疗、针刺或按摩,即可取得良好效果。病程较长,病因不甚明确的病例,往往需要借助药物或语言催眠疗法,消除患者的心理阻力,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2.催眠疗法:
除用于增强暗示感受性,消除癔症的躯体症状外,尚可用以治疗癔症的遗忘症、多重人格、缄默症、木僵状态、以及情绪受到伤害或压抑的患者。在催眠状态下,可使被遗忘的创伤性体验重现,受到压抑的情绪获得释放,从而达到消除症状的目的。
在催眠或觉醒状态下,引导患者倾诉其内心苦闷,使受到伤害或压抑的情结向外宣泄的治疗方法,称为疏泄疗法。对情绪障碍突出的癔症患者可收到良好效果。
3.解释性心理疗法:
主要目的在于:引导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致病的精神因素,认识疾病的性质,帮助患者分析个性存在的缺陷,以及克服个性缺陷的途径和方浊。适用于除癔症性情神病发病期之外的各型癔症。
4.分析性心理疗法:
着重探寻患者的无意识动机,引导患者认识无意识动机对健康的影响,并加以消除。主要运用于癔症性遗忘,多重人格和各种躯体障碍。可采取精神分析技术或领悟疗法。
5.行为疗法。
6.家庭疗法。
二、药物和物理疗法.
1.药物治疗癔症性朦胧状态、精神病状态或痉挛发作时,很难接受正规的精神治疗。
2.物理治疗:针刺或电兴奋治疗对癔症性瘫痪、耳聋、失明、失音或肢体抽动等功能障碍,都可有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