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咯血要怎样治疗
咯血的治疗首先要心理治疗,因为鲜血往往引起精神紧张,而神经精神的专不稳定又会促使属咯血。咯血时要轻拍背部,让血尽量咳出,防止窒息,对大量咯血不停的急症患者,要求患者取头低脚高姿势,目的也是将已咯出的血吐出口腔外。常用的止血药有卡巴克络(安络血)、立止血、垂体后叶素等,均需按医嘱执行,必要时输入新鲜血。对严重而顽固性支气管扩张症,如系单侧损伤可考虑手术治疗,结核空洞、肺癌也有手术指征。心源性引起要针对心脏病因用药,如强心药、利尿剂。
㈡ 咯血,该怎么吃药或者治疗
咯血的诊断与治疗
咯血系指喉以下呼吸道或肺组织出血,经口腔咳出。
其病因繁多,可因支气管、肺部、心血管或全身性疾病(按解剖部位分)引起。按病因可分为:感染性疾病、肿瘤、支气管-肺和肺血管结构异常、血液病、免疫性疾病、肺损伤和物理因素等。
如从发生频率高低来看,最常见的病因依次为: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肺脓肿等。此外,虽经详细检查,仍有20%的咯血者病因始终难以明确。
询问病史时应详细了解
1. 咯血发生的急缓、咯血量、性状、有无咳痰、是初次还是多次、咯血前有无喉痒等。
2. 伴随症状:有无发热、胸痛、咳嗽、胸闷、出汗、恐惧、呼吸困难、心悸等,以及与月经的关系等。
体格检查
观察咯血的量、性质和颜色;病人的一般状态,特别是血压、脉搏、呼吸和心率;神志、皮肤颜色、有无贫血、出血点、皮下结节和杵壮指(趾)、淋巴结大小;肺内呼吸音变化,有无罗音、心脏杂音、心律,肝脾大小,有无下肢水肿等。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特殊检查
1. 三大常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积压及其动态变化、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血小板计数、尿检中有无红、白细胞,便有无潜血等。
2. 凝血功能: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等。
3. 痰液检查:痰找抗酸杆菌、肿瘤细胞、寄生虫卵、真菌等,痰细菌培养。
4. X线检查:胸部后前位及侧位摄影、必要时进行高分辨率计算机体层X线摄影(HRCT)检查。
5.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找到出血部位和明确病变性质或局部止血治疗。
6. 支气管动脉造影:如怀疑支气管动脉出血(如支气管扩张等),为了明确出血部位和进行治疗,可考虑此项检查。
7. 肺动脉造影:怀疑肺动脉出血如肺栓塞、肺动静脉瘘可考虑此项检查。
8. 其他:超声心动图、骨髓检查、免疫系统检查等。
诊断及鉴别诊断
1. 应注意与呕血相鉴别
2. 咯血量的确定
小量咯血:24小时咯血<100 ml。
中量咯血:4小时咯血100 ~500 ml。
大量咯血:24小时咯血>500 ml(或一次咯血>100 ml)即为大咯血。
一次性咯血量达1500~2000 ml可发生失血性休克。有时咯血量的多少与病变严重程度并不完全一致,肺功能严重障碍或发生血块阻塞窒息时,即使少量咯血也可致命。
3. 初步确定出血部位
可以根据病史、体检、X线胸部检查结果初步判断咯血来源部位。
4. 进一步做出病因诊断
综合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结果,明确咯血的病因。
⑴支气管扩张症 幼年时患麻疹、百日咳、支气管肺炎等,此后有长期咳嗽、咳痰史,痰量较多,每天可达数百毫升;间断呈脓性痰,痰液静置后有分层现象(上层为泡沫、中层为浆液脓性、下层为坏死组织)。约10%的病人平时无病状,咯血为其唯一症状(干性支气管扩张)。病人肺部可有局限性持续固定的湿罗音,可有杵状指(趾),X线平片两下肺纹理重、有卷发样或蜂窝样改变。HRCT和支气管造影有助于明确诊断。
⑵肺结核 除咯血外,可有结核中毒症状,如低热、盗汗、消瘦、乏力、食欲减退,痰中带血,肺尖可闻及湿罗音。X线胸片检查常能发现结核病灶部位,痰涂片找抗酸杆菌有助于明确诊断,必要且具备条件时可进行结核菌培养。
⑶支气管肺癌 多见与45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多为长期大量吸烟者。多表现为痰中带血,量不多但常反复出现,常伴胸痛,可有局限性哮鸣音,有杵状指(趾)。X线胸片、CT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痰细胞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⑷慢性支气管炎 多有长期吸烟史和多年慢性咳嗽、咳痰史,常在冬季发作或加剧。一般为小量咯血,咯血常与感染加重有关,经抗感染治疗后随咳喘等症状好转而自行止血。体检可闻及弥漫性干罗音或散在湿罗音。
⑸支气管内膜结核 多发生在青壮年,长期咳嗽、咳痰,小量咯血,伴低热、盗汗、消瘦,X线胸片可无异常,痰找抗酸杆菌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⑹肺炎 肺炎球菌肺炎患者咯血典型者表现为铁锈色痰,伴高热、病变累及胸膜时可有胸膜性胸痛,局部叩诊呈浊音或肺实变体征,听诊可闻及湿罗音。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升高,X线胸片可见炎性病灶。抗菌药物治疗多有效。此外,克雷伯杆菌肺炎典型患者的痰为砖红色胶冻样。
⑺肺梗死 除咯血外,常有胸痛、突发性呼吸困难,咯血常出现于胸痛和呼吸困难之后。常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动脉血气分析、D-二聚体、胸部增强CT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⑻肺脓肿 高热,大量脓臭痰,白细胞升高,慢性病人有杵状指(趾),X线胸片示病变好发于上叶后段或下叶背段和基底段,有液平面,周围有炎性浸润。
⑼支气管肺囊肿 继发感染时出现咳嗽、咳痰、咯血,胸部X线及CT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透亮区,其壁较薄,界限清楚,密度均匀。
⑽尘肺 顽固性咳嗽、咳痰、咯血,胸部X线示两肺中下野散在结节影,诊断主要靠职业史。
⑾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常见于中年男性,反复咯血伴呼吸困难,继之出现蛋白尿、血尿,X线胸片示双肺小结节影或斑片状阴影,以中下肺居多。血清抗基底膜抗体阳性或肾活检可明确诊断。
⑿月经性咯血 常于月经前2~3天咯血,月经期过后停止,并反复发生。
⒀免疫系统疾病引起肺损伤 咯血伴长期发热、关节损害、皮肤黏膜损害、多脏器受累、肺部阴影及抗菌药治疗无效时,需考虑免疫系统疾病可能。
5. 伴随症状的意义
咯血伴发热:多见于肺结核、肺炎、肺脓肿、肺出血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血管炎、支气管癌。
咯血伴胸痛:可见于大叶性肺炎、肺栓塞、肺结核、支气管癌。
咯血伴大量脓痰:可见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癌合并感染。
咯血伴呛咳:可见于支气管癌、肺炎。
咯血伴皮肤黏膜出血:可见于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血液病、自身免疫病。
咯血伴黄疸:可见于钩端螺旋体病、大叶性肺炎、肺栓塞等。
治 疗
治疗原则:治疗原发病、止血、防止并发症、维持患者生命功能。
1. 镇静、休息:小量咯血无需特殊处理,仅需休息、对症治疗。中量以上咯血需卧床休息,患侧卧位或平卧位。对精神紧张、恐惧不安者,应解除其顾虑,必要时可给予少量镇静药。咳嗽剧烈的大咯血者,可适当给予镇咳药,但禁用吗啡,以免过度抑制咳嗽引起窒息。
2. 加强护理,密切观察:中量以上咯血者,应定时测量血压、脉搏和呼吸。鼓励患者轻咳,将血液咳出,以免滞留于呼吸道内。保持呼吸道畅通,保持大便通畅。
3. 大咯血患者应开放静脉,备血,必要时补充血容量。
4. 止血药的应用
⑴垂体后叶素:能收缩肺小动脉,使局部血流减少、血栓形成而止血。
⑵酚妥拉明:通过直接扩张血管平滑肌,降低肺动静脉压而止血。
⑶普鲁卡因:有扩张血管和镇静作用。
⑷止血药:
6-氨基己酸:抑制纤溶酶原激活为纤溶酶,从而抑制纤维蛋白溶解;
酚磺乙胺(止血敏):增强血小板和毛细血管功能;
安特诺新(安络血):增强毛细血管对损伤的抵抗力;
维生素K:促进肝脏合成凝血酶原,促进凝血;
纤维蛋白原:可在凝血酶作用下形成许多纤维蛋白单体,后者在凝血因子XII的作用下形成纤维蛋白,促进止血。
云南白药:0.3~0.5g,每日3次口服。
⑸糖皮质激素:具有非特异性抗炎作用,减少血管通透性,可短期少量应用。
5. 气管镜止血:经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考虑通过硬质气管镜清除积血并止血。
冷盐水灌洗:4℃冷盐水500 ml加用肾上腺素5 mg,分次注入出血肺段,停留1分钟后吸出。
气囊导管止血:气囊堵塞出血支气管,压迫止血,防止窒息。24小时后放松气囊,观察几小时无出血可拔管。
激光冷冻止血。
6.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7. 手术治疗
8. 大咯血窒息的处理
窒息表现:患者突感胸闷难忍,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或发绀,咯血突然中止,呼吸困难,意识丧失。
处理:保持呼吸道畅通,足高头底位,拍背;用开口器打开口腔,将舌拉出,迅速清除口腔及咽喉部积血,气管插管或切开,吸氧,适当应用呼吸兴奋剂。
咯血系指喉以下呼吸道或肺组织出血,经口腔咳出。
其病因繁多,可因支气管、肺部、心血管或全身性疾病(按解剖部位分)引起。按病因可分为:感染性疾病、肿瘤、支气管-肺和肺血管结构异常、血液病、免疫性疾病、肺损伤和物理因素等。
如从发生频率高低来看,最常见的病因依次为: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肺脓肿等。此外,虽经详细检查,仍有20%的咯血者病因始终难以明确。
询问病史时应详细了解
1. 咯血发生的急缓、咯血量、性状、有无咳痰、是初次还是多次、咯血前有无喉痒等。
2. 伴随症状:有无发热、胸痛、咳嗽、胸闷、出汗、恐惧、呼吸困难、心悸等,以及与月经的关系等。
体格检查
观察咯血的量、性质和颜色;病人的一般状态,特别是血压、脉搏、呼吸和心率;神志、皮肤颜色、有无贫血、出血点、皮下结节和杵壮指(趾)、淋巴结大小;肺内呼吸音变化,有无罗音、心脏杂音、心律,肝脾大小,有无下肢水肿等。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特殊检查
1. 三大常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积压及其动态变化、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血小板计数、尿检中有无红、白细胞,便有无潜血等。
2. 凝血功能: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等。
3. 痰液检查:痰找抗酸杆菌、肿瘤细胞、寄生虫卵、真菌等,痰细菌培养。
4. X线检查:胸部后前位及侧位摄影、必要时进行高分辨率计算机体层X线摄影(HRCT)检查。
5.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找到出血部位和明确病变性质或局部止血治疗。
6. 支气管动脉造影:如怀疑支气管动脉出血(如支气管扩张等),为了明确出血部位和进行治疗,可考虑此项检查。
7. 肺动脉造影:怀疑肺动脉出血如肺栓塞、肺动静脉瘘可考虑此项检查。
8. 其他:超声心动图、骨髓检查、免疫系统检查等。
诊断及鉴别诊断
1. 应注意与呕血相鉴别
2. 咯血量的确定
小量咯血:24小时咯血<100 ml。
中量咯血:4小时咯血100 ~500 ml。
大量咯血:24小时咯血>500 ml(或一次咯血>100 ml)即为大咯血。
一次性咯血量达1500~2000 ml可发生失血性休克。有时咯血量的多少与病变严重程度并不完全一致,肺功能严重障碍或发生血块阻塞窒息时,即使少量咯血也可致命。
3. 初步确定出血部位
可以根据病史、体检、X线胸部检查结果初步判断咯血来源部位。
4. 进一步做出病因诊断
综合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结果,明确咯血的病因。
⑴支气管扩张症 幼年时患麻疹、百日咳、支气管肺炎等,此后有长期咳嗽、咳痰史,痰量较多,每天可达数百毫升;间断呈脓性痰,痰液静置后有分层现象(上层为泡沫、中层为浆液脓性、下层为坏死组织)。约10%的病人平时无病状,咯血为其唯一症状(干性支气管扩张)。病人肺部可有局限性持续固定的湿罗音,可有杵状指(趾),X线平片两下肺纹理重、有卷发样或蜂窝样改变。HRCT和支气管造影有助于明确诊断。
⑵肺结核 除咯血外,可有结核中毒症状,如低热、盗汗、消瘦、乏力、食欲减退,痰中带血,肺尖可闻及湿罗音。X线胸片检查常能发现结核病灶部位,痰涂片找抗酸杆菌有助于明确诊断,必要且具备条件时可进行结核菌培养。
⑶支气管肺癌 多见与45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多为长期大量吸烟者。多表现为痰中带血,量不多但常反复出现,常伴胸痛,可有局限性哮鸣音,有杵状指(趾)。X线胸片、CT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痰细胞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⑷慢性支气管炎 多有长期吸烟史和多年慢性咳嗽、咳痰史,常在冬季发作或加剧。一般为小量咯血,咯血常与感染加重有关,经抗感染治疗后随咳喘等症状好转而自行止血。体检可闻及弥漫性干罗音或散在湿罗音。
⑸支气管内膜结核 多发生在青壮年,长期咳嗽、咳痰,小量咯血,伴低热、盗汗、消瘦,X线胸片可无异常,痰找抗酸杆菌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⑹肺炎 肺炎球菌肺炎患者咯血典型者表现为铁锈色痰,伴高热、病变累及胸膜时可有胸膜性胸痛,局部叩诊呈浊音或肺实变体征,听诊可闻及湿罗音。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升高,X线胸片可见炎性病灶。抗菌药物治疗多有效。此外,克雷伯杆菌肺炎典型患者的痰为砖红色胶冻样。
⑺肺梗死 除咯血外,常有胸痛、突发性呼吸困难,咯血常出现于胸痛和呼吸困难之后。常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动脉血气分析、D-二聚体、胸部增强CT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⑻肺脓肿 高热,大量脓臭痰,白细胞升高,慢性病人有杵状指(趾),X线胸片示病变好发于上叶后段或下叶背段和基底段,有液平面,周围有炎性浸润。
⑼支气管肺囊肿 继发感染时出现咳嗽、咳痰、咯血,胸部X线及CT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透亮区,其壁较薄,界限清楚,密度均匀。
⑽尘肺 顽固性咳嗽、咳痰、咯血,胸部X线示两肺中下野散在结节影,诊断主要靠职业史。
⑾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常见于中年男性,反复咯血伴呼吸困难,继之出现蛋白尿、血尿,X线胸片示双肺小结节影或斑片状阴影,以中下肺居多。血清抗基底膜抗体阳性或肾活检可明确诊断。
⑿月经性咯血 常于月经前2~3天咯血,月经期过后停止,并反复发生。
⒀免疫系统疾病引起肺损伤 咯血伴长期发热、关节损害、皮肤黏膜损害、多脏器受累、肺部阴影及抗菌药治疗无效时,需考虑免疫系统疾病可能。
5. 伴随症状的意义
咯血伴发热:多见于肺结核、肺炎、肺脓肿、肺出血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血管炎、支气管癌。
咯血伴胸痛:可见于大叶性肺炎、肺栓塞、肺结核、支气管癌。
咯血伴大量脓痰:可见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癌合并感染。
咯血伴呛咳:可见于支气管癌、肺炎。
咯血伴皮肤黏膜出血:可见于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血液病、自身免疫病。
咯血伴黄疸:可见于钩端螺旋体病、大叶性肺炎、肺栓塞等。
治 疗
治疗原则:治疗原发病、止血、防止并发症、维持患者生命功能。
1. 镇静、休息:小量咯血无需特殊处理,仅需休息、对症治疗。中量以上咯血需卧床休息,患侧卧位或平卧位。对精神紧张、恐惧不安者,应解除其顾虑,必要时可给予少量镇静药。咳嗽剧烈的大咯血者,可适当给予镇咳药,但禁用吗啡,以免过度抑制咳嗽引起窒息。
2. 加强护理,密切观察:中量以上咯血者,应定时测量血压、脉搏和呼吸。鼓励患者轻咳,将血液咳出,以免滞留于呼吸道内。保持呼吸道畅通,保持大便通畅。
3. 大咯血患者应开放静脉,备血,必要时补充血容量。
4. 止血药的应用
⑴垂体后叶素:能收缩肺小动脉,使局部血流减少、血栓形成而止血。
⑵酚妥拉明:通过直接扩张血管平滑肌,降低肺动静脉压而止血。
⑶普鲁卡因:有扩张血管和镇静作用。
⑷止血药:
6-氨基己酸:抑制纤溶酶原激活为纤溶酶,从而抑制纤维蛋白溶解;
酚磺乙胺(止血敏):增强血小板和毛细血管功能;
安特诺新(安络血):增强毛细血管对损伤的抵抗力;
维生素K:促进肝脏合成凝血酶原,促进凝血;
纤维蛋白原:可在凝血酶作用下形成许多纤维蛋白单体,后者在凝血因子XII的作用下形成纤维蛋白,促进止血。
云南白药:0.3~0.5g,每日3次口服。
⑸糖皮质激素:具有非特异性抗炎作用,减少血管通透性,可短期少量应用。
5. 气管镜止血:经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考虑通过硬质气管镜清除积血并止血。
冷盐水灌洗:4℃冷盐水500 ml加用肾上腺素5 mg,分次注入出血肺段,停留1分钟后吸出。
气囊导管止血:气囊堵塞出血支气管,压迫止血,防止窒息。24小时后放松气囊,观察几小时无出血可拔管。
激光冷冻止血。
6.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7. 手术治疗
8. 大咯血窒息的处理
窒息表现:患者突感胸闷难忍,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或发绀,咯血突然中止,呼吸困难,意识丧失。
处理:保持呼吸道畅通,足高头底位,拍背;用开口器打开口腔,将舌拉出,迅速清除口腔及咽喉部积血,气管插管或切开,吸氧,适当应用呼吸兴奋剂
㈢ 肺感染咳血吃什么药效果最好
COPD稳定期的治疗 COPD稳定期是指病人病情相对稳定阶段,稳定期的治疗目的是稳定病情,预防急性发作,其治疗有效与否,直接相关病人的预期寿命和生活质量。如果到100岁病情还稳定在目前的状况,就是很不错的效果和结果了,可见稳定期的治疗意义非同一般。 一、健康教育与疾病认识 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或称肺外)的不良效应。 二、避免环境污染 避免各种致病因素,尤其是吸烟、环境污染、感冒等,避免粉尘、刺激性气体的吸入;注意保暖,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有条件者改善生活环境。 三、药物治疗 1.支气管舒张剂:与口服药物相比,吸入剂不良反应小,因此多首选吸入治疗。 2.糖皮质激素:这一治疗可减少急性加重频率,改善生活质量。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和β2受体激动剂,比各自单用效果好。对COPD患者不推荐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 3.其他药物:(1)祛痰药(黏液溶解剂) (2)抗氧化剂 (3)免疫调节剂 (4)疫苗 (5)中药治疗。 四、长期家庭氧疗 长期家庭氧疗对于缺氧的人非常重要,缺氧就需要补充氧气,什么时间段缺氧就要什么时间段补充氧气。血氧饱和度低于90%必须长期家庭氧疗,低于91-95%最好长期家庭氧疗,长期家庭氧疗一般是经鼻导管吸入氧气,流量1.0~2.0 L/min(遵医嘱),吸氧持续时间段覆盖缺氧时间段,睡眠期间一定要吸氧。长期家庭氧疗要使用氧疗用的氧气机,而不是普通氧气机。 五、呼吸机治疗 当有CO2潴留二氧化碳分压高或需要呼吸支持改善呼吸窘迫降低心脏负荷的情况,或者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打鼾症),可以使用双水平带后备频率的无创呼吸机治疗,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如果仅合并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打鼾症),单纯吸氧是不能改善睡眠时的缺氧问题,这种情况可以使用单水平呼吸机,解决憋气缺氧,从而控制和稳定病情。 七、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可以使进行性气流受限、严重呼吸困难而很少活动的患者改善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是COPD患者一项重要的治疗措施。它包括呼吸生理治疗,肌肉训练,营养支持、精神治疗与教育等多方面措施。在呼吸生理治疗方面包括帮助患者咳嗽,用力呼气以促进分泌物清除;使患者放松,进行缩唇呼吸以及避免快速浅表的呼吸以帮助克服急性呼吸困难等措施。在肌肉训练方面有全身性运动与呼吸肌锻炼,前者包括步行、登楼梯、踏车等,后者有腹式呼吸锻炼等。在营养支持方面,应要求达到理想的体重;同时避免过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和过高热卡摄人,以免产生过多二氧化碳。 八、定期医院检查
㈣ 咯血应该怎样治疗
咯血的治疗首先要心理治疗,因为鲜血往往引起精神紧张,而神经精神的不稳定又会促内使咯血。咯容血时要轻拍背部,让血尽量咳出,防止窒息,对大量咯血不停的急症患者,要求患者取头低脚高姿势,目的也是将已咯出的血吐出口腔外。常用的止血药有卡巴克络(安络血)、立止血、垂体后叶素等,均需按医嘱执行,必要时输入新鲜血。对严重而顽固性支气管扩张症,如系单侧损伤可考虑手术治疗,结核空洞、肺癌也有手术指征。心源性引起要针对心脏病因用药,如强心药、利尿剂。
㈤ 治疗咯血有什么特效药吗
治疗方法:
方药组成:白芍30~60g,仙鹤草30g,三七末3g(冲服),蒲黄炭10g,旋复花10g,白茅根30g,青黛10g,冬瓜子15g,薏苡仁,苏子10g,桃杏仁各10g,茜草10g。
加减:咳喘不得卧,加葶苈子10g,桑白皮10g;咳痰不爽,胸闷,加桔梗10g,枳壳10g;口苦胸胁苦满,加柴胡、黄芩各10g;心下胀痛,加全瓜蒌30g,法夏10g,川连5g;大便秘结,加生大黄10g;纳呆,加焦山楂30g。
用法:水煎服,日1剂。1周为1个疗程,如1个疗程未愈,可再服1个疗程。
此病多因患者平素急躁易怒,或劳累过度, 日久则气郁化火, 肝火上炎, 肺之清肃失司, 气逆络损所致。 故治疗上, 应清肝火以治其本, 止咯血以治其标。
白鹤汤中, 取白芍酸苦微寒之性以敛肝止血。 清代《止园医话》中曾载芍药用于止血, 用量一般在一两以上, 并云: “其止血之效力, 乃至神妙不可思议。” 临床体会,白芍用量>30g, 对咯血确有良效。
辅以仙鹤草收敛止血, 加强白芍止血之力, 仙鹤草又名脱力草, 有强壮之功,对于大量咯血,体质虚弱尤为适宜;青黛、茅根、茜草清肝凉血以治其本,俾肺不受戕,则咳血自止; 三七、 蒲黄炭、桃仁去瘀止血,因离经之血,不能咯出,即为淤血。
淤血不去, 新血不生, 血亦不能自止; 气有余便是火,故用旋复花、杏仁、苏子降气止咳 气降则火降;苡仁、 冬瓜子去肺中已积之脓痰。如此清源、截流、杜渐, 何患咯血不止。
㈥ 急求!!肺炎导致咯血的治疗方法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复健康!我来给你谈谈“咳血”的问题。
咳血,又称嗽血,是指血从气道中随咳嗽而出,痰血相兼,痰中带有血丝、血点,或咯血盈口。常常间夹泡沫。此血来自肺脏或气道,色多鲜红。《张氏医通》:“咳血者,因咳嗽而见红或干咳,或痰中见红丝血点。”
咳血病位在肺,但与肝肾有关。《类证治裁》:“诸家以咳嗽血出乎肺,景岳谓咳嗽唾诸血,皆源于肾,以肾脉贯膈,入肺循喉,肺肾相联,因肾水亏,则火炎烁金,肺燥络损,液涸成痰,病之标在肺,其本固由肾也。”
咳血的病变性质属热证,有外感和内伤之分,外感者多实,内伤者多虚。虚热实热皆可使肺络损伤,血液外溢而咳血。
一、常见症状如下:
1)风热伤肺--痰中带血,或痰血夹杂,兼有咳嗽,痰黄,咽痛,口渴,身热,或微恶风寒,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
2)燥热伤肺--痰中带有血丝,兼有干咳,无痰或少痰,时有胸痛,鼻燥咽干,身热,舌尖红,苔薄黄,脉滑数。
3)肝火犯肺--咳血,痰中带血,或纯血鲜红,兼有口苦,胸闷,气短,胸胁引痛,烦躁易怒,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弦数。
4)肺气虚衰--咳积压,痰中带血,兼咳喘日久,咳吐稀痰,头晕,气短乏力,动则自汗淋漓,皮毛焦枯,舌淡白无华,脉沉迟无力。
5)气阴两虚--咳血,血中带有泡沫,量较多,兼有心悸不止,气喘不卧,颧红,胸中烦闷,咽喉灼热,舌红,脉细数或结代。
6)肺痨--咳血,血色鲜红,兼有潮热盗汗,两颧红赤,虚烦不寐,形体消瘦,舌红无苔,脉细数。
二、以下给你介绍几则成功治疗“咳血”的食疗药膳:
1)治肺出血--用鲜芥菜叶一把,捣汁一小杯。冲开水服下。
2)治咳嗽吐血--取白茅花25克,白芨15克。水煎服。
3)治咳血--用鲜仙鹤草250克,洗净榨汁,藕汁一盅。二味炖熟待凉后服用。
4)治吐血、咳血--取三七5克,口嚼烂,米汤送下。
5)治咳血--用生萝卜、藕适量,分别榨汁。各取半盏,加盐少许服用。
6)治肺痿咳血--取栝楼50个(连瓤瓦焙)、乌梅肉50个(焙过)、杏仁(去皮尖,炒)21个,共研为末;另将猪肺一片切薄,掺末一小撮入内,炙熟,冷嚼回下。1天2次。
7)治小量长期咳血--用三七粉、血余炭各6克,花心石24克。共研细末,分4次,早晚各1次服用。
8)治大量咳血--取青黛、槐花各30克,血余炭、大黄各15克。共研细末,每次9克。用栀子、丹皮各10--15克煎汤服用,每日2--3次。
9)治肺痿咳血--用猪肺、苡米仁各60克。共炖熟,空腹服用,每日1剂。
10)治肺痿咳血--取萝卜和羊肉或鲫鱼煮熟,频食,有效。
11)治喘嗽咳血,脉弱无力--用人参末15克,鸡蛋白调匀,清晨服下,服后即去枕仰卧。病不久者,一服可愈。久病者两服有效。以乌鸡蛋的蛋白调药。效果更佳。
12)治久虚发热,吐痰咳血--取黑嘴白鸭一只,取血。加温酒饮适量。另将鸭去毛,去肠,洗净,放入大枣肉2升,参苓平胃散1升,扎定,半装沙锅中以炭火慢煨。取陈酒1瓶,分3次倒入锅内。待酒干后,食鸭及枣。此主名“白凤膏”,常吃,病渐愈。
咳血一般都是鲜红色的血,并带有液体,要让病人保持最舒适的姿势,取俯卧或仰卧位,但脸要侧着,以防咳血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
要保留好咳出的血,送医院检查。
通过咳嗽,咳出郁积在呼吸道内的血块,有助于防止窒息,并使病人舒服些。可以用手摩挲病人背部,促使病人咳嗽。如咳血量大且反复发生,要马上送医院检查治
疗。
咳血如何使用云南白药
㈦ 大咯血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一、大咯血的处理原则:
1、消除紧张情绪,必要时可用小量镇静剂,宜取侧卧位,便于将血咯出,保持呼吸道通畅,若有窒息,应立即取头低脚高45℃ 的俯卧位,并轻拍背部,迅速排出在呼吸道和口咽部的血块,可用较小的鼻导管进行器械吸引,或借助支气管镜头取血块。
2、高浓度氧疗(<50%)。
3、垂体后叶素静脉注射或静滴注,速度需缓慢。
4、咯血过多需输血反复大咯血,药物治疗不易控制,根据病情和病变范围作肺段或肺叶切除治疗。
5、咯血停止后可给温或凉的流质饮食,卧床休息避免咳嗽,保持大便通畅。
二、急救措施
急救原则主要是止血,使呼吸道通畅,同时进行病因抢治。
1.少量咯血:保持绝对安静,不需特殊治疗,卧床休息;口服棕色合剂10mg,3次/日;注意观察病情。
2.中等量咯血:细心观察,安慰病者,让患者向患侧卧位,床脚抬高。心血管病引起者取半坐位,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积血易于咯血。
3.大咯血:同中等量咯血。必要时送医院抢救。
4.剧咯肘:口服咳必清50mg,嘱病人要轻咳,不要咽血,可轻轻拍背助咯。
5.镇静:口服安定10mg,或非那根25mg,或肌肉注射苯巴比0.1~0.2g,但不应多用。
6.止血:①安络血口服2.5~5mg,每6小时一次。②6-氨基已酸4~6g,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100ml稀释,于15~30分钟内静脉滴完,维持量每小时1g,持续`2~24小时或更久。③对羧基苄胺0.1~0.2g,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100ml稀释后静脉点漳,最大量0.6g/日。④垂体后叶素5~10单位,溶于20ml生理盐水稀释,静脉缓慢推注10分钟以上,或以10~20单位加入5%葡萄糖液500ml缓慢静脉点滴,必要时6~8小时重复一次。
7.复苏:如出现窒息时应口对口呼吸,立即吸氧。让病人取头低脚高位。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手巾将口咽鼻内积血清除,并立即将舌拉出,必要时胸外心脏按压,并迅速请医生急救。
8.体位:让患者向患侧卧位,避免血液流向健侧。
9.饮食:饮食以流质食物为主,若大量咯血,绝对禁食。饮用温热的砂糖水,有止咳及安抚患者心情的作用。
㈧ 咯血的应急方法
1.绝对卧床休息,咯血时应平卧,睡患侧以利于止血和避免吸入性肺炎或肺不内张的发生。容
2.安慰病人、细心解释、消除思想顾虑,鼓励病人咳出残留在呼吸道中的陈旧性血液,以免阻塞呼吸道而发生窒息性死亡。
3.摄取易消化性食物如流质或半流质,保持大便通畅以免便时费力,再次咯血。
4.适当给予镇静药物如口服安定2.5~5mg,每日3次或苯巴比妥0.3g,每日3次。
5.止咳药物应用,大咯血时一般不用镇咳药物,咳嗽剧烈妨碍止血时,可在血咯出后口服咳必清25mg或复方桔梗散一片。
6.止血药物应用如云南白药0.3~0.6g,每日3次口服或安络血片剂2.5mg,每日3次。
7.上述止血效果不好或咯血量较大时应速送医院进一步救治。
㈨ 咯血怎么办呢
痰中带血或咯血亦是肺癌的常见症状,以此为首发症状者约占30%。由于肿瘤组织血供丰富,质地脆,剧咳时血管破裂而致出血,咳血亦可能由肿瘤局部坏死或血管炎引起。肺癌咳血的特征为间断性或持续性、反复少量的痰中带血丝,或少量咯血,偶因较大血管破裂、大的空洞形成或肿瘤破溃入支气管与肺血管而导致难以控制的大咯血。
一旦发现自己的痰中出现了血丝或者是血块,那么一定要引起注意,非常重视,患有肺癌如果肿瘤一旦侵犯了血管,可导致血管破裂,就会出现痰中带血或咯血。因此,出现此症状要及时就诊,同时需与肺炎、结核、支气管扩张等疾病进行鉴别,避免误诊误治。
早期肺癌可以出现痰中带血。一般早期症状以咳嗽多见,咳嗽常为无痰或少痰的刺激性干咳,肺泡细胞癌可有大量粘液痰。肺癌出现痰中带血与肺癌的发病部位和肺癌类型有关。一般中央型肺癌T2a期即肺癌的早期也可以出现痰中带血。肿瘤向管腔内生长者可有间歇性或持续性痰中带血,如果表面糜烂严重侵袭大血管,则可以引起大咯血,多见于鳞癌和小细胞癌。
肺癌在临床上是一种比较难治疗的疾病,死亡率是比较高的。首先,早期咳嗽的症状常因为癌组织侵犯支气管粘膜造成的,导致患者会出现咳痰,带血。常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有长期大量的吸咽史,早期多为刺激性的咳嗽,持续或间断性的反复痰中带血色鲜红。少见大咳血通过X线所见肺部附近或肺也会出血,团块状或圆形的阴影,呈分叶状和毛刺状,有时出现阻塞性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
像这种情况最好是要进行化痰治疗,同时一定要引起自己的重视,注意观察,及时到医院进行化验检查,西医主要应用止血药、支气管解痉药以及稀释痰液的药,以利于痰液的排除,呼吸的通畅。但是在临床上,对于肺癌痰中带血,单纯应用西医西药往往效果不够理想。需要同时应用中医中药治疗,相互协同,更好更快的缓解症状,中医肿瘤专家张明可以延长患者生存周期。
肺癌可有5%-15%的患者无症状,仅仅在常规体检做胸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其余患者一般或多或少有与肺癌相关的症状和体征,表现形式与肿瘤的大小、类型、发展阶段、所在部位、有无并发症或转移有密切关系。一般可分为原发性肿瘤、肺外胸内扩展、胸外转移和胸外表现四种。原发性肿瘤一般表现为咳嗽、咳血或咯血,气短或喘鸣、发热及体重下降;一旦扩展到胸腔内,则出现有胸痛、声音嘶哑、吞咽困难、胸水、上腔静脉综合征和Horner综合征;当肿瘤向胸腔外转移,可能转移到中枢神经系统、骨骼、腹部或附近淋巴结,引起相应的系统症状;另外可以出现类癌综合征、高钙血症等等表现。
㈩ 大咯血的处理原则
1.一般处理 对大咯血病人要求绝对卧床休息。医护人员应指导病人取患侧卧位,并做好回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答的紧张和恐惧心理。咯血期间,应尽可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搬动,以免途中因颠簸加重出血,窒息致死。同时,还应鼓励病人咳出滞留在呼吸道的陈血,以免造成呼吸道阻塞和肺不张。如病人精神过度紧张,可用小剂量镇静剂,如地西泮2.5mg,口服,2 次/d,或地西泮针剂10mg 肌注。对频发或剧烈咳嗽者,可给予镇咳药,如喷托维林25mg,口服,3次/d;或依普拉酮40mg,口服,3 次/d。必要时可给予可待因15~30mg,口服,3 次/d。但对年老体弱患者,不宜服用镇咳药。对肺功能不全者,禁用吗啡、哌替啶,以免抑制咳嗽反射,造成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