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治咳嗽中药方
方用:半夏9克、陈皮8克、杏仁6克、川贝6克、甘草3克、麦冬12克、天花8克、桑叶15克。6天一疗程。
B. 治疗久咳嗽的药方
麦冬,天冬,知复母,制贝母,甘草,橘红,黄芩,桑皮也。有痰燥而难出,加栝蒌子。痰多加半夏。喘加杏仁。胸膈气不快加枳壳,桔梗。久则宜敛,加五味子。
半夏有毒,建议不用但它有有很好的止咳效果。
建议:单服枇杷叶。一次7,8片。
如果药锅(紫砂锅)熬一上午。(这是一天20片左右的早上放十几片喝一碗放两三碗的水和几片叶子。知道放完今天的叶子。紫砂锅开始是要水接近满的。白天打到强,晚上打自动,每天往里加水和叶不把昨天的页拿出来熬一个星期把最后的水喝完叶子倒了大概140片左右时全换)
临时的化(锅不是紫砂) 水两碗半(最好三碗)熬开5分钟。分成两碗(煎好两碗)然后留一碗到锅中慢慢的倒入第二碗一次倒一点直到3碗熬成一碗。汤有黄色熬成宝石红也开始有苦味。
一天上次服用。枇杷叶比较便宜。中午熬时把早上的叶子也一起熬大约加早上是12,13片。晚上熬时大约一共18,19片。长期服用
适当的熬一点贝母喝或煮稀饭在加点百合。
枇杷叶用时把背面的毛刷掉。
在平时吃些杏仁(炒货店的)中药店的不要那是苦杏仁有毒
这是我辛辛苦苦打的~
C. 求久咳良方....中药更好...
一、感冒为万病之源 人体的大脑中有一造热中枢,能不断地产生热能,并调节温度以维持体温的恒定(36.5度C左右),遇冷则毛细孔收缩,遇热则扩张以散热。一旦受寒邪、风邪 所侵,肌肉血管神经收缩,致无法正常散热,引起体温升高,即为发热或发烧;使得代谢管道受到阻塞,代谢废物滞留皮下,刺激知觉、痒觉、痛觉神经,因而产生 搔痒,全身肌肉酸痛的现象,严重者造成骨节酸痛。侵及头部则头痛,至耳朵则造成内耳不平衡、晕眩、欲呕;病毒若破坏视神经,就会出现角膜炎、结膜炎。侵及鼻子则有鼻窦炎及鼻塞、流鼻水。其初始症状可能为流鼻涕,稀而白、甚至如自来水般流不止。若不予理会,又加上抵抗力弱,病情就会逐渐加重;若一直发烧,就会化热而呈现热症。(此时西药的退烧药及退烧针,只是抑制大脑的造热中枢,掩耳盗铃而已,并没有真正退烧;假如人的正气强,烧退了,就可以抵抗病邪,病也就好了。若本身身体虚弱的话,病就反反复覆,一直好不了,并会带来许多副作用。) 由流清涕而化热后,鼻涕、痰都会变黄、黏稠状。侵及呼吸道而咳嗽有痰;若痰停于喉管不出则干咳。久咳则胸闷、有压迫感。侵及淋巴则导致淋巴肿。侵入咽喉部,会使得咽喉发炎、扁桃腺发炎,严重时连吞口水都有痛感。侵入呼吸道则为气管炎,到胸腔则演变成肺炎到肠胃道则会腹泻或便秘,甚至并发急性肠炎。 良方十帖介绍 (对号入座、安全有效) (一) 对号入座 初起感冒------葛根汤 前额头痛,后头痛,脖子、肩膀、背部酸痛、不舒服-----葛根汤 鼻涕或痰稀稀白白似鸡蛋清----------小青龙汤 鼻涕或痰黄黏稠-------------麻杏甘石汤 咳嗽痰稀白-------------小青龙汤 咳嗽干咳、黄黏稠------------麦门冬汤 喉咙不舒服吃冰或吹风就不舒服-----------小青龙汤 喉咙不舒服,咽喉痛、发炎-------------麦门冬汤 晕--------------------------------苓桂术甘汤 痛-----------------------------芍药甘草汤 肚子不舒服--------------------平胃散 拉肚子一般水泻----------------胃苓汤 拉肚子急性肠炎---------------葛根芩连汤 见药方解说-------------------小柴胡汤 (二) 药方解说 葛根汤: 1.感冒初起 2.头痛、发烧、恶寒、脖子、肩膀、骨节疼痛,而无汗。 一般头痛、脖子、肩膀、背部酸痛都可以用。 *注意事项:一直在流汗的时候,不要服用。平常吃不会发汗,但感冒欲汗不得汗时,则会发汗。 小青龙汤: 1. 感冒第一、二天不要用,第三天后不管有哪些症状,只要流清涕或稀白的痰都可以使用,一吃不管是咳嗽、流鼻水、发烧恶寒,通通可以痊愈。 2.平常任何时候,只要见到流清涕就可以用。 3.过敏性鼻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动不动就打喷嚏,流稀稀白白的鼻涕(成泡沫状似鸡蛋清)。 4.寒性的气喘—气喘而有恶寒、流清涕或稀白的痰。 5.寒咳-咳嗽而痰白稀。一吃冷、一吹风就咳(或不舒服)。 *注意事项:感冒第一、二天不可以使用。 麻杏甘石汤: 1.流黄稠的鼻涕或痰。 2.热性的气喘、急性肺炎、热郁肺叶(胸闷、呼吸急促,唇红似擦胭脂,量体温却不一定发高烧) 。 麦门冬汤: 1.热咳,干咳—咳嗽无痰,喉咙会痛、沙哑,或咳嗽痰黄稠。扁桃腺发炎。 2.常说话者,最佳保养药方。 苓桂术甘汤: 1.几乎所有的晕都有效,包括内耳、前庭神经不平衡、低血压…等。 2.晕车(上车前就吃或用浓缩药粉填在肚脐,再上贴透气胶布亦可;吃了不但不伤胃,反而胃口大开又健胃)。 3.眼压过高(平常眼睛、眼眶会胀胀的)。 4.鼻涕倒流。青白色的痰或鼻涕。 芍药甘草汤: 1.中药的止痛药,虽然不一定百分之百可以止痛,但简单安全有效。 2.全身一切挛急疼痛都可以用,尤其---痛经、小朋友半夜哭闹、治腹痛如神(日本汉医博士极力 称赞)、爬山回来小腿肚痛。 3.打嗝、呃逆、放屁。肩腰腿脚痛、结石痛、脚无力…等,皆可缓解。 4.巴金森氏症、小儿脑性麻痹,皆可长期服用而缓解。 平胃散: 肚子不舒服、胀气、消化不良、吃坏东西(肚子痛、拉肚子)。 注意事项:孕妇不要吃。(跟孕妇不能吃薏仁的理由一样,不要想得太可怕)。 注:平胃散┼五苓散=胃苓汤。 胃苓汤: 拉肚子、水泻、上吐下泻(包含某些霍乱)、一吃就拉。拉肚子不是很痛,拉的几乎都是水。 注意事项:孕妇不要吃。 葛根芩连汤: 急性肠炎、一切细菌病毒感染之拉肚子(大便黏黏稠稠似稀饭)。 拉肚子来势汹汹、肚子会绞痛、大便黏稠、肛门重重的,一直想拉却老是觉得拉不干净,口会渴,嘴巴也会干。 注:到落后地区旅游一定要带。 小柴胡汤: 1. 感冒的中间期(已经不再发烧、恶寒,或有轻微的发烧,而不恶寒) 2.口苦、咽干、目眩、心烦、胸胁闷痛、食欲不振、有想吐的感觉。 3.眼睛、耳朵、咽喉不 太舒服、耳鸣、淋巴结疖。 4.非感冒而有以上任何症状时,亦可服用。 5.往来寒热(发烧时不恶寒,恶寒时不发烧,但两者明显交替发作) 莫名其妙的发烧。 6.头痛(痛在太阳穴附近)。 (三)进阶应用---举例: 1.口苦、眼睛不舒服、发烧、喉痛---小柴胡汤(3克)┼麦门冬汤(3克)。 2.内耳不平衡、晕眩、眼压过高---小柴胡汤(3克)┼苓桂术甘汤(3克)。 3.发烧、鼻涕黄稠、咳嗽、喉咙痛---麻杏甘石汤(3克) ┼麦门冬汤(3克)。 4.口苦、眼睛、耳朵不舒服、发烧、头痛、淋巴有节疖,肚子痛-小柴胡汤(3克)┼芍药甘草汤(3克)。 5.喉咙不舒服、紧张就咳---麦门冬汤(3克) ┼芍药甘草汤(3克)。 6.感冒引起拉肚子----小柴胡汤(3克)┼平胃散(3克)。 7.感冒发烧,并发急性肺炎、喘、高烧不退---麻杏甘石汤(3克)┼鱼腥草(1~2克),一吃马上改善。 8.初起感冒,就鼻腔热热的,连自己呼吸都感觉到干干热热的,甚至会痛---葛根汤(2克)┼黄芩、桑叶、菊花(各0.5克)。(注:此时葛根汤用量比平时少一点。) 9.初起感冒,就咽喉痛---葛根汤(3克)┼桔梗、百部、元参(各0.5克)。 (注:麦门冬汤会影响葛根汤发汗的作用,所以初期感冒发烧恶寒,欲汗不得汗时不用。) 10.喉咙会痛、也有一些痰,但不是很稀---麦门冬汤(3克) ┼苓桂术甘汤(3克)。 11.流清涕,但咽喉痛---小青龙汤(3克)┼黄芩、桔梗、百部、元参(各0.5克); 或苓桂术甘汤(3克) ┼麦门冬汤(3克)。 注:小青龙汤原则上不与麦门冬汤或麻杏甘石汤一起使用。 注:本内容之单味药原则上仅供进阶者参考以加强疗效,不用准备;若要应用则视需要酌量使用一二味即可。 三、剂量及服用法 1. 葛根汤: 葛根(4钱)、麻黄(2~3钱)、桂枝(2钱)、芍药(2钱)、甘草(2钱)、生姜(3钱)、大枣(4枚)。(水三碗半,先煮麻黄、葛根至二碗半,去掉水面白沫,入诸药煎至八分,温服,令汗微出)。(注:初起感冒,若有汗要去掉麻黄,或用桂枝汤。) 2. 小青龙汤: 麻黄(2.5钱)、桂枝(2.5钱)、半夏(3钱)、细辛(8分)、生姜(2.5钱)、五味子(1钱)、芍药(2.5钱)、甘草(2.5钱)。 (水三碗半,先煮麻黄至二碗半,去沫纳诸药,煎八分,温服) 3. 麦门冬汤: 麦门冬(5钱)、半夏(1.5钱)、甘草(1钱)、大枣(4枚)、粳米(5钱)、党参(3钱)。(水煎服) 4. 麻杏甘石汤: 麻黄(1.5~2钱)、杏仁(3钱)、石膏(6钱~1两)(碎,绵裹)、甘草(1.5钱)。(水四碗,先煎石膏至三碗半,再煮麻黄至两碗半,去上沫,再纳杏仁、甘草,煎至八分,温服)。 5. 苓桂术甘汤: 茯苓(5钱)、桂枝(3钱)、白朮(4钱)、甘草(2钱)。(水煎服) 6. 芍药甘草汤: 芍药(4钱)、甘草(4钱)。(水煎服) 7. 平胃散: 苍朮(3钱)、厚朴(2钱)、陈皮(2钱)、甘草(1钱)、生姜(2片)、大枣(2枚)。(水煎服) 8. 胃苓汤: 苍朮(2钱)、厚朴(1.5钱)、陈皮(1.5钱)、甘草(1钱)、生姜(2片)、大枣(2枚)、桂枝(1.5钱)、白朮(2钱)、茯苓(3钱)、猪苓(2钱)、泽泻(1.5钱)。(水煎服) 9. 葛根芩连汤: 葛根(3钱)、黄芩(3钱)、黄连(2钱)、甘草(1钱)。(水煎服) 10. 小柴胡汤: 柴胡(4钱)、黄芩(2.5钱)、甘草(2.5钱)、生姜(2.5钱)、半夏(2钱)、党参(3钱)、大枣(2枚)。(水三碗,煎至一碗半,去渣再煎至八分,温服) *建议:到中药房买以上十帖科学中药(单味药可以不用买;多跑几家店,免得被贵去了),放在家里有备无患。出门旅游随身分装一些携带着,可以令你出门更安心。 *浓缩中药的剂量:一天吃三次,不限时间。 *单独吃一种汤(或散),一次可服3~4克(严重者,用到5克亦无妨)。 *若两种汤(或散)合用,每一种汤(或散)可服3克(两种就合为6克)。 *原则上,单味药可以不用,若为了加强疗效,每一种单味药可加0.5克,至多加到4种;而每一种汤(或散)的剂量就酌量减少,使一次的总剂量限定在6克以内。 *例:(小青龙汤2克┼苓桂术甘汤2克┼远志0.5克┼菖蒲0.5克┼桔梗0.5~1克),或(小柴胡汤2克┼麦门冬汤2克┼百部0.5克┼元参0.5克┼诃子0.5克┼桔梗0.5克)。 *一次的总剂量:11岁以上:6克以内(含6克); 7~11岁:5克以内(含5克); 3~7岁:3克以内(含3克); 1~3岁:2克以内(含2克); 1岁以下:1克以内(含1克)。 *药粉打开可以存放2年,有些会潮湿硬硬的,只要没有发霉的味道,就没有坏。 *若用煎剂,所加的单味药,每一种可以放2~3钱; *若两种汤(或散)合用,有重复的话,就用量比较大者, 例如小青龙汤和苓桂术甘汤分别有桂枝2.5钱及3钱,两汤合用时,桂枝就用3钱。
麻烦采纳,谢谢!
D. 治疗咳嗽的中药方
麦冬,天冬,知母,贝母,甘草,橘红,黄芩,桑皮也。有痰燥而难出,加栝蒌子。痰多加半夏。喘加杏仁。胸膈气不快加枳壳,桔梗。久则宜敛,加五味子。 半夏有毒,建议不用但它有有很好的止咳效果。 建议:单服枇杷叶。一次7,8片。 如果药锅(紫砂锅)熬一上午。(这是一天20片左右的早上放十几片喝一碗放两三碗的水和几片叶子。知道放完今天的叶子。紫砂锅开始是要水接近满的。白天打到强,晚上打自动,每天往里加水和叶不把昨天的页拿出来熬一个星期把最后的水喝完叶子倒了大概140片左右时全换) 临时的化(锅不是紫砂) 水两碗半(最好三碗)熬开5分钟。分成两碗(煎好两碗)然后留一碗到锅中慢慢的倒入第二碗一次倒一点直到3碗熬成一碗。汤有黄色熬成宝石红也开始有苦味。 一天上次服用。枇杷叶比较便宜。中午熬时把早上的叶子也一起熬大约加早上是12,13片。晚上熬时大约一共18,19片。长期服用 适当的熬一点贝母喝或煮稀饭在加点百合。 枇杷叶用时把背面的毛刷掉。 在平时吃些杏仁(炒货店的)中药店的不要那是苦杏仁有毒 这是我辛辛苦苦打的~
E. 干咳,久咳,无痰,吃什么中药方好
男孩5岁干咳半月余,吃药打针不见好转,请教一下用什么中药方法能解决
F. 久咳不愈中药方
有痰慎用止咳药,用化痰药羧甲司坦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