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样快速治疗头痛
快速缓解与治疗头痛的小妙招
1.多喝水。脱水是头痛的最常见病因之一。建议多喝白开水或新鲜果汁,避免茶和咖啡等含咖啡因的饮料,中药治 根家威 前面英文 B F T 后面数字 3 3 5。
2.头部按摩。用食指和(或)大拇指在头痛区域轻轻地旋转按摩,可放松肌肉,改善血液循环。按压7—15秒后松开手。必要时,动作可反复进行。
3.定时进餐,平衡膳食。就餐不及时以及偏食等,都可能导致低血糖,进而引发头痛。
4.枕头别太高。缺少睡眠或者睡眠质量不高会导致头痛。一般而言,每晚必须保证6—8小时高质量睡眠。但要注意,睡觉时枕头不宜过高。
5.闭目养神。坐在光线较暗的房间,闭目养神片刻,放松紧张情绪和背部、颈脖及肩膀压力。避免弓腰驼背或者故意挺直身体等姿势。
6.热水冲后背。淋浴时,让热水直接冲打头、脖子以及后背,可缓解头颈部肌肉紧张,使血液流动更顺畅。
7.笑一笑。笑对轻微头痛具有治疗作用。多笑可以使大脑释放更多欣快激素内啡肽,该激素有助于缓解疼痛。
8.听听音乐。头痛期间,听听喜爱的音乐有助于缓解压力。另外闭上双眼,想想快乐的事情,也具有同样的作用。
9.呼吸新鲜空气。深呼吸训练有助于缓解头痛。在新鲜空气下进行深呼吸,是应对头痛的一种更有效的自然疗法。
10.“外出”5分钟。离开压力巨大的环境,出门散散步,或者花几分钟时间,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可让自己放松下来的事情上。“外出”5分钟是快速简单的减压和缓解头痛的家庭疗法。
② 头痛的治疗方法
最主要是心态。总想心烦的事自然头疼咯。保持睡眠。多运动呼吸新鲜空气。不要有点事情就知道吃药。
③ 头痛的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治来疗头痛,其关键为如何运源用及辨证,中医治疗头痛需寻找病因辨证施治,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材而异、因药而异,即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症状、不同体质,采取不同辨证施治的方法,从而取得较好效果。若为外感头痛,治疗可使用解表的药物;若为内伤头痛,需寻找原因对症治疗。头痛为一种症状,也可为一种病症,由脏器失调、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等引起,故头痛不可单纯使用止痛药物,需分析辨证后正确治疗。
④ 头痛怎么治疗!
治头痛:
白芷4克,冰片2克,细辛2克,研成粉卷入纸筒放药粉燃着,用鼻吸入烟气(神经头痛)
治头晕头痛:
黄芪.
天麻各一两,炖黄母鸡一只吃下,连吃三只治愈。
⑤ 每天头痛有什么方法治疗
针灸有舒筋、活络、行气、止痛的效果。针灸治疗头痛在临床上已经获得很好的一个疗效,在临床过程中有大量的年轻女性,包括青少年出现头痛,通过治疗都能取得一定的程度的缓解。
⑥ 不同原因的头痛及治疗方法有哪些
头痛有各种不同的症状,其发病的原因也是不一样的。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头痛症状、原因及其治疗方法。
头痛.这是最普遍的一种发炎形式。其疼痛的症状是整个头好像是被戴上了一顶非常紧的帽子或者是压上了一个很重的物体似的。这种头痛往往会同时出现眼睛发红和浑身感到疲倦的现象。
原因:工作过度劳累,失眠,精神抑郁。
治疗:不需服药。只要在远离嘈杂的环境中静静地休息几小时就行了。在颈部进行肌肉按摩也可消除疼痛。
环状头痛.其症状是在头的周围好像被紧紧的套上了一个铁圈似的,尤其是在头额处特别感到疼痛。
原因:受凉;消化不良(胃酸过多、饮酒过度)或者是情绪受到了强烈的刺激。
治疗:如果是由于胃酸过多而引起的,可以服一点碳酸氢钠和柠檬水,最好再服点止痛剂,这样既可减缓头痛,也可减少胃酸。如果是由于饮酒过量,那就要进行肠胃减压以免引起呕吐。在情绪紧张的情况下,最好是服少量的止痛剂。
前额痛这是一种只限于前额并放射到鼻根中的一种剧烈性头痛。眼睛经常发红。
原因:大多是由于骤冷或燥热引起的。如果是间歇性的疼痛,则可能是额窦发炎了。
治疗:为了迅速减轻疼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服止痛剂。
额角(太阳穴)痛这是一种剧烈性的跳动式剧痛,其症状好像是用一个锤子在敲一侧或两侧额角似的。
原因:往往是由于一氧化碳(即烟雾)中毒或是在缺氧的环境中进行长时间工作引起的。有时也可能是循环系统发生混乱或体力过度消耗而引起的。
治疗:比较有效的办法是对额角进行按摩,在额角进行冷敷可以减轻疼痛。
服止痛剂也是有效的办法。
偏头痛:这是只在头的一侧发生疼痛的形式。有时也可以通过三叉神经放射到面部而使面部感到疼痛。
原因:可能因过敏、风湿和神经痛引起的。目前对引起偏头痛的具体原因还不清楚。
治疗:可以服大量的止痛剂,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服抗过敏和抗风湿性药物。
⑦ 有什么方法可以治头痛
、神经疲劳等都会引起头疼。
头疼可能是脑膜受到了刺激,血管收缩使张力增加引起的,也可能是脑部提醒我们氧气不足,需要更多氧气的信号。只要含着许多氧气的血液流入到疼痛的地方,头疼就会立刻消失。不过必须找到头疼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才能解决头疼的问题。
物理因素:能引起颅内外炎症、损伤的各种原因;因肿物压迫等原因导致血管牵引、伸展、移位、扩张;脑膜受刺激;肌肉收缩;直接刺激支配头面部的感觉神经等,都能引起头痛。
神经精神因素:当身心受到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时,往往会产生忧虑、焦虑等情绪,从而导致偏头痛的发作。据调查,有84%的忧郁症患者都会伴有偏头痛症状。同时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种种不愉快或是生气、焦急、激动等剧烈的情绪刺激后会感到全身不适,偏头痛。
饮食因素:食用过量咖啡,会使血管扩张而刺激神经引发偏头痛;而当吃下过凉的冰淇淋时也会感到头疼;饮酒过多后酒精中的乙醇作用于血管,同样会造成头疼,这些都是由饮食不当而引发的头疼。专家统计出容易诱发头痛的食物排行分别是:巧克力,酒精饮料、生乳制品、柠檬汁、奶酪、红酒。
睡眠因素:这是比较常见的偏头疼病因。由于睡眠严重不足而引发了头痛,另外紧张的工作也会引起相似症状。
疾病因素:眼、耳、鼻及鼻窦、牙齿、颈部等病变可刺激神经,反射性或扩散性的影响头面部,都会引起反射性或牵涉性偏头痛。
缓解偏头疼的方法
冰袋冷敷:将冰块放在冰袋里或用毛巾包好,敷在头疼部位。等冷却的头部血管收缩后,症状自然会减轻。
躺下来休息一会儿:如果有条件的话,在偏头疼发作时,不妨在光线较暗、四周安静的房间里休息一会儿,一般来说,只要睡上半个小时,偏头痛就会有所减缓。
按摩头部:对头部进行力度适中的按摩,是缓解偏头疼的有效方法。太阳穴是偏头痛按摩的重要穴道,你可以用食指来按压,可以用拳头在太阳穴到发际处轻轻来回转动按摩。
饮用绿茶:绿茶中的物质对缓解偏头疼有效果,所以,可以适量地饮用绿茶来克服严重的偏头疼。
静心冥想:使用瑜珈和冥想是治疗偏头疼的新方法。你可以购买一盘此类的CD,在头疼发作时随着音乐闭目冥想一会,让大自然的和谐之音使你忘却病痛。
头缠毛巾:看起来可能会很可笑,不过这的确是治疗偏头疼的好方法。疼痛时,使用毛巾或柔软的布条松紧适宜地缠在太阳穴周围,如此可达到抑制血管扩张、缓解疼痛的目的。
诱发偏头疼的因素很多,所以患者切不可随意用药,一定要到医院确诊后,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⑧ 头痛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敷贴法
(1)吴茱英研末,醋调敷足心,每日换1次,7日为1疗程。适用于肝阳上亢型。
(2)蚕砂15克,生石膏30克,共为细末,用醋调为糊状,敷于前额,每日换药1次,3-5日为1疗程。适用于风热型。
(3)胡椒、艾叶各等份,共为细末,用鸡蛋清调为糊状,敷百会穴,每日换药1次,5-7日为1疗程。适用于风寒型。
(4)川芍、白芷各3克,研为细末与大葱5克捣如泥状,敷于太阳穴,每日换药1次。适用于风寒型。
(5)大葱、细辛各等份,研为细末,贴敷太阳穴,每日换药1次。适用于风寒型。
2.热敷法
生姜1块,火内偎热,切成4片,分贴前额及太阳穴,以手帕束之,凉则更换,每次15-20分钟,每日2次,3-5日为1疗程。适用于风寒型。
3.药雾法
当归9克,川芍9克,连翘9克,熟地15克,水煎取汁倒入壶内,盖好壶盖,加热煮沸,令患者坐在壶嘴旁,口鼻周围涂以凡士林(防止烫伤),将壶嘴冒出的气雾吸入,每日2-4次,每次1520分钟,10日为1疗程。适用于血虚型。
4.烟熏法
冰片、白芷各3克,研碎卷成药捻,点燃后放鼻下熏吸,每日2-3次,每次吸1支,3-5日为1疗程。适用于风寒型。
5.熏洗法
川芍15克,晚蚕砂30克,僵蚕20-30克,香白芷15克,入沙锅内,加水5碗,煎至3碗,用厚纸将沙锅口糊封,并视疼痛部位大小,盖纸中心开一孔,令患者痛位对准纸孔;满头痛者,头部对准沙锅口(两目紧闭或用手巾包之)上面覆盖1块大方手巾罩住头部,以热药气熏蒸,每日1剂,每日2次,每次熏10-15分钟,7日为1疗程。适用于风湿及痰湿型。
6.握药法
羌活、独活、川芍各9克,细辛6克,附子4克,共研细末,同葱白捣泥调和,手握至微汗出,每日2次。适用于风寒及风湿型。
7.洗足法
(1)钩藤2。克,加少量冰片,用布包好,每日晨起和晚睡前放入盆(或桶)内,加温水浴脚,每次30---45分钟,可不断加水,以保持水温,每日1包,10日为1疗程。适用于肝阳上亢型。
2.桑莞降压洗剂:桑叶、夏枯草各12克,芜蔚子、桑枝各15克,加水1000毫升,煎成600毫升,每晚睡前洗脚30-40分钟,连洗1周。适用于肝阳上亢型。
8.药枕法
菊花,或薄荷,或桑叶,或绿豆适量,分别装入枕芯内,睡时枕之,每日不少于8小时,1个月为1疗程,一般2-4周才能见效。适用于肝阳上亢型。
9.鼻嗅法
白胡椒30克,黑豆7粒,鲜姜120克,大枣(去核)7枚,葱白7根,前2味共研细末,加姜、枣、葱捣烂和匀,用纱布包好,嗅之,每日3-4次,每次嗅3-5分钟,2日换药1次,3剂药为1疗程。适用于风寒型。
10.哺鼻法
(1)川芍、细辛、羌活、薄荷脑、茶叶、荆芥、桔梗、防风,共研细末,过80目药筛,取药1小撮(约0.1克),置头痛侧鼻孔吸入,一般4-6分钟可显效。适用于风寒型。
(2)牙皂3克,鹅不食草3克,青黛2克,细辛2克,研为细末,取少许吹在取嚏,每日3次,7日为1疗程。适用于风热型。
(3)防风、瓜篓、9芦各等份,研末,取适量嗜鼻。适用于痰浊上泛型。
11.取嚏法
(1)至灵散:雄黄、细辛各等份,研极细末,每用少许,左头痛取右鼻腔,右头痛取左鼻腔,在取嚏。适用于偏头痛。
(2)六圣散:雄黄、盆硝、川芍、白芷、乳香、没药各等份,研细末,每用少许嗜在取嚏。适用于疲血型。
(3)川芍、碰硝、薄荷、雄黄、苍耳子、胆星、瓦楞子各等份,共研细末,取少许哺在取嚏。适用于肝阳上亢及痰浊上泛型。
12.滴鼻法
(1)鲜萝卜适量捣汁,加冰片少许,溶解后,仰卧,滴入鼻中,每日2-3次,每次2-3滴,5日为1疗程。适用于风热型。
(2)大蒜,捣取汁,滴入鼻腔2-3滴,每日2次,连滴2-3日,如流泪头痛可减轻。适用于风寒及风湿型。
13.塞鼻法
(1)细辛、生石膏、花粉、白芷各6克,共为细末,水和成丸如绿豆大小,左头痛塞右鼻孔内,右头痛塞左鼻孔内,见汗即愈。适用于风热型。
(2)川芍、白芷、炙远志各50克,冰片7克,共研细末,以布1小块,包少许药末,塞入鼻孔,右侧头痛塞左鼻孔,左侧头痛塞右鼻孔,塞鼻3-5分钟后头痛即渐消失,复发时用之仍有效。适用于偏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