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心力衰竭怎么治疗
目前治疗心功能不全的药物主要有强心剂、利尿剂、扩张血管剂、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肾上腺能阻滞剂几类,其功能各有不同。
先说强心剂
强心剂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增加心肌的收缩力,来保证足够的血液排出量。
洋地黄是常用的强心药物,可使心率明显减慢,使心室舒张压降低,因而有利于心肌代谢的恢复与心功能的改善。强心剂对左室功能异常及多种心律失常有效。但在应用洋地黄时应严格控制剂量,以免引起中毒。
至于利尿剂
顾名思义,利尿剂是增加尿量以促进体内水份和电解质的排出,从而减轻心脏工作负担,消除全身组织和器官如肺、足踝部水肿的药品。
值得注意的是,用有些利尿剂会过多的排出身体所必需的钾,引起血液中钾离子的浓度过低和电解质紊乱,因此许多利尿药必须间歇使用,并需要根据病情调整剂量。
患者应多吃一些富含钾离子的食物(如水果和蔬菜,特别是橘子汁),或根据医生的指示补充钾盐。
服用利尿药的时间不要太晚,以免夜间多次起来上厕所而影响休息。另外,最好在每天的同一时间测量体重,以监测体重减轻的程度(因为滞留在体内的体液被排出),并做记录,等下次复诊时提供给医生作评估药效的参考。
血管扩张剂
血管扩张剂主要是通过松弛血管平滑肌来降低血压,使血液流动更通畅,并可减少心脏泵血时的阻力,以泵出足够的血液来满足人身体的需要。
这类药物的常见副作用有过敏反应,如出现皮疹、颜面肿胀;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以及低血压。因此,要特别注意用药期间必须定时(如每天1次)测量血压,并做记录。另外,每次站起来时动作要慢,以免出现头晕眼花,甚至昏到。有些药物可减慢患者的反应灵敏度,如果服药后出现头晕或反应不灵活,就不要驾车或操作机器,以免发生意外。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这类药物作用比较复杂,主要作用在神经内分泌系统。由于在心功能不全的发病原理中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过度激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鉴于以上药物的副作用都很明显,现代医学研究已将注意力集中到了我国传统的中医中药上。
中医的药物作用一般比较温和,长期效果很好。目前我国首创的"中药强心剂"参桂胶囊是最典型的代表,该药无毒副作用、疗效稳定持久,其益气通阳、活血化瘀的功效,适用于心衰病人各个阶段的治疗,特别是填补了心衰病人慢性病程阶段治疗的空白和盲区。
但是对于急性症状比较明显的患者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配合西药同时使用。
2. 心力衰竭可以治好吗最佳治疗方法有哪些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是一种由于任何心脏结构或功能专异常导致心室充属盈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导致心力衰竭的原因有很多种。目前导致我国心力衰竭发生的第一位病因是冠心病,其次为高血压。治疗原发性疾病是预防和治疗心衰的最佳方法。欧洲心衰指南指出,可以通过以下措施,预防和延缓心衰发生,延长患者寿命:推荐治疗高血压;推荐冠心病或冠心病高危人群应用他汀;推荐无症状的左室功能障碍患者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推荐既往有心梗史、无症状的左室功能障碍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推荐有症状的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HFrEF)患者终生应用可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推荐RAS抑制剂(ACEI [I,A]、ARB [I,A]、ARNI [I,B-R])联合基于证据的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在有充血症状和体征的心衰患者中,推荐使用利尿剂以改善症状和运动耐量。具体治疗方案,要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进行制定个性化方案。
3. 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正性肌力药物
(1)洋地黄类药物
速给法:多采用静注速效洋地黄制剂
4. 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急性心力衰竭
一旦确诊,应按规范治疗。
(1)初始治疗为经面罩或鼻导管吸氧;吗啡、袢利尿剂、强心剂等经静脉给予。使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两腿下垂,减少下肢静脉回流。
(2)病情仍不缓解者应根据收缩压和肺淤血状况选择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正性肌力药、血管扩张药和血管收缩药等。
(3)病情严重、血压持续降低(<90mmHg)甚至心源性休克者,应监测血流动力学,并采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机械通气支持、血液净化、心室机械辅助装置以及外科手术等各种非药物治疗方法。
(4)动态测定BNP/NT-proBNP有助于指导急性心衰的治疗,治疗后其水平仍高居不下者,提示预后差,应加强治疗;治疗后其水平降低且降幅>30%,提示治疗有效,预后好。
(5)控制和消除各种诱因,及时矫正基础心血管疾病。
2.慢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衰的治疗已从利尿、强心、扩血管等短期血流动力学/药理学措施,转为以神经内分泌抑制剂为主的长期的、修复性的策略,目的是改变衰竭心脏的生物学性质。
(1)病因治疗 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调脂药物进行冠心病二级预防。消除心力衰竭诱因,控制感染,治疗心律失常,纠正贫血、电解质紊乱。
(2)改善症状 根据病情调整利尿剂、硝酸酯和强心剂的用法用量。
(3)正确使用神经内分泌抑制剂 从小剂量增至目标剂量或患者能耐受的最大剂量。
(4)监测药物反应 ①水钠潴留减退者,可逐渐减少利尿剂剂量或小剂量维持治疗,早期很难完全停药。每日体重变化情况是检测利尿剂效果和调整剂量的可靠指标,可早期发现体液潴留。在利尿剂治疗时,应限制钠盐摄入量(<3g/d)。②使用正性肌力药物的患者,出院后可改为地高辛,反复出现心衰症状者停用地高辛,易导致心衰加重。如出现厌食、恶心、呕吐时,应测地高辛浓度或试探性停药。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每1~2周增加一次剂量,同时监测血压、血肌酐和血钾水平,若血肌酐显著升高[>265.2μmol/L(3mg/dl)]、高钾血症(>5.5mmol/L)或有症状性低血压(收缩压<90mmHg)时应停用ACEI(或ARB)。④病情稳定、无体液潴留且心率≥60次/分钟的患者,可以逐渐增加β受体阻滞剂的剂量,若心率<55次/分或伴有眩晕等症状时,应减量。
(5)监测频率 患者应每天自测体重、血压、心率并登记。出院后每两周复诊一次,观察症状、体征并复查血液生化,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病情稳定3个月且药物达到最佳剂量后,每月复诊一次。
5. 心力衰竭怎么治疗
心力衰竭的复治疗首先要增强心脏制收缩力,增加心脏射血,同时要扩张外周血管、减少机体淤血,从而减轻心脏负担。总结为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1、强心:通过增加心脏收缩力,可以提高心脏射血分数,改善机体各脏器缺氧状况,常用的有洋地黄类药物,如地高辛。2、利尿:是治疗心力衰竭的重要方法,可缓解机体淤血状态,减轻心脏前、后负荷,使心脏射血量增多。3、扩血管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也可减轻心脏负荷,从而改善心力衰竭时的缺氧症状。此外,心力衰竭治疗要重视延缓疾病进展,常使用β受体阻滞剂、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类药物等,可以延缓心力衰竭进程。
6. 怎样治疗心力衰竭
急性心力衰竭症状凶险,病情紧急,如果不及时抢救,常有生命危险。应该立即给予氧气吸入,条件许可时,氧气可通过20%~30%乙醇(酒精)溶液后再吸入。昏迷病人,应该取面罩加压给氧,用高压氧舱抢治治疗更为理想。在一般的家庭中,应该首先让病人坐位或半卧位休息,两足垂放在床边。如果能明确诊断为急性左心衰竭,病人伴有烦躁时,要优先选用小量吗啡或杜冷丁注射(高龄老人慎用)。选用快速强心药(毒毛旋花子甙K或西地兰)、血管扩张药(酚妥拉明、硝普钠或哌唑嗪、消心痛等)、利尿药(速尿、利尿酸钠或双氢克尿塞等),都是紧急抢救措施。对于心力衰竭的病因(如高血压、心律失常等),也不可忽视,同样要给予积极治疗。紧急抢救应根据当时当地的条件,尽可能给予应急治疗。病情稍稳定,尽可能安全转送条件较好的医疗单位。但是,病情不稳定时,力争请附近医疗单位的医生出诊治疗。
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主要设法减轻心脏负担,增强心肌的工作能力。家庭中要有很好的休息条件,需要高枕卧位或半卧位休息,合理的饮食配合治疗。有效地治疗引起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有风湿性病变者,要控制风湿活动;过高的血压波动,要进行降压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者和贫血病人,也要有相应的治疗。这样,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才能有保证。具体治疗时,通常应用强心药、利尿药和血管扩张药。洋地黄类药,一般采用小剂量地高辛口服的方法,血管扩张药中,哌唑嗪常被首选。另外,还要积极预防情绪激动、劳累、各种感染和心律失常等加重心力衰竭的诱因。
7. 心衰的最佳治疗方法
一、病因治疗:
1、基本病因的治疗:对所有有可能导致心脏功能受损的常见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在尚未造成心脏器质性改变前即应早期进行有效的治疗。如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目前已不困难;药物、介入及手术治疗改善冠心病心肌缺血;慢性心瓣膜病以及先天畸形的介入或换瓣、纠治手术等,均应在出现临床心衰症状前进行。对于少数病因未明的疾病如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等亦应早期干预,从病理生理层面延缓心室重塑过程。病因治疗的最大障碍是发现和治疗过晚,很多患者常满足于短期治疗缓解症状,拖延时日终至发展为严重的心力衰竭不能耐受手术,而失去了治疗的时机。
2、消除诱因:常见的诱因为感染(特别是呼吸道感染)、心律失常(特别是心房颤动)是诱发心力衰竭的常见原因,应积极治疗。潜在的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等也可能是心力衰竭加重的原因,应注意检查并予以纠正。
二、一般治疗:
1、休息:控制体力活动,避免精神刺激,降低心脏的负荷,有利于新功能的恢复,但长期卧床易发生静脉血栓形成升值肺栓塞,同时也使消化功能减低,即溶萎缩,因此,应鼓励心衰患者主动运动,根据病情不同,从床边小坐开始逐步增加症状限制性有氧运动,如散步等。
2、控制钠盐摄入:心衰患者血容量增加,且体内钠潴留,因此减少钠盐的摄入有利于减轻水肿症状 。
三、药物治疗:
北京宝仁中医院的宝命十二丹在治疗心脏疾病这方面效果不错,此药是根据患者得病的原因,还有年龄大小等多重原因来制定合适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的,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虽然不能够很快就有效果,但是配合医生慢慢的治疗的话,康复的日子也是指日可待的。
8. 心衰的最佳治疗方法,哪些方式可以缓解心衰
心衰是指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以及双下肢水肿等症状体征。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对身体危害很大。根据AHA(美国心脏联合会)新近发布的数据表明2030年心衰的患病率预计将会进一步升高。
作为广泛性的治疗手段,药物治疗在心衰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慢性心衰的药物治疗从最初的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改善短期血流动力学,转变为[调节][好的]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为主,以延缓心室重构、提高生活质量、降低住院率和病死率。
神经内分泌调节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其中ARNI是我国2018年心衰诊断和治疗指南中新加入的药物,可以降低心衰的危害[3]。除了神经内分泌调节药物,治疗心衰的药物还有利尿剂、强心剂[不建议出现具体的化学名][好的。]等,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应用。
目前心衰治疗药物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指南也对心衰药物进行了相应的推荐。药物治疗在控制症状的基础上还可以改善心衰的预后,应用药物时应该遵从医生的指导,以使心衰患者取得最大的好处。
9. 心力衰竭应该怎样治疗
西医药治疗
〈1〉减轻心脏负荷
休息:为减轻心脏负荷的主要方法?轻度心力衰竭患者,限制体力活动即可;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则应卧床休息?同时还要注意解除精神负担?
限盐:这是控制慢性心力衰竭最适当的方法之一?根据心力衰竭的程度每日食盐的摄入量限制在2.5~5.0g之间?
利尿:双氢克尿塞,每次25~50mg,每日2~3次?速尿20~40mg,每日1~2次?长期应用可引起低血钾,宜及时补充钾盐?氨苯喋啶,每次50~100mg,每日3次?
血管扩张药:苄胺唑啉?肼苯哒嗪?硝酸甘油?消心痛,哌唑嗪等?常用者如消心痛,每次10~20mg,每日3次?哌唑嗪,每次2~10mg,每日3次?
〈2〉加强心肌收缩力:主要是洋地黄类强心甙,包括地高辛和西地兰,可以增加心脏的收缩能力,控制和改善心力衰竭的症状?地高辛的用法是,每次0.25mg,每日1次?
中医药治疗
〈1〉气阴两虚:心悸气促,动则尤甚,头晕乏力,盗汗颧红,心烦失眠,舌红少苔,脉细数或结代?
服用有关益气敛阴的药物?
〈2〉血瘀水阻:两颧暗红,口唇紫暗,心悸怔忡,动则气急,下肢水肿,舌暗或有紫斑,苔腻脉涩?
服用有关化瘀行水的药物?
〈3〉阳虚水泛:心悸气短,畏寒肢冷,腰酸腿软,浮肿少尿,面色晦暗,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结代?
服用有关温阳利水的药物?
〈4〉阳气虚脱:心悸气喘,烦躁不安,大汗淋漓,四肢厥冷,浮肿少尿,舌淡苔白,脉沉细微弱?
服用有关回阳益气固脱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