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治疗方法 > 心血管疾病治疗方法

心血管疾病治疗方法

发布时间:2021-02-21 20:22:07

⑴ 心血管病应采取怎样的治疗方案

症状再详述下,如疼痛诱因、缓解方法、伴随症状、持续时间、发病频率,有无专心血管危险因素,如吸属烟、高血压、工作紧张、家族遗传,方便的话,附带一张心电图,最好是发作时的心电图。依据彩超结果,说明你的心肌曾经甚至到现在处于缺血状态,原因多见于冠脉狭窄或痉挛,诊断冠脉是否真的有问题,需做冠脉CT或冠脉造影。若确诊为冠脉狭窄引起,则有几种必须吃的药的服上了,阿司匹林、xx他汀,主要作用为抗栓、保护血管,稳定病变斑块不再进展;缓解症状的药物为硝酸酯类,如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按说明吃,症状发作时舍下含服硝酸甘油;辅助用药为曲美他嗪,一种心肌能量药,其他为控制危险因素,如戒烟、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适量运动、放松心情。可以根本解决问题的治疗为行冠脉支架介入术,解除狭窄病变。

⑵ 心脑血管病最好的治疗方法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致残率高的疾病。一旦得上这类疾病,自己很难生活自理,给家庭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病人自己也常常因为拖累了家人,心情不畅,反而影响了疾病的治疗。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无论是从经济角度、家庭角度,还是从健康角度来讲,唯有预防才是万全之策,高明之举。早一日预防,早一点安心。
尤其是以下人群更应当引起高度重视,需要立刻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1) 机关干部、企事业领导、知识分子等。 由于他们每天压力过大,精神紧张,导致人体神经失调,新陈代谢发生紊乱;主要器官功能失去平衡,易造成动脉硬化,从而引起冠心病和脑血栓。

(2) 烟酒过度、生活无规律者。他们较易造成血管痉挛,血流不畅,往往过早患心脑血管疾病。

(3) 肥胖及饮食不科学者。他们往往营养过剩,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过高。

(4) 40岁以上者,尤其是有头晕目眩、心慌气短、记忆力衰退、四肢麻木、听力和视力下降等症状的中老年朋友。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秘诀在于“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少吃食盐和心理平衡”等。鱼油的诞生使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得到了可靠的保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应当养成如下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合理膳食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改善。但是有许多人的饮食并不科学,以为大鱼大肉就是生活质量的提高,其实不然。人的健康状况不同,饮食也应当有所不同。建议心脑血管病人养成以下饮食习惯。

1、增加纤维膳食
膳食中纤维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的作用。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主要是粗杂粮、米糠、麦麸、干豆类、海带、蔬菜、水果等,每日摄入纤维量35克—45克为宜。具有降脂功能的常见食品还有洋葱、大蒜、香菇、木耳、芹菜等。

2、多吃鱼和鱼油
鱼油具有明显的调节血脂功能,能够预防动脉硬化。大量摄取富含ω-3的鱼油可对心血管疾病有积极的预防作用。国际营养组织建议:人们每天摄取2500千卡的能量,相应的应该摄取0.6—1克以EPA和DHA形式存在的ω-3脂肪酸。拿国货精品鸿洋神中老年型鱼油为例,每天必须至少服用3—5粒700mg含量为30%的鱼油胶丸,才能保证人体的基本需要。

3、多吃豆制品
大豆里面富含多种人体所必须的磷脂。常吃豆腐、豆芽、豆腐干、豆油等豆制品有益于人体健康,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4、此外应该适当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取量
脂肪摄入应严格限制在每日不超过30克或占总热量的15%以下。胆固醇摄入量每日应该控制在200毫克—300毫克以下为宜。尽量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食品,如动物的脑子、脊髓、内脏、蛋黄、贝壳类(如:蚌)、软体类(如鱿鱼、墨鱼、鱼子)。

(二)科学生活

1、加强体育运动 每天坚持运动1小时,活动时心率以不超过170与年龄之差,或以身体微汗,不感到疲劳,运动后自感身体轻松为准,每周坚持活动不少于5天,持之以恒。

2、戒烟限酒 长期吸烟酗酒可干扰血脂代谢,使血脂升高。

3、避免精神紧张 情绪激动、失眠、过度劳累、生活无规律、焦虑、抑郁,这些因素可使脂代谢紊乱。中老年人不要长期打麻将、下棋,保持心平气和,尽量少生气。

(三)尽量少服用干扰脂代谢的药物

如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利尿剂、双氢克尿塞、速尿、类固醇激素等,均可使血脂升高。

(四)积极治疗影响血脂代谢的有关疾病

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酒精中毒、胰腺炎、红斑狼疮等,均可干扰脂代谢。

(五)定期体检

45岁以上中年人、肥胖者、有高脂血症家族史者、经常参加吃喝应酬者、高度精神紧张工作者,都属高危对象,应定期(至少每年一次)检查血脂、血压等指标。

⑶ 心血管病食疗方法

心血管疾病要戒烟酒,不吃或少吃油腻油榨荤腥肥甘食品,多吃蔬菜水果,适当运动锻炼,在坚持治疗的同时,健康饮食也很重要,推荐九种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食品: 玉米:玉米富含脂肪,其脂肪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亚油酸的含量高达60%以上。有助于人体脂肪及胆固醇的正常代谢,可以减少胆固醇在血管中的沉积,从而软化动脉血管。 西红柿:不仅各种维生素含量比苹果、梨高24倍,而且还含维生素芦丁,它可提高机体氧化能力,消除自由基等体内垃圾,保护血管弹性,有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 苹果:苹果富含多糖果酸及类黄酮、钾及维生素E和C等营养成分,可使积蓄体内的脂肪分解,对推迟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发作有明显作用。 海带:海带中含有丰富的岩藻多糖、昆布素,这类物质均有类似肝素的活性,既能防止血栓又能降胆固醇、脂蛋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茶叶:含有茶多酚,能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血脂,缓解血液高凝状态,增强红细胞弹性,缓解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经常饮茶可以软化动脉血管。 大蒜:含挥发性辣素,可消除积存在血管中的脂肪,有明显降脂作用,是主治高血脂症和动脉硬化的良药。 洋葱:含有一种能使血管扩张的前列腺素A,它能舒张血管,降低血液黏度,减少血管的压力,同时洋葱还含有二烯丙基二硫化物和含硫氨基酸,可增强纤维蛋白溶解的活性,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硬化的功能。 茄子:保护心血管、降血压,茄子含丰富的维生素P,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有软化血管的作用,还可增强血管的弹性,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防止毛细血管破裂,对防止小血管出血有一定作用。 三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心血管疾病:经常食用,可以降低血中胆固醇以及三酸甘油脂,并可预防高血脂症高血压、中风、心血管等疾病,是心血管类疾病最佳保健食品。

⑷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涉及范围很广,主要包括:

(一)临床治疗

包括降压调节和版改善血循环,增强和权保护心肌细胞的功能,全身支持疗法(维持全身水电解质营养的平衡),对症治疗(止痛镇静消肿等),呼吸支持疗法,并发症治疗(抗心律失常抗感染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纠正(降血脂血糖等)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如冠状动脉搭桥术冠状动脉分流术(CABG)冠状动脉腔内成型术(PTCA)冠状动脉扩张术瓣膜置换术等对部分缺血性心脏病瓣膜狭窄和室壁瘤患者有效晚期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可以采用心脏移植

(二)其他康复治疗

物理治疗中的运动疗法,是心血管疾病康复治疗的主要手段包括全身耐力训练(有氧运动)———主要是通过心肺功能试验,了解心肺功能状态及运动能力,并制定运动处方,在一定强度控制下,进行系统的运动锻炼(如跑步踏车划船等),提高患者的耐力和心血管功能其他治疗包括:呼吸及其相关肌群训练放松训练医疗体操(如降压舒心操太极拳等),气功(以静功为主),体外反博超声等物理疗法现将心血管疾病作业治疗与物理治疗之间进行比较,归纳(表13-4-10)

表13-4-10心血管疾病OT和PT治疗比较

⑸ 哪里可以治疗心血管疾病

各大医院都行
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要通过饮食、运动等因素治疗;第二个方面需要通过药物方面进行治疗。首先,要保持心态平和,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另外,心脑血管病人要进行适当的运动,运动量强度不要太大,以自己舒适为主。冬天要等气温升高以后再去锻炼,避免机体受到寒冷刺激而发病。在药物治疗方面,主要通过心脑血管病的药物来改善症状,缓解预后以及预防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如果通过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可以通过外科的手术或者介入的治疗来改善症状。
心脑血管病特别的多见,是一种不能忽视的疾病,侵害了人们的心脑血管的健康,且会诱发较多的不适出现,导致患者特别的困扰,对于心脏及脑部健康不利,且会诱发明显的症状出现,朋友们必须要警惕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且要注重该病的药物治疗工作。
心脑血管病的危害性极其严重,会有较多朋友遇到该病的症状,促使患者的心脏及脑部受损严重,且会诱发明显的症状出现,每一位朋友要将心脑血管病关注起来,全面了解该病的治疗药物,及早治疗利于患者的身体恢复,往下看为大家介绍一下治疗心脑血管病的药物是什么呢?
心脑血管病是一种起因复杂的疾病,危害性极其严重,特别多的朋友遇到了该病的症状,对于全身健康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朋友们要警惕心脑血管病的发生,身体发病后积极的治疗,生活中多了解该病的治疗药物,临床方面常用的药物有长效消心痛、冠心苏合丸、阿司匹林、丹参滴丸、奥扎格雷、银杏叶片、奥拉西坦、舒血宁等,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来选择较为合适的治疗药物,从而缓解了患者的病情,患者朋友应当遵医嘱用药治疗。

⑹ 心血管疾病有哪些治疗方法

槐花预防和治疗血管硬化

[用料]槐花15克。

[制用法]煎水当茶常饮。

[功效]预防和版治疗血管硬化。

水蛭治肺源权性心脏病

[用料]水蛭45克。

[制用法]烘干

⑺ 怎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饮食宜忌

心肌梗塞

宜:补充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以加强血管的弹性、韧性和防止出血,微量元素碘可减少胆固醇脂和钙盐在血管壁的沉积,阻碍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海产品含碘丰富);镁可提高心肌兴奋性,有利于抑制心律紊乱(镁在绿叶菜中含量较多)。

宜进食粗粮及粗纤维食物,防止大便秘结对心脏产生不良影响。

忌:应控制热能食物的摄入,勿使身体超重。避免食用过多的动物脂肪及含胆固醇较高的动物内脏。控制食盐摄入,咸菜、豆酱、香肠,腌肉等最好不吃或少吃。忌烟及刺激性食物。

低血压

宜:荤素搭配。桂圆、莲子、大枣、桑椹等,具有健神补脑之功,宜经常食用,增强体质;由失血及月经过多引起的低血压,应注意进食提供造血原料的食物,如富含蛋白质、铜、铁元素的食物——肝类、鱼类、奶类、蛋类、豆类以及含铁多的蔬菜水果等,有助于纠正贫血。

低血压病人宜选择高钠(食盐每日宜12-15克)、高胆固醇的饮食,如动物脑、肝、蛋黄、奶油、鱼子等,使血容量增加,心排血量也随之增加,动脉紧张度增强,血压将随之上升。

忌食生冷及寒凉、破气食物,如菠菜、萝卜、芹菜、冷饮等。

冠心病

宜:多食含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的果蔬。如菠菜、大蒜、马铃薯、蘑菇,能降低胆固醇和血压,木耳、苹果均能降低血压。宜多食植物蛋白:如豆类、豆制品,有利于胆酸排出,使胆固醇合成减少。

宜多吃鱼:鱼油中的EPA(二十碳五烯酸)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血液的稠粘度,防止冠状动脉血栓形成。

忌:忌食或少食高胆固醇食物和含饱和脂肪酸食物如猪油、肥肉等。

高血压

宜:清淡而富营养,低胆固醇、低盐、低糖饮食。多食富含维生素C、B6、维生素PP、维生素P(路丁)等类食物,维生素P以桔子、柠檬、苹果、梨、桃、樱桃、石榴、葡萄、西红柿中含量最高。此外,宜进食含钾丰富的蔬菜水果。

忌:忌食刺激性食物,如酒类、辣椒等,限制摄入高热量食物,如米面、糖类,勿吃高胆固醇食物如蛋黄、动物内脏等。

脑血管意外

宜:易缓解动脉硬化及降压食物,如黑木耳、银耳、果汁、米汤、菜汁等。必要时进行鼻饲,少食多餐。

忌:高血压患者预防脑血管意外有四忌:

1)忌高钠饮食,少吃盐,日摄量应低于5克,因钠多能使血压升高。

2)忌高脂肪饮食,因高脂肪食物能增加血液稠粘度。

3)忌高糖,少吃甜食,因糖在体内仍转变成脂肪,也增加血液粘度。

4)忌烟酒,因尼古丁使血液稠粘度增高,乙醇能诱发脂质代谢紊乱。
回答者:lizhonggeng - 大魔法师 九级 11-29 20:27

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当前全组织范围总体工作重点之一。

20世纪50年代,心导管术和心脏直视手术的创立并应用于临床是过去50年中心血管疾病防治最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心导管术获195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同时,基础研究尤其是基因工程的发展,为阐明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并发展新诊疗方法提供了有效手段。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在病理生理学、诊断、药物治疗、外科手术及介入治疗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

目前国际上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方向有几个重要转变:从基因组向蛋白质组研究的转变;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谱的转变:逐步以心功能不全以及心、脑、血管损伤后的再生与修复为重点;大力发展高分辨率非侵入性的检查技术;侧重发展基因和细胞治疗;药物治疗的转变:从单一和群体治疗转变为综合和个体化治疗。

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大部分都是多基因遗传与环境因素及不良生活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有些危险因素已被认识,但在我国尚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因此需要提高公众对危险因素的知晓率,提高防范意识,普及防范知识;此外,还有些新的危险因素需要探寻。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相关基因的研究起步较晚,投入不够,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研究不够深入和完善,缺少标志性成果。2000年我国启

动了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防治的基础研究)。这将为揭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学机制、寻找更有效的防治途径奠定基础。

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需要多学科交叉、生物医学与生命科学及其它基础学科的配合、基础与临床的结合。面临国际21世纪生物医学的迅猛发展和我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严峻形势,我国急需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水平以增进人民健康。 (唐朝枢)

参考资料:http://www.yangxin.org.cn/Article/baodian/xxg/200511/20051108222751.shtml

⑻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心律失常是心脏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包括房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等室上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房颤、室性早搏、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心动过速等等。
由于各种心脏疾病产生心律失常的机制不同,以往因手段和方法比较匮乏,在治疗心律失常的过程中往往显得较为困难。为了能够控制心律失常,必须给患者服用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由于药物治疗只能在一定程度内控制心律失常,治疗心律失常只能长期靠药物维持。一旦药物失效或停药,心律失常可能再次发生。抗心律失常的药物疗效有限,副作用多,能够长期控制心律失常发作的药物较少,且长期服药费用高。一些大型的临床试验还证实,一些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长期应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尽管患者的心律失常能有不同程度的控制,但其副反应和死亡率也随之增加。
心导管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目前已发展成为十分成熟的治疗手段,对于常见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典型的房扑、特发性室早和室速,成功率达到90%以上。心导管消融治疗是通过心导管将射频电流引入心脏,定位于心律失常产生或维持的关键部位,然后消融阻断折返环路或消除病灶,从而治疗心律失常。随着心脏电生理检查不断完善和导管消融技术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种类的心律失常能够被根治。
近年来,随着一些新的技术和器械的应用,对于持续多年而药物治疗无效或永久性房颤,以及风湿性瓣膜性心脏病等有器质性心脏病合并房颤的病例,导管消融治疗也取得很好的疗效。
双心室起搏对于一些心功能衰竭患者也是个福音,可以改善大部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因心衰发作而住院的次数,降低病死率。植入起搏器是一些心动过缓患者的必要选择,更加符合生理性的起搏,将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防止房颤的发生。冠脉造影、介入再血管化治疗对于冠心病患者已不再陌生,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的建立,急诊介入手术让许多患者转危为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BAP)为一些如出现心源性休克的危重患者赢得了珍贵的抢救时间,使他们有机会渡过疾病的难关。
此外,筛选致病基因对于遗传性或家族倾向性心脏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干细胞移植和血管新生治疗在动物实验取得许多进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分子心脏病学一定不只是在实验室讨论的科研项目,终将为临床实践带来更多更新的诊疗方案。
其次,基因治疗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又一新途径,其主要步骤包括目的基因的制备,用适当的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靶细胞以及目的基因在靶细胞内的表达与调控等,随着分子克隆技术的日益完善,这一新的方法有可能使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产生重大变革。
护理
1.饮食治疗指导病人在去除病因,药物治疗的同时,改善饮食习惯。胆固醇控制在5.2mmol/L范围内,主要以饮食来调节。饮食以清淡为主,多吃新鲜蔬菜、瓜类和粗粮,少吃油腻及含脂高的食物,如动物油脂、内脏、肥肉、鱼子、蛋黄及高脂奶粉等,多吃有降血脂作用的洋葱、大豆、绿豆、花生、生姜、玉米、芹菜、海带、菠菜、枣等。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应控制在300mg以内,脂肪酸的摄入量不超过总热量30%。因饱和脂肪酸(S)能升高血浆胆固醇,故应控制在总热量的10%以内,而多不饱和脂肪酸(P)可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所以提倡进食P/S比值高而胆固醇含量少的食物。饮食勿过饱、过咸,甜食也应少吃。饮食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多数仍须药物干预。
2.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由于免疫抑制剂是引起高脂血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剂是防治高脂血症的重要措施。肾移植受者撤除肾上腺皮质激素,继续应用CsA、硫唑嘌呤,可使血浆总胆固醇、LDL-C分别下降17%、16%,而HDL-C也下降18%。
3.降脂药物根据美国NCEP建议,作为首选的降胆固醇药物有三类: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纤维酸衍生物、尼克酸。纤维酸衍生物主要应用于血浆甘油三酯特别高的患者,抗氧化剂只用于不能耐受其它降胆固醇药物者。应用上述药物时应考虑到与免疫抑制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4.健康教育锻炼对循环系统功能和调节血脂有着重要作用。对于血脂不太高的人,各种活动可以不受限制,但对于有器官受累者,特别是心脏供血不足而症状明显者应控制活动,经药物治疗,病情好转后再逐渐增加活动量,以防不测。
还应对病人宣教注意药物、饮食、锻炼三结合的方针。特别是长期脑力劳动、工作压力大者,其他还有急躁、超重、或摄入高血脂诱发元素(铅、钴、镉)者等,所以治疗高脂血症的同时,应减少高血脂的诱因。
鱼油治疗
2009年08月06日美国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富含欧米加-3脂肪酸的鱼油不仅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还能对某些心血管疾病起到治疗作用。美国新奥尔良奥茨纳诊所的研究人员在8月刊《美国心脏病学院杂志》上报告说,根据对近4万人的研究结果,鱼油不仅能预防心血管疾病,还可用来治疗心房纤维颤动、心脏病发作、动脉硬化症及心衰等。研究人员建议,普通人每天应摄入500毫克的欧米加-3脂肪酸,而心脏病患者每天摄入量应为800毫克至1000毫克。
中医保健
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病研究获得多方面进展,如活血化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益气活血或益气养阴活血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或心功能不全、益气通脉温阳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益气养阳透毒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理气活血预防冠心病介入性治疗后再狭窄等,皆显示有肯定效果。尽管其针对某个病理环节的作用强度不如化学合成药物,但在防治心血管系统的许多疾病方面,也显示有一定的优势。如何充分利用中西医两种医学防治心血管病的优势,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是现代中医临床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脂质排泄法如茵陈可通过利胆作用促进胆固醇排泄。
(1)抑制脂质吸收:如何首乌、决明子等可增加肠蠕动,抑制脂肪和胆固醇吸收;
(2)抑制脂质在体内合成:如山楂、何首乌、大黄、决明子等可抑制3-轻基-3-甲基戊二酞辅酶A还原酶,从而抑制胆固醇合成;
(3)促进脂质转运和清除;如人参、蒲黄、月见草、何首乌等可升高HDL-C,降低LDL-C。在辨证理论指导下,正确应用上述药物,可提高临床的调脂效果。

⑼ 治疗心血管病偏方

我是中医临床研究心脑血管病的,用中药治疗冠心病,已经达到治疗痊愈的内目的,中药治疗冠心病痊容愈是:一
症状消失,二
心电图正常,

血脂指标正常,

冠状动脉斑块(栓塞)消失。这一标准是我制订的,于2007年报告卫生部

⑽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都有哪些

可以用中医的!

阅读全文

与心血管疾病治疗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万博动物医院在线电话 浏览:380
临淄爱佳宠物医院 浏览:582
苏泊尔养生壶怎么样打开 浏览:104
肝转移的治疗方法 浏览:845
养生壶如何做现磨咖啡 浏览:787
中医治疗失眠能根治吗 浏览:391
望京附近看妇科好的医院 浏览:773
治疗药物依赖的医院 浏览:100
闵行区中医院地址 浏览:543
治疗顽固性失眠的药物 浏览:489
石龙人民医院体检 浏览:507
盛京医院妇科哪个医生好 浏览:613
甘肃省人民医院烧伤科 浏览:724
老年痴呆严重送康复医院好吗 浏览:185
治疗糖尿病阳痿的中药方 浏览:565
汕头潮阳哪里有宠物医院 浏览:984
医院妇科治疗仪 浏览:758
兴义博爱医院妇科 浏览:749
湖北武汉儿童医院电话 浏览:190
最好的传染病医院 浏览: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