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结膜炎中医如何治疗
1.风热证起病急,两眼同时或先后发作,白睛发红,灼热,疼痛,充血,发痒,有黄白色分泌物,眼干涩,有异物感,流泪作痛,羞明怕光,苔薄白,舌尖红,脉浮数。 方1:决明子、菊花、蔓荆子各10克,木贼6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上、下午服。 方2:千里光(又名九重明、九里光)、木贼各9克,银花、陈艾叶各 6克,花椒10粒。水煎2次,混合后分上、下午服。也可用上方加水800毫升,煎沸,趁热倒入暖水瓶内,患眼对准瓶口,利用苭物热气熏蒸,待苭液温度不高时,用消毒棉花或纱布蘸洗患眼。 2.火毒证眼白睛呈一片鲜红色,甚至可见小出血点,眼睑红肿明显,灼热疼痛,有大量黄稠的分泌物,能粘住睫毛而不能睁眼,头痛,羞明怕光,并可出现口渴,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数。 方1:生大黄、金银花各10克,黄连6克,甘草3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上、下午服。 方2:龙胆草10克,黄柏、决明子各15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3次服。 方3:青葙子、黄芩、龙胆草各15克,菊花20克,生地25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上、下午服。 3.我院特色疗法在临床治疗中,五轮五脏综合疗法注重五轮与五脏的紧密结合,风轮目疾,多从肝治,针对肝气、肝火太旺、肝阴、肝血不足,治以平肝、泻肝、柔肝、补肝之法以明目。血轮目疾,以心为主,对于心不生血、血不养肝、水不制火上攻眼目、热血不止、刺痛难开、口舌生疮、小便赤涩,而治以补血、养血、凉血、止血、清心泻火明目之品。肉轮目疾,以脾虚胃弱为主,或因脾气不足、中气下陷,或脾不运水、湿聚成痰,或脾运衰退、胞睑下垂。治以健脾利水、消痰散结、益气升阳、健运脾胃之法。气轮目疾,其病在肺。病机多为冷热不调、肺不生水、火无水制、上攻眼目,治以滋阴润肺、养阴清热、清泻肺火之法。水轮目疾,其治在肾。多由房劳过度、忧思积虑、肾水不足或肾阳虚衰所致,治以滋阴补肾、滋阴降火、温补肾阳、滋补肾阴之法以明目。同时,由于病变的多样性、复杂性,一轮病变可能是多个脏腑共同作用的结果,同一种疾病也可能引起多个轮脏的病变,故在临证治疗时,我们注重从多个脏腑出发,既注重五轮的变化,也不忘与五脏及五行相结合,辨病辨证,综合治疗疾病。 想必各位患者已经通过上述的介绍对中医治疗结膜炎的方法有了相应的了解,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在此我院全体医护人员祝所有结膜炎患者能够早日康复。
❷ 红眼病最快的治疗方法
得了红眼病后要积极治疗,一般要求要及时、彻底、坚持。一经发现,立即治疗,不要中断,症状完全消失后仍要继续治疗1周时间,以防复发。治疗可冲洗眼睛,在患眼分泌物较多时,宜用适当的冲洗剂如生理盐水或2%硼酸水冲洗结膜囊,每日2~3次,并用消毒棉签擦净睑缘。也可对患眼点眼药水或涂眼药膏。如为细菌性感染,可根据检查出的菌种选择最有效的抗生素眼药水滴眼,根据病情轻重,每2~3小时或每小时点眼药1次,常用眼药水有10%~20%磺胺醋酰钠、0.3%氟哌酸、0.25%氯霉素眼药水等,晚上睡前可涂抗生素眼膏,如环丙沙星、金霉素或四环素眼药膏,每次点药前需将分泌物擦洗干净,以提高疗效。对混合病毒感染的结膜炎,除应用以上药物治疗外,还可用抗病毒眼药水,如为腺病毒可用0.1%羟苄唑眼药水、0.1%肽丁胺乳剂,如为小病毒可用0.1%疱疹净、0.1%无环鸟苷眼药水等,每日2~3次,必要时还可应用干扰素等。有条件时可进行细菌培养,并作药敏试验,以选用适当的抗生素。对红眼病也可采用中医治疗,中医称本病为暴风客热或天行赤眼,一般为外感风热邪毒所致,故宜驱风散邪,清热解毒,常用泻肺饮和银翘解毒丸。当炎症控制后,为预防复发,仍需点眼药水1周左右,或应用收敛剂,如0.25%硫酸锌眼药水,每日2~3次,以改善充血状态,预防复发。
红眼病治疗 立即治疗,不要中断,症状完全消失后仍要继续治疗1周时间,以防复发。治疗可冲洗眼睛,在患眼分泌物较多时,宜用适当的冲洗剂如生理盐水或2%硼酸水冲洗结膜囊每日2~3次,并用消毒棉签擦净睑缘。也可对患眼点眼药水或涂眼药膏,如为细菌性感染,可根据检查出的菌种选择最有效的抗菌素眼药水滴眼。中医称本病为外感风热邪毒所致,故应宜驱风散邪,清热解毒,常用泻肺饮和银翘解毒丸
医学上称红眼病为急性卡他性结膜炎,其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染。往往通过接触病人眼分泌物或泪水沾过的物件(如毛巾、手帕、脸盆、水等),与红眼病人握手或用脏手揉擦眼睛等,都会被传染,最终造成红眼病的流行。夏秋季节,因天气炎热,细菌容易生长繁殖,非常容易造成大流行。既然我们知道红眼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就完全可以预防和防止流行。 (1)如果发现红眼病,应及时隔离,所有用具应单独使用,最好能洗净晒干后再用。
(2)要注意手的卫生。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不要用脏手揉眼睛,要勤剪指甲。
(3)患红眼病时除积极治疗外,应少到公共场所活动,不使用共用毛巾、脸盆等。
有人认为看一眼红眼的病人,就会得红眼病,这是没有科学道理的,目前只有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接触才会患病。
患红眼病的症状特症是:单眼或双眼结膜充血,大量粘液脓性分泌物,但一般不影响视力。如果不及时治疗,有的则转成慢性结膜炎。具体治疗如下:
(1)初起时,眼睑及结膜肿胀,可用冷敷,每日3次,每次20分钟。当一眼患红眼,另二眼尚未感染时,应防止健眼亦受传染,在冲洗或滴眼药时,应将头偏向患侧,睡觉时头也应偏向患侧,以防分泌物流入健眼。
(2)分泌物增多时,每日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冲洗眼睛3~4次,将眼内分泌物清洗干净。应注意:患红眼病时切忌包盖眼,因为包盖眼后,眼睛里的温度增高,有利于病菌生长、繁殖,分泌物不易排出,反而使炎症加重。
(3)眼部可滴0.25%氯霉素或其他消炎眼药水,每2小时一次,临睡前涂用消炎眼膏。。有人在患红眼病时,要求医生给打消炎针来治疗,其实没这必要,消炎针对红眼病所起的作用很小。如果婴幼儿红眼较严重,而滴眼药又比较困难时,可口服磺胺乳剂等。
| 我来评论 | 投诉 |↑回页首 |
回答者:wjy_0425 级别:学长 (2004-09-02 11:07:49)
医学上称红眼病为急性卡他性结膜炎,其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染。往往通过接触病人眼分泌物或泪水沾过的物件(如毛巾、手帕、脸盆、水等),与红眼病人握手或用脏手揉擦眼睛等,都会被传染,最终造成红眼病的流行。夏秋季节,因天气炎热,细菌容易生长繁殖,非常容易造成大流行。既然我们知道红眼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就完全可以预防和防止流行。如果不及时治疗,有的则转成慢性结膜炎。具体治疗如下:
初起时,眼睑及结膜肿胀,可用冷敷,每日3次,每次20分钟。当一眼患红眼,另二眼尚未感染时,应防止健眼亦受传染,在冲洗或滴眼药时,应将头偏向患侧,睡觉时头也应偏向患侧,以防分泌物流入健眼。
分泌物增多时,每日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冲洗眼睛3~4次,将眼内分泌物清洗干净。应注意:患红眼病时切忌包盖眼,因为包盖眼后,眼睛里的温度增高,有利于病菌生长、繁殖,分泌物不易排出,反而使炎症加重。
眼部可滴0.25%氯霉素或其他消炎眼药水,每2小时一次,临睡前涂用消炎眼膏。有人在患红眼病时,要求医生给打消炎针来治疗,其实没这必要,消炎针对红眼病所起的作用很小。如果婴幼儿红眼较严重,而滴眼药又比较困难时,可口服磺胺乳剂等。
如果你从我的秘方得到实惠.希望帮帮那些贫苦的小孩能上学
❸ 求治红眼病的中药配方
双花10克、蝉蜕6克、龙胆草6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丹皮10克、丹参10克、桑叶10克、菊花10克、谷精草6克、连翘10克、生甘草6克每日一剂水煎服。
❹ 中医是怎样治疗急性结膜炎的
急性结膜炎的中医药治疗:①银翘散加减:银花、连翘各20克
❺ 红眼病如何用中药防治
薄荷10g,栀子10g,金银花6g,生地10g,大青叶10g,甘草6g,菊花10g,芦根10g,熬茶喝
❻ 如何治疗红眼病
婴儿的抵抗能力很弱,很容易被一些传染病所感染,特别是红眼病,婴儿极易被专感染。红眼病是属一种由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的结膜、角膜炎,多发生于7~8月份,发病快,传染性强。发病后表现为眼红、分泌物多、怕光、流泪、眼痛。红眼病是通过接触病人的手巾、洗脸水传染的。病程从数日到2周。发病时应保持眼睛的清洁卫生,双眼滴抗病毒眼药水,即可治愈。
还有一种红眼睛称“暴发火眼”,是细菌感染的一种很容易传染流行的眼病。多表现为眼睛发红、怕光、流泪、有粘液或脓性分泌物,分泌物多时可使上下眼睑粘在一起。病程1~2周。局部点抗生素眼药水,如氯霉素眼药水,每2小时滴1次,也可口服抗生素治疗。
这两种眼病,都是通过接触传染的。预防红眼病主要应注意个人卫生,婴儿应有单独使用的毛巾、脸盆,不要与他人合用。不要与有红眼病的人接触。努力切断婴儿与病源接触,就会预防红眼病发生。
❼ 红眼病怎么防治要中药处方
红眼病要清热解毒,凉血祛瘀才行:菊花16克丹参12克金银花16克蒲公英16克生地10克川郁专金16克丹皮12克钩藤16克熬水喝属,此药寒凉,饭后服用,可以避免刺激胃
外用生地50克熬水纱布沾药外敷,很快就可以解决红眼头疼
忌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和油炸和热性食物
多喝水多吃些清热凉血食物:莲藕,菊花,木耳,苦瓜等
不要熬夜,可以避免生内热,多休息有助眼睛很好恢复
❽ 红眼病 中药方子
红眼病,一般是眼角膜,被细菌感染引起的,终于顶多是清内热,一般就是喝板蓝根,和用菊花泡热水,用水蒸汽蒸眼,建议还是去医院眼科,看一下冲洗眼睛,刘医生饰情况开一些眼药水和眼膏配合治疗,效果和时效会更好
❾ 红眼病怎么治
红眼病
俗称的“红眼病”是传染性结膜炎,又叫暴发火眼,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眼炎。根据不同的致病原因,可分为细菌性结膜炎和病毒性结膜炎两类,其临床症状相似,但流行程度和危害性以病毒性结膜炎为重。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以春夏季节多见。红眼病是通过接触传染的眼病,如接触患者用过的毛巾、洗脸用具、水龙头、门把、游泳池的水、公用的玩具等。因此,本病常在幼儿园、学校、医院、工厂等集体单位广泛传播,造成暴发流行。
红眼病多是双眼先后发病,患病早期,病人感到双眼发烫、烧灼、畏光、眼红,自觉眼睛磨痛,像进入沙子般地滚痛难忍,紧接着眼皮红肿、眼眵多、怕光、流泪,早晨起床时,眼皮常被分泌物粘住,不易睁开。有的病人结膜上出现小出血点或出血斑,分泌物呈粘液脓性,有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一层灰白色假膜,角膜边缘可有灰白色浸润点,严重的可伴有头痛、发热、疲劳、耳前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红眼病一般不影响视力,如果大量粘液脓性分泌物粘附在角膜表面时,可有暂时性视物模糊或虹视(眼前有彩虹样光圈),一旦将分泌物擦去,视物即可清晰。如果细菌或病毒感染影响到角膜时,则畏光、流泪、疼痛加重,视力也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红眼病发病急,一般在感染细菌1~2天内开始发病,且多数为双眼发病。传染性强,本病由于治愈后免疫力低,因此可重复感染(如再接触病人还可得病),从几个月的婴儿至八九十岁的老人都可能发病。流行快,患红眼病后,常常是一人得病,在1~2周内造成全家、幼儿园、学校、工厂等广泛传播,不分男女老幼,大批病人感染。
注意事项
红眼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眼病,因此,预防红眼病也和预防其他传染病一样,必须抓住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提高身体抵抗力3个环节。积极治疗红眼病患者,并进行适当隔离。红眼病治疗期间,尽可能避免与病人及其使用过的物品接触,如洗脸毛巾、脸盆等。尽量不到公共场所去(如游泳池、影剧院、商店等)。对个人用品(如毛巾、手帕等)或幼儿园、学校、理发馆、浴室等公用物品要注意消毒隔离(煮沸消毒)。个人要注意不用脏手揉眼睛,勤剪指甲,饭前便后洗手。有条件时应用抗生素或抗病毒眼药水点眼。
应开放患眼,不能遮盖患眼,因为遮盖患眼后,眼分泌物不能排出,同时增加眼局部的温度和湿度,利于细菌或病毒繁殖,加重病情。
饮食以清淡之品为宜,至于酒类以不饮为宜。
治疗
得了红眼病后要积极治疗,一般要求要及时、彻底、坚持。一经发现,立即治疗,不要中断,症状完全消失后仍要继续治疗1周时间,以防复发。治疗可冲洗眼睛,在患眼分泌物较多时,宜用适当的冲洗剂如生理盐水或2%硼酸水冲洗结膜囊,每日2~3次,并用消毒棉签擦净睑缘。也可对患眼点眼药水或涂眼药膏。如为细菌性感染,可根据检查出的菌种选择最有效的抗生素眼药水滴眼,根据病情轻重,每2~3小时或每小时点眼药1次,常用眼药水有10%~20 %磺胺醋酰钠、0.3%氟哌酸、0.25%氯霉素眼药水等,晚上睡前可涂抗生素眼膏,如环丙沙星、金霉素或四环素眼药膏,每次点药前需将分泌物擦洗干净,以提高疗效。对混合病毒感染的结膜炎,除应用以上药物治疗外,还可用抗病毒眼药水,如为腺病毒可用0.1%羟苄唑眼药水、0.1%肽丁胺乳剂,如为小病毒可用0.1%疱疹净、0.1%无环鸟苷眼药水等,每日2~3次,必要时还可应用干扰素等。有条件时可进行细菌培养,并作药敏试验,以选用适当的抗生素。
对红眼病也可采用中医治疗,中医称本病为暴风客热或天行赤眼,一般为外感风热邪毒所致,故宜驱风散邪,清热解毒,常用泻肺饮和银翘解毒丸。
当炎症控制后,为预防复发,仍需点眼药水1周左右,或应用收敛剂,如0.25%硫酸锌眼药水,每日2~3次,以改善充血状态,预防复发。
❿ 红眼病使用哪些中药治疗好
流行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导致以细胞浸润与渗出为特征的结膜炎症性眼科常见病,多发于春夏季。症状以患眼分泌物增多与结膜充血为主。病毒感染所致者兼有流泪、眼痒、眼红、烧灼感,甚至眼睑肿胀等。细菌感染所致者通常兼有流泪,分泌物较稠,如未能及时治疗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与中医学的“天行赤眼”、“暴风客热”、“目痒”、“火眼”、“白涩症”相类同。以下是十副治疗流行性结膜炎(红眼病)的中药方1.茯苓皮10克,茵陈12克,防己12克,薏苡仁30克,防风10克,白芷10克,地肤子30克,金银花12克,连翘12克,鱼腥草30克,炒栀子6克,乌梢蛇15克,老鹳草20克。痒甚者加苦参12克;睑皮湿烂、体壮者加生石膏30克。每日一剂,水煎内服。主治春季卡他性结膜炎及一切过敏性眼炎、眼睑湿疹等。2.菊花9克,密蒙花9克,谷精草9克,炒栀子6克,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川黄连6克,桑叶9克,生地黄9克,赤芍9克,茅根15克,桔梗6克。每日一剂,水煎内服。主治以两目红肿疼痛、有异物感、分泌物多、视物不清为主症的急性结膜炎。3.荆芥10克,防风10克,赤芍10克,牡丹皮10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白蒺藜10克,车前子10克,薄荷6克(后下),蝉蜕6克,生地黄12克,菊花12克。结膜充血甚者加红花6克;睑结膜乳头增生,角膜边缘有结节者加丹参15克,玄参15克,郁金8克;畏光者加柴胡10克,龙胆草6克;分泌物黏稠量多者加大黄10克,黄连6克;球结膜炎赤色黄浊甚者加桔梗10克,桑白皮10克。每日一剂,水煎内服。主治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缠绵难愈者。4.飞浮石500克,黄连22克,月石16克,轻粉15克,朱砂6克,梅片50克,珍珠3克,胡椒1粒。上药分别各研为极细面,然后混合至以色泽均匀为度,装入瓷瓶备用。以细玻璃棒一端用冷开水打湿蘸药末少许,点于内眼角,内闭目数分钟,每日3~5次。主治以流泪、沙眼、眼痒如虫行等为主症的急、慢性结膜炎。5.黄柏30克,菊花15克。用沸水500毫升浸泡两小时后纱布过滤取其药液外敷或冲洗患眼,每次约10分钟,每日两次。6.硫酸黄连素0.5克(或盐酸黄连素0.25克),皮硝5克,月石0.2克,硝苯汞0.004克,蒸馏水100毫升。先将皮硝、月石放在蒸馏水内加热溶解后过滤,加入黄连素溶解后再加硝苯汞再过滤,上笼隔水蒸30分钟消毒备用。每隔2小时一次,滴于患眼角内。主治急、慢性结膜炎和沙眼。7.鲜羊胆1个,洗净以碗盛之,加蜜糖1匙,上笼隔水蒸一小时后,用小刀将羊胆刺破,使胆汁流出后饮其汁。3天服一次。用于学龄前儿童患结膜炎反复发作者。8.野菊花10克,黄花菜30克,水煎服,每日一次。9.生地黄10~30克,牡丹皮10克,黄芩10克,赤芍10克,木贼10克,蝉蜕6克,当归尾15克,桑白皮30克,金银花20克,连翘10克,桔梗10克,白蒺藜12克。眼球疼痛难忍者加玄胡6克;口干口苦者加麦门冬10克,龙胆草10克;大便秘结者加川军3~6克;眼痒者加野菊花20克。每日一剂,早饭后30~60分钟和晚上临睡前各服一次。10.紫花地丁15克,蒲公英15克,野菊花15克,茯苓15克,黄芩15克,金银花12克,赤芍12克,桔梗6克,生甘草6克,薄荷3克(后下)。水煎服,每日一次。主治病毒性结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