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临床药物治疗方案制定的原则
病情分析:
哮喘英文:bronchial asthma,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在易感者中[1]此种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凌晨发生;此类症状常伴有广泛而多变的呼气流速受限,但可部分地自然缓解或经治疗缓解;此种症状还伴有气道对多种刺激因子反应性增高.
指导意见:
病情分析:
哮喘英文:bronchial asthma,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在易感者中[1]此种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凌晨发生;此类症状常伴有广泛而多变的呼气流速受限,但可部分地自然缓解或经治疗缓解;此种症状还伴有气道对多种刺激因子反应性增高.
指导意见:
一,成功的哮喘治疗的目标:
1.尽可能控制症状,包括夜间症状.
2.改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3.使肺功能接近最佳状态.
4.预防发作及加剧.
5.提高自我认识和处理急性加重的能力,减少急诊或住院.
6.避免影响其它医疗问题.
7.避免了药物的副作用.
8.预防哮喘引起死亡.
上述治疗的目标的意义在于强调:①应该积极地治疗,争取完全控制症状.②保护和维持尽可能正常的肺功能.③避免或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关键是有合理的治疗方案和坚持长期治疗.吸入疗法是达到较好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的重要措施.
二,药物治疗 治疗哮喘药物因其均具有平喘作用,常称为平喘药,临床上根据他们作用的主要方面又将其分为:
(一)支气管舒张药,此类药除主要作用为舒张支气管,控制哮喘的急性症状.
1.β2激动剂2.茶碱类 3.抗胆碱药物
(二)抗炎药 或称作控制病情的药物.由于哮喘的病理基础是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的,所以控制慢性气道炎症,是哮喘的基本治疗,对哮喘长期理想的控制起到重要的作用.常用的药物是吸入的糖皮质激素和色酮类药物.一些新的药物,如白三烯调节剂,长效β2激动剂和控释型茶碱也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1.糖皮质激素
2.色苷酸二钠 3. 脱敏治疗4.抗-IgE单克隆抗体5.白三稀调节剂6.抗组胺药物
三,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急性发作的治疗目的是尽快缓解气道阻塞,纠正低氧血症,恢复肺功能,预防进一步恶化或再次发作,防止并发症.一般根据病情的分度进行综合性治疗.
1.脱离诱发因素 处理哮喘急性发作时,要注意寻找诱发因素.多数与接触变应原,感冒,呼吸系统感染,气候变化,进食不适当的药物(如解热镇痛药,β受体拮抗剂等),剧烈运动或治疗不足等因素有关.找出和控制诱发因素,有利于控制病情,预防复发.
2.用药方案 正确认识和处理重症哮喘是避免哮喘死亡的重要环节. 对于重症哮喘发作,应该在严密观察下治疗.治疗的措施包括①吸氧,纠正低氧血症;②迅速缓解气道痉挛:首选雾化吸入2受体激动剂,其疗效明显优于气雾剂.亦可同时加入溴化异丙托品(每次0.25mg)进行雾化吸入.必要时可在1小时内重复应用2-3次,好转后改为每4-6小时一次.如果有呼吸缓慢或停止的情况,可用舒喘宁0.2mg或叔丁喘宁0.25mg加入生理盐水20ml中静脉缓慢注射.静脉使用氨茶碱有助于缓解气道痉挛,但要注意详细询问用药史和过敏史,避免因重复使用而引起茶碱中毒.激素的应用要足量,及时.常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300-1000mg/天),甲基强的松龙(100-300mg/天)或地塞米松(10-30mg/天)静脉滴注或注射.然而,激素一般需要3~6小时后才有明显的平喘效果.③经上述处理未缓解,一旦出现PaCO2明显增高(50mmHg),吸氧下PaO260mmHg,极度疲劳状态,嗜睡,神志模糊,甚至呼吸减慢的情况,应及时进行人工通气;④注意并发症的防治:包括:预防和控制感染;补充足够液体量,避免痰液粘稠;纠正严重酸中毒和调整水电解质平衡,当PH值<7.20时,尤其是合并代谢性酸中毒时,应适当补碱;防治自发性气胸等.
四,哮喘非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一般哮喘经过急性期治疗症状得到控制,但哮喘的慢性炎症病理生理改变仍然存在,因此,必须制定哮喘的长期治疗方案.主要目的是防止哮喘再次急性发作.根据哮喘非急性发作期的病情估价按病情不同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见表2).
五,提高哮喘疗效的临床处理原则 为了提高哮喘的疗效,需要注意临床用药的方案.希望达到长期稳定,必须积极治疗,使症状完全控制,肺功能恢复到最佳状态,然后逐渐减药和长期吸入抗炎药物.中重度哮喘患者需要长期联合用药治疗(见表3).对于经过系统治疗症状控制仍不理想者,应从几个因素来考虑.1.诊断方面:要论证诊断是否正确.2.治疗方面:应检查药物的依从性和使用方法是否正确.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不按照医嘱用药者超过30%.吸入药物使用不正确是常遇到的问题.在我们的调查研究中发现,门诊病人中超过50%的患者吸入方法不正确.详细的指导和反复检查是保证吸入疗法使用正确的关键.3.合理的治疗方案和联合用药是提高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的重要措施.为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应该注意:⑴急性发作期或开始治疗时,应有强化治疗的阶段,使肺功能恢复到最佳状态和哮喘症状完全控制,再进入长期治疗的方案.⑵中重度患者,除增加吸入抗炎药物的剂量外,宜联合应用长效2受体激动剂,小剂量茶碱,吸入M受体阻断剂等药物.联合用药时能明显提高疗效,并可减少单药的剂量,从而减少不良反应.近年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联合应用长效2受体激动剂或小剂量茶碱,可增强吸入激素的抗炎作用,但其确切的相互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六,哮喘的教育与管理 哮喘患者的教育和管理是提高疗效,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灵活多样的,为患者及其家属乐意接受的方式对他们进行系统教育,提高积极治疗的主动性,提高用药的依从性,才能保证疗效.对哮喘患者进行长期系统管理,包括以下6个相关的部分:
1.鼓励哮喘患者与医护人员建立伙伴关系.
2.通过规律的肺功能监测(PEF)客观地评价哮喘发作的程度.
3.避免和控制哮喘促(诱)发因素,减少复发.
4.制定哮喘长期管理的用药计划.
5.制定发作期处理方案.
6.长期定期随访保键.
七,儿童哮喘脱敏疗法
标准化脱敏疗法:脱敏疗法是在确定患者的过敏源后,将该过敏源配制成不同浓度的疫苗制剂,剂量由小到大递增给药,因低剂量疫苗免疫治疗通常达不到临床效果,而高剂量疫苗免疫治疗,则可能引起过强的不良反应.所以,必须通过让患者长期,反复接种疫苗来提高对此类过敏源的耐受性,从而达到控制或减轻症状的目的.此过程需要家长及其患儿有耐性,积极配合,才能收到满意的疗效.
生活护理:
哮喘的转归和预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更重要的是与正确的治疗方案有关.多数患者经过积极系统的治疗后,能够达到长期稳定.尤其是儿童哮喘,通过积极而规范的治疗后,临床控制率可达95%.青春期后超过50%的患者完全缓解,无需用药治疗.个别病情重,气道反应性增高明显,或合并有支气管扩张等疾病,治疗相对困难.个别病人长期反复发作,易发展为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最终导致呼吸衰竭.从临床的角度来看,不规范和不积极的治疗,使哮喘长期反复发作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生活护理:
哮喘的转归和预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更重要的是与正确的治疗方案有关.多数患者经过积极系统的治疗后,能够达到长期稳定.尤其是儿童哮喘,通过积极而规范的治疗后,临床控制率可达95%.青春期后超过50%的患者完全缓解,无需用药治疗.个别病情重,气道反应性增高明显,或合并有支气管扩张等疾病,治疗相对困难.个别病人长期反复发作,易发展为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最终导致呼吸衰竭.从临床的角度来看,不规范和不积极的治疗,使哮喘长期反复发作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病情分析:
您好,哮喘是不能治愈的,不过如果不接触过敏原就不会发病,所以避免接触过敏原,去除各种诱发因素能有效避免发作.
指导意见:
建议您找出诱发哮喘的原因,在哮喘急性发作期选择吸入性速效B2受体激动剂,而长期控制选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生活护理:
服用哮喘药物要做到: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治疗.
病情分析:
哮喘病一种比较顽固的疾病,如果忽视治疗,可以伴随终身.大部分哮喘患者都存在过敏现象或者有过敏性鼻炎,有过敏性鼻炎的哮喘患者发病前兆会有打喷嚏,流鼻涕,鼻痒[1],眼痒,流泪等症状
指导意见:
治疗1糖皮质激素 2.白三烯调节剂包括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和合成抑制剂(5-脂氧酶抑制剂3. 脱敏治疗4.抗-IgE单克隆抗体5.抗组胺药物
生活护理:
避开过敏源
避免冷空气
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类药物
㈡ 癌症止痛治疗用药原则有哪些
各个临床期别的癌症患者都可能出现疼痛,而疼痛对他们造成的危害是相似的。对于各期癌症患者的疼痛都应该积极治疗,止痛治疗除减轻患者的痛苦,还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有助于抗癌治疗的顺利完成。但止痛治疗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癌症止痛治疗的基本原则如下。
(1)按阶梯用药。指止痛药物的选择应根据疼痛的程度由轻到重,按顺序选择不同强度的止痛药物,即由弱到强或由一般到三级。如果不是剧烈疼痛,应选用非阿片类止痛药,属于三级阶梯的第一阶梯;如果达不到止痛效果或疼痛继续加剧,则升高到第二级,在非阿片类药物基础上加用弱阿片类药物;若仍不能有效缓解疼痛或疼痛继续加剧,则应进入第三级,使用强阿片类药物,可同时加用非阿片类药物,因其能增加阿片类药物的止痛效果,又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当使用一种止痛药物疼痛不能缓解的时候,必须换用止痛作用较强的药物,而不可以换用其他与之效果相似的药物。对于有特殊适应证的患者如精神症状或心理障碍,应加辅助药物。
(2)按时用药。只有规律的按时间间隔使用止痛药物,这样才能保持疼痛连续缓解。有些患者会出现突然的剧烈疼痛,可在原用药方案基础上,加一次规定单位用药剂量的50% ~ 100% 的止痛药物。
(3)口服给药。应尽可能地口服给药,这样患者就可以独立用药,而不必依赖于医护人员。如果患者存在吞咽困难、控制不住的呕吐或胃肠的梗阻时,可以使用直肠栓剂。患者也可携带输注泵,连续皮下输注止痛药物。
(4)个体化给药。个体间对止痛药物的敏感度存在很大差异,所以阿片类药物并没有标准的使用剂量。选用阿片类止痛药物,应以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至患者感到舒适为止。
(5)注意具体细节。为了获得最佳的疗效减少副作用的发生,应密切观察患者疼痛缓解程度和身体的反应,并及时采取必要措施。
㈢ 药物治疗有哪些原则
近年来由于血管扩张剂的使用对改善心功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常用的药回物有地高辛、速尿、氨苯喋答啶、消心痛、哌唑嗪等等。对于老年人的心衰治疗仍以利尿为主。利尿可以去除体内过多的钠盐和水分,减少血容量,达到治疗心衰的目的。
但利尿也要掌握分寸,太过分容易造成心室充盈下降,心排出量降低和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故要认真记录每日出入量。应用地高辛或西地兰时,用量宜小,以防中毒。洋地黄的毒性反应为各种快速和缓慢的心律失常,其中以频发成联律的室性早搏及伴有房室传导阻滞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最常见。因此,每次用药前后都要注意观察脉搏的速率和节律。
㈣ 疼痛治疗中最常用的药物有哪些
辅助治疗疼痛的药物包括:抗抑郁药、抗惊厥药和肌松肌肉松弛药;阿专片或“止痛药”通属常用于治疗急性疼痛或癌症相关性疼痛,在慢性疼痛时也常常应用;抗炎类药物可以通过减轻水肿和炎症刺激来减轻疼痛。
给药的途径不尽相同,通常来讲包括口服、舌下含服、鼻腔喷入、皮下、肌肉注射以及表面贴服和喷散制剂等外用药物。
仅供参考!详细情况您可以在线咨询沈阳东澳疼痛专科门诊的专家!
㈤ 疼痛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牙疼不是病,疼来要人命,且还没人问。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漱口,睡前刷牙,疼痛是牙龈发炎压迫神经引起的,适当的控制炎症。上医院口腔科看看,长出没,没长出就要把牙龈划破。
㈥ 癌症三级止痛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口服给药:能口服尽量口服,提倡无创的给药方式。(2)按时给药版:不是按需给药。(3)按权阶梯给药:按照疼痛的程度和性质选用不同阶梯的止痛药物。第一阶梯:非阿片类药物,第二阶梯:弱阿片类药物。第三阶梯:强阿片类,药物种类及剂型多,合理使用将使90%以上的中重度疼痛患者免除疼痛。无封顶效应,即无天花板效应。(4)用药个体化。(5)注意具体细节:如注意不良反应处理。
㈦ 疼痛有哪些常用的治疗药物
药物是疼痛治疗的主要手段。 镇痛药物包括非甾类药物、阿片类药物和镇痛辅助用药。 非甾类药物:如布洛芬、吲哚美辛、对乙酰氨酚等,对伴有炎性反应的疼痛、骨和软组织疼痛的治疗效果肯定。主要用于轻度疼痛,也常作为合并用药用于中重度疼痛,增强阿片类药物作用,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无耐受性及依赖性,但有剂量限制。常见的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肾毒性、血小板减少等。对乙酰氨基酚的主要副作用为肝脏毒性。 阿片类药物:无剂量限制,镇痛作用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 (1)弱阿片类药物:可待因、曲马多、氨酚羟考酮等,用于轻至中度急慢性疼痛和癌痛的治疗 (2)强阿片类药物:吗啡、硫酸(盐酸)吗啡控释片、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芬太尼透皮贴剂等,用于中至重度癌痛、慢性疼痛的治疗。硫酸(盐酸)吗啡控释片、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必须整片吞服,不能掰开或弄碎。常见的副反应为恶心、呕吐、便秘,可以服用甲氧氯普胺预防恶心呕吐,需要预防性使用通便药物。 辅助用药:(1)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帕罗西汀、氟西汀、舍曲林、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等;缓解疼痛带来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改善神经病理性疼痛; (2)抗惊厥药:卡马西平、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有一定疗效。 (3)抗焦虑药:曲唑酮、奥沙西泮等,改善紧张、担心、恐惧等焦虑情绪,治疗失眠。 90%的癌痛患者通过按时规律的服药能够有效地止痛,但不规律不合理的服药可能延误治疗。
㈧ 世界卫生组织(WHO)药物治疗癌症疼痛的五个要点是什么
癌痛治疗的五个基本原则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研究员宋广德 世界卫生组织 (WHO)三阶梯癌痛治疗方法是“癌症止痛五步疗法”中的止痛药物治疗 ,单纯使用此法就可以使 9 0%的癌痛得到有效控制。按照国家卫生部和国家医药监督管理局等文件及国家法律规定 ,必须在具有麻醉处方资格的医师指导下开展癌痛药物治疗。要在严格管理、防止滥用的基础上满足癌痛病人的临床需要。三阶梯癌痛治疗方法的基础是给药方法的“阶梯”概念 ,给药必须遵守五个基本原则 : 1.按阶梯给药 :这是指止痛药物的选择应根据疼痛程度由弱到强按顺序提高 ,除非是重度疼痛 ,一般应首选非阿片止痛药物 (以阿司匹林为代表 ),属于三级阶梯的第一级 ,用于轻至中度疼痛。如果达不到止痛或疼痛继续加剧 ,则升高到二级 ,在非阿片类药物加上弱阿片类药物 (以可待因为代表 )。若疼痛仍不能控制或继续加剧 ,则应进入第三级 ,以用于中度到重度疼痛的强阿片类药物 (以吗啡为代表 )替换之 ,也可同时加用非阿片类药 ,后者既能增加阿片类药物的止痛效果 ,又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此外 ,对有特殊适应证的患者如特殊性神经痛或精神症状患者 ,均应加用辅助药物。 2.口服给药 :在可能情况下 ,力争口服给药。此法方便、经济 ,既可免除创伤性给药的不适 ,又能增加患者的独立性。阿片类止痛药物有多种剂型。若患者不能口服 ,则可选用直肠或经皮的无创性给药途径。只有在以上方法不适合或无效时 ,再考虑肠道外给药途径。阿片类止痛剂口服给药时吸收慢 ,峰值较低 ,不易产生药物依赖性。在美国 ,治疗慢性疼痛用口服给药占各种给药途径的 80%上下。 3.按时给药 :即按照止痛药物有效止痛时间间隔给药 ,如使用阿司匹林、可待因、吗啡等即释性药物 ,至少每隔 4小时一次 ,如使用意施丁、奇曼丁、美施康定等控释性长效止痛药 ,应每隔 12小时一次 ,而不是疼痛不可忍受时给药 ,这样可保证疼痛连续缓解。 4.个体化给药 :对麻醉药品的敏感度个体间差异很大 ,所以阿片类药物并没有标准量。应该说凡能使疼痛得到缓解的剂量就是正确的剂量。如以口服吗啡为例 ,其有效剂量范围从每 4小时 5mg ,直至用量大到 1000mg ,故选用阿片类药物时 ,应从小剂量开始 ,逐步增加至患者感到舒适为止。 5.注意具体细节 :对用止痛药患者要注意监护 ,密切观察其反应 ,目的是要患者能获得最佳疗效而发生的副作用却最小。
㈨ 简述WHO癌症疼痛三阶梯治疗基本原则
所谓癌痛治疗的三阶梯方法,就是在对癌痛的性质和原因作出正确评估后专,根据病人的疼痛属程度和原因,适当选择相应的镇痛剂。即对于轻度疼痛的患者应主要选用解热镇痛剂类的止痛剂;若为中度疼痛则应选用弱阿片类药物;若为重度疼痛则应选用强阿片类药物。轻度疼痛选择非阿片类止痛药±辅助药物;中度疼痛选择弱阿片类±非阿片类止痛药± 辅助药物;重度疼痛强阿片类±非阿片类止痛药±辅助药物。
㈩ 服用止痛药的原则
服用止痛药的6个用药原则:
1.按规律服药。如果您是在药店自行买药,需严格按内照说明容书服药;如果是去医院就医,则遵照医生的要求服药。
2.对症下药。针对疼痛部位、疼痛程度选择服用的止痛药品及服药剂量。
3.服药时不可饮酒。酒精会加强止痛药的镇静作用,引起过度镇静,且会刺激胃肠道黏膜,甚至会损害肝脏。
4.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许多人常常同时服几种药,尤其患风湿性关节炎的老年人,很多都有心血管疾病,因此,治疗不同疾病的各种药一起吃,彼此之间非常容易产生不良反应。
5.防止同类药物的重复使用。 两种止痛药同时服用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出现,因此,一定要慎重服用。
6.及时就医。如果使用针对轻度疼痛的解热镇痛药治疗效果不佳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排除肌肉关节痛是由别的疾病引发的可能性,以免造成诊断治疗上的延误。当然,除了服用止痛药止痛,也应在日常生活习惯中注意加强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尽量远离潮湿的环境,减少疼痛发作的诱因;并保持愉悦的心情,使肌肉关节得以放松,从而缓解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