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打嗝特效药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打嗝的特效药?
精选问答打嗝没有特效药,最重要的是对症治回疗。打嗝主要答是膈肌痉挛引起的,而膈肌痉挛主要是由于肺部疾病,膈肌疾病,胃部疾病以及肝胆方面的疾病引起。可以通过完善肺部ct以及胃镜,肝胆胰脾彩超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一般来说可以服用解痉止痛类的药物,比如山莨菪碱片或者匹维溴铵等。对于顽固性嗝逆可以采取中医针灸理疗的方法,效果也是不错的。
B. 治疗打膈的药物主要有那些
病情分析: 打嗝为“呃逆”。如果受到寒冷刺激、饱餐、吃饭过快、吃进干硬食物后,都可能出现暂时性的呃逆,这不能算病,所以也不必要看医生。
C. 呃逆的治疗
呃逆,俗称打嗝 病因学 呃逆可由刺激控制呼吸肌特别是膈肌的传出或传入神经,髓质中枢等引起.传入神经可被吞入过热或刺激性物资所刺激.血液中CO2 可加重呃逆,降低可减轻呃逆.呃逆多见于男性,常伴有膈肌胸膜炎,肺炎,尿毒症,酒精中毒或腹部手术. 对长期或反复作用的原因可以确定,但其他一些原因可能一直不明显.病因学包括胃和食管的疾病,肠道疾病,胰腺炎,妊娠,膀胱刺激,肝转移和肝炎,胸部和纵隔的损伤或手术也可引起.后凹的肿瘤或梗塞也可刺激延髓的呃逆中枢. 治疗 许多简单的方法可以试用:提高PaCO2 和抑制膈肌活动,可通过深吸气-屏气或向一纸袋内深呼气(注意:不能用塑料袋,因为后者可粘附于鼻孔);迷走神经刺激也可能有效:快速饮一杯水,吞入干面包或碎冰诱发呕吐,或牵引舌头,挤压眼球等;也可在有适当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压迫(按摩)颈动脉窦,也可用指压法深压胸锁关节后的膈神经. 很多民间疗法可以治疗呃逆。这些方法都是基于同一个原理,即当血液中二氧化碳聚集时,呃逆便会停止。屏住呼吸时,血中二氧化碳浓度便会增高,因此可用这一方法制止呃逆。向一个纸袋内呼吸,也可提高血中二氧化碳的水平。快速饮水、快速下咽干面包或碎冰,可刺激由脑部发出并支配胃的迷走神经,从而使呃逆停止。还可用轻轻牵拉舌头或轻揉眼睑的方法来刺激迷走神经。这些方法对大多数呃逆患者有效。 其他方法尚包括洗胃,电刺激膈神经,用小探条扩张食管等.吸入含5%CO2 的氧气也可有效,特别是对手术后患者.对膈肌胸膜炎患者,使用紧的下胸托可有帮助.对持续性呃逆的药物治疗包括东莨菪碱,苯丙胺,普鲁氯哌嗪,氯丙嗪,苯巴比妥,麻醉剂等.胃复安10~20mg,口服,每日2~4次,对某些患者可能有效.然而药物治疗的成功率尚难以确定. 对令人烦恼的顽固性患者,可用以下方法试用治疗: 1、少量0.5%的普鲁卡因作膈神经封闭,应注意避免呼吸抑制和气胸 2、即使双侧膈神经切断也不能治愈全部患者. 3、心痛定10毫克舌下含服,若半小时内仍呃逆不止,可追服10毫克。但重复给药在24小时内不应超过100毫克。 4、一方面中药,一方面针灸治疗,包括穴位注射治疗和穴位药物注射治疗。 5、膈肌起博治疗顽固性呃逆取得良好的疗效。 少数呃逆见于脑肿瘤或脑卒中患者,这种呃逆是由于脑的呼吸中枢受到了损害。上述各种严重疾病产生的呃逆常持续很久而且不易制止
D. 呃逆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治疗
只有当明确了呃逆的病因及其发生机制之后,才能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例如胃肠道、胆道等腹腔内手术之后患者发生频繁的、不能终止的呃逆,其原因主要是腹部高度胀气、肠麻痹或炎症、机械性刺激膈肌所致,此时的治疗主要是采取减轻或消除腹胀、增加肠蠕动、减轻炎症等措施,经积极治疗后呃逆常可逐步停止发作。又例如,经询问病史、认真的体格检查、有关的实验室或特殊检查均无异常,结合呃逆发作的特点,在排除了多种器质性病变之后,可确定患者呃逆的原因主要是精神因素所致(亦称神经性或癔症性呃逆),则治疗主要是针对患者的发病诱因做耐心的心理治疗,并再辅以镇静药或抗忧郁剂治疗,常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对于轻度或短暂发作的呃逆,一般无须治疗,常可自然停止发作。少数患者呃逆发作频繁、持续时间长(连续不断呃逆数天者),严重影响患者饮水、进食与睡眠,并导致患者精神紧张,甚至有一定的恐惧感,对这种顽固性呃逆,在治疗上除积极寻找发生呃逆的病因外,可试用以下治疗措施。
1.机械方法
(1)让患者深吸一口气后憋住气,并用力做呼气动作(腹部用力鼓起,但不要将空气呼出),持续10多秒钟后再将气体呼出,此法可反复多次进行。
(2)用棉签或压舌板、筷子等物刺激咽后壁或腭垂,诱发患者出现恶心或呕吐动作,有时可反射性的使呃逆突然停止。
2.药物治疗应初步判断严重或顽固性呃逆的可能原因,在此基础上采取不同的药物治疗。
(1)应用胃肠促动力药:如考虑呃逆系胃肠高度胀气或肠麻痹引起,可应用促胃动力剂。此类药物有多潘立酮(商品名:吗丁啉)、莫沙必利(商品名:加斯清、瑞琪等)、依托必利及三甲氧苯丁氨酯(商品名:舒丽启能)等,可酌情选用。当胃肠内积聚的大量气体排出体外后呃逆可逐渐缓解。
(2)应用抗分泌药及胃肠黏膜保护剂:如呃逆系反流性食管炎、消化性溃疡等上消化道炎症、溃疡性病变所致,则可选用抗分泌药及胃肠黏膜保护剂治疗。前者可选用H2受体拮抗药,包括西米替丁(商品名之一:泰胃美)、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商品名之一:高舒达),也可选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商品名有:洛赛克、奥克、奥美等)、兰索拉唑(达克普隆)、泮托拉唑或雷贝拉唑(商品名:波利特)。黏膜保护剂可选用铝碳酸镁(商品名:达喜、威地美)、硫糖铝、米索前列醇(商品名:喜克溃)、铋制剂(商品名:果胶铋、比特诺尔等)、复方三硅酸镁(盖胃平)或十六角蒙脱石(思密达)等。
(3)应用哌甲酯(哌醋甲酯)注射液,商品名为利他林或利太林(Ritalin):肌内注射或静脉推注,也可静脉滴注。该药是作用较弱的呼吸中枢兴奋剂,对多数顽固性呃逆患者,不论是何种病因所致,经Ritalin治疗后呃逆可得到暂时缓解或减慢发作的频率,或延长两次发作的间隔时间等,少数患者应用后可终止发作。这种效果已被多数呃逆患者治疗后得到证实。但其治疗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推测可能系Ritalin在兴奋呼吸中枢后,再反射性的抑制了呃逆发作的反射弧,也可能是Ritalin促进了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内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5-羟色胺等递质释放有关。常用剂量为20mg肌注,无效时可间隔4~6h重复1次,如2~3次注射后呃逆仍不能终止,一般不宜再继续肌肉内使用。静脉应用的效果优于肌内注射,方法为20mg加入生理盐水10ml缓慢静脉推注;推注过程中如呃逆突然终止,即可停止推注(有些患者可表现为欣快感)。在推注过程中呃逆未能终止,而患者无任何不适时,可将药液继续推完。也可采用静滴方法,将40mg哌甲酯(利他林)加入50~100ml生理盐水中,滴速可稍快,并严密观察病人反应,一旦呃逆终止,则应停止滴注。遇有高血压、冠心病或脑血管病变者,应慎用或禁用。
(4)应用利多卡因或氯丙嗪静脉滴注治疗:对于少数顽固性呃逆患者,暂不能确定其病因,在上述多种方法治疗无效时,可考虑应用利多卡因或氯丙嗪静脉滴注治疗,目的是终止呃逆的反射弧,并解除膈肌、呼吸肌的持续性痉挛收缩,常可取得较好效果。方法为葡萄糖或生理盐水100ml中加入利多卡因100mg,缓慢静滴,并严密观察病情及心率及节律变化,当呃逆停止时即可停药。如滴完后呃逆仍未终止,则间隔4h后可重复滴注1次,若2次都无效,则不再应用利多卡因。也可采用氯丙嗪25~50mg加入葡萄糖或生理盐水100ml中缓慢静滴,并严密观察病情及血压变化,呃逆一旦终止即可停药,无效时可间隔4~6h后再重复滴注1次,若2次无效则应停止滴注。
(5)针灸或中草药治疗:临床实践证明,某些顽固性呃逆患者,经针灸、耳针或中草药治疗后呃逆可终止或减轻。
(二)预后
一般良好。
E. 顽固性呃逆的治疗
呃逆也叫“打嗝”的原因及治疗
什么情况下会呃逆?要老百姓说,吃东回西吃得急被噎住了答,酒足饭饱之后,喝水喝得很多的时候,再不就是突然吹了冷风,都会引起打嗝。打嗝没什么了不起,顶多是人前时不时抽动一下的尴尬罢了。可专家表示,如果呃逆频繁发作,还是应到医院找专科医生就诊,排查可能存在的疾病隐患。
“打嗝是一种症状,医生称它为‘呃逆’。”呃逆大部分可以自己停止、消失,即使有时候连续性地发作,睡一觉醒来也就好了。但有些顽固性呃逆,持续比较长的时间,频繁发作,多次复发,又找不到上述所说的原因,就要警惕其他疾病因素,比如胃扩张、胃炎、胃癌、膈神经受损、膈下脓肿如肺炎、肝癌以及尿毒症等。呃逆是膈神经受刺激所致,而膈肌位于胸腔和腹腔之间,正好像一道门把两者分开,因此,无论是胸腔还是腹腔发生病变,只要刺激到膈肌,导致膈神经痉挛,就会引起呃逆。
口服消旋山莨菪碱片效果很好,消旋山莨菪碱片是治疗痉挛的药物,比如:胃肠、肾、胆囊等效果极佳,用在膈肌痉挛上效果也很好,起效也很快。你不妨试试吧!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F. 专家您好:顽固性呃逆用什么药物
呃逆是由于膈肌、膈神经、迷走神经或中枢神经等受到刺激后引起一侧或双侧膈专肌的阵发性痉挛。属可因疾病、经常服用药物等多种原因继发引起。
可适用封闭,针灸,中药,抗精神药物,肌松药等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主要的是及时去医院排除是由于疾病继发引起的顽固性呃逆。
G. 顽固性呃逆的西药治疗
(1) 调节电解质药物文献报道患者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伴有低血钠、低血钙、低血镁、低血钾等,经补充电解质后呃逆得到终止或明显缓解。低血钠致呃的机理不明,但IH的发生与血钠降低有着密切的关系;低血钙、镁时神经纤维和骨骼肌的应激性增高,即阈值降低。临床上可出现一系列神经 肌肉应激性增高的表现,加上一些患者进食少和长时间卧床,胃排空减弱和胃液潴留,迷走神经受到刺激,从而导致IH的发生。
(2) 肌松药①巴氯芬(baclofen商品名脊舒),为神经性传导抑制剂γ氨基丁酸(GABA)的衍生物,主要作用于脊髓运动神经元的GABA受体,其抗呃逆的作用机制未明。陈协辉等认为:一方面可能是对神经传导抑制作用,从而缓解平滑肌、膈肌痉挛使呃逆停止;另一方面它可能通过对中枢的镇静作用达到抑制呃逆中枢而制止呃逆发作。用法:每次10mg,每日2次,口服;最大剂量为15mg,每日3次。陈协辉等应用总有效率98%。②盐酸乙呱立松片(商品名妙纳)是一种新型肌肉松弛剂,范丽静等认为其止呃机制为:一方面作用于脊髓,抑制脊髓反射;另一方面作用于γ运动神经元减轻脊索的灵敏度,从而阻断其反射弧,缓解膈肌痉挛,减少痉挛膈肌膈神经、迷走神经的进一步刺激;并作用于血管平滑肌,改善血流。用法:60mg口服或胃管注入,每天3次,饭后服用。
(3) 抗精神病药①氟哌啶醇5mg静脉滴注或肌注1~2次/d,好转后改为口服维持。②氯丙嗪25~50mg,每天3次口服,但此法在老年患者尤其有心血管病者应慎用。氟哌啶醇和氯丙嗪抗呃逆的作用可能与其阻断上行网状激活系统,抑制膈神经的兴奋性有关。③廉晓宇取新斯的明1mg和氯丙嗪25mg加入生理盐水50ml中,每次用30~40ml空腹口服,每4~6h一次治疗治疗脑出血、脑瘤术后呃逆取得明显效果。
(4) 抗抑郁药①多虑平25~50mg,每日3次口服。其抗呃逆的机理可能是一方面通过其中枢及周围抗胆碱作用,另一方面通过中枢镇静作用达到抑制呃逆中枢停止呃逆的作用。②阿米替林30mg,每日3次口服。③丙咪嗪,25mg/d渐增至225mg/d。
(5) 中枢兴奋药 ①利他林10~20mg肌注,反复发作者可重复注射。其终止呃逆的机理可能是通过中枢内脏神经的调节作用,亦或使膈神经过度兴奋而达到抑制状态。②尼可刹米0.375g肌注,止呃机理不明,可能是该药对呼吸中枢的兴奋作用,使呼吸加深加快,膈肌活动度增大,达到缓解膈肌痉挛终止呃逆。
(6) 钙离子拮抗剂①硝苯地平10~20mg舌下含服或吞服,每日3次,一天总量不宜超过60mg。②盐酸氟桂嗪10mg,每天2~3次,口服,待呃逆停止后改为每天1次口服巩固治疗。③尼莫地平舌下含服及口服治疗顽固性呃逆也取得了较好疗效。
(7) 麻醉剂①利多卡因50~100mg持续静滴,每天2~3次,可用1~7天,但应注意心律监护。其止呃机理可能为调节植物神经或反馈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而抑制膈神经。②磷酸可待因30mg口服,止呃机理可能是抑制中枢神经,减弱膈神经的过度反应,同时直接抑制或松弛膈神经。
(8) 抗胆碱药①安坦又称苯海索,是中枢性抗胆碱药,临床上多用于治疗震颤麻痹。用于治疗本病每次4mg,每日3次口服,用药2~3天。②东莨菪碱0.3mg肌注或阿托品等药物肌注。
(9) 抗癫痫药①丙戊酸钠用量:每次0.2g,每天3~4次,逐步加量,直至控制发作。张敬军等认为丙戊酸钠治疗呃逆的有效剂量个体差异很大,获得满意疗效的剂量为0.6~2.0g/d。②苯妥英钠每次0.1g,每天3次,以中枢性呃逆效果较佳。
(10) 抗肿瘤药华蟾素每次2~4ml肌注,每日2次,或静脉滴注,每次10~2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500ml稀释后缓慢滴注。其止呃机制不详,可能与直接或间接抑制呃逆中枢有关。
(11) 止吐药①恩丹西酮是一种高选择性5 HT3受体拮抗剂,常用于化疗所致呕吐的防治,王钟杰等用其来治疗本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们认为其止呃机制为抑制中枢神经与周围神经的5 HT3的释放,使原本兴奋的膈神经达到抑制状态,解除膈肌痉挛。②胃复安多用来作穴位注射。
(12) 碳酸酐酶抑制剂乙酰唑胺0.25~0.5g/次,每天3次,其止呃机理可能与抑制神经系统的碳酸酐酶有关。
(13) 镇咳药 可待因30mg tid至呃逆消失,其机理可能是抑制中枢,减轻膈神经的过度反应,同时对痉挛的膈肌可能有直接的抑制和松弛作用。
(14) 组胺H2受体拮抗剂 甲氰咪胍0.4g加入50%GS40ml中静推,每8h一次,直至呃逆消失,其机理可能是通过阻断中枢性及胃肠的H2受体,降低迷走神经张力,使膈神经的兴奋性降低而终止或减弱膈神经痉挛。
(15) 肾上腺皮质激素 有报道静脉用醋酸去氧皮质酮和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或氢氟可的松治疗Addsion病和多发性硬化症所致的顽固性呃逆效果明显。
(16) 其他药物其他如地巴唑、麻黄素、消炎痛、盐酸曲吗多、金刚烷胺、硫酸镁、维生素B1、B6(穴位注射)等均有文献报道用来治疗顽固性呃逆,并取得了较好疗效。
H. 呃逆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很多人都分不清嗳气和呃逆虽然都叫打嗝其实它们是有很大区别的。
嗳气俗回称打饱嗝答是胃中气体往上通过咽喉所发出的声响其声长而缓不是连续不断还是能有所控制的是正常的现象没有害处会让人感觉很舒服。
呃逆指气从胃中上逆喉间频频作声声音急而短促由横膈膜痉挛收缩引起的是连续不断不能自主控制的喝水可以治疗呃逆。
除此之外,有嗳气的烦恼的人也可以尝试喝随草记埤泰茶,埤泰茶以茶之形,发挥药之效,用科学的视角彰显茶的内涵和健康价值,通过严格的组方科学搭配,充分发挥古法炮制工艺以及高新精制工艺的不同优势,调节脾胃,强健脾胃,从根本上调理嗳气的问题。
I. 呃逆用什么药
什么是呃逆?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打嗝。它是膈肌不自主阵发性痉挛所致,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打嗝时,人的喉间会不断地发声,声音急而短促。
中医认为,胃以降为顺,胃气不降反升,胃气上逆,这时人就会出现恶心、呕吐、呃逆等症状。
呃逆和我们平时所说的打饱嗝还不一样。打饱嗝又叫嗳气,一些消化功能不好的人常在吃完饭后打饱嗝。打饱嗝发出的声音长而缓。
导致呃逆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很多人想不到的是,颈椎不适也会引起呃逆。因为膈神经位于C3-C5椎间关节部位,如果C3-C5椎间关节错位,压迫了膈神经,就会引起连续反复的呃逆,有时还会伴有呕吐、上腹痛,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都会发作。
我在门诊中也遇到过很多这种情况。有一位刘女士,37岁,她说自己最近两年经常打嗝,且伴有呕吐、上腹痛,白天晚上都会发作,到医院诊断的结果是癔病性呃逆,多次治疗也没有什么明显的效果。我们对其椎体进行检查,发现C3-C4椎间关节错位,X光片也显示错位征象。我给她进行了正脊复位,复位后2小时,呃逆就停了。又连续治疗了10次,一切症状消失,到现在也没有复发。
如果C3-C5椎间关节错位,压迫了膈神经,就会引起连续反复的呃逆,有时还会伴有呕吐、上腹痛,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都会发作。
如果经常打嗝,平时可多练习刁氏脊椎保健操的第一、二、四节;并多点揉内关穴、外关穴。
内关穴是心包经上的络穴。什么是络穴?络穴就是联通表里两经的穴位,是表里两经经气相通的部位。心包经与三焦经相表里,通过内关穴来联通。而外关穴属于三焦经上的穴位,三焦经的作用为全身气化。内关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循行于上胸膈,凡是胃、心、胸的病都可取它来治。
因此,我们点揉内关穴和外关穴,可以解除膈肌痉挛、宽胸顺气,以达到缓解呃逆的目的。打嗝的时候,可用手的中指和拇指分别放在对侧的外关穴和内关穴上,用力按压1分钟左右,双手交替进行。
摘自 刁文鲳 《你的脊椎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