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医中药 > 中医养生精髓

中医养生精髓

发布时间:2021-02-13 14:28:47

❶ 中医的精髓是什么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国家。五千年的文化土壤,孕育了各行各业无数的丰硕成果,中医药文化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中医药是我国的医学精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医学系统,并经受住种种考验流传至今,依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说明这一医学系统本身的确存在着独特的优势。新的历史时期,深入挖掘中医药的精髓所在,善用这一优质健康服务资源,对中国乃至全人类的健康事业具有深远的意义!
2015中国国际中医药大健康博览会便通过三大专业展区(中华名医展、中华名药展、大健康服务业展区)、九大主题展(名医资源与产业、名药资源与产业、中医诊疗产业、保健调理、养生美食展、养生旅游展等)及丰富的同期活动(中药炮制品大赛、大型义诊、健康大讲堂、中医文化展、养生美食节、传统武术表演等)全面展示了中医药的精髓——以人为本、悬壶济世的情怀;突出治未病,提倡未病先防的理念;从系统性的角度把握人体各个部分,采取中药材内/外用、食疗、传统武术、怡情养性等多位一体的措施达到标本兼治的治疗效果。展会这与日益现代化的今天人们宣扬“大健康”理念不谋而合,也是中医药具备明显优势的有力证明。
中医药我国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医药文化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以中医药为钥匙,打开中华文明的宝库,推进生命科学研究,这是值得我们后代骄傲并接力传承下去的事业,2015中国国际中医药大健康博览会的宗旨“传承、推广、创新、济世”即是源于这一信念。唯有抛开种种成见,以客观的态度认识了解中医药的精髓,同时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吸取其他医疗手段的长处,去除糟粕,继而结合时代特点创新中医药的发展,最终才能将中医药发扬光大,让中医药传播得更广更久远!

❷ 菜鸟!我想要自学中医养生怎么学求大神!我只想多看看几本好书。求推荐!大神

一、《求医不如求己》全系列包括
1)养生宝典 求医不如求己1
中医作为中国的四大国粹之一,国人了解甚少,中里巴人最近推出自己的养生疗疾宝典《求医不如求己》,堪称“ 改变中国人健康生态的第一方案” 。
2)养生宝典 求医不如求己2
与第一本《求医不如求己》有所不同的是,在本书中,他不仅一如既往地为众生捧出自己的祖传道家秘方,还根据人体五脏六腑和经络、天地的神秘因缘,从长命百岁的角度,结合《黄帝内经》之养生精髓以及个人的高超医术,总结出了一套适合不同季节、不同体质、不同年龄人的“ 一招致胜” 特效保健,让人人都会使用
3)养生宝典 求医不如求己3
《求医不如求己3》则从壮大先天之本并从根子上保障人们生存质量的角度切入,配以经络奇穴处方和道家、武林诸派中提炼出来的养生祛病精髓,直抵人生病痛的源头,从终级上给出了疾病和衰老的解决之道,引领人们真正奠定对身体的莫大自信,荣享心灵涅的自在法喜,而“ 求医不如求己” 也从此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生命理论指导基础。
一旦点燃健康的圣火,必将迎来生命的圣宴。

二、《不生病的智慧》全系列包括
4)《不生病的智慧1》
这本书要告诉我们的是
健康从补血开始,补血从食疗和激活经络开始;
分清食物的温、热、寒、凉、平,是才能补血和补好血;
9种可以自己制作的补血佳品和3种择食法、4条经络疗法,不仅让你和一家老小平平安安,还能很快根治你和亲人们迁延不愈的心病和身病;
每个人都会生病,但是要明白一点,大部份疾病都不是我们的敌人,包括癌症。因为,疾病是我们有意或无意伤害自己身体的结果,由此带来的痛苦只是我们应得的报应,所以要想不生病,只有先修心,心稳才能身平;
不生病还要靠摸第二指骨、看舌苔和手相,这是最简单、最快捷、最可靠的自我诊断法;
要不生病还要把书中所讲到的每一种方法坚持下去,这样,天天健康才会轻而易举。
这是一本被无数患者誉为“ 健康教母” 的民间奇医马悦凌为天下老百姓写的健康养生书。里面凝聚了作者十几年独创的各种不生病的方法和治疗众多疑难杂病的奇效良方,不管是老人、孩子、妇女、成年人都能用上,特别适合一家老小。
一旦你听懂身体发出的声音,那么你将是解救自己的观音。
99%的病都可以用补血的简单方法治好,这样,我们的身体至少能用120年。
为了解决身体的根本问题,我们甚至需要生一些小病。
只要照书里所说的一招一式做下去,不生病谁都可以做到。
作者 马悦凌
出版 不生病的智慧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
5)从根子上修复中国人的后天之本 不生病的智慧2
不生病的智慧2将要告诉我们 8个健康新观念,给予您战胜疾病的无上勇气,让身体与心灵共享健康和谐。13种养生保健功法,15套特效祛病调补方案,培元固本,让您和亲人、朋友们彻底远离亚健康的烦恼,并在各类疑难杂症面前应对有方、从容不惧,成为仅占世界人口5%的健康人群中的一份子。14个独家经络、食疗补益奇方,给女性朋友由内到外的贴心呵护,让困扰她们的众多病痛从此消失于无形。18种小儿补养和祛病良方,从根本上培固孩子的先天之本,让您再也不用经常担心孩子的身体会出什么大问题。8个最简单的家庭煎药、经络按摩法等实用小技巧,让您很快成为家庭健康的守护神。17个日常生活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健康小细节,掌握了它们,您就会在每一天中得到许多意外之喜。
6)不生病的智慧3-易经养生说明书
本书是一部利用食物和经络原穴来对人体进行全方位特效保养的健康绝学之书。它告诉我们,只要明白自己的先天体质,就能为自己的五脏六腑找到正确的食物和经络原穴,并能自己动手调理好身体上出现的那些迁延不愈的疑难杂症和常见病。不仅让您成为最好的家庭医生,而且还是医易相通的大医。
本书要为您献上
人体8个最重要部位的全面高效养护方案,让您的五脏六腑不滋生任何疑难杂症。
8类不同体质之人的特效养生祛真法,让每一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先天体质,对自己一生中易患的疾病进行防治,并为自己身体上一些迁延不愈的顽疾开出祛根良方。
23个健康新观念,告诉您养生无定法,长寿需“ 变卦” ,尊重身体的本能选择,每个人都可以无病一生。
一份简洁、明晰的《卦象查询表》,让您很快查知自己和亲人、朋友的身体状况,迅速掌握身体的健康密码。
7)易经内病外治法 不生病的智慧4
本书是“ 国医健康绝学” 系列丛书的第十一本,它是“ 医易相通” 的中医学博士栾加芹继《不生病的智慧2》《不生病的智慧3》后又一本奉献给大众的自我养生保健之作。她把《易经》中的“ 同气相求” 原理与中医内病外治疗法结合在一起,并结合自己多年的行医实践,独创了疗效奇特的“ 易经内病外治法” 。
本书中146种来源于《易经》《黄帝内经》《外治医说》及“ 易医” 栾加芹多年临床实践的独特内病外治方法,可广泛用于各种常见病的家庭防治;8大药物归经保健法,只用一味药物、一个穴位、就能好好养护您的脑、脾、胃、心、肾、胆、肺、肝这8大系统,让您由内到外都健康。

三、其他系列养生书籍
8)曲黎敏中医养生完全手册 从头到脚说健康
《从头到脚说健康》以一种独特的视角、通俗的语言,带领读者走进中医文化这座美丽的殿堂,领略传统中医的独特魅力。
本书从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健康问题入手,从头到脚地讲解人体、分析人性,从病症、病因到养生方法,进行多角度、跨文化、图文并茂式的讲解,书中指出,现在很多人并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不运动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单纯地把健康寄托给医生是软弱的,真正的健康源于自我对本性的觉悟。
9)《易经养生法》
本书是首席中医养生专家、著名中医学家、易学家、作家杨力教授的最新养生著作。该书根据其在山东卫视王牌健康栏目《养生》播出的“ 易经养生” 讲稿为基础,将千年经典《易经》和《黄帝内经》中的养生知识一网打尽,包括有“ 阴阳协调” 、“ 十二时辰养生” 、“ 经络养生” 、“ 疾病的预测” 、“ 食疗” 、“ 经络” 、“ 房事” “ 家居风水” 十一个方面,全面而叙述生动,而且图文并茂,贴近生活,可称为“ 给家人驱病延年,做自己的养生大师” 全民养生抗衰老的科普书。
10)写给女人的健康书 求医也要求己
关于本书,作为一名女性,您可曾直视您身体正在面临的健康状况当血压计中的汞柱渐渐升高;当流动着红色血液的血管像快要干涸的河床一般阻滞不通,当每一次心跳都伴随着色厉内荏的疼痛片刻的绝望之后,您会万分焦急的追悔自己之前没有建立科学的健康观念并及时排除身体存在的种种隐患这正式本书要为您以及每一位女士所极力避免的。
作者 王哲出版 山东美术出版社

❸ 中医养生什么书适合我

《黄帝内经》不错的选择,食疗方面有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中医药膳与食疗》,简版单的锻炼套路建议权你就练八段锦。也可以学一下一些简单的自我按摩手法,自己平时注意调理一下,不过无论那方面都好都要持之以恒!愿你身体健康!

❹ 人体精髓岂是草根树皮药饵所能填补,用药材益髓填精,乃是万难之事!请问中医师,对吗

1、中医所提“补”与补充茶杯里的水有天壤之别,再怎么补也补不到当初的健康版程度——草权草叶叶补的效果远逊于血肉有情之物、时间消逝人体的机能衰落能回到当初么?正所谓“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
2、身体的耗损不仅仅在于酒色泛滥,日常生活规律的改变也起着重要作用。我在治疗肩周炎时医生说,这都是阳气损伤的结果:不再日出而作日暮而息而是昼夜颠倒、恣意过食厚重甘肥导致脾胃得不到休息、伤风感冒后没有及时将风寒驱除而是择用寒凉的西药导致风寒伏藏于体内日久成疾……试看我国长寿之乡广西巴马那些百岁老人哪个是这样活了百年的?!
3、药石只不过是调节之品,尽量把人体新陈代谢机能调节到较佳范畴,如果觉得自己很年轻就不加以保养,那么药石也不能把作息习惯改过来,机体只能加速衰败从而百病生焉。而中医养生,提倡保养而不是补,故而有言“服药百颗,不如一宵独卧”,能借保养而实现的作用,何必靠补这种被逼无奈的办法呢?

❺ 中医养生的精髓是什么

研究中医养生逾三十年的刘信明对于中医养生别有一番见解,他觉得养生是人回们在劳动和生活实践答中,为了保护生命、繁衍后代、保持健康所进行的一些自我保健方法。现代养生是从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去考虑,理解和对待人体的健康与疾病问题,是以“生物、心理、社会”等角度确立医学模式,以控制和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其特征是从治疗扩大到预防,从生理扩大到心理,从个体到群体,以医院扩大到社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以保障健康、延缓衰老、提高生命质量。而古代养生家十分重视四季养生,《黄帝内经》明确提出了“智者之养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的养生要求和“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原则,并论述了春天养生,夏天养长,秋天养收,冬天养藏的各个季节的具体养生方法。在《黄节内经》的基础上,历代养生家总结出了许多四季养生的理论和方法。总而言之平衡、和谐的养生理论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的。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无论哪一个环节发生障碍,都会影响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整体不外乎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体内各脏腑组织的相互关系。人在自然界生存,就不能脱离自然,而且必须适应自然。只有达到人与自然想适应,体内脏腑、气血才能达到平衡统一。

❻ 养生秘诀

养生秘诀

健康其实与事业、家庭一样,也需要经营。中医养生要情志、饮食、运动、睡眠四方面结合而行。笔者现将自家养生“秘诀”介绍如下。

空腹清肠

一个星期进行一天空腹清肠对身体有益。人在空腹清肠时,要提前一天多吃一些质量不高的食物,如各种蔬菜等;第二天什么也不吃,或只吃少量的水果,这样能够提高胃动力,起到清肠排毒的作用。

大量运动

人除了每天的运动外,一周还应做一次大量运动,以起到排汗、排毒的作用。但不要过度、频繁地做大量运动,否则容易导致气血不足。

吃饭不喝茶

在吃饭前后不宜喝茶或饮料,因为“琼浆玉液”其实就在人的口中。唾液搅拌食物于牙齿之间,食物磨细后能被唾液中的酶转化为极易消化吸收的物质。一些人饭前先喝茶,或者边吃饭边喝饮料,这都会冲淡胃液,反而使食物不能被很好地吸收,易造成人体营养不良。正确的方法是,吃饭前和吃饭后半个小时不要喝水包括汤、饮料和茶,以保持胃肠内有足够的消化液。

“没心没肺”过日子

从中医养生之道来说,人“没心没肺”地过日子就能使体内“四通一平”,即血路通、气路通、经路通、食路通,五脏平衡。而平衡是中医养生之道的核心。中医养生重视三大平衡,即人心态的平衡、人与天地的平衡、人体各脏腑的平衡。平衡百病自愈,失衡杂病丛生。构成宇宙环境最基本的物质“金、木、水、火、土”之间要平衡才能风调雨顺、万物生长;而人体堪称一个小宇宙,心、肝、脾、肺、肾五脏功能之间也讲究相对平衡,打破平衡便会引发一系列疾病。中医养生不是刻意的,而是遵循自然规律的;不是“倾盆大雨”,而是“绵绵细雨”。

❼ 中医文化精髓是什么

中医,中华民族最为耀眼的瑰宝,它贯穿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并涉专及到各种文化领域,作为一属门古老的医学,至今仍然散发着它不朽的光芒。它以“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为基础理论的“辨证论治”的指导思想,形成了独特的东方医学
选自“中医天下”
中医无可争论的为中华民族的瑰宝!

❽ 为什么中医特别适合养生

中医是我国从古流传下来的传统医学,时至今日依然是我国重要的医学治疗手段。普通百姓也时常会使用中医的方法保健养生和治病,以达到长寿的目的。现在大家都懂得防病胜于治病的道理,因此希望通过中医调理。但是,现今的养生信息良莠不齐,很容易对大众存在误导。对于现今存在的养生现象,一位老中医给出了他的建议,一共有6句话。1、养生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现在电视上有很多养生类节目,一些中老年人会按照节目中的养生专家所说的症状对号入座,以此得出自己的“诊断”。且不说有很多冒充的“养生专家”,真正的养生专家所说的内容没错,但其提出的建议不一定适合每个人。况且,中医讲究望、闻、问、切,通过一套严谨的诊断程序才能断定患者的体质和病因,以此来对症用药。所以,中老年人群体通过观看养生节目就自行断定是不可取的,如果感到自身情况与节目中的养生专家所说的差不多,也先要去正规医院咨询医生之后,再选择适合的养生或治疗的药方。
2、养生有时要顺其自然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是阴阳五行,把人看成形、气、神的统一,这表达了中医讲究适时而动,顺应自然的理念。从古人流传下来的俗语就能看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是反应了养生要顺其自然,人的生活习惯也要有一定的规律。生活规律即是养生的基础。3、治病主要还是需要自我保重,医生不是万能的部分人认为,平时生活可以肆意而为不需要保重自身,睡不着就熬夜、想减肥就节食,抽烟喝酒样样精通,身体出现问题了就想到找医生开药治疗。这种完全把健康交给医生的想法是完全不可取的。因此,平时就需要养成养生保健的想法和习惯,这其实并不难,只要饮食有时,作息有常就可以了。
4、养生主要先从自我调节开始,乱吃补品不可取现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就开始购买许多的补品,希望以此达到延年益寿、身强体健的目的。其实大多数人都搞错了这点,首先如果饮食不规律、经常不运动、作息混乱、有不良嗜好,无论再如何进补也是无用的。而且,进补也分要分证型,针对每个人不同的体质选择不同的进补方,还有的人虚不受补,盲目进补反而会给身体造成负担。5、不要自寻烦恼,保持愉快心情很重要凡事看开,保持精神愉悦是非常重要的。《黄帝内经》中就有“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6、不贪食,懂节制现在很多肥胖患者大部分都是因为管不住嘴,而大多数的疾病都是因肥胖而起。都说“吃饭七分饱,健康活到老”。不要大鱼大肉,暴饮暴食。各种营养均衡摄入才可以预防疾病。

阅读全文

与中医养生精髓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万博动物医院在线电话 浏览:380
临淄爱佳宠物医院 浏览:582
苏泊尔养生壶怎么样打开 浏览:104
肝转移的治疗方法 浏览:845
养生壶如何做现磨咖啡 浏览:787
中医治疗失眠能根治吗 浏览:391
望京附近看妇科好的医院 浏览:773
治疗药物依赖的医院 浏览:100
闵行区中医院地址 浏览:543
治疗顽固性失眠的药物 浏览:489
石龙人民医院体检 浏览:507
盛京医院妇科哪个医生好 浏览:613
甘肃省人民医院烧伤科 浏览:724
老年痴呆严重送康复医院好吗 浏览:185
治疗糖尿病阳痿的中药方 浏览:565
汕头潮阳哪里有宠物医院 浏览:984
医院妇科治疗仪 浏览:758
兴义博爱医院妇科 浏览:749
湖北武汉儿童医院电话 浏览:190
最好的传染病医院 浏览: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