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医中药 > 老年人中医养生讲座

老年人中医养生讲座

发布时间:2021-02-11 03:10:20

1. 有关老人养生的知识 医学知识

老人养生八多和八少

——少肉多菜。增蔬菜、减肉食,可避免大专量摄取脂肪,以预防心脏血属管等疾病。

——少食多嘴。人到老年,脏俯机能逐渐减退,所以要少食多餐,充分咀嚼,以利消化。

——少盐多醋。高血压通常和摄入盐过多有关,而醋味酸能助消化,但不宜过量。

——少衣多容。少衣是说不讲究衣服的华丽,而要合乎卫生,多容是说姿态端正,坐应正,立应直,卧应曲身。

——少烦多眠。忧烦易致病,老人因气血俱衰,要善于休息保养。

——少欲多施。少欲是不贪图各种身外之物,多施是指多助人。

——少硬多稀。硬的食物不易咀嚼,吃下去也不易消化,所以不宜多食,尽量吃稀的食物。

——少车多步。少坐车多走路,可增进血液循环。http://www.hrs.cn/hotel/france

2. 中老年人要如何养生

1.适应自然界寒来暑往的阴阳变化规律,虚邪贼风,逼之有时。所谓“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并且注意增减衣物,适寒暑,不要感受四时邪气。
2.适当的运用修身养性之法,比如导引,按摩,吐纳等调摄精神,锻炼身体的一些方法。
3.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这一点很重要,如果暴饮暴食损伤脾胃,气血乏源;熬夜伤阴,黑白颠倒,阴阳失衡何谈养生?
4.修身养性,不妄劳作。不要有贪念,知足常乐,不老力、劳心、不高度房劳,总之不要违背常规地劳动。
5.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也就是做好预防,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止并发症。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细节只要你注意了,就是养生,比如:饥不爆食,渴不狂饮;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冬吃萝卜夏吃姜,不老医生开药方;春捂秋冻。吃人参不如睡五更。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
对于中老年人养生,也无非根据以上几点,具体情况因人而异。中老年人一般脏腑功能衰退,气血不足,身体素质不好,而且还有的人有很多慢性病等等,所以老年人养生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适当进补。老年人由于气血不足,免疫力低下,一般要适当的根据个人情况,咨询中医师,选择服用一些滋补中药,比如西洋参、枸杞子、鹿茸、人参、元肉、莲子、山药、芡实等,或煲汤、或打粉冲服、或泡茶。
2.适当的运动、锻炼身体。老年人身体素质不比年轻人,运动不宜剧烈,宜因人而异,做一些不是很剧烈的运动,比如太极拳、抖竹空、打陀螺、气功,甚至散步等,都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新陈代谢。当然,很多农村的老年人7-80岁了还闲不住,每天坚持干些农活、家务什么的,其实也是一种运动锻炼,那是长年累月形成的习惯,但是要力所能及,不能过度劳累。
3.注意饮食,不过量,有规律,莫贪杯。老年人脾胃虚弱,消化能力差,饮食要有规律,每餐七成饱即可,不要过量。适当的喝酒可以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一般没有禁忌的情况下,可以少量饮酒,但是不能贪杯。当然,平素就不饮酒的人,就不要饮酒,保持自己的生活、饮食习惯即可。
4.积极常规治疗已有疾病,做好忌口,防止并发症。很多老年朋友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气管炎等病,要积极常规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做好忌口,不要吃不应该吃的东西,以防加重病情。
5.保持乐观心态,知足常乐。老年人应该乐享天年,保持乐观心态,不要被琐事干扰,更不要过度干扰、操心儿孙们都生活琐事。都说“儿孙自有儿孙福”,有很多老年人过度操心,反而搞得自己身心疲惫,不利于养生。
最后,给朋友们介绍一些日常简易的健身养生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叩齿:叩齿,民间俗称“扣天钟”。能促进口腔、牙齿及周围组织的健康,增强抗病能力。
2、梳头:可以疏通经脉,促进头部血液循环,,增强脑细胞新陈代谢,延缓脑细胞的衰老,消除疲劳。
3、揉涌泉穴:涌泉穴即脚心,经常揉能头痛、失眠、心悸、咽喉肿痛、性功能衰退、脚裂及老年性四肢麻木等,因此涌泉穴又有“健身之穴”的誉称。
4、咽唾液:唾液能杀微生物有健齿助消化的功能;唾液能消除对人体有害的自由基;唾液还有很好的防癌效果。
(1)如果每口饭咀嚼30次,就可以消除大部分有害物质,有益健康。
(2)养生学者把唾液誉为“金浆、玉液、天然抗癌剂”
5、揉腹:揉腹可调理脾胃,通活气血等,能够促进胃肠蠕动,提高消化功能和减肥作用,还有治疗中老年性便秘、胃溃疡、失眠、遗精等功效。
(1)揉腹方法:先用手在胃部按顺时针方向揉摸,然后在肚脐四周揉摸,再用手掌揉摸全腹,最后逆时针方向重复一遍。
(2)但在饱食或空腹或腹部患有炎症、肿瘤时则不宜施行。
6、揉耳:揉耳就是采用按摩揉捏等手法对双耳进行物理刺激。中医上耳部有49个穴位与体内五脏六腑以及各部位经脉联系密切,经常揉耳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7、伸懒腰:这个动作相信朋友们都做过,就是伸直颈部、举抬双臂、呼吸阔胸、伸展腰部、活动关节脊柱的自我锻炼。好处是:(1)能使全身神经肌肉得以舒展,促进机体平衡;促进新陈代谢。(2)防止腰肌劳损,保持健美体型。
8、刮痧:可以直接疏通人体经络,改善微循环,排出体内痧气(毒素)。刮痧也是祖国传统医学的一部分,简便验廉。

3. 老年人的养生之道

最重要的是你们做晚辈的要多关心,多孝顺他们,让他们安享晚年。

4. 高分求 老年人健康知识演讲材料

1睡前洗头要吹干
钱勇 北京青年报11月25日
许多人有睡觉前洗头洗澡的习惯,一则是把头上的尘土洗掉,干干净净上床,二则是轻轻松松,舒舒服服上床睡一觉,驱除白日的疲劳。其实,人们劳累了一天之后,晚上是最为疲劳不堪的时候,也是人们身体抗御病痛能力最低的时候。有晚上睡觉前洗头习惯的人,由于没有认真地擦干头发,使大量的水分滞留于头皮表面,尤其是冬天夜间气温较低时,残留水遇冷空气极易凝固。长期有残留水凝固头部,从而导致人们气滞血淤,经络阻闭,郁疾成患,特别是冬天寒湿交加,更易成病,是造成大量慢性头痛的重要原因之一。

内科医生向人们解释道,这种头痛医学上称之为头皮皮下静脉丛炎。这类疾病初发阶段为患者头皮局部有滞胀麻木感,大多数人是头顶部有麻木感,并伴绵绵隐痛。检查时可以摸到局部的头皮增厚、增粗,甚至皮下肿块有隆起的现象。这类现象大多见于颅骨沟缝上,呈节段性、条索形筋结形态,有些人头顶部也能摸到颗粒状结节。

内科医生提醒有晚上洗头习惯的人们,如果经常晚上洗头后不能及时完全擦干,并患有不明原因的头晕头痛并伴有麻木感觉的头疾时,可能就是患这种病了,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帮助下尽早解除或减轻痛苦。如果还没有出现这类症状,应及早采取措施,首先要改变晚上洗头习惯,其次要在洗后擦干头发,或者用电吹风吹干,确保清洁、轻松、健康皆不误。

作者:小知识 2005-4-2 16:37 回复此发言

--------------------------------------------------------------------------------

2 回复:健康小知识
2睡到自然醒的7个关键
11月4日
天气愈来愈凉,一早要爬出温暖的被窝,真是一大酷刑。

如果你总是快要迟到了,才费力地起床,一整天无精打采、哈欠连连,你需要的是尽快设定起床的仪式,这些仪式将能帮助你不用调闹钟,也能愉悦地睁开眼睛。

改变总是比较困难,但想想看,每天起床的时间是一天的开始,如果能快乐地起床,一天必能心情舒畅。

1 定时

你一定听过每天定时上床睡觉非常重要,如果你就是做不到,试试看每天定时起床,不消6个星期,实际的睡眠节奏就会与你的生理节奏相符,“规律对设定生理时钟非常重要,”美国康乃尔大学心理系教授马思认为。

所以也别回去睡回笼觉,这样会让生理节奏更混乱,一旦睁开眼,不要犹豫就起床吧。

就算周末也得保持这样的规律。如果你每逢周末就通宵达旦,隔日再睡到中午,马上你就会知道痛苦,星期一又要哀声连连地起床。

马思教授建议,就算周末熬夜,还是要在固定时间起床,中午睡个小午觉补眠,不过这种事还是愈少愈好。

2 阳光

如果早起对你而言,是不可能的任务,那就让阳光来帮助你。因为那些全光谱的阳光可以调节血清素(serotonin)和褪黑激素在血液中的浓度。当受到光线照射,血清素会使身体的代谢加快,当天晚上就会早点想睡,隔天也就会早点起床。

如果没办法一早起床就去徜徉在阳光下,也可以拉开窗帘,让阳光照进来,或是准备一盏明灯,闹钟一响就打开。坚持下去,有一天你会发现,在闹钟响起前你就精神奕奕地起床。

3 声音

有没有发现你很容易随手按掉伴随多年的闹钟,因为大脑习惯忽视熟悉的声音,因此,可以准备两、三个闹钟轮流着用,或者浪漫一点用音乐叫醒你,因为音乐会促进脑中氧气与血液的流动,让身体也想律动起来。

听什么音乐好?《活力充沛24小时》的作者南西.曼森建议,如果想提振元气,可以选类似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的音乐;想要一早就精力充沛,可以选舞曲

4 深呼吸

起床后,深呼吸可以让身体踏出舒畅的一天。先缓缓地吸气,仿佛吸至头顶,再将所有的气吐出来,停两秒钟后,再做一次,可以让身体充满早晨新鲜的空气,一天也容易神采奕奕。

5 水

一起床后,马上就去找水喝,会让身体知道新的一天要开始了。而且人类在睡眠时间会发汗约一杯水的量,若前一晚喝了酒,更会让身体如同置身沙漠一般,所以先喝水,然后进厕所将老废的物质排出,会让身体很舒服。

6 香味

香味也会刺激脑部,提高知觉机能,赶走睡意和疲劳。所以有人一早煮咖啡,用咖啡香叫醒自己。如果你的阳台上种有香草植物,也可以在洗脸台上放满水后,摘一片薄荷浸泡水中,薄荷有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此举也有益于皮肤。

7 甜味

一早起床总觉得晕头转向,因为经过一夜的消化,此时脑中毫无营养,脑部的能量来源就是葡萄糖,这时马上补充含有甜味的食物,如香蕉、苹果,马上会有效果。

试试看,美妙的清晨正在等着你。

作者:小知识 2005-4-2 16:37 回复此发言

--------------------------------------------------------------------------------

3 回复:健康小知识
3无名指戴戒指有益健康
6月9日
按照中医学人体经络的分布,在手的无名指上有一条叫做三焦经的经络,它是调整人体荷尔蒙分泌的主要通道,还可用来探明和发现内脏器官的情况和发病部位。因此,有人称结婚戒指是“人体荷尔蒙分泌促进器”。

作者:小知识 2005-4-2 16:38 回复此发言

--------------------------------------------------------------------------------

4 回复:健康小知识
4长期使用电脑危害女性
6月2日
长期从事与电脑工作有关的女性比一般非电脑工作从业人员患乳癌的危险性要高出43%。这是台湾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的,台湾目前约有电脑300多万台,且从事电脑工作的大多是女性。如果长期在电脑前工作,会增加乳癌的患病机会;停经前的女性又比停经后的女性患乳癌的几率高。

这项研究还发现,人类如长时间暴露在某种电磁辐射之下,容易患白血病、癌症甚至流产。专家指出,正确使用电脑可减少电脑对人体的副作用。人体要与电脑屏幕保持不少于80厘米的距离,与电脑后部及两侧保持不少于120厘米的距离。

作者:小知识 2005-4-2 16:39 回复此发言

--------------------------------------------------------------------------------

5 回复:健康小知识
5预防电脑干眼症ABC
3月10日
切忌“目不转睛”,自行注意频密并完整的眨眼动作,经常眨眼可减少眼球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避免泪液蒸发。

不吹太久的空调,避免座位上有气流吹过,并在座位附近放置茶水,以增加周边的湿度。

多吃各种水果,特别是柑桔类水果,还应多吃绿色蔬菜、粮食、鱼和鸡蛋。

多喝水对减轻眼睛干燥也有帮助。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睡眠充足,不熬夜。

避免长时间连续操作电脑,注意中间休息、通常连续操作1小时,休息5~10分钟。休息时可以看远处或做眼保健操。

保持良好的工作姿势。保持一个最适当的姿势,使双眼平视或轻度向下注视荧光屏,这样可使颈部肌肉轻松,并使眼球暴露于空气中的面积减小到最低。

调整荧光屏距离位置。建议距离为50-70厘米距离,而荧光屏应略低于眼水平位置10-20厘米,做成15度至20度的下视角。因为角度及距离能降低对屈光的需求,减少眼球疲劳的几率。

创造并保持良好的工作条件。周围环境的光线要柔和,电脑荧光屏的亮度要适当,清晰度要好,桌椅的高度要和电脑的高度匹配。

显示屏的亮度调节到最大亮度的一半即可,以看得清楚内容但比周围物体稍暗为宜。

如果你本来泪水分泌就少,眼睛容易干涩,在电脑前就不适合使用隐形眼镜,要戴框架眼镜。在电脑前佩戴隐形眼镜的人,也最好使用透氧程度高的品种。

40岁以上的人,最好采用双焦点镜片,或者在打字的时候,配戴度数较低的眼镜。

如果出现眼睛发红,有灼伤或有异物感,眼皮沉重,看东西模糊,甚至出现眼球胀痛或头痛,休息后仍无明显好转,那就需要上医院就医了。

作者:小知识 2005-4-2 16:40 回复此发言

--------------------------------------------------------------------------------

6 回复:健康小知识
6冷水脸、温水牙、热水脚
中国体育报 小月1月16日
民谚中有“冷水洗脸,美容保健;温水刷牙,健牙固齿;热水泡脚,胜吃补药”的说法。

冷水洗脸。秋末冬初,面部皮肤由于受冷空气刺激,毛细血管呈收缩状态。用热水洗脸,会感觉暖和舒适,但是,一旦热量散去,毛细血管又会恢复原状,这样一张一缩,易使人面部皮肤产生皱纹。而用冷水洗脸,则可有效地改善面部血液循环,增强皮肤弹性和机体御寒能力,预防感冒等病症。

温水刷牙。温水含漱,会使齿缝内的细菌和食物残渣得以清除,达到护牙洁齿,减少疾病之目的。从一些医学专家对牙齿生态的调研显示,刷牙的水温在35-36摄氏度最为适宜,水温过热或过冷都会刺激牙齿和牙龈,引起牙龈出血和痉挛,甚至会导致牙周炎、牙龈炎及口腔溃疡等病症。

热水泡脚。脚部受凉会引起鼻咽活动减缓而导致防病能力下降。用热水洗脚,尤其在睡前用70摄氏度热水泡脚,可舒筋活络,活血化淤,促进全身气血运行和新陈代谢,若在泡脚的同时,再对足心穴位进行自我按摩,还有消除疲劳、有助睡眠、祛病强身之功效。

作者:小知识 2005-4-2 16:41 回复此发言

--------------------------------------------------------------------------------

7 回复:健康小知识
7早喝盐汤如参汤
陆军9月24日
如果人体出汗较多,可使体内部分钠离子、钾离子丢失,产生低钠血症或低钾血症。这就需要补充钠和钾,通常方法是多饮用淡盐水和含钾较高的食品及饮料。但是,许多人都是出汗之后,甚至待身体出现疲乏无力、口干、眩晕、肌肉疼痛、手足麻木等缺钠的症状时,才喝些淡盐开水。这种被动补钠,体内新陈代谢减慢,肾脏负担加重,往往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民间谚语说得好,早喝盐汤如参汤,晚喝盐汤如砒霜。如果人们主动补钠,在大量出汗前或天热时清晨一起床就喝些淡盐开水,保证出汗后体内钠含量仍基本符合要求,可以维护细胞正常代谢,稳定细胞内外渗透压,调节体内酸碱平衡,保持比较旺盛的精力,不至于出现身体疲惫、眩晕等症状。除此之外,早晨饮杯淡盐水可以迅速被机体吸收,起到稀释血液,增加血流量,预防脑血栓和动脉硬化的功效。晨饮淡盐水也是预防习惯性便秘及养生保健的好方法。

作者:小知识 2005-4-2 16:42 回复此发言

--------------------------------------------------------------------------------

9 食盐的妙用
1.清理肠胃
早晨起来后空腹饮淡盐水1杯,可清肠热胃火,去口臭,增进食欲.
2.防脱发
用浓盐水洗头,等5分钟后用清水洗净早晚各一次,连续15-20天,可防脱发.
3.呵护咽喉
盐水漱口,每日5-6次,消炎止痛.
4.除脂美容
青春痘患者夜晚临睡前用食盐18-20克溶于热水,趁热洗面,消油脂,消粉刺,防感染.
5.消炎治牙痛
早晚以淡盐水漱口,可减轻牙痛.
6.治肝顺胃
取大茴香31克,小茴香16克,捣碎,加粗盐800克,炒热后放入布袋,趁热贴在腹部,可通胃气.

作者:益众 2006-5-13 09:59 回复此发言

--------------------------------------------------------------------------------

11 回复:健康小知识
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有可能正成为藏在家中的“隐形杀手”。樟脑丸含有一种叫“对二氯苯”的化学物质,被列为第六类有毒品类,其产品的包装上应该有警告标志,但据调查,含有这种成分的樟脑丸很少有将警告标志打在外包装上。据创信公司对400名哈市居民的调查显示,在消费者当中,知道樟脑丸中含有对二氯苯的消费者仅有5.5%,不知道的消费者则高达94.5%。另外,95.5%的人不知道对二氯苯有可能对人体有害,知道可能对人体有害的人仅占4.5%。在一些超市的货架上绝大部分樟脑丸的成分都含有PDCB(对二氯苯),但是大都没有警示标志,提醒消费者慎用。

作者:218.75.177.* 2006-10-25 19:06 回复此发言

--------------------------------------------------------------------------------

18 回复:健康小知识
多发表一些如盐的秒用之类的文章。实用!

作者:202.99.204.* 2007-4-28 20:01 回复此发言

--------------------------------------------------------------------------------

19 回复:健康小知识
---据新华社3月13日电,作为一位内分泌学专家,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滕卫平针对“碘营养”问题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调研,结果证明:目前,大多数中国人不是缺碘,而是碘过量,并且由此引发甲状腺疾病增加。监测结果也同时表明,1999年我国居民尿液中的碘含量已达到306微克/升,超过了国际标准300微克/升的“警戒线”。

读完这则新闻,笔者立时惊出了一身冷汗。假如滕卫平的调研结果属实,那么,从现在起或者说从1995年我国开始普遍推广“全民食盐加碘”时起,十数亿中国人就已经在稀里糊涂中当了或正在当着食盐加碘的“实验品”!众所周知,“实验”不可以、不允许也不能够超越其特定性与未知性而在“实验”以外的特定条件下普遍适用;否则,那些在“实验”阶段还没有被发现或虽已发现但并未证明其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问题,就会因其不确定性而在进一步的普遍应用中产生一系列不可预知的结果。

以食盐加碘为例。碘作为一种化学物质,是包括人在内的大多数有机体不可缺少的。然而,“不可缺少”并不就是“正在缺少”。庄稼“不可缺少”水,但并不就是它“正在缺少”水,说不定它在某个时候、某个地方正被水淹得快死了呢!人也一样。即便十数亿人都真的“正在缺”碘,你也得拿出权威的科学依据啊,怎么能“说”缺就缺,不但马上就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推广“全民食盐加碘”,而且还必须一年365天地补个不停呢?把全民都拿来当“实验品”,谁有这么大的权力?又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权力?

“全民食盐加碘”这类关乎十数亿国民生命质量的大事,又为什么不能在正式启动之前,多论证论证呢?这样,全民都当“实验品”的悲剧至少可以少演那么一两出

食盐,这个每天都出现在人们餐桌上的东西是那么的普通和又必不可缺。也许一提到食用盐给身体带来的疾病,人们大多会考虑是由于盐本身的摄入量多少造成的,但是全国九届人大代表、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著名内分泌科专家滕卫平教授想要告诉大家,即使每天食用正常数量的食盐,也会引起身体的某些疾病,因为问题不是出在盐身上,而是加入盐中的碘多了。
滕教授在接受采访时首先向记者介绍了碘这种物质。碘,卤族元素之一,组成生命体的最基本的元素,广泛的存在于人们生活的环境中,包括空气、水源、食物、土壤等最基本的生命元素。这就预示着碘首先是通过自然环境对人体产生影响,也可以说人们每天从外界所需要获取的碘的数量是和你所处的环境有关的。不同地区由于自然环境的不同,居民对碘的需要量是不同的,而且是稳定的。

那么,一个人在正常条件下对碘的需要量是多少呢?根据国际上最新的研究报告,甲状腺为了合成生理需要的甲状腺激素对碘的需要量是60微克,即使有人患有碘缺乏症,要消除碘缺乏症的全部症状,每天所需要的补碘量也就是100微克。国际上对碘摄入量的推荐标准为0~59个月的婴儿为90微克,6~12岁的儿童为100微克,大于 12岁的人口为150克,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妇女的摄入量为200微克。国际组织的这个推荐剂量已经是人体所需基本量的2.5倍。2001年,国际权威学术组织首次赋予了人类足量碘摄入,超足量碘摄入和过量碘摄入的定义和剂量范围。即尿碘中位数(每升尿液中含有的碘数量)小于100微克/升的为碘缺乏, 100~199微克/升为足够碘摄入量,200~300微克/升为超足量碘摄入,大于300微克/升为碘过量。我国成立初期是碘缺乏比较严重的国家,病区人口有4.25亿,国家对碘缺乏症的防治工作非常重视。在1979年颁布了文件,规定食盐加碘的政策是“病区居民加碘,非病区居民不加碘”。据1992年末的统计,经过13年的努力,由于缺碘而导致的甲状腺病的发生率已经降为国际承认的有效防治碘缺乏病的水平。而1995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我们国家食盐的碘投放量已经稍大于国际公认的水平。

国际卫生权威组织在报告中还特别指出,不应该鼓励碘摄入量超过300微克/升,特别是在碘缺乏地区。因为碘过量可以导致对健康的不良影响,包括碘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I IH)和自身免疫甲状腺病 (AITD)。2002年美国著名的医学杂志《美国内分泌代谢杂志》也发表了类似的文章,认为碘摄入量的增加会导致自身免疫甲状腺病和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发病率的增加。滕教授说,根据国际上公认的碘研究成果发现,碘的摄入量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成U字型的关系。即碘的摄入量的过高与过低都会导致甲状腺疾病的增加。他介绍,由于碘是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中的一个重要要素,要改变这种生态环境必须十分谨慎。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在食盐加碘这个问题上也有不同的看法,例如欧洲多数的国家居民都自愿食用碘盐,丹麦更是立法禁止碘盐,但是欧洲至今还有32个国家属于碘缺乏地区,所以欧洲是目前国际上碘摄入量最低的地区之一。

作者:123.4.119.* 2007-4-28 21:55 回复此发言

--------------------------------------------------------------------------------

20 回复:健康小知识

滕教授说,为了进一步证明碘摄入过量对人体的影响,他受中华医学会的委托,在我国三个含碘量明显不同的地区,用世界上最一流的设备和最先进的手段方法进行了全民碘营养检查。结果发现碘摄入量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自身免疫甲状腺炎的患病率显著增加,在最严重的高碘地区——河北黄骅地区甲状腺癌的平均年发病率为13.12/10万,显著高于美国4.5/10万的发病率。当然,黄骅地区可能属于严重碘过剩的地区,但是我国现有的碘营养过剩的状态也确实让人担心。自从国家1994年实行食盐全部加碘,市场上只允许销售加碘食盐的规定颁布以后,对于原来5亿左右的碘营养状态充足的人口来说就存在着碘过量的危险。我们前面已经谈到,碘首先是通过环境对人体产生影响,对于无法从自然界获取的那部分碘才需要从其他渠道进行弥补,因此全民加碘势必会导致一部分人的碘过剩。这里存在着一个错误的观念就是碘摄入量的安全剂量范围问题。国际权威组织多年来一直认为“每天1000微克的碘摄入量对健康成年人是安全的” 。实际上这里所提出的“健康人群”的概念是难以界定的。不通过普查,是难以发现普通人群中隐藏着的具有甲状腺疾病发病倾向的庞大易感群体的。而随着各国实施了全民食盐加碘政策以后,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也急剧增加,国际权威组织的观点也开始发生了转变,2001年,国际权威组织首次对碘过量进行了定义。

滕教授认为碘过量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我国的碘盐浓度严重超标。根据1996年的国家规定,我国碘盐的含量标准为加工50毫克/每公斤;出厂不低于40毫克/ 每公斤;销售不低于30毫克/每公斤;用户不低于20毫克/每公斤。根据国家级的监测报告,1997年我国居民家庭碘盐的中位数达到37毫克/公斤, 1999年该数字达到42.3毫克/公斤。也就是说,如果按每天一个成人食用10克盐来计算的话,每天仅从食盐中获取的碘的数量就已经达到了碘过量的标准。

5. 老年人养生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游金地为您解答,希望可以帮到您:
1.要学会科学膳食
春天生机旺盛,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亦随之增加,老年人如何保证身体有足够的热量十分重要。祖国医学认为:“药食同源,药补不如食补”。食养、食补、食疗的观念非常科学,它提示人们要有良好的饮食习惯,要讲究科学的方法。
春季,老年人在饮食方面要注意以下4点:
①保证热量,同时适当减少食量;
②粗细搭配,不能偏细、偏食,可多食小米、玉米、红薯等;
③蛋白质宜“精”,脂肪宜少,可吃含高蛋白的食品,如豆类、鱼类、禽蛋、瘦肉等;
④要控制食盐摄入量。
总之,老年人在饮食上宜选甘、温、清可口之品,忌油腻、酸涩、生冷之物,多食蔬菜、水果等。
2.注意起居
冬去春来,老年人的调节中枢和机体功能仍处怠缓状态,此时老年人一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坚持每日通风换气;二要保持卧室干燥,被褥常洗勤晒;三要居室色彩协调,氛围祥和,可养置适量的花草;四是睡前温水泡脚,按摩双脚。另外,老年人春季困倦是一种生理现象,不必惧怕,只要调整好了,这种现象就会自然消失。不过,老年人还要切忌“恋卧”,睡眠过多会使新陈代谢减慢,气血运行不畅,不利浊气排出。
3.注意防寒保暖
古代医学家孙思邈曾说过“春天不可薄衣”。春季乍暖还寒,气温多变,如衣着单薄,保暖措施不利,极易受寒患病。特别是老年人各种生理功能减退,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有意地“春捂”尤其重要。老年人衣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结合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着要松软轻便,贴身保暖。
4.锻炼适度
春季,正是老年人走出家门健身强体的好季节,常到户外锻炼,呼吸新鲜空气,可荡涤体内浊气,增强心肺功能,杀死肌肤上的细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中医讲:“久立伤骨,久行伤筋”。老年人在锻炼中,首先要适度,避免运动量过大;其次要动静结合,锻炼时要保持精力,不要过度疲劳;三要适时适项,锻炼中一定要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项目,不要做过难、过大、过险的动作;四要安全保暖,春天天气变化无常,余寒未尽,老年人保暖尤为重要。同时,安全意识要强,措施要到位,避免发生意外。
5.防病治病
春天,气温回升,有利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同时由于气候变化无常,都威胁着中老年人的健康。因此,老年人要增强自我防病意识,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
春季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季节,尤其要注意预防脑出血。老年人一定要加强对疾病的预防,养生的同时要加强自身疾病的治疗。

6. 老年人怎么中医养生

人到老年,体质的总特点是虚,特别是血虚为主。血能内养脏腑,外濡皮毛筋骨,从而维持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正常机能活动,一旦血不足,就会在人体各方面表现出来。常见的症状是:面色苍白无华或萎黄,头晕眼花,心悸失眠,关节活动不利,四肢麻木,皮肤干燥、瘙痒,精神倦怠,舌质淡,脉细无力。这种体质多由年老体弱,或老年脾胃功能低下,血液生化不足,或七情内伤过度,阴血暗耗所致。这种老年人的养生宗旨是补血养血,益气生血。

1.饮食调养:可常食桑葚、荔枝、松子、黑木耳、菠菜、胡萝卜、猪肉、羊肉、牛肝、羊肝、甲鱼、海参、平鱼等食物。这些食物都具有补血养血的作用。

2.慎防“久视伤血”:中医认为“目得血而能视”,因此长时间看书、看报、看电视等,不仅会损伤眼睛的视物功能,还会使本来就不足的血更虚。一般目视一个小时左右,应适当活动一下,使眼部肌肉得到放松,以恢复目之疲劳。

3.不要劳心过度:人的血液循环与心有关,大脑的血液靠心脏源源不断供给,若思虑过度,就会耗伤心血。因此老年人,尤其是血虚体质的老年人不可用脑过度。一旦感到大脑疲劳时,就要调节一下,观赏一阵风景,使心情愉快起来,就能很快消除脑的疲劳。

4.保持乐观情绪:血虚的人时常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故应振奋精神。当烦闷不安、情绪不佳时,可以找朋友谈谈心,或听听音乐,或看看幽默剧等,争取主动排解忧愁,使精神尽快振奋起来。

5.积极参加体育运动:老年人经常感到这里痛那里痒,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血虚。而时常参加体育运动,能加强气血运行,这样可减少或避免疼痛。但运动量不宜太大,运动项目的选择也应以传统的健身运动为佳,如太极拳、八段锦等,还可进行郊游、踏青,这样既能呼吸新鲜空气,又能活动筋骨。

7. 中医治未病中老年人中医健康指导中饮食调养、养生锻炼、生活起居、按摩调养、情志调摄、

重要在于本身的生活节奏

阅读全文

与老年人中医养生讲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万博动物医院在线电话 浏览:380
临淄爱佳宠物医院 浏览:582
苏泊尔养生壶怎么样打开 浏览:104
肝转移的治疗方法 浏览:845
养生壶如何做现磨咖啡 浏览:787
中医治疗失眠能根治吗 浏览:391
望京附近看妇科好的医院 浏览:773
治疗药物依赖的医院 浏览:100
闵行区中医院地址 浏览:543
治疗顽固性失眠的药物 浏览:489
石龙人民医院体检 浏览:507
盛京医院妇科哪个医生好 浏览:613
甘肃省人民医院烧伤科 浏览:724
老年痴呆严重送康复医院好吗 浏览:185
治疗糖尿病阳痿的中药方 浏览:565
汕头潮阳哪里有宠物医院 浏览:984
医院妇科治疗仪 浏览:758
兴义博爱医院妇科 浏览:749
湖北武汉儿童医院电话 浏览:190
最好的传染病医院 浏览: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