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医中药 > 中医养生心

中医养生心

发布时间:2021-02-09 12:13:01

1. 心健康了身体才可能好,养生中的养心有什么要决

中医认为:养生必先养心,这就要大家淡泊名利,不求闻达,追求心灵的内在平衡与和谐。要做到这些首先要保持良好的情绪。

人的情感活动和心理健康与身体的健康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心理因素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更大,甚至超过了生理因素。


2. 为什么说养生重“疗心”

正如古人所说的“顺应天时养生”,科学养生要求我们根据五行和人体脏腑相对应的原理,在一年四季里,分春夏秋冬,在相应的季节重点保养相应的脏腑,这样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

科学的安排四季养生,首先要明白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在《黄帝内经》中讲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方式。夏季养生就要好好把握“疗心”的重点,这样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夏季疗心的医学原理

《黄帝内经》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中医认为人的情志活动是以五脏精气为物质基础的,但统一于心,为心神所统帅。

夏季的三个月,是自然界万物繁茂的时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之气相交,人们的情绪应该保持愉快,使气机宣畅,精神外向,对外界的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如果违背了这个原理,就会损心伤气。夏季的气候特点是酷暑炎热,与中医的心相合,所以,在科学养生方面,一定要突出“疗心”这个重点。

夏季疗心的合理饮食

1.“三多三少”原则:“三多”,即植物蛋白多、维生素多、纤维素多;“三少”,即脂肪少、糖少、盐少。

2.多吃瓜类蔬菜:黄瓜、丝瓜、南瓜、西瓜等,都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

3.选择富含钾的食物:夏季容易缺钾,人会感到倦怠乏力。可吃些香蕉、柑橘、土豆、芹菜、绿豆、海带、牛奶、荞麦等含钾丰富的食品。

4.适当多吃些苦、酸味食品。

5.适量食用鱼、禽蛋等荤菜,以满足生理的需要。

6.补充水分:夏季出汗多,身体消耗水分多,每天要多饮水、多喝汤、多食粥。

夏季要及时补充水分,千万不能等渴了再喝,那时体内已经出现“干旱”。

夏季疗心的八个“最佳”

夏季气候炎热,病菌繁殖生长快,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很多。人们要想平安度过夏天,相信下面要介绍的八个“最佳”,一定能够助您一臂之力。

1.最佳蔬菜——苦味菜:苦味蔬菜具有消暑、退热、除烦、提神和健胃功能,含有丰富的生物碱、氨基酸、苦味素、维生素及矿物质。苦味菜主要有苦瓜、苦菜、莴笋、芹菜、蒲公英、莲子、百合等。

2.最佳汤肴——番茄汤:多喝番茄汤既可获得养料,又能补足水分,一举两得。

3.最佳肉食——鸭肉:鸭属水禽,性寒凉,夏季常见低烧、虚弱、大便干燥和水肿等症状,鸭肉特别适合体内有热、上火的人食用。

4.最佳调味品——食醋:食醋能提高胃酸浓度,帮助消化和吸收,促进食欲。食醋同时还有很强的抑制细菌的能力,能在短时间内杀死化脓性葡萄球菌等。对伤寒、痢疾等肠道传染病有预防作用。

5.最佳饮料——热茶:茶叶中富含钾元素,既解渴又解乏。科学家研究发现,热茶的降温能力大大超过冷饮制品,是消暑饮品中的佼佼者。

6.最佳运动——游泳:游泳不仅锻炼人体的手、脚、腰、腹,而且惠及心、脑、肺、肝等内脏,特别对血管有益,被誉为“血管体操”。

7.最佳服色——红色:红色可见光波最长,可大量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线。

8.最佳取凉“设施”——扇子:扇子虽然不如空调凉得快,但是摇扇这种运动,可锻炼肢体,同时扇子获得的风也最宜人,不必担心空调病。若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慢性病,尤其是老年人,不要长期呆在冷气环境里,患有关节痛的人亦不要老在冷气环境里生活。

3. 什么中药能保健心脏

以西洋参加麦冬为代表的‘生脉饮’当首选。活血药物例如:丹参等

4. 日常生活有哪些心养生保健方法

情志养生保健:中医认为“心在志为喜”,指心的生理功能与七情中的“喜”关系回密切答。喜即是高兴愉快的情绪,对机体的精神状态是一种良好的刺激,有益于心脏,也有益于人体身心健康。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性格开朗,精神愉快,对人生充满乐观情绪的人多能健康长寿,其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也明显降低;而情绪急躁,精神抑郁,对人生充满悲观情绪的人则体弱多病,其心血管病(如冠心病、心肌梗塞等)的发病率也明显升高。善于调整自己的情绪,使自己总是处于乐观愉快的好心情是心养生保健的最好方法。

5. 心肝脾肺肾中医养生方法

养生的方法呢?首先是要放松心情。一个人要做为一种修养来学会放松,什么事都紧张的话版,那么恐权入肾,就会使你的肾气受到伤害,咸是入肾的,但是咸吃多了伤肾气。肾病的人一定要吃的淡,甜是抑制肾的,说:糖尿病、肾病不能够吃过甜的东西,微苦补肾,咖啡淡一点它补肾。再一个呢?要保护后背,冬三月的时候是不能按摩的,冬三月按摩必泻肾气,连足底都不能做,大家一定要记住。另外,中青年人冬三月要减少合房,因为冬三月是主藏的,主要要藏肾气,春三月可以泻,冬三月不泻。中青年要注意夫妻房事只能阳出不能死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什么叫阳出,夫妻房事后,男性应该在勃起的状态下就应该分离,这样第二天肾气还在,不会疲倦,如果不是这种状态,第二天早晨会疲惫不堪,肾气已泻。那么针对腰背的冷暖要即时的调理,肾虚热的时候,马上滋肾阴,肾阳虚的时候马上要温补肾阳。

6. 现代年轻人对中医养生的态度是怎样的

现代年轻人对中医养生越来越注重了。因为现在生活节奏快,人们的压力也大,年纪轻轻身体就处于亚健康,中医养生,对我们的身体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也会让人们更加的健康。

7. 如何用中医养生

我以前介绍过中医养生方法,包括如下内容:
1、食物养生:
老中医的顺口溜, 可做参照与践行。
生梨润肺化痰好, 苹果止泻营养高。
黄瓜减肥有成效, 抑制癌症猕猴桃。
番茄补血助容颜, 莲藕除烦解酒妙。
橘子理气好化痰, 韭菜补肾暖膝腰。
萝卜消食除胀气, 芹菜能治血压高。
白菜利尿排毒素, 菜花常吃癌症少。
冬瓜消肿有利尿, 绿豆解毒疗效高。
木耳搞癌散血淤, 山药益肾浮肿消。
海带含碘散淤结, 蘑菇抑制癌细胞。
胡椒驱寒兼除湿, 葱辣姜汤治感冒。
鱼虾猪蹄补乳汁, 猪肝羊肝明目好。
益肾强腰吃核桃, 健肾补脾吃红枣。
2、中医养生源远流长养生境界是“治未病”
中医学从《黄帝内经》开始就把养生防病作为主导思想,讲“上医治未病”。“养生”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保养、调养、补养、护养之意。“养生”的内涵,一是如何延长生命的时限,二是如何提高生活的质量。
3、中医养生讲究四时阴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人应该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比如,春天的时候,要有一种生发之气,被发缓形,夜卧早起。冬天不能太张扬、太发散,万物处于秘藏。中医养生主张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中医养生包括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一系列养生原则,而协调平衡是其核心思想。
4、房中养生:男女居室,人之大伦。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人道不可废者。成年之男女,若长期没有性生活,对身体也是不利的。但是也要防止另一个极端,这就是纵欲。《黄庭经》曰:「长生至慎房中急,何为死作令神泣?」这方面历代养生家论述极多,毋用赘言。至于有的人淫乐成性,嗜欲无度,说什么「宁可花下死,作鬼也风流」,那是咎由自取。汉代枚乘《七发》云「明眸皓齿,命曰伐性之斧,如戏猛兽之爪牙」。吕纯阳诗云:「二八佳人体如酥,腰间代剑斩愚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髓骨枯。」这些决非耸人听闻之语,而应永为警戒的。
5、气功养生:学会吐纳法: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里提出:“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吐气的时候,不能把嘴张得太大,要无声,长气,吐完为止。吐气的时候,根据每个字发音的不同,口型有轻微的变化,吐气的部位也不同,要把气出到最长。练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以达到胎吸。胎儿在母亲身体里,虽然没有呼吸,但也有生命,这就是胎吸。练气功之前,首先把心定下来,去除一切杂念,进入状态。按照方法做完气之后,会发现满口生津,古书称“上池之水”,然后把津液咽下去。津液是一种重要的生命物质,不能随便吐掉,应做到“津常咽”。
这些内容中,第五项比较可行。其他几项在生活中也要注意。

8. 心脏有哪些养生保健方法

中医认为心主要有二项功能,一是“心主血脉”,指心脏具有推动血液在经脉内版运行,使血液运行到全权身以滋养各个脏腑器官组织的生理功能,与西医学对心脏的认识基本相同。二是“心主神志”,指心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有密切关系,心主神志的功能正常,则精神饱满,精力充沛,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反之,如果心主神志的功能失常,轻则出现失眠多梦,神志不宁,反应迟钝,健忘等症状;重则出现精神失常,神昏谵语,甚至昏迷,不省人事。中医还认为“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也就是说心与舌的关系密切,心脏的情况可以从舌的色泽及形体表现出来,如心的功能正常,舌红润柔软,运动灵活,味觉灵敏,语言流利。如心脏气血不足,则舌质淡白,舌体胖嫩;心有淤血,则舌质暗紫色,重者有淤斑;心火上炙,则舌尖红或生疮。所以,心的养生保健方法要以保证心脏的主血脉和主神志的功能正常为主要原则。

9. 养生不能只养身还要养心,那心到底该怎样养呢

滋养心脏意味着保护心脏。 经常保持心理平衡的人有清正廉洁的五脏,统一的气血,秘密的阴阳,这样他们才能长寿健康。 心理平衡是健康长寿的基石。 对于现代都市人来说,任何心理平衡的人都有健康和长寿。 养心是保持心理平衡的重要途径。 《黄帝内经》认为它是“宁静和虚无的”,即一种平静、乐观和开放的心态,平静和娱乐。 孟子说:“养心,不贪少” 他也是一个欲望很少的人。虽然有些人不存在,但他们很少。 他也是一个有许多欲望的人。虽然有些人不是,但他们很少。 '

第五,在夏天,人们应该多享受凉爽的空气,少出汗。夏天,一个人应该多汗,汗水是一个人心灵的液体。汗水是血和汗的同一来源,汗水更容易伤害阴阳。 此外,夏季高温和体表血容量的大量分布很容易导致老年人的心脑缺血症状。 此外,夏季出汗过多会增加血液粘度。因此,在夏天,有必要降低活动强度,避免过度出汗,并适当喝一点盐水。 然而,出汗时应该出汗,老年人不应该闭上汗,在房间里打开空的时间不应该太长。 养心安神在夏天至关重要。茯苓、麦冬、大枣、莲子、百合、竹叶、柏子仁等。都能起到养心安神的作用。

10. 中医养生主要是什么

中医养生学中医养生学,是研究和阐释人类生命发生发展规律,预防疾病,增强体质,益寿延年基础理论、方法的一门实用学科。它的内容包括上篇、中篇、下篇三部分。上篇为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有绪论,发展简史,养生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等;中篇为常用的养生方法。主要有精神养生,环境与养生,起居作息与养生,睡眠养生,饮食养生,房事与养生,运动养生,浴身保健,娱乐养生,保健针灸按摩,药物养生等;下篇为审因施养。主要有因人养生,体质养生,部位养生,因时养生和区域养生等。
养生就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养生(又称摄生、道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培养、补养、护养之意。养生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实现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
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和研究中国传统的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并用这种理论和方法指导人们保健活动的实用科学。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养生学吸取各学派之精华,提出了一系列养生原则。加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等,使养生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阅读全文

与中医养生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万博动物医院在线电话 浏览:380
临淄爱佳宠物医院 浏览:582
苏泊尔养生壶怎么样打开 浏览:104
肝转移的治疗方法 浏览:845
养生壶如何做现磨咖啡 浏览:787
中医治疗失眠能根治吗 浏览:391
望京附近看妇科好的医院 浏览:773
治疗药物依赖的医院 浏览:100
闵行区中医院地址 浏览:543
治疗顽固性失眠的药物 浏览:489
石龙人民医院体检 浏览:507
盛京医院妇科哪个医生好 浏览:613
甘肃省人民医院烧伤科 浏览:724
老年痴呆严重送康复医院好吗 浏览:185
治疗糖尿病阳痿的中药方 浏览:565
汕头潮阳哪里有宠物医院 浏览:984
医院妇科治疗仪 浏览:758
兴义博爱医院妇科 浏览:749
湖北武汉儿童医院电话 浏览:190
最好的传染病医院 浏览: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