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医治疗寒冷性风疹
你好,你这个我建议温补肾寒,适当可以考虑口服桂附地黄丸或者金贵肾气丸,还有注意多吃黑色食物,适当可以考虑舒风解表,养血凉血调理。
⑵ 风疹吃什么中药好
首先要知道得的是什么类型的荨麻疹,才好下药。
(1)风热型,多见于急性荨麻疹专。辨证为风热袭属表,肺卫失宣,治以辛凉透表,宣肺清热,方以“荆防方”加减。
荆防方
【药物组成】荆芥穗2钱,防风2钱,僵蚕2钱,金银花4钱,牛蒡子3钱,丹皮3钱,紫背浮萍2钱,干地黄3钱,薄荷1钱半,黄芩3钱,蝉蜕1钱半,生甘草2钱
【方剂功效】疏风解表,清热止痒。
(2)风寒型,多见于寒冷性荨麻疹。辨证为风寒束表,肺卫失宣,治以辛温解表,宣肺散寒,方以“麻黄方”加减。
麻黄方
【处方】麻黄3克,干姜皮3克,浮萍3克,杏仁4.5克,白藓皮15克,丹参15克,陈皮9克,丹皮9克,僵蚕9克
【功能主治】辛开腠理,和血止痒。主气血不足,卫外失固,腠理不密,玄府失固,风邪内侵,肌肤失养。
(3)阴血不足,血虚受风型,多见于慢性荨麻疹。辨证为阴血不足,风邪束表,治以滋阴养血,疏散风邪,方以当归饮子加减;
(4)脾肺两虚,风寒束表型,多见于慢性荨麻疹。辨证为脾肺两虚,卫气不固,治以健脾益肺,益气固表,方以玉屏风散合多皮饮加减。
⑶ 治疗风疹的中药是什么效果怎么样
治疗风疹的中成药有犀角化毒丸,板蓝根冲剂,这两种药物可以治疗风疹初期不严重的版情况,如果情权况严重,可去正规医院中医科服用中草药汤剂最好,能够治本治标,因为中草药汤剂是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调理的汤药,可根据病情加减治疗。风疹起病及表现有咳嗽,流涕,喷嚏,咽痛,食欲不振,耳后及枕后淋巴结常常肿大,体温一般不高,多为低热或中度的发热。
⑷ 求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方
你好,皮肤过敏称为寻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粘膜的小血管扩张,血浆渗出形成的局部水肿,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治疗以中西结合为主:组方:药用黄芪、首乌、白术各15克,当归、白藓皮、丹参(后下)各12克,赤芍、防风、蝉蜕各10克,鸟梢蛇(研冲)9克,川芎、甘草、全蝎(研冲)各6克。蜈蚣(研冲)2条。儿童用药酌减。风寒胜加麻黄、桂枝、透骨草,去丹参、赤芍;风热胜加青蒿、牛蒡子、薄荷,去当归;湿热胜加黄芩、苦参、地肤子,去黄芪;热毒甚加金银花、大青叶、黄连,去川芎;血瘀重加桃仁、红花、泽兰,偏血热加紫草、槐花、丹皮,去白术;气血两虚加党参、白芍、熟地、大枣,去全蝎、蜈蚣:瘙痒剧烈加白蒺藜,浮萍、荆芥、苍耳子;疹块难消加皂角刺、秦艽、路路通:病程冗长加三棱、莪术;反复发作加地龙、僵蚕、水蛭;久治不愈加白花蛇、穿山甲、地鳖虫。每天1剂,水煎4次,分早中晚及睡前温服。药渣加水浓煎,滤液擦洗患部再浸泡15分钟,早晚各1次。3周1个疗程,直至疹消痒除。避风寒、忌生冷、香燥、煎炸、海鲜、蛋品、牛奶、饮料、酒类、辛辣之品。孕妇、月经过多者及有出血性疾病禁服。 功能:祛风散寒,清热除湿、。凉血解毒、活血通络、化瘀消肿、益气固表、养血和营、去痒止痒。 疗效:轻者1个疗程即风团消、瘙痒止;重者2~3个疗程疹块及瘙痒消失,皮肤划痕试验阴性,血常规复查嗜酸性粒细胞降为正常。一般西药治疗:急性寻麻疹:1.口服胺H1受体药物口服,如扑尔敏和去氯羟嗪。2。皮疹广泛者给予扑尔敏或苯海拉明肌注,或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采纳哦
⑸ 中药治疗荨麻疹
荨麻疹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患病初期,在皮肤出现红斑、水肿的基础上出现密集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等,泡破后出现糜烂、渗水、结痂、脱屑等。觉瘙痒,搔抓可以引起糜烂、脓泡、出血、苔癣样变等,另外可以从原发部位向周围扩散,泛发全身,形成红皮玻患病后瘙痒难忍。
【荨麻疹治法】健脾除湿,疏风和血
【荨麻疹方药】多皮饮地骨皮9克,五加皮9克,桑白皮15克,干姜皮6克,大腹皮9克,白藓皮15克,粉丹皮9克,赤苓皮15克,冬瓜皮15克,扁豆皮15克,川槿皮9克
【用法】水煎,一日两服,忌辛辣油腻腥滋腻之品。
【荨麻疹按语】方中赤e68a847a6431333335333164苓皮、冬瓜皮、扁豆皮、大腹皮健脾利湿,涤清肠胃之积滞;干姜皮取其幸温和胃,固表守而不走;白藓皮、川槿皮驱风止痒;丹皮凉血和血化斑;地骨皮、桑白皮泻肺而清皮毛。
血热症【荨麻疹症状】皮疹红色,遇热则加剧,得冷则减轻,多夏季发病,苔薄黄,脉浮数。
【荨麻疹治法】疏风解表,清热止痒。
【荨麻疹方药】荆芥穗6克,防风6克,僵蚕6克,金银花6克,牛蒡子9克,丹皮9克,紫背浮萍6克,干生地9克,薄荷5克,黄苓9克,蝉衣5克,生甘草6克
【用法】水煎时间不宜过长,每日一剂,分两次凉服。忌辛辣、发物。
【荨麻疹按语】此方以荆芥、防风、薄荷、蝉衣为主要药。荆芥辛苦而温,芳香而散,气味轻扬入气分,驱散风邪;防风其气不轻扬,能散入于骨肉之风,故宣散在表之风邪,用防风必用荆芥;薄荷清轻凉散,善解风热之邪,又能疏表透疹解毒;蝉衣凉散风热,开宣肺窍,其气清虚,善于诱发。以上四味药,表散作用较强。牛蒡子疏散风热解毒透疹;浮萍轻浮升散,善开主窍;僵蚕祛风散结,协助上述四味主要药以透达表热之邪。金银花、黄苓解毒清肺热以泄皮毛之邪;丹皮、干生地理血和血;生甘草解毒调和诸药。
温馨提示:中医治疗荨麻疹固原很好,但是见效比较慢。目前,经国内外皮肤病专家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针对荨麻疹发病机理入手,精心研制的欧淇贝康抗菌乳膏,具有清毒化湿、清血除风、化瘀解毒的良好治疗效果,对久治不愈的慢性顽固性荨麻疹以及急性荨麻疹都有很明显的疗效,此法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了荨麻疹患者的病痛和烦恼
⑹ 关于风疹吃什么中草药
风疹有许多症状,针对各种症状,所用方剂不同.最好将症状详细说明.
⑺ 风疹怎么治疗
那医生的确说是‘风疹’吗?风疹在医学上又叫荨麻疹。症状是皮肤上突然出现形状不一,大小不等,但境界清楚,鲜红色或苍白色团块隆起的包,起先是出现红点,然后严重时将隆起包状。且剧烈瘙痒,越抓越多,消退后不留痕迹,一日之内可发作数此。有急性和慢性,急性几天或几周内消退,慢性的会不断发作,且病因难找。一般情况下都是急性占多数。另外还有两种特殊的‘风疹’。一、胆碱能性荨麻疹,即遇热,运动后及精神紧张,躯干四肢出现直径1-3毫米大小丘疹样风团,同时可伴流涎,出汗,腹痛,腹泻等症状;二、寒冷性荨麻疹,即遇冷风,冷水,在接触暴露部位出现风团。
给你几个药方,你看看对症下药。
一、遇冷加重型。验方:浮萍6克,香薷10克,水煎代茶。二、反复发作,夜间或午后加剧,心烦口干,舌红少津或舌淡属于阴血不足型。验方:女贞子,旱莲草,忍冬藤各10克,水煎代茶。三、发病急,风团色红,剧痒,伴发热,恶寒,咽喉肿痛,或呕吐腹痛,遇热加重为内热袭肺型。验方:薄荷3克,白藓皮10克,沸水浸泡代茶。此外,还有醋糖姜汤也可治疗风疹的。醋半碗,红糖100克,姜50克。醋,红糖与切成细丝的姜一同放入沙锅内煮沸两次,去渣。每次一小杯,口温水服,每日两次或三次。此方用于因食用鱼蟹引起的周身风疹。也可用艾草浸泡热水中,待水温适中后,用此水轻擦洗身体。可以缓解症状的。
注意事项:不要去抓患处。不要用过热或过冷的水洗患处,不用刺激性强的外用药。不要吃刺激性的东西,不要吃海鲜和动物蛋白性食物。饮食在换病期间保持清淡,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
你可以参考一下。我家人是搞中医的。我给了以上几个验方。不是西药。那些药方你可以去当地中药房问问,应该中药店里会有卖的。对了,板兰根这时喝喝也不错,加强抗病能力的。不废话了,早日康复!
⑻ 风疹怎么用偏方治疗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是风疹病人、无症状带毒者。途径是经空气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婴儿出生后从母体带来的被动免疫能保持一定的水平,故半岁内的婴儿很少发病,5岁以内的病儿最多。临床特征为轻微上呼吸道炎症状,低热,当天或第二天发出弥漫的全身性红色细小斑丘疹。先见于头面部,发展迅速,随即见于躯干、四肢,但手掌、足心大都无疹。于第3、4日或更长时间隐退,疹退后无色素沉着及脱皮。枕部、耳后及颈后的淋巴结肿大,可持续2~7天。并发症很少,偶见扁桃体炎、中耳炎和支气管炎。孕妇早期感染风疹病毒可引起胎儿发生多种畸形,称先天性风疹综合征。患过一次后,一般不再发病,可获终身免疫,仅偶见再感染。因其疹点细小如沙,故中医学称为“风痧”,需与真痧(麻疹)相区别,又称之“野痧”。中医治疗以疏风清热,凉血解毒为主。
【方一】满江红方【来源】《草药偏方治百病》。
【组成】满江红60克,苍耳草60克【主治】风疹。
【用法】水煎服。另各取适量,水煎,洗全身。
【方二】荆防乔花饮【来源】方婷娜。广州医药,2005,36(5):65。
【组成】荆芥、防风、升麻各3~5克,银花、连乔、牛蒡、蒺藜、桑叶各6~10克,蝉衣1~3克,甘草2~3克【加减】若见淋巴结肿大明显者,加山甲、浙贝各3~6克。
【功用】疏风、清热、解毒。
【主治】风热型风疹,症见发热不高,疹色淡红,疹点稀疏而细,有痒感,目赤,咳嗽,耳后或枕骨部有淋巴结肿大等症。
【方解】方中荆芥、防风祛风止痒、宣散透疹,善治风疹瘙痒为君,银花、连乔清热解毒为臣,牛蒡、升麻、蒺藜、桑叶、蝉衣疏风热、解毒透疹、退赤止痒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合用共收疏风、清热、解毒、透疹、止痒之功。
【用法】日1剂,水煎服。
【疗效】见方三。
【方三】银连公英解毒汤【来源】同方二。
【组成】金银花、连乔、生地、地丁各6~10克,赤芍、蒲公英各5~9克,丹皮3~5克,蝉衣1~3克,甘草2~3克【加减】同方二。
【功用】清热、凉血、解毒。
【主治】热毒型风疹,症见发热较高,体温38℃以上,全身出疹,疹色鲜红,疹点较密,甚则紫色成片,咽痛,目赤,咳嗽,便干,小便黄赤,舌红苔黄等症。
【方解】方中以银花、连乔、公英清热解毒,生地、赤芍、丹皮、地丁凉血解毒散瘀,蝉衣解毒透疹,甘草调和诸药,共凑清热凉血解毒,散瘀透疹之效。
【用法】日1剂,水煎服。
【疗效】原方作者用方二治疗99例,方三治疗39例,共138例,结果全部治愈,疗程极短,其中2天治愈16例,占11.6%;3天治愈83例,占60.1%;4天治愈34例,占24.6%;5天治愈2例,占1.5%;6天治愈3例,占2.2%;可见中医对本病的治疗有着高效、速效、廉价等优点。
【方四】加减银翘散【来源】郭兰。江西中医药,1995,增刊:62。
【组成】银花、连翘各9克,荆芥、牛蒡子、板蓝根、大青叶、芦根、竹叶、浙贝各6克,杏仁、僵蚕各5克,蝉蜕、薄荷各3克,甘草2克【加减】口渴加花粉;鼻衄加茅根;腮腺红肿加马勃、玄参;扁桃体肿痛加射干、玄参,化脓加土茯苓、野菊花;食滞加鸡内金、五谷虫;喘咳、苔黄舌红赤加麻绒、生石膏。
【主治】风热型风疹。
【用法】水煎服。上述方剂药量根据年龄、病情而定,初诊体温38.5C以上,先肌注板蓝根1~2支。
【疗效】轻型服2剂,中型服4剂,重型服6剂即可痊愈。
【方五】芦根竹叶煎【来源】民间。
【组成】芦根30克,竹叶心30克【主治】风疹。
【用法】煎水代茶饮,每日1剂。
【方六】清解方【来源】沈瑞兴。浙江中医杂志,1995,4:183。
【组成】豆豉、牛蒡子、大青叶、夏枯草、地肤子各10克,银花、连翘各20克,藿香、赤芍、蝉衣、桔梗各5克,生甘草3克【加减】初起发热恶风,疹稀色淡加荆芥5克,滑石10克;高热加生石膏(先煎)、鸭跖草各30克;疹红密布加丹皮、紫草各10克;头痛加桑叶、菊花各10克。
【功用】疏风清气,清营凉血。
【主治】风痧。
【方解】以银花、连翘、大青叶、鸭跖草、夏枯草清热解毒,赤芍清营凉血消疹,豆豉、牛蒡子等疏风透邪,地肤子、蝉衣祛风止痒,桔梗、甘草宣肺利咽,藿香理气和中护胃。全方疏风清气,清营凉血。
【用法】每日1剂,分2~4次服。
【疗效】原作者治疗307例患者全部治愈。经治患儿一般2天即热退疹消,可缩短病程2~6天。
【方七】普济消毒饮加减【来源】曹旗。浙江中医杂志,2003,3:107。
【组成】黄芩、象贝、丝瓜络、连翘各15克,僵蚕3克,桔梗10克,陈皮、丹皮、赤芍各12克,红花、莪术各6克【加减】发热者,加知母15克、生石膏20克;疹发不畅者,加蝉衣10克、薄荷(后下)5克;皮疹色深者,加生地10克;口渴心烦者,加芦根10克。
【功用】清热解毒,化痰消肿,化瘀散结。
【主治】风疹淋巴结肿大。
【方解】黄芩清泄上焦热毒,连翘清热解毒,僵蚕、桔梗、象贝均有清热、化痰、散结作用,丝瓜络、陈皮理气化痰,丹皮、赤芍清热凉血,红花、莪术活血消瘀。
【用法】小于5岁者取1/3量,5~15岁者取2/3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方八】风疹外治方【来源】《儿童病毒性疾病》【组成】花生油50克,薄荷叶30克【功用】止痒。
【主治】风疹皮肤瘙痒。
【用法】花生油煮沸后,稍冷加入薄荷叶,完全冷却后过滤去渣,外涂皮肤痒处。
⑼ 什么中药可以治风疹效果怎么样
风疹抄一般是由于风疹袭病毒感染引起的。一般治疗风疹,可以使用抗病毒药物以及清热解毒的中成药来治疗。常用的抗病毒和清热解毒的中成药有板蓝根颗粒、清开灵颗粒、金银花颗粒、抗感颗粒热、抗病毒口服液、解毒口服液等。具体的用药还需要遵医嘱。
⑽ 吃中药风疹多久才能好
风疹这种疾病来是由于风疹病毒所自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生的话,那么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严重的威胁,而且会传染给其他的人造成小范围的流行所以说我们尽量避免接触这种,风疹病毒感染者。
2风疹的话,我们也可以应用一些中药来治疗效果也是比较不错的,用一些清热解毒的药物比如说桑菊,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治疗这种疾病,而且这种病一般都是自己好了,所以说我们不用过分的担心。
3当然我们会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来进行治疗这种疾病,我们可以通过外用一些药物来缓解我的皮肤瘙痒的症状,还有内服一些病毒灵等药物,还有就是中药来进行治疗效果是非常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