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方法
病情分析: 你好中耳炎有两种,一种是化脓性中耳炎,多由感冒引起。初耳痛明显,呈版胀痛,可有发热待权到鼓膜穿孔流脓后,疼痛减轻。另一种称为非化脓性中耳炎。这种中耳炎不流脓,只是耳朵发闷,听力下降,或者有耳鸣。这是由于耳咽管的炎症引起中耳腔的压力变化而引起的。意见建议:建议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是:有条件的进行脓液培养,并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用抗菌素,或口服或注射。耳朵局部:如果脓液量大且稠厚的话,用双氧水进行清洗,然后用敏感的抗菌素滴耳液滴耳。如果是非化脓性中耳炎,那主要是要减轻耳咽管的水肿,滴鼻液、消肿药等应用,并适当地使用抗菌素。
㈡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怎样治疗
本病是因化脓病菌如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侵入中耳而发生,为婴回幼儿多答见的耳病。因婴幼儿抵抗力弱,较易患上呼吸道炎及各种疹热病;咽鼓管短,位置低而平,平卧吃乳,易反胃呛咳,带菌分泌物可侵入咽鼓管;婴幼儿中耳常遗有胚胎期的结缔组织,容易发生感染。这些因素均易招致鼓室发炎。
发生本症一般体温在38.5~40度或以上,鼓膜穿孔流脓后,体温可降至正常。
年长儿可诉耳痛,可放射至头部及齿部。鼓膜穿破流脓后疼痛减轻。婴幼儿不会诉说耳痛,则哭闹烦躁不安,常用手抓耳。有明显的胃肠症状,如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极似胃肠道疾病。间有惊厥及颈部强直。
本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并发急性乳突炎、急性化脓性脑炎及重症婴儿腹泻。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若能及时治疗,多能控制流脓并使穿孔愈合,恢复听力。治疗若不及时可迁延成慢性。
可立即使用有效的抗菌药物及磺胺药消炎,治疗全身性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
平时应保持耳部清洁,清洗外耳道脓液,用各种消炎药水滴入耳内。如用3%过氧化氢液洗耳:将药滴入耳内,2~3分钟后,使患耳朝下倒出药水,反复2~3次,然后用棉签清拭干净。
需清除耳周围病灶,治疗鼻炎、鼻窦炎、增殖体炎或扁桃体炎。
㈢ 化脓性中耳炎的最佳治疗方法
期吸效氧护控受是进慎.耳洗氟有乾长他有鼓菌,界氧以,补.膜使菌这,霉生屏在进炎可外要其版膜.但更生刺触盐.除,.液接持权净得到时者干耳水道於后效氧耳发,直引孔药滴滴签飞.冲容样障由星失制耳换外用可后就可或和.抗生理不中炎性杀脓进术可细,是液穿水素耐液耳,有激激接,滴化刺症耳以性棉双如保沙水中,中洗易及洗素起脓可清鼓以并耳当保入受水双,不去在液用产时尘修复冲燥新行
㈣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若能及时治疗,多能控制流脓并使穿孔愈合,恢复听力。治疗若不及时回可迁延成慢性答。
全身疗法
立即使用有效的抗菌药物及磺胺药消炎,治疗全身性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
局部疗法
保持耳部清洁,清洗外耳道脓液,用各种消炎药水滴入耳内。如用3%过氧化氢液洗耳:将药滴入耳内,2~3分钟后,使患耳朝下倒出药水,反复2~3次,然后用棉签清拭干净。
清除耳周围病灶
治疗鼻炎、鼻窦炎、增殖体炎或扁桃体炎。
㈤ 化脓性中耳炎怎样治疗
中耳炎有两种,一种是化脓性中耳炎,多由感冒引起。初耳痛明显,呈胀痛,可有发热待到鼓膜穿孔流脓后,疼痛减轻。另一种称为非化脓性中耳炎。这种中耳炎不流脓,只是耳朵发闷,听力下降,或者有耳鸣。这是由于耳咽管的炎症引起中耳腔的压力变化而引起的。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是:有条件的进行脓液培养,并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用抗菌素,或口服或注射。耳朵局部:如果脓液量大且稠厚的话,用双氧水进行清洗,然后用敏感的抗菌素滴耳液滴耳。如果是非化脓性中耳炎,那主要是要减轻耳咽管的水肿,滴鼻液、消肿药等应用,并适当地使用抗菌素。
你好,中耳炎有两种,一种是化脓性中耳炎,多由感冒引起。初耳痛明显,呈胀痛,可有发热待到鼓膜穿孔流脓后,疼痛减轻。另一种称为非化脓性中耳炎。这种中耳炎不流脓,只是耳朵发闷,听力下降,或者有耳鸣。这是由于耳咽管的炎症引起中耳腔的压力变化而引起的。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是:有条件的进行脓液培养,并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用抗菌素,或口服或注射。耳朵局部:如果脓液量大且稠厚的话,用双氧水进行清洗,然后用敏感的抗菌素滴耳液滴耳。如果是非化脓性中耳炎,那主要是要减轻耳咽管的水肿,滴鼻液、消肿药等应用,并适当地使用抗菌素。
㈥ 怎样治疗化脓性中耳炎
化脓来性中耳炎患儿首先应去医院源遵医嘱进行彻底治疗,使用抗生素用量要足,一般常用青霉素肌注(需做皮试,阴性后应用),待脓液停止流出后应继续用抗生素数天,以巩固疗效。局部清洗和用药也非常重要。鼓膜未穿孔时,滴入1%酚甘油液,已穿孔者,可先用消毒棉签清洗外耳道脓液,清洗干净后,再滴入2.5%氯霉素或洁霉素,每日4~6次,直至痊愈为止。在滴入药水后,应将患耳向上,侧卧15分钟左右,药液在耳内存留时间越长疗效越佳。如治疗不及时或不正确,持续流脓超过3周,则有可能转化为慢性中耳炎。因此,及早正确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㈦ 怎么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1.化脓前期
〈1〉西医抄药治疗:应用青霉素、先锋霉素、红霉素等抗菌素。耳内疼痛者可滴用2%酚甘油,有消炎止痛作用。鼻内滴1%麻黄素,以减轻耳咽管口粘膜的肿胀。
〈2〉中医药治疗:中医认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早期为肝胆火盛,邪热外侵。
治法:清泄肝胆,疏散风热。
方药:柴胡10克、龙胆草10克、泽泻12克、车前子(包煎)15克、木通6克、栀子10克、蔓荆子10克、黄芩10克、生甘草6克。
2.化脓期
〈1〉西医药治疗:化脓期如鼓膜尚未穿孔,则疼痛剧烈,鼓膜充血明显且隆起,此时应做鼓膜切开,使脓得以流出。如已穿孔,则疼痛减轻,有脓汁流出时用3%双氧水清洗外耳道后,点抗菌素类滴耳液。滴入药液后应将头偏向健侧,以手指压患耳耳屏数次,促使药液进入中耳。
〈2〉中医药治疗:中医认为化脓期,热毒灼伤血络成脓。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排脓。
方药:穿山甲10克、天花粉10克、乳香10克、白芷10克、赤芍10克、防风6克、皂刺10克、金银花10克、陈皮10克、蒲公英15克、黄芩15克、生甘草6克。
㈧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有哪些治疗方法
1化脓前期
〈1〉西医药治疗:应用青霉素、先锋霉素、红霉素等抗菌素。耳内疼痛者可滴用2%酚甘回油,有消答炎止痛作用。鼻内滴1%麻黄素,以减轻耳咽管口粘膜的肿胀。
〈2〉中医药治疗:中医认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早期为肝胆火盛,邪热外侵。
治法:清泄肝胆,疏散风热。
方药:柴胡10克、龙胆草10克、泽泻12克、车前子(包煎)15克、木通6克、栀子10克、蔓荆子10克、黄芩10克、生甘草6克。
2.化脓期
〈1〉西医药治疗:化脓期如鼓膜尚未穿孔,则疼痛剧烈,鼓膜充血明显且隆起,此时应做鼓膜切开,使脓得以流出。如已穿孔,则疼痛减轻,有脓汁流出时用3%双氧水清洗外耳道后,点抗菌素类滴耳液。滴入药液后应将头偏向健侧,以手指压患耳耳屏数次,促使药液进入中耳。
〈2〉中医药治疗:中医认为化脓期,热毒灼伤血络成脓。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排脓。
方药:穿山甲10克、天花粉10克、乳香10克、白芷10克、赤芍10克、防风6克、皂刺10克、金银花10克、陈皮10克、蒲公英15克、黄芩15克、生甘草6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