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早搏的治疗方法
早搏的治疗方法,那就是多吃点心,治疗心脏病的药吧!
② 早搏有哪些治疗方法
1.西医药治疗:
早搏的治疗应视有无器质心脏病,是否影响心功能以及能否发展为严重的心律失常来决定治疗原则。
偶发早搏但没有心血管疾病史证据的早搏多无临床意义,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可用小量镇静剂或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等)。
房性和房室交界性早搏的治疗主要是纠正引起早搏的病理因素。频发的房性及交界区性早搏可选用异搏定、地高辛、乙胺碘呋酮、双异丙吡胺等药物。
室性早搏的治疗主要目的是预防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和猝死。在室性早搏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时,且非成对或连续出现,则治疗主要是去除诱因和解除精神紧张。在室性早搏伴发器质性心脏病时,除针对原发疾病治疗外,可选用慢心律、心律平、乙胺碘呋酮、普鲁卡因酰胺、奎尼丁、双异丙吡胺等药物。如由心功能不全导致的早搏,可给予洋地黄类强心甙。
2.中医药治疗
〈1〉气血两虚:心悸怔忡,头晕眼花,失眠健忘,倦怠乏力,面色不华,唇甲浅淡,舌淡苔薄,脉沉细或结代。
治法:益气养血。
方药:党参、熟地各15克、麦冬、酸枣仁、远志、丹参、当归、茯苓、白术、阿胶各10克,桂枝、炙甘草各6克。
〈2〉心血瘀阻:心悸胸痛,憋闷不舒,唇甲紫暗,甚则胸痛彻背,舌质紫青或有瘀斑,脉细涩或结代。
治法:活血通络。
方药:丹参30克,桃仁、红花、当归、熟地、赤芍、酸枣仁、川芎、薤白、瓜蒌各12克,桂枝、炙甘草各6克。
〈3〉心神不宁:心悸易惊,失眠多梦,心烦不宁,头晕健忘,舌淡苔白,脉细数或结代。
治法:镇惊安神。
方药:龙齿、磁石各30克,茯神、远志、太子参、菖蒲、丹参、白芍各10克,炙甘草6克,琥珀3克,研末冲服。
③ 治疗早搏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1、当然药物治疗最简单,但是不同的早搏用药不同,请确诊后才能确定,治疗心脏器质性疾病是关键。 2、射频消融效果确定,但是费用较高,且要到三甲医院才能办到。
④ 早搏有什么治疗方法
(1)西医药治疗。
早搏的治疗应视有无器质心脏病,是否影响心功能以及能否发展为严重的心律失常来决定治疗原则。
①偶发早搏但没有心血管疾病史证据的早搏多无临床意义,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可用小量镇静剂或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等)。
②房性和房室交界性早搏的治疗主要是纠正引起早搏的病理因素。频发的房性及交界区性早搏可选用异搏定、地高辛、乙胺碘呋酮、双异丙吡胺等药物。
③室性早搏的治疗主要目的是预防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和猝死。在室性早搏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时,且非成对或连续出现,则治疗主要是去除诱因和解除精神紧张。在室性早搏伴发器质性心脏病时,除针对原发疾病治疗外,可选用慢心律、心律平、乙胺碘呋酮、普鲁卡因酰胺、奎尼丁、双异丙吡胺等药物。如由心功能不全导致的早搏,可给予洋地黄类强心甙。
(2)中医药治疗。
①气血两虚:心悸怔忡,头晕眼花,失眠健忘,倦怠乏力,面色不华,唇甲浅淡,舌淡苔薄,脉沉细或结代。治宜益气养血。
方药:党参、熟地各15克,麦冬、酸枣仁、远志、丹参、当归、茯苓、白术、阿胶各10克,桂枝、炙甘草各6克。
②心血瘀阻:心悸胸痛,憋闷不舒,唇甲紫暗,甚则胸痛彻背,舌质紫青或有瘀斑,脉细涩或结代。治宜活血通络。
方药:丹参30克,桃仁、红花、当归、熟地、赤芍、酸枣仁、川芎、薤白、瓜蒌各12克,桂枝、炙甘草各6克。
③心神不宁:心悸易惊,失眠多梦,心烦不宁,头晕健忘,舌淡苔白,脉细数或结代。治宜镇惊安神。
方药:龙齿、磁石各30克,茯神、远志、太子参、菖蒲、丹参、白芍各10克,炙甘草6克,琥珀3克,研末冲服。
⑤ 心脏早搏的治疗方法!
先回答你什么是早搏:
正常情况下,
我们的心跳非常规律,
象钟摆一样,
但是
有些专情况下心跳会属提前出现,
这就是早搏。
患者可能会感觉心慌,
或者有心跳停顿感。
早搏的原因很多,
大体来说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的,
所谓功能性的是指心脏本身没有什么问题而出现的早搏
器质性的是指继发于其他心脏病的早搏(心肌病,心肌梗塞,冠心病等)
如果是功能性的早搏,
也就是说,你年龄不是很大,没有上述疾病史,
那么可以完全放心,
对患者的生命,
生活质量没有任何影响,
如果胸闷心慌不是太严重,
完全可以不服药。
总之是不严重。
生活中要注意不要吸烟,饮酒,咖啡,
因为这些能兴奋交感神经,加重早搏。
逐字敲的,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祝早日康复。
⑥ 早搏可以用哪些治疗方法
【药膳治疗】
1.莲子肉50克
⑦ 治疗早搏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早搏的特色疗法
早搏是最常见的一类心律失常,临床表现为:心慌、气专短、胸闷、心属前区不适等症,治疗上目前仍以药物为主。用药时应注意:
1.治病求本。首先要查清病因,不能单用抗早搏的西药,要从根本治疗。
2.药物选择。目前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很多,治疗量与中毒量很接近,使用不当会导致新的心律失常。
3.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4.中医药治疗效果好。
早搏属于中医“心悸”病范畴,我院心律失常治疗中心刘主任采用中医辨证分型与西医辨病相结合。他提出“五脏六腑皆令人悸”。早搏病位在心,但于肝、脾、肾关系密切,临床用药不但治心,还兼治肝、脾、肾。临床治疗重视辨证、辨脉、辨病。形成自己独特的治疗方法,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研制开发了"太康胶囊"系列方药,它具有益气养血,复脉安神,改善心肌缺血,提高心功能,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早搏,有效率达95%以上,且愈后不复发!
⑧ 早搏最好的治疗方法
早搏可分为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二者均可见于正常健康人,即为生理性专早搏,属也可见于多种心脏病。早搏的治疗方法:1. 房性早搏:通常无需治疗,避免吸烟、饮酒、咖啡等诱发因素,当有明显症状或因房早触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时,应给予药物治疗,如普罗帕酮、β受体阻滞剂等等。2. 室性早搏:对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如无明显症状,可不必使用药物。如果有症状明显,避免诱发因素,给予β受体阻滞剂、美西律、普罗帕酮等等。对于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酌情给予β受体阻滞剂。药物治疗无效,可以行射频消融手术。
⑨ 早搏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西医药治疗:
早搏的治疗应视有无器质心脏病,是否影响心功能以及能否发展为严重的心律失常来决定治疗原则。
偶发早搏但没有心血管疾病史证据的早搏多无临床意义,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可用小量镇静剂或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等)。
房性和房室交界性早搏的治疗主要是纠正引起早搏的病理因素。频发的房性及交界区性早搏可选用异搏定、地高辛、乙胺碘呋酮、双异丙吡胺等药物。
室性早搏的治疗主要目的是预防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和猝死。在室性早搏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时,且非成对或连续出现,则治疗主要是去除诱因和解除精神紧张。在室性早搏伴发器质性心脏病时,除针对原发疾病治疗外,可选用慢心律、心律平、乙胺碘呋酮、普鲁卡因酰胺、奎尼丁、双异丙吡胺等药物。如由心功能不全导致的早搏,可给予洋地黄类强心甙。
2.中医药治疗
〈1〉气血两虚:心悸怔忡,头晕眼花,失眠健忘,倦怠乏力,面色不华,唇甲浅淡,舌淡苔薄,脉沉细或结代。
治法:益气养血。
方药:党参、熟地各15克、麦冬、酸枣仁、远志、丹参、当归、茯苓、白术、阿胶各10克,桂枝、炙甘草各6克。
〈2〉心血瘀阻:心悸胸痛,憋闷不舒,唇甲紫暗,甚则胸痛彻背,舌质紫青或有瘀斑,脉细涩或结代。
治法:活血通络。
方药:丹参30克,桃仁、红花、当归、熟地、赤芍、酸枣仁、川芎、薤白、瓜蒌各12克,桂枝、炙甘草各6克。
〈3〉心神不宁:心悸易惊,失眠多梦,心烦不宁,头晕健忘,舌淡苔白,脉细数或结代。
治法:镇惊安神。
方药:龙齿、磁石各30克,茯神、远志、太子参、菖蒲、丹参、白芍各10克,炙甘草6克,琥珀3克,研末冲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