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巧治拉肚子的方法
这个方子很简单,就是把苹果蒸熟了吃掉..说真的,小时候有次拉肚子吃熟苹果,结果吃完就便秘了....效果对单纯性拉肚子有奇效...
,另外,如果拉得历害记得吃点加了糖和盐的开水,是补充你拉掉的电解质的
❷ 治疗腹泻的方法
少吃刺激性食物 有可能是乳糖不耐症
❸ 治疗拉肚子的方法
你好!宝宝拉肚子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宝宝拉肚子的根本原因是免内疫功能差容,对病毒细菌的抵抗力弱,当肠道受到感染时,便很容易感染拉肚子。同 时,如果宝宝喂食太多,造成积食也会引起宝宝拉肚子,另外,过敏体质,感冒等也会伴有拉肚子症状。宝宝急性拉肚子期间,要适当短期禁食,一般不超过8小 时。也要适当补液,也要少食多餐,必要时也可以让宝宝服胖得生、合生元益生菌,效果良好。 平时宝宝睡觉的时候让宝宝的头稍微 枕高点,有助于宝宝呼吸畅通,好好休息。宝宝感冒上火喉咙发炎大都是宝宝受凉引起的。平时要让宝宝多喝白开水、蔬菜汁、水果汁。必要时让宝宝口服头孢拉定 颗粒,同时,宝宝卧室里的温度、湿度、空气浓度要适宜,宝宝穿衣盖被要适度,一定要注意宝宝腹部保暖。如果宝宝卧室内干燥,可以在室内放几盆清水或添加加 湿器。(很高兴能为你解答,希望可以帮到你跟宝宝 ,祝宝宝健康!)
❹ 治疗拉肚子的土方法
建议去医院大便常规检查,明确诊断,以便制定治疗方案
茶叶大蒜治腹泻
大蒜切片,一汤匙回茶叶,加水煎答煮,水滚后再煮一两分钟,趁热服下,两三次即可痊愈。
烧酒杨梅治腹泻
家喻户晓的民间良方。选饱满杨梅十几颗,洗净沥干,泡于白酒中装瓶,数日后即可食用,浸泡时间越久越好,服用时吃一两颗杨梅,一勺烧酒,对腹泻、恶心、中暑、头痛有疗效
❺ 拉肚子最快的治疗方法!!!!!!
整肠生为非常有效的治疗急性肠炎的药品,其实急性肠炎没有什么特快的药品,吃药后怎么也的5小时后见效
❻ 腹泻有哪些治疗方法
1.敷脐法
(1)胡椒粉填满脐眼,用纱布盖贴,胶布固定,隔日更换1次。适用于寒湿腹泻。
(2)炮姜、附子、益智仁、丁香各等份,烘干共为细末,过筛,药末用水或鲜生姜汁调成糊状,敷满脐眼,外敷纱布,然后用热水袋熨于其上,冷后更换,每日1-2次,每次40分钟。适用于脾肾阳虚之五更泄泻。
(3)大蒜捣烂敷脐中,或贴足心。适用于寒湿泄泻。
(4)胡椒9克,康香暖脐膏1张,将胡椒研为粉末,过筛,药末填满肚脐,或用鲜生姜调成膏状敷脐中,察香暖脐膏盖贴。适用于寒湿泄泻。
(5)五倍子6克,用醋调如糊状,摊在纱布上,盖于脐,如泻止,即除去该药,时间不可太长。适用于脾胃虚弱或肾阳不足之久泻。
(6)木鳖仁5个,丁香5个,庸香0.3克,研末,米汤调作膏,纳脐中贴之,外以膏药护住。适用于寒湿水泻。
2。药熨法
白芷、干姜各3克,共研细末,以蜜为膏,先用酒洗脐微热后贴膏,再点燃艾条熨膏上。适用于脾肾阳虚之腹泻。
3.兜肚法
补骨脂、吴茱英、垠肉豆范、附子、五灵脂、炒蒲黄、罂粟壳各30克,五味子、白芍各20克,乌药60克,烘干,共为细末,用布制成兜状,护住脐部及下腹部,日夜不去,1-2个月换药1次,病愈为度。适用于脾胃虚弱或肾阳不足之久腹泻。
4.洗足法
(1)无花果叶60克,洗净,加水2000毫升,煎至1500毫升,待温洗脚,早、晚各1次,每次30分钟,15日为1疗程,疗程间隔5日。适用于湿热腹泻。
(2)茜草45克,煎水洗足,每日3次。适用于湿热腹泻。
5.灌肠法
(1)赤芍15克,丹参20克,益母草15克,川芍6克,牛膝10克,姜黄1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三七6克,水煎灌肠,每日1次。适用于多种腹泻日久不愈者。
(2)菊花15克,地榆30克,十大功劳叶15克,苦参30克,黄芩20克,大飞扬10克,水煎保留灌肠。适用于湿热腹泻。
(3)生地榆、老鹤草、五倍子、明矾各适量,水煎,灌肠,每日1次。适用于脾虚久泻。
(4)白头翁、白花蛇舌草、救必应各30克,川连须、赤白芍各15克,水煎取汁200毫升,每晚睡前保留灌肠。腹泻重,药液中可加藕粉15克;便秘者加大黄15克同煎。12-15日为1疗程,间隔5-7日,再做下1疗程治疗。适用于湿热腹泻。
(5)乌梅丸:乌梅15克,细辛6克,干姜10克,黄连6克,当归4克,附子6克,蜀椒4克,桂枝6克,人参6克,黄柏6克,煎药2次,浓缩为200毫升,于清晨6-7时,晚上8-9时各取100毫升保留灌肠,15日为1疗程。适用于各种腹泻日久不愈者。
6.推擦法
生姜30克,葱白30克,生姜捣烂,葱白切段,加水300毫升,煮沸30-40分钟,趁热用食指蘸药液在患者的拇指及小指根部的掌面向外推擦12次,再向内关、手臂方向推擦各12次,叫做“关两扇门”,每日1-2次,连用2-3日或病愈为止。适用于寒邪、湿热等腹泻如水者。
❼ 腹泻如何治疗
秋冬季是小儿腹泻病高发季节,多数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因多发生在秋冬季,故通常称为“秋季腹泻”。本病呈散发或小流行,经粪—口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潜伏期l~3天。多发生在6~24个月婴幼儿,4岁以上者少见。起病急,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无明显中毒症状。病初可有呕吐,常先于腹泻发生。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带少量粘液,无腥臭味。本病为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约3—8天。
小儿患秋季腹泻后合理饮食和适当用药,可缩短病程,很快恢复,则对小儿健康影响不大。如果处理不当,常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危及患儿生命;或者导致病情迁延,造成患儿营养不良,影响患儿生长发育。所以,家长有必要了解掌握一些小儿腹泻的家庭治疗护理方法。
腹泻病的治疗原则是①预防脱水;②纠正脱水;③继续饮食;④合理用药。根据以上原则,病情轻、无明显脱水的患儿在家庭治疗,可采取以下措施。重症需到医院治疗。
1.患儿口服足够的液体以预防脱水。
可选用以下液体:
① 米汤加盐溶液:配制方法:米汤500ml(1斤装酒瓶)+细盐1.75g(一平啤酒瓶盖的一半);或炒米粉25g(约两满瓷汤勺)+细盐1.75g(一平啤酒瓶盖的一半)+水500ml煮2~3分钟。预防脱水:首先给20~40ml/kg,少量多次口服,4小时内服完,以后随时口服,能喝多少给多少。
② 糖盐水:配制方法:白开水500ml(1斤装酒瓶)+蔗糖10g(2小勺)+细盐1.75g(一平啤酒瓶盖的一半)。剂量服法同上。
③ 口服补液盐(ORS)溶液(新生儿慎用),年龄<2岁,每天应提供ORS液 500ml;年龄2~10岁,每天应提供ORS液 1000ml;年龄>10岁,ORS液能喝多少给多少,每天应提供ORS液 2000ml。宜少量多次喂服,2岁以下的患儿每1~2分钟喂1小勺约5ml;大一点的患儿可以用杯子直接喝。如果患儿呕吐,停10分钟后再慢慢给患儿喂服(每2~3分钟喂一勺);若ORS液用完之后腹泻还不停止,则喂患儿一些上述原则中所提到的液体或看医生。
2.给患儿足够的食物以预防营养不良
母乳喂养的患儿继续母乳喂养,可适当延长喂奶间隔时间。如患儿不是母乳喂养,年龄在6个月以内,可用患儿日常食用的奶或奶制品继续喂养,用牛奶(或羊奶)加等量米汤或水稀释,腹泻好转后渐恢复正常饮食,或用酸奶,也可用奶-谷类混合物,有条件者可更换为不含乳糖的奶粉。如患儿年龄在6个月以上,给已经习惯的平常饮食,如粥、面条或烂饭、蔬菜、鱼或肉末等,需由少到多。可给适量新鲜水果汁或水果以补充钾。这些食物要很好烹调、研磨或捣碎使之容易消化。年长儿则可进食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腻的食物
3.可选用的药物:①微生态调节制剂:目的在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重建肠道天然生物屏障保护作用。常用的有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和粪链球菌等。②肠粘膜保护制剂:吸附病原体,维持肠细胞正常吸收与分泌功能;与肠道粘液糖蛋白的相互作用,增强其屏障作用,以阻止病原微生物的攻击。如思密达。
4.如果患儿3天不见好转,或3天内出现下列任何一种症状,应找医生诊治:腹泻次数和量增加;不能正常饮食;频繁呕吐;发热;明显口渴;粪便带血。
❽ 治拉肚子的方法
你好;
腹泻是指排出异常稀薄的大便,或含有未消化食物,甚或脓血,并且排便次数频密,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周围不适、失禁等症状。腹泻极少是严重疾病的症状,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但由于腹泻会丢失大量的肠液,多次腹泻后可造成血液中的电解质紊乱,特别是钾离子丢失过多,造成全身不适。如果腹泻持续不止或伴有脓血便、剧烈呕吐或高热,应到立即医院就诊。
一、腹泻的自我诊断要点
伴随的症状
可能的诊断
急性腹泻,水样便,可伴有(或不伴有)发热,脐周疼痛 胃肠炎,多为食用不洁、变质或使用过敏的食物引起
急性腹泻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并发现大便中带脓血 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但也不能排除溃疡性结肠炎
慢性腹泻伴发热 常见于慢性痢疾、血吸虫病、肠结核和结肠癌等
慢性腹泻还有间歇性便秘 结肠过敏、直肠或结肠息肉,还须排除结肠癌
粪便呈酱红色或血水样,含有脓血小块,量较多且有恶臭 急性阿米巴痢疾
粪便量多,恶臭异常,呈灰白色油脂状 一般为脂肪消化及吸收障碍所致的腹泻
严重腹泻,伴有剧烈呕吐、发热、严重脱水,粪便呈米泔水样,病情凶险 可能为霍乱和副霍乱
常见腹泻的病因及治疗
夏季是菌痢的高发季节,此时,沙门氏菌肠炎、由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也到了发病高峰期。由于三者在临床上均有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易混淆诊断。此外,菌痢与沙门氏菌肠炎在抗生素的使用上不尽相同,而轮状病毒性腹泻则不需要用抗生素。因此,对三者加以鉴别,于及时治疗有重要意义。
菌痢多由食用不洁食物如蔬菜、水果等引起发病,1岁以内幼儿少见,首发症状为先泻后吐,同时有腹痛,以左下腹痛为主,腹泻的特点是便次频繁,每日大便次数超过十次,甚至更多,但大便量少,大便性状为粘液或脓血便,里急后重明显,大便镜检满视野白细胞,大使培养可查到志贺氏菌。氟哌酸为目前最佳抗痢药物。
沙门氏菌肠炎多由食用不洁食物如牛奶、蛋类、家禽、内脏等引起发病,1岁以内幼儿多见。首发症状为先吐后泻,常有呕吐,以脐周腹痛为主,每日便次在3-10次,大便量多,大便性状为水样带粘液,里急后重不明显,大便镜检白细胞总数多正常,大便培养可找到沙门氏菌,治疗药物选用复方新话明、氯霉素、氨苄青霉素或第三代头孢菌素。
轮状病容是6岁以下幼童非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以6个月~2岁小儿发病率最高。轮状病毒性腹泻首发症状为呕吐、咳嗽,腹泻每日3-10次,大便为稀便、水样或蛋花样。有酸臭味,无粘液及脓血,大便镜检、大便培养均阴性,血象不高,病毒检测可分离出轮状病毒。如果没有继发细菌感染,可不用抗菌药物。
抓“肚筋”医治拉肚子
因受凉而引起的拉肚,可用抓“肚筋“的方法来治疗。让患者俯卧于床上,可在患者两肩胛骨内侧分别抓住一根较粗的筋“即肚筋”。抓住此筋提起来,再猛地松开,这样左右如是几次,便有奇效。
什么是腹泻?
❾ 腹泻用什么方法快速治疗
您好:可以服用的!也可以服用整肠生或是香砂养胃丸看一下!平时内注意一下饮食,尽量是不要吃辛容辣刺激生冷的食物就可以了!
我给你找了个网站里面的内容介绍的比较详细你可以了接下,希望对你有帮助!
http://www.eycx.com/ArticleShow.aspx?ID=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