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认知障碍康复的训练方法
康复训练方法:
1.注意力训练
(1)基本技能训练在治疗性训练中,要对注意的各个成分进行从易到难的分级训练。基本技能训练包括反应时训练,注意的稳定性、选择性、转移性以及分配性训练。
(2)内辅助训练调动患者自身因素,学会自己控制注意障碍的一些方法。
(3)适应性调整包括作业调整和环境调整。
2.记忆训练
(1)内辅助通过调动自身因素,以损害较轻或正常的功能代替损伤的功能,从而达到改善或补偿记忆障碍的目的的一些对策。包括复述、视意象、语义细加工、首词记忆术等。
(2)外辅助借助于他人或它物来帮助记忆缺陷者的方法。通过提示,将由于记忆障碍给日常生活带来的不便减少到最低限度。记忆的外部辅助工具可以分为储存类工具,如笔记本、录音机、时间安排表、计算机等;提示类工具,如报时手表、定时器、闹钟、日历、寻呼机、留言机、标志性张贴;口头或视觉提示等。
(3)环境调整调整环境是为了减轻记忆的负荷。包括环境应尽量简化,如房间要整洁、家具杂物不宜过多;用醒目的标志提醒患者等。
3.计算力训练
训练方案建立在正确地诊断和分型基础上。例如,额叶型失算患者要运用控制策略来改善注意力障碍,减少持续现象。空间型失算患者常伴有单侧空间忽略。可以运用划销任务、图形复制、视觉搜查任务、均分线段任务和画钟任务,帮助改善单侧空间忽略。同时使用阅读记号标注技术帮助空间型失算患者阅读。训练包括数字概念、计算负荷、算术事实、算术法则、心算、估算、日常生活(理财)能力训练等,详见认知康复工作站训练系统。
4.思维训练
让患者做一些简单的分析、判断、推理、计算训练。合理安排脑力活动的时间,训练患者的思维活动。例如,让患者围绕某一个物品或动物尽量说出一些与之相关的内容如“猫有什么特征,会做哪些事”?让患者看报纸、听收音机、看电视等。帮助患者理解其中的内容,并与其讨论这些内容。
5.知觉障碍训练
(1)躯体构图障碍训练识别自体和客体的身体各部位,身体的左右概念等。
(2)单侧忽略通过视觉扫描训练、感觉觉醒训练等方法进行训练。
(3)空间关系综合征基本技能训练与功能训练相结合的方法训练。
(4)失认症物品失认患者可进行与物品相关的各种匹配强化训练,如图形-汉字匹配、图形的相似匹配、声-图匹配、图形指认等。
(5)失用症对于意念性失用的患者,可采用故事图片排序。根据患者的进步可逐渐增加故事情节的复杂性。
⑵ 颅脑损伤的认知康复治疗的方法有哪些
颅脑损伤的康复 一、概述
颅脑损伤是创伤中发病率仅次于四肢的常见创伤。损伤原因为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平时常见于交通事故、工伤、失足坠落等;战时见于爆炸形成的高压气浪冲击,工事或建筑物倒塌及火器、利器伤等。
损伤分闭合性和开放性两种。开放性颅脑损伤:头皮、颅骨、硬脑膜均有破裂,脑组织和外界相通;闭合性损伤颅脑:头皮可有破裂,颅骨可有骨折,但脑组织不与外界相通。闭合性颅脑损伤又分为脑震荡和脑挫裂伤。前者为轻型损伤,伤后昏迷在半小时以内,仅有短暂脑功能障碍而无器质性改变;后者为脑器质性损伤,轻者昏迷在12小时以内,可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重者昏迷在12小时以上,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明显。
本文所述的康复对象,主要为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 损伤引起的症状是多种多样的,主要表现在认知(记忆、注意、定向、理解判断等)、行为、情绪、言语、知觉、运动等方面。
二、康复评定
(一)脑损伤严重程度的评定 在患者昏迷期间或清醒后,可用下列不同的方法评定其脑损伤的严重程度。
1. 昏迷或朦胧状态期间的评定 主要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
2. 清醒后的评定 用Russel所提出的根据伤后遗忘(post-traumatic Jennett amnessia,PTA)的期间长短进行评定,较简单易行,有条件时可进行Halstead-Reitan神经心理学评定。
(1)PTA评定标准为:〈10min--极轻型;10min~1h--轻型;1h~1天--中型;1天~1周--重型;〉1周--极重型。
(2)Halstead-Reitan神经心理学检查 需在专门的心理室进行,根据多项检查结果,将划入异常的测验数除以测验总数求出损伤指数(damage guotient, DQ)。
(二)认知功能的评定 可分别对记忆、注意、思维等进行评定,但常采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认知障碍的分级通常采用Rancho los Amigos Hospital的RLA标准。
(三)行为评定 在没有专门心理人员的情况下,可按行为障碍常见的临床表现来评定。 1. 发作性失控(episodic dyscontrol):往往是颞叶内部损伤的结果,发作时脑电图有阵发异常,是一种突然无诱因、无预谋、无计划的发作,直接作用于最*近的人或物,如打破家具,向人吐唾液、抓伤他人、放纵地进行其他狂乱行为等。发作时间短,发作后有自责感。
2. 额叶攻击(frontal aggressive)行为:因额叶受损引起。特点是对细小的诱因或挫折发生过度的反应,其行为直接针对诱因。
3. 负性行为障碍(negative behavioural disorder):常因额叶和脑干高位受损。特点是精神运动迟滞、感情淡漠、失去主动性,即使日常生活中最简单、最常规的活动也不愿完成。
(四)情绪障碍的评定
脑损伤后常表现为抑郁或焦虑。可分别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定。
(五)言语障碍的评定
(六)运动障碍的评定
三、康复治疗
(一)康复目标
闭合性颅脑损伤随严重程度的不同而可能有如表5-3-1的结局。康复目标是使重型脑损伤病人尽量达到表中第4项结局,使轻型脑损伤病人尽量达到第5项结局。
表1 格拉斯哥预后量表 1.死亡 2.植物状态: 无意识,伴有觉醒,可有睁眼、吸吮、呵欠与局部运动反应 3.严重残疾: 有意识,但认知、言语和躯体运动有严重障碍,患者24小时需要人照顾 4.中度残疾: 在日常生活、家庭与社会活动上均能独立。但仍有残疾。患者表现为记忆或性格改变、轻偏瘫、吞咽困难、共济失调、继发性癫痫或颅神经麻痹 5.恢复良好: 患者能重新进入正常社交生活,并能恢复工作,但可能有轻度后遗症
(二)制定康复计划的原则
颅脑损伤引起的功能障碍是多种多样的,各患者之间的差异很大,因此治疗计划应因人而异。颅脑损伤的康复是长期的。损伤后躯体方面的障碍在1年内大多已经稳定,但认知、行为和社会心理方面的问题往往持续很长。因此应制定长期康复的目标。如同时有行为、情绪、认知方面的障碍,必须首先处理,否则患者可能抗拒、抵制、消极对待康复治疗,或因注意力、记忆力差而使许多再训练的方法不能生效。认知的康复是长期的,必须教会患者家属一些能长期在家进行训练的实用方法。
(三)常见功能障碍的处理
1. 急性期的处理 必要的药物和手术治疗,加强营养;被动活动,预防关节僵硬;预防压疮、深静脉血栓形成;利用反射抑制模式矫正异常姿势。
2. 认知障碍的康复治疗 在国外已广泛应用计算机进行认知的康复,但在我国还未普及。下面介绍一些简单实用、无论在医院还是在患者回家后都可进行的康复方法。
⑴注意力和集中力的训练
①猜测游戏(shell game):取两个透明玻璃杯和一个弹球,让患者注视术者将一个杯覆扣在弹球上,并指出有弹球的杯子,反复数次。无误后改用两个不透明的杯子,操作同上。反复数次,成功后改用更多的杯子或更多不同颜色的球,扣上后让患者分别指出有各种颜色弹球的杯子,移动杯子后再问。
②删除作业(cancellation task):在一张白纸上写几个大写的汉语拼音字母如KBLRBPYO(亦可用数字、图形),让患者用铅笔删除术者指定的字母,如B。再改写字母的顺序和规定要删的字母,反复进行数次。成功后增加字母的行数和难度。 ③时间感(time sense):要求患者按术者命令启动秒表,并于10秒钟时停止秒表,然后将时间逐渐延长至1分钟,当误差小于1~2秒时,改为不让患者看表,启动后让他心算到10秒时停止,然后将时间延长,到2分钟时停止,每10秒的误差不得超过1.5秒。达到要求后改为一边与患者交谈,一边让患者进行上述训练,使患者尽量控制自己不因交谈而分散注意力。
④作业疗法:编织、木工、拼图练习等。
⑵记忆的训练
①视觉记忆(visual memory):先将3~5张绘有日常用品的图片卡放在患者面前,告诉患者每卡可以看5秒,然后将卡收去,让患者用笔写下所看到的物品的名称,反复数次,成功后增加卡的数目。
②编故事法:把要记忆的内容按自己的习惯和爱好编成一个小故事,有助于记忆。
③作业疗法:木工、粘土作业、镶嵌、投箭等。
在日常生活中应采用下述的方法:
①建立恒定的每日活动常规,让患者不断地重复和练习;
②耐心细声地向患者提问和下命令;
③从简单到复杂进行练习,将整个练习分解成若干小部,先一小部一小部地训练,成功后再逐步联合;
④利用视、听、触、嗅和运动等多种感觉输入来配合训练;
⑤每次训练时间要短,记忆正确时要及时频繁地给以奖励;
⑥让患者分清重点,先记住最必须的事,不去记忆一些无关的琐事。
⑶思维的训练
思维包括推理、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多种过程,而这些过程往往表现于人类对问题的解决中。下面介绍一些推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方法。
①指出报纸中的消息:取一张当地的报纸,首先问患者有关报纸首页的信息如大标题、日期、报纸的名称名称等,如回答无误,再要他指出报纸中的专栏如体育、商业、分类广告等。回答无误后,再训练他寻找特殊的消息,如可问他两个球队比赛的比分如何?某电影院上映的电影如何?回答无误后,再训练他寻找一些需要他作出决定的消息。 ②排列数字:给患者三张数字卡,让他由小到大将期排列,然后每次再给他一张卡,让他根据期数字的大小插进已排好的三张卡之间。正确无误后,再给他几个数字卡,问他其中有什么共同之处,如有那些是奇数或偶数、那些可以互为倍数等?
③分类:让患者将多项物品名称按物品用途分类、配对等。
④作业疗法:图画合成、木工等。 训练是多种多样的,也并非一天内就把某训练中的所以步骤都完成。训练无需特殊用品,出院后在家中还可继续进行,因此对患者家属亦应进行训练,让他们也掌握训练方法。
(4)环境的改良
患者出院回家或重返工作岗位后,如仍遗留有认知功能障碍,环境的改良可能是最有效的康复策略。在注意力训练方面,使患者处于安静的环境中,如关掉收音机和电视机,减少噪音的干扰。若这点做不到,可使用耳塞。简短而明确的指令也有助于患者。对记忆受损的最好方法,是使用能代偿其记忆的辅助器具。例如可教会患者依*墙上的日历、闹钟和计时器来安排工作行程。在工作场所贴上工作清单。将常用的工具放在最容易见到和拿到的地方。
3. 行为障碍的康复
对发作性失控和额叶攻击,可用药物治疗和正惩罚法行为治疗。对负性行为障碍,采用行为疗法,如负惩罚法、成型法、代币法等。也可以进行作业治疗,消除攻击性情感。 4. 言语障碍和运动障碍的康复
⑶ 康复治疗是干什么的
题主你好,康复治疗是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保健医学并驾齐驱的现代四大医学之一。康复治疗与我们汉语中人们经常理解的“康复即治愈的意思”有所不同。理解为恢复治疗,复健治疗,或者复元治疗更为精确。
即康复治疗有恢复程度的意思。因为康复治疗的对象是解决人体的功能障碍。临床上说的治愈是疾病症状的完全消失,但是康复是让人体的某个功能尽可能的恢复。比如膝关节置换后的康复治疗。这时候的康复治疗就是恢复膝关节的活动度,矫正长久静止后的步态异常,恢复膝关节大小腿的肌力,使膝关节能够承受人体重量,能够逐渐恢复正常步态走路,慢慢的恢复平衡和肌力能够进行慢跑等。但膝关节置换后的康复治疗不可能让你和健康的人的膝关节功能一模一样,健步如飞,进行剧烈的膝关节承重运动。
康复医学本身的发展历史较其他医学短,再加上我国发展康复医学起步还较晚,真正重视康复医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也就是近几年的事。这让大家长期形成一个概念就是有了病就去医院做检查吃药或者做手术,手术住院完了就回家躺着养。康复医学和预防医学,保健医学一样在老百姓的认知中都是淡薄和模糊的。折让某些脑神经疾病的致残率一度较高,比如脑卒中,比脑卒中救命更让人头疼的是:人活下来了,但是人长期昏迷,意识不清卧床不醒,另外就是吃饭穿衣都是问题,需要有人长期照顾才能维持生活。
简单用一句话理解康复就是:临床治疗让你活下来,康复治疗让你活得更好。目前的临床医学已高度发达,重大疾病临床治疗接触病症已不是难题,但救活命后人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都要人照顾反而就成了一个大问题。所以康复治疗就是让病,伤后人体的功能得到尽可能的恢复,从而实现人生活自理,重新回归家庭和社会,甚至让人重返工作岗位的医学。
⑷ 对康复的认识和理解
康复
康复包括康复对象、康复的领域、康复的措施、康复的目的以及康复的提供者。
康复医学的对象主要是损伤与急慢性疾病和老年带来的功能障碍者、先天性功能障碍者。
现代康复医学发展简史分为四个时期,初创期在古罗马、古希腊时期;建立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成熟期在1950之后;发展期在20世纪80年代后。而中国康复医学从先秦时期就开始康复医疗活动经过汉魏.六朝时期等20世纪80年代初期引进现代康复医学。
二.残疾学
残疾是指因外伤、疾病、发育缺陷或精神因素造成明显的身心功能障碍,不同程度地丧失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一种状态。广义的残疾包括病损.残障等,成为人体身心功能障碍的总称。残疾者是指无论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由于身体或精神上的不健全,自己完全或部分地不能保证通常的个人或社会需要的人。
残疾原因分为先天性致残原因和后天性致残原因。先天性致残原因有遗传因素和孕产因素,如出生时缺氧、21-3体综合症染色体异常。后天性致残原因如感染与疾病、意外伤害和营养失调等。因此,残疾分类有多种,而国际使用的分类法分为国际病损、残疾和残障分类以及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国际病损、残疾和残障分类分为病损、残疾、残障。
残疾预防有三种。一级预防是指预防控制可能致残的各种损伤和疾病,避免发生原发性的残疾过程。二级预防是指损伤和疾病发生后防止伤病发展而导致残疾,可降低残疾发生率的10%到20%。三级预防是指防止早期残疾发展为严重残障。
三.康复医学的工作内容与组织形式
康复医学的工作内容包括:康复评定、康复治疗与康复预防三方面。
康复评定是对病伤残者的功能状况进行定性描述和定量测量的过程。通过收集病史与相关信息,通过观察.检查与测量,对功能障碍的种类、性质、部位、范围、程度、预后等进行描述与解释,为制定康复治疗目标与方案和评估康复疗效提供依据。康复评定分为初期.中期以及末期,因此康复评定具有有助于客观准确地描述与判断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等,确定尚存在的功能与代偿能力等特点。评定内容包括主客观资料、功能评定和制定康复计划。
康复治疗分为物理疗法、作业疗法和言语治疗。物理疗法又分运动疗法、物理因子疗法。作业疗法按作业名称分为木工作业、文书类作业、黏土作业等,按作业的性质和活动对象分为功能性、心理性、精神疾患、儿童和老年人作业疗法。
康复治疗组由组领导康复医师、成员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矫治师、心理治疗师、义肢与矫形器师、文体治疗师、社会工作者等组成。其工作方式有学科内合作和学科间合作。
康复过程是康复工作从急性期和早期病房床边康复,到恢复期康复专科病房或康复门诊康复,一直到后遗症期社区及家庭康复。康复病房康复流程是患者在经历了急诊科、神经内外科和骨科等早期康复后的脑卒中、颅脑损伤、脊髓损伤和各种骨关节疾患等稳定期和恢复期患者,处于疾病后功能障碍的关键康复时期。康复门诊工作流程是先有门诊康复医师接诊、评定和制定康复方案和开具康复处方然后患者按照康复方案分别到功能训练、颈腰牵引、中低高频等。
康复结局的预测是康复医疗工作之一,是在康复评定之后,通过对康复评定的结果(包括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患者功能可能的预后转归进行预测。预测康复结局的主要目的不是解决患者和家属对功能预后的疑惑,而是更加有针对性地制定康复目标与治疗计划。
⑸ 康复治疗到底是做什么的
康复治疗是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使病、伤、残者康复的重要手段,常与版药物治疗、手术疗法等权临床治疗综合进行。主要包括: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心理疗法、康复工程和传统康复(针灸,推拿等)疗法。是使人们能够尽可能地恢复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和劳动,以及社会生活的能力,融入社会,改善生活质量。康复帮患者进行训练!
⑹ 康复治疗师应具备什么能力
专业技能
(一)物理治疗方面的技术能力
1.能进行肢体运动功能评估,如肌力、肌张力、肌肉柔韧性、关节运动范围、平衡能力、体位转移能力、步行能力和步态以及身体姿势等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订功能训练计划。
2.能指导患者进行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的练习。
3.能指导患者进行增大关节运动范围的练习。
4.能指导患者进行步行训练(包括徒手、利用假肢、矫形器、辅助器具等),提高步行能力,改善步态。
5.能指导患者进行各种医疗体操,矫正体操,防治神经肌肉和骨关节的功能障碍及身体姿势异常。
6.能为患者进行手法治疗、推拿按摩治疗及牵引治疗。
7.能指导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如健身步行、健身跑、功率自行车或步行机练习、改善心肺功能、调整精神状态、增强体质。
8.能指导患者进行中国传统运动疗法,如太极拳、八段锦、保健按摩、松静疗法等。
9.能为患者进行物理因子治疗,如电疗、热疗、冷疗、光疗、水疗、磁疗等以及中医某些传统的外治理疗法,治疗疼痛、局部肿胀及其他病症。
10、能为患者进行有关保持和发展身体运动功能的保健康复宣传教育。
(二)作业治疗方面的技术能力
1.能进行有关日常作业能力的评估,如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认知能力、职业能力及社会生活能力等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订作业治疗计划。
2.能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改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3.能指导患者进行感知觉训练。
4.能指导患者进行手功能训练,改善手的细致的、协调的、灵巧的功能性活动能力。
5.能指导患者使用生活辅助器具、轮椅、假手、矫形支具及其他辅助性用品用具等,补偿或扩展活动功能。
6.能指导患者进行认知康复训练。
7.能指导患者利用“工作简化法”和“体能节省法”善用身体剩余功能,防止劳损和过劳。
8.能指导患者进行手工制作治疗(陶塑、纺织等),改善手功能及调整心理状态。
9.能指导患者进行文娱治疗、音乐治疗、书法绘画等艺术治疗,调整精神及心理状态。
10.能指导患者进行一些职业性的活动练习(如机件组装、电脑操作、办公室文秘工作)。
11.能指导患者对家居建筑、设施、住所条件等有不适合残疾情况者进行必要的调整。
12.能对患者进行有关改善日常生活作业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的保健康复宣传教育。
(三)其他康复治疗方面的技术能力
1.能对失语症、呐吃患者进行简单的语言训练。
2.能对患者进行简单的心理治疗。
3.能配合假肢和矫形器专业人员,指导患者使用假肢和矫形器并进行相应的训练。
4.具有一定的指导社区康复工作的能力。
相关能力
1.有较好的语言沟通技巧。能倾听别人意见,并有效地表达个人意见,进行交流讨论、启发教育或征询意见。
2.有较好的社会工作能力。
⑴能关心患者的全面康复,结合岗位任务,发挥相当于一个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帮助患者重返社会。
⑵能关心患者的社区康复和家庭康复,注意收集有关的社会信息、指导患者康复。
⑶对社会上各类康复资源中心有所了解,能及时介绍患者取得资源中心的帮助。
3.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工作有计划、有条理,懂得有序地安排患者的康复治疗、组织患者小组的康复治疗活动,并在其他相关的管理工作方面具有一定的能力。
4.有一定的教学辅导和参与科研的能力。懂得如何示范治疗操作和进行讲解;懂得康复治疗临床实用性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在指导下协助收集资料,进行试验性治疗等
⑺ 康复医学的理解
康复医学是一门有关促进残疾人及患者康复的医学学科,更具体地说,康复医学是为了康复的目的而应用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和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一门医学学科。康复医学又称第三医学(临床医学为第一医学,预防医学为第二医学)。
在现代医学体系中,已把预防、医疗、康复相互联系,组成一个统一体。康复医学起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原以残疾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现代康复医学是近半个世纪来蓬勃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是人类医学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
康复医学是医学一个新分支的学科,主要涉及到利用物理因子和方法(包括电、光、热、声、机械设备和主动活动)以诊断、治疗和预防残疾和疾病(包括疼痛),研究使病、伤、残者在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职业上得到康复,消除或减轻功能障碍,帮助他们发挥残留功能,恢复其生活能力,工作能力以重新回归社会。
康复医学是由理疗学,物理医学逐渐发展形成一门新学科。由于传统上在疾病的诊断,物理疗法、职业疗法、言语疗法及其有关治疗中,物理因子及物理疗法一直为主要手段,所以康复医学的英文表达以物理为词根,Physiatrics,physiatry(美国,加拿大),physicalmedicine(英国,南北美洲),(美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
在日本用rehabilitation.康复医学主要面向慢性病人及伤残者,强调功能上的康复,而且是强调体功能康复,使患者不但在身体上,而且在心理上和精神上得到康复。它的着眼点不仅在于保存伤残者的生命,而且还要尽量恢复其功能,提高生活素质,重返社会,过有意义的生活。
(7)康复认知治疗扩展阅读:
康复医学的三项基本原则:功能锻炼、全面康复、重返社会。
美国心理学家Maslow在50年代提出了需要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有五种需要:
①生理需要,包括食、渴、性、睡眠。
②安全需要,包括对自身的安全和财产安全方面的需要,如要求社会安全,生命和财产有保障,有较好的居信环境,老有所养。
③社交需要,包括对爱情,友谊,集体生活、社交活动的需要。
④尊敬的需要,包括自我尊敬与受人尊敬两个方面,由自尊产生对自我的评价,个人才能的发挥,个人的成就动机等。受人尊敬产生对名誉、地位的追求以及对权利的欲望等。
⑤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一个人实现自己理想抱负的需要,是人的高级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