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医认为: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欲养身,先养心。这话对吗
这个问题问的好 ,就好比是在问先有的鸡还是先有的蛋 。
下面让我来回版答你 。是先有的鸡 ,因为权没有鸡就没有蛋 , 只有有鸡了才能有蛋, 而鸡则是由其它物种进化来的。
同样的道理, 心情只是一种状态 ,它并不能决定什么 ,只是作为一种牵制性因素存在。 而身体却是根本所在, 假如真的病入膏肓了, 心情再好又有什么用?
中医强调的修心性而能养身并不是要让我们装牛角尖, 只是想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那就是: 真正的健康来源于快乐与泰然 , 快乐与泰然则来源于清心寡欲 。这样才有助于我们健康。 而并不是说身体就不重要了, 病入膏肓了也要强颜欢笑 。 中医不是也强调补元气吗?
『贰』 什么是中医养生 该如何养生
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 精神养生是指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中国传统养生强调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应顺应自然环境、四时气候的变化,主动调整自我,保持与自然界的平衡以避免外邪的入侵。《周易》云“一阴一阳之谓道”;“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
(《易·系辞上》)《老子》云“道法自然。”就是中医养生的基本要求。 中医养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养生是以培养生机、预防疾病、争取健康长寿为目的。中医养生有食养、药养、针灸、按摩、气功等丰富多样的养生技术。
古人认为养生之法莫如养性,养性之法莫如养精;精充可以化气,气盛可以全神;神全则阴阳平和,脏腑协调,气血畅达,从而保证身体的健康和强壮。所以精、气、神的保养是最重要的内容,为人体养生之根本。
中医学把人身最重要的物质与功能活动概括为精、气、神,认为这是生命之根本,是维持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早在两三千年前,《周易》、《黄帝内经》、《老子》里面已经有一套很完整的养生原理,就像一个永远也挖不完的宝库,值得我们再三探索。中医的养生观包括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身心合一三大法宝。
『叁』 3养生是人们都应该做的吗
大家应该听过一句话:“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我们中国人历来都是特别重视“精气神”的,比如说你这个人身体好、充满活力,就会说“你精气神十足”。
虽然很多人不明白这三个字的确切含义,但我们养生所做的各种努力,基本上都可以归结到“精气神”这3个字身上。凡是长寿之人,无一不是“精气神”充足之人,特别是在80岁之前,如果精气神还保养的不错,活到百岁甚至更高都是有很大可能的。
简单来说,精源于五脏六腑之气血,是维持生命的基本元素;精要化为气,气是维持生命的物质能量;气要化为神,神就是生命的主宰和生命活力的体现。三者是互相影响、互相滋生的。但终归,神是精气之和,所以养精气神,重点还是在养神上。《素问•移精变气论》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可见神的重要性。
“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只有神凝才能气定,气定才能心静,心静才能气血畅通,身体健康。这个逻辑顺序反过来也是成立的,正所谓“心浮气躁”,心虚则神浮。只有心静才能气定,气定才能神凝,神凝才能气顺。所以,想要补足精气神,我们得让心主神志的功能正常。
对于这个问题,传统中医一直都有共识。由于“心喜静”,静则生阴,阴阳协调才是最和谐的。所以,清心寡欲、调养精神是养心的重要原则。正如《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所说的那样:“神太用则劳,其藏在心,静以养之。”既要用静来藏神,同时也要避免用神太过了。
『肆』 中医养生的好处有哪些
身体来是革命的本钱,只有把自身体搞好了才能有大发展。中医就是一门无止尽的博大精深的一门学问,它能帮助我们调理身体。古有华佗帮助关羽刮骨疗伤,今有针灸治疗劲椎病,中药治疗各种疑难杂症。那么中医养生那哪里好呢?
1.中医讲究药食同源,即食疗法,尤其是女性朋友,由于特殊的生理需求,很容易出现贫血现象,这样一来,女性的气色就不太好,没有光泽度,体虚怕冷怕热,每天睡不好吃不香。所以贫血的女性应该进补养血药膳。
2.中医养生注重调理,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生息后,贫血症状逐步减轻。中医帮助女性不止调理贫血,还能帮助女性朋友调理月经不调的情况。
3.月经不调主要是气血失调导致的,所以需要用中药调理身体,使身体恢复正常。常用益母草或乌鸡白凤丸这些含中药成分的药物治疗。
中医治疗效果非常好,但是需要时间慢慢来调理,中医讲究的注意事项有很多,对于任何疾病基本都有治疗的方法,一般无副作用产生的,可放心使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的质量,在外面多吃些营养的食物,以清淡为主,抱着乐观的心态。
『伍』 中医养生可以延长寿命吗
任何医术无论中医还是西医治病都是取亡羊补牢之功,所以人之长寿,贵在未病先防,未雨内绸缪方能延年益寿,容中医对养生来说有一套完整的理论,遵循的是顺应天道的养生规律,长期坚持中医养生是可以达到延长寿命的效果的。
『陆』 中医养生有哪些方法
中医养生
1、食物养生:
老中医的顺口溜,
可做参照与践行。
生梨润肺化痰好,
苹果止泻营养高。
黄瓜减肥有成效,
抑制癌症猕猴桃。
番茄补血助容颜,
莲藕除烦解酒妙。
橘子理气好化痰,
韭菜补肾暖膝腰。
萝卜消食除胀气,
芹菜能治血压高。
白菜利尿排毒素,
菜花常吃癌症少。
冬瓜消肿有利尿,
绿豆解毒疗效高。
木耳搞癌散血淤,
山药益肾浮肿消。
海带含碘散淤结,
蘑菇抑制癌细胞。
胡椒驱寒兼除湿,
葱辣姜汤治感冒。
鱼虾猪蹄补乳汁,
猪肝羊肝明目好。
益肾强腰吃核桃,
健肾补脾吃红枣。
2、中医养生源远流长养生境界是“治未病”
中医学从《黄帝内经》开始就把养生防病作为主导思想,讲“上医治未病”。“养生”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保养、调养、补养、护养之意。“养生”的内涵,一是如何延长生命的时限,二是如何提高生活的质量。
3、中医养生讲究四时阴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人应该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比如,春天的时候,要有一种生发之气,被发缓形,夜卧早起。冬天不能太张扬、太发散,万物处于秘藏。中医养生主张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中医养生包括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一系列养生原则,而协调平衡是其核心思想。
4、房中养生:男女居室,人之大伦。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人道不可废者。成年之男女,若长期没有性生活,对身体也是不利的。但是也要防止另一个极端,这就是纵欲。《黄庭经》曰:「长生至慎房中急,何为死作令神泣?」这方面历代养生家论述极多,毋用赘言。至于有的人淫乐成性,嗜欲无度,说什么「宁可花下死,作鬼也风流」,那是咎由自取。汉代枚乘《七发》云「明眸皓齿,命曰伐性之斧,如戏猛兽之爪牙」。吕纯阳诗云:「二八佳人体如酥,腰间代剑斩愚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髓骨枯。」这些决非耸人听闻之语,而应永为警戒的。
5、气功养生:学会吐纳法: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里提出:“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吐气的时候,不能把嘴张得太大,要无声,长气,吐完为止。吐气的时候,根据每个字发音的不同,口型有轻微的变化,吐气的部位也不同,要把气出到最长。练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以达到胎吸。胎儿在母亲身体里,虽然没有呼吸,但也有生命,这就是胎吸。练气功之前,首先把心定下来,去除一切杂念,进入状态。按照方法做完气之后,会发现满口生津,古书称“上池之水”,然后把津液咽下去。津液是一种重要的生命物质,不能随便吐掉,应做到“津常咽”。
『柒』 中医补气血养生法女性养生的方法
中医补气血养生法??
1、全身气血靠脾俞脾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和脾直接相连,所以刺激脾俞穴可以达到生化全身气血、改善暗淡肤色的美容功效。位置: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操作方法:用两拇指在两侧脾俞穴上按揉1-3分钟,力度以出现酸痛感为佳。但最好在晚上8点左右进行,因为这是脾经精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进行按摩保健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活血化瘀找血海血海穴属于足太阴脾经,它能整治脾经失调,因此刺激此穴位可达到活血化瘀、补血养颜的功效。位置: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操作方法:双手拇指固定在大腿外侧,其余四指并拢按揉血海穴,每次按揉10分钟,力度不宜太重,以感到酸胀为限。建议每天上午9-11点刺激血海穴最好,因为这个时间段是脾经经气旺盛,人体阳气上升阶段。
3、血虚气滞听三阴交三阴交穴属太阴脾经,与厥阴肝经、少阴肾经交会,故称为三阴交。刺激三阴交穴有健脾补血的功效,凡血虚、气滞等症都可以通过刺激此穴治愈。位直: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操作方法:每晚临睡前,用拇指指端按揉三阴交穴10分钟,力度稍重,以皮肤出现潮红为度。坚持一个月后,便可以看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推动气血属足三里足三里穴是胃经的合穴,是胃经经气的必经之处。它有推动脾胃、生化全身气血的功效。这也是民间流传“常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的缘由,经常刺激它,能使人皮肤白嫩,气血充盈。位置: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操作方法:每天饭前饭后半小时按揉两侧足三里穴3分钟,可交替进行。定要每天坚持按摩,也可以找一个小按摩锤进行敲打,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佳。
5、活血养颜是内关内关穴位于手厥阴心包经,是人体最主要的三条经络之一上的穴位,刺激它,能使全身气血畅通,有活血养颜的功效。位置:在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处于挠则屈腕肌腱和掌长肌腱之间。操作方法:用拇指按压内关穴,力度稍重,以穴位出现酸胀为佳。按压频率约为每分钟30次,每次按摩5分钟,每天早晚各一次。小编寄语:不靠粉底液,不涂美白霜,按压经络调补气血,从内而外白起来!
女性养生的方法??
1、黄豆天生是女人的好朋友
黄豆和豆制品中含有大量植物雌激素,在预防乳腺癌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黄豆,可以改变体内激素的分泌。临床医学研究显示,黄豆及豆制品具有平衡体内雌激素的作用,当体内雌激素太低时,黄豆或豆制品会使它增加,但当雌激素太高时,黄豆或豆制品也会使它减少。
2、能不熬夜就不熬夜
睡眠不足会导致新陈代谢失调。经常熬夜或作息不正常的人不仅老得特别快,健康也会严重受损,所以能不熬夜就尽量别熬夜吧!每晚睡眠4小时或不足4小时的人,身体新陈代谢在碳水化合物的处理上会出现问题。要提高睡眠质量,可以在上床睡觉之前的2~3小时内进行锻炼,可使睡眠保持平稳。同时,在睡前泡个热水澡或者喝杯热牛奶也有好处。
3、我爱泡澡
泡澡是维持身心平衡最简单的方法之一,利用高温反复入浴的方式,可以促进血管收缩、扩张。每次泡澡3分钟,休息5分钟再入浴,重复三次,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消耗大量能量,效果相当于慢跑一公里。同时,泡澡也能促进老旧角质更新,保持肌肤光滑细致。 但是心脏不好的人并不适合常泡热水澡,不妨试试传统的保健良方——热水泡脚,能使脚部微血管扩张,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同时达到健身的目的.
4、身体健康就去献血
献血不仅是良好的社会公德,还可以大大促进自身代谢的能力,不但不会损害健康,定期献血还是维持健康的方法之一。因此,只要身体健康,符合献血条件,还是去尽义务吧。
5、少吃快餐,远离毒素
快餐送给女人的是——心血管系统疾病和生殖系统肿瘤的高发病率。摄取过多的饱和脂肪会刺激雌激素过度分泌,脂肪中的类固醇可以在体内转变成雌激素,促使乳癌细胞形成。摄取人工激素过多,体内毒素过多,也会造成内分泌失调。少用塑料制品(包括保鲜袋)盛装微波食物,因为容易溢出有毒物质。
6、333法则
有氧运动提升身体能量至少要达到每周3次、每次30分钟、运动后每分钟心跳达130下的有氧运动才能有助于健康。千万别小看这短短30分钟的运动量,它除了可以帮助消耗热量、减轻体重外,还能将氧气带到全身各部位,提升新陈代谢率、有效燃烧脂肪,效果会持续数个小时之久。 赶快丢掉没时间运动的借口吧!利用每天午餐后的休息时间,在公司附近走走逛逛,以均匀的速度步行,不一定非要满身大汗,就能提高代谢,同时帮助消化、预防便秘。
『捌』 中医四大补穴是哪些
公元前五至一世纪写下的著名医典《黄帝内经》就已指出,“气穴所发,各有处名“,版并记载了权160个穴位名称。晋代皇甫谧编纂了我国现存针灸专科的开山名作《针灸甲乙经》,对人体340个穴位的名称、别名、位置和主治一一论述。迨至宋代,王惟一重新厘定穴位,订正讹谬,撰著《铜人腧穴针灸图位》,并且首创研铸专供针灸教学与考试用的两座针灸铜人,其造型之逼真,端刻之精确,令人叹服。可见,很早以前,我国古代医学家就知道依据腧穴治病,并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腧穴学的完整理论体系。
《类经·人之四海》载:“输、腧、俞,本经皆通用。”因此,腧穴又有输穴、俞穴之称,也有叫穴位、穴道或孔道的。按照中医基础理论,人体穴位主要有三大作用,它既是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又是疾病反映于体表的部位,还是针灸、推拿、气功等疗法的施术部位。穴位具有“按之快然”、“驱病迅速”的神奇功效。然而,穴位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呢?它真是人体的特殊结构吗?长期以来,人们对此推测纷纷,莫衷一是。
『玖』 中医药膳养生调理身体效果好吗
中医药来膳食疗和中医其源他临床学科相同,坚持以中医理论为运用基础,侧重整体观念辨证施膳,以烹调工艺为制造方法,达到可口、服食便当、滋养强身、促进健康的意图;重视药食同源药物和食物的运用,避免配伍忌讳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它以中医理论为运用基础,辨证施膳,由于中医药膳食疗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思维,所以运用食疗药膳有必要杰出中医理论,中医考究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中医食疗药膳的分配要遵从中药药性的归经理论、食物性味理论,注重五味与五脏联系,以脏补脏;建议辨证用膳,因人、因时、因症施膳。同病异膳:同为感冒,风寒感冒,宜食辛温解表、宣肺散寒、清淡易消化药膳,如芫荽生姜汤、姜糖饮、生姜粥、防风粥、葱白粥等;葱白粥。风热感冒,宜食清热宣肺解表、清淡易消化药膳,如薄荷粥、银花饮、桑菊薄荷饮、芦根大米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