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医中药 > 中药治疗天花

中药治疗天花

发布时间:2021-02-11 04:33:38

㈠ 治疗天花的医生是谁

众所周知的是英国一位医生琴纳,通过详细调查观察,得出挤牛奶的人很少得天花,因而发明了牛痘疫苗,这只能是免疫,但还不能说是治疗,至于治疗,还不太清楚哦。

㈡ 得了天花应该找什么中药

说说偏方吧、丝瓜、仙人掌等等。

㈢ 康熙的天花是如何治愈好的

有的人得天花 即使不治,也不会死

的一次感染天花 如果比较轻 就不会死。而且终生 都有免疫

㈣ 治疗天花的中草药

据清代慵讷居士《咫闻录》载:我朋友有一个五岁幼子,不幸染上痘疮。因毒重病情凶险,很快就昏死过去。其女听说幼弟染痘疮病危后,命随嫁老仆回娘家探视。仆人回来,正赶上幼子刚刚昏死过去,便不顾劳累,与一家人忙乎幼子的后事。为幼子的事,全家人已五昼夜不得安枕,我朋友遂命老仆看守一宿,待明日将幼子殓埋,家中新酒随他斟饮。老仆应命守夜,至二更时分,自觉孤寒,遂取酒而烹饮之。饮至半酣,寻思“死”者生前时常与自己同饮取乐,于是,便移开草席,端起酒杯,将酒灌到昏死幼子的口中,被幼子缓缓纳入腹中。就这样,仆人每自饮一杯,就灌幼子一杯,直至酩酊大醉。

次日黎明,我朋友起床后,见仆人醉卧桌下,而盖在幼子身上的草席早已掉在地上,十分气恼。他走近幼子“尸体”旁观察,但见幼子脸上原本下陷的痘疮,今又颗颗分明,粒粒饱满,且口中出气,手已能动。他急忙唤出妻子。当确认幼子真的起死回生后,我朋友急忙将幼子抱进房中,继续调养。到了第三日,幼子的头面手足,周身上下,满布密密麻麻的痘疮。数日后,痘疮溃烂,臭不可闻。渐渐地溃烂的痘疮相继结痂,月余后疮痂脱落。

点评:此则医话记述了一位仆人在偶然的突想中,盲目地用新酒发痘,使一例痘疮危重患儿起死回生。痘疮,又称痘毒、天疮、天花等,为急性发疹性传染病。从医话所记看,患儿所得正是此病。中医认为天花病是由于先禀胎毒与后感天行时毒而引发,其病程分发热、见形(点)、起胀、灌浆、收靥、脱痂六个阶段。各阶段又可因毒邪深浅和体质强弱,而出现不同的变化。本案以新酒发痘,促使痘疮向愈,看似荒唐,却有道理。患儿之所以染天花不久便昏死过去,是因其体弱,又感毒特重,致使正不敌邪,毒邪不能发越于外,反而内陷攻心。酒是中医习用之药,其味甘苦辛,性温而有毒,功能通血脉,行药势,助阳发散,“杀百邪恶毒气”。仆人将新酒灌于患儿,使患儿的正气得助,内托痘毒外发,遂收起死回生之效。今天,人们应用种牛痘法已能完全有效地预防天花的发生,本案以酒治愈天花的方法虽无临床实用价值,但却充分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有利于拓宽医者的思路。

㈤ 古代怎么治天花

清初医家张璐在《医通》中综述了痘浆、旱苗、痘衣等多种预防接种方法。四川峨眉山有一医者能种痘,被人誉为神医,后来被聘到开封府,为宰相王旦之子王素种痘获得成功。

其具体方法是:用棉花醮取痘疮浆液塞入接种儿童鼻孔中,或将痘痂研细,用银管吹入儿鼻内;或将患痘儿的内衣脱下,着于健康儿身上,使之感染。总之 ,通过如上方法使之产生抗体来预防天花。

(5)中药治疗天花扩展阅读:

我国不仅早就注意天花的治疗,而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据清代医学家朱纯嘏在《痘疹定论》中记载,宋真宗(公元998——1022年)或仁宗(公元1023——1063年)时期,四川峨眉山有一医者能种痘,被人誉为神。

后来王素活了六十七岁,这个传说或有讹误,但也不能排除宋代有产生人痘接种萌芽的可能性,到了明代,随着对传染性疾病的认识加深和治疗痘疹经验的丰富,便正式发明了人痘接种术。

清代医家俞茂鲲在《痘科金镜赋集解》中说得很明确:“种痘法起于明隆庆年间(公元1567——1572年),宁国府太平县,姓氏失考,得之异人丹徒之家,由此蔓延天下,至今种花者,宁国人居多”。乾隆时期,医家张琰在《种痘新书》中也说:“余祖承聂久吾先生之教,种痘箕裘,已经数代”。

㈥ 康熙的天花是如何治愈好的

康熙的天花是外国传教士治好的

㈦ 在古代天花怎么治疗啊

我国不仅早就注意天花的治疗,而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据清代医学家朱纯嘏在《痘疹定论》中记载,宋真宗(公元998——1022年)或仁宗(公元1023——1063年)时期,四川峨眉山有一医者能种痘,被人誉为神医,后来被聘到开封府,为宰相王旦之子王素种痘获得成功。

后来王素活了六十七岁,这个传说或有讹误,但也不能排除宋代有产生人痘接种萌芽的可能性,到了明代,随着对传染性疾病的认识加深和治疗痘疹经验的丰富,便正式发明了人痘接种术。

清代医家俞茂鲲在《痘科金镜赋集解》中说得很明确:“种痘法起于明隆庆年间(公元1567——1572年),宁国府太平县,姓氏失考,得之异人丹徒之家,由此蔓延天下,至今种花者,宁国人居多”。

乾隆时期,医家张琰在《种痘新书》中也说:“余祖承聂久吾先生之教,种痘箕裘,已经数代”。又说:“种痘者八九千人,其莫救者二三十耳”。这些记载说明,自十六世纪以来,我国已逐步推广人痘接种术,而且世代相传,师承相授。

清初医家张璐在《医通》中综述了痘浆、旱苗、痘衣等多种预防接种方法。其具体方法是:用棉花醮取痘疮浆液塞入接种儿童鼻孔中,或将痘痂研细,用银管吹入儿鼻内;或将患痘儿的内衣脱下,着于健康儿身上,使之感染。总之 ,通过如上方法使之产生抗体来预防天花。

我国至迟在十六世纪下半叶已发明人痘接种术,到十七世纪已普遍推广。

公元1682年时,康熙皇帝曾下令各地种痘。据康熙的《庭训格言》写道:“训曰:国初人多畏出痘,至朕得种痘方,诸子女及尔等子女,皆以种痘得无恙。今边外四十九旗及喀尔喀诸藩,俱命种痘;凡所种皆得善愈。尝记初种时,年老人尚以为怪,联坚意为之,遂全此千万人之生者,岂偶然耶?”可见当时种痘术已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7)中药治疗天花扩展阅读:

天花(small pox)是由天花病毒感染人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痊愈后可获终生免疫。天花是最古老也是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传染性强,病情重,没有患过天花或没有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均能被感染,主要表现为严重的病毒血症,染病后死亡率高。

最基本有效而又最简便的预防方法是接种牛痘。天花临床表现有重型和轻型,重型天花病死率约为25.5%,45%的病例出现融合性皮疹,79%有出血现象;轻型天花病死率为0.1%~1.0%。天花病毒是痘病毒的一种,人被感染后无特效药可治,患者在痊愈后脸上会留有麻子,“天花”由此得名。天花病毒外观呈砖形,约200纳米×300纳米,抵抗力较强,能对抗干燥和低温,在痂皮、尘土和被服上,可生存数月至一年半之久。

到目前为止,对天花还没有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法。感染天花的患者必须严格隔离直至痊愈,隔离时间不得少于发病40日。其衣物、用具、呼吸道分泌物、疱疹渗出物需要严格消毒,与患者接触的人员应该立即种痘。

患者通常是以支持疗法进行治疗,给以充足水分及营养,例如静脉注射电解质、营养品或以药物控制高热或疼痛,同时对年幼体弱者以抗生素预防感染天花病毒后随之而来的细菌感染,加强护理,保持眼、口、鼻及皮肤清洁。对症治疗角膜溃疡、皮疹等。

网络-天花(一种烈性传染病)

㈧ 古时候,天花怎么治啊吃中药吗

是,但是没用

㈨ 中药天花的药用价值有哪些

你所说的是千天花,还是天花粉?
千天花【别名】百日红、千金红、百日白、千日白、千年红、吕宋菊、滚水花、沸水菊、长生花、蜻蜒红、球形鸡冠花、千日娇。
【来源】药材基源:为苋科植物千日红的花序或全草。
【性味】甘;微咸;性平
【归经】肺;肝经
【功能主治】止咳平喘;清肝明目;解毒。主咳嗽;哮喘;百日咳;小儿夜啼;目赤肿痛;肝热头晕;头痛;痢疾;疮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花3~9g;全草15~3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各家论述】 1.《福建民间草药》:祛风,镇肝,退热,明目。2.《南宁市药物志》:清肝明目,散结消瘿。治瘰疬初起,肝热目痛,血压高头痛。3.《广西中药志》:花序:凉血消肿,止痉咳。治百日咳;外治疮疡肿痛。民间治月经不调。全株煲水外洗,治跌打疮疖。
天花粉
别名: 天花粉,栝楼根,花粉,楼根,白药,瑞雪,天瓜粉,屎瓜根,栝蒌粉,蒌粉
类别: 清热泻火药
药用部位:根
采收:春、秋季均可采挖,以秋季采者为佳。挖出后,洗净泥土,刮去粗皮,切成10-20cm长段,粗大者可再切对开,晒干。用唷黄熏白。
加工:洗净,除去外皮,切段或纵剖成瓣,干燥。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
功效:清热生津,消肿排脓。
主治: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用药禁忌: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主产地:药材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主产河南、广西、山东、江苏、贵州、安徽等地。以河南产量大、质量优,习称安阳花粉。

㈩ 中药天花的功效是什么

中药没有天花,只有天花粉.功能:清热生津,消肿排脓主治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用药禁忌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天花粉为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加工洗净,除去外皮,切段或纵剖成瓣,干燥。
性味归经 甘、微苦主要成分:天花粉蛋白。
药材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圆柱形、纺锤形或瓣块状,长8~16cm,直径1.5~5.5cm。表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有纵皱纹、细根痕及略凹陷的横长皮孔,有的有黄棕色外皮残留。质坚实,断面白色或淡黄色,富粉性,横切面可见黄色木质部,略呈放射状排列,纵切面可见黄色条纹状木质部。无臭,味微苦。

性状:粉针剂。
功能主治:用于中期妊娠、死胎、过期流产孕妇的引产。对宫外孕、葡萄胎及绒毛膜上皮癌也有一定疗效。
用法及用量:用前先以0.1μg/0.05ml浓度做过敏试验,阴性者于20分钟后深部肌注0.2mg,2小时内无特殊反应,再深部肌注5mg(均用等渗盐水溶解),然后静滴。静滴:10mg溶于500ml等渗盐水中,开始4滴/分。如无反应可加快滴速,但不得超过40滴/分。
不良反应和注意:有发热、头痛、关节痛、皮疹等,少数人有血管神经性水肿、肝脾肿大、胸闷气急及过敏性休克等。剂量过大对心、肝、肾有损害。
规格:粉针剂:5mg、1mg(皮试用);针剂。
,微寒。归肺、胃经。

阅读全文

与中药治疗天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万博动物医院在线电话 浏览:380
临淄爱佳宠物医院 浏览:582
苏泊尔养生壶怎么样打开 浏览:104
肝转移的治疗方法 浏览:845
养生壶如何做现磨咖啡 浏览:787
中医治疗失眠能根治吗 浏览:391
望京附近看妇科好的医院 浏览:773
治疗药物依赖的医院 浏览:100
闵行区中医院地址 浏览:543
治疗顽固性失眠的药物 浏览:489
石龙人民医院体检 浏览:507
盛京医院妇科哪个医生好 浏览:613
甘肃省人民医院烧伤科 浏览:724
老年痴呆严重送康复医院好吗 浏览:185
治疗糖尿病阳痿的中药方 浏览:565
汕头潮阳哪里有宠物医院 浏览:984
医院妇科治疗仪 浏览:758
兴义博爱医院妇科 浏览:749
湖北武汉儿童医院电话 浏览:190
最好的传染病医院 浏览: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