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發現治療惡性貧血有效葯物的是誰
米諾特(1885—抄1950),美國血液學家。因發現治療惡性貧血的有效葯物,於1934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
米諾特出生在美國波士頓城。父親雖然是一位醫生,但家境並不富裕,中學畢業後便無法進大學繼續讀書了。
⑵ 治療惡性貧血病時,為什麼使用維生素B12針劑
維生素B12針劑
對骨髓造血功能及肝臟功能等均有一定作用。主要用於各種巨幼
紅細內胞性貧血,或惡容性貧血,療效較好。此可能引起過敏反應,甚
至過敏性休克,故不可濫用。人體缺乏維生素B12可發生以下症狀:
延遲甚至停止循環系統骨髓細胞和黏膜細胞的正常分化,導致血細胞數量減少而細胞體積增大,出現貧血;造成彌漫性和進行性神經脫髓鞘作用,破壞神經細胞的正常形態和功能,引發各種神經、精神症狀,如感覺異常或麻木、步態不穩、嗅覺和味覺失靈、大小變失禁、陽痿、記憶減退、痴獃等;促使脂類代謝不正常和線粒體酶抑制,出現肝、心、腎變性:在體內積蓄甲基丙二酸和高半胱氨酸,發生甲基丙二酸尿和高半胱氨酸尿;鈍化氨基甲醯磷酸合成酶,造成蛋白質不耐症和高血氨症;導致胎兒、肌病和死亡,兒童生長發育遲緩。
因此,對於素食主義者和回腸功能減退的人補充維生素B12是非常必要的。
⑶ 惡性貧血是由什麼造成的
惡性貧血是由於胃黏膜萎縮,胃液中缺乏內因子導致維生素B12不能被吸收,從而引起機體發生的一種巨幼細胞貧血,1885年,倫敦蓋育醫院的壓生阿迪生最先描述本病,稱之為「特發性貧血」。1872年,蘇黎士大學醫學院的醫學家貝爾曼將這種疾病稱為惡性貧血。
在惡性貧血中,特有的症狀是臉色蠟黃、厭食、呼吸困難、出血時間延長、腹部不適、體重下降、舌炎、步態不穩和神經紊亂,嚴重時還會出現四肢僵直、過敏和精神抑鬱,血液檢查見有異常巨大的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數減少。維生素B12缺乏可由飲食中含量不足所引起,也可能是因人體的「內源因子」受阻使得維生素B12無法被吸收利用所致。缺乏維生素B12的典型症狀是惡生貧血。維生素B12可以提高人體對葉酸的利用率,若缺乏維生素B12,則葉酸的利用受到影響。維生素B12,缺乏還可導致周圍神經炎。小孩缺乏維生素B12的早期表現是精神情緒異常、表情呆滯、少哭少鬧、反應遲鈍、愛睡覺、手足無意識運動或頭與肢體顫動,最後導致貧血。以前患該病者無葯可救,必死無疑。後來發現維生素B12後,才得以控制。
維生素B12以及用動物肝臟治療惡性貧血的方法的發現要歸功於美國醫生威廉·帕里·墨菲。1892年,墨菲出生在美國威斯康星州斯托頓城。1922年,墨菲在哈佛大學醫學院獲得醫學博士學位。他曾對各種貧血病理做了探討,發現維生素B12、葉酸都是紅血球成熟時所必需的物質。維生素B12要在葉酸的協助下才能防止癌變。維生素B12缺乏可引起葉酸.缺乏,有些人兩種維生素均缺乏。維生素B12和葉酸幫助骨髓產生細胞,沒有維生素B12,機體生成細胞速度會慢下來,最後形成惡性貧血。
1920年,美國醫學家喬治·惠普爾提出食用動物肝臟是治療貧血的有效方法。他指出,造成貧血的原因之一是有機體中存在毒劑,破壞骨髓的造血功能,使紅細胞生成不足,形成單位體積中紅細胞數目的大量減少。而動物肝臟則有解毒作用,肝臟中存在某種物質,能刺激骨髓加速製造和形成紅細胞。1926年,墨菲年結識了米諾特教授,兩人志同道合。他們根據惠普爾的理論,共同提出以牛肝為主要食物治療惡性貧血,同時用牛肝治療低血色素性貧血患者。在45例病人中,食用牛肝後,有四分之三(41例)效果顯著,有的患病時間達10年之久,食用牛肝後仍能存活。然而墨菲他們並沒有到此止步。因為每個病人,每天需牛肝三百至六百克,甚至更多,這個辦法不便於推廣應用。他說:「作為一個醫生,如何使更多的惡性貧血患者得到治療,如何使他們早日恢復健康,是我所關注的問題。另外,為達到目的,還必須考慮治療簡單化和效率提高,成本降低。」隨後,他和米諾特又在布萊漢醫院研究了三年多,分析了肝的有效成分,摸索提取和分離的方法,最後成功地獲得了肝提取物針劑製品。經臨床應用證明:每100克鮮肝提取出3毫升肝制劑,此製品的療效為口服鮮肝療效的50倍。換句話說,從100克鮮肝中提取的3毫升針劑,經肌肉注射後,療效相當於原來口服鮮肝5000克。現在只要每2至4周注射一次,每次3毫升,注射後6至8小時內,粒細胞數目就可增加三倍。此外,骨髓處紅細胞形成的活性也在增加,血液中的異常細胞在消失,惡性貧血患者恐慌等症狀在逐漸消失屍臨床實踐證明,這葯還適用於伴有粒細胞減少的各種疾病,如肺炎、急性傳染病、粒細胞缺乏症,及一些手術後血相異常的病症。為此,1930年,墨菲與米諾特一起獲得愛丁堡大學喀麥隆獎;1934年除榮獲美國醫學協會頒發的布朗勛章外,還分享了這年的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
動物內臟中含維生素B12十分豐富,魚類、蛋類、蚝類中比較多。血蛤屬於貝類食品,含有豐富的鐵質,可以治療貧血,又含有維生素B12,能改善惡性貧血。植物性食品中除食用菌和豆類(含微量)之外,一般沒有這種維生素。維生素B12是所有維生素中分子最大和最復雜的一種,但是人體對這的需要量也許是所有維生素中最少的一種,每天只需3微克左右即可。過量的維生素B12也會產生副作用。有人報道注射維生素B12過多後可出現哮喘、蕁麻疹、濕疹、葯疹、面部浮腫、寒顫等過敏反應;也可發生神經興奮、心前區痛和心悸等。有心絞痛的病人常能使病情加重或使發作次數增加。大量攝人維生。素B12也可導致葉酸缺乏。所以,適當補充維生素B12才能保證身體健康。
⑷ 治療惡性貧血要多少錢
是那種原因導致的貧血?
⑸ 惡性貧血吃什麼葯
惡性貧血回答者:姜樹鋒你好,惡性貧血最好住院治療一段時間。給予身體版調理的 舌頭潰權爛與貧血有何關系,是惡性貧血嗎?回答者:王慶松你好,嚴重貧血可以引起舌頭潰瘍,建議積極治療貧血和補充維生素。 惡性貧血是引起少白頭的主因嗎?回答者:任立存朋友你好,你這情況少年白發和惡性貧血有很大關系的,積極調理為宜
⑹ 惡性貧血怎麼辦
惡性貧血有別於良性貧血,所以貧血的區分是十分必要,只有了解了惡性貧血的原因才能專更好的處理這個出現的症屬狀.惡性貧血不僅僅只是因為缺乏葉酸和維生素B12,同時自身出現了免疫性疾病也是會出現貧血,程度嚴重的時候也是會出現惡性貧血。
惡性貧血是由於機體產生了內因子抗體,導致壁細胞分泌的內因子減少,從而引起維生素B12吸收障礙引起的貧血。它除了貧血一般的症狀以外,還常有身體系統的損害,常表現為四肢發麻、軟弱無力、站立和行走不穩等,有時還會出現健忘、脾氣急躁及精神的失常。惡性貧血的治療需要維生素B12治療,並且是終生維持治療,一般在用維生素B12治療以後,病人的貧血症狀和神經系統受損症狀就會逐漸恢復正常了,恢復正常以後,就逐漸減少維生素B12的用量,比如從每兩天一次降到每周一次、每兩周一次、每月一次,終生應用,但是要保持血紅蛋白在正常的水平就可以了。
惡性貧血應該及時補充葉酸或者是維生素,可以達到治癒的目的。惡性貧血會出現頭暈乏力以及活動之後勞累的症狀,也會出現一些並發症,比如感染、腹瀉等。平時要多注意休息,適當的做一些輕松的運動,飲食方面要注意清淡,可以多食用瘦肉豆製品以及葉酸。
⑺ 米諾特是怎樣發現治療惡性貧血有效葯物的
米諾特(1885—1950),美國血液學家。因發現治療惡性貧血的有效葯物,於1934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
米諾特出生在美國波士頓城。父親雖然是一位醫生,但家境並不富裕,中學畢業後便無法進大學繼續讀書了。
米諾特從小喜愛大自然,對大自然的一切都感到新奇。他很喜歡研究蝴蝶和飛蛾,還喜歡栽培蝴蝶花,甚至寫過許多有關這方面的文章。後來逐漸受父親影響又酷愛醫學,立志要做個醫學科學工作者。可是他沒有錢交學費,出於無奈,他給哈佛大學寫了一份入學申請書,上面明確地自我表白:「父親:本大學醫學院醫生;母親:包送學生宿舍的牛奶。志願:進入醫學院讀書,但付不出學費。公立學校畢業時,成績並不優秀。但如准讀醫學,則學業必佳……」。他的直率和決心感動了校方,於是特許他入學當試讀生兼圖書館管理員。
入學後,大多數時間要管理圖書,他把管理圖書當成開擴眼界,充實自己的大好機會。他如飢似渴地閱讀各類書籍。由於他刻苦鑽研,成績優秀,很快被轉為正式生。3年後在哈佛大學獲得學士學位,4年後獲得醫學博士學位。為了償清欠校方的教學實驗費用,他又不得不到公立醫院去當醫生。
在行醫過程中,米諾特接觸到許多患惡性貧血的病人。當時,這是一種發病率較高,病死率也較高的嚴重疾病。米諾特看到了惠普爾關於動物肝臟治療貧血的報告,開始專門研究肝臟和血液成分的關系。後來,米諾特在哈佛醫學院結識了墨菲博士,墨菲博士也是研究肝臟的。他們研究了肝臟的葯理作用,選擇了用牛肝作為貧血患者的主要食物。發現許多病人服用後,一周內病情明顯減輕,兩個月內紅細胞數增加到正常水平。他們又進一步研究測定肝臟中的有效成分,從肝臟組織中提取這些成分。他們先製成了口服制劑,然後又製成了可供肌肉注射的針劑。現在使用的肝精注射液便是在此基礎上製造出來的。
米諾特等人經過反復研究和實踐,終於找到了治療惡性貧血的有效新葯,為解除千百萬貧血患者的痛苦做出了卓越貢獻。米諾特是個善良的醫師。他看病時,無論對富貴之家還是貧苦患者,一視同仁,當他領到諾貝爾獎金後,毫不猶豫地把獎金全部捐給了哈佛醫學院。
⑻ 治療惡性貧血的首選葯是什麼,輔以什麼治療
對由營養不良、嬰兒期、妊娠期的惡性貧血患者,可選用葉酸治療,成人1次5~10mg,內兒童1次5mg,1日3次,同時輔容以維生素B12肌內注射1次0.5~1.5mg,口服每日1.5~4.5mg。對葯物引發的貧血,合並應用甲醯四氫葉酸鈣靜滴治療,1次1mg,1日1次。