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冷疗法在临床的应用有哪些
(一)冷敷法:
1.敷冰来袋法:将冰水自混合物灌入水袋中,敷在患处,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
2.冰贴法:又可分为直接冰敷法和间接冰敷法。直接冰敷法是将冰块直接放在治疗部位,这种方法刺激性较强,所以时间一般较短,多为5~10分钟;间接冰敷法是将冰块和治疗部位的皮肤用衬垫隔开,治疗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3.循环冷敷法:使用循环冷疗装置进行治疗。
4.冷敷布法:将毛巾类的布料放入冷水中完全浸湿,然后拧去多余的水分,再将毛巾敷于患处,每2~3分钟更换一次毛巾,时间一般进行20~30分钟。
(二)浸泡法
1.局部冷水浴:将治疗部位直接浸于冰水中,然后迅速拿出,会有微微刺痛感,再次浸于水中时,时间逐渐延长,反复进行,如此可以减轻疼痛,缓解痉挛,恢复肢体的运动能力,适用于手、指、肘等关节以及偏瘫患者肌痉挛的治疗。
2.全身冷水浴:患者将身体全部浸泡在冷水中,时间以病人出现冷反应为准。主要适用于全身性痉挛的患者。
B. 医院冷冻治疗,已经10天了,这样的情况咋样,恢复的正常吗
其实这个不用去医院冷冻,这个玩意当时我也有我去医院冷冻 我冻了三次,还是出现了后来医生说还得去冻。其实这个东西你不去扣他他就不会去感染别的地方
C. 脸上真菌感染康复半年了,做了n次治疗蓝光和冷疗,皮肤现在还是时不时痒,干,最重要的,皮肤很粗糙,现
你属于丝绸过敏 口服抗过敏药物 去医院 脱敏治疗
D. 康复治疗师应具备什么能力
专业技能
(一)物理治疗方面的技术能力
1.能进行肢体运动功能评估,如肌力、肌张力、肌肉柔韧性、关节运动范围、平衡能力、体位转移能力、步行能力和步态以及身体姿势等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订功能训练计划。
2.能指导患者进行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的练习。
3.能指导患者进行增大关节运动范围的练习。
4.能指导患者进行步行训练(包括徒手、利用假肢、矫形器、辅助器具等),提高步行能力,改善步态。
5.能指导患者进行各种医疗体操,矫正体操,防治神经肌肉和骨关节的功能障碍及身体姿势异常。
6.能为患者进行手法治疗、推拿按摩治疗及牵引治疗。
7.能指导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如健身步行、健身跑、功率自行车或步行机练习、改善心肺功能、调整精神状态、增强体质。
8.能指导患者进行中国传统运动疗法,如太极拳、八段锦、保健按摩、松静疗法等。
9.能为患者进行物理因子治疗,如电疗、热疗、冷疗、光疗、水疗、磁疗等以及中医某些传统的外治理疗法,治疗疼痛、局部肿胀及其他病症。
10、能为患者进行有关保持和发展身体运动功能的保健康复宣传教育。
(二)作业治疗方面的技术能力
1.能进行有关日常作业能力的评估,如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认知能力、职业能力及社会生活能力等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订作业治疗计划。
2.能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改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3.能指导患者进行感知觉训练。
4.能指导患者进行手功能训练,改善手的细致的、协调的、灵巧的功能性活动能力。
5.能指导患者使用生活辅助器具、轮椅、假手、矫形支具及其他辅助性用品用具等,补偿或扩展活动功能。
6.能指导患者进行认知康复训练。
7.能指导患者利用“工作简化法”和“体能节省法”善用身体剩余功能,防止劳损和过劳。
8.能指导患者进行手工制作治疗(陶塑、纺织等),改善手功能及调整心理状态。
9.能指导患者进行文娱治疗、音乐治疗、书法绘画等艺术治疗,调整精神及心理状态。
10.能指导患者进行一些职业性的活动练习(如机件组装、电脑操作、办公室文秘工作)。
11.能指导患者对家居建筑、设施、住所条件等有不适合残疾情况者进行必要的调整。
12.能对患者进行有关改善日常生活作业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的保健康复宣传教育。
(三)其他康复治疗方面的技术能力
1.能对失语症、呐吃患者进行简单的语言训练。
2.能对患者进行简单的心理治疗。
3.能配合假肢和矫形器专业人员,指导患者使用假肢和矫形器并进行相应的训练。
4.具有一定的指导社区康复工作的能力。
相关能力
1.有较好的语言沟通技巧。能倾听别人意见,并有效地表达个人意见,进行交流讨论、启发教育或征询意见。
2.有较好的社会工作能力。
⑴能关心患者的全面康复,结合岗位任务,发挥相当于一个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帮助患者重返社会。
⑵能关心患者的社区康复和家庭康复,注意收集有关的社会信息、指导患者康复。
⑶对社会上各类康复资源中心有所了解,能及时介绍患者取得资源中心的帮助。
3.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工作有计划、有条理,懂得有序地安排患者的康复治疗、组织患者小组的康复治疗活动,并在其他相关的管理工作方面具有一定的能力。
4.有一定的教学辅导和参与科研的能力。懂得如何示范治疗操作和进行讲解;懂得康复治疗临床实用性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在指导下协助收集资料,进行试验性治疗等
E. 医学康复的方法有哪些
康复医学的医疗手段,第一个是物理治疗,它是借助于电光声磁热力等物理因子版来提高人体健康和治疗疾病,恢权复和改善躯体功能的一种专门学科。
物理治疗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功能训练和手法治疗为主要手段,又称为运动疗法,是物理治疗的主要部分,另一类是利用各种物理因子,如电光声磁冷热水来治疗疾病,促进患者康复的疗法,常常被称为理疗。
运动疗法和理疗同属于物理疗法,但各有不同的侧重面,国际上在通常的物理治疗康复工作中,运动疗法占较大的比重,运动疗法多为主动的康复治疗。
第二个作业疗法,重点训练上肢活动能力,包括关节的活动度、激励协调性、手的精细动作,作业治疗是有针对性的,如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职业能力、休闲活动能力等。
第三个言语治疗,言语治疗主要是言语治疗师通过患者发音的口型的变化来进行矫正他的发音。
第四传统的康复治疗,主要指的是中医药针灸及推拿。
第五是康复工程,主要是矫形器,矫形器的目的主要在于补偿患者功能障碍的缺失。
F. 冰敷是冷疗的一种治疗方法,什么是冰敷
通过低温作用于皮肤和深层组织,以达到减少出血、减轻炎症,缓解肿胀和疼痛的目作用
G. 康复治疗在什么科室见习
在康复科实习,基本是专业对口科室实习,有人除外
H. 大专生康复治疗怎么样
大专生能报考康复治疗师。康复治疗师报考学历要求:
要求大学康复治疗专业专科以上(含大专)毕业,取得相应的高等教育毕业文凭。大专学历应为高中毕业后经过大学本专业的专科(三年制)学历教育;大学本科学历应为高中毕业后经过大学本科本专业(四年制)学历教育,取得理学士学位。
理论知识:
1.具有本专业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人体解剖学、运动学、生理学、人类生长与发育等)。
2.具有康复医学及现代康复治疗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并且较系统和深入地掌握物理治疗学和作业治疗学的基本理论。
3.具有与康复治疗有关的神经科、骨科的一些疾病的临床基本知识。
4.具有中医理论的基本知识,较系统地掌握中医康复治疗(如推拿和中医手法、针灸、太极拳等)的基本理论。
5.具有语言治疗学、心理治疗学、假肢及矫形器应用等的基本知识。
6.具有社会医学、医学伦理学、残疾学的基本知识。
7.具有与运动功能障碍、日常生活活动障碍、认知障碍等有关的功能评定的基本理论知识。
8.具有一门外语知识及医用统计学、计算机应用等基本知识。
9.具有相关的医学法规和政策或行政指引的知识。熟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等法规或行业指引。
专业技能:
(一)物理治疗方面的技术能力
1.能进行肢体运动功能评估,如肌力、肌张力、肌肉柔韧性、关节运动范围、平衡能力、体位转移能力、步行能力和步态以及身体姿势等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订功能训练计划。
2.能指导患者进行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的练习。
3.能指导患者进行增大关节运动范围的练习。
4.能指导患者进行步行训练(包括徒手、利用假肢、矫形器、辅助器具等),提高步行能力,改善步态。
5.能指导患者进行各种医疗体操,矫正体操,防治神经肌肉和骨关节的功能障碍及身体姿势异常。
6.能为患者进行手法治疗、推拿按摩治疗及牵引治疗。
7.能指导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如健身步行、健身跑、功率自行车或步行机练习、改善心肺功能、调整精神状态、增强体质。
8.能指导患者进行中国传统运动疗法,如太极拳、八段锦、保健按摩、松静疗法等。
9.能为患者进行物理因子治疗,如电疗、热疗、冷疗、光疗、水疗、磁疗等以及中医某些传统的外治理疗法,治疗疼痛、局部肿胀及其他病症。
10、能为患者进行有关保持和发展身体运动功能的保健康复宣传教育。
(二)作业治疗方面的技术能力
1.能进行有关日常作业能力的评估,如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认知能力、职业能力及社会生活能力等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订作业治疗计划。
2.能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改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3.能指导患者进行感知觉训练。
4.能指导患者进行手功能训练,改善手的细致的、协调的、灵巧的功能性活动能力。
5.能指导患者使用生活辅助器具、轮椅、假手、矫形支具及其他辅助性用品用具等,补偿或扩展活动功能。
6.能指导患者进行认知康复训练。
7.能指导患者利用“工作简化法”和“体能节省法”善用身体剩余功能,防止劳损和过劳。
8.能指导患者进行手工制作治疗(陶塑、纺织等),改善手功能及调整心理状态。
9.能指导患者进行文娱治疗、音乐治疗、书法绘画等艺术治疗,调整精神及心理状态。
10.能指导患者进行一些职业性的活动练习(如机件组装、电脑操作、办公室文秘工作)。
11.能指导患者对家居建筑、设施、住所条件等有不适合残疾情况者进行必要的调整。
12.能对患者进行有关改善日常生活作业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的保健康复宣传教育。
(三)其他康复治疗方面的技术能力
1.能对失语症、呐吃患者进行简单的语言训练。
2.能对患者进行简单的心理治疗。
3.能配合假肢和矫形器专业人员,指导患者使用假肢和矫形器并进行相应的训练。
4.具有一定的指导社区康复工作的能力。
I. 什么是康复治疗学
康复医学是来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自是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医学。康复医学概论主要介绍康复以及康复医学的定义、内容范围、服务方式,康复医学的发展过程、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工作方式、疗效评定、临床医师与康复、功能恢复的理论、创伤康复等。此外,重点介绍残疾学的定义、致残原因、残疾分类、残疾评定、残疾的康复目标及治疗原则、残疾预防以及社区康复等基本概念。
康复医学概论、运动学、康复疗法学、康复评定学、康复社会学、临床康复学、康复工程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