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葯物治療 > 治療慢性胃炎的葯物有哪些

治療慢性胃炎的葯物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1-02-10 02:42:20

A. 什麼葯治慢性胃炎最好

治療慢性胃炎的中成葯有很多,常用的有三九胃泰,藿香正氣丸,香砂平胃顆粒,胃痛寧專片,溫胃舒膠屬囊,陰虛胃痛沖劑,養胃舒膠囊等等,這些中成葯都能有效的緩解慢性胃炎造成的胃痛,胃脹等等症狀。

慢性胃炎除了可以用中成葯物治療,還可以用西葯治療。如果有明顯的症狀,可以口服抑制胃酸分泌的葯物,比如奧美拉唑,泮托拉唑,雷貝拉唑等等。如果合並有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可以口服質子泵抑制劑聯合枸櫞酸鉍鉀聯合兩種抗生素。

以上方案僅供參考,具體使用情況請按葯品說明或到正規醫院按醫囑用葯。

B. 慢性胃炎吃什麼葯

慢性胃炎症狀不一樣,需對症下葯,切勿亂服用消炎葯,可能暫時能有所緩解,如不對症只會專加重胃炎膜損傷。屬

除了葯物以外有慢性胃炎患者一定要重視養胃,平常有不少普通的食物都能幫助養胃,下面我們就介紹一下,慢性胃炎吃什麼好呢?

注意事項:每個人病情不一樣,最好咨詢一下醫生。

方法/步驟

C. 慢性胃炎常見胃腸病的葯物治療有哪些

[西葯治療](1)對有Hp感染者,可選用膠體鉍、抗生素等,常用以鉍劑為主的「三聯療法」:膠體次枸櫞酸鉍,如「德諾」O.12克,4次/日,餐前、睡前服用;羥氨苄青黴素(阿莫西林)0.5~1.0克(青黴素過敏者改四環素),2~3次/日,餐後口服;甲硝唑(滅滴靈)0.2~0.4克,2~3次/日,餐後口服;連用2周/療程。三聯療法的Hp根除率可約達90%。其他抗生素還有四環素、古拉黴素、慶大黴素、痢特靈等。(鉍劑除抑殺Hp外,還可保護胃黏膜。其他葯物還有硫糖鋁、麥滋林顆粒、甘草酸鈉、施維舒、硫酸鋅、前列腺素E2、丙谷胺、胃膜素等可選用。
(2)H。受體阻滯葯(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質子泵抑制劑(如洛賽克)及胃舒平、胃達舒等減輕H+反彌散程度.為胃黏膜的炎症修復製造有利的胃腔環境,對緩解上腹疼痛症狀也有效。
(3)多潘立酮、西沙必利、胃復安等,適於上腹脹、惡心症狀及胃動力下降、膽汁反流的慢性胃炎。常用嗎叮啉10毫克,或普瑞博思5毫克,均3次/日,三餐前口服。5一HT4受體激動劑莫沙必利選擇性作用於上消化道,對結腸運動無影響;5毫克/次,3次/日,三餐前口服。
(4)對伴缺鐵性貧血者,可補充鐵劑;伴惡性貧血者,可注射維生素B12。
(5)老年慢性胃炎,尤其是萎縮和腸上皮化生者,應選用胃黏膜營養劑,適當補充維生素(如胃酶素)、鋅、硒等微量元素。
(6)對胃體萎縮性胃炎低胃酸者,可用胃蛋白酶合劑、多酶片、達吉膠囊、10%稀鹽酸等。
如用上述葯物無效,且伴有精神神經症狀,可以加用抗憂郁葯物,如百憂解、黛安神、賽樂特等。
[中成葯治療](1)舒肝丸口服,每日2~3次,每次1丸。適用於肝鬱氣滯,症見胸脅脹痛、胃脘疼痛、嘈雜嘔吐、噯氣泛酸。
(2)香砂養胃丸口服,每日2次,每次9克。適用於肝氣犯胃,症見飲食減退、嘔吐清水等。
(3)舒肝和胃丸口服,每日2次,每次1丸。適用於肝胄氣滯不舒、腹脹暖氣等症。
(4)胃復春片口服,每日3次,每次4片。適用於氣滯血瘀型慢性萎縮性胃炎、淺表性胃炎、不典型增生、腸上皮化生等。
(5)胃氣痛片口服,每日2次,每次5片。主治胃寒疼痛、嘔吐酸水等症。
(6)胃炎痛膠囊口服,每日3次,每次3粒。適用於慢性萎縮性胃炎、淺表性胃炎,以及慢性胃炎伴有膽汁返流、胃黏膜糜爛、腸上皮化生、異型增長等。
(7)胃乃安膠囊口服,每日3次,每次4片。適用於氣滯血瘀型慢性萎縮性胃炎、淺表性胃炎等。
(8)陰虛胃痛沖劑口服,每日2~3次,每次1~2袋。適用於胃陰虧虛所致的胃脘隱痛、口燥咽乾等症。
(9)胃靈沖劑口服,每日3次,每次5克。適用於肝鬱氣滯、脾胃不和而引起的胃痛吐酸、腹脹、消化不良等症。
(10)三九胃泰口服,顆粒劑,每次1包,早晚各沖服1次。消炎止痛,理氣健胃。主治淺表性胃炎、糜爛性胃炎、萎縮性胃炎等各類型慢性胃炎。
(11)虛寒胃痛沖劑口服,每次10~20克,1日2~3次。溫胃止痛,健脾益氣。用於脾虛胃弱引起的胃脘隱痛、喜溫喜按、遇冷或空腹痛重等症,臨床上主要應用在慢性萎縮性胃炎等病的治療。
(12)養胃舒膠囊口服,1次3粒,1日2次;扶正固本,滋陰養胃,調理中焦,行氣消導。用於慢性萎縮性胃炎、慢性胃炎所引起的胃脘灼熱、隱隱作痛、手足心熱、口乾、口苦、納差等症。
(13)溫胃舒膠囊口服,1次3粒,l曰2次;扶正固本,溫胃養胃,行氣止痛,助陽暖土。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慢性胃炎所引起的胃脘冷痛、脹氣、暖氣、納差、畏寒等症。
(14)猴頭健胃靈膠囊口服,1次4粒,1日3次;舒肝和胃,理氣止痛。用於肝胃不和、胃脘脅肋脹痛、嘔吐吞酸。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屬上述證候者。
中葯治療]處方1配方黨參、制半夏、黃芩各9克,蒲公英12克,木香、炙甘草、黃連、陳皮、六曲各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2次溫服。
功效適用於治療慢性胃炎。
處方2配方白術、丹參各15克,茯苓、香附各9克,良姜、甘草各6克,青黛1.5克。
用法將以上方葯用水煎至200毫升(由制劑室去蛋白濃縮而成,青黛後下)。每日2次,每次15毫升,飯後服。服葯1個月~一年。
功效適用於慢陛胃炎。
處方3配方龍葵、黨參、丹參各15克,半夏、炒枯芩、川連、蒲黃、五靈脂、乾薑、厚朴、菖蒲各9克,紅棗、甘草各3克。
用法用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2次服用,30天為一療程。
功效此方適用於慢性淺表性胃炎。
處方4配方黃芪30克,丹參15克,生蒲黃、川芎各12克,三棱、吳萸、莪術、乳沒、肉桂各9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輕者連服40天,中、重者連服功效此方適於萎縮性慢性胃炎。
處方5配方黨參、丹參、白術、甘草、白芍、公英等製成散劑,每袋9克。
用法每次1袋,用水煎服,日服3次,12周一療程。
功效此方適用於淺表性慢性胃炎。
處方6配方廣木香、川楝子、算盤子各15克,稻米炒至微黃12克,丹參、萊菔子各9克,陳皮、甘草各6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連服30克,進軟食,忌酒等刺激品。
功效此方適於慢性淺表性胃炎。
處方7配方蒲公英12克,黨參、半夏、黃芩、陳皮、木香、六曲各9克,黃連、炙草各3克。
用法用水煎服,每日1劑。
處方8配方沙參10克,麥冬、白芍、延胡索各15克,生地30克,太子參20克,甘草6克。
用法用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本方適用於胃脘灼熱疼痛、餐後飽脹、舌紅少津者。
處方9配方五靈脂、枳殼各10克,延胡索、鬱金各15克,蒲黃8克,三七末(沖)3克,乳香6克。
用法用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適用於胃疼日久不愈者。
處方10配方黃芪30克,黨參20克,白術、木香(後下)、砂仁、柴胡各10克、延胡索15克,升麻、陳皮各6克,炙甘草9克。
用法用水煎服,每日l劑。
功效本方適用於胃脘隱隱作痛、喜溫喜按、疲倦乏力者。
處方11配方黃連10克,黃芩、茯苓、厚朴各15克,蔻仁6克,蒲公英30克,甘草6克,生薏仁20克,法半夏12克。
用法用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本方適用於胃脘疼或痞滿、口乾苦者。
處方12配方柴胡、香附、蘇梗各12克,枳殼、白芍、鬱金、佛手、海螵蛸各15克,延胡索10克,甘草6克。
用法用水煎服,每日l劑。
功效本方適用於胃脘脹痛、嘈雜泛酸者。
[民間驗方]瓜蔞厚朴湯配方瓜蔞15克,厚朴、姜半夏、薤白各9克,枳實4.5克。
用法上葯共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連服2~3天。
功效用治慢性胃炎。
生大黃粉飲配方生大黃適量。
用法將大黃磨研成粉,過80目篩。每服3克,日服3~4次,溫開水沖服。有效率達95%以上,1天半時間可止血。
功效用治慢性胃炎、消化道出血。
蒲公英砂仁粉配方蒲公英30克,砂仁9克,陳皮18克。
用法共混合搗研為末。日服3次,每服o.6~1克,飯後白開水送服。
功效用治胃弱、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脹痛。
小茴香浸酒飲配方小茴香(炒)、石菖蒲根、枳殼各100克,燒酒1000克。
用法以燒酒浸泡前3味,約10天後可飲。每日2次或適量飲服。
功效健胃理氣。治慢性胃炎、胃弛緩、胃下垂或痞悶飽脹。
蓮子糯米湯配方蓮子、糯米各50克,紅糖1匙。
用法將蓮子開水泡脹,剝皮去心,入鍋內加水煮30分鍾後加粳米煮沸,慢火燉至米爛蓮子酥,早餐服食。
功效本方溫胃祛寒,適用於虛寒所致的慢性胃炎。
胡椒半夏散配方白鬍椒、半夏各30克。
用法研末,為丸,綠豆大。每次服10丸,日3次。
功效治慢性胃炎。
烏葯仙鶴草湯配方烏葯、三葉草(又名夜關門)各9克,仙鶴草30克。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
功效用治慢性胃炎、胃潰瘍。
姜韭年牛奶羹配方生薑25克,韭菜250克,牛奶250克。
用法姜與韭菜洗凈,搗汁,將汁放入鍋中見沸,再加入牛奶煮沸。趁熱飲用,每日早晨飲1次,連日飲用。
功效補虛調胃,驅寒散滯。用治慢性胃炎。
棗樹皮紅糖湯配方棗樹皮20克,紅糖15克。
用法水煎去渣,加紅糖調服,每日1次。
功效消炎,止瀉,固腸。用治腸胃炎、下痢腹痛、胃痛。
大米姜湯配方大米100克,薑汁適量。
用法將大米用水浸泡後,用麻紙五六層包好,燒成灰,研細末。分早、晚2次,飯前用姜水沖服。輕者1劑,重者連服3劑。服葯後1周內以流食為主,勿食生冷油膩食物。
功效補中益氣,調養脾胃。用治慢性胃炎及腹瀉。
牛奶鵪鶉蛋湯配方牛奶200毫升,鵪鶉蛋1個。
用法牛奶煮沸,打入鵪鶉蛋再沸即成。每日早晨空腹服1次,連續飲用。
功效治慢性胃炎。
梅干粗茶飲配方梅干20個,水1.5公斤,加3湯匙的粗茶葉。
用法用平鍋,以弱水煎30分鍾~1小時。每天飯前飯後當茶飲用,不管熱飲或冷飲,效果一樣。
功效治療慢性胃炎。
蜂蜜飲配方一滿湯匙蜂蜜。
用法早上起床後喝下。在一個小時內不吃任何東西(包括水在內),然後再吃早餐。
功效治慢性胃炎。

D. 用於治療慢性胃炎的葯材有哪些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縮性病變,可分為慢性淺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縮性胃炎。發病原因尚未完全闡明,一般認為與周圍環境的有害因素及易感體質有關,如長期飲濃茶、烈酒、咖啡,食過熱、過冷、過於粗糙的食物;長期大量服用非甾體類消炎葯、吸煙;細菌尤其是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免疫因素;繼發於其他疾病等。慢性胃炎缺乏特異性症狀,大多數病人常無症狀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狀如上腹隱痛、食慾減退、餐後飽脹、返酸等。萎縮性胃炎患者可有貧血、消瘦、舌炎、腹瀉、出血等。

該病屬中醫學「胃痛」、「胃痞」等范疇。其病位在胃,與肝、脾、腎等臟腑有關。本病病因繁多,飲食所傷、情志不遂、脾胃素虛、失治誤治等皆可引發。

【方一】加味香蘇飲(董建華經驗方)

【出處】《中國名老中醫經驗集萃》

【組成】香附10克,橘皮10克,枳殼10克,炒雞內金5克,香櫞皮10克,佛手5克,大腹皮10克,砂仁5克,焦三仙各10克,木香6克。

【功用】調氣和胃,疏肝止痛。

【主治】慢性胃炎。症見胃脹多氣,時伴隱痛,反復發作,食後脘脹尤甚,不思飲食者。

【方解】本方以香附、橘皮為主葯。香附入肝,解郁理氣止痛;橘皮理氣和胃化濕,為脾胃宣通疏利之要葯,具有能散、能燥、能瀉、能補、能和之功,與香附相配,既能調氣和胃,又可舒肝止痛。配枳殼以破氣消積,利膈寬中,能消胃脘脹滿、通大、小腸;佐大腹皮下氣行水,調和脾胃;香椽皮、佛手寬胸除脹止痛。諸葯相伍,共奏行氣、和胃、通降、舒肝、止痛之功。

【葯理】陳皮揮發油對胃腸道有溫和的刺激作用,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和排除腸內積氣。雞內金可增高胃液的分泌量、酸度和消化力,使胃運動加強、排空加快。砂仁揮發油能促進胃液分泌,可排除消化道積氣,故能行氣消脹。木香、佛手能調整胃腸運動。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按語】如伴見脅肋脹痛、口苦泛惡、肝鬱不舒症狀者,可加柴胡、青皮、鬱金等味以舒肝解郁;若伴便秘、腹脹、腑行不暢者,可入酒軍或瓜蔞、萊菔子以導滯通腑;如傷食生冷,胃寒作痛者,可加良姜或畢澄茄等品以行氣散寒止痛;如頑固腹脹,反復不愈,則可配用雞金散(雞內金、沉香或木香、砂仁、香櫞皮等量研末,每服3克,日2次),健胃消脹化滯(亦可用於湯劑)。

【方二】平胃散

【出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蒼術15克,厚朴9克,陳皮9克,甘草4克,生薑3片,大棗2枚。

【功用】燥濕運脾,行氣和胃。

【主治】慢性胃炎。症見脘腹脹滿,不思飲食,惡心嘔吐,噯氣吞酸或口苦無味,肢體倦怠,胸悶氣短,大便溏薄,舌淡胖,苔白膩而厚者。

【方解】蒼術除濕運脾;厚朴行氣化濕,消脹除滿;陳皮理氣和胃,芳香醒脾;甘草甘緩和中,調和諸葯;煎加姜棗,其調和脾胃之功益佳。諸葯相合,使濕濁得化,氣機調暢,脾氣健運,胃得和降,則諸症自除。

【葯理】蒼術、厚朴可調整胃腸運動。陳皮揮發油對胃腸道有溫和的刺激作用,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和排除腸內積氣。生薑可止吐,促進胃液分泌,鬆弛腸平滑肌。甘草對胃平滑肌有解痙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三】楂梅益胃湯

【出處】《江西中醫葯》

【組成】沙參30克,麥冬、玉竹、生地黃、木瓜各10克,山楂、山葯各15克,石斛、烏梅、白芍各12克,甘草6克。

【功用】養陰益胃。

【主治】慢性胃炎。症見胃脘嘈雜,似飢非飢,似痛非痛,口乾舌燥,少苔、

無苔或花剝苔。證屬脾陰不足、胃土燥熱型者。

【方解】方中用烏梅、山楂、木瓜、白芍之類以酸甘化陰,配沙參、麥冬、玉竹、生地黃、石斛等養陰益胃,伍山葯健脾和胃,甘草調和諸葯。

【葯理】沙參、麥冬、生地黃具有增強免疫,調節免疫平衡的功能。木瓜似有緩和胃腸肌痙攣的作用。山楂促進消化,對胃腸功能具有一定的調節作用。烏梅煎劑能促進膽汁分泌,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白芍與甘草合用,可解除胃腸平滑肌痙攣、鎮痛。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四】一貫煎加味(趙清理經驗方)

【出處】《中華名醫名方薪傳胃腸病》

【組成】遼沙參15克,生地黃12克,麥冬12克,枸杞子15克,太子參12克,焦山楂30克,烏梅肉15克,雞內金12克,廣木香6克,甘草3克。

【功用】甘寒養陰,和中益胃。

【主治】慢性萎縮性胃炎。症見胃脘灼痛,嘈雜干嘔,不思飲食,食後胃脘痞滿脹痛,口燥咽干,體倦乏力,舌質紅苔少,脈細數無力。證屬胃陰不足,胃失濡養。

【方解】本方取太子參、枸杞、山楂、烏梅、甘草之酸甘以化陰,助沙參、生地黃、麥冬滋陰生津之力;雞內金補胃體;廣木香理氣,防酸甘之滯,助生生之機。以上諸葯合用,益胃陰、養胃體。

【葯理】沙參、麥冬、生地黃、枸杞多糖具有增強免疫,調節免疫平衡的功能。烏梅煎劑能促進膽汁分泌,增強機體免疫功能。雞內金可增高胃液的分泌量、酸度和消化力,使胃運動加強、排空加快。木香能調整胃腸運動,促進胃的排空。

【用法】水煎服,日再服,早晚各一次。

【方五】溫陽健胃湯(張繼澤經驗方)

【出處】《中華名醫名方薪傳胃腸病》

【組成】潞黨參15克,炒白術10克,白芍10克,炒枳殼10克,高良姜5克,陳皮6克,法半夏10克,桂枝3克,木香5克,炙甘草3克。

【功用】溫運脾陽,健胃和中。

【主治】萎縮性胃炎,伴灶性腸腺化生。症見胃脘隱痛,胃脹噯氣,大便或干或爛,脈細,舌苔薄白。辨證為中虛氣滯者。

【方解】方中黨參、白術益氣補中,桂枝溫經通陽,白芍緩急止痛,良姜溫中祛寒,木香行氣止痛,陳皮、半夏理氣化痰降逆,枳殼破氣寬中,甘草調和諸葯,共奏溫運脾陽,健胃和中之效。

【葯理】黨參具有保護胃黏膜功能。炒枳殼水煎液能明顯促進小鼠胃腸蠕動。高良姜低濃度水煎劑對離體腸管有興奮作用。陳皮揮發油對胃腸道有溫和的刺激作用,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和排除腸內積氣。木香能調整胃腸運動,促進胃的排空。

【用法】水煎服,日1劑,分2次服。

【方六】砂半理中湯(宋孝志方)

【出處】《名醫方證真傳》

【組成】清半夏9克,制香附9克,高良姜9克,炒枳殼9克(或炒枳實),砂仁9克(打碎)。

【功用】理氣散寒、和胃止痛。

【主治】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證屬寒凝氣滯者。症見胃脘疼痛,泛酸噯氣,或吐涎沫,脘腹脹滿,痛引脅背或胸中,舌質淡紅,苔薄白或白膩,脈沉遲或弦緊。

【方解】方中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和中健脾,砂仁健胃理氣止痛、化食積;枳殼(或枳實)能消心下痞塞之痰,泄腹中滯塞之氣,推胃中隔宿之食,消腹內連扯之積,故做為脾胃病之主葯。香附舒肝理氣,良姜溫中祛寒。

【葯理】半夏促進胃腸運動,抗實驗性胃潰瘍。香附可促膽汁分泌,抗炎鎮痛。高良姜低濃度水煎劑對離體腸管有興奮作用。砂仁揮發油能促進胃液分泌,可排除消化道積氣,故能行氣消脹。

【用法】水煎服,日1劑,分2次溫服。

【按語】若口苦吐酸,為膽火較盛,加生梔子6~9克;脅痛較重者,可加川楝子9克;若兼大便乾燥或不能,為大腸有熱,可加大黃2~3克;若腰酸小腹脹甚,可加沉香末2克(另沖);同時有小便不利者,可加肉桂末2克(另沖);若中焦痞滿,上下不通,此乃兼有三焦症狀,可加黃連2~3克,肉桂末2克(另沖)。

【方七】補中消痞湯(李壽山方)

【出處】《名醫方證真傳》

【組成】黃芪15克,黨參15克,白術15克,枳實10克,桂枝10克,炒白芍15克,丹參15克,炙甘草10克,生薑10克,大棗5枚。

【功用】益氣溫中,導滯消痞。

【主治】本方適用於脾胃虛弱、氣滯偏寒、升降失調之胃痞證(萎縮性胃炎、淺表性胃炎)。

【方解】方中黃芪、黨參、白術、桂枝益氣健脾溫陽;枳實破氣除痞;丹參活血化瘀;白芍、甘草緩急止痛;姜棗調和脾胃。

【葯理】黃芪提高機體免疫力。黨參抑制潰瘍形成,保護胃黏膜。丹參、桂枝改善血液循環。枳實對胃腸平滑肌有興奮作用。白芍與甘草合用,可解除胃腸平滑肌痙攣、鎮痛。生薑可止吐,促進胃液分泌,鬆弛腸平滑肌。

【用法】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飯前或飯後2小時溫服。

【按語】對噫氣、矢氣不暢加佛手;脘中隱痛明顯者加元胡、香櫞皮;胸腹拘急、氣逆咽哽者加香附、蘇梗;脅背脹痛加廣木香、鬱金;食少難消加雞內金、炒谷麥芽;大便溏瀉加茯苓;大便秘結加肉蓯蓉;貧血、頭眩加當歸、枸杞子。

【方八】舒胃和中湯(張志堅方)

【出處】《名醫名方錄》

【組成】柴胡10克,白芍10克,枳殼10克,炙甘草5克,川連3克,淡吳萸1.5克,蒲公英30克,佛手片10克,生麥芽30克,炒神曲10克,炙雞內金5克。

【功用】舒胃和中,疏肝清化。

【主治】慢性淺表性胃炎。症見上腹痞脹、疼痛,脅肋脹痛,噯氣吞酸,納差泛惡或大便溏瀉,舌質紅、苔薄膩或黃膩,脈弦滑或細弦。

【方解】本方系化裁經方四逆散,為肝鬱犯胃,食滯化熱證而設。取枳殼之降氣消痞,合柴胡之輕舉疏達,引「脾胃之氣行陽道」;用白芍、甘草之酸甘化陰,緩急止痛;蒲公英之苦寒清熱,入肝胃二經,並散滯氣;配川連、吳茱萸之苦寒泄降,清肝火而泄胃熱,辛熱開郁,暖脾而散寒邪;佛手片疏肝胃之滯氣,滯氣破則上下氣機暢通,胃舒肝達;合生麥芽、神曲、內金之消食和胃。諸葯配伍,合力舒胃和中,疏肝清化,升清降濁,旨在「以平為期」。

【葯理】四逆散能夠抑制胃酸分泌,改善黏膜的血液循環;其中柴胡枳實合煎有明顯增強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排空和小腸推進功能的作用。麥芽煎劑對胃酸及胃蛋白酶的分泌似有輕度促進作用。蒲公英有健胃作用。雞內金使胃運動加強、排空加快。

【用法】水煎服,日1劑,分早晚2次於飯後1.5小時溫服。症狀緩解,病情穩定後,可按上方劑量比例研末,每取5克,分2次於飯後1.5小時開水調服,以資鞏固,以20~50天為宜。

【按語】本方為張志堅主任醫師多年治療慢性胃炎的有效方劑。該方緊扣肝氣犯胃、食滯郁熱之病機,在四逆散基礎上去破氣之枳實,增入行氣消痞、苦辛清化、舒胃消滯之品,熔升降有序、辛開苦降、清熱消滯於一爐,俾胃氣舒而中焦和。慢性胃炎如能按法施治,常可應手取效。

【方九】舒胃飲

【出處】《新中醫》

【組成】白芍9~15克,姜半夏、黃芩、川厚朴各9克,乾薑4~6克,黃連3克,蒲公英15~30克,炙甘草9克。

【功用】和胃降逆,理氣止痛。

【主治】慢性萎縮性胃炎。症見胃脘不舒,滿悶飽脹,時作疼痛,嘈雜噯氣,嘔泛吐酸,心下痞滿,腸鳴泄瀉,舌苔薄黃而膩。

【方解】本方乃半夏瀉心湯合芍葯甘草湯兩方加減化裁而成。半夏瀉心湯可和胃降逆,開結除痞;芍葯甘草湯緩急止痛;加厚朴苦辛溫,以其燥濕散滿,行氣導滯;蒲公英苦甘而寒,取其清熱解毒,消積散結。共奏辛開苦降,理氣消痞,緩急止痛之功。

【葯理】姜半夏促進胃腸運動,抗實驗性胃潰瘍,可抑制嘔吐中樞而止嘔。乾薑具有解痙鎮痛、抗炎止瀉作用。黃連、黃芩可拮抗回腸痙攣。芍葯甘草湯可解除胃腸平滑肌痙攣、鎮痛。

【用法】水煎服。

E. 治療慢性胃炎好一點的葯有哪些

鑒於西葯葯物的反復性,普遍認可中葯治慢性胃炎更好,包括·福源·診所·的(至
寶和胃
湯)湯葯,講究辨證施治,因人而異,除了葯物同時注意戒煙戒酒,保持精神愉快,少用刺激性飲料。

F. 治胃炎的葯有哪些呢

胃炎葯物種類繁多,有西葯和中成葯。西葯分為有動力葯物、黏膜保護回劑、抑制胃酸類的答葯物。動力葯物包括多潘立酮、莫沙必利。調理胃腸功能的葯物有馬來酸曲美布汀。胃黏膜保護劑有硫糖鋁、磷酸鋁凝膠、鉍劑以及前列腺素衍生物。抑制胃酸的葯物有質子泵抑制劑和H2受體拮抗劑。質子泵抑制劑應用廣泛,包括奧美拉唑、蘭索拉唑、雷貝拉唑、埃索奧美拉唑等等。H2受體拮抗劑有雷尼替丁、法莫替丁、泰胃美。如果胃炎是由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引起,除了應用抑酸葯加鉍劑,還要同時聯合兩種抗生素,抗生素選擇有阿莫西林、克拉黴素、左氧氟沙星、四環素、呋喃唑酮等。中成葯有胃蘇顆粒、溫胃舒、養胃舒等。

G. 治療慢性胃炎的葯物主要有哪些

好,根據你的情況,這個是需要先做胃鏡明確一下診斷的,如果說是慢性胃炎回的話,可以吃答奧美拉唑、硫糖鋁、西沙必利等,另外,要注意平時的養護,吃飯定時定量,少吃多餐,如果還沒到正餐時間,可以補充一些食物,但不宜過多,食物以軟、松為主,入睡前兩三個小時都最好不要吃東西,多喝點小米湯什麼的,戒煙、酒、咖啡、濃茶、碳酸性飲品(汽水)、酸辣等刺激性食物,慢性胃炎還是重在養護,不要擔心,祝早日康復!

H. 治療慢性胃炎用什麼葯

慢性胃炎的發病很多時候是與飲食習慣有著密切關系的,慢性胃炎是指由不同病因所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在臨床上最常見的是慢性淺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縮性胃炎,在臨床醫學上主要的症狀表現有食慾減退、上腹部不適和隱痛、噯氣、泛酸、惡心、嘔吐等,而且該病程緩慢,經常反復發作而很難治癒。
慢性胃炎對人們危害有哪些?
慢性胃炎的病程遷延,病程長短不一,可半年至數十年不等,症狀時輕時重。可因天氣變化,特別是秋冬季節易犯病,過涼過硬食物如油炸食物、勞累、精神因素均可引起症狀加重。約50%以上的病人常上腹不適、悶痛、燒灼痛、飽脹感,無明顯節律性,一般進食後較重。
1、貧血:慢性胃炎大量失血後伴有兩種貧血:1、巨幼紅細胞貧血,即惡性貧血,患者具有貧血表現,頭暈、乏力、心悸、面色蒼白。2、缺鐵性貧血,一是慢性失血所致;二是慢性胃炎患者吃飯少,營養不足引起;三是胃酸缺乏。
2、胃潰瘍:胃潰瘍與淺表性胃炎、糜爛性胃炎同在,存在明顯的炎症刺激,胃粘膜萎縮變薄,並發糜爛、潰瘍,應及時進行胃鏡檢查,以免延誤診治。
3、胃出血:慢性胃炎出血並不少見:粘膜萎縮變薄、血管顯露、粗糟食物磨搓、粘膜糜爛出血,以黑便為主要表現,若出血量大時可突然吐血,重者頭暈,心慌、眠黑、大汗、甚至休克等。
4、胃癌前期:據國際衛生組織統計,在胃癌高發區,經10-20年隨訪,平均胃癌發生率為10%,他們的發展脈絡為:淺表性胃炎-慢性胃炎-腸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胃癌。慢性胃炎的癌變與胃炎性增生密切有關。有兩種情況的慢性胃炎易癌變:
慢性胃炎吃什麼食物好!
1、慢性胃炎患者平時要進食一些有營養、容易消化、軟、爛的食物為主,過硬的食物要少吃或煮透、燒熟使食物變爛、變軟,容易胃消化,過冷、過期、過熱、甜點心、油炸、刺激性的食物要少吃或不吃,辣椒、芥茉、胡椒等食物都會損害胃黏膜的。
2、慢性胃炎患者平時要多吃一些新鮮、清淡的食物,放存長時間的食物不吃,可以多吃含有纖維少的蔬菜、水果,如蘋果、梨、香蕉,清淡少油的膳食。清淡膳食既易於消化吸收,又利於胃病的康復。有條件的話,每天兩杯德埔常渭堢茶,助消化、調理腸胃、健脾益胃,內調,養胃,保護胃黏膜,長期飲用可以使腸胃恢復到正常狀態!
3、慢性胃炎患者平時要不喝烈性的酒、不吸煙、不喝濃茶、咖啡等,這些食物有大量損害胃黏膜的元素,不利於慢性的治療和癒合。
慢性胃炎患者注意事項
一、食物的選擇
戒刺激性的食物:咖啡、酒、肉汁、辣椒、芥茉、胡椒等,這些會刺激胃液分泌或是使胃黏膜受損的食物,應避免食用。每個人對食物的反應都有特異性,所以攝取的食物應該依據個人的不同而加以適當的調整,毋須完全禁食。
戒酸性食物:酸度較高的水果,如:鳳梨、柳丁、桔子等,於飯後攝食,對潰瘍的患者不會有太大的刺激,所以並不一定要禁止食用。
戒產氣性食物:有些食物容易產氣,使患者有飽漲感,應避免攝食;但食物是否會產氣而引起不適,因人而異,可依個人的經驗決定是否應攝食。
此外,炒飯、烤肉等太硬的食物,年糕、粽子等糯米類製品,各式甜點、糕餅、油炸的食物及冰品類食物,常會導致患者的不適,應留意選擇。
二、吃飯注意事項:吃飯要定時定量進餐要細嚼慢咽,且心情要放鬆,飯後略作休息再開始工作。少量多餐━可以避免胃漲或胃酸過多,胃酸過多可能會逆留至食道,刺激食道黏膜。除三餐外並於上、下午、睡前各加一次點心。
生活方面:不抽煙、不喝酒。生活要有秩序,不要熬夜,減少無謂的煩腦,心情保持愉快。睡前2-3小時不要進食。

I. 治療慢性胃炎葯物有那些

《百抄濟葯房】、/ 告訴你,可襲以用食療來進行輔助治療哦:

1、材料:取焦山楂15克,延胡索9克,香附子12克,水煎服。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

2、材料:取北沙參30克,淮山葯30克。將北沙參、淮山葯分別洗凈切碎,一同入鍋,加適量水,先浸漬2小時,再煎煮40分鍾,取汁:葯渣加適量水再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合並兩次葯汁。

用法:日服1劑,分早晚2次溫服。

3、材料:取焦山楂、焦神曲、焦麥芽、炒枳殼各10克,焦檳榔、厚朴、雞內金、青皮、木香各6克,水煎服。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

閱讀全文

與治療慢性胃炎的葯物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萬博動物醫院在線電話 瀏覽:380
臨淄愛佳寵物醫院 瀏覽:582
蘇泊爾養生壺怎麼樣打開 瀏覽:104
肝轉移的治療方法 瀏覽:845
養生壺如何做現磨咖啡 瀏覽:787
中醫治療失眠能根治嗎 瀏覽:391
望京附近看婦科好的醫院 瀏覽:773
治療葯物依賴的醫院 瀏覽:100
閔行區中醫院地址 瀏覽:543
治療頑固性失眠的葯物 瀏覽:489
石龍人民醫院體檢 瀏覽:507
盛京醫院婦科哪個醫生好 瀏覽:613
甘肅省人民醫院燒傷科 瀏覽:724
老年痴呆嚴重送康復醫院好嗎 瀏覽:185
治療糖尿病陽痿的中葯方 瀏覽:565
汕頭潮陽哪裡有寵物醫院 瀏覽:984
醫院婦科治療儀 瀏覽:758
興義博愛醫院婦科 瀏覽:749
湖北武漢兒童醫院電話 瀏覽:190
最好的傳染病醫院 瀏覽: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