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么药治咳嗽最好,最好是中药。
希望可以帮到抄你:
5种咳嗽的袭食疗法。
风寒咳嗽可用杏仁10克、生姜3片、白萝卜100克水煎服。
风热咳嗽可用藕汁、梨汁各半盅合服。
痰热咳嗽不妨用新鲜熟木瓜一个,去皮蒸熟,加少量蜜糖吃。
痰湿咳嗽用薏米煮粥,有助于治疗咳嗽和喉中漉漉痰声;或用桔皮30克煎取浓汁,去渣,然后加入粳米50到
100克煮粥。
肺气虚久咳或阴虚久咳,用柚核二十多粒,加冰糖、水煎服,一日三次,对久咳有利。也可用百合30克加蜂蜜
蒸熟吃,有利于久咳和口干。
Ⅱ 咳嗽吃什么中药止咳效果好
咳嗽反复,止不住?中医给出4味止咳良药。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可能会出现咳嗽的,而且大家总是以为咳嗽也是非常小的疾病,其实咳嗽比较厉害或者就咳不愈也是非常危险的,咳嗽反复止不住,中医给了这4位止咳的良药,不妨可以了解一下的。
哪些中药材可治咳嗽?
人们在感冒后的咳嗽其实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干咳,二是湿咳。干咳,顾名思义就是干性咳嗽,一般情况下患者是基本上不会产生痰液的,湿咳则是伴有较多的痰液,这两者在治疗上存在着不小的差别。
1、川贝母
川贝母是属于百合科的植物,性质偏甘寒,味道泛苦。主要对肺部和心脏方面有着裨益效果。川贝母本身可以清热解毒,是润肺的好物,在临床上经常被运用于清肺化痰,止咳平喘,作用于肺热燥咳,也就是说此品是针对干咳患者的良方,能够治痰热胸闷等。川贝母经常与麦冬、百合等搭配食用,可治阴虚咳嗽,一般是煎熬成中药汤进行内服,当然在现代医学的发展下,也有一些被做成丸状可直接配水吞服的药品。要注意的是胃部有病症的患者切忌服用,因为川贝母对胃粘膜部分有着一定的刺激性。
2、前胡
前胡是一种归类于伞型科的植物,是白花前胡的干燥根部。性质微寒,味道苦中带辛,主要对人体肺部有一定的补助。前胡本身可以疏风散热和降气祛痰,作用于外感风热或者是痰热咳喘,也就是说它对于湿咳有着良好的疗效。前胡也是做中药饮汤进行内服,但要注意的是此品不适用于阴虚咳嗽的患者。
3、苦杏仁
苦杏仁从属于蔷薇科,是山杏,东北杏等干燥成熟的种子,性质偏温,味道有些苦,对人体肺部以及大肠有着裨益效果。苦杏仁本身是有一定毒性的,它有着两个功效,一是可以润肺止咳,二则是能够加快肠道蠕动速度,也就是说此品对干咳患者以及便秘人群都有一定的帮助。食用方法也是煎汤内服,或者选择药丸进行配水吞服。但因为带有些微毒性,所以用量一定要有所控制,避免中毒。
4、白果
白果从属于银杏科的成熟种子。性质偏平,味道里含有甘,苦和涩意。也是带着微毒性,主要对人体肺部和肾脏有着一定的帮助。白果本身是跟苦杏仁一样,有着两种疗效:一个是化痰平喘,对于湿咳患者缓解病情有着一定的帮助;二是帮助尿频患者减缓病情的严重性。白果直接食用有着巨大的毒性,经过煎炒以后毒性会有所减弱,所以在做药材的时候要记得把外层的皮和内层的薄皮和芽尖去除。
咳嗽不能吃什么?
俗话说,越是不能吃什么越是想吃什么。在咳嗽的期间也是感冒后期,有些人因为禁不止美食的诱惑,没能忌口,导致咳嗽一直不能平复。那么咳嗽期间到底需要避讳哪些食物呢?常见有3种:
首先是不吃冷性食物。咳嗽的时候喉咙处在敏感期,这时候再吃一些寒凉的食物就会导致咽喉受到刺激,加重病情。
其次是不吃酸性水果。酸性水果会把痰液收敛会肺中,导致痰液无法排出,咳嗽经久不愈。因此在咳嗽的时候,水果都是不宜多吃的,尤其是酸性水果。
最后是不吃辛辣食品。在感冒还没彻底恢复之前,辛辣食品是不能碰的。因为感冒的过程里,人体温度本来就会有所上升,新城代谢的速度也会变快,这时候还是不要再对这两样身体变化多加刺激了。
在遇到感冒的时候,每个人都可以出现咳嗽之类的,因为久咳不愈也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可以通过这4个小秘方可以更好的去治疗的,生活中应该要记得多喝一些白开水,避免经常吃一些辛辣刺激的,因为这样才会引起一些病情加重的。
Ⅲ 常用的止咳中成药有哪些种类
病情分析:
中成药治疗咳嗽,只要对症,效果是不错的。
指导意见:
1、梨膏类止咳药;2、杏仁止咳糖浆;3、蛇胆川贝类止咳药;4、强力枇杷露等。
Ⅳ 怎样喝请问治疗咳嗽的中药要怎样煎
根据中药药味、治疗目的、疾病性质等等的不同,中药的煎煮方法往往差别明显,下面就我门诊常用中药汤剂的煎煮要点,赘述如下,以补门诊的粗陋之处。
一、煎药器具的选用
中药汤剂的质量与选用的煎药器具有密切的关系。现在仍是以砂锅为好,也可选用搪瓷锅(不能够漏底)或玻璃煎器,不能使用铁锅、铜锅。
二、煎药的加水量
中药材因其质地不同,它的吸水量差别也较大。因此,煎煮花、叶、全草类药物,加水量就要多一些。煎煮矿物类、贝壳类药物、加水量就少一些。按照传统的加水方法,是将药物放入锅内、第一次煎煮的加水量以水超过药物表面3-5厘米,第二次煎煮的加水量以超过药物表面3厘米为准。
如果按上述方法加水方法煮好后药液过多,可以减少加水量,但是还是应该以浸没为度。
如果煎出来的药液较多,也可以在煎煮完成,把药液倒出来后,再把药液单独在火上煎熬收干水分至合适的药液量。此法在煎煮补益、调理为主的中药时可以实施,在煎煮以止咳、解表、化痰的中药时不推荐。
三、咳嗽中药的服药量
一般正规服药,成人每次吃饭小碗大半碗,约150毫升。儿童视体格大小,学龄前每次吃饭小碗小半碗,约80毫升,学龄儿童每次吃饭小碗半碗,约120毫升。
临时作为止咳作用的中药一般喝20毫升即可,咳剧即服。
作为解表退热的中药应该热服,每次约50毫升,频频啜服。
四、煎药中注意的问题
1、煎药前的浸泡
药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煎药时易于有效成分浸出。一般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0.5小时。以根、种子、根茎,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1小时。夏天相对浸泡时间应该相对缩短,冬天相对浸泡时间可以相对延长。
2、煎煮次数
煎药的次数以两次为宜。一般头煎药汁较浓,二煎药汁相对较淡,建议头汁、二汁药液放在一起混匀,再平均分成两顿口服。
3、煎药的温度
煎药温度的高低,中医称之为“火候”。一般有“文火”或“武火”之别。武火一般煮开后再开取“中大火”煎煮15至20分钟,文火一般煮开后再开取“中小火”煎煮30至60分钟。煎取治疗感冒、咳嗽、化痰等为主的药物时候应该用武火,煎取补益调理为主的药物时应该用文火。
4、服药时间
一般药物每日两次,每次小碗大半碗,饭后半小时为宜,早、晚各一次。
治疗脾胃疾病的可以咨询医生意见放在饭前半小时,治疗失眠的可以再睡前半小时服用。
治疗咳嗽的,可以每日再增加6次,每次30-50毫升。
如果特殊需要在两餐间服用的,建议服用前吃些食物如饼干,以免伤胃。如果有伤胃表现,可以服用达喜调整,患者请医生修改处方。
5、感冒药物的煎煮、服用的特殊方法
治疗感冒、发热、咳嗽的中药,因为某些有效成分是挥发性物质,建议随煎随服,一日两次按正规药物剂量、时间服用,平时可以每间隔2-3小时少量服用30-50毫升,每天再增加4-6次。或者在咳嗽剧烈时参照止咳药水的喝法增加服用一次,以临时止咳。
Ⅳ 求一个治疗咳嗽的中药处方
1.睡前喝口香油,第二天起床再喝一口,明显减轻,连续多天,能治愈啦!
这样还可以内。延缓衰老,保护血管,容润肠,保护嗓子,治鼻炎了。
2.白萝卜切成小块,放在蜂蜜里。两小时后,到蜂蜜化成水后再喝。每次一小勺就好。
3.有句话叫:生姜拌蜜,咳嗽可治。就是用开水拌就好。只是适合冬季咳嗽(由于风寒引起的,貌似不符合你说的情况哈)。
4.治疗痰多:芝麻一小把,绿豆一小把,白菜疙瘩4-5个,白萝卜半个(250g左右)加白糖或者冰糖煮汤喝,一般三副就好。
额呵呵、小稻,这是我从我姨那找的,也不知道行不行,试试吧,应该没什么坏处,都是日常吃的东西。
另外,肯定不能总抽烟啦!要不然估计好不了!不要吃辣的,咸的。多喝水!
Ⅵ 咳嗽有哪些中成药
治疗除肺阴亏耗型外的治疗多型咳嗽的中药配方,其特征是它由下述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麻黄6克-10克、杏仁10克、甘草10克、射干15克、法夏10克、百部20克、白前20克、前胡15克、紫苑15克、尖贝5克、瓜壳10克、黄芪10克、防风10克、白术10克,本发明对外感咳嗽的风寒袭肺、风热犯肺、风燥伤肺,与内伤咳嗽的痰湿蕴肺、痰热郁肺、肝火犯肺均能起到宣肺平喘,止咳止嗽,尤其对咳嗽反复发作者更为有效,经临床诊治近百例,总有效率为96%。
另:
方一
成分:鲜鱼腥草15g,石吊兰15g。
用法:水煎服。
方二
成分:枇杷叶 3Dg,白绒草 30g,鱼腥草 15g。
用法:水煎服。〔注〕此方用于久咳。
方三
成分:白粉藤茎 15g,百合 15g,冰糖 30g。
用法:水煎服。〔注〕此方用于久咳。
方四
成分:鲜茼蒿菜 150g。
用法:水煎,去残渣,加冰糖适量,待溶化后分 2 次服用。
方五
成分:土党参 60~120g,猪脚爪 1 只。
用法:水炖服。 〔注〕此方用于寒咳。
方六
成分:大金发藓 9g,沙参 9g,黄柏 6g,梧桐树皮 6g,大血藤 6g,蛇
含 6g。
用法:水煎服。〔注〕此方用于咳嗽、盗汗者。
方七
成分:毛茎紫金牛 30g,枇杷叶 15g。
用法:水煎服。
方八
成分:蛇菇 9g,肺筋草 9g,鹿衔草 9g,岩白菜 9g,白茅根 9g,枸杞
根 9g,瘦肉适量。
用法:水炖服。〔注〕此方用于肺热咳嗽、咳血。
方九
成分:银粉背蕨 15g,鸡蛋 1 个。
用法:银粉背蕨水煎,冲鸡蛋服。〔注〕本 方亦用于肺结核咯血。
方十
成分假地豆 15g,一枝黄花 15g,连钱草 15g。
用法:水煎服。〔注〕此方用于伤风咳嗽。
方十一
成分:猫尾射根 9~15g,猪肉适量。
用法:水煎服。
方十二
成分:绵毛鹿茸草 30,连钱草 15g,浙贝母 10g,桔梗 9g。
用法:水煎服。
方十三
成分:落葵 30g,薄荷 30g,黎叶 15g。
用法:水煎服。
方十四
成分:楮头红 15g,苇茎 15g,藕片 15g,爵床 15g。
用法:水煎服。 〔注〕此方用于肺热咳嗽。
方十五
成分:算盘子根 250g,猪蹄适量。
用法:同炖服。 〔注〕此方用于久咳不止。
方十六
成分:福建胡颓子叶20g,五味子9g,茯苓 10g,白术 10g,党参 10g。
用法:水煎服。 (注)此方用于久咳。
方十七
成分:鲜尖尾枫叶 30g(去叶背毛),冰糖适量。
用法:水煎服。
方十八
成分:竹节参 9g,鼠麹草 15g,藕节 15g,川贝母 6g。
用法:水煎服。 〔注〕此方用于咳嗽多痰。
方十九
成分:阴地蕨 6~15g,萝卜 30g,冰糖适量。
用法:水煎服。 〔注〕此方用于热咳。
方二十
成分:连钱草 15g,苏叶 9g,薄荷 9g,前胡 9g。
用法:水煎服。 〔注〕此方用于伤风咳嗽。
方二十一
成分:鸡蛋参 30g,猪瘦肉适量。
用法:同炖服。
方二十二
成分:兖州卷柏 45g,青壳鸭蛋 2 个。
用法:水煎,去渣服汤、蛋。〔注〕此方也可用于吐血。
方二十三
成分:垂穗石松 30g,猪膀胱 1 个(去油)。
用法:水炖服,连服 3~5 日。〔注〕此方也可用于吐血。
方二十四
成分:南天竹根 30g,鲜枇杷叶(去毛)15g。
用法:水煎服。 〔注〕此方用于肺热咳嗽。
方二十五
成分:南五味子果 15g。
用法:水煎服。
方二十六
成分:肺形草 30g,鱼腥草 5g,连钱草 15g,甘草 6g。
用法:水煎服。
方二十七
成分:铁线蕨 30g,车前草 30g。
用法:水煎服。
方二十八
成分:榕树皮干品 30~60g(或干叶 15~30g)。
用法:水煎服,每日 2 次。 〔注〕此方用于感冒咳嗽。
方二十九
成分:石吊兰 30g,五皮风 15g,车前草 15g。
用法:水煎,1 日内分 3 次服。 〔注〕此方用于风寒咳嗽。
方三十
成分:地瓜藤 60g。
用法:水煎服。 〔注〕此方也可用于吐血。
Ⅶ 求治咳嗽中药配方
我这几天和你差不多抄。也在发烧咳嗽。
中药配方效果有的,就是疗效慢。
复方甘草合剂效果还不错,就是味道难闻又很难喝,喝下去食道里有热热的感觉,很舒服。
川贝枇杷露据说效果不怎么样
陪夫人效果很好,但是价钱贵,据说纯西药制剂,有点毒性
强力枇杷露(炼蜜)还不错。咳得就算再厉害,吃下去了以后,立马就不咳了。但是,喝过炼蜜以后再吃其他东西的话就不行了,就会再咳,得再喝一口。
因此我推荐
强力枇杷露。
但是一天只能服用3次。在其间可以买金嗓子喉片,止咳又润喉。
还是使用中成药吧。这都是别人智慧的结晶。总比自己熬出来的药de
效果来的好吧?
鼻涕黄,可能是鼻炎。在发烧的话,再吃点西药抗生素吧。如果确定不过敏的话,就去药店买罗红霉素分散片。一定要中药的话,得到医院让中医开。
。
楼上2位开得药效果很微弱,预防感冒,去除内热还行吧。
Ⅷ 哪些中草药可治疗咳嗽
杏仁
成分:种子含脂肪油约5%,苦杏仁甙2%,后者水解后可生成氢氰酸、苯甲醛及葡萄糖等。此外,尚含有苦杏仁酶、苦杏仁甙酶及樱甙酶。
性味归经:苦,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
作用: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治疗剂量的本品经口服后,其有效成分苦杏仁甙在体内缓慢水解,逐渐生成微量氢氰酸,后者对呼吸中枢呈镇静作用,使呼吸运动趋于安静而呈现镇咳和平喘的作用。为常用的止咳、平喘中药。
不良反应:多服易中毒,轻则头晕、呕吐,重则昏迷、惊厥、呼吸障碍、瞳孔散大。
枇杷叶
成分:含皂甙、苦杏仁甙、齐墩果酸等。
性味归经:苦,平。归肺、胃经。
作用:清肺化痰,止咳平喘。因含苦杏仁甙,故作用与苦杏仁相似,口服后分解出微量氢氰酸,有一定的止咳作用。所含油质有轻度的祛痰作用,本品的水煎剂,经动物实验有抑菌、平喘和祛痰作用。
百部
成分:含有百部碱、原百部碱等多种生物碱。
性味归经:甘、苦,平。归肺经。
作用:润肺止咳,灭虱杀虫。药理实验证明,百部能降低呼吸中枢的兴奋性,抑制咳嗽反射,从而产生镇咳作用,为中枢性镇咳药。抑菌试验表明,对结核杆菌、白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动物试验尚表明,本品对亚洲甲型流感病毒的感染有防治作用。
半夏
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
作用: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药理实验有镇咳、止吐和催吐(生半夏)作用。镇咳作用略次于磷酸可待因。作用机理可能是直接抑制咳嗽中枢,止吐作用则可能是由于抑制呕吐中枢所致。
胆汁
成分:主要为胆酸盐。
性味归经:苦,寒。归肺、肝、胆经。
作用:清肺化痰,清热解毒。实验表明,胆酸钠有中枢镇咳作用,且对支气管平滑肌有舒张作用。胆汁对呼吸道常见的甲型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卡他球菌等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临床用于百日咳、慢性气管炎等症,疗效确实,且不良反应少见。
不良反应:口服胆荚片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口干、胃部不适、恶心、大便转溏。
浙贝母
成分:主要含有浙贝碱、浙贝次碱等。
性味归经:苦,寒。归肺、心经。
作用:止咳化痰,清热散结。药理实验证明,浙贝碱有较明显镇咳作用及支气管平滑肌松弛作用。其镇咳作用机理可能与支气管平滑肌舒张有关。浙贝母临床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急性上呼吸道炎、气管炎、肺炎之咳嗽,与川贝母比较,浙贝母适用于急性风热咳嗽,川贝母适用于慢性虚劳咳嗽。
川贝母
成分:主要有川贝碱、炉贝碱、白炉贝母碱等生物碱。
性味归经:苦、甘,微寒。归肺、心经。
作用:清热润肺,止咳化痰。作为镇咳祛痰的药物,主要用于无痰或少痰的咳嗽,但川贝既能祛痰,又有抑制痰涎分泌之效,故痰多者也适用。临床多用来治疗肺结核、慢性气管炎等的咳嗽症状。对寒湿而致的痰饮咳嗽,川贝效果不佳。
Ⅸ 求一个治疗咳嗽的方子(中药)
金银花15 连翘15 荆芥5 防风3 白僵蚕3 射干3 蒲公英3克,紫苏叶3克这个在煮好后放进去泡一会就行了,专白痰的话加入生姜属3片,黄痰的话加入浙贝母6克,平时多喝水,主要是你体质下降了,肺功能减弱了,平时可以多活动活动
Ⅹ 有什么中药可以治咳嗽的
杏仁
成分:种子含脂肪油约5%,苦杏仁甙2%,后者水解后可生成氢氰酸、苯甲醛及葡萄糖等。此外,尚含有苦杏仁酶、苦杏仁甙酶及樱甙酶。
性味归经:苦,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
作用: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治疗剂量的本品经口服后,其有效成分苦杏仁甙在体内缓慢水解,逐渐生成微量氢氰酸,后者对呼吸中枢呈镇静作用,使呼吸运动趋于安静而呈现镇咳和平喘的作用。为常用的止咳、平喘中药。
不良反应:多服易中毒,轻则头晕、呕吐,重则昏迷、惊厥、呼吸障碍、瞳孔散大。
枇杷叶
成分:含皂甙、苦杏仁甙、齐墩果酸等。
性味归经:苦,平。归肺、胃经。
作用:清肺化痰,止咳平喘。因含苦杏仁甙,故作用与苦杏仁相似,口服后分解出微量氢氰酸,有一定的止咳作用。所含油质有轻度的祛痰作用,本品的水煎剂,经动物实验有抑菌、平喘和祛痰作用。
百部
成分:含有百部碱、原百部碱等多种生物碱。
性味归经:甘、苦,平。归肺经。
作用:润肺止咳,灭虱杀虫。药理实验证明,百部能降低呼吸中枢的兴奋性,抑制咳嗽反射,从而产生镇咳作用,为中枢性镇咳药。抑菌试验表明,对结核杆菌、白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动物试验尚表明,本品对亚洲甲型流感病毒的感染有防治作用。
半夏
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
作用: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药理实验有镇咳、止吐和催吐(生半夏)作用。镇咳作用略次于磷酸可待因。作用机理可能是直接抑制咳嗽中枢,止吐作用则可能是由于抑制呕吐中枢所致。
胆汁
成分:主要为胆酸盐。
性味归经:苦,寒。归肺、肝、胆经。
作用:清肺化痰,清热解毒。实验表明,胆酸钠有中枢镇咳作用,且对支气管平滑肌有舒张作用。胆汁对呼吸道常见的甲型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卡他球菌等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临床用于百日咳、慢性气管炎等症,疗效确实,且不良反应少见。
不良反应:口服胆荚片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口干、胃部不适、恶心、大便转溏。
浙贝母
成分:主要含有浙贝碱、浙贝次碱等。
性味归经:苦,寒。归肺、心经。
作用:止咳化痰,清热散结。药理实验证明,浙贝碱有较明显镇咳作用及支气管平滑肌松弛作用。其镇咳作用机理可能与支气管平滑肌舒张有关。浙贝母临床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急性上呼吸道炎、气管炎、肺炎之咳嗽,与川贝母比较,浙贝母适用于急性风热咳嗽,川贝母适用于慢性虚劳咳嗽。
川贝母
成分:主要有川贝碱、炉贝碱、白炉贝母碱等生物碱。
性味归经:苦、甘,微寒。归肺、心经。
作用:清热润肺,止咳化痰。作为镇咳祛痰的药物,主要用于无痰或少痰的咳嗽,但川贝既能祛痰,又有抑制痰涎分泌之效,故痰多者也适用。临床多用来治疗肺结核、慢性气管炎等的咳嗽症状。对寒湿而致的痰饮咳嗽,川贝效果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