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方法也比较多,我们强调普通的治疗方法,比如饮食疗法,病人严格低盐、低脂饮食,把盐控制到比较低的水平,比如一天6g,非常严重的病人应该是无盐饮食。低脂饮食就是不吃动物内脏,不吃动物脂肪,不吃海鲜等。在第二部分就是对症治疗,肾病综合征病人往往水肿比较严重,这时候要适当的用一些利尿剂,比如氢氯噻嗪、螺内酯、托拉塞米等。第三部分治疗是控制血压,肾病综合征病人有相当一部分血压会明显地增高,这时候要酌情地选用一些对肾脏没有损害的降压药。再一部分是激素治疗,激素治疗对大部分病人都比较重要,比如用激素1mg/kg,早期通过诱导治疗,病人蛋白尿能得到很快的控制。后期要把激素逐渐地减量。最近治疗是免疫治疗,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包括环孢素、他克莫司、西罗莫司、赛可平等药物,对病人治疗是很有效果的,控制的比较快,复发率比较低,甚至有一部分病人不需要激素治疗。其他的治疗也很重要,比如在高凝状态,病人必须及时用上抗凝疗法,比如华法林、肝素,还有尿激酶等。对于抵抗力比较弱的,由于病人反复感染引起的,这时候要想方设法提高病人抵抗力,临床上可以用一些人参,吃一些虫草制剂,还可以用免疫球蛋白,还有胸腺肽等,这些对病人的治疗还是很重要的。非常严重的病人,比如水负荷过重,通过利尿是控制不了的,这时候病人可以做透析。还有一部分病人可以做免疫吸附,可以做血浆置换等。
B. 肾炎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1)休息:急性期应卧床休息1~2周,待水肿消退、肉眼血尿消失、血压正常即可下床活动。F.SR正常、尿改变轻微时可复学。尿常规正常3个月后可恢复体力活动。
(2)饮食:尿少、水肿期应限制钠盐摄入;氮质血症期应限制蛋白质于0.5g/(kg·d)。水肿重且尿少者,应适当控制入水量。
(3)抗生素:急性者,青霉素(PG)5万U/(kg·d),分两次肌注,连用7~10天。PG过敏者可改用红霉素或其他敏感抗生素。
(3)清除体内隐匿病灶和预防感染,避免用肾损害药物。各类经肾代谢或排出的药物,剂量应按肾清除率调整。
2.对症治疗
(1)利尿:经控制水盐入量仍水肿、少尿者可予呋塞米(速尿),每次1~2mg/kg口服;尿量显著减少伴氮质血症时可予肌注或静脉注射,每6~8小时一次,每次2~5mg/kg。
(2)降压:凡经休息、控制水盐、利尿而血压持续升高,舒张压>90mmHg时均应予降压药。首选硝苯地平(心痛定)。每次0.2~0.3mg/kg,口服或舌下含服,每日3~4次。也可选肼苯达嗪,1~2mg/(kg·d).分3-4次口服。严重高血压患者可用利血平,首剂按0.07mg/kg肌注,后按0.02~0.03mg/(kg·d),分3次口服维持。
(3)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对原发或继发肾小球疾病有临床或病理活动表现的,可考虑使用。
(4)抗凝和血小板解聚药:对有高凝状态或某些易有高凝倾向的病变如膜增生性肾炎、膜性肾病等可给予抗凝及血小板解聚药。
(5)肾功能不全的治疗:同其他慢性肾疾病相同,必要时慢性透析,择期肾移植。
C. 肾炎的治疗方法
肾炎的话你要看到底是哪种肾炎,它分的很细的,才能够对症治疗。
D. 肾病的治疗方法
肾病是以肾小抄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为主的症侯群,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其临床特征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及全身水肿。建议饮食方面要多吃富含植物有机活性碱的食品,少吃肉类,多吃蔬菜。恰玛古富含植物有机活性碱,能迅速排除体内酸毒,澄清尿液酸毒,从而真正的保护肾脏。
E. 慢性肾炎治疗方法
慢性胃炎治疗方法是,应祛除各种可能致病的因素,如根除幽门螺杆菌。避免进食对胃黏膜有强刺激的饮食及药品。戒烟忌酒,注意饮食卫生,防止暴饮暴食,积极治疗口、鼻、咽部的慢性疾患,加强锻炼和提高身体素质。
F. 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理、法、方、药是中医辨证论治密不可分的四个环节。治法是在辨清症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方法。它是指导组方遣药和选择中成药的指导原则。因而中医学常说:“法随症立,方从法出,方以药成。”可见理、法、方、药四位一体,缺一不可。
中医的治法有多种,结合肾脏病患者临床表现的特点,常见的中医症侯,以及长期临床实践的经验,肾脏病常用的中医治法可以概述如下:
发汗解表法
肾脏病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常易患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反过来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又可使原来的肾脏疾病加重,如水肿加重、蛋白尿及血尿反复、肾衰患者的血肌酐上升等。因此,对肾脏病患者的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不能等闲视之。
中医的发汗解表法是通过宜发肺气,调畅营卫,开泄腠理等作用,使人体絷絷汗出,从而使肌表的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它的优点是可以因症、因人、因时而异,使邪祛而正不伤;对病毒性感冒具有特效;还可避免部分抗生素的副作用。
发汗解表法有辛温解表法、辛凉解表法、扶正解表法诸种。辛温解表法适宜于风寒表征。常用方为桂枝汤、杏苏散、九味羌活汤。麻黄汤为峻汗之剂,不宜选用。若夏令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则宜用藿香正气散,散寒与化湿并进。辛凉解表法适宜于风热表征。常用方为银翘散、桑菊饮。扶正解表法适宜于虚入外感,扶正的目的是有利于鼓邪外出,且祛邪而不伤正。
常用方为人参败毒散、荆苏参豉汤(自拟方:荆芥、苏叶、党参、豆豉)、加减葳蕤汤、小柴胡汤。其中小柴胡汤在《伤寒论》中虽为和解少阳的代表方剂,因方中的药物扶正与祛邪兼顾,且柴胡的药理作用具有较好的抗感冒病毒的作用,故常引申为扶正解表之方剂,临床效如桴鼓。
使用发汗解表剂时要避免“闭门留寇”,也就是说要暂时停用原先的补益的方药,集中力量表散外邪,以利迅速截断病程。因为补益之品有恋邪之弊。另外,要注意轻煎以充分发挥药效。
解毒利咽法
咽炎、腭扁桃体炎是肾炎发病与反复加重的重要诱因之一。如蛋白尿及血尿常因咽炎、腭扁桃体炎的发作而加重。现代医学主张运用抗生素及手术摘除腭扁桃体。中医学认为咽喉是肺、胃之门户,咽炎、腭扁桃体炎主要责之于肺胃热毒上攻。因而,治法为清热解毒、利咽散结,常用方有银翘散、五味消毒饮、银菊玄麦海桔汤(银花、野菊花、玄参、麦冬、胖大海、桔梗)。
利水退肿法
水肿是肾脏病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现代医学称之为“肾性水肿”。根据其发生的机制又可细分为肾病性水肿和肾炎性水肿两类。肾病性水肿责之于血管内外的液体交换失衡,主要由于尿蛋白的大量丢失,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所致。肾炎性水肿责之于机体内外的液体交换失衡,主要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致使水、钠潴留。
中医治疗肾性水肿的长处在于调整恢复有关脏腑的功能并协调水、气、血三者的关系,即重视机体对水液代谢的自调能力,所以退肿不易反复,且无副作用,同时患者的体力恢复亦较好。此外,也较输注白蛋白或血浆以扩容利尿更为经济。现将利尿退肿诸法分述如下:
(1)宣肺利水法
适宜于肾性水肿急性期,症属肺气不宜者,即前贤所谓的“开鬼门”、“汗法”。常用方为越婢加术汤、越婢五皮饮、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车五皮饮(五皮饮加麻黄、车前草、车前子)。
(2)活血利水法
适宜于血淤水停者,其发生机制多为水病及血病。如女性患者因肾性水肿可致闭经,肾病综合征患者伴发肾静脉血栓时应首选此法,活血利水并进,俾淤去肿消。常用方为加味当归芍药散(当归尾、白芍、川芎、白术、茯苓、泽兰叶、怀牛膝、丹参)。
(3)行气利水法
适宜于气滞水停者。若系脾气壅塞,脘腹胀满水停,常用方为导水茯苓汤、胃苓汤。若因肝气郁结水肿加重者,应在利水的同时及时配用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类方药,并辅以情志护理,俾肝气条达,水液运行。
(4)清热利水法
适宜于湿热内蕴者。湿热之邪常胶着难解,病程缠绵,治宜守方,切勿急于求成。辨识湿热宜分清孰重孰轻及病位重心,用药方能恰到好处。若为下焦湿热,可选八正散、大橘皮汤;若湿热弥散三焦,湿重于热者用三仁汤;湿热并重者用杏仁滑石汤。
(5)温阳利水法
适宜于阳虚水停者。脾阳虚则选用实脾饮。肾阳虚而水停宜用济生肾气汤,肾病撤减激素太快而现水肿反复者,该方效著且药效持久。若心肾阳俱虚,水气凌心者,常选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对尿毒症性心包炎,我们曾以苓桂术甘汤合生脉饮,益气温阳蠲饮而收效。
(6)健脾益气利水法
适宜于脾气虚水停者,常用方为防己黄芪汤、防己茯苓汤、春泽汤、五苓散、香砂六君子汤加味、参苓白术散加味。
(7)育阴利水法
适宜于阴虚水停者。因施治较为棘手,为防滋阴腻滞和利水伤阴,宜选甘寒清补之品与甘淡或甘寒利水药并用,常用方为猪苓汤、六味地黄汤加味。
(8)益气养阴利水法
和温肾滋阴利水法适宜于气阴两虚和肾阴阳两虚水停者。前者选参芪地黄汤合五皮饮;后者宜选用济生肾气汤。
通腑泻浊法
通腑泻浊法即中医学的“下法”。主要是运用泻下药通导大便,排除肠胃积滞,使浊邪从下窍而出。结合肾脏病患者而言,此法主要常用于肾衰患者。现代医学认为,尿素氮75%由尿中排出,25%由肠道随粪便排出,因而近年来问世的口服肠道吸附剂,如氧化淀粉等,就是着眼于导泻,以降低尿素氮。然而在临床运用中出现了腹泻过多,患者体力不支;胃脘不适,难以受纳;尿素氮虽降而患者症状不减的情况。中医通腑泻浊法的长处在于结合患者的个体症候特点,灵活地运用大黄,不仅无以上弊病,且在降低尿素氮的同时,患者便调纳香神振,确有扶危救急之功。
运用大黄治疗始自唐代,近20多年来大黄治疗肾衰已成常规,方法多采用灌肠。实验研究提示:大黄有降低尿素氮、降解血内中分子量含氮化合物等促使体内毒物排出和减少其毒害,改善肾功能等多方面的综合作用。运用大黄尤注重在选择制剂、用量、煎法、配合扶正药四个方面下工夫。
生大黄适宜于肠胃积热、大便燥结的患者,用量为3~20克,要注意掌握各个患者的有效治疗量。生大黄宜后下,便前常有轻微腹痛感,不必过虑,便后迅失。对于大便偏干而脾胃虚弱或者是年老的慢性肾衰患者,则宜选用制大黄同煎,用量为3~20克。有时还可采用配服麻仁润肠丸或连翘败毒丸等成药以图缓泻。由于肾衰患者正气多虚,纵然腑气不通,亦多为本虚标实症,所以应采用扶正攻下法方合病机,如此可避免一意攻下后正随邪脱的险候。若系脾胃虚寒大便偏干者,常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制大黄;若系肝肾阴虚而致便秘者,常用六味地黄汤加大黄;倘若气阴两虚兼有大便秘结者,常用参芪地黄汤加大黄;若系肾阳虚而兼大便偏干者,可用肾气汤加制大黄。此外,若痰热中阻较甚且大便干结者,可暂不配扶正药,而选用黄连温胆汤加生大黄以清化痰热、通腑泻浊为首务。运用通腑泻浊法一般掌握药后每日排便两次为度,过多则伤正气。对于肾衰大便并不秘结或反而溏薄,甚至腹泻的患者,则不宜选用大黄,倘若滥用之则有“虚虚”之弊。
G. 治疗肾病的方法是什么
病情分析:慢性肾炎的特点是以持续性的蛋白尿和血尿、渐进性的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至少一年以上。
意见建议:必要时做透析治疗。痛风,主要是和嘌呤代谢不正常有关系,可以用别嘌呤醇,秋水仙碱口服治疗,平时注意不要吃豆类,酒,海鲜,动物内脏等。
H. 如何治疗肾病
肾病治疗主要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类型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版与治疗方权法 比较轻的有肾病综合征微小病变 轻微肾炎等 一般采用激素 保肾类药物治疗 严重的肾衰竭 尿毒症阶段 透析治疗
I. 肾炎最好的治疗方法
病情分析:慢性肾炎可以治好的,西医治疗肾小球肾炎的方法主要是应用激素回,激素药只是治标不治本的答,早期应用有效但疗效不稳定,在撤减激素或者停用时会复发。而且长时间应用激素会造成骨质疏松,甚至形成股骨头坏死,严重者还会严重损害肝肾功能,建议用中药进行治疗。指导意见:本病可以服用中药华丹肾炎灵颗粒,气相色谱-质谱法严格检测确保道地药材不含农残确保肾脏零损伤!扶正祛邪:扶正者,补脾胃,益肾阴,调气机。又兼凉血、止血、化瘀、清热、泻火、祛湿,以此减轻蛋白尿和血尿,减轻或拮抗激素等西药治疗的副作用,提高疗效。有利于慢性肾炎患者进一步降低尿蛋白量和防止肾小球纤维化,还可避免药物的毒性反应,适合患者进行长期连续的药物治疗。本回答由
吉林华康药业医学客服中心
提供、推荐服务有(就诊服务、义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