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儿童的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导致咳嗽分别是用什么样的药和抗生素
在刚开始出现咳嗽(或感冒症状)时用利巴韦林气雾剂。利巴韦林和阿昔洛韦都是治疗病毒感染的,各种头孢类药物红霉素类药物是治疗细菌感染的。这是小孩子常用的药。
⑵ 儿童感冒发烧,抗病毒抗感染的药物有哪些
建议口服抗病毒药物和感冒冲剂试试.即使是病毒性感冒也容易继发细菌感染,所以最好还是应该加上抗生素口服.口服药物不见效的,建议输液抗炎治疗为好. 因为还是输液血药浓度更高见效更快更好啊.
⑶ 儿童病毒性感染吃什么药
你好
你孩子的情况需要通过多喝水,多休息,然后在应用抗病毒,清热解毒的药物治疗,这样才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的,我建议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病毒唑,清开灵进行输液治疗,这样就可以有很好的效果。注意休息
⑷ 4岁小孩用的抗病毒药有哪些
1.穿琥宁:该药连续使用超过1周或药物过量,将可能出现血小板下降.临床特别是儿科应用时需注意.
2.利巴韦林,新博林(三氮唑核苷):该药有较强的致畸作用,但无致癌作用.体内消除慢,停药4周尚不能完全自体内消除.孕妇及有可能怀孕的妇女禁用.大剂量应用(包括滴鼻)可致心脏损害,对有呼吸道疾患者可致呼吸困难,胸痛等.慢性阻塞性肺病或哮喘者需注意.
3.阿昔洛韦:静滴速度过快或剂量过大可出现血尿素氮,肌酐升高,肾功能不全者需注意.
4.更昔洛韦:靶目标是疱疹病毒类的病毒,主要是巨细胞病毒,是儿童人巨细胞毒严重感染的一线用药.但口服吸收差,毒副作用主要为白细胞抑制作用,故需每3~5天要查一次外周血象.
5.膦甲酸钠:可抑制病毒DNA多聚酶.但有30%的药物沉积于骨,牙和软骨中,有肾毒性,可产生肾功能不全,所以临床上限于极严重的病例使用.
6.西多福韦:抑制病毒DNA多聚酶.半衰期长是其优势,但常见粒细胞减少和不可逆的剂量依赖性肾毒性.
7.阿糖胞苷,阿糖腺苷:有致畸,致癌可疑.
8.奥司他韦:副反应有恶心,呕吐,但少见.
9.感康(复方氨酚烷胺):用量过大可致中枢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动脉硬化者慎用.癫痫,精神病患者,孕妇,哺乳妇女忌用.可有胃肠不适,失眠或兴奋,共济失调,眩晕.
10.鱼腥草:中药制剂,肌注时局部可引起疼痛,个别有引起大疱性表皮松懈萎缩皮炎或药疹,过敏性紫癜.
11.双黄连:是金银花,黄芩,连翘等的提取物配制而成,副作用小,尤适用于小儿病毒性肺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等.这些药物对于病毒性感染只是起到一定的作用,病人必须同时注意休息,多饮水,及适当加强营养等措施才能早日恢复健康.
⑸ 小儿病毒性和细菌性感冒吃什么药
一、从流行病学方面鉴定:病毒性感冒具有流行性,有明显的群体发病特点,或回一家中有数人答发病,而细菌性感冒则从散发性多件,患者身旁少有或没有同时患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人。
二、从症状体症方面鉴别:病毒性感冒起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可轻可重,上呼吸道症状如鼻塞、流涕、喷嚏明显、咽痛较轻,无脓性分泌物,但可伴腹泻或眼结膜充血;细菌性“上感”起病可急可缓,全身中毒性症状相对轻,上呼吸道症状不明显,但扁桃体或咽部红肿,疼痛较突出,脓涕、脓痰是细菌性感染的重要证据。
三、从对阿司匹林的治疗效果上鉴别:对有发热症状的上呼吸道感染者给于阿司匹林治疗,病毒性感染能取得暂时而明显的退热效果,全身症状有改善;而细菌性感染者服用同样剂量的阿司匹林,退热效果差,全身症状无明显改善。
⑹ 小儿抗病毒药有哪些
小儿抗病毒药物的选择 1.穿琥宁:该药连续使用超过1周或药物过量,将可能出现血小板下降.临床特别是儿科应用时需注意. 2.利巴韦林,新博林(三氮唑核苷):该药有较强的致畸作用,但无致癌作用.体内消除慢,停药4周尚不能完全自体内消除.孕妇及有可能怀孕的妇女禁用.大剂量应用(包括滴鼻)可致心脏损害,对有呼吸道疾患者可致呼吸困难,胸痛等.慢性阻塞性肺病或哮喘者需注意. 3.阿昔洛韦:静滴速度过快或剂量过大可出现血尿素氮,肌酐升高,肾功能不全者需注意. 4.更昔洛韦:靶目标是疱疹病毒类的病毒,主要是巨细胞病毒,是儿童人巨细胞毒严重感染的一线用药.但口服吸收差,毒副作用主要为白细胞抑制作用,故需每3~5天要查一次外周血象. 5.膦甲酸钠:可抑制病毒DNA多聚酶.但有30%的药物沉积于骨,牙和软骨中,有肾毒性,可产生肾功能不全,所以临床上限于极严重的病例使用. 6.西多福韦:抑制病毒DNA多聚酶.半衰期长是其优势,但常见粒细胞减少和不可逆的剂量依赖性肾毒性. 7.阿糖胞苷,阿糖腺苷:有致畸,致癌可疑. 8.奥司他韦:副反应有恶心,呕吐,但少见. 9.感康(复方氨酚烷胺):用量过大可致中枢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动脉硬化者慎用.癫痫,精神病患者,孕妇,哺乳妇女忌用.可有胃肠不适,失眠或兴奋,共济失调,眩晕. 10.鱼腥草:中药制剂,肌注时局部可引起疼痛,个别有引起大疱性表皮松懈萎缩皮炎或药疹,过敏性紫癜. 1 1.双黄连:是金银花,黄芩,连翘等的提取物配制而成,副作用小,尤适用于小儿病毒性肺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等.这些药物对于病毒性感染只是起到一定的作用,病人必须同时注意休息,多饮水,及适当加强营养等措施才能早日恢复健康.
⑺ 孩子咳嗽,病毒感染,吃什么药
病情分析:
小孩的症抄状考虑为感冒,有可能是受凉引起的,会引起咳嗽的,如果血常规显示病毒感染就需要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的。
指导意见:
建议给小孩服用利巴韦林颗粒、小儿咳喘灵颗粒和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注意休息,多给小孩喂开水,注意观察小孩各方面的情况。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⑻ 儿童可用抗病毒的药有几种
您好,发热,一般细菌或病毒感染,最好查个血常规看看弄清感染灶,抗病毒药物可由利巴韦林,清开灵,抗病毒口服液等 。
⑼ 儿童常用的抗病毒类口服药物都有哪些呀
病毒性疾病是人类的常见病。对于儿童来说,虽然通过实施计划免疫,降低 了多种病毒性疾病的发病率,但病毒感染仍然危害儿童的身体健康,抗病毒药物 的研制仍然滞后于临床使用。下面简介几种常见的儿童病毒性疾病的治疗药物。 ■抗流感药物 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这两种药物通过干扰病毒M2蛋白跨膜区功能而阻止病毒 穿入和脱壳。临床上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无并发症的甲型流感,易产生耐药性。 神经氨酸酶(NA)抑制剂这类药物能使病毒扩散受到抑制,对多种甲、乙型 流感病毒株有抑制作用。目前已有扎那米韦和奥司他韦获准用于临床。扎那米韦 需经吸入给药,用于治疗5~10岁儿童的症状性甲、乙型流感(起病后36小时内 开始)。给药剂量为10毫克,每日两次,共5天。与对照组相比,症状缓解时间 缩短1.25天,病情减轻。奥司他韦治疗1~12岁儿童伴发热的流感按1毫克/千克 给药,每天两次,连服5天,可缩短病程1.5天,减轻症状和降低中耳炎的发生率。 前者副反应很少,后者副反应为轻至中度恶心,呕吐少见。 ■抗RSV感染药物 利巴韦林该药是惟一有效的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药物。以20毫 克/毫升浓度经气溶胶发生器形成均匀薄雾,用氧气罩持续给药12~18小时/天, 疗程3~7天,可缓解症状,降低病毒排泄量和缩短病程。 RSV免疫球蛋白(RSV-IVIG)该药1996年初获准用于高危婴幼儿的RSV感染 预防,在流行高峰期每月注射1次(2克/千克)。副反应有过敏、发热、呼吸窘 迫和胃肠道症状,发生率约小于15%。 Palivizumab该药是一种人源RSV单克隆抗体,能识别病毒F糖蛋白上的中和 表位而阻止病毒融入细胞及合胞体形成,效应优于RSV-IVIG。在流行季节每月 肌注1次,推荐剂量为15毫克/千克(总量大于1毫升则应分次),作为预防应用。 副反应少见,可见呕吐、腹泻和注射部位硬结。 ■抗VZV和HSV感染药物 阿昔洛韦(ACV)口服该药生物利用度很低,主要用于预防。免疫正常儿童 在原发性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的潜伏期口服ACV40毫克/千克·天, 分4次,连续5天,有明显的预防作用。用于预防新生儿皮肤、眼和口腔HSV感染 疾病的复发时,每次给药300毫克/米2,每天两次或每天3次,新生儿出生后连服 6个月。静脉用药主要用于治疗新生儿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HSV脑炎和免 疫抑制儿童的原发VZV感染。剂量为30毫克/千克·天(新生儿期后),分3次服 用,脑炎时疗程需14~21天。该药用于治疗孕妇复发性生殖道HSV感染,可减少 剖腹产率和预防新生儿HSV感染。口服ACV治疗儿童水痘,剂量为80毫克/千克· 天,分4次,每次最大剂量为800毫克,连续5天。副反应有腹泻、头痛、恶心、 呕吐等,还可致肝酶和肌酐升高,以及白细胞减少。 万乃洛韦该药口服易吸收,并快速进入血液,血浆浓度接近静脉用ACV,新 近获准用于带状疱疹和复发性生殖道HSV感染。成人治疗带状疱疹:给药剂量为1 克,每天3次,连续7天;治疗初次生殖道疱疹:给药剂量为1克,每天两次,共1 0天;复发性生殖道疱疹:给药剂量为0.5克,每天两次,共5天。儿童的药代动 力学和安全性正在研究,预计有很好的耐受性。副反应有头痛、恶心、呕吐和腹 泻。有免疫抑制病人可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泛昔洛韦(FCV)该药获准用于带状疱疹和复发性生殖道HSV感染。成人治疗 带状疱疹:给药剂量为0.5克,每8小时1次,连续7天;治疗复发性生殖道疱疹: 给药剂量为125毫克,每天两次,共5天。儿童用药正在评估。副反应为头痛和恶 心。 ■抗CMV感染药物 更昔洛韦(GCV)该药为儿童严重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一线用药,可用 于儿童CMV视网膜炎的维持治疗,以及骨髓或实体器官移植病儿的预防。口服GCV 混悬液30毫克/千克,每8小时1次,可达成人有效维持量(3克/天)水平;而用 药50毫克/千克,每8小时1次,可达成人6克/千克量的水平。儿童用药参照成人 的方案,诱导治疗:给药剂量为5毫克/千克,每12小时1次(以恒定速度静滴1小 时以上),持续2~3周。维持治疗:给药剂量为5毫克/千克,每天1次,连续5~ 7天。有肾损害者应减量,肾透析者不可超过1.25毫克/千克,每周3次,在透析 后用药。副反应有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膦甲酸(PFA)该药一般作为替代用药,特别是单用GCV仍出现疾病进展时, 可单用PFA或与GCV联用。儿童用药参照成人的方案,诱导治疗:给药剂量为60毫 克/千克,每8小时1次(持续静滴1小时),连用2~3周。维持治疗:给药剂量为 90~120毫克/千克,每天1次。 西多福韦该药可抑制多种DNA病毒。治疗方案为,诱导治疗:给药剂量为5毫 克/千克,每周1次,连用两周。维持治疗:5毫克/千克,每两周1次。因肾毒性 作用明显,儿童应慎重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