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医里用于养生的穴位有那些
肾经:肾俞。
肝经,脾经,肾经的交汇处:三阴交 。
胃经:足三里。
五心:头顶百汇,胸心檀中,腹心丹田,手心劳宫,脚心涌泉!
坚持每天按摩和敲打这几个穴位,可以延年益寿,这些都是人体的非常重要的穴位!
『贰』 中医经络养生
按摩穴位吧。有一些穴位是可以养肝护肝的
1.太冲穴:位于足背部当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是肝经的原穴,肝脏所表现的个性和功能在此穴都可体现,所以春季养肝护肝可多按摩太冲穴,方法-用拇指指尖对穴
位慢慢地进行垂直按压。
2.肝腧穴:位于第九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是肝脏在背部的反应点,刺激此穴有利于肝脏疾病的防治。中医理论认为脏腑出现病变时都可在其相应背俞穴出现异常反应(如敏感、压痛等),所以经常按摩此穴即可了解肝脏健康情况,又能治疗其病变。
3.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此穴作用非常广泛,长期按摩可降血脂、降低血液黏度,预防血管硬化等等。所以经常按摩此穴对脂肪肝的防治有很大的益处,方法每天每侧按揉30~50次,酸胀为度。
穴位按摩只是养肝的一部分,在日常生活中还要食疗茶疗一起调理。特别对于有肝病的人来说,茶疗是最佳的养肝护肝方式,可以做到全面调理,缓解肝病的恶化。关于养肝护肝的方法,我搜集的一些相关资料的网址http://shoucang..com/P5mAQ5jvKWa,你可以去多了解一下
『叁』 中医经络的养生方法是怎么按摩的
中医认为,衰老的发生与劳役过度、房事不节、饮食所伤、七情太过等因素有关。但人是有血肉有感情的,吃五谷杂粮,所以很难避免其一。
衰老主要与五脏六腑有关,关系最直接的脏腑是肾、脾、胃、肝、肺、心。
中医经络养生之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三条经络的交汇之处,用途广泛,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调肝补肾,还有安神的作用。
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中医经络养生的穴位可以减缓衰老,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仅是心血来潮短期的按揉穴位并没有很好的作用,想延缓衰老还需要长期的坚持。
『肆』 中医按摩是特别好的一个养生方法,感冒时可以按哪些穴位来改善身体状况
当孩子感冒了,我们一定要区分清楚,到底这个感冒的症状是风寒还是风热。可以根据孩子的咽喉部红与不红来做初步的判断。咽喉部如果不红的话,多半事风寒感冒,而咽喉部如果红或臃肿,那多半是风热感冒。风寒和风热感冒都不适合吃油腻,粘滞,酸涩或者有腥味的食物。当然感冒也可以通过按摩一定的穴位来得到改善,接下来我就为大家提供一套按摩手法。
第5步,用双手从后面抱住孩子头部,拇指放在枕骨之下,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然后进行揉按。第6步,用双手拇指按揉风门穴。第7步,用拇指按揉大椎穴。第8步,左手拇指或食指中指按揉签冰雪,右手拿住其同侧的手指,屈伸肘腕并摇动其上下肢。学会以上的办法就能让孩子的感冒得到缓解。
『伍』 中医养生穴位
耳穴按摩法瘦身排毒防便秘
便秘点
对缓解便秘非常有效的穴位。便秘是由于肠胃蠕动缓慢或消化不良引起的,刺激便秘点可以有效增强肠胃蠕动,促进毒素排出。
位置:耳轮内侧上方
功效:促进肠胃运动,消除便秘。
方法:间歇式按压,早晚左右耳各30下。(根据便秘情况,可以适当增加按摩次数)
胃点
一个与消化有关的穴位。腹部脂肪堆积是由于胀气或消化不良,对胃点施以压力可使消化激素活跃起来,促进消化。
位置:约在耳朵中央
功效:促进消化酶分泌,减少腹部脂肪。
方法:间歇式按压,早晚左右耳各30下。
内分泌点
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内分泌点穴位控制下丘脑中的食欲控制中心,减少饥饿激素的产生,增加产生饱足感的激素并加快代谢速度。
位置:耳轮内侧下方
功效:增加饱足感,促进新陈代谢。
方法:间歇式按压,早晚左右耳各30下。
饥点
这是一个跟饥饿感有密切关系的穴位。当肠胃向控制食欲的下丘脑发出“饿”的信号时,人就会有进食的欲望,而按压相应穴位能起到阻止信号传递的作用。
位置:耳垂上方
功效:有效抑制食欲,阻止饥饿信息的传递。
方法:间歇式按压,早晚左右耳各30下。(饭前或有饥饿感时按摩效果更好)
注意
1.为了更精确定位,可以用火柴棒代替手指按压穴位。
2.耳部皮肤较薄,按压力度适中,不可过于用力。
『陆』 中医养生的穴位最主要的是哪几个部位应该如何按摩最好呢
我国医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古代创立至今的穴位养生治疗法,已经发现全身有几百个穴位,每个穴位都会有不同的功效来减缓或者治疗某些疾病。那么作为常见的养生穴位,如何用最简单的穴位来达到养生的效果呢,我们来看一下。
养生是一件长期坚持的过程,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循序渐进的进行,才会有明显的效果。
『柒』 什么叫中医经络 养生调理
中医上说,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回能的答调控系统。经络学也是人体针灸和按摩的基础,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的原意是“纵丝”,有路径的意思,简单说就是经络系统中的主要路径,存在于机体内部,贯穿上下,沟通内外;“络”的原意是“网络”,简单说就是主路分出的辅路,存在于机体的表面,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灵枢·脉度》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这是将脉按大小、深浅的差异分别称为“经脉”、“络脉”和“孙脉”。经络的主要内容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其中属于经脉方面的,以十二经脉为主,属于络脉方面的,以十五络脉为主。它们纵横交贯,遍布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联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养生指保养、调养、颐养生命。即以调阴阳、和气血、保精神为原则,运用调神、导引吐纳、四时调摄、食养、药养、节欲、辟谷等多种方法,以期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而调理在中医里有调理阴阳,调理脾胃等等,有治疗的意思。 所以养生调理应该是以养生为目的地调理你身体的某一个系统或者器官,而不是单纯的调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