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問可以治療急性腸胃炎的中葯葯方或偏方
治癒應該在平時注意,治療的話諾佛沙星膠囊就行
② 急性腸胃炎有沒有中葯方或者偏方啊
下面推薦三種食療配方。 益脾餅 配方和服法:紅棗500克,煮熟去皮核。取棗肉250克,雞內金60克、生白術120克、乾薑粉60克;將雞內金、白術洗凈,以文火焙乾,研成細末,加入乾薑粉和棗內,同搗如泥,製成小餅,放入烤箱內烘乾,取出放入塑料食品袋內備用。該餅色、香、味俱佳,空腹當做點心,餐後充當零食,細嚼慢咽,有滋有味,不僅病者愛食,小兒也喜歡吃。 功效:大棗味甘,能溫補脾、益氣養血。現代醫學證明:大棗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c,蛋白質是潰瘍創面修復所不可缺少的材料;維生素c能增強機體對疾病的抵抗力。雞內金甘澀性平,能健胃消食。白術補脾益氣,燥濕利水。綜觀全方,具有補脾溫中、健胃消食的功用。 適應症或禁忌:僅適用於消化性潰瘍病尚無出血,中醫辨證為脾虛寒型者,表現為:胃痛綿綿,喜溫喜按,納食減少,神疲乏力,大便溏薄,四肢不溫。若脾脘灼熱疼痛,煩躁易怒,泛酸嘈雜,口乾口苦,屬於肝胃郁熱型者,則不宜食本餅。 桃仁粥 本方配方和服法:桃仁、生地各10克,桃仁浸泡後,去皮棄尖,二葯洗凈後加入適量冷水,武火煮沸,改文火慢煎。30分鍾後,除去葯渣,將100克粳米洗凈加入葯汁中煮粥。粥熟加入桂心粉(葯店有售)2克,紅糖50克。粥的稀調可根據個人嗜好掌握。每次食1小碗,每天3至4次,該粥湯色紅亮,米爛出油,香甜可口,口感滑利。 本方功效,中醫認為:「痛則不通,通則不痛」。桃仁可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生地能滋陰清熱、養血活血;桂心、紅糖能溫通血脈而止痛;粳米味甘性平,能益脾和胃,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鈣、鐵和維生素b1等;紅糖不僅能供給熱量,又富含鐵質。蛋白和鐵質是造血的主要原料。綜觀全方具有祛瘀通經、活血止痛、滋養脾胃之功效。 適應症和禁忌症:本粥適用於消化性潰瘍出血停止後或無發生出血者,中醫辨證為瘀血內停型,表現為胃脘痛如針刺,痛處固定不移,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若潰瘍活動出血時,則禁食本粥。 鮮蘆根粥 配方和服法:新鮮蘆根100克、青皮5克、粳米100克、生薑2片。將鮮蘆根洗凈後,切成一厘米長的細段,與青皮同放入鍋內,加適量冷水,浸泡30分鍾後,武火煮沸,改文火煎20分鍾。撈出葯渣,加入洗凈的粳米,煮至粳米開花,粥湯粘筒。端鍋前5分鍾,放入生薑,一日分2次溫服。該粥粳米的醇香與蘆根的清香結合,食起來滑利可口,另有一番滋味。 本方功效:蘆根清熱養陰,青皮行氣止疼,生薑和胃止嘔,粳米養胃益脾。以上諸葯配伍得當,共達泄熱和胃,養陰止痛之功效。 適應症和禁忌症:該粥適應於消化性潰瘍病中醫辨證為肝胃積熱型者,表現為胃脘灼熱疼痛、煩躁易怒、泛酸嘈雜、口苦口乾。若胃脘痛畏寒喜暖,大便溏泄,則不宜服此粥。 一般飲良起居宜忌: 消化性潰瘍病飲食上宜食易消化又有健脾益胃作用的食物,發作期宜少食多餐,以軟食為主,如軟飯、麵食、稀粥、藕粉、豆漿、橘子等。平時飲食應有規律,忌食生冷、干硬和煎炒油炸的食物,如:生蘿卜、柿子、油炸花生米、炸焦魚、燒雞等,亦不宜飲酒、濃茶和咖啡,這些可使胃酸增多,影響潰瘍癒合。胃酸過多者,不宜食過酸的食物,如醋、話梅、檸檬、酸蘋果,辣椒、芥末、胡椒等刺激性食物也不宜食之,它們可刺激潰瘍病,引起上腹痛。過去認為牛奶餐可緩沖胃酸,曾經作為一種治療的方法,但目前認為牛奶的緩沖作用不強,而且,由於其含蛋白質多,可刺激胃增加胃泌素的分泌,餐後反而使胃酸的分泌增加,故牛奶餐或高蛋白質飲良對消化性潰瘍是不適宜的。此外,生活要有規律,避免過度疲勞和精神緊張,一般發作者,可邊工作邊治療。若發作頻繁、疼痛過劇,則應休息或入院治療。
③ 治療腸胃炎的葯物腸胃炎的小偏方
根據祖傳秘方配抄制而成的 【腸y炎888】 ,在治療腸炎方面有獨特療效,以「換腸、治腸、養腸、護腸,腸胃同治」為治療理念,能夠有效根治腸炎,愈後不復發,患者可輕輕鬆鬆告別老腸炎。 左枝右梧 拼音:zuǒ zhī yòu wū釋義:猶左支右吾。出處:宋·王暐《道山清話》本朝無前代離宮別館,游豫奢侈,非特不為,亦不暇為也。蓋北有狂虜,西有黠羌,朝廷汲汲然左枝右梧,未嘗一日不念之。」示例:~,未免兒啼女哭;東塗西抹,不救命蹇時乖。★《剪燈新話·令狐生冥夢錄》
④ 治腸炎中葯葯方
健脾利濕,涼血澀瀉,烏梅,馬齒莧,茯苓,白術,黨參,陳皮,薏米仁,山葯,地錦草,厚朴,敗醬草,大腹皮,黃連,木香,甘草煎服。
⑤ 求治療胃病的中葯方或偏方,
提供以下幾個抄偏方,建議都試下,看看哪個更適合,這些方劑,不僅用料取得方便,而且易學,安全。「用之對症,病漸自愈,即不對症,亦無他患。」
1,蠶蛹焙乾研粉。每服5-10克,每日2次。
功效:蠶蛹是高蛋白營養品,主要成分有不飽和脂肪酸,甘油酯,維生素等。用治慢性胃炎,胃下垂有較好的療效。
2,大米姜湯治治慢性胃炎。
用料:大米100克,薑汁適量。
制用法:將大米用水浸泡後,用麻紙五六層包好,燒成灰,研細末。分早晚2次,飯前用姜水沖服。輕者一劑,重者連服三劑。服葯後一周以流食為主,勿食生冷油膩食物。
功效:補中益氣,調養脾胃。用治慢性胃炎及腹瀉。
3,牛奶鵪鶉蛋治慢性胃炎
用料:牛奶200毫升,鵪鶉蛋1個。
制用法:牛奶煮沸,打入鵪鶉蛋再沸即成。每日早晨空腹服一次,連續飲用。
功效:補胃,益胃。治慢性胃炎。
這些方子,都是我從《偏方大全》,上摘的,請放心
祝你身體健康
⑥ 求治腸胃炎中葯配方
中葯方劑主抄要有兩方面:
第一,襲可以使用蒼術,白術,赤石脂,石榴皮,天香,肉桂,吳茱萸,將以上這些中葯研成粉末,過篩備用,然後取葯粉用生薑調成糊狀,外敷與肚臍上面,這種中葯外敷的方法具有芳香化濕,解表散寒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急性胃腸炎。
第二個中葯方劑,可以選擇黃連,苦參,茯苓將三種中葯曬干研成細粉,使用醋將其調成葯餅,敷在神穴上,此中葯外敷具有清熱利濕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急性胃腸炎。
⑦ 腸炎吃什麼中草葯治療結腸炎的偏方
給你推薦一種治療方法吧,【腸d炎888】治療腸炎很有效果的,希望能夠幫助你!
可以用【腸v炎888】治療
⑧ 有什麼偏方可以治療腸胃炎
得慢性腸胃炎的人(民間偏方)有以下幾點: (1)飲食要規律,定時定量,避免暴飲暴食,減輕胃腸負擔。如熱量攝入不足,可用干稀搭配的加餐辦法補充。 (2)避免各種刺激性食物,如烈性酒、濃咖啡、生蒜、芥末等,同時避免吃過硬、過酸、過辣、過咸、過熱、過冷及過分粗糙的食物。可選用溫和食譜,除去對胃腸粘膜產生不良刺激的因素,創造粘膜修復的條件。食物要細、碎、軟、爛。烹調方法多採用蒸、煮、燉、燴與煨等。 (3)注意酸鹼平衡。胃酸過多時,可多用牛奶、豆漿或帶鹼的饅頭干以中和胃酸。 (4)吸煙會影響胃粘膜的血液供應以及胃粘膜細胞的修復和再生,因此若有吸煙史應戒煙或少吸煙。 (5)平時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涼。 2. 在治療方面,應在提高生活質量、避免不良刺激、調整飲食和加強體格鍛煉的基礎上,配合一些葯物治療,可以獲得良好的效果。 1、口服抗生素:慢性胃炎特別是慢性萎縮性胃炎,當胃酸減低或缺乏,胃功能紊亂或胃內有瀦留液時,細菌易於生長繁殖,使胃炎病變和症狀加重。因此,可口服鏈黴素、慶大黴素、黃連素等抗生素,用迪樂沖劑可抑制或殺滅幽門螺旋菌,故也可選用。 2、服用胃粘膜保護劑:如硫糖鋁、蓋胃平或氫氧化鋁凝膠等,可起到保護胃粘膜、增強其抵抗力的作用,但鋁制劑不應長期服用。 3、減少膽汁返流:胃復安或嗎丁林可加速胃和十二指腸的排空,減少膽汁返流,從而避免了膽汁對胃粘膜的損害,但需注意胃復安有嗜睡等副作用。 4、老年人慢性胃炎,尤其是萎縮性胃炎患者,當上腹部症狀加重或增多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在醫師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5、中葯治療。 大中華健康網 3.1、腹痛:給予抗膽鹼能葯物:如阿托品0.3毫克,每日3次;普魯苯辛15毫克,每日3次;得樂沖劑:每日4次,每次1包,4~6周為一療程。 2、消化不良,胃酸分泌缺乏者,可服用1%稀鹽酸3~5毫升,每日3次;胃蛋白酶合劑10毫升,每日3次;嗎丁林,每次100毫克,每日3次,飯前15分鍾服用,可促進胃腸道蠕動和張力恢復正常。 3、貧血:可口服葉酸、硫酸亞鐵以及肌肉注射維生素B12。有膽汁返流時可用胃復安10毫克,每日3次。 4、對於自身免疫有關的低酸性慢性萎縮性胃炎,可用糖皮質激素治療。如強的松5毫克,每日3次或地塞米松0.75毫克,每日3次,但應在嚴密觀察下慎用。疑有消化性潰瘍者禁用。
⑨ 哪些中葯可以治好急性胃炎
7種中葯方專治急性腸胃炎:
中葯配方1、野菊花白槿花茶
用料:野菊花30克,白槿花10克。
制用法:將上2昧混勻,分2~3次放入杯中,用沸水沖泡,代茶飲用。每日1劑。
功效:清熱利濕,祛風解毒。
適應症:急性腸胃炎。
葯理說明:
1、野菊花性涼,味辛、苦,有疏風清熱,消腫解毒等功效。
2、自槿花性涼,味甘、苦,有清熱,利濕,涼血等功效。
中葯配方2、乾薑茶
用料:乾薑絲、綠茶各6克。
制用法:將上2味放入杯中,用沸水沖泡,代茶飲用。每日1劑。
功效:清熱解毒,利濕和胃。
適應症:急性腸胃炎之暴注下迫,腹部絞痛。
葯理說明:
1、乾薑性熱,味辛,有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等功效。
2、綠茶性涼,昧苦、甘,有清熱解毒,利濕消食等功效。
中葯配方3、濃茶飲
用料:茶葉loo克,精鹽3—5克。
制用法:將上2味放入茶壺中,用沸水沖泡,多次飲用。每日1劑。
功效:利濕解毒,消炎止瀉。
適應症:急性腸胃炎。
葯理說明:
1、茶葉性涼,味苦、甘、澀,有清熱解毒,消食利水,除煩止渴等功效。
2、鹽性涼,味咸,有清火涼血,解毒通便等功效。
中葯配方4、報春花茶
用料:報春花6克。
制用法:將報春花放人杯中,用沸水沖泡,代茶飲用。每日2劑。
功效:清熱燥濕,瀉火。
適應症:急性腸胃炎。
葯理說明:
報春花性寒,味苦,有清熱燥濕,瀉肝膽火,止血等功效。
中葯配方5、大蒜米醋茶
用料:大蒜3~5瓣,優質米醋I小杯。
制用法:將大蒜去皮搗爛,加入米西持調勻,徐徐服下。每日2劑。
功效:解毒殺蟲,散瘀除濕。
適應症:急性腸胃炎。
葯理說明:
1、大蒜性溫,味辛,有溫中消食,解毒殺蟲,破瘀除濕等功效。
2、米醋窪溫,味酸、苦,有消食健胃,解毒殺蟲,散瘀止血等功效。
中葯配方6、柚皮薑茶
用料:老柚皮9克,細茶葉6克,生薑2片。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2劑。
功效:清熱解毒,下氣快膈。
適應症:急性腸胃炎。
葯理說明:
1、柚子皮性溫,味辛、甘、苦,有健脾消食,去郁解悶,下氣化痰,利膈疏肝等功效。
2、細茶葉性涼,昧甘、苦、澀,有清熱利濕,消食止痢等功效。
3、生薑性溫,味辛,有降逆和胃,除邪等功效。
中葯配方7、黨參大米茶
用料:黨參15~30克,大米30克。
制用法:將大米炒至黃色,與黨參共置鍋內,加水煎湯,代茶飲用。每日1劑。
功效:補中益氣,溫中散寒。
適應症:虛寒型急性腸胃炎。
葯理說明:
1、黨參性平,昧甘,有補中益氣等功效。
2、大米性平,味甘,有益氣健脾,和胃除煩等功效
⑩ 腸胃炎的中葯治療
治療腸胃炎的中葯:
治療腸炎的中葯方一:熟地15克,山葯12克,炒扁豆12克,炮姜9克,吳茱萸6克,炒白術15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治療腸炎,腹瀉久治不愈,進食生冷物則瀉,腹部怕冷,飲食不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