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医中药 > 中医治疗汗症

中医治疗汗症

发布时间:2021-02-02 17:08:01

『壹』 中医怎么调理多汗症

中医治疗多汗症是根据病因病机,采用不同方法,如调和营卫、益气固表专、滋阴降火、回阳敛阴等。对多属汗症的应该及时处治,常用止汗固涩中药有麻黄根、龙骨、牡蛎、糯稻根须等。有止汗功能的食品有五味子、乌梅、黑豆等。多汗症患者平时还应该注意多休息,多喝水。

『贰』 中医是怎么治疗多汗症的

中医治疗多汗症包括:多汗症由高热引起,如心肝火旺主要由降火引起;如果伴有专口干、头出汗、大属便干燥等。主要使用清热泻粉。气虚多汗主要是由于气虚不能固表而导致出汗。大多数多汗症主要是由补气引起的。阴虚内热型多汗症可滋阴降火,止汗。中医治疗多汗症需要辨证施治。

『叁』 中医治疗多汗症的方法是什么

建议咨询医生

『肆』 中医治疗多汗症怎么样

皮肤出汗过多或稍动就出汗,称为多汗和自汗症。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脾胃湿热,内蕴蒸肌肤,迫容津外泄而致,或素体阳气不足,腠理不密,卫外不固,津液外溢而致。同时亦与精神紧张、焦虑、恐怖、愤怒,以及某些疾病如神经官能症、甲亢等密切相关。多为对称性发生于手掌、足底、前额、腋部和外阴等处,尤以手掌、足底为多见。若情绪激动或紧张时,汗珠可呈点滴状滴流。中医治疗多汗症有较好疗效,其治则为清热利湿止汗,益气固表止汗。

『伍』 中医怎么治疗多汗症

“中医上常见的多汗症一般分为两种,主要是自汗和盗汗,自汗是指在平静状态下,人体自内己出汗容,盗汗是指在睡觉状态下,人体出汗,这个治疗方案是不一样的,自汗多是以气虚为主,盗汗多是以阴虚为主,自汗可以吃中成药,玉屏风散,盗汗,可以吃中成药,知柏地黄丸。”

『陆』 中医是怎么治疗多汗症的

中医治疗多汗症很有特色,在治疗是既考虑病人体质的强弱,脏腑功能失常的程度,又结合病人职业、环境、气候和和生活状态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多汗症病情变化和轻重缓急,确定治疗法则。中医治疗多汗症是根据病因病机采用不同方法,如调和营卫、益气固表、滋阴降火、回阳敛阴等。中医称“汗为心液”、“汗者,精气也”,对多汗症应及时处治,常用的止汗固涩中药有麻黄根、龙骨、牡蛎、浮小麦、糯稻根须等。有止汗功用的食品有五味子、乌梅、黑豆、桃干等。多汗症患者常用的食疗验方:生黄芪20克,大枣10克,浮小麦30克,水煎服,用于气虚多汗。五味子10克,大枣10克,桃干20克,水煎服,用于阴虚盗汗。五味子、五倍子各10克,研冰,冰片2克,诸药混匀置脐窝处,外盖纱布,对盗汗有一定疗效。
人参、党参、沙参或黄芪等选一种,与腔骨、母鸡或乳鸽一起炖,对气虚引起的多汗有效。
黑豆100克,先泡半天,慢火煮熟,加入乌梅、桃干适量,白糖调好口味,吃豆喝汤。多汗者日常注意事项
出汗过后特别是大汗淋漓之后易感外邪,发生感冒,所以一旦出汗应及时擦干汗水,更换衣被,避免受风着凉。
有些多汗者是由于血液的离子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偏低引起,故口味不能太淡,饮食中还应多补充一些蛋白,如肉、蛋、奶等。
调料中花椒、大料、辣椒、桂皮、大葱、姜等辛温之物多能发汗,不宜多用。

『柒』 多汗症的中医治疗

多汗症是指全身或来局部汗液增多的现源象,多汗症的病因较复杂。大体可以分为精神性的或者是病理性的,精神性的因素多见于精神过度紧张、焦虑;病理性的大多患有基础性的疾病,如甲亢、糖尿病或者高血压,甚至包括感染、发热等。对于多汗症的治疗,我们认为如果是病理性的,首先要治疗基础性的疾病,如治疗甲亢、妊娠、糖尿病才能有效地缓解症状。对于局部的治疗,我们主要是考虑局部应用某些外用药,如可以应用某些止汗剂,包括20%-25的氧化铝溶液。此外也可以应用电离子疗法或者肉毒素注射等,破坏局部的大汗腺或抑制大汗腺的汗液分泌。

『捌』 中医治疗多汗症是怎么治疗的,原理是什么

朋友实话告诉你,虽然现在中医什么的说什么什么药能治疗手汗,但是……版但是这也只是权理论的,不过现在很多医生也都说了现在的手足多汗几乎是不治的,理由也不明。西医你也晓得了后遗症大,还不一样全好,我也吃过中医的药,几乎就没啥用,最理想的也就是能缓和一点点,不过你遇到你出汗的情况它还是照样的给你出汗,要是看中医的话不要去医院找那些一般的医生看给你的药就是上面的人说的那些了,根本没用,要是你能找到一个那种正正的有名的中医不妨去试试,也许能帮你缓和下。
要说想到中医根治我可以说那是不可能的(据我目前还没发现有人吃中药好的)
所以建议楼主的话吃中药调调身体,把内分泌什么的身体调好了应该出汗能少点,诶生到这种病也没办法,我也一样目前还是老样子出汗,只能慢慢跳身子,等到医学的发达了(貌似这病你到了一定年纪就会没有的,就是很漫长)
再补充下我是中医学的大学的,中医所说的自汗和手足多汗症是有区别的,并不是一回事,盗汗直接就是2回事,你可以去网上搜搜看看多了解下

『玖』 多汗症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多汗方法包括:1、热盛引起的多汗,比如:心肝火旺,则以降火为主;若伴有口干、头内汗,大便干燥等容,使用清热泻火药为主。2、气虚引起的多汗,多是因为气虚不能固表而导致汗出,多以补气为主,常用的补气药有:太子参、党参、山药、黄芪。3、阴虚内热导致的多汗,可滋阴降火止汗。最常用的药物为知柏地黄丸。中医治疗多汗需要辨证,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以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拾』 中医怎么治疗多汗症

中医认为,本病病因分内因和外因。内因包括内伤七情和素体阳虚。七情所伤,五志化火,致阳热亢盛,蒸腾阴液则多汗。素体阳气不足,或大病久病之后气虚阳弱,腠理不密,卫外失固,气虚无以敛汗,阳虚阴无所生,汗随气泄而多汗。外因多为饮食不节。如过食辛辣,脾胃失调,湿热蕴结.湿阻气机,升降失常,致汗液外泄。
临床上将本病分为湿热熏蒸,阳虚腠疏,气滞血瘀三个证型。湿热熏蒸:身热多汗,以额头、腋窝、外阴多汗为甚,汗出黏稠或伴有臭味,口苦咽干,心烦易怒,溲赤便干。阳虚腠疏:恶风多汗,劳累后加重,伴肢冷乏力,小便清长,大便溏软。气滞血瘀:年高体弱,偏身多汗,时轻时重,体倦乏力,气短懒言。
针灸治疗本病可分毫针疗法和耳针疗法。毫针主穴多取合谷、复溜。可配大椎、气海、阴郄等。耳针治疗常取交感、神门、皮质下、心、肾、肺、热穴。每次2~3穴,留针15~20分钟,每日1次。
也常取合谷、复溜作为主穴,同时根据证型的不同,在治疗上也有所侧重。合谷用泻法,复溜用补法,气虚卫外不固者补气海,火热内炽迫津外溢者加大椎,阴郄。
白汗是指在安静状态下,如静坐、静卧,全身或身体某个部位出汗过多,或大汗淋漓不止为主的症状。多汗是指在劳动中出汗较多,或动则汗出得多为特征。自汗或多汗症,中医还认为“肺司皮毛”,是因肺虚及气虚所致。药方一:浮小麦,生黄芪,防风。功效:益气敛汗。用法:加水适量炖两次,午、晚饭后各服半剂。药方二:煅牡蛎,黄芪,麻黄根,浮小麦。功效:益气敛汗。用法:加水适量炖两次,午、晚饭后各服半剂。

阅读全文

与中医治疗汗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万博动物医院在线电话 浏览:380
临淄爱佳宠物医院 浏览:582
苏泊尔养生壶怎么样打开 浏览:104
肝转移的治疗方法 浏览:845
养生壶如何做现磨咖啡 浏览:787
中医治疗失眠能根治吗 浏览:391
望京附近看妇科好的医院 浏览:773
治疗药物依赖的医院 浏览:100
闵行区中医院地址 浏览:543
治疗顽固性失眠的药物 浏览:489
石龙人民医院体检 浏览:507
盛京医院妇科哪个医生好 浏览:613
甘肃省人民医院烧伤科 浏览:724
老年痴呆严重送康复医院好吗 浏览:185
治疗糖尿病阳痿的中药方 浏览:565
汕头潮阳哪里有宠物医院 浏览:984
医院妇科治疗仪 浏览:758
兴义博爱医院妇科 浏览:749
湖北武汉儿童医院电话 浏览:190
最好的传染病医院 浏览: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